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是什麼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05 03:33:40

㈠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扮演什麼角色

琿春市是一所邊陲城市。兩年來,廣大教師在市教委的組織領導下,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為課改實驗的順利進行做了不懈的努力,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特別是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們個個都能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走下神聖的講台,和學生平等對話,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關愛和贊美充溢著生動活潑的課堂。一節節公開課、觀摩課、研究課令人賞心悅目,教師們個個以他們特有的教學風格展示出了生動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情境,留下了許許多多值得回味的東西。教師們正在蛻變,用他們的創造才能實現著教改專家所希望的情境,正如葉瀾教授和肖川博士以追問的形式所描繪的「我」在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上應做些什麼:「當學生茫無頭緒時,我能否給他們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我能否喚起他們的力量?我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造?我能否使學生覺得我的精神、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我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合作,感受和諧的歡快、發現的欣喜?我能否讓學生在課堂上『豁然開朗'』茅塞頓開『或者』悠然心會『?我能否讓學生在課堂上』怦然心動『』浮想聯翩『或者』百感交集『?我能否幫助學生達到內心澄明、視界敞亮?……」下面我想結合新的課程改革的理念,就語文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問題談一些自己的體會,來和同行們進行商榷交流,有不妥之處,請大家給予指正。
一、組織引導。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總導演」,主要起著「引路子、搭梯子、扶膀子」的作用,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扶翼、啟蒙、引導,使其達到「逐漸去扶翼,終酬放手願」的「不用教」的境界。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對學生的組織、引導和協調工作。凡是學生能說的,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教師都要應盡可能的讓學生去做,並留給學生充分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 當學生做的不對、或通過合作學習還不能很好地完成時,教師就要及時給予點撥、幫助和指導,要使「收」與「放」做的恰到好處,使教師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還要注意避免一些教師認為課堂上教師的話越少越好、問題問得越多越好、課堂上越熱鬧越好的極端化的傾向,使得教師該說的不敢說,不該問的卻偏要問,應該說明白的沒有說清楚,結果會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思維習慣和能力沒有培養起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掌握,語言表達不夠簡潔准確或缺少條理性,有的甚至是在胡說八道,給人一種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隨著課改的深入,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其中尊重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成了主要方向和主要內容,但不能忽視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閱讀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體現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以落實教師的主體地位為前提。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課堂閱讀的組織者的工作。一般說來,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對話的橋梁,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準、人生經驗、審美水平都要高於學生,他能敏銳地感知學生的知識層面和思維情感的種種差異和變化,並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創設、調整各種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潛能,發揮學生的個性,為學生充分體現創造才能提供空間。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為對話創設一種氛圍,而且還要不斷地啟發引導,使學生親近作品,產生與作者對話的慾望。如果課堂缺乏教師有效的組織管理,那麼即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一定的體現,但因為他們的組織應變能力有限,又無法顧及其他個體的反應,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其次,教師還要做好閱讀的促進者的工作。閱讀文本是人類文化的優秀代表,在感悟生活、表現生活、篇章結構、語言風格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接受閱讀文本的文化感染熏陶和發展自身的閱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發展過程及身心發展規律有一個基本的把握,積極創設機會和條件,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對閱讀文本進行解讀,以喚起學生的生命感悟,幫助學生了解和把握其主體性,促進學生的自主建構。如果教師放棄自己引導和促進的職責,學生就不能充分的享受教師精當的講述、巧妙的點撥和漸入佳境的引導,也不能在較高的層面上對舊有的圖式不斷補充、調整、修正、或否定,學生的閱讀水平將停滯不前,課程標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以及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等目標也就無法得到充分的實現。
