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多少種公鑰密碼及數學類型

多少種公鑰密碼及數學類型

發布時間:2022-10-15 07:21:26

1. 公鑰密碼→RSA詳解

在對稱密碼中,由於加密和解密的密鑰是相同的,因此必須向接收者配送密鑰。用於解密的密鑰必須被配送給接收者,這一問題稱為 密鑰配送問題 ,如果使用公鑰密碼,則無需向接收者配送用於解密的密鑰,這樣就解決了密鑰配送問題。可以說公鑰密碼是密碼學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解決密鑰配送問題的方法

在人數很多的情況下,通信所需要的密鑰數量會增大,例如:1000名員工中每一個人都可以和另外999個進行通信,則每個人需要999個通信密鑰,整個密鑰數量:
1000 x 999 ÷ 2 = 499500
很不現實,因此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Diffic-Hellman密鑰交換中,進行加密通信的雙方需要交換一些信息,而這些信息即便被竊聽者竊聽到也沒有問題(後續文章會進行詳解)。

在對稱密碼中,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是相同的,但公鑰密碼中,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卻是不同的。只要擁有加密密鑰,任何人都可以加密,但沒有解密密鑰是無法解密的。

公鑰密碼中,密鑰分為加密密鑰(公鑰)和解密密鑰(私鑰)兩種。

公鑰和私鑰是一一對應的,一對公鑰和私鑰統稱為密鑰對,由公鑰進行加密的密文,必須使用與該公鑰配對的私鑰才能夠解密。密鑰對中的兩個密鑰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數學上的關系——因此公鑰和私鑰是不能分別單獨生成的。

發送者:Alice      接收者:Bob      竊聽者:Eve
通信過程是由接收者Bob來啟動的

公鑰密碼解決了密鑰配送的問題,但依然面臨著下面的問題

RSA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公鑰密碼演算法,名字是由它的三位開發者,即Ron Rivest、Adi Shamir和Leonard Adleman的姓氏的首字母組成的(Rivest-Shamir-Adleman)。RSA可以被使用公鑰密碼和數字簽名(此文只針對公鑰密碼進行探討,數字簽名後續文章敬請期待)1983年在美國取得了專利,但現在該專利已經過期。

在RSA中,明文、密鑰和密文都是數字,RSA加密過程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表達

密文 = 明文 E mod N

簡單的來說,RSA的密文是對代表明文的數字的 E 次方求mod N 的結果,換句話說:將明文和自己做 E 次乘法,然後將結果除以 N 求余數,這個余數就是密文。

RSA解密過程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表達

明文 = 密文 D mod N
對表示密文的數字的 D 次方求mod N 就可以得到明文,換句話說:將密文和自己做 D 次乘法,在對其結果除以 N 求余數,就可以得到明文
此時使用的數字 N 和加密時使用的數字 N 是相同的,數 D 和數 N 組合起來就是RSA的解密密鑰,因此 D N 的組合就是私鑰 。只要知道 D N 兩個數的人才能夠完成解密的運算

根據加密和解密的公式可以看出,需要用到三個數—— E D N 求這三個數就是 生成密鑰對 ,RSA密鑰對的生成步驟如下:

准備兩個很大的質數 p q ,將這兩個數相乘,結果就是 N
N = p x q

L p-1 q-1 的最小公倍數,如果用lcm( X , Y )來表示 「 X Y 的最小公倍數」 則L可以寫成下列形式
L = lcm ( p - 1, q - 1)

E 是一個比1大、比 L 小的數。 E L 的最大公約數必須為1,如果用gcd( X , Y )來表示 X Y 的最大公約數,則 E L 之間存在下列關系:
1 < E < L
gcd( E , L ) = 1 (是為了保證一定存在解密時需要使用的數 D

1 < D < L
E x D mod L = 1

p = 17
q = 19
N = p x q = 17 x 19 = 323

L = lcm ( p - 1, q - 1) = lcm (16,18) = 144

gcd( E , L ) = 1
滿足條件的 E 有很多:5,7,11,13,17,19,23,25,29,31...
這里選擇5來作為 E ,到這里我們已經知道 E = 5    N = 323 這就是公鑰

E x D mod L = 1
D = 29 可以滿足上面的條件,因此:
公鑰: E = 5     N = 323
私鑰: D = 29    N = 323

要加密的明文必須是小於 N 的數,這是因為在加密運算中需要求 mod N 假設加密的明文是123
明文 E mod N = 123 5 mod 323 = 225(密文)

對密文225進行解密
密文 D mod N = 225 29 mod 323 = 225 10 x 225 10 x 225 9 mod 323 = (225 10 mod 323) x (225 10 mod 323) x (225 9 mod 323) = 16 x 16 x 191 mod 323 = 48896 mod 323 = 123(明文)

如果沒有mod N 的話,即:

明文 = 密文 D mod N

通過密文求明文的難度不大,因為這可以看作是一個求對數的問題。
但是,加上mod N 之後,求明文就變成了求離散對數的問題,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人類還沒有發現求離散對數的高效演算法。

只要知道 D ,就能夠對密文進行解密,逐一嘗試 D 來暴力破譯RSA,暴力破解的難度會隨著D的長度增加而加大,當 D 足夠長時,就不能再現實的時間內通過暴力破解找出數 D

目前,RSA中所使用的 p q 的長度都是1024比特以上, N 的長度為2048比特以上,由於 E D 的長度可以和N差不多,因此要找出 D ,就需要進行2048比特以上的暴力破解。這樣的長度下暴力破解找出 D 是極其困難的

E x D mod L = 1           L = lcm ( p - 1, q - 1)
E 計算 D 需要使用 p q ,但是密碼破譯者並不知道 p q

對於RSA來說,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 質數 p q 不能被密碼破譯這知道 。把 p q 交給密碼破譯者與把私鑰交給密碼破譯者是等價的。

p q 不能被密碼破譯者知道,但是 N = p x q 而且 N 是公開的, p q 都是質數,因此由 N p q 只能通過 N 進行質因數分解 ,所以說:
一旦發現了對大整數進行質因數分解的高效演算法,RSA就能夠被破譯

這種方法雖然不能破譯RSA,但卻是一種針對機密性的有效攻擊。

所謂中間人攻擊,就是主動攻擊者Mallory混入發送者和接收者的中間,對發送者偽裝成接收者,對接收者偽裝成發送者的攻擊,在這里,Mallory就是「中間人」

這種攻擊不僅針對RSA,而是可以針對任何公鑰密碼。在這個過程中,公鑰密碼並沒有被破譯,所有的密碼演算法也都正常工作並確保了機密性。然而,所謂的機密性並非在Alice和Bob之間,而是在Alice和Mallory之間,以及Mallory和Bob之間成立的。 僅靠公鑰密碼本身,是無法防禦中間人攻擊的。

