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考語文作文高分技巧,如何寫好
■2010年全國高考作文一覽
全國卷Ⅰ:餐桌,許多貓吃魚,就一隻貓捉老鼠,別的貓說:「有魚吃還捉老鼠?」
全國卷Ⅱ:路徑
浙江:角色轉換之間
山東:人生的光影變化
寧夏:誠信善良
天津:我生活的世界
北京: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江西:找回童年
遼寧:「幸福是____」
四川:人生的幾何體
湖南:「早」
陝西:環境改造人
廣東:與你為鄰
上海:丹麥人釣魚
重慶:難題
江蘇:倡導綠色生活
湖北:幻想
安徽:吳興雜詩有感
福建:格林童話
海南:參與
■我省歷年高考作文盤點
1996年:《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
1997年:背同學上學
1998年:媽媽只洗了一隻鞋
1999年: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2000年:通過對四個圖形符號的不同認識,談你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以及問題的答案?
2001年:誠信
2002年:心靈的選擇
2003年: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2004年: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
2005年: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2006年:老鷹和烏鴉
2007年:摔了一跤
2008年:抗震救災
2009年:兔子學游泳
■立馬調查過半人覺得作文難54%的人沒准備
全憑現場發揮
每年的高考作文是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必會在考後引發爭議。昨天,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幾名考生,僅有半數表示,題看著比較簡單,限制少,不容易跑題,比較清楚自己的立意,有近半考生認為不簡單,不知道漫畫在講什麼。
截至昨天18時 30分,共有12881人參與某網站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7.72%的人認為考試作文不難,認為比較難和非常難的佔52%;而對於是否認為該作文題容易跑題時,近35%的人認為比較
容易寫跑題,54%的
人表示完全沒准
備,完全靠發揮。
即使有魚吃也不能忘了捉老鼠
作文審題難度大於去年,這些立意最佳:堅守職責,遠離私慾;不能為私慾而放棄本職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骨幹教師張定勇認為,今年,高考作文審題難度大於去年,同學們對其材料內容理解時,往往見仁見智,似乎「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然而總有一種理解是最接近題意的,這就好像是一個靶子,縱然有八環、九環,但畢竟有個十環。這就需要比較選優,破解題意,保障作文符合題意,方能獲高分。
●漫畫作文穩中求新
漫畫通過誇張、比喻、象徵、寓意等手法,表現幽默、詼諧、辛辣的畫面,藉以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或事。
近年來,全國一卷一直在考新材料作文。2006年是烏鴉學鷹材料作文,2008年是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的材料作文,2009年考小動物學游泳材料作文。2007年的《摔了一跤》讓很多考生記憶猶新,今年又考漫畫作文「有魚吃還用不用捉老鼠」,如此頻繁地考漫畫作文,確實出乎意料。
以漫畫作話題的寫作訓練,要注意以下四個步驟:(1)讀懂畫意畫旨。拿到題後,首先就要仔細讀圖。(2)抓住形象特徵。把握本質,就能找到寫作材料,謀篇布局。(3)聯系生活實際,揣摩畫中之話、話外之音,聯想和想像不但可以獲得大量寫作材料,而且可以加深對畫旨的理解。(4)最後根據題目要求,議論畫面,構思成文。
●三種立意四個角度最佳
今年作文構思最佳立意:堅守職責,遠離私慾,遠離誘惑;職責大於誘惑、私慾;不能為私慾誘惑而放棄自己的本職。
可以批評吃魚的三隻貓:貓的職責是抓老鼠,但因為一盤魚擺在面前,就對該抓的老鼠視而不見,只盯住了魚。其中一隻貓安逸地享受,吃得腦滿腸肥,神態怡然,另外兩只貓對捉鼠的貓面露不屑之態,它們在議論、諷刺捉鼠的貓——「都什麼年代了,有魚吃還捉老鼠」。
可以贊揚不貪魚而勇於捉鼠的貓。貓的職責是捕捉老鼠這是不容置疑的,要堅守職責。貓者,它的主要職責就是竭盡所能,盡最大努力去打擊各種各樣的「耗子」。這是好貓必須具備的最根本的素質。魚可以比喻安逸的環境、優厚的利益、迷人的誘惑等。
●考生可以從以下4個角度寫
1.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不管誘惑再多,決不能迷失自我,堅持干好本職工作。
2.貪圖享受者、沉淪誘惑者必將被人唾棄,被社會拋棄。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些懶貓,主人把它們喂得飽飽的,而它們卻屍位素餐,不去堅守自己的職責,在生活富裕的情況下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富二代、啃老族、不思進取、坐享其成,不也是那三隻貓的化身嗎?
