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教案怎麼寫步驟是什麼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數學教學案例
圓錐的體積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推導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三、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
師: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指名讓學生回答)
生:回答 (師總結)
師: 圓錐有什麼特徵?(生回答)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糧堆,沙堆。你們知道它們的體積怎樣求嗎?如果用貨車來運,需要用幾車?引出(圓錐的體積)
(二)學習探討
1、學習探究圓錐的體積
師: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 把「圓柱」轉化「長方體」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
師: 今天我們也根據這種方法,來研究圓錐的體積。你們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嗎?(學生興趣十足)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你們小組帶來的試驗用品有什麼特點?
生:討論交流,並得出結論: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等底不等高,一組圓錐和圓柱不等底等高。
師:讓學生猜測它們之間的關系一樣(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互不相讓)
師:同學們,我們怎樣來知道自己的猜測的正確與否。(試驗)
2、學生分組做實驗,老師巡視。
學生試驗,小組交流。
各個小組的意見反饋。
師小結:我發現有的小組是用水來做的的試驗;有的是用沙來做的試驗。你們都能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體積關系:V(圓錐)=1/3V(圓柱)。而且我還發現一個小組的同學別具一格,用的是一個圓柱體形狀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兩個與第一個圓錐大小一樣的圓錐,這樣就得到了三個大小一樣的圓錐,也得到了圓錐與圓柱的體積關系。提出表揚!
3、師生共同完成例題,師針對個別情況進行訓練。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選擇題。
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 (3)9立方米
2、東東的家裡有一個圓柱形水桶,裝滿水是30千克,需要幾個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的容器來裝?
3、書上的一些題目。
(四)總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七、 反思:
本節課我注重了知識的遷移,因為舊知是新知的的基礎,任何知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同時,讓他們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達到知識的共享。我讓學生通過猜測——驗證——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圖形的轉換,在練習題的的設計上,注重了對學生的圖形測量能力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創設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特別是對出現不一樣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揚,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這節課我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獲得過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根據實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⑵ 如何寫教案小學語文
1.
確立教學目標 一篇完整的教案必須要有教學目標,所謂的教學目標就是你這一課要達到什麼程度。在寫教案之前這一點一定要考慮清楚...
2.
確定重難點 教學重點就是你本節課必須完成的目標,而教學難點就是相對來說不容易達到但又要求達到的目標...
3.
設計導課 導課指的是你如何導入本節課的內容之中,導課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激趣性導入法、直接導入法、復習舊知識導入法等等...
4.
講授新知識 導入新課之後就開始講課啦!這也是上好一節課的點睛部分,我們必須根據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特點好好設計這一部分。
⑶ 語文教案的教學方法怎麼寫
一、教案編寫應明確的幾個概念
1、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培養計劃,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提綱挈領地敘述有關教學內容的綱領性文件.
2、授課計劃
授課計劃是集體研究的結果,由所有任課教師,有關人員集體研討確定,主要通過對學生基本情況的簡要分析,本學年或本學期總的教學任務和要求,教學指導思想、教學改革措施,確定課序、教學目的、教學周次和教學時數、課內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安排,以及教學參考資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選用,形成的教學進度表.
3、教案
教案是為實現教學大綱的具體細化而精心設計的授課框架,也是教師為實施課堂教學而做出以課時為單位的具體行動計劃或教學方案.其作用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的導向、規劃和組織,是課堂教學規劃的藍本.此外,還有三個附帶性作用:一是備忘錄作用.由文字載體保存的信息可供隨時提取或查閱;二是資料庫作用.從長遠角度看,教案中保存著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得的珍貴材料,以及自身的經驗與心得,積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資料寶庫;三是教改課題源作用.教案的豐富案例、精心思索過的問題、教學後的得失體會等往往成為教師選擇教改研究課題的源泉.
4、講稿
講稿是豐富和細化教案中的具體要求並實現教學設想的實質內容和書面台詞,是根據教學內容對教案的具體化.講稿與教案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講稿所承載的是知識信息,教案所承載的是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信息.二是講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知識邏輯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管理邏輯支配.三是在內容上,講稿涉及的是知識性項目,教案涉及的是組織性項目.四是在表現形式上,講稿篇幅較長,教案則是幾百字或千餘字即可.