要防禦中間人攻擊,還需要一種手段來確認所收到的公鑰是否真的屬於Bob,這種手段稱為認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公鑰的 證書 (後面會陸續更新文章來進行探討)

網路上很多伺服器在收到格式不正確的數據時都會向通信對象返回錯誤消息,並提示「這里的數據有問題」,然而,這種看似很貼心的設計卻會讓攻擊者有機可乘。 攻擊者可以向伺服器反復發送自己生成的偽造密文,然後分析返回的錯誤消息和響應時間獲得一些關於密鑰和明文的信息。

為了抵禦這種攻擊,可以對密文進行「認證」,RSA-OAEP(最優非對稱加密填充)正是基於這種思路設計的一種RSA改良演算法。

RSA-OAEP在加密時會在明文前面填充一些認證信息,包括明文的散列值以及一定數量的0,然後用RSA進行加密,在解密的過程中,如果解密後的數據的開頭沒有找到正確的認證信息,則可以判定有問題,並返回固定的錯誤消息(重點是,不能將具體的錯誤內容告知開發者)
RSA-OAEP在實際應用中,還會通過隨機數使得每次生成的密文呈現不同的排列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安全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等,以前被認為是安全的密碼會被破譯,這一現象稱為 密碼劣化 ,針對這一點:

2. 什麼是公鑰加密

什麼是公鑰加密

公鑰加密,也叫非對稱(密鑰)加密(public key encryption),屬於通信科技下的網路安全二級學科,指的是由對應的一對唯一性密鑰(即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組成的加密方法。它解決了密鑰的發布和管理問題,是目前商業密碼的核心。在公鑰加密體制中,沒有公開的是明文,公開的是密文,公鑰,演算法。
常見演算法
RSA、ElGamal、背包演算法、Rabin(Rabin的加密法可以說是RSA方法的特例)、Diffie-Hellman (D-H) 密鑰交換協議中的公鑰加密演算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橢圓曲線加密演算法)。使用最廣泛的是RSA演算法(由發明者Rivest、Shmir和Adleman姓氏首字母縮寫而來)是著名的公開金鑰加密演算法,ElGamal是另一種常用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緣起
該思想最早由雷夫·莫寇(Ralph C. Merkle)在1974年提出,之後在1976年。狄菲(Whitfield Diffie)與赫爾曼(Martin Hellman)兩位學者以單向函數與單向暗門函數為基礎,為發訊與收訊的兩方創建金鑰。

非對稱
是指一對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這兩個密鑰是數學相關,用某用戶密鑰加密後所得的信息,只能用該用戶的解密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知道了其中一個,並不能計算出另外一個。因此如果公開了一對密鑰中的一個,並不會危害到另外一個的秘密性質。稱公開的密鑰為公鑰;不公開的密鑰為私鑰。

如果加密密鑰是公開的,這用於客戶給私鑰所有者上傳加密的數據,這被稱作為公開密鑰加密(狹義)。例如,網路銀行的客戶發給銀行網站的賬戶操作的加密數據。

如果解密密鑰是公開的,用私鑰加密的信息,可以用公鑰對其解密,用於客戶驗證持有私鑰一方發布的數據或文件是完整准確的,接收者由此可知這條信息確實來自於擁有私鑰的某人,這被稱作數字簽名,公鑰的形式就是數字證書。例如,從網上下載的安裝程序,一般都帶有程序製作者的數字簽名,可以證明該程序的確是該作者(公司)發布的而不是第三方偽造的且未被篡改過(身份認證/驗證)。

3. 公開密鑰密碼體系的演算法

公開密鑰演算法是在1976年由當時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迪菲(Diffie)和赫爾曼(Hellman)兩人首先發明的(論文New Direction in Cryptography)。但目前最流行的RSA是1977年由MIT教授Ronald L.Rivest,Adi Shamir和Leonard M.Adleman共同開發的,分別取自三名數學家的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來構成的。
1976年提出的公開密鑰密碼體制思想不同於傳統的對稱密鑰密碼體制,它要求密鑰成對出現,一個為加密密鑰(e),另一個為解密密鑰(d),且不可能從其中一個推導出另一個。自1976年以來,已經提出了多種公開密鑰密碼演算法,其中許多是不安全的, 一些認為是安全的演算法又有許多是不實用的,它們要麼是密鑰太大,要麼密文擴展十分嚴重。多數密碼演算法的安全基礎是基於一些數學難題, 這些難題專家們認為在短期內不可能得到解決。因為一些問題(如因子分解問題)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
公鑰加密演算法也稱非對稱密鑰演算法,用兩對密鑰:一個公共密鑰和一個專用密鑰。用戶要保障專用密鑰的安全;公共密鑰則可以發布出去。公共密鑰與專用密鑰是有緊密關系的,用公共密鑰加密的信息只能用專用密鑰解密,反之亦然。由於公鑰演算法不需要聯機密鑰伺服器,密鑰分配協議簡單,所以極大簡化了密鑰管理。除加密功能外,公鑰系統還可以提供數字簽名。 公鑰加密演算法中使用最廣的是RSA。RSA使用兩個密鑰,一個公共密鑰,一個專用密鑰。如用其中一個加密,則可用另一個解密,密鑰長度從40到2048bit可變,加密時也把明文分成塊,塊的大小可變,但不能超過密鑰的長度,RSA演算法把每一塊明文轉化為與密鑰長度相同的密文塊。密鑰越長,加密效果越好,但加密解密的開銷也大,所以要在安全與性能之間折衷考慮,一般64位是較合適的。RSA的一個比較知名的應用是SSL,在美國和加拿大SSL用128位RSA演算法,由於出口限制,在其它地區(包括中國)通用的則是40位版本。
RSA演算法研製的最初理念與目標是努力使互聯網安全可靠,旨在解決DES演算法秘密密鑰的利用公開信道傳輸分發的難題。而實際結果不但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還可利用RSA來完成對電文的數字簽名以抗對電文的否認與抵賴;同時還可以利用數字簽名較容易地發現攻擊者對電文的非法篡改,以保護數據信息的完整性。 通常信息安全的目標可以概括為解決信息的以下問題: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保證信息不泄露給未經授權的任何人。
完整性(Integrity)防止信息被未經授權的人篡改。
可用性(Availability)保證信息和信息系統確實為授權者所用。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對信息和信息系統實施安全監控,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統。
密碼是實現一種變換,利用密碼變換保護信息秘密是密碼的最原始的能力,然而,隨著信息和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現代密碼學,不僅被用於解決信息的保密性,而且也用於解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可以說,密碼是解決信息安全的最有效手段,密碼技術是解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
公用密鑰的優點就在於,也許你並不認識某一實體,但只要你的伺服器認為該實體的CA是可靠的,就可以進行安全通信,而這正是Web商務這樣的業務所要求的。例如信用卡購物。服務方對自己的資源可根據客戶CA的發行機構的可靠程度來授權。目前國內外尚沒有可以被廣泛信賴的CA。美國Natescape公司的產品支持公用密鑰,但把Natescape公司作為CA。由外國公司充當CA在中國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公共密鑰方案較保密密鑰方案處理速度慢,因此,通常把公共密鑰與專用密鑰技術結合起來實現最佳性能。即用公共密鑰技術在通信雙方之間傳送專用密鑰,而用專用密鑰來對實際傳輸的數據加密解密。另外,公鑰加密也用來對專用密鑰進行加密。
在這些安全實用的演算法中,有些適用於密鑰分配,有些可作為加密演算法,還有些僅用於數字簽名。多數演算法需要大數運算,所以實現速度很慢,不能用於快的數據加密。以下將介紹典型的公開密鑰密碼演算法-RSA。
RSA演算法很好的完成對電文的數字簽名以抗對數據的否認與抵賴;利用數字簽名較容易地發現攻擊者對電文的非法篡改,以保護數據信息的完整性。目前為止,很多種加密技術採用了RSA演算法,比如PGP(PrettyGoodPrivacy)加密系統,它是一個工具軟體,向認證中心注冊後就可以用它對文件進行加解密或數字簽名,PGP所採用的就是RSA演算法。由此可以看出RSA有很好的應用。

