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一單元繪本怎麼畫,
先選好故事,然後根據情節設計每幅畫面,畫面的視角就看自己的想像力了。
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製作繪本:
1、提綱:在做繪本前要把整個繪本的提綱做一個羅列,也就是類似書籍的一個類目,可以更好的讓自己能在後續時間段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點,以及能及時提供幫助的提示類信息。
2、動畫:這個是對於有手繪功底的人群,或是繪畫比較好的人群而言,可以提前想好個人形象與周圍人群或是其他物的大致形象特色。這時的畫面需要提前想好,後續以此進行不同環節配合使用繪制繪本用。畫面盡量簡單為主,顏色不必太多。
3、文字:在基本畫面做好後,可以適當給各個畫面配上有趣的文章或是標點符號,以示能表現出的氣氛與語調,語境等。這里文字不建議太多,短而精為主。
4、正能量:在畫面與文字搭配上,要注意正能量的存儲與傳遞。雖說是自己的繪本,至少是給自己一種描繪個人成長,個人事件以及個人趣味類的生活、工作、社會特色。在以後再回味查看時,能給自己一種全新的能量傳遞以及對個人某種技能提升或增加知識。
繪本又名「圖畫書」,源於日本。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它們多是由獨立的繪畫作者專門繪制、帶有明顯個人風格、以畫面本身為主的圖畫書。
『貳』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數學繪本怎麼畫
畫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數學繪本步驟具體如下:
需要材料:繪畫筆數根、紙張一張
1、在紙上打一個方格並寫上題目
2、在方格中央畫一個放大鏡
3、畫一個數字一
4、在放大鏡左側換一副眼鏡並在下方畫兩株小草
5、用黑色筆勾邊並塗色即可 。
數學繪本將枯燥、抽象且單調的數學相關知識轉變為幼兒喜愛又易懂的圖片、故事,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建構情境從而理解數學概念,那麼,教師與家長都應增加幼兒閱讀繪本的機會。
『叄』 三年級疫情繪本怎麼做
1、介紹一下新冠疫情是怎麼開始的。
2、要怎麼去預防新冠疫情。
3、怎麼去提倡大家預防新冠疫情,這樣關於疫情的繪本就做好了。
『肆』 數學繪本三年級怎麼做
需要材料:繪畫筆數根、紙張一張
1、在紙上打一個方格並寫上題目,如下圖所示:
『伍』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學的課時畫一幅學習資料 怎麼畫簡單又好看
採用方格化畫法。
第一步,在紙上打一個方格並寫上題目。
第二步,在方格中央畫一個放大鏡。
第三步、畫一個數字一。
第四步,在放大鏡左側換一副眼鏡並在下方畫兩株小草。
第五步,用黑色筆勾邊並塗色即可。
這就是三年級下冊數學繪本畫法。
『陸』 小學生寓言故事繪本怎麼製作
小學生寓言故事繪本製作方法:
1、構思故事。發現某個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特別貼合,可以留心記錄下來。參考繪本故事和孩子一起編一個寓言的小故事。
『柒』 語文繪本怎麼做
小學如何開展繪本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學生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繪本恰恰符合學生思維特點,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繪本就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為主的兒童圖書。而繪本教學,指教師利用繪本,在看圖畫、講故事的過程中完成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的過程。繪本教學中,我們曾經摸著石頭過河:利用繪本精簡的語言,進行識字訓練和朗讀訓練;像閱讀課那樣,開展字詞句段的訓練;不停追問,讓孩子們接受情感教育;像家長讀書給孩子聽那樣,純粹以朗讀者的身份出現,讀完故事就完事……這一系列的嘗試,我們發現,這樣的繪本教學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對繪本的閱讀興趣,反而讓有趣的繪本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繪本教學該走一條什麼樣的路?在教育部組織的2017年小學語文班培訓中,聽取了周益民等教授關於繪本教學的講座,聽取了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吳靜老師的繪本教學《與謝爾大叔相遇》,聽取了南京匯文小學周晗老師的繪本教學《神奇的想像》……專家們的講座和名師們的課堂,既拓展著我的眼界,更沖擊著我的靈魂。作為語文老師,我開始閱讀繪本教學相關文章與專著,反思自己的繪本教學歷程,梳理著繪本教學的點點滴,並開展了繪本教學案例研究。我認為小學繪本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心選擇繪本內容。
