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冰心如何學語文

冰心如何學語文

發布時間:2022-05-13 14:34:20

⑴ 億讀書 用自己的話說說冰心奶奶是怎樣讀書的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發你對學習語文有什麼新的認識

讀好書,好讀書。這就是冰心奶奶的話。學會熱愛讀書和選擇性讀書,這是他對我們的期望,也是他一直以來所遵循的准則。現在社會,信息量巨大,而且人心浮躁。我們應該保持一種純凈的心理對待語文。

⑵ 《憶讀書》中從作者對讀書的回憶中,你得到什麼啟發你對語文學習有什麼新的認識

《憶讀書》中從作者對讀書的回憶中得到的啟示是:讀書越多,知識積累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強。

對語文學習的認識:

1、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性格和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2、讀書豐富我們的知識和精神境界,充實我們的大腦和生活。

3、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4、語文學習要用心去學,讀書要用心去讀、用心體會書中的故事情節。

(2)冰心如何學語文擴展閱讀

《憶讀書》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冰心對自己親身經歷的講述,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跟隨冰心奶奶成長,直到文章結尾得出結論:「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活了到近21世紀,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 。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

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作「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文章被人們稱為「春水體」、「冰心體」。她還被人們稱為「世紀老人」

⑶ 《再寄小讀者》冰心奶奶表達了冰心奶奶怎樣的情感

篇一:冰心再寄小讀者道理

《再寄小讀者(之一)通訊三》主要寫了冰心老奶奶的媽媽對她的愛,對她的鼓勵,讓冰心老奶奶痛心的是——她母親已經辭世13年了。

俗話說得好,「母愛如山」,母親為了我們光明的前途,費盡千辛萬苦。歷史就有兩個家喻戶曉的例子:岳母刺字,孟母三遷,難道還不夠嗎?後來,怎麼樣,岳飛誓死抗金,孟子博古通今,現在母親對我們多好,還有人打罵母親。「百善孝為先」,還沒有長大成人,孝順父母,就已經打罵父母,孝心何在?這不談孝心了,必須得談良心!母親生我們,忍著莫大的痛苦,過生日時,你有沒有想到媽媽那時的.樣子,應該再給媽媽一份禮物,讓她也開心一下,如果你以前打罵母親,今日不打罵,就是給她一份禮物。

學會感恩,學會感恩爸爸,學會感恩媽媽吧!

篇二:冰心再寄小讀者道理

《再寄小讀者(之一)通訊十四》主要講了日記的重要性,還講了冰心老奶奶帶兩個孩子出去玩,第一個孩子把那篇日記寫得跟記帳似的,第二個孩子寫得生動鮮明的事。

我感覺日記其實不難寫,只要留心觀察一天所發生的事,再注意一下「六要素」——時間、人物、地點、起因、經過、結果,這樣再用一下詞語,日記就不費吹灰之力完成了。日記千萬不是記流水帳,一定要把主要的事兒突出出來。不然,日記就會顯得枯燥無味。記得我以前寫日記,一開始雄心勃勃的要堅持到大學畢業,但是因為中午有許多小朋友都來找我玩,所以只堅持了一年,中途以「沒思路」、「不想寫」的借口沒有寫,看起以前自己上下不一,字龍飛鳳舞的作文時,不禁想起我五彩斑斕的童年,心裡美滋滋的,看著看著,我笑了……

朋友們,拿起笑來記錄你的童年吧!給自己的昨天也留一個腳印吧!

篇三:冰心再寄小讀者道理

今天晚上,我讀了一篇冰心奶奶寫的《再寄小讀者》里的第十四章。這是我們語文老師極力推薦的。

這篇文章的內容是講冰心奶奶教我們怎樣學好語文和怎樣寫好作文。冰心奶奶說學會了語文,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他的課文,才會讀書看報,才會寫信寫日記,才會寫好「作文」。

我覺得看冰心奶奶寫的這封信,就像冰心奶奶在我面前對我說話一樣,還感覺冰心奶奶就是我的老師。看到這兒,我想起了我們班上語文課時有些同學不認真,所以寫作文寫得不好,而上課認真的同學,她們寫的作文就在班裡遙遙領先,這不和冰心奶奶說的一模一樣嗎?

⑷ 怎樣才能學好語文

如何學好語文?

學好語文關鍵在於積累。

語文融入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學好語文就得把它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我們的生活五彩斑斕,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總能從中發現和獲得無限精彩的知識和素材,並且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時代感的。一位外國著名作家有一次請朋友吃飯,他看見菜單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馬上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記錄起來,卻忘記了朋友的存在。其實許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隨身帶個本子的習慣。記些什麼?可以記下交談中的連珠妙語,可以記下突發的思維靈感,可以記下獨特的事件等。我們不一定要這樣做,但起碼應養成一個善於觀察生活,勤於思考生活,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良好習慣。

第二個積累的途徑是聽課和練習。老師的授課是相當關鍵的,她給予我們的是經過篩選後的精華,並且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要有一定的量。我們要通過聽課和一系列同步練習或專題練習,將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及寫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個積累的途徑是看書讀報。只要你肯鑽進書的海洋游歷一番,一段較長時間後,你可能發現曾結結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覽群書確實能快捷有效地積累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綜合能力。一般來說,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書也有方法可言。首先應選擇好一些優秀的讀物;在看書時,應注意運用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去看;看後亦不妨做些讀書筆記,摘錄精彩的詞句、語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個積累的途徑是習作。有時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獲得了知識,知識積累的過程才算完成。而習作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讀後感、命題作文、隨筆等。

以上是本人學習語文方法的簡單歸納,願我們能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

如何學好初中語文?

語文學習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基礎知識包括:字、詞、句(語法、標點、修辭)、文體知識、文學常識五個方面。

知識要點

一、字

1.字音:

漢語拼音規則,及容易讀錯的字。

掌握帶寫規則的重點字,這些字的音節拼寫對了,就可以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這些字分別是:

(1)維、會、溫、駝、優、流的拼寫規則

(2)英、呀、煙、葉、暈的拼寫規則

(3)公、榮、雄、翁、擁、窘的拼寫規則

(4)女、綠、掠、虐、與、機、區、需、魚的區別。

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寫的隔音符號,皮襖pí ǎo兒化標音花兒huār輕聲不標詞。

2.字形:

注意形近字與同音字之間的區別。

大多是書下的注釋和書後練習中容易寫錯的字;也有同學作文中常見的錯別字。一般是書下帶注音的字,和書後的關於字音的練習。

學法指導

1、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2、可以在平時自己常易錯的字記錄在一個本上,定時集中糾正

3、還可以進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組詞練習。

二、詞

知識要點

應掌握詞的本文,語境義,及辨析,近義詞,反義詞,辨析詞的褒貶義。

①詞的本義與語境不同的詞。

②近義詞的辨析:結合語境選擇恰當的詞語。

③結合語境判斷詞的褒貶,及正確理解發生的變化後詞的感情色彩。

學法指導

1.每學新課,先要將自己不會的詞語畫出來,通過查字典再結合語境理解詞語,不能死記硬背。

2.在具體語境中有的詞義發生變化,一定要加強理解這部分內容,

3.書下註解及課後練習的詞語部分應是重點

4.學習詞語應堅持「長流水,不斷線」,根據自己情況,每天都要學習和積累一定的詞語,到一定時期,自測之後,將還不熟悉的詞語用過篩子的方法挑出來,再次復習,直至越來越少。

5.將自己積累的詞語記在一個本子里,最好分類,既有利於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協作。

三、句

知識要點

(一)語法

應掌握短語、單句、復句這三方面知識

短語:五種基本結構,並列、偏正、動賓、補充、主謂

單句:六種基礎成份,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復句:七種基礎類型,並列、遞進、轉折、選擇、因果、假設、條件

學法指導

近年來由於淡化語法知識,有的同學以為語法不用學了,其實學語法對於我們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是非常有幫助的。運用這些語法知識分析理解文章內容;運用這些語法知識,使自己的文章寫得更加通順、簡明、連貫。

1.短語的學習不要脫離句子,要結合短語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句子的組成。

2.單句的成份的劃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結構助詞的不同用法來掌握。

①[狀語] (定語) 主語|| [狀語] 謂語 (定語) 賓語 <補語>

注意:表時間、地點的狀語一般在主語前。而表時間、地點的詞語如在謂語後,稱之為補語。

②巧用結構助詞「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語或賓語的定語。

「地」字前一般是謂語的狀語。

「得」字後一般是謂語的補語。

3.對復句的復習主要是記住常用關聯詞以辨析復句的類型,熟記口訣,便於記憶。

有一個復句關聯詞語歌訣,幾分鍾就能背熟,可以一試。

既又也還表並列,不是而是別記錯;

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麼表選擇;

不僅不但表遞進,而且並且更還也;

雖然但是為轉折,盡管可是加可卻;

因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條件還有無論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設。

4.學習語法知識重在運用語法知識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不必單純地死記語法的名詞術語、概念、理論,單句側重在病句修改;復句則重點關聯詞的運用;對復句中分句內容的理解。因此,在學習時應在掌握了語法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這些知識,為正確運用語言服務。

(二)標點

知識要點

1990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上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修訂發布的《標點符號用法》中指出:「標點符號是書面語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持和作用。因此,必須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

《標點符號用法》中列了16種標點符號。下面順口溜可幫助同學們記住這些標點號:

句、逗、頓,分、冒、問,感嘆號;(7種)

引、括、省,破、連、名,還有間隔和著重。(9種)

(其中「名」指書名號和專名號)

學法指導

在作文中能否正確運用標點符號。這里應注意的是有的同學作文中經常一逗到底,這顯然不行,另外,冒號、引號、分號、這些標點也容易出錯,這也是在作文中標點扣分校多的地方。另外冒號、引號也常易出錯,

如:①我說:「你來,他不來。」

②「你來,他不來。」我說。

③「你來」,我說,「他不來。」

這類的題型,幾乎每年都會考查,同學們復習時一定要注意。同時在閱讀中要會運用標點來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 修辭:

知識要點

應掌握三個方面知識,

1、八種修辭方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偶、反復、反問、設問;

2、了解常見的八種句式:主動句,被動句,肯定句,否定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會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使用句式;

