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什麼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

什麼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

發布時間:2022-09-26 15:15:11

A. 1《論語》的文學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從《論語》本身刻畫的人物形象、《論語》的文體特徵、以及《論語》的語言藝術等三方面入手,對《論語》的文學性作一個探視和簡要的分析。

一:《論語》中的人物形象刻畫《論語》中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是《論語》文學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論語》的語言藝術《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輯錄,記述其所見所聞幾近「直錄」,用語忠實,少有鋪張。

三、《論語》的文體特徵《論語》是記錄孔子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的語錄體著作,具有明顯的政論色彩,其文學價值與普通的文學作品畢竟存在區別,不能用現代的觀念評價其文學性。針對《論語》的文體實際,實事求是地揭示其特徵與風貌,是《論語》散文藝術研究的應有之義。《論語》作為語錄體散文,用獨特的說理方式記錄思想的精華,是我國文學史上的首創。

B. 論語的文學特徵是什麼

從《論語》本身刻畫的人物形象、《論語》的文體特徵、以及《論語》的語言藝術等三方面入手,對《論語》的文學性作一個探視和簡要的分析。

一:《論語》中的人物形象刻畫《論語》中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是《論語》文學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二、《論語》的語言藝術《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輯錄,記述其所見所聞幾近「直錄」,用語忠實,少有鋪張。三、《論語》的文體特徵《論語》是記錄孔子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的語錄體著作,具有明顯的政論色彩,其文學價值與普通的文學作品畢竟存在區別,不能用現代的觀念評價其文學性。針對《論語》的文體實際,實事求是地揭示其特徵與風貌,是《論語》散文藝術研究的應有之義。《論語》作為語錄體散文,用獨特的說理方式記錄思想的精華,是我國文學史上的首創

C. 《論語》文學體裁及對應審美特徵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孔子與弟子言論的結集。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祖先是西周宋國貴族,後來流亡到魯國。孔子青年時代做過管理倉庫和牲畜的小官,後來聚徒講學,受業門人先後多達三千人,特出者七十二人。孔子五十歲以後做過魯國中都宰,後升任司空、大司寇,並在短期內行攝相事。因為和當權的季氏發生矛盾,不得不去職。然後周遊列國,到處奔波,直至六十八歲才回到故鄉。晚年主要從事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據說曾刪《詩》《書》,定《禮》《樂》,編《春秋》,尤喜讀《易》。孔子在傳播古代文化方面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論語》一書是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所記。關於《論語》的體例和名稱,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篹,故謂之《論語》。」「論」字有「整理」、「撰次」等含義,「語」字謂「二人相與而說」,有「論難」「答述」等義(參見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四,《論語音義》)。就字面直譯,「論語」就是經過整理、撰次的對話,也就是「對話集」。原始記錄雜出眾手,最後的編定約在春秋末戰國初。

春秋末期,出現了「士」即知識分子階層,孔子可謂這個新興階層的最大代表。孔子不僅是個政治家、哲學家、教育家,而且是一個愛好詩歌和音樂、精研文學和語言、知識淵博的人,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文化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對「仁」有多次的解釋,如在《論語•顏淵》里,有一次學生樊遲問:什麼叫仁?孔子回答說:「仁者,愛人也。」愛人,就是從家庭出發的尊卑長幼、貴賤親疏的有差別的愛。因此就要講究等級名分。所以要講孝、悌、忠、信的道德禮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禮記•中庸》記錄孔子的解釋,說:「仁者,人也。」就是說人要講做人的道理,要同情人,要愛人。因此他主張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我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來對待我,我也不以此待人。孔子主張「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即統治者應節約用度,愛惜民力,不要在農忙時去役使百姓。孔子同時反對橫征暴斂,認為「苛政猛於虎」。又反對奴隸殉葬制度,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孟子•梁惠王上》)所以,孔子「仁」的思想包含著一種把人當作人的思想,有一定的人道主義精神。

孔子除了「仁」的思想外,還提倡「禮」。「禮」

D. 論語語錄體的特點是什麼

這種表達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對話人生的基本運動是轉向他人」,所以,語言簡潔樸素、生動形象、明白易懂;語句簡短流暢、通俗明了、詼諧機智;語句有肯定句也有反問句;在談話中有一問一答式、一問多答式、亦或是多人談論式;語氣有同輩之間平等的對話、有師生或上下級訊問。總之,「思想不是按其在頭腦中存在的方式去表達,而以對話的方式去表達」,在平和的對話或是在激烈的辯論中,諸多的有關教育的問題被討論著;教育的規律被探尋著;教育的真諦被揭示著;教育的理解被闡發著,留給後人的是先哲們的教育智慧,這些智慧幫助我們將今天的教育走向輝煌。
語言簡約而含義深遠,是《論語》的一大語言特點。「《論語》是語錄體散文,……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游國恩語)《論語》作為孔子及其弟子言語行事的輯錄,重在記言,一般只說自己的觀點,不會充分展開與論證。「略無華飾,取足達意而已。」(魯迅語)
言簡意賅卻富有哲理的語句准確地傳達了孔子對社會人生的認識,例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這不僅僅是贊美松柏,更是體現了孔子對社會人生的深刻的觀察與思考。《論語》中的許多語句,「詞約義豐」,具有哲思之美。

