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課如何板書

小學語文課如何板書

發布時間:2022-10-05 06:56:01

小學語文說課中,板書設計怎樣設計最合適

板書設計,應包括板書設計的思路、依據和板書的具體內容。
說課中的板書,一般有兩種內容。一是課堂教學的板書,這種板書與實際的課堂教學所作的板書是完全一致的。還有另一種板書就是說課者板書自己的說課思路,也可以稱之板書說課提綱。
如:一、教材
教學要求:
①生字新詞,達到四會。
②理清文章層次。
③學習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
④教育學生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
教學重點: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環境與事物之間的聯系。
二、教法:幻燈導讀法、討論法、對比法。
三、學法: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理解內容」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①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會文)
②細讀課文,分清層次。(探路)
③重點點撥,理解內容。(入境)
④總結深化,領會內涵。(悟理)
這種板書設計,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而是為了展示說課者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教材的處理和說課的軌跡。聽者可以藉助此更清晰地了解說課者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教材處理的科學性及課堂教學的安排,並以此來幫助評判說課者的說課水平。
板書的出現有以下幾種方式:
①先說課後板書,即先把課說完,再一次性的展示板書。採用這種出示方式的好處是,說課中可以不因板書而影響說課思路的連貫性,板書的時間也相對經濟一些。但由於此種板書不是隨教學過程同步出現,所以會使板書在課堂教學中原有的作用和表現力受到削弱,同時也會影響聽者對說課者教材理解、教材處理以及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教學措施理由的理解。
②邊說課邊板書。這種出示方式與說課過程同步,與課堂教學同步,能使聽者一步一步清楚地了解說課者說課的思路與課堂教學的實施情況,加深對說課者教學設計的匠心和設計依據的理解與印象,明白你是怎樣圍繞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去實現預期的教學期望的。邊說邊板書還可以調節說課的嚴謹氣氛,拉近說課與課堂教學的距離。弊端是由於板書穿插在說課過程中,所以容易使說課的思路受到干擾,所費的時間也相對要多一些。
③先板書後說課。即在說課以前,先把板書完整地展示出來,然後在說課的過程中相機說明和利用。這種出現在說課前的板書,突出的缺點是聽者會感到有些突兀,有時還可能不被評比性說課或檢查性說課所允許。其優點是板書的事先出前,能給說課者起到提示的作用,說課者可以藉此使說課更有條理,更與原來的說課方案相吻合。
④先板書一部分,再邊說邊完成全部板書。如果板書的內容很多,或者板書的內容有圖,或需用箭頭、線條的勾勒,通常可採用此種方式出現板書。
總之,對說課中的板書的總的要求是簡練、重點突出、結構嚴謹、生動直觀又新穎大方。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Ⅱ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板書設計有效性

