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發布時間:2023-03-21 02:17:23

㈠ 小學數學怎樣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教學有機結合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學全部教育教學活動的共同任務,各學科教學內容中蘊涵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到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之中。為此,教師們要找到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學學科的結合點,將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挖掘出來,引導學生感受、感悟我國豐富的民族數學文化遺產,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要堅持持之以恆,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657617.htm
一、挖掘數學的數形之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1.創建數形的「傳統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應是充分揭示數學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努力還原、再現這一過程,重建被割裂的數學知識與現實背景之間的聯系,帶學生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追尋知識發展的足跡,感受數學和社會的變化。如在教學中《乘法口訣》時,筆者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去網上收集、篩選資料,形成交流的材料,到班級交流。筆者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製作成課件,在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中,將《乘法口訣》的發展、演變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又如,在教學《數學方廣角――對策》時,引用「田忌賽馬」的故事,播放這個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顧賽馬過程,利用課件演示對陣圖,在歸納、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清楚地經歷了每一個回合的過程,體會了最優化的思想。創建這樣濃濃的「傳統文化味」,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增添了學生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2.挖掘數學圖案的數學思想 體會傳統文化之美。我國傳統圖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它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世界文明藝術寶庫中的巨大財富。從那些變幻無窮,淳樸渾厚的傳統圖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在教學《圖形與變換》時,先展示給學生一些戰國時期的銅鏡、唐代花鳥紋錦、瓷器、剪紙、年畫、臉譜等等吉祥圖案,然後讓學生搜集有關圖案的資料,了解每幅圖案的出處、年代以及代表的含義或者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學生們經過調查、上網、查閱書籍等方法,知道了圖案的來歷和發展;了解了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二、滲透名人成長歷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反映我國歷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作出巨大貢獻的實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這些古代數學家們為追求真理而堅持不懈,面對挫折仍執著追求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正確看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家的優秀品質。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介紹祖沖之發現圓周率過程的「小知識」:若設想他按劉徽「割圓術」的方法去求,就會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需要花費的時間和付出的勞動,以此讓學生體會祖沖之的聰敏才智和頑強毅力;介紹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果和付出的辛苦卓絕的勞動;介紹古代和現代數學家成長的勵志故事,激勵學生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三、開展數學研究活動,體驗傳統文化的價值
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不能只局限於課堂上,還應與課外探究有機結合。為此,筆者利用信息技術設計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數學研究性學習和數學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如教學《計算工具的認識》時,教材只是簡單地介紹了算盤產生的年代以及算盤算珠的簡單認讀,而「算盤」作為我國古代發明的一種計數和計算工具,有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對世界計數和計算工具史的發展也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很有必要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探究。於是,筆者讓學生在課外通過上網、調查采訪收集資料對其進行研究。類似的實踐活動在一些相應的教學活動中也積極開展,如教學《對稱》時,讓學生收集圖案,並利用電腦設計「對稱」圖形;教學《年月日》時,讓學生設計主題網站,了解我國古代的歷法,認識平年、閏年以及日歷中蘊含的數學問題;學習《簡易方程》,組織學生研究方程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學習《多邊形的面積》,讓學生去研究《九章算術》;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讓學生研究分數在中國的發展,等等。這些實踐活動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他們了解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精髓,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師應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努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染,產生共鳴,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㈡ 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小結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數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以德育人的獨特而強大的功能,引導學生在感受、感悟我國豐富的民族數學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文化素養、數學學習心理品質素養、開發智能,同時產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找到民族文化與時代脈搏的契合點,促進其主動地傳承、保護和發展本民族文化?為此我在課堂上也進行了一定的嘗試。
首先《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要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數學史是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以數學教材的體系為主線,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適時的介紹一些數學史知識,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數學史料並將這些內容與數學課堂教學緊密聯系起來,不但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還能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達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時教師適時引出圓周率,然後向學生介紹,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圓周率到底是多少。然後向學生出示「你知道嗎?」:約2000前,中國的古代數學著作里《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人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出圓周率應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他的這項偉大成就比國外數學家得出這樣精確數值的時間,至少要早一千年!通過這段話的學習激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了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是我們引以自豪和驕傲的.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感悟傳統文化是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弘揚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內在文化底蘊和諧豐實,讓學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