二、創設情境。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要想使學生願學、樂學、勤學,改變他們被動學習的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而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很有效的方式之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激發,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熱愛之情,就會不由自主地去學習、去鑽研、去體驗、去創造,而這些活動又必然會反過來促進教學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這種相互促進將會形成一種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曾深有感觸地總結說:「優秀的教師無不都是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們不約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從激發興趣入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慾望和熱情。」事實上,古往今來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師都是這樣做的。聖人孔子曾根據自己的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出「寓教於樂」的教法。當代有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在學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學生寫日記,並規定題目為《學習是一種樂趣》,這種日記學生要從之一寫到之九十九。其目的無疑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自然而然地激發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並使之能夠保持下去。上海特級語文教師於漪則與此稍有不同,她上課總是滿面春風充滿激情,使學生如沐春風,既學到知識又樂趣無窮,這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些事實再次證明,只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才能發揮他們的巨大的潛能、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充分體現。為此,許多的老師為了給學生創設真實而感興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慾望,他們積極開動腦筋,表現出了無窮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如讓學生唱著熟悉的《字母歌》進行聯想和想像,看著雄宏壯觀的《好漢歌》的畫面感受著魯智深的嫉惡如仇、伸張正義的形象美,閉眼傾聽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引發對如詩如畫的《春》的遐想,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感受父母的至愛和《小巷深處》、《背影》的作者對話,用V C D 播放一段鋼琴曲《命運》來引出《項鏈》中有關人生和命運的話題,通過呈現一幅麗日下西湖湖面荷葉愜意舒展、裝點其間的荷花沐浴著陽光、盡現嫵媚的畫面來感受《荷塘月色》別具一格的美……總之,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教學情境,從學生的感受出發,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開展各項活動,解除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學生就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有話會話,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
三、播種真愛。陶行知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人們常說做人比做學問更重要。社會呼喚誠信、珍愛生命、渴望實事求是,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是生命的體驗者,心靈的收獲者,因為只有教師的真、善、美,才有可能組織、參與、促進學生的真、善、美。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談舉止要合乎規范,特別是要善於處理好偶發事件,面對失誤,要實事求是,心胸坦誠,巧妙地進行處理,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於語文來說,主要是擔負著傳播祖國語言文化的重任,語文教師的責任之一就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美,品出其中的美味,得到心靈上的慰藉。因此語文課堂上應該是實與活的自然融合,真與美的和諧統一。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文本、對話自然而然地和學生進行溝通,使得聽說讀寫的訓練落到實處。如一位老師在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先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文章的第二段來欣賞百草園的美,然後鼓勵其用「百草園美,美在哪裡? 」造句,接著老師說:「我們的童年應該比魯迅先生更豐富、更幸福,下面請同學們也來說一說自己的童年。」,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給予中肯的評價,在討論作者是否討厭三味書屋時,兩派爭執不下,其中有一個學生這樣說道:「走進三味書屋是作者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結束的標志,不論喜不喜歡,作者都要走進書屋接受教育,作者後來所以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還是得益於三味書屋的學習。因此,我認為三味書屋是作者生命歷程中的一部分。」他的一番話贏得了陣陣掌聲,老師在此基礎上趁熱打鐵,教育學生要珍惜自己的讀書生活。