⑷ 語文上課考試做試卷,教案該怎麼寫
如果是做試卷,當然沒什麼好寫的,但是講試卷的備課肯定是必要的,首先你可以把試卷直接貼在教案本上,貼工整點,並且附上詳細的答案,你作為老師應該把答案的來龍去脈好好寫一下,這個就是真功夫了,比如某個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你要附在教案本上,我不知道你是教什麼學科的,但任何學科都有知識體系的,你要幫助學生把這個知識體系掌握好,而不僅僅是個答案,深入淺出的講好一份試卷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作文講評教案怎麼寫
教案講評作文
對學生作文進行講評,是作文批改的繼續和發展,是一次作文訓練過程的最後一環。作文講評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題、指導、批改等環節,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一、作文講評要有充分的准備常見有些教師,對作文講評缺乏准備,甚至不備課,不寫教案,隨意為之。講評時不痛不癢說一通,蜻蜓點水一下,對學生作文毫無幫助。作文講評必須做好充分的認真的准備。第一,作好講評的資料准備。這是講評成敗的關鍵。如果評語沒有學生的作文資料,就會空對空胡謅一通,對學生作文指導失掉了意義。如果有關學生的作文資料,沒有經過篩選,沒有一定的代表性,講評就有可能掛一漏萬,失之偏頗。因此,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隨時記下學生作文的有關情況,主要優缺點,典型例子等,教師應當手勤、腦勤,隨時記錄有關情況,這樣,就能了解學生作文的真實情況,使作文講評能有的放矢地施教。第二,作文講評要同作文的教學計劃銜接起來。作文教學計劃是語文教學計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制訂作文教學計劃能增強作文訓練的科學性,提高作文訓練的效率,使作文訓練在良性的軌道上運行。拿學期計劃來說,要安排依教學單元做幾次作文,每次作文訓練什麼,指導學生怎樣寫,每次作文講評,都要按計劃進行。二、作文講評要面向全體學生,做到讀寫結合,傳授必要的寫作知識作文講評要把多數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帶有傾向性的問題概括進去,觸及學生寫作的得失,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作文講評不能單純地就文評文,而要把學生的作文同學過的範文結合起來。講評中,要把學生作文主流或傾向性問題,同有關的寫作知識聯系起來,或褒或貶,或是或非,都要有一定的理論指導。三、作文講評要突出重點、抓好典型作文講評的范圍比較廣泛,每次講評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須突出重點,讓學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兩個主要問題,在教師的「重錘」敲打中震驚起來,取得更大的收獲。當然,在突出重點問題講評的同時,還要適當地兼顧其他,做重點帶一般,詳評與略評相結合。抓好講評典型,讓學生學有榜樣,改有方向。一堂作文講評課,只能選擇典型材料,通過評講來教育全班。把講評的典型材料,分為三個類型:①示範性的典型。作文評講應著重於肯定學生的成績,鼓勵學生的進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挑選的評講材料,必須具有示範作用。②針對性的典型。作文評講,固然應該著重於鼓勵,但對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必須提出來。③代表性的典型。寫作時的角度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寫法。這主要表現在文章的人稱上。對這一點,學生往往忽視了。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的評講,讓學生注意作文中的人稱問題,效果是比較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做到「三結合」:首先是全面分析與重點講評相結合。在作文總結指導課上,憑借作文批改記錄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總結。在全面分析的同時,揭示出重點文章,重點段和重點詞句,本著作文要求進行講評。讓學生認識文章好在何處,錯在哪裡。其次是講評與對照相結合。教師抓住重點進行講評,讓每個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評對照檢查自己的作文。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機會,通過小組討論或個別發言評述自己的作文。再次是佳作欣賞與集體講評相結合。選擇一定數量的優秀作文或段(包括教師的下水作文)在課堂上進行朗讀欣賞,啟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每朗讀一篇文章或段落都要聽學生進行講評。四、作文講評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人人參與評價作文講評過程中不能由教師唱「獨角戲」,搞「一言堂」,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式:1、學生集體評改。其具體做法是:把全班學生在日常習作中能力的強弱分為評改小組,並選舉寫作較好的學生為小組長,教師選擇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謂「典型文」印發給每位學生,讓學生在認真閱讀的基礎進行修改,(盡量迴避本組學生的習作)教師加強指導。待學生批完之後,每個小組進行合作討論,小組長代表進行總結陳述,最後由教師根據小組發言的情況適當點評,及時對每組寫出不同的評改意見。2、學生互批互改。在此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容易發現問題這一缺點,教師隨時把一些修改的技巧傳授給他們,允許他們發表不同的看法,給每個人一個辯論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形成主體地位意識。3、學生自批自改。通過互改,學生具備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都想急於「露一手」,想親自「摘個果子吃」,教師應該抓住這一極好時機,讓學生進行自批自改。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改,改好,並評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給與獎勵。同時教育學生要細心、認真、說真話,公正合理地自我評價,並養成自改自查的良好習慣。總之,作文的評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導向性。評改作文的過程是教師、學生、習作內容三者之間的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參與活動認識中的主體,只有學生的這種主體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發揮,才會真正從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要讓學生切實認識到,「好文不厭百回改」、「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修改是一篇成功作文的必要環節,修改是作文逐漸完美的重要手段,修改是我們學生必須養成的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對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認識。在學生主動修改、樂於修改的基礎上,還必須讓學生善於修改。我們的作文課堂教學才會出現新的生機與勃勃活力,學生的習作水平才會得以提高。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
⑹ 語文評講試卷,那教案該怎麼寫!
