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語文學習中常見的基本句式有哪些
語文學習中的基本句型
句子依據用途或語氣可分為四大類即: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陳述句:說明一件事情,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
疑問句:提出一個問題,表示疑問語氣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國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表示祈使語氣的句子。
感嘆句:表示感嘆語氣的句子。
一、陳述句和反問句的互換:
陳述句指說明意見、敘述事實的句子。反問句是指用疑問句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陳述句改成反問句有兩種情況:
1肯定語氣改成反問句如:
天才來自勤奮。改為:難道天才不是來自勤奮嗎?
2否定語氣改成反問句
小孩掉進河裡,我們不能見死不救。
小孩掉進河裡,我們能見死不救嗎?
注意點:陳述句改成反問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詞改成表示否定的詞,句末的句號改成問號,並加上「嗎」、「呢」等句末的句號要改成問號。
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也有兩種情況:
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就要把「難道」和「不」等詞刪去,把句末的問號改成句號,並去掉「難道……嗎」和「怎麼……呢」語氣助詞。
練習 :
1、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2、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3、難道我們播下的種子不會在自己學生的身上開花結果嗎?
4、老師對我的教導,難道我會忘記嗎?
二、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換:
表達一個肯定的意思,也可以採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課堂紀律。」可以改寫成「沒有一個人不遵守課堂紀律。
」改寫後句子的肯定語氣要比原來的句子更強。改寫時要注意:雙重否定是表示進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須用上兩個表示否定的詞,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個否定的詞,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天下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1)一共有多少種句子語文擴展閱讀
陳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他碾死了小青蟲。可改成
⒈「把」字句:他把小青蟲碾死了。將陳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將句中表示動作的對象移到表示動作的詞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變換句式時必須保持原句的意思。
⒉「被」字句:小青蟲被他碾死了。把陳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將句中表示接受動作的詞調到句首,換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這兩種句子的變換只要調換句中的某些詞的位置就行了。
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碾死了」和「小青蟲」的位置調換一下,再在他的後面加個「把」字;句②則把「小青蟲」與他「他」之間加個「被」字就行了。兩個句子互相改換之後,它們原來的意思不能改變。
Ⅱ 語文的九種句式有哪些
語文的九種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句、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語後置等等。
古今漢語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這不同又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古漢語中省略的情況更多。
二是現代漢語習慣上不能省的古漢語也可省。
句型和句式都是根據結構分出的類名。句型是根據全句特點分出的上位類名,句式是根據句子的局部特點分出的下位類名。
語文句式四大類
句子依據用途或語氣可分為四大類即: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陳述句:說明一件事情,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
疑問句:提出一個問題,表示疑問語氣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國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表示祈使語氣的句子。
感嘆句:表示感嘆語氣的句子。
Ⅲ 語文有哪些句子
1.比喻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2.擬人: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誇張: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5.對偶: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6.反復:
1. 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7.設問: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9.引用: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10.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②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12. 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20.呼告
寫文章時,對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喚,並且跟他(它)說起話來,這種修辭手法叫做呼告。
運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強感染力。
8.象徵
象徵是文藝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或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把字句、被字句、
Ⅳ 語文中的句型種類有哪些(如比喻句等)
種類有:陳述句、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疑問句)、肯定句、否定句、雙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感嘆句、擬人句、比喻句。
1、陳述句:
陳述句是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 它的後面用句號表示,語調一般是平的。 有的陳述句表示肯定的語氣, 有的陳述句表示否定的語氣, 有的陳述句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語氣。 例如:(1)今天下雨了。
2、反問句:
反問句把答案藏在問題里,且答案唯一並是肯定的,分為肯定反問句和否定反問句,肯定反問句表否定含義,否定反問句表肯定含義。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比一般陳述句更為有力,感情色彩更為鮮明。 例如:(1)難道你今天不用上學? ———你今天要上學。
3、設問句:
為了引起別人注意,自問自答,就叫做設問句。 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還能啟發讀者思考,也可以加強作者想表達的思想。 例:(1)數學難嗎?其實不難。
4、疑問句:
簡單說,把一般陳述句改成疑問句。
例:(1)他是個老師。(陳述句)——他是個老師嗎?
