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考語文需要背那些文言文
高考語文古詩文背誦參考篇目
(一)古文(12篇)
《論語》(《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中規定的篇章)
1、《為政以德》——2.1、2.3、16.1章從「丘也聞有國有家者」到「而在蕭牆之內也」 (第1頁、第2頁)
◎2、《克己復禮》——12.1、3.1、16.2、13.3章(第7頁、第8頁)
3、《知其不可而為之》——18.5章和18.7章從「子路曰」到該章結束部分
(第18頁、第20頁)
4、《仁者愛人》——1.6、5.26兩章(第23頁、第24頁)
◎5、《君子之風》——15.9、4.16、6.11、7.16、7.19、6.23、8.7章(第28頁、第29頁)
◎6、《周而不比》——2.14、16.4、15.23、12.24章(第38頁、第39頁)
7、《誨人不倦》——7.8、11.22章(第53頁、第54頁)
◎8、《高山仰止》——17.4、9.11章(第58頁、第59頁)
9、《沂水春風》——從「點!爾何如?」到「吾與點也!」(第63頁)
◎10、《中庸之道》——11.16、13.23、13.24、17.13章(第67頁、第68頁)
古文背誦:
◎1、孟軻《孟子》——《寡人之於國也》(必修四 第4頁)
2、荀況《荀子》——《勸學》(節選:從「君子曰」到「用心躁也」)(必修一 第35頁)
3、莊周《莊子》——《逍遙游》(節選:從「北冥有魚」到「而後乃今將圖南」)
(必修五 第93頁第一、二、三段)
◎4、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從「廉頗曰」到「為刎頸之交」)
(必修三 第101頁最後一段)
◎5、司馬遷——《報任安書》(節選:從「古者富貴而名摩滅」到「難為俗人言也」)
(必修五 第74-75頁第五、六段)
◎6、王勃——《滕王閣序並詩》(節選:從「時維九月」到「豈效窮途之哭」)
(必修四 第70-71頁第二、三段)
7、韓愈——《師說》(必修一 第37頁)
◎8、杜牧——《阿房宮賦》(必修二 第71頁)
◎9、歐陽修——《秋聲賦》(節選:從「余曰」到「物過盛而當殺」)
(必修四 第73頁第二段)
10、蘇洵——《六國論》(節選:從「齊人未嘗賂秦」到「是又在六國下矣」)
(必修二 第70頁)
11、蘇軾——《赤壁賦》(必修一 第84頁)
(二)古詩詞曲(12篇)
◎1、《楚辭》——《漁父》(必修五 第77頁)
◎2、李白——《蜀道難》(必修四 第59頁)
3、杜甫——《登高》(必修四 第61頁)
4、白居易——《琵琶行》(必修四 第62頁)
◎5、李商隱——《錦瑟》(必修四 第64頁)
6、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必修四 第66頁)
◎7、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必修四 第66頁)
8、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必修四 第67頁)
9、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必修二 第75頁)
◎10、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必修四 第67頁)
11、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必修二 第76頁)
◎12、王實甫——《長亭送別》(節選:【端正好】【滾綉球】【一煞】【收尾】)
(必修五 第50頁第一、二支曲;第54頁最後兩支曲)
(注意:加◎的篇目不是會考篇目,應重點先復習解決背誦;《琵琶行》全文背誦也是難點;《秋聲賦》、《滕王閣序並詩》、《逍遙游》都應該重點突破;《報任安書》背誦部分有許多經典論據。要求默寫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⑵ 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總結
語文是基礎 教育 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言語 文化 ,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言語文化。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 總結 ,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總結
語文怎麼分配時間最合理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是什麼
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總結
一、名詞活用。
主語 + [狀語 ] + 謂語 +〈補語〉+賓語
如上所示,名詞一般處於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如若它處在了謂語或狀語的位置,則必活用。要麼名詞活用為動詞,要麼活用為使動或意動。文言文中的使動,其實就是現代漢語中的兼語句;文言文中的意動,其實就是一種主語以賓語怎麼樣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 如。 (2)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4)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以上四個例句都是名詞處在了謂語的位置,它首先必須活用為動詞。例(1)、(4)分別活用為用刀殺、把鼎當作把玉當作把金子當作把珍珠當作。但(2)、(3)卻不能直接翻譯為稱王他、當作賓客他的父親,而必須翻譯為使他稱王、以他的父親為賓客。
(5)君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以上兩例名詞都處在了狀語的位置,而在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能做狀語的,所以如果名詞處在謂語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語,就是活用為狀語。(5)、(6)兩例分別譯作像對待兄長那樣、用箕畚。
(7)乃丹書帛曰:大楚興,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所字結構,所的後面一般跟動詞,起著改變詞性的作用,如說是動詞,而所說則指所說的話,變成了名詞。(7)中的罾本意是漁網,是名詞。所以此處應活用為動詞捕捉。
二、動詞活用。
主語+[狀語]+謂語+〈補語〉+賓語
動詞一般處於謂語的位置,有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之分,及物動詞和現代漢語一樣,可以帶賓語,而不及物動詞現代漢語中不能帶賓語,文言文中如若帶了賓語,則一般活用為使動或為動。同時,現代漢語中動詞不能處於賓語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處於賓語的位置,則須活用為名詞。
(8)項伯殺人,臣活之。
(9)曹軍方連船艦,可燒而走(之)也。
(10)等死,死國可乎?(《陳涉起義》)
(8)、(9)兩句,現代漢語中沒有活了他、逃跑了他這種說法,都屬於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都應活用為使動:使活了下來、使逃跑。(10)不能譯為死了國家而應活用為為動為而死。
(11)懼有伏焉。(《崤之戰》)
動詞埋伏處在了賓語的位置,必須活用為名詞伏兵。
三 、形容詞活用。
主語+[狀語]+謂語+〈補語〉+賓語