再有,許多的語文教育專家都認為「言語本於情意、言意源於生活」是語文學習的一條規律,這條規律對於作文教學是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布置的作文內容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引導他們書寫真實生活的體驗。如我班男同學都特別喜歡踢足球,經常和別的班比賽,贏的機會較多,但沒想到在最近組織的一場足球聯賽中竟以0 :3 慘敗,失去了進入決賽的資格,大家都很傷心,比賽剛一結束,就有人哭起來,那天天氣也和大家的心情相吻合,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當天就有幾個同學在日記里寫下了這難忘的情景,我不失時機的給學生布置了一篇要寫一個運動場面的作文,男同學幾乎都寫了那場球賽,連平時不愛作文或寫起來三言兩語的同學,都能寫出六七百字,且感情真摯、內容具體、催人淚下。教師還可以通過傾吐自己的人生體驗,以自己的真情作文感染學生,在一次作文講評中,我讀了十年前的一篇習作《我的父親》,敘述了父親幾經磨難卻能任勞任怨自強不息的坎坷經歷以及對我的巨大影響。記得當時我是流著淚寫成的,如今再讀又抑制不住地流淚了,同學們受到了感染,讀完後教室里的掌聲雷鳴,課後就有學生以此為內容寫下了《那瞬間的真情》和《老師也有流淚時》等習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時,切忌拔高、唱高調,否則,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說空話、說大話、說套話,甚至說假話,對今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
四、善於傾聽。課堂傾聽的根本目的是傾聽生命和呼應生命,要俯下身來和學生平等對話,耐心專注地聽學生間的交流,盡可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全面、准確地從學生那裡獲得信息,還要對獲取的信息作出及時的教學決策,同時要能夠聽出言辭背後的思緒和性情、慾望和需求,並要精心地呵護和細心地引導。要平等地接納學生、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學生,寬容和善待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生命而得到老師的尊重,身心愉悅,激情燃燒,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
五、多元評價。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願意得到別人的賞識與贊美。教師要根據學生們都願參與活動、展示自我、獲取成功、得到欣賞的特點,盡可能的以學生的活動來貫穿課堂教學的各個領域,讓更多的學生都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特別要關注那些平時不愛說話、不好表現的同學。評價要及時、中肯、到位,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著眼於學生的未來與發展,以縱向比較為主,重點是鼓勵有進步或有獨特見解的同學,使學生把評價看作是自己前進的動力與加油站。表揚要有針對性,要豐富多變,適時適度,避免表揚的形式化或空泛化的傾向。
六、反饋糾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中的反饋信息,善於從學生的目光、表情和姿態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依據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生的不同反應來判斷自己的教學情況。思路和注意力要跟著學生走,要耐心的傾聽學生的發言,對學生正確的見解要給予肯定,當出現錯誤時要及時進行訂正,對片面的或不完整的認識給予補充解釋。不論對錯與否,都要對他們的進行評價,並且要以鼓勵為主,以寬容之心善待他們,用發展的眼光來欣賞他們,發現他們自身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當學生有不良反應時,教師要從教學語言節奏的快慢、音調的高低、教學內容的難易、教學方法是否恰當等方面加以反思,及時進行調整,通過適時的反饋來刺激強化學生的積極愉快的成功體驗,使之鞏固並得到發展,從而更好地調節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
七、參與活動。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學生討論的時候,老師要像學生的朋友一樣,走到學生中間去,積極的看,耐心的聽,設身處地的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不僅要給予他們知識上的點撥,為學生引路搭橋,接住學生們拋過來的球,及時進行高水平的指點,讓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而且還要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形成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機勃勃的學習氣氛。
九、駕馭課堂。教師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所在。能否很好地駕馭課堂是一個教師能力的最好體現。因此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備,要對所教的內容和學生的表現具有前瞻性和預見性。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要有層次性和系統性。所提問題的指向要明確,要使學生有話可說;面對學生的種種說法,要有一個概括小結;出現的偏差或細枝末節,要及時進行修剪 ;重點難點要給予強調;還要用你的先見之明和居高臨下,提醒學生注意避免容易出現錯誤的再次發生。
十、挖掘創新。教師要學會創造性使用教材,避免教材中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充分挖掘身邊的教學資源,用自己的創新理念去影響和感化學生,從而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作為語文教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努力挖掘閱讀教學的創新點。主要是引導學生對藝術形象進行多元思考,對文章的亮點進行咀嚼品味,對文章空白進行大膽想像,對文章微瑕大膽質疑,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總之,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有影響,新的課程理念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以此話來共勉吧,大膽的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大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㈡ 語文教師的角色如何定位

