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為什麼小學一年級語文先識字

為什麼小學一年級語文先識字

發布時間:2022-08-28 11:13:14

⑴ 新語文教材為何先學字後學拼音

新教材為使幼小銜接更平緩,降低了難度,將拼音課往後挪了約一個多月,先進行識字教學,讓孩子們認識「天、大、人」等,再開始學拼音。

在談到學前兒童該不該大量識字時,李懷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幼兒園的職責是帶著孩子去認識世界。以前孩子們是通過字、詞來認識這個世界。現在的孩子認識世界的途徑非常豐富,走出去的機會更多了。所以,學前階段應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他所認識的世界,注重發展口頭語言。字不需要認很多。

⑵ 為什麼現在小學生先識字,然後再學習拼音和偏旁部首

我們這一代人上小學的時候,都是先學拼音,然後用拼音學習怎麼讀字。
但2016年,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之一,就是將一年級語文從先學拼音後認字,改為先認字再學拼音。
作為一個先學拼音再學認字的人,一開始,我並不理解這種變化。
後來做了一些研究,發現先認字再學拼音比較合理,好處很多。
主要原因是直接教孩子識字比學拼音要更容易。

教孩子認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
為了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了解一些漢字和拼音的基礎知識
漢字的構成有字形、字音、字義三要素,常簡稱為漢字的形音義。
例如,漢字「天」,「天」的形狀就是由這些線條組成的形體圖案,「天」的讀音/發音就是「天」的字音,「天」的字義就是人的頭頂,也指人頭頂上無邊無際的蒼穹,引申出天空和太空等義。
要認識漢字「天」,就需要掌握「天」的所有形、音、義,三個缺一個就不能算認識這個字了。
我們再來看看漢語拼音,想學拼音,需要認識26個拼音字母和四個聲調,同時要會讀聲母、韻母、聲調、雙字母等,最後你就可以整體識別音節。掌握了之前所述,就會讀拼音「tiān」了。
但是,學了這么多東西,只能學漢字的音。如果想完全認識漢字,你必須學習漢字的字形和字義。
顯然,直接學習認字和通過漢語拼音學習認字最大的區別在於學習字音。
孩子學會漢字讀音需要掌握漢語拼音的整個體系,而學會直接認字,只要老師或者家長直接告訴孩子怎麼讀這個字就可以了。
所以,直接學習認字比通過拼音學習認字內容要少得多,而且更容易學。
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觸漢字的機會比拼音多。
路標、街道上的商店招牌、超市裡的商品標簽、電梯里的廣告、餐館里的菜單、報紙、雜志、書籍等等,能讓孩子一直接觸、熟悉甚至使用漢字。

拼音除了一些專門標有拼音的童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到。
毫無疑問,無處不在的漢字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學起來也會更輕松。
2002年,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王淑珍等人對4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共124人)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實驗研究:
隨機指定兩個班為漢字班,另兩個班為拼音班,從常用詞中選取96個詞(100個字)作為確定教學內容和設計成績試卷的依據。
結果表現:
兩個漢字班的成績優於兩個拼音班,漢字班的完成時間短於拼音班。
從這個實驗也可以看出,學齡前兒童學習拼音比學習漢字更難。

其次,是讓拼音回歸其作為學習漢字輔助工具的地位,以減輕孩子學習拼音的壓力。
通過我之前的介紹,相信你應該已經知道拼音只是一個學習漢字的輔助工具。沒有拼音,我們也可以學習閱讀。
但在改革前的教學要求中,漢語拼音的定位太高,漢語拼音的教學內容非常多,學習起來很難。
比如1992年的教學大綱中增加了隔音符號的內容,並且還提出了直呼音節的要求,這很明顯增加了小學孩子們學習拼音的壓力。
很多家長一聽說小學一年級拼音一個月就學完了就很緊張,擔心學習進度太快,孩子會跟不上。

其實是因為小學拼音的教學內容比以前要簡化多了,只有聲母、韻母、整認讀音節、字母表、大寫字母等基本組成部分被保留,學生只要按照老師的節奏,做好預習和復習,基本就能跟上。
現在小學拼音教學已經不再過分強調拼寫規則,學生可以做到用拼音來認字,查字典即可,學起來只會更輕松。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更有利於學習拼音。
小學語文改革前,剛開學學拼音很難,有一線教師反映,孩子在開學時學習拼音,因為拼音太難,往往導致厭學。
目前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前幾個模塊都沒有拼音元素出現,第一課是楷體字:「天地人,你我他」六個大號字,學這些字真的比學拼音容易多了。