現代漢語中,形容詞可以做謂語,但不能帶賓語,一旦帶了賓語,要麼活用為動詞,要麼活用為使動或意動。同時,形容詞不能處在賓語的位置,如若處在賓語的位置,則活用為名詞。
(12)(項伯)素善留侯張良。
(13)大王必欲急臣。
(14)且庸人尚羞之。
以上三例,都是形容詞作謂語,且都帶了賓語,(12)可直接活用為動詞與交好,但(13)、(14)卻不能直接譯為著急我、羞恥這件事,而必須分別活用為使動和意動,分別譯為使著急、以為羞恥。
此外,數詞也有活用現象,也可以用分析語法的方式加以判斷。
(15)此三子者與臣而將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16)二三其德。(《詩經·氓》)
分析語法,(15)中的四處於謂語的位置,故活用為動詞成為四個人。(16)中的二三也處於謂語的位置,但後面帶了賓語,故活用為使動,使二三,即不專一。
<<<
語文怎麼分配時間最合理
開考後前5分鍾
1. 發語文卷前,首先暗示自己:這只是一次平常測驗!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語文試卷,要不慌不忙地在規定處按要求寫上姓名、填塗考號、貼好條形碼,然後檢查試卷、答題卡是否有缺漏、破損情況。
3.接下來快速瀏覽語文全卷,大體弄清試卷的版塊結構、各種題型,此時切忌一邊看題一邊急著搶時間考慮答案,因為你不能指望哪道題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對於 作文 ,無論是什麼題型,無論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話可說,一定可以寫好。大體瀏覽一遍,心情就會慢慢放鬆,等到答卷鈴響,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開考後前30分鍾
1.開考後首先集中精力完 成語 文客觀選擇題前兩題(3-5分鍾),語言表達題需要5分鍾。做選擇題力避兩種傾向:一是一味搶時間、求速度,這樣勢必導致審題不嚴,思考不周密,從而出現不應有的失誤;二是速度過慢,太過謹慎小心,甚至反復徘徊不敢選。
文言文需要15-20分鍾時間,選擇題一定注意排除法,加大語境意識。翻譯題要注重直譯,逐字逐句落實。
2.語文選擇題審題要細,一定要看清選是還是選非,可以在題目的正確與不正確等這樣一些字眼上加上著重號。
開考後30-90分鍾
1.語文第三題詩歌鑒賞,注意根據老師的指導讀懂詩歌大意。然後讀題、做題。時間大約6分鍾。第四大題,名句填空最多4分鍾。把這兩題控制在10分鍾之內。
2.第五、六主觀題應力爭在50分鍾內完成,即開考後一個半小時內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試題。
3.每年高考語文都實行網上閱卷,同學們在答主觀題時一定要有強烈的規范意識:
一是書寫規范,卷面整潔。答題卡上不允許書寫潦草,亂塗亂畫;
二是對號入座,按題號在規定的矩形框內作答。絕對不能張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動題號,這樣會導致掃描無效,判分為零。
最後1個小時
語文作文時間要確保55分鍾,利用10分鍾左右的時間審題立意,並列好提綱,然後用40分鍾左右的時間形成文字。
<<<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是什麼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3、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4、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銀、銅、鐵、錫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8、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9、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10、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11、歲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4、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5、四大民間 傳說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16、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17、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18、七大藝術: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
19、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20、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21、九屬: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穀:稻、黍、稷、麥、豆
23、中國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綉: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杭州)、碧螺春(江蘇)、信陽毛尖(信陽)、君山銀針(岳陽)、六安瓜片(安徽)、黃山毛峰(安徽)、祁門紅茶(安徽)、都勻毛尖(貴州)、鐵觀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
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考語文必考重點知識歸納
★ 高三語文必備知識點總結
★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總結
★ 高三語文最全復習備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歸納詳解
★ 有關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的梳理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大全
★ 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⑶ 高考語文考綱必背篇目
高考語文必背篇目較多,常見的有:《孟子.魚我所欲也》、《小石潭記》、《陋室銘》、《飲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過零丁洋》、《莊子·逍遙游》、《阿房宮賦》、《離騷》、《蜀道難》、《錦瑟》、《琵琶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和《賣炭翁》等。
一、高考語文必背篇目
高考語文必背篇目常見的有:《離騷》、《蜀道難》、《錦瑟》、《琵琶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和《賣炭翁》《孟子.魚我所欲也》、《小石潭記》、《陋室銘》、《飲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過零丁洋》、《莊子·逍遙游》、《阿房宮賦》、《廉頗藺相如列傳》、《湘夫人》、《聲聲慢》、等。
二、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還有那些
1、小說獨特答題模式
