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語文小升初考試重點的題型
語文考試主要包括拼音、字詞、句子、閱讀、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基礎知識部分約佔50分,閱讀部分佔20分,習作部分30分。
② 小升初語文試卷
一、識字。(20分)
1、給加點字讀音全對的一組後打"√"。(2分)
A.屋脊(jī)宮闕(què)吮吸(yǔn)鏖戰(áo 凌晨(línɡ)( )
B.鋥亮(zènɡ)眸子(mǔ)彈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
C.嚇煞(shà)蜷曲(quán)鳥瞰(kàn)音樂(yuè)鳥喙(huì)( )
D.愜意(qiè)衣冠(ɡuān)鬆散(sàn)熾熱(zhì)憧憬(chōnɡ)( )
2、給沒有錯別字的一組句子後打"√"。(2分)
A.海倫不分晝夜,像一塊乾躁的海棉吮吸著知識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湯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馬俑維妙維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在雕塑史上決無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別校園,我的心中就湧起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3、看拼音寫字,組成詞語。(12分)
shà shì yú lán yì cuò
()時( )好須( ) 波( ) ( ) 揚頓( )
hào yù chù lǒu cù fáng
( )盡( )寒抽( ) 竹( ) ( )不及( )
4、臨寫下面的字,注意寫得入體、美觀。(4分)
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
————————————————————————————————————————————————————————————————————————————————。
二、積累。(20分)
1、把成語補充完整。(5分)
司空見()前()後()()思()慮()()不倦五彩(()()不絕)()驚心動()如()似()()山()嶺浮想()()
2、按要求寫成語。(4分)
⑴反映品質優秀的:_________、_________ ;⑵形容人特別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⑶形容風景優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⑷表現深情厚誼的:________、________。
3、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我們還讀過一些寫兒童生活的古詩,如《》,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它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增一點兒則嫌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是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景物,如"春潮帶雨晚來急"。請再寫出兩句含有"雨"的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我們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來表示;
(5)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
三.閱讀(30分)
閱讀下列片斷,按要求回答問題。
「吹面不寒揚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1.對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會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作者把春風比作「母親的手」,你對春風有什麼感受?用一個比喻句把這種感受寫出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徵,回憶你讀過的古詩,寫出一句能表現這種特徵的詩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說說下邊加粗的詞好在哪裡。(A、B兩句中任選一句)(3分)
[例] 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撫摸」這個詞,從觸覺的角度寫出了春風溫柔的特徵,很有感情。]
A.……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
[答]_______________
B.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答]________________
4.下邊句子中的著重號表示朗讀時的重音,哪一句不恰當?(2分)
A.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B.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C.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D.在雨里靜默著
閱讀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潔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開花。母親一見潔白的木槿花,就會眼含淚水,嘴唇哆嗦著說:「我那時好糊塗,好糊塗啊。」這裡面有個故事。
我五歲那年,右腿忽然青腫了一塊,痛得我成天哭喊。母親見我熬不過,就背著我去廖醫生家。廖醫生是個老中醫,退休後在家裡開了個小診所。他醫術好,心也善。
廖醫生看了我的腿,責怪我母親:「再晚來兩天,右腿就廢了。這是骨髓炎,嚴重了,就得截肢!」母親不敢出聲,眼眶卻紅了。其實不能怪母親,父親去世後,母親終日為一日三餐發愁.哪有閑錢給我治腿?母親擔心地問能否治好,得到廖醫生的肯定回答後,臉色晴朗了許多,可片刻後,又一臉的陰雲。
廖醫生給我敷了草葯,又交給母親兩帖中葯,說兩天後再來換葯。母親顫聲問要付多少錢,廖醫生說五塊錢,母親的臉紅了,局促不安地說:「我,我只有兩塊多錢,能不能下回補上?」廖醫生爽快地說:「行,不急,啥時有錢啥時給。」
母親借不到錢,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親只好揣著八個雞蛋去廖醫生家。那時雞蛋很便宜,幾分錢一個。廖醫生不肯收,母親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下來了。廖醫生的眼睛也濕了,安慰母親:「好,我收下。錢的事,不要說起。」看了幾次腿,母親已欠廖醫生二十八塊錢了,這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去廖醫生家,母親帶上了家裡惟一的母雞。廖醫生死活不肯收,母親哽咽著再三哀求。廖醫生拗不過,說:「好,就算我買你的,十塊錢,好嗎?」說著,硬塞給母親十塊錢。那時一隻雞最多賣四五塊錢。母親說啥也不肯接錢。回到家裡,母親發現中葯紙包里有十塊錢,當晚就去了廖醫生家,把錢從門縫里塞進去了。
兩天後,又該去換葯,可母親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淚。不料廖醫生找上門來了。談話間,廖醫生驚喜地發現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說:「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葯,一兩值兩塊錢呢!摘了賣給我,好嗎?」母親驚喜萬分,連忙摘木槿花。廖醫生拿秤一稱,競有一斤。他說:「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錢了。」此後,去廖醫生家治腿,母親就帶點木槿花去。母親不用欠廖醫生錢,廖醫生反而每次付給母親一點錢。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醫生竟去世了。母親十分傷心,去廖醫生家弔唁。母親從他家屬口裡知道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葯的。母親哇的一聲嚎哭起來:「我的恩人呀……」
幾年後,母親也去世了。臨終拉著我的手說:「兒啊,我死後,在我的墳墓周圍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親墳墓周圍就開滿木槿花——聖潔無比的木槿花。
11.第1段中說,母親一見木槿花,就會含著淚嘴唇哆嗦著責備自己:「我那時好糊塗,好糊塗啊。」母親為什麼要反復責備自己「好糊塗」?根據文意,作簡要回答。(4分)
12.以下是有關母親的描寫,根據文意,分別指出其表達作用。(4分)
①臉色晴朗了許多,可片刻後,又一臉的陰雲。