在實施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還大有市場的今天,在目前素質教育還難以攻破應試教育這塊「堅冰」的情況下,如何在這場較量中求得生存與發展,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嚴峻的現實。教育要「松綁」,學生要「減負」,但教育質量要提高,「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少吃草」,這於教育一線的所有教師而言確實是一個大難題。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現實背景下,教育界給自己提出「教學的有效性」這一研究課題,在我看來實在是極有必要的,是「自己拯救自己」之舉。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鍾時間內,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會」),掌握學法(「會學」),且學得快樂(「樂學」),這確實是一門學問,值得研究。
所謂有效性,顧名思義,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產出之比,以較小的投入,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大的教學效果;效益是產出、收益,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全體學生素質和個性的最優化發展。那麼,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作為一名小學的語 文老師,我有一些這樣的思考:
一、深入鑽研文本,充分開發利用教學資源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我們常常發現一些教師上各種公開課前,不是先研讀文本,而是先從網上尋找相關教案,一味地模仿、因襲他人的教學設計;平日里,個別教師撰寫教案視《教師用書》為至寶,甚至完全依賴《教師用書》,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其實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這樣去做: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應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們先應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們還應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課本上做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理解的預設,更應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接下來我們便可以打開電腦搜集資料,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
鑽研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正確設立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法,以最佳的教學設計換取最大的教學效益。這個過程中,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開端引趣的方式除「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後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地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言有創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
刻意求新,同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徵。我們的學生最煩教師教得千篇一律,語文課每次是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等等。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說:必須使你的每一節課有點新東西――哪怕只是一個新詞彙。抓住學生求新心理,不斷在學生面前展現那個燦爛的知識新天地,你就會受到歡迎。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方式方法要盡量多一些,活一些。講述、讀書、討論交替進行,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興奮起來。只有興奮性腦力勞動,才會使學習過程本身出現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開的花園到處能夠聞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嘗了醇香的美酒,充滿了醉意。學習的這種境界能使學習者產生無窮樂趣。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堂課都有「新意」。講戲劇未嘗不可以演一演;講詩歌不妨舉行個朗誦會;范讀時不妨放一段錄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於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並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他們的學習目標已不是為了分數,而是切切實實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三、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認識內化成行為的具體表現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參與,即主體參與認識的行為實踐不是被強制的、勉強的、被動的,而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如果學生主動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因此,我們應創設情景給學生以主動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我們教師應該精心組織學生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首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好問也應有一定的方法,也是需要培養的,好問不等於胡問瞎問。好問首先要問自己,要多給自己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要盲從,別人的答案究竟對不對,還要經過自己思考、鑒別。將別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對比一下,想一想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從而發現自己思維的毛病,學習人家思維的方法。只有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其次,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是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後,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展。對於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進行,使學生互相幫助、促進、檢查。教師要投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單一,題目形式稍有變化往往會影響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甚至失誤。設計一題多想,同一問題多種解決等,在學生獨立解決的基礎上,然後組織小組討論、辨別、交流,有利於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發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現在列舉幾種例子:
例一,發現別人,互相學習。同學們互相學習,發現別人的優勢。由於優勢原則被同學們理解了,發生了可喜的現象;學習差的學生寫了優生的名字;學習優的學生寫了差生的名字,他們都在找別人的閃光點,這樣的學習形式有利於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
例二,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提倡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效果明顯優於單純的競爭。因為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要與其他組員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超過別的組。比如同一個問題,看哪一組先解決,解決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決辦法,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三,互改作業,重新認識。作業批改過去由教師一手包辦,學生的參與性不夠。小組中的批改往往特別認真負責,要求特別嚴格,對於分歧的地方還會爭論得面紅耳赤,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作了再一次的認識,並逐步鍛煉了學生的評判能力,提高了認識水平,使課堂學習顯得更加豐滿和完善。當然,組織學生批改,內容要選擇,如果是開放性題目,會更有價值。當然教師要加強批改指導,逐步提高批改要求。
四、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調控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學有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事實上,任何人都有獲得新鮮刺激的需求,對於兒童而言,更是渴望變化,期待驚喜,追求新鮮。我們為何不嘗試多種多樣的評價,在評價的方式方法上創新求變呢?
其一,我們可以在口頭語言的評價上機智多變,靈活地採用激勵式言語評價、導學式言語評價、明理式言語評價、幽默式言語評價等。最好能廣泛收集,加強積累,使評價用語定期更換、常用常新、層出不窮,時時給學生以因時因景因文因人而異的新鮮評價或富有情趣的評價語 ,讓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其二,我們可以將口頭語言的評價和體態語的評價相結合,愛撫地摸頭、親切地握手、深情地擁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誠的贊語,如此聲情並茂,更能傳播一種情緒,交流一種感情。在特級教師的公開課堂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他們這樣對學生的真誠的贊許,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得體。其三,我們可以嘗試實物評價,可以贈送有象徵意義和紀念價值的小物品,一支書簽、一片楓葉、一顆種子、一幅書法作品、一樣教具,都會燃起學生的希望和期待。另外,語文評價應加強形成性評價,《語文課程標准》建議:要「採用成長紀錄的方式,搜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建立學生的語文學習檔案,「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評價學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是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積極性評價的過程中,還要有全人觀念,評價的內容應具有廣泛性,使評價從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應重視對學生進步性指導,給予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認識的提高,情感的發展,價值觀的形成。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Ⅲ 中小學語文板書設計範例

板書集文字、符號、圖形、線條等多種表現方法於一體,對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其審美能力、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都有重要作用。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中小學語文板書設計範例,一起來看看吧。

中小學語文板書設計範例篇一

摘要:板書,作為教學技能之一,極易被人們所忽視,極少成為教育者研究的對象。特別是在多媒體盛行的時代,許多老師都用聲像俱佳的課件替代了傳統的板書。然而,好的板書,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能夠將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學思想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因此,板書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技能,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在語文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激發學生興趣,啟發思維,豐富想像,強化記憶,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自《語文課程標准》頒布以來,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著我們的課堂,板書的功能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板書,不僅是教師教學的需要,更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推器"。

關鍵詞:小學語文,板書,數字

一直以來,不論板書的載體如何變遷,板書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和學生利用視覺進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教學工具,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板書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良好的板書設計無疑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追求。板書設計無疑是小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結合體之一。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釐清其涵義,巧妙運用板書設計的方法,必然會增進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實現板書的教學功能,彰顯板書設計的重要性和功能。

1.板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1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原則。這條原則是指板書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必須嚴格為教學目的服務。與教學要求有關的,就考慮板書;與教學要求無關的,就割愛放棄。

