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麼上得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
一、重點實詞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把家裡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驟 (俄而,不久,一會兒;驟,急)
3.公欣然曰 (高興的樣子)
4.白雪紛紛何所似 (何,疑問代詞,什麼;似,像)
5.撒鹽空中差可擬 (差,大體;擬,相比)
6.陳太丘與友期行 (約定)
7.太丘捨去 (丟下(他)而離開)
8.門外戲 (玩耍)
9.相委而去 (委,舍棄;去,離開)
10.下車引之 (拉,牽拉)
11.元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12.學而時習之 (按時)
13.不亦說乎 (同「悅」,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慍 (生氣,惱怒)
15.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自我檢查、反省)
1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誠信)
17.傳不習乎 (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18.溫故而知新 (學過的知識)
19.學而不思則罔 (罔然無所得,即沒有收獲)
20.思而不學則殆 (疑惑)
21.靜以修身 (個人的品德修養)
22.儉以養德 (培養品德)
23.非寧靜無以致遠 (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達到遠大目標)
24.非學無以廣才 (增長才幹)
25.非志無以成學 (達成,成就)
26.淫慢則不能勵精 (放縱懈怠)
27.意與日去 (消失,逝去)
28.險躁則不能治性 (輕薄浮躁)
29.多不接世 (接觸社會)
30.將復何及 (來得及)
31.一狼徑去 (徑直)
32.屠暴起 (突然)
33.綴行甚遠 (連接、緊跟)
34.屠自後斷其股 (大腿)
35.苫蔽成丘 (覆蓋、遮蓋)
36.目似瞑 (閉上眼睛)
37.狼亦黠矣 (猾)
38.眈眈相向 (注視的樣子)
39.一狼仍從 (跟從)
40.屠大窘 (處境困迫,為難)
41.顧野有麥場 (看,視)
42.積薪其中 (柴草)
43.又數刀斃之 (殺死)
44.一狼洞其中 (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45.止露尻尾 (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 (假裝睡覺)
47.止有剩骨 (僅,只)
48.兩狼之並驅如故 (並,一起;故,原來的)
49.恐前後受其敵 (這里指攻擊)
50.弛擔持刀 (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憂天地崩墜 (倒塌墜落)
52.天果積氣 (果然、果真)
53.只使墜 (縱使,即使)
54.充塞四虛 (四方)
55.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56.國人道之 (講述)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2
詞類活用
1.友人慚 (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2.學而時習之 (名詞作狀語,按時)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詞作狀語,每天)
4.溫故而知新 (形容詞用作名詞,故,學過的知識;新,新的理解和體會)
5.傳不習乎 (動詞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6.飯疏食 (名詞作動詞,吃)
7.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8.非學無以廣才 (形容詞作動詞,增長)
9.狼不敢前 (名詞作動詞,上前)
10.恐前後受其敵 (名詞作動詞,攻擊)
11.一狼洞其中 (名詞作動詞,挖洞)
12.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名詞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於前 (名詞作狀語,像狗似的)
14.苫蔽成丘 (名詞作狀語,蓋上)
15.一屠晚歸 (動詞作名詞,屠戶)
16.一屠晚歸 (名詞作狀語,傍晚)
17.弛擔持刀 (形容詞作動詞,解除,卸下)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3
古今異義
1.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
今義:指子女
2.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 文章 的義理
今義:文章的意思
3.去後乃至
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4.相委而去
古義:舍棄 今義:委屈、委託
5.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回頭看 今義:照顧
6.與人期行
古義:約定 今義:日期
7.下車引之
古義:拉,牽拉 今義:引用
8.不亦君子乎
古義:有才德的人
今義: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9.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許可
10.飯疏食,飲水
古義:粗劣 今義:疏通、疏散
11.飯疏食,飲水
古義:冷水
今義: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12.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義: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今義: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13.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多次 今義:數詞,三
14.非寧靜無以致遠
古義:精力集中 今義:安靜、不嘈雜
15.險躁則不能治性
古義:輕薄 今義:危險、不安全
16.淫慢則不能勵精
古義:懈怠 今義:速度緩慢
17.少時
古義:稍微 今義:數量小
18.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 今義:幾何學的簡稱
19.止增笑耳
古義:古文言文出現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
今義:耳朵
20.屠自後斷其股
古義:大腿 今義:屁股
21.身亡所寄
古義:依附,依託 今義:寄託
22.因往曉之
古義:告知,開導 今義:知道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 初中語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古詩句及文言文常考點
★ 初中文言文知識小結
★ 2020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重點梳理
★ 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歸納
★ 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點大全
★ 初二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範文
★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修辭手法、文言文常考點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基本篇目知識梳理
②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講解:要怎樣才能學好文言文
大致分為這幾步:
加點字解釋(重點詞,常用詞);
句式識別、理解(判斷句,倒裝句);
古今異義詞(解釋句子時會出錯);
一詞多義(便於理解句意)。當然,通假字也是很重要的,它決定著字的讀音,書寫時要特別注意,一般通假字注釋中都有解釋,劃出來重點記。 語文文言文就像英語,加點字(單詞)就是基礎,一般課外文言文考試的字詞解釋都是課內學過的。 有些零零散散的練習需要劃節奏或者斷句,這種就是語感的問題了,基本上主語和動詞之間一劃是最容易識別的,剩下的就要靠平時多讀課內文言文,理解後就大致知道什麼是什麼詞性,就跟詩歌一樣劃分。
③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大全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童趣 譯文
回想我童年的時候,能夠對著太陽張開眼睛,明察秋毫,見到極小的東西,必定細細去觀察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聲音象雷鳴,我心裡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鶴在天空飛翔.心裡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變成仙鶴了.我抬起頭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讓蚊子留在帳子裡面,慢慢地吸口煙噴出來,叫蚊子沖煙飛鳴,當作青雲中的白鶴觀看,果然就象鶴唳雲端一樣,令人怡然稱快.