4. 公鑰和私鑰加密主要演算法有哪些,其基本思想是什麼

加密演算法

加密技術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和解碼的技術,編碼是把原來可讀信息(又稱明文)譯成代碼形式(又稱密文),其逆過程就是解碼(解密)。加密技術的要點是加密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可以分為對稱加密、不對稱加密和不可逆加密三類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是應用較早的加密演算法,技術成熟。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數據發信方將明文(原始數據)和加密密鑰一起經過特殊加密演算法處理後,使其變成復雜的加密密文發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後,若想解讀原文,則需要使用加密用過的密鑰及相同演算法的逆演算法對密文進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復成可讀明文。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使用的密鑰只有一個,發收信雙方都使用這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須知道加密密鑰。對稱加密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處是,交易雙方都使用同樣鑰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此外,每對用戶每次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時,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鑰匙,這會使得發收信雙方所擁有的鑰匙數量成幾何級數增長,密鑰管理成為用戶的負擔。對稱加密演算法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較為困難,主要是因為密鑰管理困難,使用成本較高。在計算機專網系統中廣泛使用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有DES和IDEA等。美國國家標准局倡導的AES即將作為新標准取代DES。

不對稱加密演算法不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兩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對鑰匙—公鑰和私鑰。在使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文件時,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對公鑰和私鑰,才能完成對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過程。加密明文時採用公鑰加密,解密密文時使用私鑰才能完成,而且發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鑰,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鑰的人。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發信方想發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讀的加密信息,發信方必須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鑰,然後利用收信方的公鑰來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後,使用自己的私鑰才能解密密文。顯然,採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收發信雙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須將自己早已隨機生成的公鑰送給發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鑰。由於不對稱演算法擁有兩個密鑰,因而特別適用於分布式系統中的數據加密。廣泛應用的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有RSA演算法和美國國家標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為基礎的加密技術應用非常廣泛。

不可逆加密演算法 不可逆加密演算法的特徵是加密過程中不需要使用密鑰,輸入明文後由系統直接經過加密演算法處理成密文,這種加密後的數據是無法被解密的,只有重新輸入明文,並再次經過同樣不可逆的加密演算法處理,得到相同的加密密文並被系統重新識別後,才能真正解密。顯然,在這類加密過程中,加密是自己,解密還得是自己,而所謂解密,實際上就是重新加一次密,所應用的「密碼」也就是輸入的明文。不可逆加密演算法不存在密鑰保管和分發問題,非常適合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但因加密計算復雜,工作量相當繁重,通常只在數據量有限的情形下使用,如廣泛應用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口令加密,利用的就是不可逆加密演算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系統性能的不斷提高,不可逆加密的應用領域正在逐漸增大。在計算機網路中應用較多不可逆加密演算法的有RSA公司發明的MD5演算法和由美國國家標准局建議的不可逆加密標准SHS(Secure Hash Standard:安全雜亂信息標准)等。

加密技術

加密演算法是加密技術的基礎,任何一種成熟的加密技術都是建立多種加密演算法組合,或者加密演算法和其他應用軟體有機結合的基礎之上的。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在計算機網路應用領域廣泛應用的加密技術。

非否認(Non-repudiation)技術 該技術的核心是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公鑰技術,通過產生一個與用戶認證數據有關的數字簽名來完成。當用戶執行某一交易時,這種簽名能夠保證用戶今後無法否認該交易發生的事實。由於非否認技術的操作過程簡單,而且直接包含在用戶的某類正常的電子交易中,因而成為當前用戶進行電子商務、取得商務信任的重要保證。

PGP(Pretty Good Privacy)技術 PGP技術是一個基於不對稱加密演算法RSA公鑰體系的郵件加密技術,也是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普及程度較高的加密軟體。PGP技術不但可以對電子郵件加密,防止非授權者閱讀信件;還能對電子郵件附加數字簽名,使收信人能明確了解發信人的真實身份;也可以在不需要通過任何保密渠道傳遞密鑰的情況下,使人們安全地進行保密通信。PGP技術創造性地把RSA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方便性和傳統加密體系結合起來,在數字簽名和密鑰認證管理機制方面採用了無縫結合的巧妙設計,使其幾乎成為最為流行的公鑰加密軟體包。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技術 數字簽名技術是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典型應用。數字簽名的應用過程是,數據源發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鑰對數據校驗和或其他與數據內容有關的變數進行加密處理,完成對數據的合法「簽名」,數據接收方則利用對方的公鑰來解讀收到的「數字簽名」,並將解讀結果用於對數據完整性的檢驗,以確認簽名的合法性。數字簽名技術是在網路系統虛擬環境中確認身份的重要技術,完全可以代替現實過程中的「親筆簽字」,在技術和法律上有保證。在公鑰與私鑰管理方面,數字簽名應用與加密郵件PGP技術正好相反。在數字簽名應用中,發送者的公鑰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但他的私鑰則需要嚴格保密。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技術 PKI技術是一種以不對稱加密技術為核心、可以為網路提供安全服務的公鑰基礎設施。PKI技術最初主要應用在Internet環境中,為復雜的互聯網系統提供統一的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和完整性保障機制。由於PKI技術在網路安全領域所表現出的巨大優勢,因而受到銀行、證券、政府等核心應用系統的青睞。PKI技術既是信息安全技術的核心,也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和基礎技術。由於通過網路進行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活動缺少物理接觸,因而使得利用電子方式驗證信任關系變得至關重要,PKI技術恰好能夠有效解決電子商務應用中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不可否認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問題。一個實用的PKI體系還必須充分考慮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PKI體系所包含的認證中心(CA)、注冊中心(RA)、策略管理、密鑰與證書管理、密鑰備份與恢復、撤銷系統等功能模塊應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加密的未來趨勢