1.2簡明扼要的原則。簡明扼要,就是要緊扣中心,把課文中最主要的內容,用最精煉的文字和符合學生認識過程的板書形式,一目瞭然地在黑板上展示出來。

1.3完整、系統、條理性原則。依據科學知識的邏輯系統性和學生學習的規律性,板書要完整、系統、有條理。具體地說,就是要根據課文的重點要求,按照課文的邏輯聯系,用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構成一個完整、系統的提綱。要做到板書的完整、系統、條理,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層次,把握文章的思路。根據教學要求,准確而精煉地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課堂上隨課文的講讀一詞一句逐步出現,並通過總結把這些詞語組成一個完整、系統的提綱。這樣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緊扣課文;既給學生以完整系統的概念,又富於啟發性。

1.4啟發性原則。所謂啟發性原則,就是通過板書,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怎樣才能使板書富有啟發性呢?這就要求教師吃透教材,從而做到板書的內容和文字精煉、准確,突出關鍵;板書的形式新穎、合理,符合兒童年齡特點;板書的符號運用恰當,清晰明確。

2.內容美

內容板書是一堂課中所有教學內容的凝練與匯集,它是一堂課、一篇課文乃至一個單元主要知識體系的精華所在。(1)思路明晰。葉聖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教師在設計板書時,應該將課文的"文路"和學生的思路有機地統一起來。具有美感的板書(比如用箭頭的形式)能把作者的思路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領會文脈,從而循路而學。(2)重點突出。每篇課文的教學要求有多項,板書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板書應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點來設計,這樣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一邊講解一邊把關鍵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並且用線條把這些詞語連起來,說明文章的結構。如果能抓住重點內容來設計板書,學生一看板書便一目瞭然,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3)簡潔明了。板書的設計不能過於復雜,應層次分明,簡潔明了。我們知道,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正處於萌芽、發展階段,綜合概括能力較差,不能理解復雜的事物及相互間的關系。因此,板書設計必須抓住主幹,緊扣中心,簡潔明了,學生才能弄清獲得了什麼知識,明白了什麼道理。(4)前後知識照應。如果某一教學內容需要幾個課時才能完成,板書時就不能只考慮這一堂課,還需注意後面內容的銜接。這樣在上第二課時或第三課時時,就可以在前面板書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完善。使幾次的板書能銜接成一個條理清晰的脈絡,這樣,學生看到的就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3.緊扣教材,為教學目的服務

板書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針對性,必須嚴格為教學目的服務,不能什麼都往上寫,與教學要求有關的,就考慮板書;與之無關的,就必須放棄。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教學要求是:引導學生按作者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學習作者以參觀路線為記敘順序的寫作方法,設計板書就要以參觀順序為主。根據游記的特點,抓住作者行蹤,用線索式或圖示式設計出遊記的路線,這樣即便於學生掌握文章思路,又便於學生按游覽順序進行觀察記序的方法,體現了為教學目的服務。

4.把握好板書的時機

課前完成板書可以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殊不知,學生面對一覽無余的板書,可能會因為缺乏刺激而提不起興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利用課前完成的板書,久而久之,板書成為一種裝飾,學生對板書就會變得越來越"熟視無睹"。事實上,板書的生命力恰恰在於它的動態生成性。富有生命力的板書應該隨著教學的進程,隨著學生的學習變化不斷生成。因此,教師在呈現板書時要掌握時機,富於靈活性。具有提示性的板書,可在課前完成;具有啟發性的板書,應在課中呈現;具有結論性的板書,應該等到"瓜熟蒂落"時,呈現在分析、歸納和總結之中。有如下幾種方式:(1)隨機板書,逐步完成。(2)課前板書,逐步揭示。課上只要將覆蓋在板書上的紙依次撕去即可。(3)集中板書,一次成型。在課堂總結時,邊總結邊板書,或用小黑板、投影儀、電腦等一次性揭示。板書時機掌握得好,可以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好的板書,能生動地體現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的處理,清晰地展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文章結構層次;能准確反映出文章的主題,突出課文的重點與難點;能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覺,使學生一目瞭然地洞悉文章概貌;能讓學生對課文有個系統的認知,准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與主題;能吸引學生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從而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要領。好的板書還有助於學生記憶、理解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板書沒計的基本要求是吃透教材,緊扣中心,簡潔醒目,工整美觀不同文體的板書設計各不相同。當然,板書設計也不能拘泥成法,一概而論,也應提倡百花齊放。

中小學語文板書設計範例篇二

板書的設計對於一位教師來說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對於一位語文老師來說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板書設計要力求簡明、實用、構思精巧。用簡練的文字、符號、線條、圖形來直觀地反映豐富的教學內容,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啟發性和感染力。因此筆者認為作為語文老師因十分重視對板書的設計,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們參考:

一、應體現教材的思路

合理的板書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而且能使學生通過板書對所學內容一目瞭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精心設計並確定板書內容、格式,力求體現教材的思路。例如,教學《玩出了名堂》時,教師板書課題後提問:“通過題目,你們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稍加思索,問題便提出來了:“什麼叫名堂?”“誰玩出了名堂?”“玩的是什麼?”“怎麼玩的?”……由疑而入,學生經過初讀、自主讀、逐段讀等環節,弄清了課文是以“玩”為線索,以“名堂”為中心的。“玩”的實質是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慾,“名堂”則是發明與創造。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究交流,清晰地敘述出“玩”與“名堂”的關系。師生經過共同討論交流,完成了以下板書:

二、應突破重難點

小學生抓重點、要點的能力比較弱。可是,抓不住重點、要點怎麼還談得上課堂教學質量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能否讓學生抓住重點、要點就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採用口頭強調的辦法“這是重點,大家要注意”,往往效果不大,因為學生腦子里難以留下痕跡。如果在講述的同時教師把重點內容中帶有關鍵性的詞語簡明地寫在黑板上,或者對重點段落進行單獨分析板書,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直觀的板書最有利於學生突破難點。這種優勢在識字教學、寫字教學中尤為突出。如教學生寫“家”時,學生寫起來往往是重心不穩,將其中的“彎鉤”寫得太彎,又偏右,使整個字重心不穩。一位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點”和“彎鉤”的位置關系,並告訴學生:只要“彎鉤”和“點”基本在一垂直線上,重心就平穩了。然後要學生寫,學生還是寫不端正。老師又講,學生再寫,就是寫不好。這時,老師要學生放下筆,看老師在黑板上范寫兩次,接著要學生寫,學生很快掌握了要領,把“家”寫端正了。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說的雖不專指板書,但道出一個同樣的道理。

三、感悟文章含蓄的思想內容

有的文章中思想內容比較含蓄,學生不好理解,此時就可通過板書設計予以標識,以啟發學生通過文字的有機組合感悟內容實質。如人教版第八冊精讀課文《古井》的思想內容就比較含蓄。《古井》講的是人們每天一大早就到古井裡取水以應生活之需。課文從絡繹不絕的挑水人群及路面總是濕漉漉的說明古井對人們的生存至關重要。文章借物喻人,以古井常年源源不斷地供給人們生命的泉水的無私奉獻,暗喻了鄉親們爭相幫助孤寡老人不計報酬的高尚品格。文章大致分為兩大塊,即古井提供生命泉水與鄉親們樂於助人。由此,板書可根據課文的點睛之筆"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來設計,即

取水的人絡繹不絕幫老人不要報酬

(提供生命泉水) (陶冶人的品格)

…不僅…還…

這樣設計,可以啟示學生不僅從內容的兩廂對等的排列上明確要點,還能從遞進關聯詞“不僅…還…”上,對古井陶冶人們品格的寓意豁然開朗,很自然地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四、重視心靈的感悟

新課程標准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學生如果沒有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的過程,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面對優秀的文學作品只能是無動於衷。小學語文課本上很多寫人的文章,其中的人物都富有強大的生命力,應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設計寫一寫的板書環節,讓學生有抒寫心靈感悟的平台。

我在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三課時,出示課文最後一節:“30年後,我照樣請您喝茶!說罷,老人朗聲大笑。笑聲驚動了竹叢里的一對宿鳥,它們飛了起來,又悄悄地落回原處。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指導學生朗讀感悟。最後,我說:“同學們,現在黑板就是一個大的留言簿,讓我們將我們的收獲或祝福寫下來吧!”在優美的鋼琴曲中學生完成了相應的內容。

總之,板書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是教學目的及重難點的直觀體現,是師生思維活動留下的軌跡。新課程理念指導著我們的課堂,板書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板書,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需要,更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推器”。只要我們認真關注板書,並把它當作藝術來設計,那麼,板書藝術的絢麗就指日可待了。