3、語言表達力爭做到簡明、連貫、得體。

學法指導:

在閱讀中分析理解修辭手法、句式變化的運用對表現中心有何作用。在寫作中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文體知識:

包括四部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文體知識。

1.記敘文

知識要點:

①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②人稱:第一(我)、第二(你)、第三(他,他們)

③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④中心:通過記人、敘事、狀物、寫景表達作者的思想。

⑤詳略:與中心有關內容詳寫,要具體、生動。與中心有關的次要內容略寫。

2.說明文

知識要點:

①對象特徵:事物的特徵,事理的本質。

②說明的條理:層次結構;說明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③說明的方法:分類別,下定義,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

3、議論文

知識要點:

①論點: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

②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

③論證:論述層次,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對比論證法)。

4、應用文

知識要點:

要重點了解幾種常見應用文的格式。

(1)書信――一般書信和申請書、倡議書、感謝信等專用信、一般書信

①標題:一般情況下,書信無標題(發表的書信可根據書信的內容或主旨寫上標題。)

②稱呼:第一行頂格寫收信人的稱呼,稱呼後加冒號。

③正文:第二行空兩格寫正文。轉行,頂格寫。如果內容較多,可以分段。

④結尾:結尾要寫祝願或表示敬意的話,「祝」「此致」等詞語可以接正文寫,也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進步」「敬禮」等詞語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⑤署名和日期:在信文的右下方,分兩行寫。前一行署名,後一行寫日期。署名的前面,可根據需要寫明收信人的身份、輩份或單位。

⑥填寫標准信封

在信封左上角六個小方格內填寫收信人所在地區的郵政編碼。

在收信地區郵政編碼的下方,寫收信人的詳細地址或所在單位的詳細名稱。

在收信人地址或單位名稱的下方,居中位置寫收信人的姓名。

在收信人姓名的右下方,寫寄信人的詳細地址和姓名。

在信封右下角的小方格內寫寄信人的地區的郵政編碼。

(2) 通知

學法指導

對文體的知識既要掌握(不能死記硬背)又要運用,重點在運用這些文體知識,解決閱讀、寫作中心問題。具體指導結合現代文的閱讀與寫作。

三、文學常識

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的常識,了解基本篇目中涉及的主要的作家作品。

1. 有關小說、散文、詩歌

2. 知識要點。

小說

①特點: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間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②分類:短篇小說(含小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

③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時前面有序幕,後面有尾聲),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

④描寫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寫: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側面描寫。

散文

①特點:散文(狹義)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

②內容:或狀物,或寫景,或記人記事,所寫的總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③形式:從作者主觀感受出發,以個人抒情為主,綜合運用抒情、敘述、描寫、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在結構和行文上,或層次清晰,結構嚴謹,或靈活自由,形散神不散;語言精練優美,富有特色。

詩歌

①特點:偏重於抒情言志,想像豐富,形象鮮明。語言含蓄、凝煉、押韻,句子大

體整齊,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

②體裁:詩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演化出許多不同形式。

從文學角度看,詩歌世括詩、詞、曲。詩又分為傳統詩體和現代詩體。傳統詩體中,有古風(也叫古詩、古體詩,和近體詩相對)與近體詩(包括律詩、絕句)之分,文人詩(有作者的詩)與民歌(民間流傳的、集體創作的詩或詩人按民歌體裁寫的詩)之分。現代詩體包括新詩(與傳統詩體相對,也叫自由詩、現代詩,是「五·四)」以來產生的白話詩。有押韻,有的不押韻),民歌,散文詩。

從內容角度看,詩歌又可分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

3.有關作家作品方面

知識要點

對基本課文涉及的下列重要作家作品,要能夠准確記住(不能寫錯別字)作者的姓名、所處的時代(國籍)及對作者的評價,這些作者的作品的篇名、出處等。

如:中國現代和當代作家: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葉聖陶、朱自清、聞一多、冰心、趙樹理、周立波、吳伯簫、臧克家、魯彥、蕭乾、魏巍、楊朔、王願堅、艾青、田間、賀敬之、公劉、柯岩。

如:中國古代詩人、作家:司馬遷、陶淵明、李白、岑參、杜甫、白居易、牡牧、王勃、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歐陽修、蘇軾、陸游、范仲淹、李清照、辛棄疾、楊萬里、萬致遠、施耐庵、蒲松齡、曹雪芹、吳敬梓。

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及作者:《詩經》、《左傳》(左丘明)、《論語》、《孟子》(孟軻)、《韓非子》(韓非)、《史記》(司馬遷)、《列子》(列禦寇)、《敕勒歌》、《木蘭詩》。

如:外國作家和作品:安徒生及《皇帝的新裝》、都德及《最後一課》、契訶夫及《變色龍》、莫泊桑及《我的叔叔於勒》、馬克·吐溫及《競選州長》、高爾基及《海燕》、奧斯特洛夫斯基及《生命的意義》。

考試題型:在中考中這部分知識常用選擇題考查作家作品,在閱讀的簡答題、分析

題中考查運用小說、散文的知識去閱讀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

學法指導:對小說、散文方面的知識應側重在閱讀、寫作的運用上。對作家作品則要聯系課文,進行分類比如按作者分魯迅的作品共七篇,朱自清,魏巍的作品分別兩篇。

按國家分類,按朝代分類,發現唐代詩歌九首,文章三篇,宋代詩歌五首,文章四篇,而漢以前的作品詩歌三首,文章八篇,只有《桃花源記》是晉朝,個別作家作品容易混,如王維王勃都是唐朝,寫的詩都是歌頌朋友情誼,不妨用「杜勃海」區別這像個人名好記,用它把《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么多的內容都包括了。再如南北朝民歌是詩歌,一詩《木蘭詩》一歌《敕勒歌》。當然還有許多這類小竅門,同學可以自己創造便於記憶。

第二部分 閱讀
文言文閱讀

知識要點

學習文言文重點主要是文言文的讀音,斷句,對句意的理解,對精美語段的背誦,對文章內容的要點的概括這五個方面,近年來為了更好的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也擴大了對課本以外的淺顯的文言文閱讀。

學法指導:

1.讀准字音:

藉助課本(書下注釋)和工具書,讀准字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義字;通假字;古代人名;地名仍保留古音的字。這些都是學習的重點。

2、學會斷句: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詞之間的停頓根據文意,古漢語大多採用單音詞表意,不要把兩個相鄰的單音詞誤讀為現代漢語的合成詞。長句可根據文意斷句,句首的語氣詞可停頓。

3.理解句意:

①藉助課文注釋、工具書理解句意。

②了解古今詞義變化,正確理解句意。

③結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4.對精美選段進行背誦

要想背得快、記得牢,首先要讀准課文,一字不差,不丟字,不多字,不錯字,認真地逐字讀,待到讀熟後,再考慮背誦,一篇新課文,最主要的是先讀正確,否則讀錯的地方形成習慣很難糾正。其次,邊讀邊理解,已有理解內容,才能背得准確。第三,背誦時可將較長的文章分成小段,「個個擊破」。第四,藉助聯想,形體動作,輔導記憶背誦。第五,不斷復習,任何人記憶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計劃地進行反復訓練,可以增強記憶。第六,背誦中心難點易錯之處,可摘重點寫筆記。

5、對內容要點的概括

針對文章的內容,一般設問:寫什麼人,敘了什麼事,介紹了什麼物品的特點,闡述了怎樣的道理,答這些問題,就要逐句逐層逐段理解文章,在閱讀方法上是與現代文相同的,文言文雖然因距離我們生活較遠,但它的學習是有明確范圍的,無論那個知識題,都以課本為主。所以一般同學只要肯下力氣,文言文的成績就會較好。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了解初中現代文閱讀學習的總要求

知識要點

當今,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社會,每天都要獲取大量的信息,閱讀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主渠道。因此,培養現代文的閱讀能力是非常主要的。新課標規定初中學生掌握的閱讀能力,歸納起來共6點:

1.閱讀一般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現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2.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結構,把據文章的中心。

3.理解文章採用的寫作方法,分析這些方法都是為表達內容,突出中心服務的(寫作方法的作用)

4.閱讀文章,能概括文中的內容,學會表達。

5.能根據不同的文體特點,閱讀不同文選體的文章。熟讀、背誦基本篇目中的篇和段。

6.能針對文章的內容寫發進行評價和創新

學法指導

1.讀懂文章

讀懂文章的重要標志是:文章寫了些什麼,寫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麼,作者運用了哪此寫法表面文章中心,這些寫法對表現中心有何作用。

常見的問題

以偏概念:如概括段意,這段有兩層意思,可設題時卻只以第一層為段意。

過於籠統:如概括段意設題這段介紹了石拱橋的特點,而設有講明特點是什麼,(正確應是介紹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理解不到位:如馬玉祥火中求小表現馬玉祥英勇不怕犧牲。(而這件事最主要是表現馬玉祥的國際主義精神)

缺乏上下文聯系,如設題《背影》「我的淚又流下來了」,「又」字表現了再一次的意思。正確的分析應是聯系前文,我看見父母艱難過鐵道時,我的淚流出來了,這里是與父親分別,望著父親的背影時,我的淚又流出來,表明我對父親的深愛。

2、 課本為範例,學習掌握閱讀方法

我們的課文都已經過專家精選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內容上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在文章結構上,是嚴謹,規范的,在語言表達上是簡明,連貫得體的典範,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學習掌握閱讀方法是最好的途徑,基本篇目中的重點段應逐句逐層地認真研讀,只有在課內段的閱讀分析中學到方法,才可能在考試時閱讀課外選文。

3.閱讀能力的基本功訓練,體現在「段」上,「段」是篇的具體而結合,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種能力,在「段」中都有體現。而「段」短小,易把握;用各種不同的體「段」進行訓練最終可以掌握閱讀的各種方法。

