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主要內容
《山中訪友》—— 課文記敘了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山中訪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漢榮先生發表於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傑作。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簡略,記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因為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
該文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審定通過,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課本(07年後又編入全國通用教材六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課《山中訪友》)。
(1)六上語文書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山中訪友》詞語解釋:
1.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
2.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3.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4.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5.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6.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奏地誦讀詩文。「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
7.梔子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對生,長橢圓形,有光澤,花大,白色,有強烈的香氣,果實倒卵形。花供觀賞。梔子花開在初夏,所以說「梔子花的氣息」間接地點明了作者訪友的時間是初夏。
8.歲月悠悠:年月久遠,也可說成「悠悠歲月」。
9.俠客:舊時指有武藝、講義氣、肯舍己助人的人。
10.別有深意:另有一種深刻的含義。別:另外。
B.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全部主要內容
《別餓壞了那匹馬》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我」的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贊揚了殘疾青年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後的感激之情。
C. 六年級上冊語文歸納課文12,橋,的主要內容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2課橋的主要內容是:課文主要寫了黎明,一個小山村在山洪山暴發時,大家蜂蛹到一座窄橋前,緊急關頭,老村支部書記冒著生命的危險,組織村民排隊過橋,由於山洪來勢兇猛,父子倆最終被洪水捲走。課文贊頌了老村支部書記臨危不亂,舍己為人的品質。
D. 六年級上冊 《草原》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通過寫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依次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蒙古族人民熱情迎客的場面與主客飲酒聯歡的場面。通過這些畫面的刻畫,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賞析:
《草原》是現代作家、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已選入人教版新課標(老教材)五年級下冊第1課和教育部統編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課。文章主要描繪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主客聯歡圖這三幅生動的畫面 。作者在最後引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E. 六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有什麼內容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有這些:
1、《山中訪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漢榮先生發表於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傑作。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簡略,記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因為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
該文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審定通過,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課本(07年後又編入全國通用教材六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課《山中訪友》)。
2、《山雨》是由當代著名散文家趙麗宏創作的,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像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
3、《草蟲的村落》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作者:郭楓,朗讀:梓君。本文表達了作者對小生物和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作者以奇異的想像,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進行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昆蟲的喜愛之情,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蟲子們生活的情景。
4、《索溪峪的"野」》本文作者通過 具體描述索溪峪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索溪峪景色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5、《詹天佑》一課文主要寫了我國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難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表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懷念母親》一-課文以回憶介紹 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 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7、《彩色的翅膀》一課文通過寶石島觀察通訊站信號兵小高, 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從黑龍江捕捉小昆蟲,將小昆蟲帶回小島的故事,贊揚了海島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8、《中華少年》--這首詩作者以新時代中華少年的視角激情贊美 了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抒發了作為中華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
F.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16盼 ⒈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課文記敘了一個孩子從收到雨傘到盼著下雨,到傍晚下雨了想著穿著雨衣出去玩可是沒有實現,再到盼著雨留到明天下,最後終於如願以償穿著雨衣去上學的故事。
課文《盼》的文體是記敘文。本文選自作家鐵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說《夜路》,是一篇兒童文學類的小說。《盼》是人教版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作者是當代著名女作家鐵凝。
(6)六上語文書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課文《盼》寫作特色
1、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作者通過對天氣和環境的描寫,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時不同的心情。
2、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相結合作者通過對「我」的心理、動作、語言等描寫,刻畫了一個純真可愛的小女孩形象。
3、語言淺顯精練,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情節有趣。
G. 六年級語文書上冊內容是什麼
六年級語文書上冊內容是:課文、習作、口語交際、語文園地等。
六年級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1.學會用「比較法」掌握不同類型課文的內容、結構、特點。
2.學會用「質疑法」閱讀課文,通過邊讀、邊質疑、邊釋疑的過程得到新的知識。
3.學會用「連綴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審題歸納法」、「重點段落歸納法」、「課後問題歸納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學會用「課題分析法」、「重點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內容法」、「找文中總結、小結、過渡或議論等關鍵句法」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學會逐步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
6.學會用「總結提高的方法」檢查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使自己的學習方法更科學,更系統,更完善。
學習方法
教師或家長在這個階段中,結合課堂教學,著重注意訓練學生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並注意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激發學生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H.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是什麼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是如下:
1、《山中訪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漢榮先生發表於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傑作。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簡略,記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因為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
該文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審定通過,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課本(07年後又編入全國通用教材六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課《山中訪友》)。
2、《山雨》是由當代著名散文家趙麗宏創作的,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像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
3、《草蟲的村落》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作者:郭楓,朗讀:梓君。本文表達了作者對小生物和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作者以奇異的想像,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進行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昆蟲的喜愛之情,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蟲子們生活的情景。
4、《索溪峪的"野」》本文作者通過 具體描述索溪峪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索溪峪景色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5、《詹天佑》一課文主要寫了我國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難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表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I. 六年級上冊的語文書內容是什麼
內容包括課文、習作、口語交際、語文園地等。
六年級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1.學會用「比較法」掌握不同類型課文的內容、結構、特點。
2.學會用「質疑法」閱讀課文,通過邊讀、邊質疑、邊釋疑的過程得到新的知識。
3.學會用「連綴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審題歸納法」、「重點段落歸納法」、「課後問題歸納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學會用「課題分析法」、「重點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內容法」、「找文中總結、小結、過渡或議論等關鍵句法」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學會逐步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
6.學會用「總結提高的方法」檢查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使自己的學習方法更科學,更系統,更完善。
教師或家長在這個階段中,結合課堂教學,著重注意訓練學生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並注意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激發學生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