中小學語文板書設計範例篇三

有人說板書是一種微型教案,的確如此。因此板書在語文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學重要環節。優秀的板書體現出老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情況,對教材的編寫意圖感悟程度,了解學生的程度。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風格,以及課文的教學目的。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板書不僅是教學過程中知識的體現,更是教師和學生文字交流過程的集中反映,還是老師和作者、編者、學生的對話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共鳴。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板書要在教學改革中與時俱進,努力實現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課前應對其內容和形式作精心策劃,既要突出教學的重點、體現課文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教師的教學思路,又要有利於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使作者的心、編者的心、教師的心、學生的心,融合在一起。構建一個和諧的格局。激發情感共鳴。並顯現出板書的新穎、精美、實用的特點。有的目的選用什麼詞語板書,書寫在什麼地方,怎樣用不同的顏色展示,用什麼方式連接,事前都必須作精心設計,周密安排,使之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以便集中體現出本課的教學目標,思維導向清晰,使學生容易感知。避免信手拈來隨意書寫。讓作者的寫作目的得不到流露、編者的意圖不能實現、學生難以感知學習目標、教師完不成教學目標。事倍功半。簡明扼要語文教學的板書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行文方式。它通常用教師富有啟發性的簡練的言詞串聯課文中起關鍵作用的重點詞語,以點明寫作目的、體現編排意圖、實現教學目標、提示學習方法、總結課文內容、揭示中心思想的。如果板書內容瑣碎、龐雜、隨便,不僅顯現不出清晰的教學思路,還會擾亂學生學文的頭緒。因此,板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教師越來越重視。我從教二十多年,在語文教學中板書設計的設計中體會較深。優秀的板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化教學形式,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准確把握應掌握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感受美的熏陶。能把作者的心、編者的心、教師的心、學生的心,四顆心融合在一起。達到“四心合一”。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讓學生猶如醫生一樣,看到病人,腦海里便浮現出“人體骨骼或五臟六腑”。但學生畢竟是學生,認識水平是有限的。教師應該怎樣做?設計好板書,這就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師面前的問題了。要設計好板書,教師不但要有較高的學識水平,還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設計能力、歸納能力、審美觀點,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心、作者的心、編者的心、教師的心融匯在一起,做到“四心合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汩汩泉流水,百折尚滔滔。”二十多年的點滴,僅供參考。為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一、工整

板書寫得工整是對老師最基本的要求,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會出現什麼樣的學生,小學生模仿能力強。課堂教學實踐證明,老師隨便,學生也不認真。久而久之,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不到培養。工整的板書讓學生潛移默化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隨之形成。“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這個道理了。寫好工整的板書,學生的注意力也會被老師工整的板書吸引集中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藝術美。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嚴謹的學習態度、良好的書法意識,激發了學生練書法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簡單明了

板書一般是以簡單明了來強化直觀效果,達到教學目的的。如果板書設計得不好,學生把握不住應該掌握的知識點、領會不了課文蘊含的道理、了解不到作者的表達意圖、體會不到編者的編寫意圖、課文失去了運載功能、作者的心得不到流露、編者的意圖無法實現、教師完不成教學目標。也就是說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編者為什麼要把這篇課文編在這一冊、這一個單元。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學生應該學到些什麼。教師失去橋梁和樞紐作用,四心無法融合在一起。如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19課《頂碗少年》一文來說:根據課文內容教師就應該設計台階式的板書,左邊故事情節的發展,失誤、失誤、成功。右邊展示課文蘊含的道理,這樣,學生將課文內容與課文蘊含道理融合在一起,文和道達到高度的統一,故事與中心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讓學生感受到沒有前兩次的失誤,就沒有後來的成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四心”融合在一起 。

三、形象自然

“和諧”一詞在美學中指事物和現象各個方面的配合和協調,多樣化中的特殊的統一;在藝術中指藝術作品的一切組成部分間有機的聯系;在板書中指各板書內容在排列組合上的恰當和勻稱,內容和形式配合默契。以《頂碗少年》的板書為例,板書內容只出現失誤、失誤、成功、失敗乃成功之母。台階式往上升,意在成功是建立在失敗之上,同時更展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這樣,既簡單,又形象自然,建構比較完美,分散的內容通過一定的體系,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樣的板書構思嚴謹、結構精美。以立體的形式展示課文內容,使文中所反映的事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按空間方位設計台階式板書,顯示頂碗少年通過驚心動魄的拼搏獲得成功。沒有前兩次的失誤,就沒有第三次的成功,揭示了課文的中心。

四、一目瞭然

Ⅳ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備課

導語: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備課的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教師為上好一堂語文課,常常瀏覽大量資料,參閱多堂名師範例及教案,經過精心整合、預設,形成了一份幾乎無瑕疵的多頁詳案,但實際執教起來並不如設想中那樣順利,往往出現量大超時,環節倉促,顧此失彼,束縛手腳等現象,形成低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備課呢?下面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一、備課標

課程標准、教材和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須讀的「三本書」。教師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參考書,照本宣科,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性作用,這樣的備課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遠,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鑽研深、鑽研透。備課,先從讀課程標准開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是源頭、是方向,也是方法。讀課程標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樣,事半功倍。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他把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抄下來,貼在教案本的首頁,每次備課時都要翻看。由此可見,備好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之步。

二、備教材

備教材是備課中的重要的一環。如何把握教材並創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鑽研文字。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教師要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教師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閱資料。一是閱讀《教師參考用書》,二是上網查閱許多相關的背景資料。

三、備學生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於教師的教,它是只為教師准備的,是只為教師服務的。它從教案上第一個字的出現起就已把教師的教作為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為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在這種教案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要做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的教案;教師最渴望的是學生與自己的教案親密配合,最害怕發生的則是學生的學偏離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學效果不理想,那教師埋怨的往往是學生沒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學生沒有與自己備的教案好好配合。這樣的課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備課沒有充分備學生。