(1)人物形象的塑造:可從正面描寫,也可從側面烘托。
直接正面描寫:肖像+神態+動作+語言+心理。側面烘托寫:景物烘托+人物映襯
(2)小說主題:通過xx人的xx事,歌頌了(批判了)xx的什麼精神(社會現象)
(3)簡析人物:人物定位+舉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義(情節、主題)
(4)小說表現形式:表現手法+描寫手法+結構安排+語言特色
(5)小說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高考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3、高考語文坐穩答題技巧
(1)審題目要認真,分析提示材料所寫內容。
(2)有亮點,作文題目能夠吸引人,作文內容語句優美,多用修辭手法。
(3)卷面保持整潔,讓老師一眼望去很舒服。
⑷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 收藏 精彩。對於考試而言,每天進步一點點,基礎扎實一點點.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目錄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一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二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三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四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一
生:同「性」資質,稟賦。名詞。「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聲:通「伸」;陳述,說明。動詞。「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識:通「志」,標志,記號。名詞「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識:通「志」;記住。動詞。「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識:通「志」;記住。動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食:同「飼」;喂。動詞。「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糞便。名詞。「然與
式:通「拭」;古代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名詞兵車不式。
逝:通「誓」;發誓。動詞。「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受:同「授」給,與。動詞。「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詞。「宰夫顧熊蟠不孰,殺之,」
孰:同「熟」;仔細。形容詞。「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說:同「說高興,愉快。形容詞。「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說:同「悅;高興。形容詞。:「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說:同「悅」;愉快。高興。形容詞。「而民說之,」
說:同「悅」;愉快。形容詞。「秦王不說。」
竦:同「聳」;高。形容詞。「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太:通「大」;大部分。形容詞。「死者太半。」
湯:同「燙」:用熱水焐。動詞。「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打獵。動詞。「今王田獵於此。」
帖:同「貼」;用標簽標出。動詞。「不用,則以紙帖之。」
帖:同「貼」;粘附。動詞。「對鏡帖花黃。」
庭:同「廷」;國君聽政的朝堂。名詞。「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
塗:同「途」,道路。名詞。「失迷塗知返,往哲是與」
塗:同「途」;道路。名詞。道路。名詞。
土:同「仕」作官。動詞。「重爭土豪,非下也,權重也。」
橐:通「托」;託付,委託。動詞。「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
頑:同「玩」;開玩笑。動詞。「我又不同你頑。」
亡:同「無」;不,副詞「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亡:同「無」;不。副詞。「亡何國變,寧南死。」
亡:同「無」;沒有。副詞。「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亡:同「無」,沒有。副詞。「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無」;不。副詞。「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同「無」;沒有。副詞。「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
罔:同「網」;羅網。名詞。例句中作動詞,即張開羅網擄捉。「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應答聲。象聲詞。「伏惟啟阿母,今若道此婦,終老不復取!」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惟先生樂游。」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故惟日日呼酒買醉。」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惟陳言之務去。」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文:同「紋」紋理。名詞。「其中多斑文小魚。」
文:同「紋」;紋路,紋理。名詞。「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無:通「毋」;不要。副詞。「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希:同「稀」稀疏,少,罕見。形容詞。有志乎古者希矣。」
希:同「稀」;稀少。形容詞。「鼓瑟希,鏗爾。」
熙:同「嬉」;歡樂,快樂。形容詞。「其餘則熙熙而樂。」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二
語言運用題的考試內容有語段壓縮、語句擴展、 句子 仿寫、句式轉換、圖文轉換、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修辭手法等等。做題的技巧是審好題干,照章辦事。
復習要點:
①復習語用的各種基本題型及解題要領。
②收集近年來出現的語用新題型,預測題型變化的趨勢。
復習 措施 :
①精選語用典型題目,在練習中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要領。
②加大「壓縮語段」「句式變換」「語言連貫」「圖文轉換」等易錯考點的練習力度,在練習中 總結 方法 ,提高能力。
③多積累優美詞句,以應對仿寫、修辭等題型的考查。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三
