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2019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

2019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5 01:42:15

⑴ 小學二年級《我是什麼》「我指的是什麼」

小學二年級《我是什麼》中我指的是水。

原文: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管我叫「雲」。

我在空中飄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1)2019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是什麼》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由曉澄朗讀 。本文是一篇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水(化學式: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蒸餾水是純凈水,人工制水(通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種狹義不可再生,廣義可再生資源。

本課採取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敘述,讀來親切自然,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好教材。就整篇課文而言,應該讀得親切、舒緩;各段各句應該富有變化。第一、二段可以讀得「神秘」點。第三、第四段要讀得有變化。如,「我在池子里睡覺」,聲音較輕,以顯安靜;「在小溪里散步」,聲音舒緩,以顯悠閑。學生的模仿性較強,指導朗讀時加強范讀。

⑵ 《我是什麼》這篇課文中的「我」會變成雨,冰雹,雪,還會變成什麼

《我是什麼》這篇文章的我會變成雨、冰雹、雪,還會變成霧、霜、露珠、水、水蒸氣、雲、小溪、河流,湖泊、大海...... 等等。

《我是什麼》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由曉澄朗讀,本文是一篇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誦讀本文,你會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彷彿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到空中飄浮,連片為雲;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

(2)2019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擴展閱讀:

節選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叫我「雲」。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體溫越來越低,變成了無數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冰雹」。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⑶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麼》原文是什麼

原文: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管我叫「雲」。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體溫越來越低,變成了無數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什麼?

賞析

《我是什麼》課文是一篇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雲、雨、雪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我們很少把水和它們聯系起來,琢磨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

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誦讀本文,你會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彷彿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到空中飄浮,連片為雲;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覺、散步、奔跑、跳舞。

水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壞事。要完全降伏它,還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

⑷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我是什麼我還可以變成什麼寫話怎麼寫

我是一個小蝌蚪,可以變成一隻可愛的小青蛙。

我是一朵空中漂浮的雲,遇到冷空氣後可以變成雨,還可以變成冰雹。

《我是什麼》課文仿寫 

我會變。小時候,我像一顆豆芽,後面長著一條小尾巴。我穿了一身黑色的衣服,在池塘里找媽媽。  

忽然有一天,我長出了兩條後腿。又過幾天,我又長出兩條前腿,尾巴也慢慢地消失了。我披著綠綠的衣服,鼓著白白的肚皮,瞪著一雙亮亮的大眼睛,正在捉害蟲呢!小時候,我用腮呼吸,長大了,我用肺和皮膚呼吸。平常我在稻田裡跳著捉害蟲,在池塘里快樂地游泳。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什麼?告訴你們吧,我就是你們的好朋友—可愛的小青蛙!

⑸ 語文二年級我是什麼

我是一棵小草,穿著一身亮綠的衣服,在風中搖擺。原本我還在土壤里待著,當春姑娘悄悄來臨的時候,我就會探出頭來,在這神話般的環境中享受著春天的溫暖!
我是一棵小草,每天早晨,一顆顆晶瑩的珍珠為我梳妝打扮。這時候,勤勞的小蜜蜂和美麗的小蝴蝶飛過來,它們唱著歌、跳著舞,想向我打招呼:「你好哇!小草妹妹!」「你們好啊!」我說道。我還跟小花、大叔、小溪打招呼……

我是一棵小草,忽然,雨的前奏響起來了,風呼呼地刮著,它趁人不注意,悄悄地來了,給我洗了一個痛快的澡,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

我是一棵小草,一些頑皮的孩子在我身上踩著,但是我一點兒也不生氣,而且恨不得多一點在我身上踩,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我聽見一個小孩說:「走在這草上。我感覺好舒服啊!」一天。一位農民伯伯牽著兩頭大牛,一頭小牛來吃草,那三頭牛好像是一家人;它們一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它們吃的津津有味。我這時心想:完了完了,我要翹辮子了。可是沒想到我又長了起來,而且比原來還要高,我又看見那些牛胖了起來。

我是一棵小草,幾陣秋風吹來,樹葉一片片地掉了下來,我也枯黃了,我們被一位老奶奶收集起來,曬了幾天,還被丟進了灶房,我知道我的時間並不多了,但是我並不是想辦法逃走,而是默默的等待……

我是一棵小草,我奉獻了頑皮的小孩,小牛和老奶奶,我多麼幸福啊!我為我自己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⑹ 《我是什麼》課文裡面的我是什麼

《我是什麼》這篇課文,我指的是水。

《我是什麼》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由曉澄朗讀。本文是一篇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2017年,本文入選人教社新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改版後為第一組第2課的課文,並改由楊海波為課文錄音。

教材簡說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雲、雨、雪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我們很少把水和它們聯系起來,琢磨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

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誦讀本文,你會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彷彿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到空中飄浮,連片為雲;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覺、散步、奔跑、跳舞。

⑺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的課文《我是什麼》 有什麼道理

《我是什麼》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於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我是什麼》是一篇常識性課文。本課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是一篇寓科學知識於趣味故事的優秀教材。

教材簡說: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雲、雨、雪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我們很少把水和它們聯系起來,琢磨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

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誦讀本文,你會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彷彿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到空中飄浮,連片為雲;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覺、散步、奔跑、跳舞。