一個人一生中閱讀的書不超過2000本,在兒童時代和少年早期,必須細心選擇讀物。因此繪本教學,首先必須精心選擇繪本內容。法國著名文學史家保羅・亞哲爾認為應該選擇:忠實於藝術的書;可以解放兒童的心,使他們喜悅的書;能把人類高貴的感情吹進兒童心靈的書;承認游戲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動的書; 幫助孩子認識人性、人類心情的書;含有高尚道德的書。我認為在小學階段繪本選擇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以生為本,選擇適合學生的繪本。
一位專家說:「過去一般強調讓孩子讀有教育意義的書,而 『現代兒童閱讀』的方向,是快樂閱讀本位———只要是孩子們喜歡閱讀的健康讀物,都應該進入我們的視野……」繪本選擇當以學生為本,充分考慮小學各年段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審美功能為主,娛樂、認知、教育功能並重,著眼於兒童的精神成長。挑選的方法是:從學生的立場、學生的眼光出發,設身處地思考學生的體驗、學生的思維和學生的收獲。
台灣教師葛琦霞執教的小學二年級的《立體化閱讀》,選擇了《大灰狼娶新娘》和《叩叩叩,是誰呀》這兩個繪本,非常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為學生所喜歡,所以課堂上學生讀得趣味盎然,效果特別好!
2.根據不同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繪本
繪本教學的內容,可以是一本書,也可以是幾本書,或是節選。在選擇繪本時,在以生為本的基礎上,還要根據本堂繪本教學課的教學目標進行選擇和取捨。如果確定了繪本教學的閱讀主題,我們就可以選擇圍繞這一內容主題一本或幾本書來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同類主題的繪本中,學會審美、學會認知,並從中受到教育。如果確定了繪本教學的目標是認識繪本作者,就選擇同一作者的不同風格的作品,讓學生在閱讀中認識作者,喜歡作者,從而激發學生讀這個作者的其他書籍的興趣。如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吳靜教師,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執教了《與謝爾大叔相遇》,選擇了《閣樓上的光》片斷、《一隻會開槍的獅子》片斷、《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愛心樹》,讓學生在閱讀中認識謝爾大叔,體會他的情感,體會他在繪本中表達的人生哲理……
二、巧妙設計課前交流
課前交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環節。好的課前交流,意味著繪本教學成功了一半。我認為課前交流可以這樣設計:
1.開門見山,運用精彩的繪本內容吸引學生
《與謝爾大叔相遇》,教師直接用《閣樓上的光》中的小詩《作業機》,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交流想不想擁有「作業機」,為什麼?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慾望。
2.趣味游戲,引發學生閱讀興趣
台灣教師葛琦霞在小學二年級的繪本閱讀教學《立體化閱讀》時,就恰當地運用了趣味游戲引入:孩子們,我們來做個游戲,看看誰的反應最快!老師說什麼,你們就就快速做什麼。游戲開始!看天花板、看地板、看穿紅色衣服的同學……這樣的游戲引入,為課中表演繪本作鋪墊。
在《挑戰作家》的繪本教學時,我運用了「挑戰老師(同學)」的游戲引入: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挑戰老師」的游戲,老師說上句,你們對下句,如老師說『我是將軍』,你們就說『我是士兵』……師生游戲後,讓學生同桌游戲。為挑戰作家的繪本閱讀營造了良好的氣氛……
3.回憶生活,充分調動與繪本與相通的生活體驗
文學作品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繪本內容大多與生活相關,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生活體驗開始交流,讓學生在期待中迫不及待中走進繪本,讓繪本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產生共鳴。葛琦霞老師在進行《大灰狼娶新娘》閱讀前,讓孩子們交流自己對新娘的認識,很自然地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大灰狼是怎麼娶新娘的?和生活中娶新娘有什麼不同?如果新娘很醜,娶不娶?