1.
2.答題情況
3.試題分析(主要內容)
注意:有所側重,詳略結合;
拓展知識,升華方法;
師生互動,多加激勵.
⑺ 怎樣寫好語文教案
用心,這是必須的。環節要全面,重點要突出。詳略要得當。
⑻ 語文測試課教案怎麼寫
語文測試題教案案例
2018-05-08 17:57:34
1、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唱和 (hè hé) 樹冠 (ɡuān ɡuàn) 旋轉 (zhuàn zhuǎn)
蘊含 (yùn wēn) 湛藍(zhàn shèn) 梔子(zhī zī)
2、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1)隱蔽、僻靜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 )
(3)很感興趣地談論。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
3、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療養院里休養。 江岸後面是起伏的山
巒和綿延不斷的樹林。
①這兒的景色真是美極了!
②那兒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靜靜地矗立在錢塘江邊,
④六和塔在錢塘江邊靜靜地矗立著,
⑤帆影點點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點點,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4、讀句子,體會句子的表達方法和感情
(1)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這個句子用了 的修辭手法,把「老橋」比作「 」,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 。
(2)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這個句子用 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 、 這兩位朋友間的 。
(3)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 。從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 。
含英咀華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 )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你好,( )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你好,( )的白雲!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 )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1、按原文在括弧中填入恰當的形容詞。
2、選文採用 、 的修辭手法,依次寫了 、 、、 、 、 等景物,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3、文中劃線的句子是( )句,請將它變為陳述句。
4、文段中的人稱有什麼變化,這樣的變化有什麼好處?
精雕細琢
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斕的美景點染我們的眼睛,燦爛我們的心情,豐富我們的感受……你有過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經歷嗎?試學習本文的寫法寫一段話,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⑼ 語文教案怎麼寫,有沒範例
教案(教學方案)即預設的教學實施計劃。編寫教案必須以鑽研教材、充分備課為基礎。教案的構成包括總案(也叫做「總貌」)和分案(分課時教案)兩部分。總案是一個課題的總的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時數、預習內容和要求」等項內容;分案指每一課時的教學實施方案,主要有「教學要點、教學過程和內容、板書設計」等項目。
按詳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詳案、簡案之分。詳案接近於講稿,不僅寫出問題解析的內容要點,還寫出講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語言。簡案只列明各環節、具體步驟及其內容要點,講述語言則從略。
教案的寫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實際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種種的便於施教的寫法。新教師宜按規范格式寫詳案。教案的呈現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兩種,但內容是一樣的。
按照教學規范,不論什麼課型,上課前都應編寫教案。下面主要介紹閱讀課教案的基本項目和寫法(作文課教案主要在「教學過程和內容」部分有區別)。