1.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2.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龍須溝》
4.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5.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7. 文章 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8.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9.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五四"新 文化 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兩篇《狂人 日記 》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16.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18.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19.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2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21.歲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2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2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2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 國畫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馮夢龍)
2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2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30.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3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32.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35.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36.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愛情"三部曲:雷電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1.三原色:紅綠藍
42.三體石經:尚書春秋左傳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43.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 夏至 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 立秋 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49.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51.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54.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55.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56.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57.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三國:魏蜀吳
58.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陝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吳-東楚彭城-西楚
60.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黃帝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國古代建安文學的代表
62.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 ,太師太傅太保
63.三教:儒釋道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相關文章: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考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三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中語文必背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大全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歸納詳解
★ 有關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的梳理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
★ 高三語文必背必會知識點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⑸ 2021年高考語文必背篇目有什麼
高考語文必背篇目有以下文章:
1、《勸學》荀子
2、《逍遙游》莊子
3、《師說》韓愈
4《阿房宮賦》杜牧
5、《赤壁賦》蘇軾
6、《詩經•氓》
7、《蜀道難》李白
8、《登高》杜甫
9、《琵琶行》
10、《錦瑟》李商隱
11、《虞美人》李煜
12、《念奴嬌》蘇軾
13、《永遇樂》辛棄疾
14、《離騷》(節選)屈原
高考語文知識點復習技巧
1、熟背如流
平時的復習中,要做到每一篇都能熟背如流。要達到這個要求,背誦時,要口、手、腦一起動。動口,讀通讀熟每個句子;動手,寫一寫難寫的字詞;動腦,想一想上下句、上下段之間的聯系。
2、深度理解
最近兩年,新課標默寫題型以理解性默寫為主,這就要求考生要深度理解背誦默寫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內容、含義、作用、手法等等。
3、及時復習
「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再忘,」高考語文復習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遺忘是客觀存在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注意「及時復習」。
⑹ 高考語文必背篇目