(1)整體看一遍此段講述的內容是什麼

(2)逐句研究,每句話的大意

(3)研究這段中的句子之間的聯系,將句意相近的幾句歸為一層,概括層意。

(4)根據段中的幾層之間的關系,總結段意

(5)再看這段為表達這個段意,用了哪此寫法

4、學會分析,概括的表述

現代文閱讀不僅考查學生的理解判斷能力,還考查學生的表達的能力,而表達能力一直是學生們的弱項,如何分析,概括文章的內容,現介紹幾種方法。

(1) 善於利用文章的語句來概括

一般試題要求學生概括段意中心。要認真讀原文看看原文中是有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既簡單又准確,如沒有中心句,改造重點句,或將其組合,或摘基重點詞語。如文中沒有明顯的語句,那麼,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好後,經過簡練再表達。

(2) 分析詞語的作用要結合語境

分析詞語的作用時,要首先解釋這個詞,再結合語境看這個詞的含義,講明作用。如「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其中 「狡猾」一詞在這里表現了兒童的天真聰明,佻皮,突出了我們愛老師的感情。再如「這時候,蔡老師援助了我,批評了我的『反對派』們,還寫了一封信勸慰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分析「勸慰」的作用。應先解釋「勸慰」有勸解,安慰的意思,在這里含有對「我」的關愛和幫助,表現了老師對我的愛。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結合語境實際就是結合這個段的段意。因為作者寫文章時,選取的任何詞,句都為表現文章內容(段意)服務的。

(3) 分析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要結合具體內容

(4) 分析寫作方法作用要扣住中心

第四部分:作文
知識要點

1、 了解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規定的「寫作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范、工整。初步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在實際考查中,初中作文考試的重要內容大多是寫記敘文,因此掌握記敘文的寫作尤為重要。

2、了解作文的評分標准

依據大綱對寫作的要求,作文評分標准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給分,第一是書寫,要求書寫時字跡工整,標點正確,書寫格式規范,都符合要求這項一般占作文分的四分之一,約10分左右。第二是內容。要求作文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具體。這部分約占作文總分的三分之一,約佔20分左右。第三,是表達,要求作文的結構合理,詳略得當,語言順暢,敘述具體、描寫議論得當。這部分約占作文總分的二分之一,30分左右。

從評分標准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對書寫、中心、語言表達三個方面要求比較高。

學法指導

1.學會確立中心

確立中心最好的辦法是學會列提綱。根據題目的要求,思考作文想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即文章的中心),然後再考慮選那些材料來寫,確定詳略,再安排結構,將這個提綱寫好後,再二次審題,看自己的提綱是否符合題目要求,如有差誤,有時修改(避免成文後才再改,已經來不及了)確得文章能扣題,符合題意。

2.學會恰當地運用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

作文中凡是能突出中心事件、人物都要有詳細地描寫,如《合作》一文,詳寫的部分應是你如何與別人共同完成一件事,那麼,你們之間如何合作的過程就非要具體描寫不可,而與中心無關的內容,就可以簡單幾句話略寫,甚至不寫。

在記敘文中恰當地議論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出現在開頭、結尾。在結尾時適當地進行議論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突出中心的作用。要注意的問題是:議論的語句一定要緣事而發,針對記敘的內容,或談它的意義,或揭示其規律,或表明自己的態度。

3.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要有語言的儲備庫

作文平時要多讀書,好的文章要背下來,精彩的詞句段應抄下來。

②要有語言的實踐訓練

平時應加強寫作的片段練習,比如仿寫續寫改寫縮寫擴寫

③要精寫和多寫相結合。

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勤動筆,以我手寫我心 怎樣寫應試作文

1、按題目要求作文

我們平時作文,是為了練習寫作,提高文字表達水平。應試作文是為了展開寫作水平,接受選拔。應試作文為了防止「虛構」,,它的題目和平時作文必須有所區別;為了叫絕大多數考生都有話可說,它的題目不能太偏,為了公平評判考生的成績,它還有一套詳細的評分標准。因此,必須在審題上下一番功夫,搞清楚題目的要求,嚴格的按題目的要求作文。不按題目要求作文,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不能得到較高的分數,有時應試作文的題目和平時作文的題目極其相似,也不能照搬平時的作文,也要一絲不苟不折不扣的照題目要求進行構思,嚴格按題目要求來寫。

2、把開頭結尾寫好

我們平時在課堂上學的各種開頭結尾的方法,應試作文當然都可以使用。但是評卷老師最青睞的是起筆入題的開頭,因為評分標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切題。評卷老師最青睞的結尾就是收束全文點明主旨,因為結構完整也是比較重要的一條評分標准。

3、把話說明白

有的同學作文時喜歡推敲字句,這在平時當然很好。但應試作文時間有限,字斟句酌反而束縛住自己,妨礙思路的展開。有人一拿起筆就端起作文的架子,很簡單的一句話,寫起來也要繞幾個彎子。這樣的文章看起來到覺得別扭,不如寫大白話,怎樣想,就怎樣寫。

4、注意分段

有的同學愛寫三段的文章,開頭一小段,結尾一小段,中間一大段。這樣的文章顯得層次不清,因為所有的內容都擠在第二段里了。可以把中間的那一大段再分成若干小段,這樣,就顯得層次清楚了。

5、把每段的第一句寫好

每段的首句,彷彿人的眉目,把這句寫好了,每清目秀,整個段落都顯得精神。每段的第一句寫成什麼樣最好呢?按應試作文來說寫成能概括全段大意的中心句最好。因為評卷老師看我們的作文不象平時看書那樣從容,他能在每段之首找到中心句,閱讀我們的文章就非常便利了。

6、卷面上盡量少修改

文章某處改動一下是難免的,但改得多了,會影響卷面整潔。實在非改不可,也要使用標準的修改符號,切記「塗鴉」。另外在卷面上作段落順序的調整也會影響卷面的整潔。
這要看你哪方面薄弱了 若是基礎知識部分那麼就得多做題 多積累 如果是閱讀和寫作部分就得多看書 不用規定非得看哪方面的書 什麼書都可以 哪怕是看言情小說也是有幫助的
同樣,也需要耐心和信心.語文有時會很枯燥.古文切忌死記硬背.當理解後會很容易就記住的.所以理解作者意圖和文章涵義猶為重要. 更重要的是,多看書,這樣閱讀能力會大大增強的! 善於動筆,有助於語文的思維活躍.寫作文時思路清晰,文采躍然紙上.

⑸ 我們怎樣學語文

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定持久的
和自然需要。培養良好的
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習慣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梁,有了良好的
之後,學生的頭腦這部機器就會持久的運轉起來,就像沖破重重阻力進入空間軌道的
,基本可以靠慣性自行運轉了。
先生認為,從

,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

那麼,高中生學習語文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
一、積累的習慣。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

一文中告誡人們:「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並蓄,待用無遺。」(《
》)。宋代的蘇軾則主張:「

。」(《
》)可見積累對
多麼重要。從高考語文
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浙江省紹興市的
魏益佳高考語文成績136分,他在談到自己的
經驗時說:「
是慢功,不可能
,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
,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
。」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
。就是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

、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二是考點
。就是根據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高考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三是易混點
。就是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如復習漢字字形時,就可以從易混點的角度進行總結:例如,復習漢字的字字形的識記,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積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茶房
的「肆」與肄業「肄」; 寒喧的「暄」與喧鬧的「喧」。

新修訂的《
大綱》己有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一定數量」,在大綱中規定為

、《
》等詩詞曲50首,

、《
》等古文20篇(段)。這是對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碼的要求。隨著誦讀篇
量的增加,你對文言的語言
也會越來越強,文言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這就好比蓋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堅固,房子也就可以蓋得越高。背誦就是學習文言文的地基,這是提
言文閱讀水平的根本途徑,除此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在這方面不肯花時間,到了考試時再問怎麼辦,就好像揪著自己的頭發要離開地球一樣,那真是毫無辦法了。
(四)積累名言、
、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積累名言、
、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語言修養和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對高三語文成績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調查,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
、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
和生動的有思想內涵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會化為自己的東西,活躍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水平,增加了語言的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需要注意了是,我們還要有「
」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學生問我,我這個學期摘抄了兩大本,怎麼一到作文時,仍然感到無話可說呢?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你有「兵」不會用「兵」,「
」,我們積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寫文章時用,到時候你要想到這些材料,要學會用,這發問的同學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寫時,就沒有用的意識。我們的學習時間是十二分的珍貴,我們抄東西時,一定要想到有用沒有用,如果這個材料沒用,那我寧願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內舉行一個
習經驗介紹會,
介紹說,他抄一個故事,就在下面加上
,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觀點之下。我覺得這個做法是很值得學習的。可以說
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更經濟,更高效的
,你可以試一試。
(十)答題技巧。答題技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些同學失分,不是失在知識能力上,而是失在沒有題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能使復習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復習語病題時,就要在把握六種
特點的同時,掌握一些辨析
的方法:
(1)審讀法。審讀法就是通過審慎的閱讀,發現句子的毛病。一般說來,大凡讀起來別扭,聽進來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處,再仔細分析判斷,查清語病的原因,然後加以修改。例如「針對
價格步步攀升,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或增加
,我國也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的
體系。」讀第一分句「針對
價格步步攀升」,就會覺得不通,要在其結尾加上「情況」或「狀況」之類的詞語比較順暢。
(2)緊縮法。緊縮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飾成分去掉,就其主幹部分,檢查語病。例如,「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按排了
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把它緊縮後就是「他按排了內容、時間、人員以及問題。」顯然,「按排」與「問題」搭配不當。
(3)
。也可以稱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懷疑有語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語病,那麼原句也有語病。例如,「今年春節,這個市的210輛
,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這句話通不通,可以用
來檢驗:「這個工廠的幾十台機器,幾百個工人放棄休假。」「這所學校的幾十間教室、幾十名教師放棄休假。」顯然「機器」、「教室」、「
」都不會「放棄休假」。
(4)
。在選擇有語病的項時,四個選項中往往有兩個容易排除,剩下這兩個,就為難了,那個干擾因素比較大的選擇項,也給人
的印象,這時就需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比較。如果是確認兩項都有問題,就選擇問題較大,較明顯的那一項。
再如,
題:
一、要有文本意識。
我們必須學會從原文中把答案「扣」出來的本領,而不是叫你憑
的,按自己的觀點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觀點,但這個思想觀點它不一定是正確的,而同學們在做題時,往往不是篩選作者的觀點,而是寫出通常認為的正確觀點。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二、要有語境意識。
體察語境,提高在具體的語境中理
句的能力是提高
水平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具體的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語句的含義。在一個語段中,語句表達一定的意義,又省略和隱含某些意義,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先後相承,有的互為補充,有的先定范圍再做闡發,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對相語句
,閱讀理解必然脫離語境的偏差。
例如,我們讀