②可母親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淚。
13.文章結尾說,母親墳墓周圍開滿了「聖潔無比的木槿花」。這「聖潔無比的木槿花」有什麼象徵意義?請作簡要回答。(4分)
14.母親和廖醫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請你對其中的一個人物作出評析。注意從文中選擇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和歸納。不超過80個字。(8分)
四.作文(30分)
我們知道:笑臉有多種:微笑、嘻笑、奸笑、哭笑、哈哈大笑、皮笑肉不笑……笑還引申出笑談、笑話、笑柄、笑星、笑劇……知逐顏開、笑容可掬、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是人的本能。笑是關切、友善、自信、成功;笑能化解矛盾,融化愁緒。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英文中亦有這樣的說法:Laughter is the bet medicine.(笑是最好的葯)。據說醫院有「大笑療法」,笑到病除。笑比哭好。人們總是祝願天天開心,笑口常開。然而,有人整天或因工作繁忙、學習緊張、生活奔波、家庭不幸、身體病痛等原因忘記了笑聲。
請以「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500字
③ 小升初語文閱讀訓練答題技巧
一、做閱讀理解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范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准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誰----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說說主人公思想性格變化題型----關鍵要答出「變」來,如:他從以前……變得……
5、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揚,為什麼贊揚;或反對,為什麼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 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 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 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主的高尚品質。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 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接頭」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 深切同情。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
④ 小升初語文、數學最常考的題型有哪些
小升初語文考試題型及考點分析:
第一部分:語言的積累及運用
1.語音
出題方式:讀拼音,寫字、詞;
給漢字注音;
多音字;
劃去不正確的讀音;
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字形
出題方式:改正詞語中的錯別字;
把詞語補充完整;
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字、詞義
出題方式:解釋加點字的意思;寫出詞語的反義詞或近義詞;按照語體色彩給詞語分類;用所給詞語造句;選擇正確的詞項;下列詞語的用法正確的或錯誤的一項是;關聯詞的使用。
4.句子
出題方式:句式改寫;
修改病句;修辭手法的運用。
5.古詩句積累
出題方式:默寫一首大綱所要求背誦的古詩;按要求默寫詩句。
6.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
出題方式:語言是否得體,如何修改;仿寫一句話或一小段話;寫對聯;如何表達更得體。俗語、諺語;擬寫廣告語;言外之意;通知、書信、表揚稿、請假條的擬寫;根據主題,寫一段話。
第二部分:閱讀
(一)現代文閱讀
考點:為文章劃分段落層次,說明緣由,概括段義;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詞語釋義;說說你對文章的感悟;分析某句話的作用;分析概括人或事物的特點、性狀等;作者思想感情前後不一,是否矛盾;換詞是否得當;語言修辭手法的考察;解釋某句話的含義;擬寫標題;標點符號的運用;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二)文言文閱讀
考點: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翻譯兩個句子;對文言文的領悟。
(三)詩歌鑒賞
考點:對意象的分析;對某一句詩的分析;詩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押韻;詩人表達的情感;詩歌的體裁。
第三部分:作文
常考記敘文,分為半命題和全命題作文。考察學生是否能夠准確審題,語言的表達是否清楚、貼切,行文是否生動形象,表達是否條理清晰,思想是否深刻,以及書寫是否規范。
⑤ 小升初語文古詩賞析方法和解題技巧
考試閱讀鑒賞題型中,古詩文鑒賞是經常會遇到的一類,很多孩子說,現代文閱讀理解都這么難得分,古詩文更難啦,有哪些閱讀鑒賞技巧和方法呢?我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升初語文古詩賞析方法和技巧
01
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02
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後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一、二句)、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尾聯(七、八句),頷聯、頸聯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後產生於盛唐,流行於中唐,發展於晚唐與五代,成就於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不等、長短不一)、詩余(由詩歌發展而來)。根據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中調(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規定的字數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有關詩詞知識的測試范圍很廣,詩歌體裁、押韻、對仗等方面。掌握詩詞知識,不但要記,還要會用。
03
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等。
寫景詩:學生在高中階段會接觸到,毋須多說。
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直抒胸臆,表達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誦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淵明、劉禹錫、杜牧等都是詠史詩的作者。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蘊。
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
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還有一系列與邊塞有關的東西形成於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04
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擇題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作特色。如陶淵明的詩恬淡平和,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鬱頓挫。
流派主要指詩歌的流派和詞的流派。
1、詩歌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詩經》;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陸游等。
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的熱烈追求,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奇特的想像和誇張手法、神話故事來塑造形象。源頭:《楚辭》;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賀、龔自珍等。
2、詞的流派:豪放派、婉約派
豪放派:氣勢磅礴,格調高昂,意境雄渾,感情激盪。