人生在世,誘惑多多。豐厚的利,華麗的衣,可口的食,誘人的「魚」……凡此種種,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如果沉迷其中必將喪失自我,喪失原則。
3.時代在變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優良的傳統不能丟,不能忘了本真——貓天生要捉老鼠,貓的立身之本也在於捉鼠,而非吃魚!
4.不能盲目從眾,要有自己正確的辨別力。大家都在吃魚,而另外一隻貓在捉老鼠。對於有魚吃還捉老鼠這個方面,不能怕別人的風言風語,不要盲目從眾,要仔細甄別。
●凸顯理性思辨色彩是趨勢
從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軌跡看,越來越注重邏輯思辨,要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問題,避免片面地看問題;聯系地看問題,避免孤立地看問題;發展地看問題,避免靜止地看問題。材料中心話題就是「有魚吃還要不要捉老鼠」的問題,如果只關注一方面不全面辯證地看問題,就很難符合最佳立意。
得高分要在發展等級上多挖掘,①深刻,即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性。②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③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④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在確保審題准確的前提下,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須在發展等級上至少佔一條優勢。
■王立群評點高考作文
可以「以貓寫貓」也可以「以貓寫人」
好作文有四個標准:立意准確、語言流暢、表述生動、含義深刻
「這個漫畫挺有意思,考生寫起來應該不會太難。」昨天下午,正在中央電視台錄制《百家講壇》的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群說,題目出得挺好,不過考生想得高分也不容易。王立群擔任過20多年的高考作文評卷工作,他認為好作文應該符合四個標准:立意准確、語言流暢、表述生動、含義深刻。
●大部分考生應該不會「跑題」
「這幅漫畫也不是很難,畫面也比較直觀,一般都會有東西可寫,不會無話可說。」王立群說,和命題作文比起來,漫畫作文、材料作文比較客觀、公正,不存在有的考生熟悉,有的考生不熟悉的問題。而且,作文的立意比較多樣化,考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闡述。「雖然考生一般不會太跑題,但想寫出新意也不容易。」王立群說,這種漫畫作文,考生沒必要立刻下筆,可以先對漫畫進行分析。捉老鼠的貓是少數,它恪盡職守,雖然它完全可以吃魚,但是它還是堅持自己的職責逮老鼠,而且還要遭受同類的嘲笑。而吃魚的貓是多數,它們吃魚無妨,但是去嘲笑捉老鼠的貓就不應該了。
●可「以貓寫貓」,也可「以貓寫人」
王立群說,面對這個漫畫,考生可以「以貓寫貓」,也可以「以貓寫人」。
考生可以「以貓寫貓」,可以從自然界和動物界來寫。例如,在自然界中,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數量,如果貓不捉老鼠,都去吃魚了,老鼠就會成患,貓不能只靠吃魚活著。
另外,也可以把貓當做人的象徵,把貓的行為當做人類社會的現象,以擬人化的手法,「以貓寫人」。這樣的話,吃魚的貓,就是人類社會中的「坐享其成」派,只顧享受,不去盡自己的職責,如果長期依賴人工飼養,一旦沒有了魚,就只能餓死。而捉老鼠的貓是「自食其力」派,只有自己有真本領,才不怕變化。
●作文立意不能「盲人摸象」
「考生一定要抓住整幅畫的含義立意,不能『盲人摸象』,摸住大象尾巴寫尾巴,抓住鼻子寫鼻子。」王立群說,漫畫作文立意也要准確,不能以偏賅全,考生抓住的應該是漫畫的整體立意,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王立群說,有的考生可能會運用「逆向思維」,說「貓兒吃魚又何妨?」這種立意雖然別出心裁,但可能會偏離漫畫的主題。考生還是要從漫畫最主要的立意出發,完全拋開主題立意去發揮也不行。
●高分作文有四個必備條件
從1977年以來,王立群擔任過20多年的高考評卷工作。在他眼中,能拿高分的作文有四個必備條件:一是立意准確,二是語言流暢,三是表述生動,四是含義深刻。評卷老師也主要從這四部分,評價考生的作文。
王立群說,作文勝出的首要條件是立意准確、高遠。立意高的作文,才有得高分的可能性。如果只是材料的堆砌,沒有深入闡述一個主題,講透一個主題,就不能算是好作文。王立群說,考生能從提供的故事中提煉出較高的立意,並能從各方面深入,並有層次地闡述這個立意,結構完整,語言生動有特色,就是好作文。
㈡ 高中語文考試作文如何寫
作文在高考語文試卷中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要想取得高分,不僅要明白高考作文的評分標准和高考作文的寫作技巧,還要了解哪些作文最容易取得高分。這里把高考閱卷老師的切身體會告訴大家,提醒大家不要忽視考前的作文訓練。
一、了解網評,順應時勢
網上閱卷簡便快捷,但閱卷老師的工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那些"語言低幼化、構思平板化、立意謎語化、內容庸俗化、書寫隨意化"的"五化"作文,會大大敗壞老師的閱卷情緒,這類作文不會得到40分以上的成績。另外,與傳統閱卷相比,網上閱卷的回視率低,看一篇文章需要三四屏幕,在屏幕的右邊還要輸入至少4個分值,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觀點鮮明、扣題緊密、表達干練曉暢、過渡緊湊、書寫工整清晰、鳳頭豬肚豹尾的作文倍受閱卷老師的青睞。所以知彼知己,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二、學會審題,准確立意