,開頭寫一隻
「將大不安載給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動搖」,到了下一章的開頭卻說「未庄的人心日見其安定靜了」中間隔了一章的記敘描寫,再往後寫盤
,寫不準革命,寫趙家遭搶阿Q終於沒有上前,又有一句,「這一夜沒有月,未庄在黑暗裡很寂靜,寂靜得像羲皇時候一般太平」

答題技巧是一個大課題,對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講也十分重要,將來我們再專門講,這里先把問題把出來,請同學們自己不斷的總結,積累自己的答題技巧。
古人說:「江出於
,其源可以
。」知識積累越豐富,聰明才智越易於發揮,而且有利於能力的形成。
二、閱讀的習慣。
(一)誦讀。誦讀就是有聲的讀書。古代人把上學叫做「讀書」,可以看出傳統的語文
對「讀」的重視程度。今天 許多學生
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視去做各種模擬試題,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但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選的那些優秀的作品,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們要認真的誦讀,除些之外還要找一些文情並茂的文章,拿來反復的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

有的同學可能認為高考不考誦讀,誦讀文章對考試沒有意義。實際上,語文試卷中的許多題目,並不是憑理性的分析而是憑借較高的語言感受能力做出來的。有些選擇題,你做對了,但問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來,這並不能說明你憑運氣做對了,實際上你是憑語感做對的,正確的語感從何而來呢?從誦讀中來。
高考的題,就有一個考察誦讀的題目。
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成語。
上千噸的輪船碰上這樣大的風浪也得上下顛簸,------這么一條小船。(而且、況且、何況)
如果從語法的角度來分析,三個詞都表示
,都經常用在第二個分句的開頭。我們確實無法確認該填入的是哪一個詞。同時,作為一名高生,不可能把現代漢語
的用法和意義
的去掌握,即使你記住了它們的一些基本用法,碰到具體的語句時,也不好斷定。但是,如果你試讀一下,就能斷定該選的詞語是「何況」,你選「而且、況且」讀起來就不順暢。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平時講話寫文章,「而且、況且」後面的語句一般都比較長,而「何況」後面的語句,則都是比較短的。許多語文試題都是這樣,憑語感就能做對,因此,只做題不讀書,對於提高語文能力來講,是

(二)精讀。從形式上看,與誦讀相比,精讀是一種無聲的讀,即默讀;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各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孔子講「學而不思則罔」,對於精讀來說,最關鍵的一條是在讀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質疑,即發現問題,實際上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例如,讀《水滸傳》「
,陸虞侯火燒草料場」一回,
去買酒時,作者寫道「那雪下得正緊」,清代學者
,讀到此處不禁贊道「一個緊字,境界全出。」
先生也指出,「『緊』字用得富有
」,為什麼這個詞備受贊賞呢?替換成別的詞,比如「大、猛、急」行不行呢?如果改為「大」,只寫出了雪的大小;改為「猛」,只寫出了雪的力與勢;改為「急」,只寫出下雪的速度。而一「緊」字,不僅包含的「大、猛、急」的全部含義,而且那雪是「越下越大」,「越下越猛」,「越下越急」,一點也不放鬆。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緊」字,它暗合情節的發展:就在這


刺骨的悲涼的氛圍之中,一場加害
的陰謀正在
的醞釀、形成,陸虞侯一夥的
正在伸向
,使讀者感受到林沖的處境正如這風雪天氣一樣越來越險惡,這便是
講的「境界全出」的內涵。
(三)多讀。古人講:「
。」所以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鑒別,自然也就會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讀了
中關於月色的描寫,就想起「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
)的朦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覺飛,
看不見」(

)恬靜,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由是而到畫面所顯示的凄婉的美。
既然要求多讀,我們就明白一個高中生課外該讀什麼的問題。我覺得一要挑選《語文讀本》是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讀一點名著,按照國家教育部《
大綱》的要求,一個高中生至少也得讀20部以上的名著,這個數字對於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說,可能有點大。但現在的學生是一本都不讀,這就會造成

等方面的缺失。我們應該盡量的多讀,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兩個作家的作品來讀,特別是那些思想容量大、藝術感染力強、容易與青少年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的作品,如《
選》、《余秋雨文集》等。今年河南省的

人,他從高二時開始讀冰心的散文,
的情感和
對他的影響都很大。今年
「心靈的選擇」,他寫「選擇博愛」,明顯受到冰心早期散文愛祖國、愛自然、愛母親的泛愛思想的影響,加之語言的文采,作文得了滿分,語文考了136分。他讀書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是
的閱讀,而是把書當成
,吸收其有用的東西,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
。三是讀精美的短文。如在同學們中間很流行的《智慧背》四是要讀一些品位較高的雜志。從寫作的角度看,可以讀《
》、《
》、《讀寫天地》、〈〈
〉〉〈〈
〉〉等;從閱讀的角度,可以讀〈〈
〉〉、〈〈
〉〉、〈〈
〉〉、〈〈閱讀與欣賞〉〉等。
(四)勤動筆。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要隨時記下有用的知識,生字、新詞、生動的語句,優美的語段,將讀書與積累結合起來。二是點評閱讀材料,對其內容、結構、語言、手法直至
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獨到的點評。點評式的閱讀,是中國傳統的
。古代有
點評〈〈三國演義〉〉、
點評〈〈水滸傳〉〉,現代有毛澤東點評
。三是寫

等,把
結合起來。
三、寫作的習慣。
(一)積累素材。「
」,素材是作文的基礎。素材的積累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含自身周圍環境見聞),這是極為豐富而行動的材料來源;二是學過的課文內容,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材料庫;三是
(書籍、報刊、影視等)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
、精彩片斷、
等。《讀者》、《
》這兩本雜志故事性較強,很多同學喜歡看,但是不能「過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來。剛才我講到,摘抄時要有用的意識,還有一點是怎樣用的問題。我們同學訂閱的9月16日的《
》刊載了一篇《帶著自信上路》一文,本文作者何明燦,是我校高三實驗二班的學生,現在
讀書,下面我們讀讀這篇文章,感受一下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
帶上自信上路
河南

何明燦

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濤,而是心頭矢志不變的
:自信。 -------題記

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啊,夢想成功的青年,面對
的生活海洋,只有帶上自信,滿懷希望,才能揚帆破浪,從暗夜和昏黑奔向晨曦和黎明,從險灘惡水駛向
------
聽一聽潘多和
的故事,或許你會增長幾分自信。
刺骨的寒風夾著雪花和
無情地打在臉上,稀薄的空氣讓人窒悶,腳下的岩石滑而峭峻,潘多再一次從那塊巨石上滑了下來。就快到峰頂了,隊友們都翻過了巨石,就剩潘多一個了。作為唯一的女隊員,她並不認為比別人脆弱,她相信自己定能登上珠峰之巔。隊友們也都鼓勵她。她臉色發紫,
,但她又一次攀住了岩石,咬緊牙關,一點一點------潘多翻過了巨石,和隊友們一起登上了峰頂,立在雪中,她感到不盡的驕傲和自豪。
自信給潘多以力量,給潘多以克服困難的勇氣,讓她以巨大的毅力沖破層層險阻,翻過巨石,登上了世界最高點,實現了夢想,成就了歷史上的那次壯舉。
著名音樂家
也是一位在自信中獲得成功的典範。在一場國際
大賽的決賽上,前兩名選手在指揮過程中都出現了一小段不悅耳的演奏,但都「認真」指揮過去了,還抱歉地向裁判席欠身微笑。
是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登上指揮台的。演奏十分順利的進行著,跟前兩位一樣,他忽然看到
上有一小段不和諧。他試著指揮,但終於停下來,問裁判席上的人是否弄錯了,裁判冷眼相待:「請繼續演奏,這是最權威的
!」小澤征爾又試著指揮,但終於又停了下來,說是
搞錯了,裁判警告他不可傲視權威,他卻堅定地喊道:「不!這一定是弄錯了!」這時,裁判都站起來,熱烈的鼓掌,恭喜小澤征爾,獲得了大獎。
前兩位
難道沒有發現錯誤嗎?然而,成功只垂青於小澤征爾這樣有自信的人。
面對珠峰,潘多用自信翻越;對面「權威」,小澤征爾用自信質疑。讓我們踏著他們的足跡,身披一襲燦爛,心繫一份摯著,帶上自信上路,用實力踏平坎坷走向光明!
[教師點評]新穎的標題、醒目的題記、亮麗的開頭,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亮點,收到了
的效果。兩個典型事例,分別說明在困難、機遇面前,有自信才能成功,事例後的分析,簡明扼要,
。結尾收束全篇,點明題旨。