識字的前面模塊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教學時間,經過這一個月的學習,孩子們逐漸適應了學校的課堂學習方式,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後,更有利於拼音的學習。
有了識字基礎,也更有利於漢字學習和拼音學習的結合。
綜上所述,一年級語文從先學拼音再認字變成了先認字再學拼音,這種順序變化的目的是把漢語和漢字放回首位,讓拼音回歸到學習漢字的輔助工具的地位,減輕學生學習拼音的壓力。從這項改革中也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教學理念越來越成熟,人文關懷也越來越多!
最後簡單說一下為什麼不先學偏旁部首。
因為,幼兒識字能力和我們成人有很大的不相同,他們在識字的過程中往往會把一個漢字當成完整的、由線條組成的圖形來看,這是一種「圖形識記」過程。
所以,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再去學習偏旁部首,往往能事半功倍。

⑶ 為什麼先識字再學拼音

一位語文教研員說,孩子學語文是母語教育,他們在生活中已經認了很多字了,一年級的識字課可以和他們之前的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原先先拼音後識字,很多孩子覺得枯燥,學的時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處。如果先接觸漢字,小朋友在學拼音的過程中會覺得拼音是有用的,學好拼音是為了認識更多的漢字。

還有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說:「我剛剛教完的一年級語文,先學拼音再識字,剛進校門的孩子上來就學,壓力會比較大,很多孩子有挫敗感,家長甚至很焦急。

現在讓一年級的孩子們先認簡單的字,可以讓剛入學的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消除他們害怕甚至恐懼心理。我看了一下網上的新教材,字都比較簡單,很多小朋友都認識。」

新生家長的顧慮相對要多一點,主要是擔心拼音還沒學,立刻識字有困難。

其實,在新教材問世前,已有學校在嘗試「先識字再教拼音」的教學法了。據說,效果還不錯。

負責課程研發的語文教研組長說:

我們繪本課的教學內涵很豐富,最主要是完成始業教育,讓孩子學會看書,愛上閱讀,通過閱讀繪本,親近學校和老師,喜歡學習,養成一些基本習慣。然後,再根據繪本內容適量識字,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另外,已經看過新教材的老師表示,絕大多數孩子肯定能馬上適應——識字表上的都是常用字,孩子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而且識字和寫字的要求不同,會認就可以了,至於寫字量,一年級上只要求100字。

關於認字,資深語文老師給家長的建議是:不要刻意教學前孩子認字,但生活中要有認字的意識。

原因很多家長喜歡買一大堆認字卡片,教孩子認字,或者讓孩子上學前班學四書五經認字。學習和使用漢字都是需要語境的,這么刻意而且機械的教法,只會讓孩子反感,失去認字的興趣。不像在學校里,語文老師教孩子認字會用兒歌、順口溜等有趣的方法。

⑷ 孩子學習語文是該從認字開始還是該從認拼音開始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孩子學習語文應該是先從認識漢字開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是符合學習規律的,我國古代傳統的語文教育都是先從認字開始的。

⑸ 聽說現在一年級一開學不是先學拼音,而是先識字

先識字再學拼音是一種很好的探索和嘗試。因為現在的孩子接觸漢字比較早,大部分在入學前就認識很多字,而對拼音則比較陌生。基於這種情況,教材安排先識字再學拼音,就讓學生有一個過渡期。一來有利於幼小銜接;二來也有利於讓老師了解孩子的識字量,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市籀園小學教務處主任、市小學語文名師楊顯攀表示,現在一些地方使用的「北師大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就是先教一個單元的漢字,再教拼音的。

⑹ 孩子要不要提前識字一年級老師和家長分享經驗:識字很有必要

學齡前的孩子要不要提前識字?有家長認為: 孩子越早識字越好,且要有一定的識字量,否則,上小學後就容易掉鏈子


也有家長認為: 早識字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並且舉例,一位美國媽媽,因為幼兒園老師教孩子認識了字母O,從而被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

真的如此嗎?文文爸在跟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朋友和一年級孩子家長溝通後,他們非但不這樣認為,反而覺得 學齡前讓孩子識字,非常有必要!



