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語說明文結構
英語說明文從結構上看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一般是文章的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主題,也就是說,文章想要闡述、說明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可由若干個段落組成,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展開說明;第三部分是結尾段,對文章的主題作歸納總結。要寫好英語說明文的關鍵在於第二部分如何對文章主題進行展開說明。
英語說明文的結構
就「說明對象」而言,英語說明文可分為對「客觀具體事物」的說明和對「主觀抽象觀念」的說明兩大類。
對中學生來說,在漢語說明文的教學中似乎比較側重前者,即解釋客觀具體事物的說明文。但在英語說明文中,闡述和說明 「主觀抽象觀念」的說明文佔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有些類似漢語中的議論文。
但是無論是對「客觀具體事物」的說明還是對「主觀抽象觀念」的闡述,英語說明文從結構上看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一般是文章的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主題,也就是說,文章想要闡述、說明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可由若干個段落組成,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展開說明;第三部分是結尾段,對文章的主題作歸納總結。
從英語說明文的結構可以看出,要寫好英語說明文的關鍵在於第二部分如何對文章主題進行展開說明。
說明文寫作方法
1.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來解釋說明事物,闡明事理,從而給讀者提供知識的一種文體。
2.它要求語言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說明過程講究層次性和條理性。
3.這種文體通常用第三人稱,時態以一般現在時為主。
② 外國人寫英語文章一般用什麼風格/結構
分類不少,你考英語等級時只是其中一中,叫composition,也是我們說的作文。在英文中的定義是:
The term Composition, in written language, refers to the process and study of creating written works or pieces of literature. This can be in the form of poetry, drama, essays or prose.
裡面說的詩歌,戲劇,隨筆和散文都可以直敘,倒敘等,也有
抒情/擬人之類的東西。 建議你多看看英文小說。
還有畢業論文,這可是別人的東西呢。我給的參考文獻是給literature的定義,你看看,裡面有多少種表達方式和敘述順序。
參考文獻:http://en.wikipedia.org/wiki/Literature
③ 來為大神幫忙解析一下英文論文的寫作結構
1. Abstract 摘要
標準的論文摘要一般只要五句話就可以搞定,也就是後面每一個部分的一句話總結:
1.1 Introction: 進行本研究的理由,本項研究的研究現狀存在的缺失或者不足;
1.2 Method:所採用的研究方法;
1.3 Data:用什麼樣的數據來驗證你的方法;
1.4 Results:從研究中得出什麼結論;
1.5 Implication:得出的結論對研究領域和實踐有什麼意義(理論與實踐意義)
2. Introction 簡介
2.1 Research background:
目的是證實該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如這一類問題造成的損失很嚴重,因此研究這一問題很重要。
2.2 Research problem:
在上述的這一大研究背景下,要做什麼問題(或者方面)的研究;在上述的這一大研究背景下,這一研究可以在哪些方面解決現存的實際問題。
2.3 研究現狀:
別人已經做了哪些東西,別人已經做過什麼,發現了什麼樣的問題?
2.4 現存的研究有什麼問題與不足:
別人有什麼沒有做過?為什麼別人沒有做得更好?並說明這些研究不足會帶來嚴重後果。
2.5 本研究的目標(objective)和研究范圍(scope):
本研究彌補這些問題中(這些沒做過或者做過沒做好的問題中)的哪些不足,採用什麼研究方法去彌補不足。陳述本項研究的范圍局限,並高度概括本論文研究結論。
2.6 文章結構:本論文的後續部分的基本內容架構。
3.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綜述
目的:Literature review證明與說明兩件事情:一是研究目標的設定是有意義的;二是你在本研究中採用的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
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
3.1 對選題(你找到的研究問題)的justification。即對做過沒做好或者沒做過的研究問題,在這個研究領域,針對research problem而言,讓讀者明白本項研究是有意義的;
3.2 現存文獻中對本文值得參考並可借鑒的東西(包括分析工具和成果);
3.3 非相關或者相鄰研究領域值得借鑒的東西,側重於可借鑒的研究方法。
3.2與3.3就確定了研究方法。
補充說明:注意introction 2.5中的研究目的與研究范圍的區別。
小結:文獻綜述不是綜述文獻,而是去找到問題,不是為了綜述而述。並不在於對所有的相關文獻作詳盡描述和總結,應該是對相關研究現狀的高度概括。至此,已經把研究問題、研究目標、研究方法明確了,並且對它們已經證明了、辯護了。
4. Method 方法論
此部分主要是對方法的描述。該部分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4.1 研究策略(Research strategy)