課題(居中書寫)
——即所教課文的題目,如「社戲」。一般不須註明課文作者姓名。
教學目標:
——即通過本篇課文教學,期望學生達到的語文知識能力、語文學習方法、情感態度方面的具體結果。教學目標要具體,忌浮泛。一般說來,語文教學目標的陳述有四個基本要素:行為主體(可省略)、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表現程度。如某教師擬設的《背影》閱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抒發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體會本文樸素真摯的語言特色。
3、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
教學目標通常以省略主語的無主句表述。但是,省去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針對不同情況,重、難點可分述亦可合一;與教學目標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往往與目標有較密切的聯系。重、難點的陳述角度(隱含的主語)也因具體內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學方法:
——本課題教學所用的主要方法。宜用規范表述,如「講讀法」。運用多種方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講讀法,輔以討論法」。不必展開說明。
教學時數:
——本課題教學的計劃時數。如「2課時」。
預習內容和要求:
——對學生課前預習的具體要求,未安排預習則無此項目。
根據實際情況,還可在「預習內容」前增列「教具」等項目。
接下去是分案。分案部分的頁面可分為兩個區域:在左側留出1/3寬的縱向空間,作為「板書內容」欄,列出伴隨教學進程出現的板書內容。
第×課時
教學要點:
——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主要內容,其實質是本課時的「總案」。教學要點的表述應具體、切實、扼要。如教學僅1課時,則無須標注「第×課時」,「教學要點」也可省略。
根據需要,這里還可增列「教學設想」、「多媒體手段」等項目。
教學過程和內容:
——也稱「教學內容和步驟」。按預設的教學進程,依次列述教學各環節、步驟及其具體內容。總案所設的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等預想,應在分課時教案中加以落實。分課時教學過程和內容的安排的時間長度應在45分鍾內。
各步驟中包括具體的教學內容和選用的教學方法。具體的步驟大體有:一、檢查預習或復習舊課;二、導入新課,導入語應精心擬制,能較好起到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的作用;三、學習新課(或講讀新課),此部分應按實際環節實寫詳列,如介紹時代背景、朗讀全文、齊讀第×段、討論××問題、講解或分析××部分(或問題);如有討論或提問,除列出所提問題外,還應寫上執教者預設的講述內容。四、小結。五、課堂練習。六、布置作業。以上環節可有所變通。「學習新課」部分應做到綱目清楚,條理分明。尤應注意正確使用層次序號。
附:板書設計
——即關於預設的板書內容在黑板上最終形成的結構狀態。通常指主體板書,有時也包括預設的輔助板書(如語文知識要點、作家作品常識等),但不包括教學中的臨時板書。
板書內容應揭示出課文精要所在,體現教學基本思路,能幫助學生理清教學內容、把握重點,便於記錄、利於記憶。
板書設計講究直觀性、科學性與藝術性(美感效果),以簡潔為上。主體板書安排在黑板中間的主要區域,左右兩端安排輔助板書或臨時板書。
一般情況下,板書按課時設計。如果有課題的統一板書設計,也可附列於最後課時的末尾。
下面是我院某學生實習時實際執教的教案及課堂簡要實錄,含總案和第一課時分案。附上供參考。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教學目標:
1、了解全文氣勢雄渾的特點,學習本文敘事簡潔、語言洗煉、詳略得當、夾敘夾議的寫法。
2、了解新聞的文體特徵及結構特點。
教學重點:
1、氣勢雄渾特點;
2、新聞的結構特點。
教學方法:
講讀法、提問法
教學時數:
2課時
預習要求:
熟讀全文,感受它的氣勢,查詢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1、檢查預習作業。
2、提問法導入。
3、介紹新聞的有關知識(定義;四個特點;結構五部分;消息六要素)。
4、解題(氣勢)。
5、背景介紹。
6、課文講讀(電頭、導語、氣勢)。
7、小結。
8、布置作業。
(按:此為備忘式要點。)
二、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預習:
1、請同學上台給生字詞注音:
荻、銳不可當、殲滅、要塞、阻塞、堵塞
2、正音、正字、正義
荻港 dí dāng
銳不可當
獲得 huò dàng 當真
殲滅jiān 要塞sài
阡陌 qiān 阻塞sāi
纖維 xiān 堵塞sāi
敷衍塞責sè
(二)講讀新課
1、導入:
同學們,一個星期前我給大家朗讀了關於美國9·11事件的報道,這一個多星期來,同學們一定又看了不少新聞,下面請幾位同學談一談,這一個星期來他看過哪些新聞,看誰知道的事件最多!