[點 評]文章開頭用精煉的文字點明了寫作的緣由,並緊扣材料提出了觀點:
。主體部分沒有採用傳統的「承、轉」之法,而是
的講述三個「
」的小故事,在
的敘寫中闡明自己的觀點,頗有
借寓言講道理的遺風。結尾引用
,又能概括故事的內涵,使主題思想更加明確、深刻。
希望這篇文章能在如何使用別人文章的材料這方面對同學們有一點啟發。
(二)、善於思考。有的同學作文總是簡單地敘寫身邊瑣事、沒有深刻思想內涵和新穎見解,對生活的觀察思考不夠深入,沒有把握住升華文章主題的關鍵。考生要想寫出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的文章,就必須對生活現象進行深入的感受、領悟、思考,對其進行「
,去粗存精,
」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礦石中,提煉出珍貴的人生之「金」。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內涵是文章的「靈魂」,精深的思考則是使「血肉」中生出「靈魂」的手段和過程。沒有精思就不可能對生活進行精加工,就無法使主題思想得到升華。要學會從小處入手,向深處開掘。通過具體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關細節材料的剖析開掘,揭示出蘊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內涵。以一滴水映出太陽的光輝,於細微處體現偉大的精神。例如《冬天裡的那一點點熱》一文,寫自己由於虛榮心嚴重,怕別的同學嘲笑,不敢將茶蛋帶到學校去吃,後來經過對賣茶蛋的阿姨艱辛生活的
,認識到了生活的艱難,毅然將原來躲藏在人後吃的茶蛋帶到「吃漢堡」的同學的面前。以此來向虛榮的「我」告別。作者寫道:「(茶蛋)外皮苦澀而堅硬,裡面卻是熱氣騰騰的,燃燒著我的心。是生活,就逃不脫艱辛和單調,而生活的美麗和熱情就蘊藏在這艱辛和單調中,需要去發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憐。」這段文字揭示了生活的本質意義,是積極的思維與朴實的生活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三)抄寫範文。作文水平較差,起點很低的同學,首先在抄寫文章上下點功夫,即探照下面講的三條來抄寫:一是選合適的範文,例如,報刊上比較好的散文,或同學中的優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寫,不可看一兩個字,抄一兩個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連標點也不要抄錯;三要堅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麼至少堅持兩個月,即可有顯著效果,如果堅持半年,那麼你的作文水平就會有質的飛躍,這比看任何
之類的書都管用。
(四)、勤於練筆。「曲不離口,拳不離口」,寫文章也是如此。練習多了,就會熟能生巧,得心應手。練筆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二是經常寫些畫家寫生式的
斷、生活場景等,積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時記下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些事情觸動了心靈,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就及時的將其記錄下來。這些來自生活的思想,往往閃耀著個性的靈光,寫進文章就會煥發出耀眼的光彩。
(五)、反復修改。我教過的一些能寫文章、能發表文章的學生,其中絕大多數都很注意對自己文章的修改,他們在完成自己作文之後,總願意聽聽老師的意見,然後或作修改,或者重寫。這大概是他們能寫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每篇作文老師都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是不現實的。最好是明白修改的一般要領,自己動手,勤練修改,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實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麼修改,再徵求老師的意見,或試改後再聽聽老師的意見。修改文章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所寫文章確實可以改,也就是說一篇文章在內容、結構、語言沒有大的問題,這才可以修改,如果
離題,內容空洞,思路混亂,語言太差,就不適合修改,因為修改也不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如果你的文章在考試中經常是三類文或四類文的較低檔次那你先在抄寫上下功夫。
(六)、規范操作。考場作文不同於一般的文學作品,也不同於平時練習筆,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操作規范,只有遵守這些操作規范,才能拿到高分。
1、先列提綱的習慣。
平時訓練中,有的同學不注意編寫
,寫出的文章,往往前緊後松,
。由於高考語文的文字書寫量較大,作文時,一般考生都不寫草稿,這樣先列題一個詳細的提綱,按照提綱行文,就顯得尤為重要。
2、迅速入題的習慣。
迅速入題就是
,迅速表現文章的主要內容,有時分幾層說,也要做到「開篇點題」,然後再層層推開,把主題說清楚,那些「
」、「過場話」大可不必說。如寫
,要盡快進入說理,不能大量復述話題材料,或大擺存在的問題。因為「以敘代議」往往會沖談說理的內容。
3、認
寫的習慣。
書寫潦草,亂塗亂改,字跡難辯直接影響著內容的表達和閱卷教師的情緒,甚至因此而得低分。而整潔的卷面、端正的字體,本身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往往受到閱卷老師的睛睞。平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考場上認真對待,打造一個給文章增色的

4、依題行文。
「海闊憑魚躍」,海中的游魚是無比自由的,但它也不能游到岸上來,從這個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
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話題涉及的范圍內行文,即依題行文,做到「符合題意」,為拿高分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5、遵守規則。
考場作文是一場有規則的比賽,每一個參賽者都必須遵守其中的規則。例如:(1)字數,
要求不少於800字,這就是一個規則,寫的太多,給人臃腫之感,少了按規定每50字扣一分,實際操作起來所扣分數比這個規定要高得多。(2)
文體自選,但一旦選了某種文體,考生又必須遵守這種文體的寫作規范,否則就會失分。(3)不寫錯字,保持良好的
形象。錯字連篇,
不潔,往往使一些人的高考作文歸入
卷。高考作文評卷細則規定:3個
扣1 分,實際上因
扣分大大高於這個規定。文面不潔,是不良
的反映,字體潦草,隨心所欲的塗改,致使卷面
斑斑,作文分數可想而知。