總概研究過程。要做這樣的一個研究採用一個什麼樣的研究策略:即所採用的研究思路。
4.2 數據採集的方法
建立在對研究問題深入認識的基礎上,需要採集什麼樣的數據(變數)。這里的數據的概念是泛泛的,不是指具體的數據,而包括數據結構、變數(考慮的因素)。
4.3 數據的分析方法
如數學分析、邏輯分析(推理)、統計模型等數據分析方法。統計模型(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驗(模型計算)、模型推斷(在算的過程中所推斷出的一些結果)、模型評價與對比)。
5. Data 數據資料
主要圍繞data,對你所收集的數據做一個簡要的描述,描述所收集的數據的特點。如從哪個機構得到一個數據,有什麼樣的特徵、變數的期望值、方差、中位數、最大與最小值等。
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
5.1 數據的來源、採集數據的時間周期、描述性的統計值
5.2 對所收集的數據的初步的處理方法。
6. Results 結果
運用所採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即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驗(模型計算)、模型推斷(在算的過程中所推斷出的一些結果)、模型評價與對比)得到的模型分析結果。應該著重對所得出的重要結果進行描述,不需要對所有的結果進行描述。
7. Discussion 討論
Discussion就是針對所得出的結果做橫向或者縱向的對比和討論,包括自己的結果之間的比較、自己結果與別人結果之間的比較;如果結果存在差異性,並對結果之間的差異性的成因作討論分析。這樣的差異性分析進一步加強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可以進一步地驗證:對所提出的觀點做數據方面的支持。
注意6和7的區別:Results強調清楚地陳述研究結果,受制於數據分析方法(模型建立、模型校驗、模型推斷、模型評價)的框架制約。而Discussion強調把結果打亂,提出最值得討論和有意義的結果,是對本項研究所得出結果(results)高度抽象的產物。
寫discussion的三重境界:一是得出與人家相同的結果(意義不大);二是得出不同結果,但是不討論差異性成因(需要升華);三是得出不同結果,並作差異性成因分析(較高水平)。
8. Conclusion 結論
標題可以叫conclusion,但是實際包含四個內容:
8.1 Conclusion
8.1.1 研究過程:對研究過程的綜述。在期刊論文中可以不寫,但是在學位論文中一定要寫。
8.1.2 該研究得出的結論:這個研究成果不是Results和Discussion的復述,而是對Results和Discussion的更進一步的抽象和概括。
8.2 Implication:從研究結論中所反映出來的對該研究領域的貢獻以及啟示,更側重於啟示。
8.3 Limitation:所得出的研究結果(該研究結果)的局限性。Limitation與scope是兩回事,但兩者相關,有差異性,其差異性體現在scope針對的是研究范圍,在該研究范圍內,你的研究結論是成立的,有效的,在scope內是絕對不能被人家挑毛病的;limitation要承認即使在scope內,由於數據的有限性和方法的不完備性所導致的局限性。總之,limitation的成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scope所造成的limitation;另一方面是由於數據、方法所造成的limitation。
8.4 Future study
基於兩個認識(一是對limitation的認識,二是對本文結論的implication的認識)所提出的後續研究課題。
9.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就是一個字:consistent,文獻列表和標注的一致性。應該與刊物格式要求一致,不同journal格式要求不一樣。更為重要的是自己論文格式前後要一致,包括標點符號等。
④ 英語作文如何寫好篇章結構
一般說來,學習英語寫作有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第一, 學習這門語言的基本的詞彙和語法。此時的學習者對這門外語的基本用法還未掌握,因此尚處於學習語言的基礎階段。這時寫作訓練一般沒有,即使有也只是為練習詞彙和語法服務。這種練習一般說來內容都非常簡單,強調的是學習者所使用的詞彙和語法必須正確。
第二, 語言和內容並舉。此時的學習者已經掌握了該語言的一些基本的詞彙和語法,可以用該語言表達自己的簡單的思想。這時的寫作練習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繼續增強對語言的掌握;(2)用英語表達一定的思想。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這兩者實際上是不可分的。有許多初三的學生開始用英語記日記,其實他們就正處於這一階段。
第三, 主要強調內容。當學習者對一門外語的詞彙和語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可以用它來表達相對復雜的思想時,就基本進入了第三階段。此時的語言已經不是最大的障礙,如何寫出好的內容成了頭等大事。這一階段的學習者所注重的是如何選材、如何組織文章之類的問題。有人說只有這第三階段的寫作才是真正的寫作。這一說法可能失之偏頗,但成功的寫作是必須達到這第三階段的。
如果你發覺寫出完整的句子尚有困難,這說明你還處於第一階段。此時你不要急於寫出長篇大論,即使你有些想法可能非常深刻。這時你應該做的是注意語言的積累,留意常用詞和句型的用法。另外,適當做一些翻譯練習也可以幫助你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為提高寫作能力做好准備。我們的翻譯板塊中有許多練習實際上對你們的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之外,多做一些閱讀,培養對語言的感覺也能為提高寫作能力做一些准備。
因此,你在現階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積累語言素材、多做翻譯練習、多做閱讀練習。隨著你的語言能力的提高,你會逐步進入第二階段,到那時你就不愁寫不出句子了。
