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在語文閱讀中什麼叫表現手法

在語文閱讀中什麼叫表現手法

發布時間:2022-08-25 05:02:01

『壹』 語文上什麼是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就是作者在寫作的時候用的寫法,那麼語文上面有哪些表現手法?我們看看下面吧!

語文上什麼是表現手法

烘托

這是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點染輪廓外部,使物象鮮明。《綠》用很多筆墨先寫梅雨亭、梅雨潭之美,但這些只是作者實質要寫的物象的「外部」,目的是為了陪襯出梅雨潭的綠才是最美,達到了烘雲托月的作用。

烘托也做襯托,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襯托分為正襯、反襯兩種。例如《綠》寫北京什剎海的綠楊太淡,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綠壁」太濃;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太暗,從而襯托(反襯)出梅雨潭的綠濃淡相宜、明暗適度。

對比

對比是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這種修辭手法叫對比,也叫對照。運用對比,能把好同壞,善同惡,美同丑這樣的對立揭示出來,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我的叔叔於勒》通過「我」的父母對於勒前後態度的對比,突出了人性的丑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通過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生活形成對比,突出舊式學校教育制度對孩子天性的束縛。

對比與襯托的區分:

1.襯托有主、賓之分,陪襯事物是為被陪襯事物服務的,是為了突出被陪襯事物的。對比是表明對立現象的,兩種對立的事物是平行的並列關系,並無主、賓之分。

2.襯托描寫的是兩個事物;對比可以是兩個事物,也可以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

3.襯托的修辭效果主要在於突現正面或反面事物,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話所說的「紅花還須綠葉扶」。對比的修辭效果主要是用比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質,使好的顯得更好,使壞的顯得更壞。讓人們在比較中鑒別,給人們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藉助於描繪景物而抒發感情,感情寓於寫景之中。如魯迅《故鄉》開頭一段,作者並沒有直接抒發「我」的悲涼心情,而是通過生動的景物描寫來表達「我」當時的心境:壓抑、窒悶、悲涼。借景抒情的例子數不勝數,如《風景談》《荷塘月色》等。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如於謙的《石灰吟》,詩人借物詠懷,通過開採石頭燒成石灰的過程及結果,抒發了自己不畏艱難困苦的堅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潔思想。又如(誤打《白楊禮贊》)《松樹的風格》《病梅館記》等都是出色運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此二者又有相同點。首先,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都是間接抒情,不同於直抒胸臆。他們藉助於敘述、描寫、和議論的方式來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觀化、具體化、形象化,易於被人理解接受。其次,它們都可以使用象徵、變形等藝術手法和比喻、排比、誇張、擬人等修辭方法,以增強藝術感染力。

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

第一、「托物言志」是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這些「物」不是「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是藉助寫景來抒情,或景中含情,時時流露;或情寓景中,蘊而不露。這里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義很廣,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愛好、願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鞭撻、快樂、悲傷等感情。

第三、「托物言志」不內容產生意境,作者的某種感情、志向通過與之相關的實物傳達出來,即達到寫作目的,可以敘述和議論。「借景抒情」要求達到思與境諧,情與景會,寓情於景,情景相生,內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結合的有立體感的審美意境。

欲揚先抑

想要達到對所描寫對象的褒揚,先指出其缺點或不足,從而使所描寫對象的長處顯得尤為突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想寫冬天時能在百草園捕鳥,突出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欲揚於是就先寫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無味,就先抑,從而使所要褒揚的百草園顯得更為有趣。

聯想和想像

聯想就是由一種事物想到另一種有關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憶起以前的有關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見玻璃上的霜花,就會想起美麗的孔雀開屏;看見老花鏡,就會想起奶奶給自己縫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見卷面上鮮紅的墨水跡,就想起老師為同學們補課批改作業的情景;看見昔日的照片,就想起遊山玩水的快樂時光;看見一本舊書,就想起與同學相處的一件往事……這些現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們把這些內容寫進作文里,就會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而想像與聯想就像一對親兄弟,它們相似卻不相同。它們的相似點都是想,聯想是想起關聯的事,而想像則是重新組合編排頭腦中的形象、材料,創造出新的內容來。

『貳』 語文當中的表現手法都有什麼

表現手法是語文閱讀中經常會考到的一個知識點,那麼語文當中的表現手法一共有哪些呢?下面我為大家詳細盤點一下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表現手法一共有幾種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樂景寫哀、以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欲揚先抑、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運用典故、直接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

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

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裡麵包含著辯證法。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看似詩中展現了一片溫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詩人卻因送故人遠別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悵。可見,樂景寫哀情,更能突出詩人送別朋友的悲傷和對朋友「西出陽關無故人」後生活的關心和同情。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表現手法與描寫手法的區別

表現手法和描寫手法實際上都是一種創作方法,但其內涵不同。表現手法內涵可從如下多個方面考慮: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於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現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後揚、前後呼應、想像、聯想、象徵等。)③結構特點(前後呼應、結尾點題、對比、襯托、鋪墊、、詳略、倒敘、插敘等。)描寫手法從描寫的對象可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人物描寫可分為語言、動作、心理、外貌四個方面;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場面描寫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從描寫的詳略看,可分為細描和白描。從描寫的方法看,可分為實寫和虛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叄』 語文中什麼叫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地區分,可認為二者是同意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等);
②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用典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
③選材剪材;
④行文的結構;
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的運用等。
----------------------------------------------------------------------------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因此,分析語言、理解文章內容,必須認識表達技巧的作用。
二、在鑒賞現代文閱讀中,表達技巧包括:1、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2、表現手法: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托、對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繁簡。
4、結構:承上啟下、懸念、照應、鋪墊等。
5、修辭手法:比喻、反復、排比、反問、擬人、誇張等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以樂襯哀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肆』 語文現代文閱讀中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有哪些