祝你學習進步,取得成功

⑹ 怎麼學習語文

一個人要真正獲得較強的語文能力,一般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習得」,一個是「學得」。所謂「習得」,是指通過學習者自己讀背、領悟、寫作而獲得。所謂「學得」,是指在語文課堂上經過語文老師指導學習而獲得。在「習得」和「學得」兩者之中,「習得」是主要的,是內因;「學得」是外因,它只對「習得」起推進作用。我們這樣來理解兩者的關系,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的。結合個體語文實踐來看,也可以證明我們的理解是不錯的。過去許多著名作家、文章高手,沒有經過學校教育,沒有專門的語文老師指導,只是靠自己不斷地讀背、領悟而吸收,又靠自己不斷地練習寫作,不是也成功了嗎?可見「習得」的重要,這是大家必須明白的。如此說來,也許有人要問:既然這樣,學校開設語文課干什麼?要語文老師干什麼?不開設語文課,你們語文老師不是就失業了嗎?我說,不是這個道理。學校不是怕語文老師失業才開設語文課的,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 學習語文 才開設語文課、聘請語文老師的。語文能力的自然「習得」雖然是主要的,起決定作用的,但它又是非系統的,良莠混雜的,緩慢的;而在此基礎上,如果經過語文老師專門指導,就可以使學生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從而快速而有效地掌握語文這種工具,這便是外因「學得」的作用。語文學習中「習得」和「學得」的關系就是這樣:「習得」是基礎,是主體;「學得」是幫助,是推進器。 然而,現代語文教育恰恰在這一點上違背了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學得」占據了統治地位,忽視「習得」甚至乾脆放棄它。其典型表現是:從小學三年級起,語文課堂上就以老師講解分析為主,很少讓學生讀背課文,校園里幾乎聽不到琅琅的讀書聲。一篇課文學完了,許多學生連讀都讀不下去,只記得幾條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就這些還不是自己思考領悟出來的,而是老師講出來的。這種以「學得」沖淡乃至代替「習得」的做法造成的後果怎樣呢?學生的閱讀能力沒有了,寫作能力也沒有了,使整個語文教育歸於失敗。 由以上分析可見, 學習語文 尤其是要學好語文,就要遵循語文學習的客觀規律,違背了規律就必然會受到懲罰。下面我著重談三點。 一、重視讀背 為什麼語文學習要重視讀背呢?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所以,學習任何東西,首先總是要記住它。數理化學習是這樣,語文學習尤其是這樣。記不住,頭腦里沒有語言感性材料,就談不上理解和運用。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又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讀背的重要。古代私塾教育非常重視讀背,讓學生「口而誦,心而惟」,在語言積累中牢牢把握住漢語言的特點,領悟其遣詞造句的規則,可以說深得語言學習的真諦。那時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量的儒生嗎?幼童牙牙學語,並沒有人對他進行什麼語法分析,他們不是也學會了說話嗎?現代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和現代著名作家魯迅、巴金、冰心等人,也都反復強調過語言學習中記憶的重要性。如巴金在回憶他學習生涯和創作的關系時說,我過去有幾百篇文章儲存在腦子里,雖然我對其中任何一篇都沒有仔細分析研究過,卻使我懂得了語言是怎麼一回事,文章是怎麼一回事。通過讀背,能習得語言規則,說話寫文章便自然文從字順;通過讀背,能領悟文章的體式做法,寫出的文章自然就合體合式;通過讀背,語言積累豐富了,能啟發思維和智慧,從而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冰心老人說:積累語言,像銀行的摺子一樣,儲蓄得越多,支取才會越多。現在的許多中學生寫作文感到語言貧乏,像擠牙膏皮一樣擠不出來,就是讀背的東西太少。這和幾十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強調分析理解而不重視背誦記憶有很大關系。要知道,剛上初中的孩子,機械記憶力很強,趁這時多讀一點好文章,會終身受用。如果一時不大理解,沒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豐富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慢慢就會理解的。如果等到長大以後再去背誦,那就失去了記憶的最佳時機。而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卻總是說「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從不說 「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實際上,理解和記憶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是一個學習過程的兩個方面。記憶的同時也在理解,理解的同時也在記憶,只有經過這樣多次反復,語言能力才能逐漸得到提高。 關於要重視讀背的道理我們就講這些,希望能引起同學們注意。這里再補充談兩點。第一點,讀背之前要做必要的准備。可以從兩方面准備:一是通過查字典弄清楚生字的讀音,尤其要注意多音字。能快速地查出某個字,能根據字義快速地判斷多音字在具體詞語中的讀音,是很重要的一項語文基本功。二是對較長的句子要研究分析,正確把握句中停頓,不要讀破句。第二點,一般情況下,課文無論長短,都要求熟讀。篇幅短小、文質兼美的精品文章要背誦,長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段落也要能背誦。這是在積累精美語言,是提高自己言語水準的重要途徑。此外,讀時要用普通話,不要用土話方言,盡量讀准字音;讀時要有感情投入,進到文章的意境中去,不能像小和尚念經那樣有口無心。 二、重視自悟 從本質上看,語言學習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自己通過反復誦讀課文去體味、涵詠,從而達到自悟,融會貫通;教師只能在精要處點撥一下,不可越俎代庖。魯迅先生說,孩子學說話時什麼也沒有,「只是通過不斷的聽取、記住、分析、比較,終於懂得每個詞的意義」,講的就是語言學習要靠自悟。而長期以來的語文教學卻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師的講解分析代替學生的體驗感悟。課堂上,教師口若懸河,講得有聲有色;學生正襟危坐,聽得津津有味。下了課,如果問那些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等是怎樣從課文里得出的,學生大多茫然不知。任何能力都只能靠實踐培養,而不能靠他人傳授,語言的感悟能力自然也不例外。 對文章語言、內容、寫法上的感悟有「自在」和「自為」之分。「自在」的感悟建立在讀背的基礎上。記住了,才能進一步理解感悟;沒有記住,理解感悟就落空了。例如你接觸到某一個陌生的詞語,當時你雖然通過查詞典理解了它的意思,卻沒有記住,那麼這個詞語還不屬於你,臨到要用它時你無從「提取」;如果你對這個詞語當時不太理解,但卻記住了,以後又在不同場合多次接觸它,那麼你就會逐漸理解而應用它了。句子的感悟也是一樣的道理,文章讀得多了,對語言的感受能力(既語感)就強,針對具體的某一句話,你不用作語法分析就能判斷其正誤。整篇文章的感悟也是如此,某一類的文章讀得多了,你自然會悟出這類文章的大體「規矩」,知道該怎麼寫,不該怎麼寫,文體感自然就有了。「自在」的感悟純粹是潛移默化的,沒有什麼技巧,但卻是最普遍的,經常的。我們在上面之所以特別強調讀背,其主要原因就是它是「自在」感悟的基礎。 "自為」的感悟是一種有意識的理解、體會、領悟和欣賞活動,是一個從內容到形式,再由形式到內容的循環往復、不斷加深理解的過程。從內容方面說,要弄清寫了什麼人、什麼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或觀點,它包括理解語句、概括段意、歸納中心等環節。從形式方面說,要弄清文章是運用怎樣的寫作方法來表達內容的,它包括結構層次的安排,表達方式的選擇等環節。 先說理解語句。比如你碰到一個生詞,去查詞典感知它的意義;如果這個詞是多義詞,你還得結合詞典中的釋義和例句,准確判斷這個詞在句子中的意思。帶著問題經常查詞典是一種好習慣,它可以使你對詞語意義的把握更准確,更全面,比「自在」的感悟要可靠得多。如果詞典上所列的義項你覺得都不合適,哪一個用在句子中都不行,這時就要考慮這個詞的語境義了。推測詞語的語境義要仔細看詞語所在句子的上下文,從詞典上的某一義項出發,合理引申,結論才可能是正確的。比如《記念劉和珍君》有這樣一段話:「在四十餘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是我的學生。學生雲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其中「雲者」舊課本沒有注釋,新課本注釋為:「助詞,表示提頓,以引起下文。」但這個注釋是錯誤的。因為它如果表示提示和停頓,就沒有實在的意義,後面的兩個「這樣」就落不到實處,無可指代了——「學生,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不成話,根本無法理解。那麼,「雲者」究竟當 如何 解釋呢?我們現在來研究一下。查詞典,「雲者」查不到,那我們分別查「雲」和「者」,發現《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說它們都可以作語氣助詞,我們就試著當語氣助詞來解釋。先放到句子中,在把句子放到上下文中考慮:「學生雲者」,作者「向來」有此看法,不僅「這樣想」,而且「這樣說」,現在卻對它發生懷疑了;懷疑之後,便徹底改變態度,認為不應該那樣看待學生,「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可見,「學生雲者」表達了一種和「悲哀與尊敬」相反的看法,即輕視、瞧不起。那麼,「雲者」就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語氣詞「而已」、「罷了」,有把對象往小誇張的意味。學生而已,言下之意非常明顯:他們幼稚、單純,閱歷淺,人生體驗不深,參不透現實人生,覺悟不高,如此等等。這樣,文意就豁然貫通了,證明我們的這個推斷是基本合理的。如果有人能想到魯迅一貫嚴於解剖自己,或者查了呂叔湘的《文言虛字》,知道其中解釋「雲爾」有「而已」這一義項,就更可以堅信我們的推斷是錯不到哪裡去的。 理解句子,尤其要把它放在上下文中仔細體會、揣摩,合理推斷,才能准確把握句意,仍以《記念劉和珍君》為例。文章開頭一部分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我所知道的,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有人認為其中的「生活艱難」是指劉和珍而言,其實也是錯的,應該指作者自己。文章還有這樣一句話:「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創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有人認為這個句子是說段祺瑞執政府製造的「三•一八」慘案,比歷史上的中外殺人者更殘暴野蠻,其實也不對,因為把它放到上下文中文意不通。這個句子是說中外殺人者的殘酷屠殺鎮壓在三個女子的偉大精神面前顯得極為渺小,以至於被抹殺了,句意仍是贊揚中國的女性。由於時間關系,這兩個問題不能詳細討論,有興趣的同學下去可以研究一下。 理解句子還要注意到修辭。學修辭,不能僅僅滿足於知道幾種修辭格,也不能把重點放在修辭手法的辨析上,重要的是要理解修辭作用。不同的修辭格具有不同的修辭效果。如比喻可使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誇張可以突出事物特徵,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偶句使文句整齊,散句使文意流動;排比使文章增加一瀉千里的氣勢,反復使文章產生一唱三嘆的節奏;巧用口語,文章自有活潑之趣,點綴寫文言成分,文章會有古雅之風。學修辭,還應注重詞語和句子的推敲、錘煉、選擇。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一個「排」字,多麼准確、富有表現力!再如魯迅寫淪為乞丐的祥林嫂:「內中一個破碗,空的。」為什麼不說「內中一個空破碗」呢?原來這樣寫,「空」字處於定語的位置,不能突出強調祥林嫂連飯也沒有討著的可憐處境;現在把它後置,它就由原來的定語變成了謂語,很醒目,從而突出強調了它。 再說概括段意和歸納中心。概括段意,應理清段內層次,根據段落內容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段有點明段意的中心句,它一般在段首,有時在段中或段尾,只要把它摘出來就是段意。有的段沒有中心句,那就要把段中的意思概括為簡明的話。如果段中的幾層意思有主次之分,那麼概括就要選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如果幾層意思是並列的,那就把幾個意思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如果幾層意思是遞進的,那就摘取最後歸納的意思。歸納中心,也要根據不同文章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議論文、說明文的標題,就是中心,或文中有表明論點或說明對象、范圍的句子,它也就是中心。記敘文一般不直接寫明中心,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分析概括,方法是把全文的段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指出作者的立場、觀點、感情等。 最後說形式方面的結構層次和表達方式。結構層次的理解一般從開頭和結尾、過渡和照應、段落和層次三方面入手。文章開頭往往揭示中心或確定基調,結尾則深化中心,或啟發思考。過渡一般安排在文章各部分需要連接、各層意思需要轉換的地方,或用過渡段,或用過渡句,或用過渡詞語。照應是對前文內容的關照和呼應,一般有照應句。段落層次的劃分要著眼於全文,分析文章各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把聯系緊密、意思相近的段落劃歸為一個層次;還可有意識地去找過渡性話語,以幫助劃分。表達方式的選擇大體因文體而定。一般來說,記敘文主要用敘述和描寫,間或有少量的議論和直接抒情;議論文主要用議論和敘述,不用描寫和抒情;說明文主要用敘述和說明,一般不用描寫、議論和抒情。 總之,長期堅持「自為」的感悟文章,即有意識地、自覺地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多問幾個「為什麼」,就會很快懂得 如何 寫文章,寫出的文章就不會走樣。相反,如果一味指望老師分析講解,自己光記住現成結論,那是沒有任何意義和作用的,既體會不到閱讀的快樂,也絲毫不能提高語文能力。多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忽視學生自覺感悟文章,而代之以老師的講解灌輸,這樣做造成的嚴重後果,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鑒於此,新語文教學大綱特別強調學生 學習語文 要做到6個字,即「自主、探究、合作」。 三、重視寫作 前面我們所講的重視讀背、重視自悟,只要切實做到了,並且堅持了三到五年,那麼寫文章的語言運用、體式結構等,可以說都不會有多大的問題,隨意寫去,文章都中規中矩。下面我主要談寫作上的另外兩個問題。 一是要重視積累寫作素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飯要有米面,蓋房子要有磚頭水泥,寫文章就要有材料。材料要靠積累,平時多讀書報,注意搜集材料,寫作時就不用發愁了。積累材料,尤其要強調一個「新」字。新材料可使文章增強時代感和針對性,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果總是用一些老掉牙的材料,說到身殘志堅就是保爾•柯察金、司馬遷、張海迪,說到刻苦學習就是居里夫人、陳景潤,那樣的文章誰看了都不會喜歡。新材料從哪裡來?從電視、報紙、互聯網上來。這就要求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大眾傳媒,做生活的有心人。材料搞到手以後,還要對它思考分析,看它說明了什麼問題,蘊涵了什麼道理。這樣,寫作時你就會把它用到合適的地方。這一步工作很重要,沒有它,寫作時你就想不到要用它;即使想到了,臨時才思考分析,就會耽擱時間,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 二是要養成自己修改的習慣。一般情況下,人們寫文章都是先在腦子里有個大體安排,如按照什麼思路去寫,材料 如何 組織等,不可能把每一個問題都想清楚了,把每一句話都想好了才動筆去寫。所以文章草稿寫成後,一定要認真多讀幾遍。通過讀,你就會發現哪些意思沒有講到,應該補充進去;哪些意思重復了,應該把它刪掉;哪些詞語用得不準確,哪些說法不夠妥當,應該改正過來;如果思路不太清楚,還要調整文章結構。同學們必須明白,修改文章是寫文章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好文章都是自己改出來的,不是別人改出來的。寫文章,一定要樹立「精品」意識,自己想方設法把文章改好,就像母親希望她的孩子聰明、漂亮、健康一樣。誰如果不去認真修改自己的文章,那麼可以肯定地說,他一輩子都不會寫出一篇好文章。現在的許多中學生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動筆之前不認真構思,想一段寫一段,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湊夠七八百字就算完成任務了。這樣的文章肯定不像文章的樣子。建築工蓋房子要有圖紙,就是小孩子做玩具也要想好做成什麼樣子,寫文章怎麼能不認真構思呢?就是這樣不成樣子的文章,寫完後還懶得去看,作文本繳上去就萬事大吉了,指望老師給他修改,豈不知老師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給每一位同學詳批細改呢?退一萬步說,即使老師不吃飯不休息,給每一位同學都詳批細改了,也並不起多大作用,因為這裡面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最後談談學習文言文的問題。文言文也好,現代文也罷,它們都是文章,所以學習方法有許多相通的地方,如都要重視讀背,重視自悟。不同的是語體,一個是文言,一個是白話,所以學習文言文的主要任務是掃除語言障礙,首先你要搞清楚它每句話的意思。這涉及到要大量積累文言實詞,弄清它在文中的意義;懂得常見虛詞的一般用法;掌握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結構等。 學習文言實詞,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古字通假。所謂「通假」,是指古書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現象。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其中的「畔」如果當田界的意義解釋,顯然不通,它就是通假字,通「叛」,意思是背叛。通假的規律是「同(近)音代替」,所以我們辨識它的方法是:當看到某字按字義來理解句子解釋不通,就推測某一與這個字音同或音近的能解釋得通的另一個字,原字就可能是這個字的通假字。這樣推測之後,再查查工具書或其它文獻證明一下,就可以確定我們的推測是否正確。 (2)古義和今義。文言和白話有繼承和發展的關系。這種關系表現在詞義上,像「山」、「水」等基本詞彙意義一般都保留了下來,古今相同,對我們學習文言文沒有什麼妨礙;像「崩(稱天子死)」、「社稷(國家)」等一些白話已經不用的詞彙,通過查字典就可以明白,問題也不大;至關重要、不能掉以輕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尤其是差別細微、容易被忽略的詞。如「得錢千五百,乃去」,其中「去」是離開某地的意思,不是現代義到某地去。「去」的這個意義至今還在成語中保留著,如「揚長而去」、「拂袖而去」。再如「勸學」的「勸」,是鼓勵、勸勉的意思,不是現代義規勸、勸說。「勸學」是勉勵人們學習,不是勸止人們學習。同樣,古代的「勸農」、「勸桑」也是鼓勵農耕和蠶桑。像「去」、「勸」這種情況,反映出古今詞義在意義上的差異。再比如「垂頭而睡」的「睡」(打瞌睡),「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的「臭」(泛指一般氣味兒),「汪然出涕」的「涕」(眼淚),則反映出古今詞義在范圍上的差異;「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身分低微,出身鄙野),「謗譏於市朝」中的「謗譏」(公開批評,委婉諷刺),則反映出古今詞義在感情色彩上的差異。 (3)同形異義。有些詞語,古今文字相同,但意義不同。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意思是不必說,「無」和「論」是兩個單音詞,不能理解為現代的表示條件關系的連詞。再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犧牲」,指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不能理解為現代義為正義事業而死。古今同形異義在文言文中數量不少,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防止以今釋古。 (4)偏義詞。文言文中還有一些偏義詞,也應該注意。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異同」,只有「異」義,沒有「同」義。對這類偏義詞,要結合句子來理解。偏義詞其實現代漢語也有,如「窗戶」偏指窗,「人物」偏指人,「忘記」偏指忘,「干凈」偏指凈。 (5)名詞、動詞、形容詞的變性活用。請看下面的例子: A.左右欲刃相如。 B.爾欲吳王我乎? C.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D.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以上各句都是名詞的活用。A句「左右」、「刃」、「相如」乍一看都是名詞,句子缺少謂語。這時,我們就要考慮中間的那個「刃」是否活用為動詞,因為如果它是動詞,那麼前面的「左右」可以是主語,後面的「相如」可以是賓語,主、謂、賓恰好構成一個句子。根據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特點,這個動詞的意義同原來名詞的意義相關,「刃」的名詞意義是刀鋒,作用是殺,所以這里的「刃」就是動詞「殺」的意思。這樣整個句子的意思就弄清楚了,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秦王手下的人想殺了藺相如。」 B句中的「吳王」活用為使動詞,「吳王我」意思是使我成為吳王。名詞活用為使動詞,它同賓語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主語客觀上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辨識這種名詞的活用,第一步跟A句一樣,先判斷它是否活用為動詞,第二步再判斷名詞活用為動詞後與賓語有沒有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有則活用為一般動詞,沒有則考慮按活用為使動詞理解能否解釋得通,如果能通,就說明理解對了。C句中的「賓客」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意思是把他的父親看作賓客一樣。名詞活用為意動詞,它同賓語也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主語主觀上把賓語看承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辨識這種名詞的活用,方法和B句一樣。總之,判斷一個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還是活用為使動詞或意動詞,首先看它與賓語有沒有支配關系,有則是一般動詞,沒有則是使動詞或意動詞。其次,依靠上下文,從語義上分析,如果是「使賓語怎麼樣」,則為使動詞;如果是「認為賓語怎麼樣」,則為意動詞。D句中的「犬」是名詞作狀語,它用在動詞「坐」之前,表示行為的狀態,「犬坐」意思是像狗一樣蹲著。現代漢語只有時間、處所名詞可以直接作狀語,古代漢語則不受此限制,任何名詞都可以作狀語。動詞的活用包括活用為名詞(如「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活用為使動詞(如「項伯殺人,臣活之」)、活用為為動詞(如「公子患之」)、活用為對動詞(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形容詞的活用包括活用為名詞(如「披堅執銳」)、活用為一般動詞(如「素善留侯張良」)、活用為使動詞(如「公子從車騎,虛左」)、活用為意動詞(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希望同學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真正理解弄通。由於時間關系,這里不能詳細說明。 學習文言虛詞,要求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常見的文言虛詞不到40個,數量很少。建議同學們以詞為綱,系統整理,即把每一個虛詞的各種用法都列出來,每種用法後面附上例句。抽空翻開看一看,記一記。比如:「狐謂狼曰:『羊肉其鮮美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飽其口福。』」這個句子中的四個「其」字,用法是不相同的。前一個是副詞,相當於「大概」;第二個是連詞,相當於「如果」;第三個是代詞,相當於「其中的」;第四個也是代詞,相當於「我們的」。當然,「其」還有其他用法,如作為副詞,還表示命令祈使和反問,請同學們自己找出例句。 學習文言文還要了解常見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文言文中的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一般用什麼方法來表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都有哪幾種形式(賓語前置分動詞的賓語前置和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兩種,前者又分疑問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和用「之」、「是」把賓語提前三種情況;定語後置的形式有:中心詞+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這些都要在學習時弄清楚,這里就不談了。文言文中還有一些固定格式,如「孰與」、「特……耳」、「得無……耶」等,也要記住 如何 翻譯。如「孰與」是「與……孰」的緊縮,翻譯為「(甲)和(乙)相比,誰(或哪個)怎麼樣」;「特……耳」翻譯為「不過(或只是)……罷了(或而已)」。《晏子使楚》中這一句話:「今民在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使民善盜耶?」其中的「得無……耶」表委婉的推測語氣,一般翻譯為「恐怕……吧」。這個格式我們在《促織》中學過(「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如果你當時記住了它,翻譯這個句子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這個句子翻譯為:「現在老百姓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卻偷竊,恐怕是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歡偷竊吧?」 轉自:雨後池塘( www.yuhou.com ) 總之,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一樣,也要提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除了讀背而外,還要主動鑽研,運用語法知識分析研究,不能光等著老師來講,自己被動接受。現在同學們手中都有參考書。 如何 使用它,效果是不一樣的,甚至大相徑庭。會使用,就有益處;不會使用,反而有害。就拿學習文言文來說吧,如果你在鑽研之後,想知道自己理解得對不對,這時翻開參考書對照一下,是可以的。發現對了,對你是鼓勵;發現不對,想想為什麼,找找原因。這樣使用參考書,就有益處。如果你自己不動腦筋,一碰到疑難就看參考書的答案,這樣你即使學了許多文言文,你的閱讀能力還是不會提高,見到其他文言文還是不會理解。為什麼呢?因為你的頭腦里只有參考書上的結論,沒有自己學習思考的過程,而能力是在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許多高中畢業生高考時讀不懂文言文,失分很多,原因就在這里。