盡管雙鑰密碼體制比單鑰密碼體制更為可靠,但由於計算過於復雜,雙鑰密碼體制在進行大信息量通信時,加密速率僅為單鑰體制的1/100,甚至是 1/1000。正是由於不同體制的加密演算法各有所長,所以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各類加密體制將會共同發展。而在由IBM等公司於1996年聯合推出的用於電子商務的協議標准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中和1992年由多國聯合開發的PGP技術中,均採用了包含單鑰密碼、雙鑰密碼、單向雜湊演算法和隨機數生成演算法在內的混合密碼系統的動向來看,這似乎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今後密碼技術應用的未來。

在單鑰密碼領域,一次一密被認為是最為可靠的機制,但是由於流密碼體制中的密鑰流生成器在演算法上未能突破有限循環,故一直未被廣泛應用。如果找到一個在演算法上接近無限循環的密鑰流生成器,該體制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近年來,混沌學理論的研究給在這一方向產生突破帶來了曙光。此外,充滿生氣的量子密碼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發展方向,因為它是基於光學和量子力學理論的。該理論對於在光纖通信中加強信息安全、對付擁有量子計算能力的破譯無疑是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法。

由於電子商務等民用系統的應用需求,認證加密演算法也將有較大發展。此外,在傳統密碼體制中,還將會產生類似於IDEA這樣的新成員,新成員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在演算法上有創新和突破,而不僅僅是對傳統演算法進行修正或改進。密碼學是一個正在不斷發展的年輕學科,任何未被認識的加/解密機制都有可能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目前,對信息系統或電子郵件的安全問題,還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互聯網固有的異構性,沒有一個單一的信任機構可以滿足互聯網全程異構性的所有需要,也沒有一個單一的協議能夠適用於互聯網全程異構性的所有情況。解決的辦法只有依靠軟體代理了,即採用軟體代理來自動管理用戶所持有的證書(即用戶所屬的信任結構)以及用戶所有的行為。每當用戶要發送一則消息或一封電子郵件時,代理就會自動與對方的代理協商,找出一個共同信任的機構或一個通用協議來進行通信。在互聯網環境中,下一代的安全信息系統會自動為用戶發送加密郵件,同樣當用戶要向某人發送電子郵件時,用戶的本地代理首先將與對方的代理交互,協商一個適合雙方的認證機構。當然,電子郵件也需要不同的技術支持,因為電子郵件不是端到端的通信,而是通過多個中間機構把電子郵件分程傳遞到各自的通信機器上,最後到達目的地。

5. Hello,密碼學:第三部分,公鑰密碼(非對稱密碼)演算法

在 《Hello,密碼學:第二部分,對稱密碼演算法》 中講述了對稱密碼的概念,以及DES和AES兩種經典的對稱密碼演算法原理。既然有對稱密碼的說法,自然也就有非對稱密碼,也叫做公鑰密碼演算法。 對稱密碼和非對稱密碼兩種演算法的本質區別在於,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是否相同

公鑰密碼產生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 密鑰配送 的問題。

Alice 給遠方的 Bob 寫了一封情意慢慢的信,並使用強悍的 AES-256 進行了加密,但她很快就意識到,光加密內容不行,必須要想一個安全的方法將加密密鑰告訴 Bob,如果將密鑰也通過網路發送,很可能被技術高手+偷窺癖的 Eve 竊聽到。

既要發送密鑰,又不能發送密鑰,這就是對稱密碼演算法下的「密鑰配送問題」

解決密鑰配送問題可能有這樣幾種方法:

這種方法比較高效,但有局限性:

與方法一不同,密鑰不再由通信個體來保存,而由密鑰分配中心(KDC)負責統一的管理和分配。 雙方需要加密通信時,由 KDC 生成一個用於本次通信的通信密鑰交由雙方,通信雙方只要與 KDC 事先共享密鑰即可 。這樣就大大減少密鑰的存儲和管理問題。

因此,KDC 涉及兩類密鑰:

領略下 KDC 的過程:

KDC 通過中心化的手段,確實能夠有效的解決方法一的密鑰管理和分配問題,安全性也還不錯。但也存在兩個顯著的問題:

使用公鑰密碼,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不同,只要擁有加密密鑰,所有人都能進行加密,但只有擁有解密密鑰的人才能進行解密。於是就出現了這個過程:

密鑰配送的問題天然被解決了。當然,解密密鑰丟失而導致信息泄密,這不屬於密鑰配送的問題。

下面,再詳細看下這個過程。

公鑰密碼流程的核心,可以用如下四句話來概述:

既然加密密鑰是公開的,因此也叫做 「公鑰(Public Key)」
既然解密密鑰是私有的,因此也叫做 「私鑰(Private Key)

公鑰和私鑰是一一對應的,稱為 「密鑰對」 ,他們好比相互糾纏的量子對, 彼此之間通過嚴密的數學計算關系進行關聯 ,不能分別單獨生成。

在公鑰密碼體系下,再看看 Alice 如何同 Bob 進行通信。

在公鑰密碼體系下,通信過程是由 Bob 開始啟動的:

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為什麼即使公鑰被竊取也沒有關系?這就涉及了上文提到的嚴密的數學計算關系了。如果上一篇文章對稱密鑰的 DES 和 AES 演算法進行概述,下面一節也會對公鑰體系的數學原理進行簡要說明。

自從 Diffie 和 Hellman 在1976年提出公鑰密碼的設計思想後,1978年,Ron Rivest、Adi Shamir 和 Reonard Adleman 共同發表了一種公鑰密碼演算法,就是大名鼎鼎的 RSA,這也是當今公鑰密碼演算法事實上的標准。其實,公鑰密碼演算法還包括ElGamal、Rabin、橢圓曲線等多種演算法,這一節主要講述 RSA 演算法的基本數學原理。