我又常在土牆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叢雜的地方,蹲下身子,與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細觀察,以叢草作為樹林,以小蟲和螞蟻作為野獸,以泥土凸的作為山丘,凹的作為山谷,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見到有兩個小蟲在草里斗,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被它吞了進去.我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嚇得叫了起來.定了定神,捉住這只癩蝦蟆,鞭打了數十下,驅逐去別的院子 .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1.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②.【雪驟】雪下得急. ③.【差可擬】差不多. ④.【未若】比不上. ⑤.【因】乘.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急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比不上柳絮乘風飄起”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1.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譯文
宋國有一個富人(有一天)天下大雨毀壞了牆.他的兒子說:“如果不修補,一定有盜賊(偷東西).”,鄰居家的老人也這么說.晚上(他家)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懷疑鄰居家的老人.
2.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一些迷信活動)的人,他的馬無原無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領地.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經過幾個月,他的馬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來恭喜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禍患呢?”家裡有許多好馬,他的兒子很喜歡騎,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折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打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打仗.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戰死了.唯獨這個人的兒子因為瘸腿的緣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④ 初一語文 文言文
1.安:①怎麼 ——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養 —— (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 —— (非天質之卑)
②身份低微 —— (先帝不以臣卑鄙)
3.備:①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②具備 ——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③准備 ——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響 —— (被於來世)
②同「披」,穿 —— (皆被綺綉)
③被子 ——(唯見布被覆屍)
④蓋,覆蓋 ——(流血被面)
5.鄙:①邊境 —— (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②鄙陋,目光短淺 —— (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③出身鄙野 ——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畢:①盡 —— (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②全部 —— (群響畢絕《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 —— (薄暮冥冥《岳陽樓記》)
②輕視 ——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③厚度小 —— (薄如錢唇《活板》)
8.策:①馬鞭 —— (執策而臨之《馬說》)
②鞭打, —— 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③記錄 ——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④計謀 —— (成語「束手無策」)
9.長:cháng①長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②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③長久,健康——(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④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⑥zhǎng,頭領——(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稱:①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
②稱贊——(先帝稱之日能)
11.誠:①誠心——(帝感其誠)
②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懲:①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懲罰
13.馳:①騎——(願馳千里足)
②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出:①發,起——(方其出海門)
②拿出——(皆出酒食)
③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④產生——(計將安出)
15.辭:①推辭 ——(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次:①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昊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簞:①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
②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
18.當:①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②應當——(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③將要——(今當遠離)
④對著,向著——(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⑤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⑥抵擋——(銳不可當)
19.道:①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②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④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得:①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②得到,獲得——(故不為苟得)
③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等:①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②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敵:①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②敵人——(蓋以謗敵《狼》)
23.吊:①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②慰問——(人皆吊之)
24.度:①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②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端:①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②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惡:①怎麼——(惡能無紀)
②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27.發:①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②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③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中)
