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年級語文主要學什麼
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習的幾個重點
第一:是興趣:多讀充滿情趣,淺顯易懂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到文字的樂趣。
第二:要提高學習效率,學好課本知識。現在的課本每一篇課文都非常的精美,所以老師上課的細節千萬不要漏掉,許多考試都在這些細節上會難倒你的,而這些細節往往是老師興致所致,上課處於極好狀態時,將大腦中的那些知識點下意識地說出來,且常常不書寫在黑板上的。捕捉這些細節,往往會提高你上課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識面。利用好了課堂上45分鍾,下去後無需過多時間就能熟練掌握,事半功倍,做題復習效率也極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時間,還容易丟三落四,知識掌握不完全,不熟練,對做題和今後復習造成隱患,這是每一個科目都應該用到的學習方法。
第三: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學習的時侯就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手和腦與課本交流。學習語文,應該進入文章的角色,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精髓。
第四: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們從現在起應該給自己訂一個讀書計劃,很多書,都是化了作者幾年,幾十年甚至一生寫出來的。當然讀的書,除了滿足自己對一方面的興趣以外,更重要的是,選好書,選名著。
第五: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❷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是什麼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課文目錄
第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
第2課《金色的草地》
第3課《爬天都峰》
第4課《槐鄉的孩子》
第5課《灰雀》
第6課《小攝影師》
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
第8課《我不能失信》
第9課《古詩兩首》
第10課《風箏》
第11課《秋天的雨》
第12課《聽聽,秋的聲音》
第13課《花鍾》
第14課《蜜蜂》
第15課《玩出了名堂》
第16課《找駱駝》
第17課《孔子拜師》
第18課《盤古開天地》
第19課《趙州橋》
第20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第21課《古詩兩首》
第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
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
第24課《香港,璀璨的明珠》
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課《科利亞的木匣》
第27課《陶罐和鐵罐》
第28課《獅子和鹿》
第29課《掌聲》
第30課《一次成功的實驗》
第31課《給予樹》
第32課《好漢查理》
學習建議
閱讀課本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開始。對那些能讀懂的例題,就先讀課本自學,再作練習題,老師通過檢查練習發現問題再講。
教科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把教師上課講的內容聽懂就可以學好了。其實真正理解,單憑教師的講授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利用有關的課外書籍,加深擴展和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
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為了配合新教材的學習而系統自學有關的某種讀物。不受老師的教學進度的限制提前系統自學新教材。
❸ 三年級的語文上冊課程是什麼
1、我們的民族小學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鄉的孩子語文園地一。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名稱由來:
「語文」的語源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縮略為「語文」一詞出現19世紀80年代。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國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故當時稱為「國文」課。
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沖擊,小學於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魏冰心、程其保、葉聖陶、朱自清、夏丏尊等人大量使用「語文」一詞。
❹ 三年級語文上冊所有筆記內容是什麼
三年級語文上冊所有筆記內容如下。
批註筆記。即邊讀邊把自己的看法、疑問等或在書本上畫出表示重點、次重點、疑問等等的符號,或在書的天頭、地腦作些評語和注釋。這種讀書筆記簡單易行,但首先得書是自己的,別人的書,不能亂畫。
摘錄筆記。就是將書中的精彩觀點、新穎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來,以備將來選用。這種讀書筆記是大量的。做摘抄筆記時,最好讓每段摘錄自成一段。提綱筆記。就是將讀過的書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內容要點及寫作方法等等,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寫出來。
生字始終是小學低段孩子們,在語文學習中的重中之重。部首,筆順,組詞一定要掌握。故,部首要圈出來,組詞要寫到書上,特殊生字的特殊筆畫也建議做標記。詞語是理解一句話意思的重點,如果沒有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那麼對整句話的理解也會有難度。
要做好語文筆記,首先課前要預習。課前預習課文時,有不懂或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在老師講解到的時候更加留意筆記,這樣效果會更好。上課要認真聽講。要緊跟老師上課的節奏和思路。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不放過老師講課的任何一個細節。
文章本是由心而生。用心與語文交流,是一種滋潤;用心與教師交流,是心靈對世界和人生的美好凝視。本書內容分為備課潷記、聽課筆記、教研筆記、閱讀筆記、性靈筆記和旅遊筆記六個板塊每篇文章都不長,雖沒有什麼理論的闡述,但都是當時有感而發,是直抵內心的言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語文筆記
❺ 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有哪些內容
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有如下:
第1課、燕子
第2課、古詩兩首
第3課、荷花
第4課、珍珠泉
第5課、翠鳥
第6課、燕子專列
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第8課、路旁的橡樹
第9課、寓言兩則
第10課、驚弓之鳥
第11課、畫楊桃
第12課、想別人沒想到的
第13課、和時間賽跑
第14課、檢閱
第15課、爭吵
第16課、絕招
第17課、可貴的沉默
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
第19課、七顆鑽石
第20課、媽媽的賬單
第21課、太陽
第22課、月球之謎
第23課、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第24課、果園機器人
第25課、太陽是大家的
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
第27課、賣木雕的少年
第28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第29課、古詩兩首
第30課、西門豹
第31課、女媧補天
第32課、誇父追日
❻ 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內容是
1、我們的民族小學。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鄉的孩子語文園地一。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名稱由來:
「語文」的語源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縮略為「語文」一詞出現19世紀80年代。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國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故當時稱為「國文」課。
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沖擊,小學於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魏冰心、程其保、葉聖陶、朱自清、夏丏尊等人大量使用「語文」一詞。
❼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書內容
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第2課《金色的草地》 第3課《爬天都峰》 第4課《槐鄉的孩子》 第5課《灰雀》 第6課《小攝影師》 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 第8課《我不能失信》 第9課《古詩兩首》 第10課《風箏》 第11課《秋天的雨》 第12課《聽聽,秋的聲音》 第13課《花鍾》 第14課《蜜蜂》 第15課《玩出了名堂》 第16課《找駱駝》 第17課《孔子拜師》 第18課《盤古開天地》 第19課《趙州橋》 第20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第21課《古詩兩首》 第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 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 第24課《香港,璀璨的明》 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課《科利亞的木匣》 第27課《陶罐和鐵罐》 第28課《獅子和鹿》 第29課《掌聲》 第30課《一次成功的實驗》 第31課《給予樹》 第32課《好漢查理》僅供參考,詳見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