首先加強審題立意訓練。立意準是得到內容分的基本前提,"題好一半文,題跑一半分"。若審題失誤、角度失當、立意失明,即"跑題",那你的文章最多得到基本分,即使你的語言再有文采,事例再豐富新穎等,也成了綉花枕頭了。而審題立意訓練的最好材料是最近兩三年的全國各地市高考作文題,仔細研究你會發現異同,在"同"的方面加以分析、歸納、總結,摸出普遍性的東西在"異"的方面深入分析,摸准特點與方向。
隨著更多的省市自行命題,別具特色的高考作文題呈現出多樣性、特色性。命題指向多體現出現實意識、作文的自由意識和引導意識。其總體走向就是:貼近生活,關注社會,發展個性,突出人本,鼓勵合理的創新。概括總結近幾年出現的作文類型,抓住"類"的特徵,解構材料或話題。有的話題看似很容易,但要把握住重點,弄清隱含的真正含義,必須費番腦筋,像2007年山東的作文"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重點核心應是"記憶",而記憶是虛的,它要以人、物、事、話等為載體,且這些載體的背後都有價值和意義,值得去銘記。這個記憶可以是過去的,也可是現在相對於未來的。
時間是一個過程,它和記憶是雙向關系,它能使記憶淡化或強化,對記憶進行提煉與升華。「不會風化」是明確地限定「記憶」不是瞬時的而是歷時的,歷時的結果必須是得到強化。這就隱含地告訴考生在表述中不能沒有對事物內涵、價值、意義的揭示,敘寫事件一定要明晰深刻,闡述觀點一定要追因究果,簡單地羅列現象材料。而事實證明2007年的考生多數並沒有注意到這些。概括地說要做到析題三步驟:析題圍(對象、范圍),析題穴(題目深透的要害處,析題眉(題目蘊涵的觀點態度)。
對於給材料型作文,要特別給予重視,務必要加強審題立意訓練,對所給材料要認真分析,准確抓住材料的主旨,緊扣材料主旨和規定話題立意。如果材料只是對話題的提示和引出,幫助考生打開思路,便於考生類推,或只是引出一個話題,那麼可以不扣材料;如果材料是對話題的限定,那就非扣不可了,話題雖然廣闊無邊,但只能按材料限定的范圍來寫。高考這類作文試題結構目前大致定型為四個部分——背景語、啟示語(漫畫中的注釋語)、限制語、強調語。審題立意要做到:
1.從背景語入手,審清思維模式——解決好「怎麼想」的問題。
2.從限制語入手,審清文章主旨——解決好「是什麼」的問題。
3.從啟發語入手,審清寫作重點——解決好「寫什麼」的問題。
4.從強調語入手,審清寫作要求——解決好「怎麼寫」的問題。
對於出現的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看圖作文等,也要作一些相應的訓練。力求在5到10分鍾內就能准確、全面地讀懂題目,吃透命題意圖,明確寫作范圍,總之,做到「一個中心,三字法則」「一個中心」是指虛(喻意、弦外音)入實(生活、社會)出;「三字法則」是指「精」「准」「深」。要並據此確定自己的作文的主旨和和主要材料,列寫作提綱,確立寫作體裁與思路,由此才能寫出「適銷對路」的高分之作來。
總之,審題立意訓練要達到的目標是——對題意理解准確,表述明確,立意深刻。而立意時務必要跳出四個小圈子。一是跳出物質性的小圈子,進入精神世界的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二是跳出個人圈子,從他人、社會、國家乃至人類的視角上換位思考,分辯是非,權衡利弊,使觀點有高度;三是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適當進入歷史的昨天與前天,以古諫今,使見解有深度:四是跳出生活現象的小圈子,進入文化層面透視社會文明,使思維走出簡單膚淺,進入哲思睿語。
當然,審題入題訓練還要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如,不少學生審題時用一目十行的速度,用不到一分鍾,一葉障目,顧此失彼,斷章取義:或讀材料時心猿意馬,注意力不在理解材料上,而是一味想投機取巧,在關注背好的材料和文章怎樣與題意套聯,結果理解歪曲了材料和話題的本意;或者一邊讀材料一邊就急於構思自己的應試文章,心有旁騖,從而也造成了選不準角度,中心散亂不清。冷靜、客觀、全面理解材料的良好習慣的培養很重要,這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基本點。比如以「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為話題作文,有些不認真仔細地審題,搭眼一看就認為,寫小事,立意為:「做小事很重要」「平凡與偉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細節決定成敗」等,結果都偏離題意了,根本沒有考慮「手上」何意,自己的而非別人的,為什麼必須做好。
㈢ 如何寫好語文作文高中
1、寫好高中作文,首先要從練字著手。
因為字在高考作文中非常重要,是考生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如果字寫得好,而且干凈整潔,那麼整個高考下來,包括所有科目,即使兩張試卷的答案一摸一樣,字寫得好與字寫得差的試卷之間,很可能會有幾十分的差距。
2、使用素材
作文中的素材,也就是論據,是為了論證和闡述觀點時引用的,可以是時事熱點,也可以是名言警句。作文素材引用得恰到好處,可以增加我們在寫作時論證的力度,讓文章變得有理有據;即使用得不好,也可以讓一篇拙劣的作文顯得文采十足。
a、首先要簡潔。
大部分高考作文都是議論文,我們在寫作時敘述道理要清楚,闡述思想要深刻;因此我們在下筆寫作時,不管引用的故事情節有多麼扣人心弦,有多麼地切合題意,都不能長篇累牘地敘述,否則會導致文體不明,而且缺乏議論等嚴重錯誤。
因為命題老師看一篇議論文,並不是想看到多麼感動或是精彩的故事,而是想看到無懈可擊的道理闡述和鮮明觀點。
所以使用素材的首要原則就是簡潔,在素材語句中選擇最切題的部分,以概括性的語言表達出來,然後花大量筆墨和語句去論證和闡述觀點。
b、其次要貼切,也就是緊扣題意。
下筆之前,你必須搞清楚這篇文章要論證什麼主題,要講什麼道理,然後緊貼著這個題意和主旨去選擇素材,聯系越緊密越好。