㈢ 傳統文化與數學的關系

數學是一門客觀、精確的學科,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思想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們的國粹,是我們炎黃子孫的精神財富,如何將數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獨特而強大的功能,引導學生在感受、感悟我國豐富的民族數學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同時培養數學文化素養、開發智能?是每一位數學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走近數學名人
運用教材中反映我國歷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作出巨大貢獻的實例教育學生,如:劉徽在對《九章算術》中一些問題的補充證明中,顯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創造性的貢獻。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並用十進小數來表示無理數的立方根。在代數方面,他正確地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的法則;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幾何方面,提出了"割圓術",即將圓周用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窮竭的一種求圓面積和圓周長的方法。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π≈3.14的結果。劉徽在割圓術中提出的"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這可視為中國古代極限觀念的佳作。通過研究還知道了劉徽一生剛直不阿,在任何條件下都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修正前人的錯誤。他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不僅重視理論研究,而且也很注意理論聯系實際。他的治學精神是大膽、謹慎、認真。他對自己還沒有解答的問題,把自己感到困難的地方老老實實地寫出來,留待後人去解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通過這樣對古代數學家、名人的研究,使學生懂得我國不但有燦爛的古代文明,我國人民也富有聰明才智。在原古落後的時代,便有如此偉大的數學家,有如此偉大的數學成就,而今科學這樣高度發達,我們若不努力學習,真是愧對古人。從而讓學生以他們為榜樣,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二、搜集數學史料
教材中的「你知道嗎?」其中多為數學史料,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的突出貢獻。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介紹一些數學史知識,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數學史料並將這些內容與數學課堂教學緊密聯系起來,不但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還能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達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時教師適時引出圓周率,然後向學生介紹,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圓周率到底是多少。約2000前,中國的古代數學著作里《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人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出圓周率應在
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他的這項偉大成就比國外數學家得出這樣精確數值的時間,至少要早一千年!通過這段話的學習激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時再向學生布置一項拓展作業:查閱資料,了解圓周率的歷史、古人圓周率的計算方法、圓周率的計算歷史、祖沖之的生平及故事等,利用專門時間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了我國古代數學家計算圓周率的方法和圓周率的計算歷史,更體會到了我們古代數學家的偉大和他們所創造的輝煌的歷史成就。再比如學習《圓的認識》,向學生介紹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對圓的精確記載,墨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這樣的描述「圓、一中同長也」, 這個發現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我國古代對於圓的記載還遠不止這些。在《周髀算經》里有這么一句話「圓出於方,方出於矩」。 通過這樣的介紹和研究,激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了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三、欣賞傳統圖案
我國傳統圖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它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世界文明藝術寶庫中的巨大財富。從那些變幻無窮,淳樸渾厚的傳統圖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在數學教材第九冊《圓》一單元,展示給學生的有戰國時期的外圓內方銅鏡、銅錢、玉璧、花瓣狀門洞、福建土樓等等一些古代物品圖案。在學習之前,教師把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小組,分別去查找有關資料,每副圖案的出處,年代、以及代表的含義或者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經過對資料的了解和觀察,學生發現圖案的設計用到了數學知識中的旋轉和對稱的手法,力求體現完美和諧,追求美好的生活。學生在欣賞精美絕倫圖案的同時,感受到中國燦爛的紡織繪畫藝術,感受到了數學中的美。
四、了解古代測量工具
在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主要通過路線圖讓學生學會辨認路線圖,並會畫出路線圖。說起辨認方向,學生最先可以想起辨認方向的工具——指南針。作為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早已為我們所熟知,但關於「指南針」一些背後的歷史,我們的學生卻知之甚少。於是,結合本單元內容,教師設計了兩項內容:(一)、現在我們認識到的方位名詞有:東、南、西、北。那麼,古代表示方位的名詞又有那些呢?通過調查,學生了解到:古代除了用東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大致還有以下10種方法:1.以陰陽表示、2.以五行表示3、以五色表示4.以四季表示 5.以四獸表示6.以左右表示7.以八卦表示8.以數字表示 9.以天乾地支表示10.以星宿表示。關於指南針。1、指南針的歷史故事2、指南針的起源3、指南針的發明4、指南針的發展通過這兩項內容的了解,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特別是對古代方位詞的認識,以及對指南針的發明、演變過程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他們繼續探究的興趣,初步為學生揭開了古代傳統的神秘大門。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方法也應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努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染,產生共鳴,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為今後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㈣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認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藉助中國數學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祖國,是每個民族的靈魂。