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筆調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深遠。
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觀、李清照。
05
注意分析各種表達技巧
1、如推敲方面的煉字、煉句、煉意。
選材方面的虛實結合(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虛景是詩人通過感覺、聯想或想像而虛擬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虛實結合往往是古詩詞意境的基本方法。
2、選材方面的反襯:古詩詞表達技巧中的反襯是相對「正襯」而言的一種表達技巧。在作品中為了使對某事物的描寫更清楚、突出,而採用相反的、相對立的事物從旁陪補的方法。它與「對比」不同,對比的兩個事物間的關系是並列的,結果是突出對比雙方;反襯卻可以明顯地分出襯托的事物和被襯托的事物,突出被襯托的一方。
3、內容方面的動靜結合:有時可理解為「以動襯靜」,「動靜相對」。
4、結構方面的伏筆與照應:詩作者在讀者不經意處的暗示交代,使詩歌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文題呼應。結構方面的對比:對比是指在作品中把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兩方面並舉出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於突出形象特徵,揭示形象意義,對於主題的表達也易產生犀利、深刻的效果。結構方面的設問與懸念。
5、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意在言外,等等。
古詩詞的藝術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並不都是單一的,往往是綜合復雜地運用。我們在鑒賞的時候,要注意在具體語境、整體詩境中分析藝術特點,不要簡單地陷入術語、概念的怪圈,有時候還要根據不同的題型,不同的題干要求,從規定的角度,作出正確的判斷。
06
注意品味各種語言風格
古詩詞中對詞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內涵的深入解說,因此了解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很重要。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莊重、嚴肅與詼諧、風趣;形象、生動與質朴;簡練與縝密;含蓄與明了;犀利與平和;細膩、委婉與豪爽、熱烈。對語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詩歌鑒賞力的高低。
1、要在意境中品味詞、句:詩中的詞、句處在統一意境中,只有在詩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憶舍弟》的總體意境,就能正確理解「月是故鄉明」———因思鄉念故鄉而備覺故鄉的月更明。
2、要把握特殊語法現象:為了合乎作詩詞的規則,所以往往有變式句存在。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詞中詞類活用現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等等。
07
注意明辨各種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使表情達意豐富形象。
1、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
2、通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特點。
3、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
4、互文:在連貫性話語中,將本應含在一起的詞語,分別安排在上下兩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說:「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下馬在船」。
5、設問: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6、誇張:如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古詩詞常用的修辭還有擬人、反問、反復等,都要求我們去注意。
08
注意關注詩歌題目
詩歌的題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線索,如試題題目為「約客」,作者約人,對方遲遲沒有來,環境上「家家雨,處處蛙」的渲染,約了客人,怎麼不來?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慮。
09
注意明察考題暗示
古詩鑒賞題後,往往會有一些注釋,填表式題目中已有內容實際上就是例題。提示內容,都是為考生答題給予人文關懷,注意了這些方面就有利於解題。
10
注意運用聯想、想像
詩歌鑒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聯想、想像,如王駕的《雨晴》,作者沒有描寫鄰家院子景色,但寫了「蜂蝶紛紛過牆去」這一實景。如果考生緊緊依傍這一詩句,透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霧,會聯想到鄰家春色美不勝收,如此景緻,連路人都會駐足觀望,更何況是喜花的蜂蝶呢!
小升初語文古詩詞鑒賞解題技巧
分析形象型
1.提問格式:
⑴這首詩塑造了什麼樣的形象?
⑵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
⑶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
A、人(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B、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
C、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現形象。
⑵形象蘊含詩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徵意義和社會意義。
3.答題步驟:
⑴概說塑造了什麼形象。
⑵結合詩句內容或表達技巧具體分析形象特點。
⑶揭示形象表現的意義(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題示例:
早梅
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驟一)本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
(步驟二)「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
(步驟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
⑴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⑵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⑶某幾句詩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2.解答分析: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題步驟:
⑴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⑵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
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明凈絢麗、幽靜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⑶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
✍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 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註: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步驟一)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步驟二)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
(步驟三)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
⑴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藝術技巧)?