此外,使用素材不能一味追求新意,更不能盲目堆積素材,恰到好處的採用最切題意的作文素材,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出文章的主旨立意。
3、積累素材
大致上講,作文素材主要分為人物、事件和語句。
積累素材的途徑一般是在平時的閱讀和學習中,不斷地摘抄和積累素材,然後將這些素材背誦和記憶下來。但是這樣的學習效果並不好。
最好是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邊積累邊嘗試寫出段落語句,融入自己的觀點去記錄,這樣不但很好地進行了寫作練習,而且高效地積累了素材,幫助我們在寫作時更加游刃有餘。
㈣ 高中語文作文技巧
高中語文作文十大技巧
【技巧一】:作文成績看字跡,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技巧二】:考試作文五六段,干凈整潔看卷面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八九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五六個段落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塗改得亂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試作文每段最好別超過5行,頂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寫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上的疲勞,影響他的心理,分數就受影響。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色彩對比也關鍵,建議用筆選擇藍
考試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顏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鋼筆答題,墨水容易「泄一灘」,影響卷面的干凈。建議學生用不淺不深、筆畫不粗不細的藍色中性筆
寫作文。這樣的作文寫出來,與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視覺對比,閱卷老師在視覺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分數上可能就會佔便宜。在用藍色中性筆寫作文的時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滿,建議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這樣,顯得作文每行的層次感比較強。卷面顯得也相對美觀。
【技巧四】:開頭結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的卷面。頂多也不能超過三行半。想想看,一個開頭就占太多的空間,閱卷老師的視覺又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技巧五】:動筆之前要擬題,漂亮標題如美女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題目不宜太長和太短。怎麼擬題呢?對於成績一般的考生,應該採取特別措施了。擬題的辦法有2個,一是你去網路上搜索一下作文擬題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師講述的類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長或考生,趕緊去翻閱最近一年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訂本,根據題材,選擇幾十個比較精彩的標題,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可能比葫蘆畫瓢地就能採用到。合訂本在大洋百貨東邊胡同里的書攤上有賣。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豐富多彩出靚點
考試作文的開頭方法很多:六要素開頭法、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希望考生們准備好一些關於道德、學習、禮儀、愛國、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時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時候,腦子里會閃現出上述前七八個開頭方法。
結尾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結尾是總結全文。如果是記敘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議論文,則要注意歸納。無論如何,最好要扣准標題。怎麼扣呢?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就在結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說一下,然後歸納全文觀點就是了。建議網路一下結尾方法,汲取有用成分。
【技巧七】:動筆之前不要慌,想了題目列提綱
上面說了好幾種技巧,其實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列提綱很關鍵。譬如,寫記敘文要設計好開頭結尾,同時要把你敘述的事情分成幾個層次,一個層次是一段,中間如果能設置好一個過渡句或過渡段更好。列提綱的時候,一定要把開頭結尾寫詳細寫,中間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話語或名言俗語、詩詞典故,要寫准。一個合格的學生,列提綱,大約5分鍾到8分鍾。時間要掌握好,如果時間緊張,提綱就要簡練些。