四、備教案

1.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不能少

2.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

(1)說好第一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

(2)提好一個問題

「提問」或者「問題」是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教學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度,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牽動作用。

(3)用好一塊黑板

板書是一門高度濃縮的「提練」藝術,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簡明的圖表、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濃縮起來,節省了教學時間。語文課的板書設計要從課文的教學目的出發,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對全文作鳥瞰式的綜合,應力求結構上簡明扼要,語言上精心錘煉,形式上新穎有趣,有審美價值,能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既有"三秋樹"的簡練,又有"二月花"的新穎。

3.教態語言設計——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個氣質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飛揚的教師必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小學生最善於模仿,我們的言談舉止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備課時,我們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這部分能預設的語言,一定要仔細推敲。要考慮到是否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識點?怎樣呈現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動性」,更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怎樣做到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合二為一,相得益彰,從而一程一程地推進課堂教學甚至形成課堂的高潮。

語文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更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如何做好這個神聖空間的守望者、引領者,當好這人生課堂的首席,我覺得教師必須做好每一節課前的教學准備,扎扎實實備好每節課,使備課真正發揮實效。

Ⅳ 小學語文講第二課時板書應該板在哪裡

板書設計應講究凝練性,書寫要美觀大方,內容要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課時,一般是分析課文內容,不同於第一課時的字詞教學,板書內容要突出所教內容的思路,板書位置放在黑板的右側比較好。

Ⅵ 小學語文常用的高效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一種學問,沒有掌握好的方法和技巧,教起學生會比較困難,那麼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什麼方法技巧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教學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一

1、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制定科學、系統、全面的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的教學時間,准確把握課堂節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講解精要的課堂內容,根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學習目標。教師與學生之間首先要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劃分學生等級,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學習心態。

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師也要盡可能多地列舉例子,補充其他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既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也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有著終生的意義,他們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總結能力等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相當重要。所以,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課堂效率。

2、渲染課堂氣氛的方法

2.1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機會。語文課最怕的就是教師一個人把課堂時間全部佔用,而學生只能認真聽講。長期這樣下去,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越來越低。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自由學習的時間。以課文《飛向月球》為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老師應該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

月球上有太多神秘的東西,小學生對月球也充滿了好奇,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給學生一個自由想像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在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起帶頭作用,然後再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月球上的事物進行猜測、想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聲講出自己的想像。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整個課堂顯得自由活潑,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表達能力。

2.2角色體驗,點燃學生的激情。角色表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學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而且通過角色表演可以培養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把握住語言的節奏,使學生在表演中逐漸對課文產生感情。《牛郎織女》是一個千古傳唱的神話愛情故事,像這樣的故事光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它的美的。所以,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牛郎織女的故事,當然,學生也可以發揮想像,豐富故事內容。比如,當牛郎織女分別多年後,在鵲橋上相見後會說些什麼,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情境模擬相關的對話。筆者相信用這樣的方法,肯定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的樂趣,使他們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更有激情。

3、巧妙設計疑問,激發學生好奇

心理學認為,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的效果。因此,老師所提的問題要與學生的興趣緊密相連,投其所好,巧妙設計疑問,讓他們的好奇心成為語文課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劑。我在教學《"兩彈元勛"鄧稼先》時,以"我的偶像"引入,接著把鄧稼先的圖像掛出來,讓學生們猜猜他是誰,講述一下他的故事,學生情緒高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紛紛在書上找答案,較短時間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鄧稼先是我國傑出的愛國的科學家,順理成章地為老師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做好鋪墊。

在教學《人類的朋友》時,老師運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出現茂盛的大樹、碧綠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生動的畫面配上輕松悅耳的音樂,為學生營造出和諧歡快的學習氛圍,接著教師問學生:"你們想去這個美麗的樹林嗎?願意成為小動物們的朋友嗎?"以此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指導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了解,進而啟發:"這節課我們要開動腦筋,怎樣使大自然更美麗?比一比,看誰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好?"學生們在情景的創設下饒有興趣地展開豐富想像,想出了很多好辦法,促使了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展,有效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4、鼓勵質疑

學貴有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閱讀產生疑問時,正是他們積極參與學習,認真思考,主動探究,使思維向深入發展之際。因此,訓練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是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重要手段。平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從課題發問;從課文內容發問;從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發問;在教學結束前留出適當時間讓學生發問;從標點符號的運用發問;從課文的中心發問;從某些修飾詞語發問,訓練學生從敢問到善問的能力。

如學習《靜夜思》這篇古詩,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了第一句話後,帶領學生歸納學習方法:①讀詩句;②講字義;③連成句。然後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第二句,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學生自學後提出:不懂"疑"和"霜"是什麼意思。老師便針對學生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解疑,這樣,教師的思維活動與學生思維活動協調一致,使教師思維暴露在學生思維最恰當的地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了學習動力,而學習第三、四句時,老師則採用夥伴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四人一組,運用學法自學,互相質疑、解疑,然後向全班匯報學習過程。這樣學習,用時少,負擔輕,效益高,學生獲得了知識與能力,取得了最優化的學習效果。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二