⑺ 如何學好語文

剛升入初中的孩子一下子對第一場考試有點蒙圈,因為考查面還是和小學一樣,分基礎、閱讀、寫作三大塊,而考查點的廣度與深度不一樣了。因此,學好初中語文除了上課認真聽,作業認真做之外,還要注意以下五點:

五、考試要總結。

1.每次考試後,都要認真總結得失。最好寫成一份報告似的,分析做題時的狀態,失分的原因,以待下一次更好。

2.找到薄弱點,一次集中突破一個。目前初中語文的考點各地的要求不一樣,但大框架大方向是一樣的,是考查孩子的語文素養。基礎薄弱的,就攻克基礎,包括:字的音、義、形;詞語的理解;古詩詞填空;成語的運用;語病的修改;文言詞義;名著題。閱讀薄弱,就攻克閱讀難關。

⑻ 用自己的話說冰心是怎樣讀書的從中得到什麼啟發你對語文有什麼新認識

1、冰心從小就喜歡讀書,遇到生澀的書也會堅持讀下去,十分注重積累。

2、告訴我們讀書越多,知識積累越多,理解能力就會越強。

3、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積累,只有多讀書,才能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

⑼ 請問如何學語文啊

語文其實是不難的,只是理論性較強,學好語文關鍵在於積累。不要害怕語文,更不要太緊張.只要把分數看開點就可以了,否則太過於緊張的心情,是無法進行復習的.一緊張,就害怕,語文並不難的,所以不要緊張。提高成績。學習方面的問題。有學習環節,學習態度、 學習方法。你只要從現在把學習轉變了,學牢了,當然就簡單了,成績就會提高。
每天多讀課文,而且多借鑒別人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並且多練習寫作功底,多讀優秀的文章。每個人的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也不同,所以要採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要把學習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進步。學習的方法應該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從基礎開始——熟悉技能——應用。一定是經過無數次的練習。了解學科的特點,多思考,多挖掘多做題,學習永遠都沒有捷徑,只有練習,練習,再練習。
提供下面的方法:要做好四輪學習:
1.全面復習的基礎知識(看課本)。
2.用考試來檢驗自己第一輪的復習情況。詳細分析存在的問題,做好查缺補漏的復習
3.分版塊復習。做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4.專題復習。綜合能力的培養,拓展自己的應用能力

學習語文,不僅體現在課內,也體現在課外。如,開展課外閱讀,在生活中有意識的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留心觀察生活,注意積累語言,堅持課外練筆,補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結合起來。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干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語文學好了,干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干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二、大搞文字游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那麼,高中生學習語文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
一、積累的習慣。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說》)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從高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浙江省紹興市的高考狀元魏益佳高考語文成績136分,他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說:「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就是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二是考點積累法。就是根據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高考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就是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如復習漢字字形時,就可以從易混點的角度進行總結:例如,復習漢字的字字形的識記,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積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與肄業「肄」; 寒喧的「暄」與喧鬧的「喧」。

