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六年級第一節語文課是什麼

六年級第一節語文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30 00:52:25

1. 六年級的語文書第一課是什麼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山中訪友》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文言文兩則》

2. 誰知道六年級的語文第一課是什麼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後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3.參考譯文。

學弈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3.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的第一課主要內容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的第一課是《山中訪友》,主要內容是:
《山中訪友》出自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之手,是他發表於1995年第三期《散文》雜志的一篇傑作.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簡略,記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因為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作為人教版語文課本六年級上冊「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通過感受作者描繪的境界,體會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學習作者通過比喻、擬人、排比、想像來表達情感的方法,並積累語言。

4. 小學六年級語文第一課是什麼

小學六年級語文的第一課是陳淼寫的桂林山水(第十一冊的);十二冊的是朱自清寫的春!(十二冊的)

5.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的內容是什麼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是《文言文兩則》,內容分別是:

(1)《學弈》的內容是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白話譯文:

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2)《兩小兒辯日》的內容是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21為汝多知乎?」

白話譯文: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5)六年級第一節語文課是什麼擴展閱讀:

《兩小兒辯日》的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編著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兩小兒辯日》即節選自《列子·湯問》第七章,文題是後人所加。此文記錄的是春秋時期,兩小孩與當時的大學問家孔子的故事。

6.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主要內容

《山中訪友》—— 課文記敘了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山中訪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漢榮先生發表於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傑作。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簡略,記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因為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

該文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審定通過,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課本(07年後又編入全國通用教材六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課《山中訪友》)。

(6)六年級第一節語文課是什麼擴展閱讀:

《山中訪友》詞語解釋:

1.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

2.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3.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4.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5.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6.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奏地誦讀詩文。「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

7.梔子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對生,長橢圓形,有光澤,花大,白色,有強烈的香氣,果實倒卵形。花供觀賞。梔子花開在初夏,所以說「梔子花的氣息」間接地點明了作者訪友的時間是初夏。

8.歲月悠悠:年月久遠,也可說成「悠悠歲月」。

9.俠客:舊時指有武藝、講義氣、肯舍己助人的人。

10.別有深意:另有一種深刻的含義。別:另外。

7. 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是什麼

《草原》。

《草原》是現代作家、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已選入人教版新課標(老教材)五年級下冊第1課和教育部統編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課。

文章主要描繪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主客聯歡圖這三幅生動的畫面 。作者在最後引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學習目標

會寫八個生字;能正確書寫「渲染,勾勒,灑脫,迂迴」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重點),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產生了解西部的興趣(難點),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作者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難點)。

8.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是什麼

是《我們愛你啊,中國》

《我們愛你啊,中國》
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
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
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啊,我們愛你,中國!

我們愛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
黃山、廬山的雲霧飄渺,
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

我們愛你——
龍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絲綢的光潔絢麗,
景德鎮陶瓷的天工巧奪。

我們愛你——
傣家竹樓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達拉宮的巍峨,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灘的駱駝。

我們愛你——
戰國編鍾奏出的古曲,
改革開放譜寫的新歌,
神州萬里涌動的滾滾春潮,
祖國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們愛你——
奮斗書寫的史冊,
汗水澆灌的碩果。
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
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我們奮發,我們開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
我們愛你啊,中國!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第一節語文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7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5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9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3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3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2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31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8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6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5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6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60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3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