⑵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達技巧)。
⑶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⑷這首詩(某某詩句)在寫景(抒情、描寫人物/某某)上有什麼特點?
2.解答分析:
這類提問注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
3.答題步驟:
⑴明手法: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⑵釋理由: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問: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
(步驟一)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步驟二)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步驟三)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分析語言特色型
1.提問方式:
⑴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⑵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⑶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2.解答分析:
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煉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要注意語言的特色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
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實無華、明快淺顯、明快直露、明白曉暢、流暢自然、多用口語、通俗易懂、華美絢麗、辭藻華麗、深沉雋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纏綿哀怨、溫婉悲涼、庄諧俱見、簡練生動、簡練傳神、准確精練、生動形象、准確傳神等。
3.答題步驟:
⑴明特色: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
⑵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⑶析作用: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問: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
(步驟一)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
(步驟二)「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
(步驟三)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煉字型
1.提問方式:
⑴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⑵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⑶從某句詩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作具體分析。
⑷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請作具體分析。
⑸對詩中某個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⑹詩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⑺詩句中某個字換成某字,你認為哪個更好?試作分析。
⑻此詩某句中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
⑼這首詩(某句)的詩眼是某字,試作分析。
2.解答分析: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組織答案時常用術語:深刻、含蓄、突出、生動、形象、傳神等。
煉字的角度:動詞、形容詞(重疊運用的、活用作動詞的、表色彩的)、數詞、虛詞。
3.答題步驟:
⑴釋含義: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⑵描景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⑶點作用: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問:前人認為, 「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同意。
(步驟一)看,在詩中指回望。
(步驟二)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驟三)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
分析構思( 結構思路) 型
1.提問方法:
⑴這首詩是怎樣構思的?
⑵請分析這首詩的構思之妙。
2.解答分析:
詩歌有思路,一首詩句與句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那麼,分析詩的結構思路,必須把握詩句的關系。有的詩先寫景後抒情,有的先敘事後抒情,還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之說。
3.答題步驟:
⑴概述詩句的內容。
⑵揭示詩句之間的聯系。
⑶指出這種構思傳達出什麼思想感情。
✍答題示例:
山房春事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問 請簡析本詩的構思之妙。
答
(步驟一)一、二句寫梁園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亂鴉翻飛,遙望前方一片蕭條;三、四句以「舊時花開」反襯現在的人去園空。
(步驟二)這樣,一、二句烘托出凄涼的氣氛,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三、四句就在此基礎上抒發感慨,顯示主旨。
⑥ 如何高效提高小升初語文成績
在面對小升初階段,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高效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今天我們來說說如何高效提高語文成績。