4. 創設情境,運用情境視頻或圖片激起閱讀興趣
繪本教學課前交流時,也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繪本教學《大腳丫跳芭蕾》時,就播放了芭蕾舞《小天鵝》的片斷視頻,讓學生觀察跳芭蕾舞對腳有什麼要求?如果擁有一雙大腳,能跳好芭蕾嗎?那大腳丫是怎麼跳芭蕾的?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走進繪本。
三、靈活運用教學策略
周益民教授在講座中提到,繪本教學有三大策略——猜測、圖象化、聯結。這讓我腦洞大開:這些策略怎麼用才用效?「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在培訓中認真聽取繪本教學課,還用心分析每堂課中教學策略的運用,用心實踐,用心總結。
1.讓學生大膽猜測,培養想像能力
繪本教學中,運用最多的就是猜測!出現圖,讓學生猜文;出現圖文,讓學生猜人物、猜內容;閱讀前文,讓學生猜後文;閱讀繪本,讓學生猜想本還可以怎麼寫?猜猜作者為什麼這樣寫?猜猜畫家為什麼這樣畫?……猜測教學策略的運用時機,猜測的內容與方式,都需要精心設計。《立體化閱讀》教學時,葛老師讓學生猜猜大灰狼的新娘會是誰呀?在閱讀《小真的長頭發》時,讓學生猜小真的長頭發到底有多長?學生能想到的,跟作者想到的對比……
2.觀察圖畫,培養審美能力
繪本與其他文字閱讀材料不同的是——繪本圖文結合,非常生動。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將文字圖象化,培養學生的繪畫審美能力。如《挑戰大作家》教學時,我讓學生讀梅子涵的《男孩的童年》,既讓學生觀察圖畫,更讓學生想像生活中男孩子的狀態……學生讀著看著就笑了,在大腦中又描繪出一幅幅「男孩的童年」畫面來……
3.聯結生活,體驗豐富情感
繪本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讀出繪本的情感,體驗繪本的情感。讀《男孩子的童年》時,讓學生想像生活中的男生是怎麼樣的?梅子涵筆下的男孩子的那些事,是多麼有趣,多麼快樂,多麼真實、多麼幽默……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童年的那些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想女孩的童年趣事。學生不僅讀得有感情,說得也有感情
『捌』 閱讀繪本怎麼製作是什麼
需要工具:鉛筆、黑色馬克筆、水彩筆和畫紙
1、用弧線畫出小老鼠在閱讀的身體,如下圖所示:
『玖』 語文繪本怎麼做三年級
1.納入校本課程計劃,強化閱讀指導
每兩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每種課型各有兩節教學設計),語文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強化國學教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嚴格控製作業量,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時自由閱讀時間。教師不斷地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思路,逐步形成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型,如:
閱讀指導課:這種課型主要是教給小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小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會做簡單的讀書筆記或讀書卡片,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想像能力等;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等;三、四年級寫摘錄式讀書筆記,五、六年級採用摘錄好詞佳句和感想相結合的形式。
讀物推薦課: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我們要上好讀物推薦課,可以通過講解主要內容、朗誦精彩片段、講故事等各種形式向學生推薦讀物,師生互相推薦好書,讀好書,一起談論好書等,開闊學生的生活視野,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心理,積累學生的文化修養,
閱讀欣賞課:這種課型主要是引導學生欣賞閱讀材料,可以通過配樂朗誦、角色表演等各種方式,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