E. 《論語》是語錄體的著作,語錄體的特點是什麼

語錄體

中國文體。常用於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也用於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於只言片語的記錄,不重文彩,不講篇章結構,不講篇與篇之間甚至段與段之間時間及內容上的必然聯系,故稱之為語錄體。先秦記載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論語》及宋代記載程顥、程頤言行的《二程遺書》,均堪稱語錄體的典範。其中《論語》簡明深刻、語約義豐,往往在一兩句話里包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經驗,流傳後世,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警句和格言。

F. 論語創立語錄體在墨子中得到發展,進而形成孟子的對話

《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
《尚書》中的記言文字,已初具說理文的論說因素。我國古代說理文體制的 逐步形成,跟百家爭鳴以及諸子散文的出現和發展相一致。《論語》創立的語錄 體,在《墨子》中得到發展,進而形成了《孟子》的對話式論辯文。《莊子》豐 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像,成為先秦說理文的瑰寶。《荀子》、《韓非子》中的專 題論文,則標志著我國古代說理文體制的完全成熟。
第一節 先秦說理文體制的逐步成熟
語錄體和韻散結合體 對話體和寓言體 獨立成篇的專題論文
先秦時期,說理散文經歷了一個由萌芽到成熟的過程。儒家和道家的代表著 作《論語》、《老子》,以其弘深的思想,詞約義豐的寫作特點,對後世說理散 文有廣泛的影響。
《論語》記載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 再傳弟子纂錄而成。《論語》編輯成書在戰國初年。《論語》每篇標題取自首章 首句中的兩個字,各篇之間沒有時間的先後順序,每篇內各章之間也沒有共同的 主題。作為說理文,《論語》還很幼稚。不過,先秦說理文的一些文體特徵,在 《論語》中已有萌芽。語錄體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它或是記錄孔子的只 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還沒有構成單篇 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書中也有些較長的段落,如《先進》篇中「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華侍坐」,詳細記載孔門師生間的一場談話,敘述清楚,有一定描寫, 表現了人物的不同個性,作為敘事記言文字,比較成功,但與說理文顯然還有一 定距離。而《季氏》篇中「季氏將伐顓臾」里孔子的幾段話,針對性強,層次清 晰,具有說理文的某些特點。《論語》這種在對話中說理的形式,直接影響了先 秦說理文的體制。但語錄體並不是《論語》文學價值的主要方面,《論語》的文 學色彩在於表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實、含蓄雋永的語言。
《論語》只記錄了孔子廣告的一些片斷,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現,但《論 語》在對孔子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的記載中,表現了一個親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 象。此外,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論語》中也有反映,如耿直魯莽的子路、安貧樂 道的顏回、聯盟機智的子貢等。但輯錄者本意並非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 語錄體寫人畢竟也有局限。《論語》的文學性還體現在以形象的語言來表達深刻 的道理。如「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子曰: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述而》)等等,形象簡約地表達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無窮。《論語》中 充沛的情感和豐富的語氣詞,使其語言更為委婉。如「子曰:『賢哉,回也!一 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 也》)簡短幾句包孕了真摯的情感,以及對顏回安貧樂道自在心境的贊賞。又如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述而》)「矣」、 「也」等語氣詞的使用,把對自身的無限感慨和對周公的無限思慕,表現得意味 深長。
《論語》言近旨遠、詞約義豐的說理,形象雋永的語言,使它成為先秦說理 文主要的形態。《老子》以韻文為主,韻散結合的形式,是先秦說理文的另一形 態。與《論語》出於孔門弟子纂錄不同,《老子》主要是老子自撰,它集中反映 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探討的是玄妙的形而上學問題,《老子》比《論語》更具抽 象思維特質,它的文學性,主要源於哲學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詩意的語言。 老子哲學的理論基礎是「道」,在探索宇宙原始,追尋萬物本源時,並未忘懷現 實人生。《老子》一書中表現出了作者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憤世嫉俗的情感。其文 章猶如一組辭意洗煉的哲理詩,採用大量的韻語,排比、對偶句式,行文參差錯 落,猶如魚龍曼衍,變化多端,像詩,也像歌謠,常比喻來表現深刻的哲理。如 第六章描寫「道」孕育萬物,生生不息的情狀雲:「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 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以形象的比喻表現玄妙的哲理,文 氣跌宕流暢,句式連環相對。雖然就說理文文體來說,《老子》還缺乏充分展開 的論述,還不是結構完整的說理文,但它和《論語》都以注重情感和形象性,奠 定了先秦說理文的基本特徵。
先秦說理散文,在語錄體的發展變化中逐步成熟。戰國中期的《孟子》散文 也是語錄體,篇題仍是擷取首章首句的二三字,每篇也不是圍繞著一個主題來論 述。全書不僅記錄孟子的只言片語,更有一些章節就一個中心論點反復論述,形 成了對話體的論辨文。時代在孟子之前的《墨子》,和《孟子》同時代的《莊子》, 則顯示出由語錄體向專論體過渡的跡象。《墨子》中反映墨子的主要思想和代表 其說理風格的是《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等10論。這些篇目 的標題都概括了論述的中心思想,也許是編輯者的加;文章結構完整,層次清楚, 不再是三言兩語的獨白或對話。《墨子》尚未完全擺脫語錄體的影響,大量的「 子墨子曰」,表明這些仍是墨子後學對墨子講學之辭的記錄。只是這些語錄,段 與段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是在圍繞同一個論題加以論述,因而就再不是語錄的簡 單聯綴,而是有內在邏輯的論文,說理文體制在《墨子》中形成了。《莊子》中 的許多篇章雖然圍繞論題仍有不少對話,但許多篇章整篇不是問答式的對話結構, 而是以多則構思奇妙的寓言結構成文,並且在論述中,形象情感與邏輯思辯結合 在一起,就文體形式來說,別具一格,可算是抒情性說理文。戰國末期,《荀子》、 《韓非子》中的專題論文,標志著說理散文體制的定型。荀、韓之文,往往是長 篇大論,有一個標明全篇主旨的標題,論點明確,中心突出,論證精密,注意謀 篇布局,結構渾然一體,表明我國說理文體制已經成熟。從此以後,專論體成為 我國說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G. 論語的主要特點