小升初語文高分需掌握的事項有:掌握規律、抓住要點、提高能力。
1、標點符號
知識要點:
①綜合運用學過的常用標點: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冒號、引號、省略號、書名號。②認識分號。
難點與對策:
①句號和逗號的區分。句號和逗號使用的頻率最高,錯誤也最多。一是句逗不分,二是「一逗到底」。對策首先是讓學生明白標點符號的重要性。(葉聖陶先生說過:「標點很要緊。一個人標點不大會用,說明他語言不夠清楚。」)再者是讓學生弄懂,「陳述句末尾的停頓,用句號。」
②某些標點行文時的規范寫法。本來,只要懂得正確運用標點符號就行了。但是,由於行文時不注意規范的寫法,也會影響標點符號作用的發揮。因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不規范的寫法:(一)誤把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冒號等「點號」加在一行之首;(二)把引號、書名號等「標號」的前一半寫在一行之末,或把它們的後一半加在一行之首。
對策是說明規范使用標點的意義,讓學生在使用中形成習慣。
2、閱讀
知識要點:
①閱讀程度適合的文章。
(一)能正確地給文章劃分段落,概括段意,列小標題。
(二)能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領會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並有自己的見解。
(三)能領悟文章的思路和表達方法。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他文章稍作準備,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默讀速度不少於300字/分鍾。能背誦學過或讀過的喜愛的優秀詩文(包括教材所指定的課文)。
③學會瀏覽,能根據需要通過圖書館等渠道收集各種資料。培養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每年不少於50萬字。逐步培養自讀書筆記的習慣。
難點與對策:
①給文章分段,寫段意。要學會較合理地分段,就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規律:一是確定分段的依據(按事情發展順序、按時間的推移等等);二是找出標志,它們可能是文章的標題,一些表示時間、地點、方位的名詞、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段等等。要寫段意,可抓住以下三原則:抓准重點,概括要點,精簡語言,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歸並各節意思,摘取中心句、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等略加修改。我們應該注意,分段和寫段意都不是閱讀的目的,只是理解文章的一種手段而已。
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可以通過復習一些重點課文,同時精選一些既符合訓練要求,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短文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以記事為主的文章,可以抓主要事件分析,通過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認識其思想意義;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可以分析人物的外表與,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寫景狀物的文章,可以抓住事物的特點概括中心。當然,都不要放過文章的標題和文章議論、抒情的句段。
③語文總復習很容易進入「耗時、重負、低效」的怪圈,在閱讀方面更是如此。我們應該在教給學生一定學習方法後,多引導點撥,多變換角度和方式,讓學生自己潛入浮出,自己獨立咀嚼、體會。不應該強求一致,教師更不可把自己的認識、結論強加給學生。
⑦ 2017年小升初分班考試中語文到底怎麼考
同學們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步入了理想的中學,接下來面對的就是分班考試這場戰爭。分班考試是同學們進入中學後的第一次較量,這次較量將分出重點班,同時較量的結果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說,分班考試意義重大。
下面我就來談一下分班考試語文試題的題型特點。在分班考試中,語文的考察呈現出三大特點:
第一:考試難度的加大。
分班考試是一個擇優的過程,既然是擇優,就註定了只有少數孩子能脫穎而出。我們也知道,只要是考進重點中學的學生,其能力都不容小覷,都是一些佼佼者,要想在這批佼佼者之中選出更為卓越的學生,那就意味著,考試難度的加大。有些知識是超范圍的,可能絕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答,但只要有極少會答的就可以了。至於題目到底有多大的難度,通過下題可見一斑。
例題: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良愕然,欲毆之 吾欲之南海 B. 捐祖於野 貨惡其棄於地也
C. 父以足受 汝何以收此凶具 D. 直墮其履圯下 其一犬坐於前。
詞義辨析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這道題還是考察的文言文中的詞義,更為難上加難的是,還涉及到同一個字在不同句子中的含義。
第二:分班考試考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能力。
分班考試的出題者都是初中老師,作為初中老師,他不像小學老師那樣重點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否扎實,他更加註重的是學生在初中有沒有更大的潛力可挖掘,因此更加註重學生的思維靈活度、是否有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一句話:分班考試考察的是不僅是知識還有能力。下面的題型是具有代表性的題目。
例題:2008年,「山寨文化」風靡全國,請仔細立刻下列材料,說說「山寨文化」的含義(什麼是山寨文化)及你對它的評價。(4分)
材料一:過去一年中中國網路搜索最熱門的詞彙,排名第一的是「山寨」,一開始被借用來描述那些剽竊仿造的產品,後來也用來指自製的產品。這個詞最早是用來描述珠三角地區的一些廠家生產的手機,這些手機使用了一種台灣研製的低價晶元,模仿主流品牌產品的外觀或功能,並加以創新,有些甚至在外觀、功能、價格等方面全面超越這個產品。
