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小學一到六年級上公開課講什麼內容好呢
我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嘿嘿~握手握手~~忽忽
給你提幾個建議.我新手這些也是從別的老師拿學來的
1、不選古詩。一方面學生理解能力差沒有過相同的感受或經歷。另一方面你確信自己的古詩水平高嗎?
2、不選有時間距離的課文。比如開國大典、看雪。
3、盡量選擇童話。如果想出新可以選擇兒童詩。
2. 部編版2021秋季學期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最好上的課文是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4
3.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哪篇適合講公開課呢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窮人>>適合講公開課.
上公開課要注意:
1、不打無把握的仗,課前精心准備。要拎出一條主線,找好切入點,上起來就順手而且輕松,千萬不要多任務多主題多頭緒。
2、 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示自己的風貌。千萬不要試圖探索新路,不要上自己不熟悉的課型。否則會漏洞百出。
3、 要熟悉教材,每一句話都要琢磨透,最好能背下來。千萬不要匆忙上陣,要麼不露臉,露臉不要露鬼臉。
4、 要講別人沒講過的課,經典課文公開課出鏡率高,繞開點,繞不過去就找別人沒講過的角度。要緊扣文本,突出本學科特點。要上成語文課,而不是政治課歷史課話題課以及其他什麼課。
5、 要以學生為主體,多設計學生活動,學生活動最吸引眼球,好壞都能讓聽課人諒解。不要多說話,語多易失。
6、 學生發言要注意傾聽,不失時機地點撥,讓討論始終圍繞著本課主要目標,適當升華。
7、不要怕學生出錯,而且可以有意設疑,給學生設個不易發現的陷阱。理由很簡單,學生不錯還要老師干什麼?學生不錯哪裡顯出老師的高明,最好讓聽課人也跟著犯錯誤。呵呵。
8、不要盲目表揚學生,不要胡亂評價學生發言,不要無目的重復學生發言。2.要讓學生興奮,要讓學生高舉手,要讓學生放鬆,最好課堂上能顯出師生間在學術方面的民主平等。比如學生可以質疑教師的觀點,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小小地打趣老師一下,給老師出個小難題之類,從而給老師一個表現智慧和機敏的機會。
9、要把握好課堂節奏,或無聲勝有聲,或風狂雨驟,最忌平淡,最忌缺乏激情。
10、根據進程及時調整內容,決不拖堂。
11、 要休息好,保持精力旺盛,否則教師會顯得很遲鈍,備好的東西也會忘掉。這是很多公開課不如平時課好的主要原因。
12、課前檢查教案、電腦、課件要打開試一下,喝點水。
13、避免緊張的一個好辦法是目中無人。別把聽課老師當回事,他們還不如你呢。平時誰都比自己強,上課的時候你的課准備的最充分,誰也達不到你的水平。術業有專攻,你認真研究了的課,你是專家。
14、上課後要做好反思,最好重新寫一遍教案,上一課成一課,只要你積累了六七節保留篇目,你就不怕上公開課。
15、為公開課而製作的課件步驟雖然沒有定則,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一、為了上課前先營造活躍氣氛或放鬆師生緊張心情,可以設置輕松的音樂欣賞,上課時要有關閉功能。
二、盡量少用按鈕,尤其對初次使用多媒體的教師來說,使用遙控很難控制按鈕,導致慌張,所以多使用WAIT。當然上課前要多練習。
三、要避免簡單的、乏味的呈現方式,盡量採用動畫來表達抽象的原理。不要把多媒體教學簡單地看作是幻燈機,這未免是太辱沒多媒體的強大的功能。
四、要講究適用即可,畫面不可太花俏,以免喧賓奪主,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主題之外。如果是這樣就會有這樣的結果:看似內容豐富,實際是眼花繚亂,講些什麼都不知道,這叫喧賓奪主。
五、內容不要太多。不要妄想樣樣都在屏幕上表達。如果是樣樣都在屏幕上表達,這樣就會使人有這樣的印象:你被計算機所控制,失去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一基本的教育原則。評課者不會給你太高的分數。
六、如果是異地上公開課,為避免到時候手忙腳亂,影響上課情緒,請帶上原程序。
七、當然上課前要多練習。為避免Back,設置Wait響應為雙擊可能較好,可避免因緊張而誤操作。如果一定要Back,可以採用框架圖標設計一個隱藏在屏幕下方的的翻頁結構。
4. 六年級上冊語文哪篇課文適合講公開課
摘要 我認為《老人與海》和《最後一頭戰象》比較適合上公開課,這兩篇是講讀課文,可以圍繞閱讀教學展開,你見過哪個語文專家的公開課是自讀課文嗎?這種課太不好把握了!這兩課優質課教學經典視頻優酷網很多,Pp課件網路文庫也多,你也可以參考一下借鑒一下!很高興咱們是同行,希望多交流,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成功!