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論語》以記言為主,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

《論語》原文選段: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庭,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白話譯文:

孔子在家鄉時,非常恭順,好像不太會說話的樣子。他在宗廟和朝廷里,說話明白而流暢,只是說得很謹慎。上朝的時候,(孔子)跟下大夫談話,顯得溫和而快樂;跟上大夫談話時,顯得正直而恭敬。君主臨朝時,他顯得恭敬而不安,走起路來卻又安祥適度。

魯君召孔子去接待庾臣賓客,他的面色莊重矜持,步伐輕快。向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向左向右拱手,衣裳之前宕動,卻顯得整齊。快步向前時,好像鳥兒舒展開了翎膀。賓客告退了,他一定向君王回報說:「客人已經不回頭了。」

孔子走進朝堂的大門,顯出小心謹慎的樣子,好像沒有容身之地「他不站在門的中間,進門時不踩門坎「經過國君的座位時,瞼色變得莊重起來,腳步也快起來,說話的聲音低微得像氣力不足似的。他提起衣服的下擺走上堂去,顯得小心謹慎,憋住氣,好像不呼吸一樣。

走出來,下了一級台階,面色舒展,怡然和樂「走完了台階,快步向前,姿態好像鳥兒展翅一樣。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是恭敬而謹慎的樣子。

(孔子出使到別的諸侯國,行聘問禮時)拿著圭,恭敬而謹慎,好像拿不動一般。向上舉圭時好在作揖,向下放圭時好像在交給別人。神色莊重,戰戰兢兢;腳步緊湊,好像在沿著一條線行走「獻禮物的時候,和顏悅色。私下裡和外國君臣會見時,則顯得輕松愉快。」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鄉黨篇》

(7)什麼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論語》的成書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論語》前後十篇在文體和稱謂上存在差異,前十篇記孔子答定公、哀公之問,皆變文稱「孔子對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問則稱「子曰」,表示有別於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論語》既是語錄體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麼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復的章節。

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於《學而篇第一》,又重出於《陽貨篇第十七》;「博學於文」一章,先見於《雍也篇第六》,又重出於《顏淵篇第十二》。

又有基本上是重復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

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里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可為也。」《憲問篇第十四》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衛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如果加上《學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復四次。這種現象只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時弟子各有記載,後來才匯集成書。所以《論語》一書絕不能看成某一個人的著作。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尼山鎮境內),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H. 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4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8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2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5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7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1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9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