一堆符號,解釋下,E 代表 Encryption,D 代表 Decryption,N 代表 Number。

從公式種能夠看出來,RSA的加解密數學公式非常簡單(即非常美妙)。 RSA 最復雜的並非加解密運算,而是如何生成密鑰對 ,這和對稱密鑰演算法是不太一樣的。 而所謂的嚴密的數學計算關系,就是指 E 和 D 不是隨便選擇的

密鑰對的生成,是 RSA 最核心的問題,RSA 的美妙與奧秘也藏在這裡面。

1. 求N

求 N 公式:N = p × q

其中, p 和 q 是兩個質數 ,而且應該是很大又不是極大的質數。如果太小的話,密碼就容易被破解;如果極大的話,計算時間就會很長。比如 512 比特的長度(155 位的十進制數字)就比較合適。

這樣的質數是如何找出來的呢? 需要通過 「偽隨機數生成器(PRNG)」 進行生成,然後再判斷其是否為質數 。如果不是,就需要重新生成,重新判斷。

2. 求L

求 L 公式:L = lcm(p-1, q-1)

lcm 代表 「最小公倍數(least common multiple)」 。注意,L 在加解密時都不需要, 僅出現在生成密鑰對的過程中

3. 求E

E 要滿足兩個條件:
1)1 < E < L
2)gcd(E,L) = 1

gcd 代表 「最大公約數(greatest common divisor)」 。gcd(E,L) = 1 就代表 「E 和 L 的最大公約數為1,也就是說, E 和 L 互質 」。

L 在第二步已經計算出來,而為了找到滿足條件的 E, 第二次用到 「偽隨機數生成器(PRNG)」 ,在 1 和 L 之間生成 E 的候選,判斷其是否滿足 「gcd(E,L) = 1」 的條件。

經過前三步,已經能夠得到密鑰對種的 「公鑰:{E, N}」 了。

4. 求D

D 要滿足兩個條件:
1)1 < D < L
2)E × D mod L = 1

只要 D 滿足上面的兩個條件,使用 {E, N} 進行加密的報文,就能夠使用 {D, N} 進行解密。

至此,N、L、E、D 都已經計算出來,再整理一下

模擬實踐的過程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成密鑰對,第二部分是對數據進行加解密。為了方便計算,都使用了較小的數字。

第一部分:生成密鑰對

1. 求N
准備兩個質數,p = 5,q = 7,N = 5 × 7 = 35

2. 求L
L = lcm(p-1, q-1) = lcm (4, 6) = 12

3. 求E
gcd(E, L) = 1,即 E 和 L 互質,而且 1 < E < L,滿足條件的 E 有多個備選:5、7、11,選擇最小的 5 即可。於是,公鑰 = {E, N} = {5, 35}

4. 求D
E × D mod L = 1,即 5 × D mod 12 = 1,滿足條件的 D 也有多個備選:5、17、41,選擇 17 作為 D(如果選擇 5 恰好公私鑰一致了,這樣不太直觀),於是,私鑰 = {D, N} = {17, 35}

至此,我們得到了公私鑰對:

第二部分:模擬加解密

明文我們也使用一個比較小的數字 -- 4,利用 RSA 的加密公式:

密文 = 明文 ^ E mod N = 4 ^ 5 mod 35 = 9
明文 = 密文 ^ D mod N = 9 ^ 17 mod 35 = 4

從這個模擬的小例子能夠看出,即使我們用了很小的數字,計算的中間結果也是超級大。如果再加上偽隨機數生成器生成一個數字,判斷其是否為質數等,這個過程想想腦仁兒就疼。還好,現代晶元技術,讓計算機有了足夠的運算速度。然而,相對於普通的邏輯運算,這類數學運算仍然是相當緩慢的。這也是一些非對稱密碼卡/套件中,很關鍵的性能規格就是密鑰對的生成速度

公鑰密碼體系中,用公鑰加密,用私鑰解密,公鑰公開,私鑰隱藏。因此:

加密公式為:密文 = 明文 ^ E mod N

破譯的過程就是對該公式進行逆運算。由於除了對明文進行冪次運算外, 還加上了「模運算」 ,因此在數學上, 該逆運算就不再是簡單的對數問題,而是求離散對數問題,目前已經在數學領域達成共識,尚未發現求離散對數的高效演算法

暴力破解的本質就是逐個嘗試。當前主流的 RSA 演算法中,使用的 p 和 q 都是 1024 位以上,這樣 N 的長度就是 2048 位以上。而 E 和 D 的長度和 N 差不多,因此要找出 D,就需要進行 2048 位以上的暴力破解。即使上文那個簡單的例子,算出( 蒙出 ) 「9 ^ D mod 35 = 4」 中的 D 也要好久吧。

因為 E 和 N 是已知的,而 D 和 E 在數學上又緊密相關(通過中間數 L),能否通過一種反向的演算法來求解 D 呢?

從這個地方能夠看出,p 和 q 是極為關鍵的,這兩個數字不泄密,幾乎無法通過公式反向計算出 D。也就是說, 對於 RSA 演算法,質數 p 和 q 絕不能被黑客獲取,否則等價於交出私鑰

既然不能靠搶,N = p × q,N是已知的,能不能通過 「質因數分解」 來推導 p 和 q 呢?或者說, 一旦找到一種高效的 「質因數分解」 演算法,就能夠破解 RSA 演算法了

幸運的是,這和上述的「離散對數求解」一樣,當下在數學上還沒有找到這種演算法,當然,也無法證明「質因數分解」是否真的是一個困難問題 。因此只能靠硬算,只是當前的算力無法在可現實的時間內完成。 這也是很多人都提到過的,「量子時代來臨,當前的加密體系就會崩潰」,從算力的角度看,或許如此吧

既不能搶,也不能算,能不能猜呢?也就是通過 「推測 p 和 q 進行破解」

p 和 q 是通過 PRNG(偽隨機數生成器)生成的,於是,又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採用的 偽隨機數生成器演算法要足夠隨機

隨機數對於密碼學極為重要,後面會專門寫一篇筆記

前三種攻擊方式,都是基於 「硬碰硬」 的思路,而 「中間人攻擊」 則換了一種迂迴的思路,不去嘗試破解密碼演算法,而是欺騙通信雙方,從而獲取明文。具體來說,就是: 主動攻擊者 Mallory 混入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面對發送者偽裝成接收者,面對接收者偽裝成發送者。