材料二:2008年,山寨幫摧城拔寨,隨著山寨明星、山寨影視、山寨春晚等加入,山寨風暴愈演愈烈,已涉及各行各業。「山寨」火遍中國,已由一種單純的經濟行動演變為無法迴避的社會文化現象。
材料三:面對「山寨文化」,有人助威,有人叫停,也有人提出「山寨文化」是把雙刃劍,山寨產品通過仿製,並沒有經過正規批准程序,有侵權嫌疑,同時帶來一系列隱患,還擾亂市場秩序。作為一種現象蔓延開來,大家都樂於模仿和抄襲就會傷害我們民族的文化原創力。
——《新聞晨報》
材料四: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傑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時為山寨文化之爭定調:山寨文化是人民群眾的創造,體現了民間的文化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它的生存依據,有它的市場需求,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方面。
——《南方周末》
含義:
評價:
這是典型的材料探究題,需要學生先要讀懂這幾則材料,找出幾則材料的之間的共性(或者個性),然後探究提煉材料的共性,最後在提煉出材料的共性基礎上,運用自己的語文素養概括歸納出自己探究的結果。其中考察了學生閱讀理解、綜合分析、探究歸納、概括能力,不管是哪一環節都需要學生「強大」的能力。
第三:初中知識和課外知識的積累成為部分學生的短板。
分班考試是以初中生的水平來選拔優秀的小學生的,所以,出的題一定會涉及到一部分初一的知識。所以,我們可以將分班考試的重點這樣來劃分:小學知識、初中知識、課外知識的積累。小學知識大家都一樣在學習,基本差異不大,而初中知識和課外知識的積累就成為部分學生的短板,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比如,首師大附中考試的語文所考內容大部分為文學常識。而也有學校在語文的考試中,除了考查學生平時積累的古詩常識外,還涉及到初一重點作家作品,甚至涉及到部分古詩詞的默寫及運用。我們還是通過具體的題目來了解一下。
例題: 今年是虎年,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不少與虎結下不解之緣的英雄人物,請猜猜他是誰。
(1)他三人徑下寶殿,與眾官到朝房裡,抬出鐵籠,將假虎解了鐵索。別人看他是虎,獨行者看他是人。行者:
(2)沂嶺西風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將老母殘軀啖,致使英雄血淚流。猛拼一身探虎穴,立誅四虎報冤讎。(英雄: )
(3)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孫郎: )
首先來看這道題的題型,屬於綜合性學習的題型,這種題型小學沒有,是初中重點題型,中考必考。其次,三則材料涉及到《西遊記》《水滸傳》兩部名著和《江城子.密洲出獵》這首詞,都不是小學課本,而是課外知識和初中知識。分班考試語文的題型及知識點由此可見一斑。
⑧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析
在 六年級語文 考試之後,要做哪些分析呢?下面是我網路整理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析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析(一)一、關於對試卷的分析
本次命題很忠實的尊重了教材,依靠教材,重點考查了學生的雙基能力和教師對雙基的教學水平。六年級命題難度偏易,沒有按照常規的一比二比七的難易布局安排,好學生覺得考得不過癮,拉不開檔次,好的老師也覺得平時的努力沒有全部展現出來。題量偏小,尤其是基礎知識部分,題量偏小造成知識點覆蓋率小,對知識應用部分考查的少,單個題目的賦分過大,有個班級的平均分達到95,優秀率達到95%,這樣的成績和每年的小升初考試不對號,老師們有點不太適應,反差太大。
二、 關於學生答題情況
1、 得分情況:
2、 失分情況:
字詞部分失分:低年級集中在多音字和字的聲調上,如流血、參差不齊,高年級表現在個別字讀音不準和非常用字的讀音上,如攫、慨。原因是訓練不到位。
句子 部分失分:低年級集中在選詞填空不準確,高年級集中在縮句和第三人稱轉述上。這個原因是學生學習不扎實,運用的少,師生都缺乏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
積累部分失分:這部分失分都集中在班級的差生身上,主要原因是平時學習不努力,老師抓得不到位。
閱讀部分失分:學生不能把對 文章 的理解用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大部分學生是理解到位了,但是就是表述不準確,答不到點子上,這個原因一是平時訓練不到位,不會答題,不知道針對得分點去答題,另一個是主要原因: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老師還是講得過多,沒有給學生自己思考和表述的機會,老師給的都是現成的准確答案,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答案,學的死板,教得也死板,教師急功近利,急於完成任務,學生也懶得思考,還有一點就是老師布置的問題過高或過低,過高的學生再怎麼思考也答不上來,過低的僅限於解決字詞,還有一點,就是老師布置的課堂習題大部分都是什麼一點通或者詳解、大王等一些輔導用書上的問題,那上面都有現成的答案,學生照著念就行了,自己沒有得到鍛煉,這個反映教師的備課不好,抄教案,不充分備課,不挖掘教材,死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我們教師的備課和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問題,更是學生閱讀理解得分始終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作文 部分失分:這部分的失分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學生的作文開頭切題不準,而且慢,結尾不點題,升不到相應的高度,草草結尾。中間行文不生動不具體,語言蒼白,表述不準,詳略不當,最主要的是沒有真情實感,中心不突出。我們的考試作文的命題也泛泛死板,不活潑,不能既源於教材又突破教材,基本都是考一個教材上的作文,或者很類似的題目,學生寫的基本都一樣,一個題材,一套話,一樣的低檔。
原因:(1)、學生的語言運用的不好,一是學生練得少,不能學以致用,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能及時讓學生仿寫,仿用,及時訓練,遇到好的新的詞語句子,講一講就過去了,這應該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必要環節,而我們沒有做。