5. 部編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為人民服務》市優質課一等獎教案
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本文實際上講的是人活著為什麼的問題,是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的極好材料。八年級學生正處於人生觀教育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學生掌握中心後,進一步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讀。以加深學生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理解,同時認識思路清楚對表達中心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文版八下第四單元第一篇精讀課文。《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屬議論文范疇。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通俗、自然、朴實。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培養演講稿的寫作能力和演講能力。從而進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講思路
2、理解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方法。
3、背誦第二段
4、理解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之間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默讀、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討論:本文圍繞主題講了哪些內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張思德的高尚品質,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四、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 :文章難點在於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簡政「這一事例與本段中心句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重點
1、通過通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我們都應當向張思德同志學習,做到為人民服務。
2、概括能力訓練,讀懂文章,歸納各段內容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漫步於北京新華門的那段路的時候,你是否注意過那裡有一塊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寫的是「為人民服務「,那你知道這幾個字是誰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么?這是毛澤東提出來的。
在1944年9月8日,張思德犧牲後三天,在為他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題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之後,毛澤東作了題目是《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走近作者
1、 毛澤東、張思德簡介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詩人,書法家。作品有《論持久戰》《為人民服務》《矛盾論》《實踐論》他的詞也很有名,例如《沁園春雪》。
張思德:四川儀隴人,中共中央警備團戰士。1933年參加紅軍,經歷長征,負過傷。是一個忠實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1944年9月5日在陝西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而犧牲。
他雖然只活了22歲,但他短暫的一生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張思德犧牲的第三天,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講演了這篇文章。
字詞積累
悼dào 炊chuī 受難nàn 送葬zàng 遷qiān遷移。
鴻hóng鴻雁。鴻毛,鴻雁的毛。比喻事物輕微或不足道。通過謎語記字形:一隻鳥落在江邊。(鴻)
鼎dǐng(①三足兩耳器物②正當;正在)鼎盛。鼎共有12劃,第六劃是。
銘míng警示、鞭策自己的文字:座右銘。
死得其所:所,處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五湖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固」,必。「或」,有的人。「於」,表示比較。
追悼:懷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梳理結構
歸納各段的內容(讀懂文章每段內容,才能從整體上把握全篇,進而領會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隊伍中的一員。
第2段:張思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第4段: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第5段:號召大家追悼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託哀思,團結起來。
語段精讀
(二)學習第一段。
從這段話中找出與中心聯系最密切的一句話,並勾畫出重點詞語。
(第二句與中心聯系最密切,講的是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重點詞語有「完全」、「徹底」。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為人民服務而外,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徹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達目的決不休止。要堅持為人民服務,並且做到「完全」、「徹底」。只有這樣做,才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者,一個人活著才有意義。)
(三)學習第二段。
(1)朗讀課文,劃出中心句。(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進行論述的?
(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麼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麼樣的人死得有價值。最後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3)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4)從生活中找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來談一談。(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鋒等英雄人物。)
(5)小結: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一、復習鞏固:
提問: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樣圍繞這個主要意思進行論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麼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麼樣的人死
得有價值。最後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
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小結:我們可以借鑒圍繞這一個主要的意思進行一步一步的論述,把自己的觀點說明清楚。
結束語:大家說老師我今天是干什麼來了?(為人民服務了!)
二、作業:
選擇合適的關聯詞語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雖然…但是…
(1)不管是高級幹部,還是普通群眾,( )他做過違反法紀的事情,( )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2)( )是什麼,我們( )不能搞特殊化。
(3)( )他是做過一些有意的工作,我們( )要給他們送葬開追悼會。
(4)( )人人都來關心班集體,我們的班級( )一定能評為「文明班級」。
(5)( )付出辛勤的勞動,( )會有成功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