⑤ 【英語作文】「文章結構不夠嚴謹,應增加過程性詞彙的使用」是什麼意思
學術詞彙就是比較高級正式的詞彙,在學術報告中可能用到的詞彙。文章結構不嚴謹就是文章的結構欠妥,比如總分總的結構就要凸現出來他的結構特徵,3段(總---分---總),多用一點過渡詞彙吧。過程詞彙就是整個文章的銜接問題,銜接不當,顯得很生硬所以就要多用一些過程性詞彙使得文章過渡得更自然,合理。
希望能幫得到你
⑥ 雅思寫作:如何梳理文章的結構
雅思寫作,是雅思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測試形式。據了解,大部分的考生在寫作的時候,並未先梳理好文章的結構,便直接開始寫作流程,但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下面由編者和大家淺談一下提高英語寫作,文章結構需要注意的問題。
英語書面寫作的結構是有很嚴格的標準的,即開頭,主題,結尾。在開頭段要提出自己的觀點(thesis statement),主體可以分為3到5段,用分論點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最後是總結,重述自己的觀點,呼應開頭的觀點。如果是小作文(300-400字),比如說托福和雅思的大作文,一般主體段寫3段比較合適。寫多了,自己沒有那麼多理由,寫少了,顯得沒有說服力。因此,這種結構通常被稱為五段式(five-paragraph format), 是英語寫作最常用的結構。 中國人最常見的問題有幾種:
1.開頭冗長,繞來繞去,不知所雲,擺一堆華麗而沒有實質內容的句子,然後突然跳到自己的觀點。
2.開頭和主體段的第一段混成一談。有同學會直接寫「我同意……觀點因為……」一句話給出觀點,然後就直接開始寫第一點原因。這樣的文章結構不清晰,在閱卷人眼中馬上被打上結構不清的標簽,如果再犯兩個語法錯誤,那就別想翻身了。
3.主體沒有分段,把所有的原因揉在一起,讓讀者去自己理清條理。英語和中文不一樣。英語是作者責任制(writer-responsible), 中文是讀者責任制(reader-responsible)。也就是說寫英文,作者需要保證讀者能明白自己寫的是什麼,如果讀者不明白,那就是你作者的責任。而在中文中則正好相反,我想怎麼寫怎麼寫,讀不懂是你讀者的問題。
5.主體段有主題句,但是沒有對主題句進行進一步解釋,而是直接擺例子,這樣會顯得文章非常的唐突。
6.文章有開頭,但是在開頭作者沒有給出觀點,而是在結尾給出觀點。對於這種寫法,也有爭議,講英語的人也在爭論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按照英語的文體寫。一般的結論是認為,這取決於你的讀者,如果你的讀者是英語為母語的人,那麼還是按照他們的習慣寫為好,不要追求什麼神秘感,一定要等到最後才給出觀點。對於托福雅思的作文,還是規矩點比較好。對於其他的文章看老師的要求,我的老師就要求我在寫某種論文的時候不要在開頭給觀點,而是在結尾提出觀點。
⑦ 英語文章結構分析
http://hi..com/hdwangqinghua/blog/item/0bcbae025454ec074afb515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613a70100dcz5.html
http://www.shm.com.cn/ecation/2005-01/25/content_681537.htm
其實英語文章的結構比中文簡單多了。。。
大體上看。。。通常都是總分結構。。。
如果你對句子的理解沒有沒問的話(即語法方面和詞彙方面),那麼英語的文章結構這方面應該不是問題。。
以中文為例,我們分析中文文章結構也都是小學時候的事情了。。。
而中文的語法到了高中才學完。。。
希望這些資料對你有幫助。。
⑧ 怎樣講解英語課文的文章結構
第一步從宏觀結構上
首先:分析課文的背景知識比如作者的生平該文章的寫作背景歷史社會環境背景,接著是分析課文的體裁比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不同的體裁必然有不同的重點,這個要視情況而定,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不過建議您可以借鑒一些好的教育論文,看看有經驗的英語教師是怎麼說的第二部從細節上 ,畢竟英語不是母語,這部分要比較著重的看詞彙句法,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語篇的連貫與銜接,語法銜接以及分析課文的詞彙銜接,最後可以利用課後習題或是口頭的復述來檢驗學生是否掌握其知識點
⑨ 英語文章結構總分總模式怎麼說
Total Score Model of Articles Structur
歷年考研英語閱讀文章可以發現,文章的就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總分總和總分。針對兩種結構,文章的安排有所差別。
說明文的基本模式
引言(用事例、試驗等引出問題)——分析(分析原因;實驗過程等)——結論(建議、解決方案)。
說明文闡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後果。
議論文行文規則
提出論點(常以事例引出)——提出論據並論證論點——得出結論。
其最終目的是說服讀者接受某觀點,議論文要用邏輯和論據來影響別人的看法或行動。
除了文章結構外,對於報刊雜志體文章時文的一般特點也應有所了解,因為這種文章在考研閱讀中佔有極大比重。報刊雜志體文章的主要特點有:
1、引人入勝。通常以一個有趣或吸引人的故事或背景開始。
2、拋磚引玉。講故事或交代背景的目的在於引出主題。所以,時文的主題常出現於首段的最後一句話或第二段的首句。
3、假裝客觀。作者開始不說出自己的觀點,貌似客觀地陳述各派觀點,最後才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確定作者態度的時候,主要根據所舉的例子進行判斷。如果例子表現一種正面態度,說明作者對這一事物持正評價;反之持負評價。
⑩ 請問英語文章有那些結構分類
其實首先必須知道的是句子結構中的主語、謂語、賓語。 再從句子的分句入手,一個成分一個成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