一、語文新課標要求對語文教材體系、語文教學活動、語文考試大綱進行全面改革。作為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語文教師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目前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教師角色定位錯誤或者失當的現象,如不及時糾正調適,教學效果必將受到影響,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也會受到阻擋。新課改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教師由傳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課程體系強調學生主動自主的學習,要求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路者和協助者。新課改的實施,需要語文教師的創新實踐,更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加強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理論的學習,對自我的不斷反思和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及時調適自己的角色。

(一)、教師應由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的職能不再只是傳授教科書上的現成知識,還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教師在備課、上課時,不能只從授者的角度去考慮教什麼、怎樣教,而是要著眼於考慮學生應該怎樣去學習,然後考慮自己應該怎樣來教,把重點放在怎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合作學習上。也就是說,教師已經不再是把傳授知識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是應該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各種潛能和特長的發掘者,各種能力和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者。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要善於設計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和積極性,促進教學中的師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以達成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位一體」的目標。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樹立教學促進者的形象。語文教學活動是師生雙主體的活動,教師不能把自己放在絕對權威的地位,「我」講你「聽」,「我」問「你」答的教學方式意味著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剝奪。語文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師生平等、民主的觀念。
新課改非常強調民主化的教學。因為每個學生都有求知慾、表現欲和成就欲,這是產生學習興趣並進而形成學習動機的基礎,而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是滿足學生求知慾、表現欲和成就欲的前提。應當創設這樣一種環境氣氛,每個學生隨時都可以提出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地發展。而人格的平等,心靈的溝通,不僅能營造出輕松自然、親切和諧的課堂氣氛,而且可以使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自由的發揮。語文教師要善於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放手讓學生熱烈探討,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指導學生根據語言文字的描述構造出種種鮮活的形象,在有限的課堂里展開無限的聯想、想像,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肯定創新思維,教師能及時把握學生直覺的、跳躍的、非常規性的思維,熱情支持,及時鼓勵,增加學生自信及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於每一篇美文,師生應該一起感受思想的精華和情感的魅力,在學習中互相鼓勵、啟發、感動,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在課堂上,教師要履行培養學生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的義務,這樣才能充分地展示出學生的真正水平,學生才會自覺地,主動地去學習。譬如,在上課的時候如果能巧設導語、創設情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無意識的記憶),那麼,學生就不會感到有壓力,就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主動地去學習知識,而且這種無意識的記憶也是最可靠的。可以通過設置懸念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他們的求知慾望;可以通過聲情並茂地朗讀文章,使無情無形無色的語言轉變成有情有形有色的語言,還給人以充分的想像空間,從而使他們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產生共鳴。這樣,我們的學生對語文不但「好之」,而且「樂之」,使他們在享受到美的同時也讓個性得到了發展。

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語文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意識是創新教育的要素之一,創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重視培養他們實際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過去由於應試教育的束縛,不重視培養甚至壓抑學生的創新意識,以致學生不敢質疑,不敢去探索新知,從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新課改理念下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想方設法,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培養學生勤於思考、敢於質疑的習慣。

毋庸置疑,組織好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最主要的職責。新課程改革的目標須要通過課堂教學逐一落實和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成果最終也須要由課堂教學來檢驗和反映出來。因此,教師的責任是要通過課堂教學的具體途徑來實踐和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生自主發展的促進者。

(二)語文教師應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現實社會良莠不齊,青年學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若不正確引導,可能迷失方向。語文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責任心,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語文教師應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高度責任感。目前受教育者中獨生子女多,被父母、長輩溺愛的多,他們中的許多人勞動觀念差,怕臟、怕累,愛花零錢,比吃、比穿,生活自理能力差。這就要求教師在學校活動中幫助他們克服自身弱點,在家長配合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互聯網時代,教師要帶領學生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去領略網路世界的「風景」,但若缺乏引導,可能帶來災難。這需要多方面、長時期的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需要語文教師不僅要通過對文章中描寫美麗景色的文字的閱讀陶冶學生的性靈情操,通過對文章中勵志故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而且要通過自己的文學修養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引導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實踐證明,教師在學生中的榜樣示範作用是巨大的,又是全方位的。教師的言行舉止、提問題的方法,乃至衣飾、姿態、表情,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因此,教師不僅要積極主動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而且應在這個過程中千方百計地通過示範作用來有效地引導學生按預定目標發展。引導學生的特點應該是誘導點撥,引而不發式的。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觀念和做人。教師應是學生發展的評價者。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做出有效的評價。評價不僅要考慮到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情況,而且要考慮到知識獲得和技能掌握的情境狀態,如空間、時間、情感、交往等動態因素,以全面、具體、綜合地記錄學生成長的過程。

(三)語文教師應該扮演學生與教材中的「橋梁」角色

學生、教師和教材是教學的三個要素。其中,學生和教師屬於實踐主體,教材屬於實踐客體。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在此活動中,語文教師應該扮演學生與教材中的「橋梁」角色。教師如何扮演好此橋梁的角色呢?我認為首先要提起學生對教材的興趣。應從提高學生感悟能力上入手,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教材是一種享受。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到閱讀是為了感受美。其次,教師應該注意和學生一起商量教學目標、內容及進度。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明確學習目標,參與學習過程,即知道自己將學什麼,該怎麼學,然後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了解學習的結果,即學得怎樣。第三,和學生共同設計教學環節或步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中來。然後,讓他們自己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培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老師實際上和學生的關系也已演變為合作關系,這樣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識規律。第四,教師要培養學生生疑、質疑、善疑的能力。新課改特別強調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自己首先要善於對課文質疑,有了老師的帶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迅速的被帶動起來。然後教師有計劃地由自己提出問題而過渡到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要激活學生的思維,擴展學生的思路,誘使學生開口。當學生動起來後,要善於引導他們反復深入地思索。多注意教材中那些深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文句,多注意起關鍵作用的部分,以使得學生逐漸能夠提出系統化的、比較復雜的問題。學生提的問題,教師再組織討論。這樣做,將會大大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真正學到了知識,發展了智力,產生了認識上的飛躍。更重要的是會提高了他們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養成主動去探究、去創新的習慣。第五,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發現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創新美,使學生感到教材不僅是道的載體而且是藝術和創新思維的結晶,要讓學生萌發從教材中感受到這些東西的慾望。第六,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感悟和理解教材的方法,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去挖掘獲取教材中深邃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美。語文教師要充分研透教材,要加強自身文化修養,提高自己文化品位,厚實自己的人文底蘊。