④征發——(發閭左遮戍漁陽)
⑤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⑥發出——(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⑦伯,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8.凡:①凡是——(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②總共——(凡三往)
29.方:①方圓——(方七百里)
②長方形——(方以長)
③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分:fēn①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②分配,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③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④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奉:①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②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③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否:①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②惡,壞——(陟罰臧否)
33.夫:①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②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③丈夫——(夫鼾聲起/羅敷自有夫)
④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扶:①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②攙扶——(出郭相扶將《衣蘭詞》)
35。拂:①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②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③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福:①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②好事,有福之事——(此何迭不為福乎)
37.富:①富裕——(苟富貴,無相忘)
②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更: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②進而——(醉則更相枕以卧)
③互相——(更相慶)
④再,又——(更上一層樓)
⑤更加——(舉杯消愁愁更愁)
⑥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9.苟:①如果——(苟富貴/苟慕義強仁)
②苟且——(故不為苟得/苟全性命於亂世)
③且,或許,表希望—— (苟無飢渴)
40.固:①本來——(固眾人《傷仲永》/君子固窮)
②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③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④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1.故:①舊的,原來的——(溫故而知新/兩狼之並驅如故)
②特意——(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③原因,緣故——(公問其故)
④所以,因此——(故余雖愚)
42.顧:①回頭看——(顧野有麥場《狼》元方入門而不顧《世說新語》)
②難道——(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③看望,拜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43.觀:①看——(予觀夫巴陵勝狀)
②景色,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
44.冠:①居第一位——(以才略冠天下)
②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③男子成人禮——(既加冠)
45.光:①發揚光大——(以光先帝遺德)
②光線——(彷彿若有光)
46.歸:①歸依——(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回家——(太守歸而遊人從)
47.過:①經過——(過零丁洋)
②到——(及魯肅過尋陽《孫權勸學》)
③犯過失——(人恆過/面刺客人之過者)
④超過,勝過——(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⑤拜訪——(過故人庄)
48.好:①美——(秦氏有好女/好鳥相鳴)
②喜歡——(好為梁父吟/好讀書,不求甚解)
③以便,能夠——(好收吾骨瘴江邊)
49.號:①háo大叫,呼嘯——(陰風怒號?岳陽樓記》)
②hào,別號——(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③hào,國號——(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④hào,號召——(號令召三老……)
50.還:①回家、返回——(還於舊都)
②huán,同「旋」,回轉,掉轉——(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③歸還、交還——(計日以還)
51.患:①擔憂,憂慮——(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②憂患——(無凍餒之患)
③當作禍害,認為……是禍害——(為鄉人所患)
52.惠:①恩惠——(大王加惠)
②同「慧」,聰明——(汝之不惠)
53.或:①有時——(一食或盡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②有的人——(或說處殺蛟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③或許——(或異二者之為)
54.極:①盡——(此樂何極)
②盡,到——(南極瀟湘)
③窮盡,動詞——(嘗極東方)
④非常,最——(初極狹)
55.寂:①平靜——(其人視端容寂)
②寂靜——(寂寥無人)
56.加:①更加——(而山不加增)
②好處——(萬鍾於我何加焉)
③虛誇,以少報多——(弗敢加也)
57.間:①夾雜——(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②一會兒——(立有間)
③參與——(又何間焉)
④中間——(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⑤期間——(奉命於危難之間)
⑥量詞——(官闕萬間都做了土)
⑦間隔,隔開——(遂與外人間隔)
⑧暗暗地——(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58。見:①同「現」——(路轉溪頭忽見)
②引見——(胡不見我於王)
③召見,接見——(於是見公輸盤/曹劌請見)
④拜見——(子墨子見王/乃入見)
⑤知道——(見往事耳)
⑥看見——(昨夜見軍帖)
59.將:①將領,名詞——(則命一上將)
②率領——(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
③將要——(公將戰)
④攙扶——(出郭相扶將)
⑤ 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歸納
初一上冊語文的古文有不少知識點是需要同學們掌握的。學習古文知識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歸納的關於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歸納:《世說新語》兩則
A.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攣yì 撒sǎ 柳絮xù 擬nǐ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寒雪日內集 集:聚會
(2)白雪紛紛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驟 驟:急、大
(4)未若柳絮因風起 因:憑借
(5)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約定
(6)相委而去 委:丟下、舍棄。去:離開
(7)下車引之 引:拉
(8)元方入門不顧 顧:回頭看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二、重點 句子 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2)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對子 罵父,則是無禮。”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規代漢語。
(1)未若柳絮因風起。
不如比做憑借風吹起的柳絮。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感到慚愧,下車來拉他,元方進門而去,連頭都不回。
點撥:重點理解“未若”“因”“到”“顧”等詞語。
B.