高考古詩詞必背篇目總共有64篇,分別為關雎、蒹葭、觀滄海、飲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使至塞上、次北固山下、行路難。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古詩文背誦篇目(一)古文(10篇),《勸學》(節選:學不可以已——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屈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晨讀太有必要了,早上空氣好,睡一覺了起來精神也不錯,記憶力也是相當的給力,這個時候選擇晨讀就是相當聰明的選擇,一天的知識全部通過晨讀裝在大腦里,你就像一個百事通什麼都懂,別人問什麼你答什麼,自己也有自信,別人也對你刮目相看。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⑺ 高考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文言文是相對新 文化 運動之後的白話文來講的,它的特徵是是注重 典故 、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高考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
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譯方法有哪些
高考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
一、字音
縵回màn不霽何虹jì焚椒蘭jiāo
妃嬪媵嬙pínyìngqiáng轆轆lù
剽掠piāo杳不知yǎo盡態極妍yán
鼎鐺chēng迤邐yǐlǐ錙銖zīzhū
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úsù橫檻jiàn
嘔啞ōuyā參差cēncī鬟huán囷囷qūn
二、重點實詞:
1、蜀山兀,阿房出(山禿)
2、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趨向)
3、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隨著,適合)
4、盤盤焉,囷囷焉(縈繞曲折的樣子)
5、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雨或雪停止,此處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見不到蹤影)
7、一肌一容,盡態極妍(每,即全部)
8、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寵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奪、奪取)
9、奈何取之盡錙銖(古代計量單位,言極其細小)
10、使六國各愛其人(假使,表假設的連詞)
三、文言現象
1、隔離
古義:遮斷,遮蔽今義:不讓聚在一起,避免接觸
2、直走直走咸陽
古義:趨向今義:行走
3、鉤心斗角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緻;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4、落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古義:所、座;今義:下降、衰落。
5、氣候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文中是指情緒氣氛之意今義:是指一個地區的氣象概況
6、明星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7、經營燕趙之 收藏 ,韓魏之經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活動)。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優秀人才。
9、可憐可憐焦土
古:可惜;今:憐憫,同情。
<<<
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
1.信息篩選題——排除法
在人物傳記類文言文閱讀選文中出現的人名不止一個,而我們在答題時需要熟悉的僅是題干中的這個人的行為舉止,此時我們可以根據主人公來做初步的篩選:把羅列的 句子 中不是「這個人」所說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應的,包含這個句子的選項也就可以排除了。
2.文言虛詞題——代入法
課外知識是課內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課內知識點,特別是掌握了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我們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虛詞這一小題時自如地運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虛詞的題型絕大部分是將每個虛詞都放在兩個句子中加以比較來考查其異同,並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學課本。答題時,可以先從課內的那一句入手,把這句中該詞的用法和意義代入另一句解釋,看是否通順,通那麼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則不相同。
3.文言實詞題——詞性法
解答此題,我們可以析字形,明字義;可以將給出的詞義代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辨別實詞的詞性來解答或排除某一干擾項。眾所周知,漢字的詞性不一樣,字義也就不相同,我們可以運用這一特點來幫助解題。
<<<
高考文言文翻譯 方法 有哪些
1、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2、掌握文言文翻譯的三條標准。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通常講究信、達、雅。所謂信,指的是忠實於原文。原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譯成現代漢語後應能如實傳達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隨意增減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謂達,指的是譯成的話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要文通字順,不能夠雖然忠實原文,卻譯得句子拗口,令人難讀或難懂。至於雅,則是比較高的要求,指的是譯成的現代漢語具有較高的表達水平,不但能忠實於原文,還能把原文的意蘊較好地傳達出來,文筆流暢優美。
<<<
高考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考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三語文文言文必背知識點
★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三語文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 高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大全
★ 高考語文文言文重點知識點
★ 高三語文必背必會知識點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