(按:從近期重大新聞入手,導入簡潔。)
2、介紹新聞的有關知識:
內容真實
迅速及時
有價值
簡明扼要
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要進入一個新的單元——新聞單元了,我們所說的「新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不同的概念。廣義的「新聞」泛指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關於現實情況的報道文章,包括消息、新聞評論、通訊、社論、典型報告等;狹義的新聞指簡要、迅速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事實的一種新聞文體,又稱「消息」,下面,請同學們翻到課本P165,把消息的定義劃下來,通過這個「消息」的定義並結合大家所看過的新聞,大家想一想,新聞(消息)有哪幾個特點?(按:實際授課還引入「街談巷義」對比,並由學生議論、歸納)
明確:1、內容真實 2、迅速及時 3、有價值 4、簡明扼要(板書)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消息的結構有五個部分,都是哪五部分呢?(學生回答)不清楚的同學請看課後練習題第二題。那消息的六要素又是什麼呢?(學生回答)(人物、時間、地點、事件)這同時也是?(記敘文的六要素)。
3、解題
現在開始講讀課文。這則消息的標題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是一個什麼句子?(主謂句)主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謂語?(橫渡長江)說明的對象?(人民解放軍)數量?(百萬)地點?(長江)標題中最有氣勢的兩個詞是?(百萬、橫渡)這個標題准確、簡煉地概括了內容,可謂「點晴之筆」或者說是整篇文章的「眼睛」。(按:提出氣勢提問,抓到本篇要妙。當堂學生齊聲回答:橫渡,百萬;執教者還臨場發揮,板書兩行字: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標題是文章的眼睛。)
4、電頭及導語講讀(插入時代背景、朗讀全文,感受全文氣勢、情感):
(1)下面請大家注意注釋①,再看看課文的第一行「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這叫「電頭」,說明了消息的來源地點?(新華社)時間?(22日22時),體現了消息的什麼特點?(迅速及時)
(2)大家知不知道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淮海、遼沈、平津)1949年初三大戰役結束,我人民解放軍殲敵一百多萬,取得全國勝利已成定局。但國民黨反動政府依然垂死掙扎,在對長江防線經過三個半月的苦心經營之後,於4月20日,悍然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定。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總司令立即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我人民解放軍於該日凌晨發起了渡江戰役。22日2時,新華社播發了毛澤東同志撰寫的消息《我三十萬大軍勝利渡過長江》,報道了中路軍萬船齊發、突破敵陣、佔領南岸廣大地區的戰況。22日夜,毛主席又撰寫了這一則全面報道前線最新戰況的新聞稿。(按:此處插入時代背景,設計得好。實際授課改為提問,學生爭先恐後回答,末了,又引導學生用「勝利在望,勢如破竹」八字歸納。)
(3)下面請一位同學充當我新華社的播音員,為我們朗讀一下課文,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表現出對我解放軍取得碩碩戰果的喜悅之情和我軍勝利在望、勢如破竹的昂揚風貌。其他同學注意思考一下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按:朗讀與文章特點「氣勢」結合,與情感體驗結合,好。當時一生讀後,全場鼓掌。)
(4)請一位同學回答課文的劃分。(導語、主體)
導語:第①、②句。主體:第③句到完。
(5)導語中,哪一句話表現了參加戰役的人數之多?(「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說明戰線之長的是?(「從一千餘華里的戰線上」),表現了攻勢之凌厲的是?(「沖破敵陣」)寫出了渡江范圍之廣的是?(「西起」「東至」)。短短兩句話,概括了報道的全部內容,展現了文章的氣勢,語言簡潔流煉,體現了新聞簡明扼要的特點。(按:此設計最好,再談氣勢,卻非簡單重復,而是進入分析,分析遺詞造句如何表現出了氣勢雄渾、勢如破竹。執教育還將「人數之多」「戰線之長」「攻勢之凌厲」「范圍之廣」寫到黑板上,每寫一句,學生齊聲回答文中相應句子,真有點群情激動。)
(6)齊讀導語,加深體會(按:(6)緊接(5)而來,再次感受文章的特點和用筆的要妙。當時朗讀效果甚佳,教學達到一個高潮。)
5、歸納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新聞的相關知識,有新聞的四個特點,消息結構的五部分,消息的六要素(集體回答),我們還學習了課文的電頭和導語,了解了消息「迅速及時」和「簡明扼要」兩個特點是如何體現在具體的作品中,文章的雄渾氣勢如何體現在標題和導語中。
6、布置作業:
①把生字詞注音一遍,抄五遍;②做課後練習三、四;③體會主體部分「勢如破竹」「氣勢磅礴」的特點,以便第二課的討論。
(三)板書設計
(此從略)
(按:「氣勢磅礴」或「氣勢雄渾」,是這篇新聞的主要特點。授課者自始至終注意把握這一點,處處呼應。這就是 「美」在此處,「美」的發現。授課者還不自覺運用了文體學的文本分析理論。知識、能力、情感也都有體現。教學內容重點突出,簡明得當,教學活動豐富,「朗讀」處理得好,「問題」設計得好,教師解讀點撥的語言也准備得好。教學環節完整,教案內容條理很清楚,操作性強。)
〔說明:此處不便反映左側留空的「板書內容」欄。〕
⑽ 怎樣才能寫好語文教案
要充分地了解學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教案的書寫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性,最終達到教學成果的提高。教師要想獲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就要了解學生的喜好、性格、參與度等各個方面,然後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針對哪些學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可以使課堂氣氛更融洽,讓知識掌握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