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慍yùn 三省xǐng吾身 論lún語 罔wǎng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 學而時習之 時:時常。
(2) 不亦說乎 說:愉快。
(3) 人不知而不慍 慍:生氣,發怒。
(4)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檢查。
(5)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誠,誠實。
(6) 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7) 思而不學則殆 殆:有害。 .
(8)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凋:凋謝。 .
3.請寫出三個出自本課的 成語 溫故知新、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①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表示。
⑤闡述正確的 學習態度 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⑥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⑦ 表達對遠方朋友到來的喜悅之情,《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⑧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 孔子認為怎樣才能做到明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0) 孔子認為對先進和落後的態度應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1) 贊美松柏堅強品格的句子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知識,能夠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
點撥:重點理解“故”、“為”等詞的意思。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讀書人不可以不心胸寬廣、意志堅強,他們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點撥,重點理解“土”“弘毅”等詞的意思。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2.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 家。
2.《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歸納:古代詩歌五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碣jiã石 澹dàn 竦sǒng
峙zhì 堤dī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 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2) 客路青山外 客路:旅途。
(3) 最愛湖東行不足 不足:不夠。
(4) 路轉溪頭忽見 見:通“現”,出現。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5.《觀滄海》中體現作者博大胸懷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6.《次北固山下》中蘊含深刻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天凈沙·秋思》中道出天涯遊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錢塘湖春行》一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作者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朝代)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稱謂)。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2.《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是唐朝詩人王灣。
3.《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朝大詩人。
4.《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選自《稼軒長短句》。從詞的常識看,“西江月”是詞牌名。這首詞的作者是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宋朝著名愛國詞人,詞風以豪放著稱。
5.《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從曲的常識看,“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戲曲作家馬致遠。
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歸納:雖有嘉餚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他的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而得名,即對“禮”的解釋。《禮記》全書用 記敘文 的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
故事 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解釋字詞
(1)雖:即使;佳:美好;餚:用魚、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處。(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5)反:反省;自強:自我勉勵。(6)長:促進。(7)其:表示推測語氣;此之謂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此„„之謂也”是一種固定句式,通常翻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吧。
重點字詞翻譯:
(1)“雖有嘉餚”,“雖”,連詞,雖然。“嘉餚”,美味的魚肉。“嘉”美好。“餚”,做熟的魚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動詞,吃。“其”代詞,指代“食”的對象。“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的。(4)“弗學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連詞。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過來要求自己。 (8)“自強”,意思是自我勉勵。“強”,勉勵。 (9)“故”,連詞,所以。 (10)“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1)“學學半”,意思是教育別人,是學習的一半。
譯文:即使有美味嘉餚,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最好的 方法 ,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 的益處。所以學習以後就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後就會知道困難。知道不足,然後就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困難,然後就能自強不息。所以說:教學與學習互相促進。
⑥ 請問如何教初一的語文文言文呢。
介紹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讀准字音————朗讀節奏的劃分——分句理解(單個字意思,整句話意思)——全文意思——全文中心內容及中心思想。
文章短的可以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當小老師~~~~~~~~
⑦ 初一語文文言文學習方法怎樣理解內容
首先,將文章熟讀,基本達到背誦的程度。
將課後的注釋盡量都背過。
老師布置的習題先對著課本知道答案,背過答案後,合上書回答習題。
然後 ,你就會發現 文言文並不難的。
⑧ 初中語文文言文怎麼學
文言文的考察在「難易程度上」應屬於「易」的。
通常考察以下幾方面:
1.能正確地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
2.能正確地將文言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3.能理解並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課內部分只要有針對性的去背就行了。
課外的解題方法如下:
課外文言文閱讀解題四步驟
中考文言文閱讀必然會考到課外語言材料。面對從未讀過的語段或文章,又無工具書可查,怎麼辦?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很多人感到束手無策。總結出解題四個步驟,僅供你參考。
第一步
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
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
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同學們准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對症下葯」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准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⑨ 孩子初一了,語文文言文很頭疼 ,該怎麼輔導呢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首先要讓孩子喜歡上文言文、
讓孩子學會,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藉助注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所以我建議同學們呢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可以自己製作一個「常用文言詞簡表」,列出「詞、詞類、意義、例句」幾個欄目,使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