這個過程可以重復多次。需要注意的是,中間人攻擊方式不僅能夠針對 RSA,還可以針對任何公鑰密碼。能夠看到,整個過程中,公鑰密碼並沒有被破譯,密碼體系也在正常運轉,但機密性卻出現了問題,即 Alice 和 Bob 之間失去了機密性,卻在 Alice 和 Mallory 以及 Mallory 和 Bob 之間保持了機密性。即使公鑰密碼強度再強大 N 倍也無濟於事。也就是說,僅僅依靠密碼演算法本身,無法防禦中間人攻擊

而能夠抵禦中間人攻擊的,就需要用到密碼工具箱的另一種武器 -- 認證 。在下面一篇筆記中,就將涉及這個話題。

好了,以上就是公鑰密碼的基本知識了。

公鑰密碼體系能夠完美的解決對稱密碼體系中 「密鑰配送」 這個關鍵問題,但是拋開 「中間人攻擊」 問題不談,公鑰密碼自己也有個嚴重的問題:

公鑰密碼處理速度遠遠低於對稱密碼。不僅體現在密鑰對的生成上,也體現在加解密運算處理上。

因此,在實際應用場景下,往往會將對稱密碼和公鑰密碼的優勢相結合,構建一個 「混合密碼體系」 。簡單來說: 首先用相對高效的對稱密碼對消息進行加密,保證消息的機密性;然後用公鑰密碼加密對稱密碼的密鑰,保證密鑰的機密性。

下面是混合密碼體系的加解密流程圖。整個體系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半部分加密會話密鑰的過程,右半部分是加密原始消息的過程。原始消息一般較長,使用對稱密碼演算法會比較高效;會話密鑰一般比較短(十幾個到幾十個位元組),即使公鑰密碼演算法運算效率較低,對會話密鑰的加解密處理也不會非常耗時。

著名的密碼軟體 PGP、SSL/TLS、視頻監控公共聯網安全建設規范(GB35114) 等應用,都運用了混合密碼系統。

好了,以上就是公鑰密碼演算法的全部內容了,拖更了很久,以後還要更加勤奮一些。

為了避免被傻啦吧唧的審核機器人處理,後面就不再附漂亮姑娘的照片(也是為了你們的健康),改成我的攝影作品,希望不要對收視率產生影響,雖然很多小伙兒就是沖著姑娘來的。

就從喀納斯之旅開始吧。

6. 常用的加密演算法有哪些

對稱密鑰加密

對稱密鑰加密 Symmetric Key Algorithm 又稱為對稱加密、私鑰加密、共享密鑰加密:這類演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時使用相同的密鑰,或是使用兩個可以簡單的相互推算的密鑰,對稱加密的速度一般都很快。

7. 什麼是公鑰密碼

自從1976年公鑰密碼的思想提出以來,國際上已經提出了許多種公鑰密碼體制。用抽象的觀點來看,公鑰密碼就是一種陷門單向函數。
我們說一個函數f是單向函數,即若對它的定義域中的任意x都易於計算f(x),而對f的值域中的幾乎所有的y,即使當f為已知時要計算f-l(y)在計算上也是不可行的。若當給定某些輔助信息(陷門信息)時則易於計算f-l(y),就稱單向函數f是一個陷門單向函數。公鑰密碼體制就是基於這一原理而設計的,將輔助信息(陷門信息)作為秘密密鑰。這類密碼的安全強度取決於它所依據的問題的計算復雜度。

目前比較流行的公鑰密碼體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基於大整數因子分解問題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RSA體制。另一類是基於離散對數問題的,如ElGamal公鑰密碼體制和影響比較大的橢圓曲線公鑰密碼體制。

公鑰密碼
一般要求:
1、加密解密演算法相同,但使用不同的密鑰
2、發送方擁有加密或解密密鑰,而接收方擁有另一個密鑰
安全性要求:
1、兩個密鑰之一必須保密
2、無解密密鑰,解密不可行
3、知道演算法和其中一個密鑰以及若干密文不能確定另一個密鑰

8. 什麼是公鑰密碼體制

自從1976年公鑰密碼的思想提出以來,國際上已經提出了許多種公鑰密碼體制。用抽象的觀點來看,公鑰密碼就是一種陷門單向函數。
我們說一個函數f是單向函數,即若對它的定義域中的任意x都易於計算f(x),而對f的值域中的幾乎所有的y,即使當f為已知時要計算f-l(y)在計算上也是不可行的。若當給定某些輔助信息(陷門信息)時則易於計算f-l(y),就稱單向函數f是一個陷門單向函數。公鑰密碼體制就是基於這一原理而設計的,將輔助信息(陷門信息)作為秘密密鑰。這類密碼的安全強度取決於它所依據的問題的計算復雜度。

目前比較流行的公鑰密碼體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基於大整數因子分解問題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RSA體制。另一類是基於離散對數問題的,如ElGamal公鑰密碼體制和影響比較大的橢圓曲線公鑰密碼體制。

公鑰密碼
一般要求:
1、加密解密演算法相同,但使用不同的密鑰
2、發送方擁有加密或解密密鑰,而接收方擁有另一個密鑰
安全性要求:
1、兩個密鑰之一必須保密
2、無解密密鑰,解密不可行
3、知道演算法和其中一個密鑰以及若干密文不能確定另一個密鑰