愛社會主義祖國,是中國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進行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數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國有著燦爛的古代文化,當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必然會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數》這一章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關於負數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歐洲則早了一千多年。在幾何教學中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祖沖之是第一個算出圓周率到七位小數的人,比外國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通過這些事例的介紹,讓每個中學生懂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過去和現在在數學領域中都有過極大的貢獻,讓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感情。以培養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形成科學世界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矛盾轉化的規律,把未知轉化成已知來解決,如解方程(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轉化,「多元」向「一元」轉化,分式方程整式化,無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當地運用對立統一、矛盾轉化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能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又能使學生掌握處理數學問題的轉化思想和技能,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二、藉助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師不僅要善於把教材作為數學知識來傳授,而且要善於把教材作為德育內容來滲透。但教學時,不能不顧及教材的體系和特點,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而是要將德育內容與知識傳授融為一體。「隨風潛入,育人無聲,使學生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方程及方程組的應用時,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分析,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尤其通過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現行義務教育教材中,有多處涉及到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去挖掘,在講授有關知識的同時,適當介紹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生培養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
三、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學習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規律和性質都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而歸納總結出來的。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及創新探究等能力。就教學方法而言,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學會與人交流,嘗受成功的樂趣。
探究性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慾望。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有利於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增強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發展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主動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體驗到求知的歡愉和成功的快樂,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直線平行的條件》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認識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通過用量角器親手度量同位角的度數,從而得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並把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進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探究由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和平行線的判定方法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還可引導學生討論:「如果內錯角相等怎樣得到同位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等等,在這個轉化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按照說點兒理—說理—推理—符號說理等不同層次,分段安排,逐步讓學生養成言之有據的習慣。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過程,形成對數學的理解,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生對生活中的問題如何轉化為數學問題產生好奇心,從探索規律中增加數學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學會傾聽、交流、反思,發展科學思維,增強科學精神。
事實上,數學教學形成的推理意識對於形成正直、誠實、不輕率盲從的道德品質,形成尊重真理的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都有積極的作用。解題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糾正錯誤的勇氣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以及堅強的毅力,數學審美;又可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價值觀念和對美的追求。通過數學教育,還可培養責任感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以及愛國精神,數學教育的德育價值甚至勝過空洞的政治說教。
四、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學習目的是學習的動力。只有目的明確的人,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學習目的教育放在首位。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意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淺出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學習目的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學中,還應當困難、堅忍不拔、刻苦鑽研、頑強拼搏的優秀品格。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七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一個班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注意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和訓練。如注意力的培養、長期反復思考同一問題的意志品質的培養、獨立思考精神的培養等。使學生形成不怕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數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示範導行,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數學課上,教師和學生的示範作用以及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教師的示範作用體現在,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例如: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輔導「後進生」要耐心、細致,使學生在教師的表率作用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學生的示範難的精神;計算仔細、書寫工整以及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作用體現在,課上教師要注意發現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用實例來激勵其他同學。