(四)語文教師應是終身學習者,應該有自己的個性

在教師的角色隱喻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在現代社會里,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是要有一桶舒展自如、自能增值的活水,就象是一個隨時都有活水流出來的自來水龍頭,不管學生什麼時候要用水,要用多少水,都可以自如的流出來。而儲存活水的途徑就是不斷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科學的教育理論,學習先進的科學人文知識。只有不斷學習,獵取各方面的知識,讓自己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素養,才能在教學中需要的時候從自己儲備的知識倉庫中信手拈來。在當下,有許多新興領域是教師未必熟悉的,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使學生的知識不一定比教師落後,甚至他們在某個領域可能已經站在了教師的前面。因此,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師必須是博覽群書、筆耕不輟的實踐者。要不斷加強文學修養,只有這樣,才能用深厚的文學底蘊去感染學生。如果我們一味教育學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己卻把書束之高閣,不注意去汲取書中的光彩的語言,講起課來語言乏味,乾燥枯乏,又怎能說服學生呢?因此優秀的語文教師要經過良好的職前訓練、妥善規劃的實習以及持續不斷的在職進修,才能日趨成熟。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注重創新,這不光是對學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每位語文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它是由天賦、能力、興趣、氣質、行為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教師的個性與創造性是直接相關的,壓抑自己的個性發展就意味著壓抑自己創造性的發展。素質教育下,每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形成獨特的教育思想、教學風格。語文教育,本來就是最具有個性的教育,因為語文教育所藉助的載體——文章,是創造物,是作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與個性張揚的結晶。任何一篇課文,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精神世界。作為心靈導航的語文教師,對課文內容的感受、領悟、理解也應該深深地打上其精神世界獨一無二的烙印。因此,有個性的語文教育應該是理所當然地,而沒有個性的語文教育倒是不可思議的。語文教師只有發展自己的個性空間,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空間,素質教育呼喚有思想、有個性的語文教師。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對學科教學做本質的思考與探索,形成獨特的教育理念,具備個性化的知識結構,擁有與眾不同的教學藝術。

(五)語文教師應是現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領者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獲得知識的來源,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傳授書本知識,而更多的是要引領學生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獨立處理各種信息,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因此,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將成為教師職業素質的重要一環。教師掌握信息技術和運用信息技術於語文課堂的能力,會直接作用於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效果。語文教學中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必須遵循語文課堂教學的規律,使之成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手段。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不能用單純的演示代替教師的講解和啟發,不能只強調容量,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使之為學生提供新知,創設教學情境,活躍思維,引導學生對重點、難點做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實現與語文課堂教學的真正整合。教師也不應是多媒體的消極執行者,而應是直接的建構者和參與者。語文教師應當是現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領者,要在語文課堂中身體力行教會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收集、鑒別、梳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作為新型的語文教師,應不斷地對自我的知識和素養進行充實積累,不斷地對自我的教學活動進行反省,積極的參與教學實踐,調整教學過程中的錯誤的或失當的角色定位,應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主體發展的促進者,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和協助者;在教學活動中應把學生和教材融洽的、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不斷的探索,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應不斷學習,使自己成為現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領者。