9. 公鑰和私鑰加密主要演算法有哪些,其基本思想是什麼

加密演算法nbsp;nbsp;nbsp;nbsp;加密技術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和解碼的技術,編碼是把原來可讀信息(又稱明文)譯成代碼形式(又稱密文),其逆過程就是解碼(解密)。加密技術的要點是加密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可以分為對稱加密、不對稱加密和不可逆加密三類演算法。nbsp;nbsp;nbsp;nbsp;對稱加密演算法nbsp;nbsp;對稱加密演算法是應用較早的加密演算法,技術成熟。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數據發信方將明文(原始數據)和加密密鑰一起經過特殊加密演算法處理後,使其變成復雜的加密密文發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後,若想解讀原文,則需要使用加密用過的密鑰及相同演算法的逆演算法對密文進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復成可讀明文。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使用的密鑰只有一個,發收信雙方都使用這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須知道加密密鑰。對稱加密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處是,交易雙方都使用同樣鑰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此外,每對用戶每次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時,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鑰匙,這會使得發收信雙方所擁有的鑰匙數量成幾何級數增長,密鑰管理成為用戶的負擔。對稱加密演算法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較為困難,主要是因為密鑰管理困難,使用成本較高。在計算機專網系統中廣泛使用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有DES和IDEA等。美國國家標准局倡導的AES即將作為新標准取代DES。nbsp;nbsp;nbsp;nbsp;不對稱加密演算法不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兩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對鑰匙—公鑰和私鑰。在使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文件時,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對公鑰和私鑰,才能完成對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過程。加密明文時採用公鑰加密,解密密文時使用私鑰才能完成,而且發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鑰,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鑰的人。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發信方想發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讀的加密信息,發信方必須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鑰,然後利用收信方的公鑰來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後,使用自己的私鑰才能解密密文。顯然,採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收發信雙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須將自己早已隨機生成的公鑰送給發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鑰。由於不對稱演算法擁有兩個密鑰,因而特別適用於分布式系統中的數據加密。廣泛應用的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有RSA演算法和美國國家標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為基礎的加密技術應用非常廣泛。nbsp;nbsp;nbsp;nbsp;不可逆加密演算法nbsp;nbsp;不可逆加密演算法的特徵是加密過程中不需要使用密鑰,輸入明文後由系統直接經過加密演算法處理成密文,這種加密後的數據是無法被解密的,只有重新輸入明文,並再次經過同樣不可逆的加密演算法處理,得到相同的加密密文並被系統重新識別後,才能真正解密。顯然,在這類加密過程中,加密是自己,解密還得是自己,而所謂解密,實際上就是重新加一次密,所應用的「密碼」也就是輸入的明文。不可逆加密演算法不存在密鑰保管和分發問題,非常適合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但因加密計算復雜,工作量相當繁重,通常只在數據量有限的情形下使用,如廣泛應用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口令加密,利用的就是不可逆加密演算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系統性能的不斷提高,不可逆加密的應用領域正在逐漸增大。在計算機網路中應用較多不可逆加密演算法的有RSA公司發明的MD5演算法和由美國國家標准局建議的不可逆加密標准SHS(Securenbsp;Hashnbsp;Standard:安全雜亂信息標准)等。加密技術nbsp;nbsp;nbsp;nbsp;加密演算法是加密技術的基礎,任何一種成熟的加密技術都是建立多種加密演算法組合,或者加密演算法和其他應用軟體有機結合的基礎之上的。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在計算機網路應用領域廣泛應用的加密技術。nbsp;nbsp;nbsp;nbsp;非否認(Non-repudiation)技術nbsp;nbsp;該技術的核心是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公鑰技術,通過產生一個與用戶認證數據有關的數字簽名來完成。當用戶執行某一交易時,這種簽名能夠保證用戶今後無法否認該交易發生的事實。由於非否認技術的操作過程簡單,而且直接包含在用戶的某類正常的電子交易中,因而成為當前用戶進行電子商務、取得商務信任的重要保證。nbsp;nbsp;nbsp;nbsp;PGP(Prettynbsp;Goodnbsp;Privacy)技術nbsp;nbsp;PGP技術是一個基於不對稱加密演算法RSA公鑰體系的郵件加密技術,也是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普及程度較高的加密軟體。PGP技術不但可以對電子郵件加密,防止非授權者閱讀信件;還能對電子郵件附加數字簽名,使收信人能明確了解發信人的真實身份;也可以在不

10.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RSA、DSA、ECC、DH)

非對稱加密需要兩個密鑰:公鑰(publickey) 和私鑰 (privatekey)。公鑰和私鑰是一對,如果用公鑰對數據加密,那麼只能用對應的私鑰解密。如果用私鑰對數據加密,只能用對應的公鑰進行解密。因為加密和解密用的是不同的密鑰,所以稱為非對稱加密。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的保密性好,它消除了最終用戶交換密鑰的需要。但是加解密速度要遠遠慢於對稱加密,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甚至能比對稱加密慢上1000倍。

演算法強度復雜、安全性依賴於演算法與密鑰但是由於其演算法復雜,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沒有對稱加密解密的速度快。對稱密碼體制中只有一種密鑰,並且是非公開的,如果要解密就得讓對方知道密鑰。所以保證其安全性就是保證密鑰的安全,而非對稱密鑰體制有兩種密鑰,其中一個是公開的,這樣就可以不需要像對稱密碼那樣傳輸對方的密鑰了。這樣安全性就大了很多。

RSA、Elgamal、背包演算法、Rabin、D-H、ECC (橢圓曲線加密演算法)。使用最廣泛的是 RSA 演算法,Elgamal 是另一種常用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收信者是唯一能夠解開加密信息的人,因此收信者手裡的必須是私鑰。發信者手裡的是公鑰,其它人知道公鑰沒有關系,因為其它人發來的信息對收信者沒有意義。

客戶端需要將認證標識傳送給伺服器,此認證標識 (可能是一個隨機數) 其它客戶端可以知道,因此需要用私鑰加密,客戶端保存的是私鑰。伺服器端保存的是公鑰,其它伺服器知道公鑰沒有關系,因為客戶端不需要登錄其它伺服器。

數字簽名是為了表明信息沒有受到偽造,確實是信息擁有者發出來的,附在信息原文的後面。就像手寫的簽名一樣,具有不可抵賴性和簡潔性。

簡潔性:對信息原文做哈希運算,得到消息摘要,信息越短加密的耗時越少。

不可抵賴性:信息擁有者要保證簽名的唯一性,必須是唯一能夠加密消息摘要的人,因此必須用私鑰加密 (就像字跡他人無法學會一樣),得到簽名。如果用公鑰,那每個人都可以偽造簽名了。

問題起源:對1和3,發信者怎麼知道從網上獲取的公鑰就是真的?沒有遭受中間人攻擊?

這樣就需要第三方機構來保證公鑰的合法性,這個第三方機構就是 CA (Certificate Authority),證書中心。

CA 用自己的私鑰對信息原文所有者發布的公鑰和相關信息進行加密,得出的內容就是數字證書。

信息原文的所有者以後發布信息時,除了帶上自己的簽名,還帶上數字證書,就可以保證信息不被篡改了。信息的接收者先用 CA給的公鑰解出信息所有者的公鑰,這樣可以保證信息所有者的公鑰是真正的公鑰,然後就能通過該公鑰證明數字簽名是否真實了。

RSA 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公鑰加密演算法,該演算法基於一個十分簡單的數論事實:將兩個大素數相乘十分容易,但想要對其乘積進行因式分解卻極其困難,因此可以將乘積公開作為加密密鑰,即公鑰,而兩個大素數組合成私鑰。公鑰是可發布的供任何人使用,私鑰則為自己所有,供解密之用。