前段時間,文文爸跟一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朋友聚會,聊起了「學齡前孩子要不要識字」的話題。


老師朋友非常明確地回答道: 「要,而且非常有必要!」 並當場勸說道: 「家長不要幻想自己的孩子聰明,上小學後再識字,也能跟得上、學得好。」


對此,這位擁有20餘年教學經驗的語文老師,給出了3個理由:


①識字量少的孩子,跟不上老師的進度


除了偏遠山區、農村或者一些生活無法得到保障的家庭,其他家庭的孩子,在上小學前,都有一定的識字量,簡單地「上下左右,人山大小」等都是認識的。

班上大多數孩子都認識後,老師講課就會拉快進度;而那些識字量少的孩子,就非常吃虧了。


②識字量少的孩子,學習困難、效率低


就一年級的教材而言,書上的很多字並不在一年級的識字范圍內,但為了將知識講清楚,老師都會用這些超范圍的字。如果孩子識字量少, 完全不認識這部分字,學習起來就會更困難


而識字量多的孩子,一般能夠認識這部分字,加上老師讀題、講題,完全就能夠理解題意,給出正確答案。


這部分孩子學習起來就會更輕松、更有效,別人不會的他都會,孩子就會越發愛學習,人就更自信。


③識字量少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差


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幫助理解題意、更好的答題

孩子在家裡,父母會一遍又一遍地給孩子讀題、講解題意;但在學校,老師雖然會讀題、講解題意,但更多的是引導孩子自主讀題、理解題意。


如果孩子識字量少,題目都讀不懂,又怎麼會明白題意,給出正確答案呢?



文文爸的小侄兒,正在讀小學一年級,哥哥嫂子一直信奉「快樂教育」,說孩子的童年很短暫,學齡前就只讓孩子好好玩。

毫無識字基礎的小侄兒,經常被老師批評、父母也多次被老師「投訴」: 孩子識字量少,拼音差,完全不能自主閱讀,得想辦法提升識字量,練習拼讀,不然學習會很惱火 」。


「雙減」之後,雖然沒有多少書面作業,但要求孩子每天閱讀,並發視頻群里打卡。


小侄兒由於識字量少,又不會拼讀,一篇不到100字的小短文,他讀起來都非常費力。久而久之,也沒有多少閱讀興趣了,每 次都被嫂子拿著棍子,硬逼著閱讀、拍視頻 .

寫作業也是,每一道題都需要嫂子給他讀,並告訴他意思。 別人10分鍾都能完成的家庭作業,小侄兒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過程還十分艱辛


對此,老師直言:「 盡快教孩子認字,否則下學期會更惱火 」。



嫂子為了快速提升小侄兒的識字量,無時無刻都在教孩子認字,家裡還貼滿了這樣的「封條」,目的就是能讓小侄兒隨時都能看到字。

但一段時間下來,這樣死板的認字方式,只是讓孩子機械地記住了每個字的形狀跟讀音,對於這個字的意思並不理解;同時識字效率低不說,還破壞了孩子識字的興趣。


後來,嫂子又入手了一些生字卡、下載了不少識字類的app。 生字卡呢,太枯燥了,無法激發小侄兒的識字興趣 識字app呢,比生字卡有趣 ,還有不少互動,大大激發了小侄兒識字的興趣。


但一段時間呢,嫂子發現小侄兒通過app認字,無法理解字意,不知道運用;同時 對眼睛也非常不友好,前段時間,小侄兒還被查出閃光嚴重

後來,嫂子在跟孩子的語文老師溝通時,他談到: 孩子識字要講究方法,機械性的識字,會降低興趣,甚至讓孩子討厭識字


隨後,老師建議嫂子給孩子入手一套識字拼音書,並在生活中及閱讀中加以運用。最後,嫂子在老師的推薦下,入手了這套 《魔法識字書》跟《神奇拼音書》

嫂子入手時,文文爸也選擇了一套,與其他枯燥、模式化的識字書不同,這套《魔法識字書》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字、詞、古寺、故事及科普知識,用充滿童趣的語言與圖畫,讓孩子在認字的同時,理解字的意思與運用場景。

《魔法識字書》全套6冊, 包含228個學前必識生字 。這228個必識生字,都分別來源於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的上下冊及常用漢字、詞彙

換而言之,孩子 只要掌握了這228個字,就能輕松應對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閱讀跟學習了

而這套《神奇拼音書》,也非常適合學齡前的孩子,現在教材改版之後,一年級開始將拼音放在學習生字之後,學的節奏也非常快, 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僅10多個課時就要學完 如果沒有基礎的孩子,就非常吃力

有了這套拼音書,就能讓孩子提前掌握聲母、韻母、讀准聲調、會拼音,並能熟練的雙拼或者三拼讀,進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小侄兒用上這套書後,識字量大爆發,現在完全可以自主閱讀了,嫂子直呼:現在輔導作業輕松多了;老師也直言:孩子課堂發言更積極了。

《魔法識字書》跟《神奇拼音書》組合價格也非常漂亮,為了孩子上一年級後「不掉隊」、能自主閱讀,建議家有3-6歲孩子的家長都入手一套。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路,與本文內容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小學一年級語文先識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7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5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9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3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3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6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5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1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6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30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8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6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4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6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60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3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8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3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