(2)、不生動具體的原因一是我們的學生沒有真實的體驗,我們的活動少,校園 文化 少,學生沒有體驗,哪來的真情實感?另一個是我們的作文教學指導上不去,怎麼生動具體,先要有真情實感,再要有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甚至揭示人生上升高度,更要有平時的積累,這些我們都沒有做到指導到位。
( 3)、我們教師本身的作文水平就不高,這也是作文教學上不去的一個主要原因。老師的下水文一是不寫,另一個是寫了甚至還沒有學生寫得好,怎麼指導學生?每學期的作文競賽,有一半老師的作文沒有高年級的好學生寫得好。
(4)、我們的作文教學沒有一個基本的路子,都在自行其是,各搞各的,水平參差不齊,這個我們負主要的責任,作為教研教學主管部門沒有做到位。
3、對學情的分析:
考前預測和靠後預測基本一致,基本知識部分較好,閱讀和作文差。對於這樣的命題考試,大部分都是基本的書本知識,訓練多的成績就好,訓練不到位的成績就差一些,西堡小學六年級44人,語文平均分95,優秀率90%以上,原因是他們瘋狂的訓練。老師早晨打手電筒上班,老師六點就到校,學生4點放學,5套練習冊,老師全批全改。
4、對教學成敗的分析:
考得好的字詞和積累部分,得益於平時的訓練到位,反復打烙印,反復重現。
考得不好的閱讀和作文,主要的我們的備課和課堂教學的 方法 有待改進和提高,我們的教師的水平有待進一步培訓和提高。
對於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我們在教研和培訓上沒有考慮到問題的嚴重,在每個月的教學常規檢查中督促力度也不不夠,發現問題,但是沒有及時跟進解決。
三、今後的 措施 :
1、上一學段的成功 經驗 是:強化基本知識的教學和訓練,尤其是訓練量的加大,現在小學生散漫和個性張揚的特點,客觀上要求我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既給空間,又不能放線過長,發揚教師的敬業精神,鼓勵教師無私奉獻。我們爭取更好的做好績效的管理。
2、下一學段的教學任務是在強化雙基的基礎上,我們還是要遵照課標要求積極搞好素質 教育 ,我們的教學不僅停留在授業層面上,在解惑和傳道上既教書又教做人,在會學習,會做事,會做人上多做一些功課。
3、對於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問題,我們將在未來幾年的教研上和教師的培訓上加大關注和重視程度,每學期搞一次這兩方面的培訓和主題教研,同時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提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我們要在教學常規管理上對這兩方提高要求和督促管理的力度,每月一次的教學常規檢查中,這兩項涉及到的內容做為重點內容,連續督促檢查。並對這兩個方面加強聽評課,加強這兩方面平時的指導和研究。我們還要組織一個專門的小組,坐下來把這兩方面的問題作為我們的校本課題進行認真研究,創造條件出去看看,學學,提高我們自身的水平。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析(二)一、試卷命題分析及建議:
本次試卷命題能以《語文課程標准》為指導,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個維度來命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從聽力測試、積累運用、開卷有益、妙筆生花四個方面來考查學生一個學期以來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1、試卷命題注重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如:看拼音寫詞語、選字填空、 成語 、片語搭配、選詞填空、關聯詞填空、修改病句等。這類命題題型多樣,能從各個方面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命題面向全體學生,難易適中,題型多樣,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注重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
2、試卷命題注重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積累及寫作技巧的學習情況。如:“積累運用”中的給課文中的人物及相應的品質連線,第九題的古詩文填空及課文內容填空。這類命題注重考查學生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體現了重積累、重知識、重能力、重感悟的教學理念。
3、這次的閱讀題的命題注重課內外的緊密結合,命題從查字典、字詞的理解和掌握、標點符號、句子的改寫、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課文內容的把握及課外知識的積累這幾個方面全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到從基礎出發,注重能力考查,不搞偏題、怪題、難題,題型和題量也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4、本次習作命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命題的提示為學生的選材開闊了思路,又不局限學生的思維。命題的要求也淺顯易懂,一目瞭然,降低了難度,便於學生審題。
二、學生答卷情況分析如下:
(一)、知識比較鞏固:
1、這次聽力測試題的內容是學生熟悉的關於“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知識,是學生耳熟能詳的,題目的要求也非常簡潔,掘棄了以前內容繁多,學生顧此失彼的現象,這樣降低了難度,有99%學生都能夠做到認真傾聽,聽清楚,聽明白,能根據題目要求正確作答,得分率較高。
2、95%的學生有一定的識字能力,能正確拼讀音節,做到書寫正確、規范,有一定的美感。從單字看,字的間架結構勻稱、筆畫較穩,字體雖不一定呈現書法感覺,但都端正、認真。
3、大部分學生能正確、積累和運用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辨析形聲字“資、姿、咨、滋”,選字 組詞 ;能按要求寫出含有一對 反義詞 的成語,從試卷答題情況看,學生對成語的積累很豐富。能給詞語搭配恰當的形容詞、名詞及動詞。95%能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並根據不同的語境選擇詞語填空,“積累運用”及“開卷有益”中的選詞填空得分率較高。關聯詞填空,98%的學生能根據句子前後聯系選擇合適的關聯詞填空。修改病句這部分,大部分學生能把詞語重復羅嗦及用詞不當的病句修改通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也訓練得比較扎實,失分較少。可見,教師平時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還是比較到位的。