【技巧八】:想好主題和文體,非驢非馬不可取
寫作文,要麼是記敘文,要麼是議論文。一般來說,多是「總—分—總」結構。記敘文的結尾要注意抒情和總結哲理,議論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結構,中間的3或4,是分層解題。當然也可以靈活採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但是注意,千萬別議論文說了那麼多事例卻不歸納主題,千萬記敘文忘記說事卻議論過多。因此,寫考試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寫的是什麼文體,就按相應文體的寫法來寫。
【技巧九】:適當克隆和「抄襲」,考前備料攢信息
考試前,建議考生翻閱大量的範文,積累一些考試作文的結構。如果寫記敘文,最好翻閱《讀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結構是很好的,可以把寫作的梗概和套路歸納出來。到考試的時候,你採用別人的「筐」,把自己的東西向裡面裝就可以了。關於感情、愛國、人生之類的優美語言,可以分別背個三五句,到時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這不算抄襲。關於國家大事,時事政治和要聞什麼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去年有奧運,今年是建國60周年,還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等,都可以做考試作文的題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規范的方法,譬如別家的感人事跡,可以搬到自己家。這在考試的時候要靈活慎重運用。
【技巧十】:篇幅爭取要寫滿,多寫一點是一點
一般來說,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於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頂多寫到700字。如果是不低於多少字,建議考生,爭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給的卷面寫滿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於600字,那麼試卷給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麼,你爭取寫到780字,留下最後一兩行。作文老師一看你寫得那麼多,肯定覺得你的作文相對熟練,作文打分就趨高不趨低。
㈤ 高中語文作文怎麼寫
第一招:勤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自己的寫作倉庫。收集積累材料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取自報刊書籍。可直接在報刊書籍上圈點畫出對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報,可摘錄,也可寫讀後感,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就如蜜蜂釀蜜一樣,首先採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於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雙慧眼觀察世界,你就會發現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小到身邊的人和事;大到國內外發生的大事都可以成為我們收集積累的內容。為了取得更好的寫作效果,還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親身體驗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後讓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於筆端,成為真實感人的文章。
第二招:加強練筆。練筆,往往是從寫日記開始。如果把日記本當成知心朋友,當成傾訴對象,把個人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輕訴於日記本中,日積月累,日記本越積越厚,不知不覺間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日記的篇幅變長了,文字表達變巧妙了,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適應力也增強了。養兵千日——寫日記,用兵一時——寫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招:不斷醞釀——構思,尋找突破口——靈感,然後下筆成文。收集積累的材料如一大堆乾柴,須有靈感的火花才能點燃;收集積累的材料如一大堆花粉,須經蜜蜂的醞釀才能成蜜;收集積累的材料也如一袋米,須經巧婦加工才能成為香噴噴的米飯。因此,醞釀——構思的過程就是對材料的整理取捨融合的過程,構思成熟自然會產生靈感——久積胸中之情迫切需要渲泄,不吐不快的瞬間沖動。有心者抓住這一閃而過的瞬間,下筆成文。
㈥ 高中語文作文該怎麼寫啊
通常寫兩種文體:議論文,記敘文。
議論文重要的是論點鮮明,平時讀一些文章,積累素材。學會靈活運用素材,一個素材可以套用在很多恩張里。一般用總分的方法。開頭寫明總論點,然後寫份論點,一般三段。在每段的開頭寫出分論點+舉例子+自己的觀點。結尾不要喊打口號。
記敘文重要的是給人真實的感覺,編故事也不要讓人一眼就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