水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壞事。要完全降伏它,還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

⑻ 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文原文

《我是什麼》是一篇寓水的知識於趣味故事中的科學童話,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文原文,歡迎閱讀!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文原文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管我叫做「雲」。

我在空中漂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什麼?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教案

設計理念:

低年級要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應把朗讀作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情感、感受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課設計,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積極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創新活動的感性經驗和簡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使外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得到升華,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目的: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了解水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指導朗讀,知道雲、雨、雪、冰雹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教學准備:動畫課件

教學流程設計: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課件激趣:

孩子們,你們看過西遊記嗎?裡面的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本領真是高強!今天我也為大家請來了一位魔術師,他也會變,瞧:(課件出示)……

2、引出並板書課題 「14我是什麼」,學生齊讀課題。

孩子們,這能難倒我們嗎!請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看看這位魔術師到底是誰?

設計理念:此環節設計從學生喜愛看的《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入手,動畫情境導入,把課文中的「水」比喻成魔術師調動了學生探究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思考:我是什麼?

2、指名匯報:我是什麼,並說說自己的理由。(我是水)

設計理念:通過泛讀,學生交流,讓孩子對課文有個初步的認識,簡單了解水的多種表現形式,同時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概括能力,更為下面的`文本感悟,朗讀指導埋下伏筆。

三、朗讀理解,感悟難點。

過渡: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美美的品讀,盡情欣賞「魔術師」精彩的表演!

1、"我會變"

(1)同桌齊讀,想想:我都變成了什麼?

(2)反饋交流,指導朗讀。

(預設如下:)

A、理解"飄浮""冰雹",用"有時候……有時候……"說話

B、抓動作"落""打""飄"體會用詞精當。

C、課件展示:("水變成汽又變成雲、雨、冰雹、雪的過程"的動畫)

D、結合課件指導朗讀。

你最喜歡它變成什麼呢?讀給大家聽(個人讀、評價、練讀、個人讀。)

E、生活想像:我還會變成什麼?

2、"我的家""我的活動"(師范讀第三自然段,生閉眼想像。)

(1)你看到了什麼?

(2)激趣,(課件出示圖:A、平靜的池水;B、緩緩流淌的小溪;C、奔騰的江河;D、波濤洶涌的大海;廣闊無垠的大海。)指導朗讀、指名讀。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讀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時的不同語氣

3、"我的脾氣"(預設內容,順序不固定。)

(1)聯系"水"做過的好事和壞事,理解"溫和"和"暴躁"兩個詞語。

(2)課件出示灌溉田地的圖片,理解"灌溉"。

(3)(課件)此時發起了大水,把莊稼淹沒了,理解"淹沒";大水又來到了一座座房屋前,沖毀了它們,理解"沖毀"。

(4)指導朗讀。(注意讀出水的"溫和"和"暴躁"。)

設計意圖:低年級語文教學應重點放在朗讀上。因此該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根據低段課標「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這一要求,我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析,多種形式的朗讀,把學生的朗讀訓練落到實處,並輔以多媒體的配合,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體會和比較中,慢慢感受到朗讀的技巧,學會朗讀,以此提高朗讀能力,。

四、拓展延伸,進一步了解水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

1、談話: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呢?

2、小組討論:水給人們帶來災害與人類破壞環境有關系嗎?舉例說說人們破壞環境的行為,想想有什麼辦法能讓它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嗎?

(比如:,建水電站,建水庫、大堤,防止水災和旱災,多植樹、保護水土,防止泥石流等,這都是我們人類想的辦法。)

3、現身說法,自我介紹

同學們,孫悟空看你們那麼聰明,他也來湊熱鬧了,他拔出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氣,把你們全變成了水,要你們再向聽課的教師和同學介紹自己,看誰最了解自己?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主要聯系生活實際來引領孩子們感悟水的作用,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增強環保意識。通過現身說法,讓孩子把優美的文字背誦積累下來,日積月累,以此提高語文素養。

五、談話小結,布置作業 。

今天,我們結識了"水"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們天天離不開水,它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如果你們還想更多地了解它,課後可以繼續找一些關於水的資料,找一找你在生活中看到水在變的例子,並寫下來。

板書設計:(略)

⑼ 《我是什麼》的故事的主要內容

《我是什麼》是一篇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我是什麼》該文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由曉澄朗讀 。2017年,本文入選人教社新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改版後為第一組第2課的課文,並改由楊海波為課文錄音。

(9)2019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是什麼》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叫我「雲」。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體溫越來越低,變成了無數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冰雹」。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什麼?

⑽ 《我是什麼》這篇課文,我指的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我是什麼》這篇課文,我指的是水。

特點:

1、擬人手法,闡述水的形態變化、利害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2、讓讀者去猜,更富有趣味性。

《我是什麼》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由曉澄朗讀。本文是一篇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2017年,本文入選人教社新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改版後為第一組第2課的課文,並改由楊海波為課文錄音。

(10)2019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擴展閱讀:

教材簡說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雲、雨、雪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我們很少把水和它們聯系起來,琢磨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

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誦讀本文,你會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彷彿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到空中飄浮,連片為雲;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覺、散步、奔跑、跳舞。

水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壞事。要完全降伏它,還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閱讀全文

與2019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6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3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8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9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5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3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9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7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3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5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2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6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