一、教師的教態促成良好課堂氣氛

教態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的外在表現,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課堂氣氛。

教師的教態有先入為主的作用。當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教師教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去面對學生,及時調整好你的心態和精神面貌。微笑是人際交流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溫和。如果教師板著臉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讓學生感到壓抑,學習有緊張感,課堂氣氛變得生硬、冷漠,不利於教學的開展。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有些教師在授課時,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總是板著面孔,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學生還願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於你的學問和修養。

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我想,這有時似乎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二、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傳統的課堂教學多是老師掌握著「話語霸 權」,學生只能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老師往裡灌東西,可結果,園丁的辛勤,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變成了統一模式鑄造的標准件。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言。筆者認為,學生「講」教師‘聽」。 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筆者通過「聽」常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獨到深刻的見解、幽默睿智的語言所折服。

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揮的舞台,這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 「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途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活躍和熱烈,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三、語文老師要習慣贊揚、欣賞每一位學生

小學語文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清代學者顏元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是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筆者採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像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老師要盡量多贊賞學生,不光贊賞一個兩個,而是贊賞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虛偽的應付,而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有了贊賞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好。

贊賞出創造力,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

四、教師充滿殷切期待的提問方式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之一。如果我們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進行生硬的提問(如「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是么?」),或對學生的提問作出生硬、粗暴的回答(如:「不,你錯了,正確的答案究竟是什麼?」),教師就顯得缺乏親和力,學生在情感上就會與教師拉開距離,表現出一味地從眾與退縮的狀態,他們多半會以模式化或機械化的方式來服從與迎合教師的「指令」或「命令」。在這種課堂氛圍下,交際能力、語文素養是無法形成的,更不用說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了。因此,教師提出問題時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殷切期待。例如問:「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的?你有什麼看法?」其聲調表情都要像日常問話,而不應是審問。

學生回答時,教師可適時運用鼓勵性語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啟發性。」)或適時地插話,進行圓場和啟發。例如:「你是不是這樣的意思?」「可不可以從這個方面去理解?」教師這樣的插話是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減輕被問學生的緊張感。教師提問的技巧在於保證學生能夠回答(盡情講出自己心中所想)並樂於回答。當學生提出問題或發表意見時,教師的應答應根據班級情況、靈活多樣、並具有交際表率作用。另外,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或坐或站,教師大可不必統一要求,一切以能讓學生放鬆心情、消除緊張感為好。

五、自由選擇的作業形式

我清醒認識到:不論是何種作業形式,過量的作業或罰抄、罰寫,只會使學生不堪重負,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從而產生反感和厭學情緒,最終使得課堂生態被破壞,教學環境被人為地惡化。不同層次的學生被統一要求的大量作業所累:成績好的學生因覺得簡單無必要而厭做,成績差的學生因覺得太難、做不出而不做,教師卻又因學生沒能按要求完成任務而不悅,良好的課堂氛圍也就沒有了。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變強制性的布置作業為商量式的推薦作業,根據所授內容在一定范圍內,指定一些分量或難度有所不同的題目由學生自由選做。

這樣,可使學生在不感到負擔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對於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完全可以讓其少做些瑣碎的作業,推薦他們做些課本以外的練習,以拓寬加深其知識結構;對於中低層次學生,在推薦作業之前,教師需精選一些示範題進行講解,做些必要指導。如:在學習關於《別……》的詩詞後,就可要求成績好的學生做這樣的作業:收集古代聯「送別」的詩詞曲賦文,作專題研究。使得他們必須去查找有關「送別」類古詩詞資料,這樣他們既學到了與課文有關古代詩詞曲賦知識,又培養了查找資料的能力和寫作能力;對其他學生,則只需要能做出課文中的鞏固性練習即可。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三

一、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包括講述法、講解法和講演法。主要是由教師運用語言來傳授知識。其基本要求是:表達正確、明了、生動,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堅持用普通話。板書清晰、簡要、規范。

2、演示法

這是教師藉助實物和教具,向學生進行展示以說明或印證所講知識的方法。當然也可以利用向學生播放影像資料、作演示性實驗的方法來說明或印證。

3、討論法

這種方法是指當老師或學生提出有探討性或值得商討的問題時,老師組織學生分組對問題進行議論。它有助於師生、生生交流思想,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讓學生對問題有一定深度的理解。

4、談話法

談話法,又叫提問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師生間的對話,讓學生自己獲得知識、提出結論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和熟練技能的一種訓練方法。

二、新課標理念下教學方法的運用

1、師生角色相換

教師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學習「中國畫」的「留白」藝術,課不能備得太滿,要給生成留有空間,要對各種情況做出預測。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2、興趣與疑問相雜