Ⅳ 語文句子的類型有哪些
1、陳述句
敘述或說明事實的具有陳述語調的句子叫陳述句。
陳述句句末可以帶上「的、了、呢、罷了」等語氣詞。
陳述句可用肯定形式,也可用否定形式。
特點:
a、有時可帶語氣詞「了、的、呢、罷了、嘛、啊」等。
b、常用的標點符號:句末用「句號」。
陳述句是思維的最一般的表現形式,也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句子。
否定句常用「不、非、沒有、無、莫、否、句、勿、未」等。
但雙重否定句表示肯定,常用的否定詞「不…不…」「沒有……不……」 「非…不…」等。雙重否定句跟相應的單純的肯定句意思並不完全一樣。
口語中還有「非得去」、「非要做」等說法,這種說法就是從「非……不可……」變來的,這種用法的「非」不再是否定副詞,而是語氣副詞。在書面語言中常見「無不、無非、不無、未必不」等說法。
2、疑問句
具有疑問語調的句子叫疑問句。其中有疑而問的叫詢問句,無疑而問的叫反問句。提問手段有以下幾種:疑問語調、疑問詞、語氣副詞、語氣詞、疑問格式等,疑問語調不可或缺。根據結構形式上的特點和語義情況分:是非問、特指問、選擇問、正反問。
3、是非問
陳述句加疑問語調或兼用語氣詞「嗎」、「吧」等構成,一般是對整個命題的疑問,回答也是對整個命題的簡單的肯定和否定。例如:
這些句子可以用「是、對、嗯」或「不、沒有」等作答,或用點頭、搖頭回答。
4、特指問
用疑問代詞(如「誰、什麼、怎樣」等)和由它組成的短語(「為什麼、什麼事、做什麼、怎麼做」等)來表明疑問點,說話者希望對方就疑問點作出答復,句子往往用升調。例如:
常用語氣詞「呢、啊」、不用「嗎」。
5、選擇問
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提出不止一種看法供對方選擇,用「是、還是」連接分句。常用語氣詞「呢、啊」,不用「嗎」。
6、正反問
由謂語動詞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並列構成。反詰問句,即反問句,只是多用是非問和特指問格式,選擇問和正反問用得少。
7、祈使句
要求對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降調)。
表示命令、禁止:帶有強制性,常不用主語、語氣詞,結構簡短、語調急降而且很短促,否定句用「不準、不許、別」等。
表示請求、勸阻,包括請求、敦促、商量、建議、勸阻等。
請求或敦促人家做事,總有商量餘地,因此宜於使用重疊形式的動詞,常用敬詞「請」。
8、感嘆句
表示快樂、驚訝、悲傷、憤怒、恐懼等濃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嘆句,一般用降調。
Ⅵ 語文句型有哪些句式分別是什麼
常見的句式有:長句和短句、主動句和被動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陳述句和疑問句、單句和復句、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常式句和變式句、整句和散句。
長句和短句
句子有長有短。所謂長句,是指詞語多、結構復雜的句子,所謂短句,是指詞語少、結構簡單的句子(包括復句中的分句)。
(1)、把長句的附加成分抽出來,變為復句里的分句,或者單獨成句。
(2)、把聯合成分拆開,重復跟聯合片語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疊用句式變成復合句里的幾個分句。
(3)、如果一個句子的賓語中心語和它前面幾個並列式的修辭語之間存在著解釋或總分關系,則可把此句變換成一個解說復句。
(4)、藉助復指,把長句附加成分變成並列分句,然後用一個代詞去取代它。
(6)一共有多少種句子語文擴展閱讀
1、主謂句:由主語、謂語兩個成分構成的單句叫主謂句。主謂句是較為常見的句型。根據充當謂語的詞語的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主謂句分為三個下位句型:名詞性謂語句、動詞性謂語句、形容詞性謂語句。
2、非主謂句:是由單個詞或主謂短語以外的其他短語構成的單句。
3、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被動句是各種語言的基本句式,在不同語言中被動句的語法有一些差別。
4、倒裝句:為了強調、突出等詞語的目的而顛倒原有語序的句式叫做倒裝句。在倒裝句中,顛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復原位而句意基本不變,句法成分不變。
5、兼語句:是由兼語短語充當謂語或獨立成句的句子。
Ⅶ 語文有什麼句子啊有幾個句。比如說反問句還有什麼句
反問~ 祈使句。比喻~ 擬人~ 誇張~。排比~ 疑問~。
Ⅷ 語文中有哪幾種句型
摘要 你好,語文基本句型有:
Ⅸ 小學語文句子類型有哪幾種
一)句子及其類型
1、認識什麼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其組成形式是「誰(什麼、哪裡)」加「做什麼(是什麼、怎麼樣)」。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認真地 學習知識。
認識句子對我們後面的修改病句、句式變換等很有幫助。
2、分辨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四種句子類型。
陳述句:能告訴別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號。如:我游覽了長城。
疑問句: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句末用問號。如: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祈使句:向別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號,有時也用感嘆號。如:油庫重地,請勿吸煙!
感嘆句:帶有快樂、驚訝、厭惡等濃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嘆號。如:我們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變句式
【備考點】
同一個意思可以採取多種形式進行表達。表達樣式不一樣,語言效果也不一樣。變換句式,就是把一個句子改變為另一個句子,意思不變。常見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的互換;
2、肯定句、雙重否定句的互換;
3、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的互換;
4、直接引用和轉述句互換。
【應考點】
一、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的互換。
「把」字句:用「把」字將動作和對象提到動作前面,並在動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將接受動作的對象提到動作發生者的前面,並在動作發生者的前面加上一個「被」字的表被動的句子類型。
「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有密切的關系,可以互相轉換,但意思不能改變。
【鏈接考題】
他緊緊地握住了老人的手。(變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變被字句時,主語與賓語調換位置後加「被」字,變「把」字句時,如果是「被」字句,將主語與賓語的位置調換加「把」字,如果是陳述句則將「把」字放在賓語前,謂語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
他把老人的手緊緊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緊緊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的互換
反問句並不是向對方提出問題,需要對方回答,而是用反詰(追問)的語氣強調某個問題,表達某種感情。它是問句的一種特殊形式,並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問號;陳述句變感嘆句,一般加「多麼」、「太」、「真」等詞,句末要加上感嘆詞「啊」、「呀」等,將句號改為感嘆號。
【鏈接考題】
他是一個好人。
(分析)陳述句變反問句,加上「怎麼」、「難道」、「什麼」等,句末尾加上「嗎」、「呢」,句尾句號變為問號。該題是肯定的陳述句變為反問句,要加上一個否定詞,表示否定的意思;變為感嘆句直接加上感嘆詞。
(答案)他難道不是一個好人嗎?
他真是一個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