4、99%的學生能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根據課文內容給不同人物選擇表現人物品質的詞語連線,得分率高;能積累和背誦課內外優秀詩文、 名人 名言 及課文中精彩的片段,並按要求正確作答。
5、此次作文命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有話可說。大部分學生能從生活小事中的點點滴滴入手,圍繞“親情、友情、信任、時間、糧食、金錢……”等主題,根據自己生活經歷例舉一、兩件具體、真實的事例來寫,比較通順流暢地表達內心的情感。其中,高能生的習作文質兼美,語言積累豐富,運用能力強,學過的詞語、句式、寫作技巧都能夠學以致用,較深層次地表達和體現獨特的內心情感。
二、知識比較薄弱:
1、錯別字現象嚴重。錯別字的領地涉及聽力測試、積累運用、開卷有益和妙筆生花這四大塊。多為同音字、形近字的混淆等錯誤,如:“人文”誤為“人聞”,“魁梧”的“魁”誤為“槐和魅”,“急躁”誤為“急燥”等。
2、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不強。30%的學生的概括能力有待努力提高,問題主要出現在對題目的要求出現偏差,如“我最感動的是文章例舉的 這個例子”中,很多學生都不能做到綜合概括,而是將文中的句子或詞語斷章取義。學生反映出來的問題暴露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於閱讀的方法引導還有待加強。
3、個別學生還沒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以至出現漏題、答錯題的現象。如:閱讀題出現漏題的現象,有一部分學生給“偷”字選擇讀音這道題給漏了,在詞語搭配這一題,也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認真審題,如:“專注地( )”和“接連地()”,很多學生沒有注意“地”字後面需填動詞,而填上了名詞,這也是以往經常出現的。
4、50%的學生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尤其是省略號和引號的運用。在習作中,也發現一部分學生亂用標點符號的現象,可見平時要加強對標點符號的訓練。
5、30%的學生不能根據語境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例如:在“身初逆境”的“處”字,“空閑”的“空”,這兩道題的失分率較高。對於前後矛盾的病句,也有一部分學生不懂得修改。
6、有一些同學沒能認真審題,不能抓住一、兩件事來寫,作文基本功差,作文內容空洞,條理混亂,句子不通順,寫得不夠詳細,有一帶而過的現象,還有一些學生對“怎樣懂得珍惜”的體會不夠深刻。
三、今後教學改進措施:
從試題的導向性和學生在測試中出現的錯誤類型,提示我們今後的教學中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
1、加強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促使學生改正讀題馬虎、審題不細、不願檢查等等不良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良好的讀書寫字姿勢、書寫習慣、讀書習慣、審題能力等的培養,如讓學生養成把題讀完整,多讀幾遍,回頭檢查的好習慣。
2、扎實雙基,多種策略降低錯字率。繼續重視字的音形義的結合來學生字,做到讀准音、書寫規范准確。及時幫學生區別同音字、形近字,加強多音字在語境中的辨析。讓學生掌握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結合閱讀教學,讓學生加強訓練,提高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率。
3、繼續督促學生背誦名篇佳句,優美詞語,促進學生積累運用。 加強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體會重點詞句含義的能力,對課文的理解感悟能力,概括的能力。要把學生的興趣從課內引導到課外閱讀上來,拓展閱讀的面,增加閱讀的量。
4、習作教學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寫作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增加趣味練筆的機會,多讓學生寫感興趣的事情,多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練筆,課堂作文要在重視課前指導的同時,加強作後的評議和反饋。注意鼓勵學生寫出有個性、有創意的文章來,杜絕抄襲現象。
5、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花大力氣做好學困生的補差工作。平時教學,要對學困生因材施教,適當降低要求,讓後進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使他們迎頭趕上,學有所得。
⑨ 小升初語文考試題型及答題技巧
部編版小升初語文考試題型一般有
①根據拼音填寫響應的詞語,注意把字寫美觀。
選出選項中拼音無誤(有誤)的一個選項
選出選項中有(無)錯別字的一項
查字典
根據意思寫成語
②給你一段話讓你填和某物有關或者一個意思的詞,比如填和「看」有關的詞,和「動物」有關的詞,和「歷史人物」有關的詞。
③按要求寫句子,比如問句改陳述句,把字句被字句互改,雙重否定句,縮句,擴句,仿寫等等。
④近義詞,反義詞,歇後語,
⑤名著閱讀類的題。比如給一本名著,問作者是誰,作者的簡介,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什麼。或者給名著中的一段文字,考名著中的內容。
⑥古詩。給一首古詩,分析古詩內容,問哪個詞用的好不好,為什麼,或者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情感。
⑦默寫和知識積累,給給古詩描寫的場景寫出對應的詩句,一般不要寫錯字。還會考一些文學常識。
⑧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給一篇短文然後考和短文有關的知識,一般有解釋詞語,某個成語或者詞語的意思是什麼,這里一定要解釋完詞語的意思再說出這個詞語在短文中的意思。還有根據要求在文章中用直線,波浪線或者虛線把句子劃下來,這里一定要看清楚用什麼線畫。還有題目會從文章中拿下來某個句子或者某個詞語,問你這個句子或者詞語有什麼含義,解釋它的含義。還有文中的那哪句話可以體現哪個人物的什麼感情,從文中找到並且摘抄。還有可能會出一個聯系文中內容,說說自己的看法。還有文中的什麼內容和某名著,某古詩相似,這時候就考名著或者古詩的內容了。
⑨作文,按照要求寫作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