㈢ 如何理解教師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

從教師和學生關系的角度來看,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一個引領者。從課程設計者、課程研究學者和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又應該是課程實施的主體。也就是說,語文教師實施的課程,並不是別人設計好後教師被動地執行的。只是被動地完成別人既定的課程設計,這樣的課程是不能真正地落地、真正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所以說,從課程設計者、課程標准制定者,以及語文課程論的專門研究者與一線語文教師的關系的角度看,語文教師應該是課程實施的主體,讓理想的課程紮根在現實的土壤里,生成鮮活的語文課程,這是語文教師的責任。
在討論學習主體、課程主體這一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概念需要澄清。課程標准裡面有一句話:「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看到這句話,很多老師就可能這樣理解:學生是主體,教學中的什麼事都要圍繞學生轉。怎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在討論的時候說,這堂課我沒處理好,大部分時間是我在說,我沒有以學生為主體。我們認為,老師對學生是主體的概念理解錯了。課程標准講「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這里的「主體」應該是一個哲學概念。在詞典上,「主體」有三個意義:第一個就是「主要部分」,指事物的主要部分;第二個就是哲學概念,是認識和實踐的行為人;第三個是法律上的概念,是某一項行為的責任人,如賠償主體、執行主體等。我們這里談的這個「主體」,應該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應該指認識和實踐的行為人。學習是一種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的行為人就是主體,學生當然是學習的主體。有一句話課程標准里沒說,因為怕說了以後引起誤解:其實,教師也是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體。
所以,關於「主體」的概念,應該在哲學層面進行理解。「學生是語文學習主體」中的「主體」,應該是指在語文學習中認識和自我實踐的行為者,不是指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誰主要、誰次要的問題。離開具體的情境說「以學生為主體」,就會產生一些糊塗的認識,就可能把「以學生為主體」理解為「以學生為主」。這樣的話,我們就可能問,以學生為主,那麼以誰為次?就要把教師放在教學活動的次要地位上,就要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組織引領者的角色發生沖突。在實踐中,教師就會處於被動地位。
在課程實施中,教師擔負著課程開發、課程建設等責任,所以說,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對教師地位的這種認識是不能動搖的。在把國家的課程標准落實到我們的教學中去,把國家這次課程改革的理念落實到我們的實踐中去,教師有一個課程建設的權利,也有這樣一個義務。這是從語文課程實施的角度,從推進語文課程建設這個角度理解教師的地位。但是,在教師具體教學的層面,在學生學習的層面,應該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技能,不是靠外在的力量,不是給他們安裝進去一套設備,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習的主體」去認識、去實踐,自主地把握規律,掌握技能。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的責任是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學生的學是重心,教師要把激發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語實踐活動來提升言語實踐的能力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
2.教師是語文學習的引領者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學行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很多老師說,我們對新理念、對課程標准背得很熟,知道應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但是一到課堂上還是回到原來的教學方式中。老師們認為,課堂上不講課就是沒盡到責任。很多老師不願意放棄自己熟悉的經驗,不敢嘗試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害怕改革不好會出現問題。
經過十多年的改革,語文教師在角色上有了非常大的改變。通過對傳統課堂與新課程的課堂進行對比,我們比較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呈現不同的課程角色。在傳統課堂上,教師一般是把預先准備好的知識一五一十地告訴學生,學生被動地聽記教師的每一句話,課堂教學的氣氛主要是靠教師的設問和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來創設的。傳統課堂理想的效果往往是教師按部就班地完成預定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的理想狀態就是專心致志地聽講。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就大不一樣了。教師主要是在積極地創設知識學習的情境,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是學習的夥伴,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課堂教學的熱烈氣氛表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同經驗與認識的對話、交鋒、碰撞和協商。課堂教學的理想效果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經歷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探究中掌握預設的教學內容,並能得到修正補充。學生的學習融入了自己已有的經驗,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有所積累、有所反思,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語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者,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引領者,又是語文課程的建設者;同時,教師又扮演一種倫理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他承擔著主流意識、主流價值觀的教育責任。因此說,教師承擔著復雜的角色,更為復雜的是教師的角色存在於一個動態的關系框架中,是一種動態的變化的狀況。在這種情境下,教師是這個角色,承擔這種職能,一會兒到另外的一個情境下,又轉換成另外的一個角色,承擔另外的一個職能。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新課程背景下,那就是教師如何扮演好一個革新者的角色。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老師經常在思考教育,思考著是不是要改革,如何改革。但是最核心的一個思考應該是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我們教師的價值是什麼,教育的價值是培養人才,教師的價值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課程改革應該從學生發展的角度進行思考,這樣的思考可以破解改革給教師帶來的壓力和負擔的難題,開辟一條創新之路。在教育方式發生巨大變革的時候,在新舊觀念碰撞的時候,走在前面的往往是以一個革新者姿態出現的教師,這些教師是願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是認為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性的人。這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他們努力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發展的環境,他們願意和學生分享人生的體驗,鼓勵學生自信地有創造性地發展。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