皮亞傑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以趣開頭,精心設計導入語,(或以耳熟能詳的民歌、童謠,或以動漫畫面)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激疑同時也是激趣。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把激疑看成是「創設問題情境」,語文教學是圍繞一個「疑」字展開的:無疑——有疑——質疑——釋疑。因此老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同時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朱熹早就已指出:「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

3、表演與實效相合

課堂情景表演兼顧了教學目標中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身體運動領域三個方面,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它是推進語文素質教育,強化學生主體活動,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在閱讀教學中,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個人表演、小組合作、綜合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即興表演課文(或只是其中的詞句、片斷),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還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使學生在體悟中不斷創新。

4、思維與創新相重

長期以來,在傳統教學中不是缺乏創新意識,就是把創造性教學視為高不可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習慣,增強思維活力,而不是要他們馬上為社會做出有價值的發明創造。只要是在他們的知識范圍內,能夠提出具有新意的思考和設想,就要給予鼓勵和引導。創造性思維往往自疑問和想像開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採取多種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指導學生面對平常的事物進行種.種聯想和想像,就有可能順著問號去思考,去發現,去創造。

5、口語與習作相融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慾望,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從而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語文的基本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他們之間密切聯系,相互影響。一般來說,說話說得好,清楚、干凈、有條理、有感染力和說服力,作文也會寫得好。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根本,說是寫的基礎,說又是檢驗書面語言的尺度,要讓學生照說話來作文;書面語言通過對口頭語言的加工,又比口頭語言更准確,更凝練,更規范。當然作文能力的提高不但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要培養初步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我們在進行小學作文教學時,要把這三者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Ⅶ 小學語文黑板板書怎麼寫

1. 字體必須足夠大
在黑板上寫的字必須能讓一般學生都能看得清。有的時候只有坐在前頭的學生才能看清楚,坐在稍微靠後面一點的就看不到了。再加上現代社會學生普遍近視,所以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的字體必須足夠大。
2. 字體要有力度,字形要有明有暗
黑板上的字在保證足夠大的前提下,還需有力度。有些老師的字體雖然足夠大了,但因為力度不夠,字體輪廓也不清晰,讓下面的學生尤其是坐在後面一些的學生看起來很吃力。加上有些字的筆畫比較多,許多筆畫都集合到了一起,讓學生很難分辨出那到底是哪個字。
3. 書寫要規范
作為現代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必須規范。首先,這是作為一位老師的基本形象。然後,書寫規范讓板書內容清晰明了,學生能很容易分清主次,抓住重點,牢記難點。最後,板書的規范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4. 書寫要平直
俗話說「字如其人」。許多時候看一個人就能從他(她)的字里看出幾分。為人師表必須真誠正直,為學生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在書寫平直的同時給人最深的感受就是老師是位很值得尊重的正直不阿的人。
5. 寫字要快速
老師一般是邊在黑板上寫字邊給學生講課。如果他(她)寫字速度太慢,這會讓台下學生等太久。既耽誤了大家太多的上課時間又讓學生等得不耐煩使他們對這位老師有種厭惡感甚至都不再想聽他(她)講課了。
6. 板書要有藝術
文學是門藝術,寫字更是一門藝術,它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如果老師在上課之時在黑板上能板書出一種藝術,那同學們的視眼也將會被這種藝術給吸引住,同時也會被老師身上所流露出來的這種文學氣息這種文學修養所深深吸引住,那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又怎麼可能不會提高呢?

Ⅷ 教學板書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01提綱式·

提綱式板書:指按教學內容,用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編排出書寫的提綱。

特點是:能緊扣教學內容, 突出教學重點,能直觀地給學生呈現出完整的內容體系,啟迪學生的思維,便於學生掌握要領,而且還能培養其分析概括的能力。

這種方法最容易掌握,也有比較明顯的問題,那就是不夠特別,不會給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覺,是比較中規中矩的一種板書樣式。
02線索流程式·

線索流程式板書:是按教學內容的先後順序進行板書的形式。

比如講解《人的消化》一課時,教師可設計以下線索式板書,使教學內容條理清晰,一目瞭然,便於接受。

這種板書樣式也經常應用在講解語文課文中,可以按照情節和故事發展來進行梳理。
·03表格式·

表格解釋法式板書:一般用於知識性強並可以明顯進行分類的內容。不會有學科限制,只要內容適宜都可以應用。

比如小學歷史《四大發明》一課,課文層次清楚,四部分內容表達方式相仿,教師可採用表格式板書,邊講邊填寫,既節約時間,又可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設計出表格,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填寫。表格式板書比其他形式的板書更有利於學生參與,更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使其進行高層次的認知加工,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如何板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0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08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88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1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5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9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1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4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78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3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3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2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92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0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6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