例如:對上課認真聽講,學習認真刻苦,作業正確、整潔,思考問題機智靈活等方面的同學,教師要及時表揚,為其他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教學時,教師還要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聽課專心,而且要手腦並用作好筆記,解應用題時要藉助線段圖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計算時要選擇簡便方法,要自覺檢驗等。總之,不論是師、生的示範還是教師的要求,教師都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養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使人性養成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

㈤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計劃
初中數學新課標把「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置於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數學文化問題正式進入了數學教學。因為大多數不專門與數字打交道的人在走上社會後,數學知識會漸漸淡忘,但數學文化的影響將長期存在於其頭腦中,並會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體驗數學文化、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從而實現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
一、開展數學美學教育。數學教學中的美學教育有以下4個層次:美觀、美好、美妙、完美。美觀是數學對象以形式上的對稱、和諧、簡潔,給人的感官帶來美麗、漂亮的感受,例如,(a+b)×n=a×n+b×n。但是,外形的美觀,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和正確的。數學上的很多東西,只有認識到它的正確性,才能感覺其「美好」,例如「對數」的美好在於能把繁雜的「乘除」運算變為「加減」運算,理解了它的作用,也就獲得了「美」的滿足。美妙的感覺往往來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物,例如學生經親手畫圖,發現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三條中線、三條內角平分線交於一點,感覺真是「美妙」。數學總是做到至善至美、完美無缺,這也是數學的最高「品質」與最高的精神「境界」——完美,例如解一個方程,不只是回答是否有解,也不只是找到一個解了事,而要證明它確實存在解,知道有多少個解,最後還要把它們一一找出來,一個都不能少。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可以陶冶情操,進行數學文化的熏陶,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二、初中數學與美學。羅素指出:「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數學美主要是指結構美和形式美,具體說來,主要有簡潔美、對稱美、統一美、和諧美、奇異美等。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充分展示數學美,是對中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從而陶冶情操、鍛煉性格、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數學的首要特點在於它的簡潔,這主要表現在數學符號、數學技巧以及邏輯方法上。數學中普遍存在著對稱,如幾何中有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代數中有對稱多項式,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優美的商標圖案,如北大方正、聯想集團、北京電信、中國聯通、工商銀行等,更是對稱美的活教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數學美的研究、教育和欣賞,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習興趣,啟迪人們的思維,開闊人們的視野,並帶來美的享受。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初中數學與文學。數學家華羅庚說:「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沒有藝術性,這看法是不正確的,就像人站在花園外面,說花園里枯燥乏味一樣。」古往今來,數學流傳著許多美妙動聽的故事(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故事和數學應用的故事)和歷史名題。通過這些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數學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學習前人勤奮好學、勇於實踐、實事求是、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從歷史名題中學習它的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思路,指導自己的學習。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結合日常生活實踐和數學建模活動,指導學生寫好「小作文」(如學習計劃、學習經驗交流等)、「小總結」(章節的知識總結)、「小隨筆」(如「正方形」、「圓」、介紹一個企業商標的尺規作圖方法等)、「小論文」(如怎樣畫標準的跑道、分期付款和保險的數學原理等),引導學生讀好課外讀物(如《數理化通俗演義》、《中學數學問題集》等),鼓勵學生從數學文獻中檢索和獲取有關知識(如梅涅勞斯定理、蝴蝶定理等)。這樣,在數學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其數學文化素質。
數學不應當等同於數學知識(事實性結論)的匯集或數學知識的倉庫,它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在人們探索知識和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數學文化。那一個個優美動聽的數學故事,一句句發人深省的名人名言,一條條精妙絕倫的數學謎語,一篇篇寓意深刻的數學隨筆,都是數學文化寶庫中的明珠。
四、進行數學實驗與游戲。數學游戲是一種大眾化的智力活動,體現了一種數學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數學新教材中已引進了一些游戲素材,這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但游戲的題材還顯得有些單調,教學中還可適當增加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如數獨。
數獨是一種源自18世紀末的瑞士,後在美國發展,並在日本得以發揚光大的數學智力拚圖游戲,在2005年全面引入我國。拼圖是九宮格(即3格寬×3格高)的正方形狀,每一格又細分為一個九宮格。在每一個小九宮格中,分別填上1至9的數字,讓整個大九宮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數字都不重復。該游戲看起來似乎和傳統的填字游戲類似,但由於其擁有入門簡單、演算方便、有益於鍛煉腦力,並且不受時間、地點、語言的限制等優點而被玩家廣泛接受。有專家認為,該游戲的獨特玩法跨越了文字與文化的疆域。據悉,目前「數獨」游戲在全球已擁有數百萬的玩家。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逐漸認識到數學文化的難得魅力並逐步養成勤於動腦、善於分析的習慣,學會用數學文化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把初中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會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能受到良好的數學文化教育,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融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因此,數學文化教育完全適應了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對提高中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意義重大。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8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2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5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