新修訂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己有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一定數量」,在大綱中規定為《蜀道難》、《聲聲慢》、《長亭送別》等詩詞曲50首,《勸學》、《蘭亭集序》、《赤壁賦》等古文20篇(段)。這是對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碼的要求。隨著誦讀篇目數量的增加,你對文言的語言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文言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這就好比蓋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堅固,房子也就可以蓋得越高。背誦就是學習文言文的地基,這是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根本途徑,除此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在這方面不肯花時間,到了考試時再問怎麼辦,就好像揪著自己的頭發要離開地球一樣,那真是毫無辦法了。
(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語言修養和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對高三語文成績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調查,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有思想內涵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會化為自己的東西,活躍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水平,增加了語言的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需要注意了是,我們還要有「學以致用」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學生問我,我這個學期摘抄了兩大本,怎麼一到作文時,仍然感到無話可說呢?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你有「兵」不會用「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積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寫文章時用,到時候你要想到這些材料,要學會用,這發問的同學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寫時,就沒有用的意識。我們的學習時間是十二分的珍貴,我們抄東西時,一定要想到有用沒有用,如果這個材料沒用,那我寧願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內舉行一個語文學習經驗介紹會,胡森介紹說,他抄一個故事,就在下面加上批註,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觀點之下。我覺得這個做法是很值得學習的。可以說胡森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更經濟,更高效的摘抄法,你可以試一試。
(十)答題技巧。答題技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些同學失分,不是失在知識能力上,而是失在沒有題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能使復習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復習語病題時,就要在把握六種病句特點的同時,掌握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
(1)審讀法。審讀法就是通過審慎的閱讀,發現句子的毛病。一般說來,大凡讀起來別扭,聽進來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處,再仔細分析判斷,查清語病的原因,然後加以修改。例如「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或增加石油儲備,我國也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讀第一分句「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就會覺得不通,要在其結尾加上「情況」或「狀況」之類的詞語比較順暢。
(2)緊縮法。緊縮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飾成分去掉,就其主幹部分,檢查語病。例如,「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把它緊縮後就是「他按排了內容、時間、人員以及問題。」顯然,「按排」與「問題」搭配不當。
(3)類比法。也可以稱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懷疑有語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語病,那麼原句也有語病。例如,「今年春節,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這句話通不通,可以用類比法來檢驗:「這個工廠的幾十台機器,幾百個工人放棄休假。」「這所學校的幾十間教室、幾十名教師放棄休假。」顯然「機器」、「教室」、「消防車」都不會「放棄休假」。
(4)比較法。在選擇有語病的項時,四個選項中往往有兩個容易排除,剩下這兩個,就為難了,那個干擾因素比較大的選擇項,也給人似是而非的印象,這時就需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比較。如果是確認兩項都有問題,就選擇問題較大,較明顯的那一項。
再如,現代文閱讀題:
一、要有文本意識。
我們必須學會從原文中把答案「扣」出來的本領,而不是叫你憑想當然的,按自己的觀點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觀點,但這個思想觀點它不一定是正確的,而同學們在做題時,往往不是篩選作者的觀點,而是寫出通常認為的正確觀點。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二、要有語境意識。
體察語境,提高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語句的能力是提高現代閱讀水平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具體的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語句的含義。在一個語段中,語句表達一定的意義,又省略和隱含某些意義,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先後相承,有的互為補充,有的先定范圍再做闡發,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對相語句熟視無睹 ,閱讀理解必然脫離語境的偏差。
例如,我們讀魯迅的《阿Q正傳》,開頭寫一隻烏篷船「將大不安載給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動搖」,到了下一章的開頭卻說「未庄的人心日見其安定靜了」中間隔了一章的記敘描寫,再往後寫盤辮子,寫不準革命,寫趙家遭搶阿Q終於沒有上前,又有一句,「這一夜沒有月,未庄在黑暗裡很寂靜,寂靜得像羲皇時候一般太平」

答題技巧是一個大課題,對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講也十分重要,將來我們再專門講,這里先把問題把出來,請同學們自己不斷的總結,積累自己的答題技巧。
古人說:「江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知識積累越豐富,聰明才智越易於發揮,而且有利於能力的形成。
二、閱讀的習慣。
(一)誦讀。誦讀就是有聲的讀書。古代人把上學叫做「讀書」,可以看出傳統的語文教育思想對「讀」的重視程度。今天 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視去做各種模擬試題,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但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選的那些優秀的作品,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們要認真的誦讀,除些之外還要找一些文情並茂的文章,拿來反復的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有的同學可能認為高考不考誦讀,誦讀文章對考試沒有意義。實際上,語文試卷中的許多題目,並不是憑理性的分析而是憑借較高的語言感受能力做出來的。有些選擇題,你做對了,但問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來,這並不能說明你憑運氣做對了,實際上你是憑語感做對的,正確的語感從何而來呢?從誦讀中來。
高考的題,就有一個考察誦讀的題目。
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成語。
上千噸的輪船碰上這樣大的風浪也得上下顛簸,------這么一條小船。(而且、況且、何況)
如果從語法的角度來分析,三個詞都表示遞進關系,都經常用在第二個分句的開頭。我們確實無法確認該填入的是哪一個詞。同時,作為一名高生,不可能把現代漢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條分縷析的去掌握,即使你記住了它們的一些基本用法,碰到具體的語句時,也不好斷定。但是,如果你試讀一下,就能斷定該選的詞語是「何況」,你選「而且、況且」讀起來就不順暢。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平時講話寫文章,「而且、況且」後面的語句一般都比較長,而「何況」後面的語句,則都是比較短的。許多語文試題都是這樣,憑語感就能做對,因此,只做題不讀書,對於提高語文能力來講,是捨本逐末。
(二)精讀。從形式上看,與誦讀相比,精讀是一種無聲的讀,即默讀;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各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孔子講「學而不思則罔」,對於精讀來說,最關鍵的一條是在讀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質疑,即發現問題,實際上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例如,讀《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一回,林沖去買酒時,作者寫道「那雪下得正緊」,清代學者金聖嘆,讀到此處不禁贊道「一個緊字,境界全出。」魯迅先生也指出,「『緊』字用得富有神韻」,為什麼這個詞備受贊賞呢?替換成別的詞,比如「大、猛、急」行不行呢?如果改為「大」,只寫出了雪的大小;改為「猛」,只寫出了雪的力與勢;改為「急」,只寫出下雪的速度。而一「緊」字,不僅包含的「大、猛、急」的全部含義,而且那雪是「越下越大」,「越下越猛」,「越下越急」,一點也不放鬆。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緊」字,它暗合情節的發展:就在這寒氣襲人,朔風刺骨的悲涼的氛圍之中,一場加害林沖的陰謀正在緊鑼密鼓的醞釀、形成,陸虞侯一夥的黑手正在伸向林沖,使讀者感受到林沖的處境正如這風雪天氣一樣越來越險惡,這便是金聖嘆講的「境界全出」的內涵。
(三)多讀。古人講:「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所以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鑒別,自然也就會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讀了《荷塘月色》中關於月色的描寫,就想起「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的朦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恬靜,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由是而到畫面所顯示的凄婉的美。
既然要求多讀,我們就明白一個高中生課外該讀什麼的問題。我覺得一要挑選《語文讀本》是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讀一點名著,按照國家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個高中生至少也得讀20部以上的名著,這個數字對於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說,可能有點大。但現在的學生是一本都不讀,這就會造成文化底蘊、文學素養等方面的缺失。我們應該盡量的多讀,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兩個作家的作品來讀,特別是那些思想容量大、藝術感染力強、容易與青少年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的作品,如《冰心散文選》、《余秋雨文集》等。今年河南省的高考狀元是社旗縣人,他從高二時開始讀冰心的散文,冰心散文的情感和藝術趣味對他的影響都很大。今年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他寫「選擇博愛」,明顯受到冰心早期散文愛祖國、愛自然、愛母親的泛愛思想的影響,加之語言的文采,作文得了滿分,語文考了136分。他讀書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是功利主義的閱讀,而是把書當成營養品,吸收其有用的東西,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藝術趣味。三是讀精美的短文。如在同學們中間很流行的《智慧背》四是要讀一些品位較高的雜志。從寫作的角度看,可以讀《讀者文摘》、《青年文摘》、《讀寫天地》、〈〈作文與考試〉〉〈〈作文通訊〉〉等;從閱讀的角度,可以讀〈〈語數外學習〉〉、〈〈中華活頁文選〉〉、〈〈中學生閱讀〉〉、〈〈閱讀與欣賞〉〉等。
(四)勤動筆。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要隨時記下有用的知識,生字、新詞、生動的語句,優美的語段,將讀書與積累結合起來。二是點評閱讀材料,對其內容、結構、語言、手法直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獨到的點評。點評式的閱讀,是中國傳統的閱讀方法。古代有毛宗崗點評〈〈三國演義〉〉、金聖嘆點評〈〈水滸傳〉〉,現代有毛澤東點評《二十四史》。三是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把讀與寫結合起來。
三、寫作的習慣。
(一)積累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礎。素材的積累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含自身周圍環境見聞),這是極為豐富而行動的材料來源;二是學過的課文內容,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材料庫;三是課外閱讀(書籍、報刊、影視等)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讀者》、《青年文摘》這兩本雜志故事性較強,很多同學喜歡看,但是不能「過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來。
望採納,親~

⑽ 冰心 憶讀書 中你對語文學習有什麼新的認識

一、新的認識
(1)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性格和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2)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3)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4)讀書有助於提高人的品德修養,激發人的各種情感。

二、《憶讀書》簡介

1、主要內容
《憶讀書》是冰心所著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不同於其它此類的文章大多是讀書說教。更像是敘事,因而讓讀者不乏親切感。

2、作者簡介
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 。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文章被人們稱為「春水體」、「冰心體」。她還被人們稱為「世紀老人」。

閱讀全文

與冰心如何學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0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0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1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