A 要把信息發給 B 為例,確定角色:A 為加密者,B 為解密者。首先由 B 隨機確定一個 KEY,稱之為私鑰,將這個 KEY 始終保存在機器 B 中而不發出來;然後,由這個 KEY 計算出另一個 KEY,稱之為公鑰。這個公鑰的特性是幾乎不可能通過它自身計算出生成它的私鑰。接下來通過網路把這個公鑰傳給 A,A 收到公鑰後,利用公鑰對信息加密,並把密文通過網路發送到 B,最後 B 利用已知的私鑰,就能對密文進行解碼了。以上就是 RSA 演算法的工作流程。

由於進行的都是大數計算,使得 RSA 最快的情況也比 DES 慢上好幾倍,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實現。速度一直是 RSA 的缺陷。一般來說只用於少量數據加密。RSA 的速度是對應同樣安全級別的對稱密碼演算法的1/1000左右。

比起 DES 和其它對稱演算法來說,RSA 要慢得多。實際上一般使用一種對稱演算法來加密信息,然後用 RSA 來加密比較短的公鑰,然後將用 RSA 加密的公鑰和用對稱演算法加密的消息發送給接收方。

這樣一來對隨機數的要求就更高了,尤其對產生對稱密碼的要求非常高,否則的話可以越過 RSA 來直接攻擊對稱密碼。

和其它加密過程一樣,對 RSA 來說分配公鑰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分配公鑰的過程必須能夠抵擋中間人攻擊。假設 A 交給 B 一個公鑰,並使 B 相信這是A 的公鑰,並且 C 可以截下 A 和 B 之間的信息傳遞,那麼 C 可以將自己的公鑰傳給 B,B 以為這是 A 的公鑰。C 可以將所有 B 傳遞給 A 的消息截下來,將這個消息用自己的密鑰解密,讀這個消息,然後將這個消息再用 A 的公鑰加密後傳給 A。理論上 A 和 B 都不會發現 C 在偷聽它們的消息,今天人們一般用數字認證來防止這樣的攻擊。

(1) 針對 RSA 最流行的攻擊一般是基於大數因數分解。1999年,RSA-155 (512 bits) 被成功分解,花了五個月時間(約8000 MIPS 年)和224 CPU hours 在一台有3.2G 中央內存的 Cray C916計算機上完成。

RSA-158 表示如下:

2009年12月12日,編號為 RSA-768 (768 bits, 232 digits) 數也被成功分解。這一事件威脅了現通行的1024-bit 密鑰的安全性,普遍認為用戶應盡快升級到2048-bit 或以上。

RSA-768表示如下:

(2) 秀爾演算法
量子計算里的秀爾演算法能使窮舉的效率大大的提高。由於 RSA 演算法是基於大數分解 (無法抵抗窮舉攻擊),因此在未來量子計算能對 RSA 演算法構成較大的威脅。一個擁有 N 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每次可進行2^N 次運算,理論上講,密鑰為1024位長的 RSA 演算法,用一台512量子比特位的量子計算機在1秒內即可破解。

DSA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是 Schnorr 和 ElGamal 簽名演算法的變種,被美國 NIST 作為 DSS (DigitalSignature Standard)。 DSA 是基於整數有限域離散對數難題的。

簡單的說,這是一種更高級的驗證方式,用作數字簽名。不單單只有公鑰、私鑰,還有數字簽名。私鑰加密生成數字簽名,公鑰驗證數據及簽名,如果數據和簽名不匹配則認為驗證失敗。數字簽名的作用就是校驗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修改,數字簽名,是單向加密的升級。

橢圓加密演算法(ECC)是一種公鑰加密演算法,最初由 Koblitz 和 Miller 兩人於1985年提出,其數學基礎是利用橢圓曲線上的有理點構成 Abel 加法群上橢圓離散對數的計算困難性。公鑰密碼體制根據其所依據的難題一般分為三類:大整數分解問題類、離散對數問題類、橢圓曲線類。有時也把橢圓曲線類歸為離散對數類。

ECC 的主要優勢是在某些情況下它比其他的方法使用更小的密鑰 (比如 RSA),提供相當的或更高等級的安全。ECC 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定義群之間的雙線性映射,基於 Weil 對或是 Tate 對;雙線性映射已經在密碼學中發現了大量的應用,例如基於身份的加密。不過一個缺點是加密和解密操作的實現比其他機制花費的時間長。

ECC 被廣泛認為是在給定密鑰長度的情況下,最強大的非對稱演算法,因此在對帶寬要求十分緊的連接中會十分有用。

比特幣錢包公鑰的生成使用了橢圓曲線演算法,通過橢圓曲線乘法可以從私鑰計算得到公鑰, 這是不可逆轉的過程。

https://github.com/esxgx/easy-ecc

Java 中 Chipher、Signature、KeyPairGenerator、KeyAgreement、SecretKey 均不支持 ECC 演算法。

https://www.jianshu.com/p/58c1750c6f22

DH,全稱為"Diffie-Hellman",它是一種確保共享 KEY 安全穿越不安全網路的方法,也就是常說的密鑰一致協議。由公開密鑰密碼體制的奠基人 Diffie 和 Hellman 所提出的一種思想。簡單的說就是允許兩名用戶在公開媒體上交換信息以生成"一致"的、可以共享的密鑰。也就是由甲方產出一對密鑰 (公鑰、私鑰),乙方依照甲方公鑰產生乙方密鑰對 (公鑰、私鑰)。

以此為基線,作為數據傳輸保密基礎,同時雙方使用同一種對稱加密演算法構建本地密鑰 (SecretKey) 對數據加密。這樣,在互通了本地密鑰 (SecretKey) 演算法後,甲乙雙方公開自己的公鑰,使用對方的公鑰和剛才產生的私鑰加密數據,同時可以使用對方的公鑰和自己的私鑰對數據解密。不單單是甲乙雙方兩方,可以擴展為多方共享數據通訊,這樣就完成了網路交互數據的安全通訊。

具體例子可以移步到這篇文章: 非對稱密碼之DH密鑰交換演算法

參考:
https://blog.csdn.net/u014294681/article/details/86705999

https://www.cnblogs.com/wangzxblog/p/13667634.html

https://www.cnblogs.com/taoxw/p/15837729.html

https://www.cnblogs.com/fangfan/p/4086662.html

https://www.cnblogs.com/utank/p/7877761.html

https://blog.csdn.net/m0_59133441/article/details/122686815

https://www.cnblogs.com/muliu/p/10875633.html

https://www.cnblogs.com/wf-zhang/p/14923279.html

https://www.jianshu.com/p/7a927db713e4

https://blog.csdn.net/ljx1400052550/article/details/79587133

https://blog.csdn.net/yuanjian0814/article/details/109815473

閱讀全文

與多少種公鑰密碼及數學類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9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0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1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