1、表達方式亦可稱為表達方法,是作者根據客觀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運用的一種語言表達形式,屬於文章的整體的語言運用形式。

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

2、表現手法也可稱為表現方法(或表達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體或部分產生鮮明強烈的印象,達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視為表現手法。主要著眼於使文章的整體或部分產生效果。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烘托、象徵、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畫、寓庄於諧、聯想和想像,等等。

『伍』 語文中的表現手法是什麼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

『陸』 閱讀理解中的表現手法是那六種

①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等);
②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用典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

③選材剪材;
④行文的結構;
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的運用等。
----------------------------------------------------------------------------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因此,分析語言、理解文章內容,必須認識表達技巧的作用。
二、在鑒賞現代文閱讀中,表達技巧包括:1、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2、表現手法: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托、對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繁簡。
4、結構:承上啟下、懸念、照應、鋪墊等。
5、修辭手法:比喻、反復、排比、反問、擬人、誇張等
[編輯本段]【不同文體的表現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編輯本段]【具體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以樂襯哀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柒』 語文表現手法有哪些

表現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樂景寫哀、以景結情、借古諷今、渲染、烘托、用典、虛實結合。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

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

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裡麵包含著辯證法。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看似詩中展現了一片溫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詩人卻因送故人遠別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悵。可見,樂景寫哀情,更能突出詩人送別朋友的悲傷和對朋友「西出陽關無故人」後生活的關心和同情。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詩歌的前三句均是就樂聲抒情,結句詩人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

此時征戍者內心是濃濃的鄉思,還是渴望建功立業?是對現實的憂慮,還是對祖國河山深沉的愛呢?……不得而知,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9、借古諷今

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如:台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台城》)

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10、渲染

我國傳統畫技之一,後借用來指文藝創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境所採用的強調、反復等多方面著意鋪敘的寫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秋詞》)

首句破題,以描寫秋景來渲染深宮寒夜的氣氛。

11、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亦稱「烘雲托月」。指通過特定的環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與渲染結合起來使用。

如: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作者意欲極寫羅敷之美,卻未對羅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寫,而是通過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驚嘆、贊賞、痴迷等各種反應,烘托出了秦羅敷的美貌,把讀者的聯想向篇處延伸、擴散,從而間接構成了極為活躍的視覺藝術效果。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詞人以廉頗自比,表示自己雖老卻不忘為過效勞的忠貞之情。

13、虛實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採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如: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地白如霜、棲鴉可見,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光皎潔」。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

『捌』 什麼是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

不同的文體不同的表現手法:

1.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

2.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3.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4.在鑒賞現代文閱讀中表現手法: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托、對比、渲染、修辭、抑揚、用典等。

5.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用現代的觀點來說,主要的有三種:比擬、誇張、借代等

拓展資料

造句

1、擬人化是我們寫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擬人化,就是將人類以外的各種有生命的、無生命的、有形的、無形的一切事物人格化,使它們具有人的思想情感、行為舉止、言語表現。

2、我寫小說從沒有思考過創作方法、表現手法和技巧等等問題。我想來想去,想的只是一個問題:怎樣讓人生活得更美好,怎樣做一個更好的人,怎樣對讀者有幫助,對社會、對人民有貢獻。

3、不但體裁,風格,題材,表現手法可以鼓勵勇於創新,甚至連主題,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

4、這兩篇文章的表現手法各有千秋,一篇擅長情感抒寫,一篇工於詞藻描繪,都是現今文壇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5、這兩首詩雖然表現手法不同,但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有異曲同工之妙。

『玖』 語文中的表現手法有哪幾種

1、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托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不同於托物言志。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寫作手法。

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在文章中只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3、虛實結合

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像結合起來。 與擬人不同。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

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4、欲揚先抑

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手法。與「欲抑先揚」是相反相類的兩種布局寫作方法。先表達對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的不滿之情。然後,一般來說,總是在一兩件小事中,突然轉變了看法。但在轉變過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種手法的好處是,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5、首尾呼應

寫作手法的一種,是文章前後是說明一個意思,或者說是鋪蓋,覆蓋上首,互相照應。所以,又稱對照。一般在文章的開頭與結尾。也就是說,在文章開頭提到一次相應內容,結尾時再呼應一次。

『拾』 什麼是表現手法 包括比喻嗎

表現手法不包括比喻。

比喻是修辭手法的一種。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因這三個成分的異同和隱現,比喻可分為明喻、隱喻(暗喻)和借喻三類。

比喻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即用某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個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10)在語文閱讀中什麼叫表現手法擴展閱讀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論文的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體的表現技巧: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等。

古詩詞的表現技巧:賦比興、用典、襯托、對比、渲染、托物言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卒章顯志(也叫篇末點題)、欲揚先抑。

閱讀全文

與在語文閱讀中什麼叫表現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6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3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8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9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5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3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9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7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3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5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2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6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