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三年級語文作文二選一如何審題

三年級語文作文二選一如何審題

發布時間:2022-08-24 03:52:09

1. 小學生作文怎麼審題 作文審題的三個方法

命題作文通常規定了題目和擬題的范圍和要求,按照題目和規定的要求去寫作文。命題作文是小學階段作文訓練的主要形式。其命題形式一般有三種:
一是全命題作文,如:《難忘的一件事》、《春天的校園》、《我和老師》等;二是半命題作文,如《____教育了我》、《一個______的人》、《我愛我的_______》等;三是提供條件或范圍的題目,如「寫一篇作文,通過一個事物說明一個道理。重點部分寫詳細,其它部分寫簡單些」、「就我市的衛生狀況,請你給市長寫一封信」等。
命題作文的完成一般包括:審題、立意、選材、組材、寫作和修改六個階段。審題是寫命題作文的基礎,也是作文成敗的關鍵之一。審題也叫解題,要求仔細分析題目,審查題目的意義和要求,確定選材范圍,決定與題目相適應的體裁、內容、行文重點、寫作方法和確定文章的中心主題。有些小學生在寫作文時由於沒有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重視審題的重要性,或者還不要審題,有的甚至連作文的題目和要求都不細看,提筆就寫,拿筆就畫,結果鬧出偏題、跑題、扣題不緊的現象。有的甚至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悲劇。
那麼,小學命題作文如何審題呢?
一、弄清楚命題作問的限制和要求。
命題作文往往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限制,並提出了要求。因此,審題時先要弄清楚作文題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一般來說,命題作文限制的有體裁、時間、地點、數量和敘述的對象及其關系等,弄清楚了這些,也就好確定作文的選材范圍。
1、體裁。對小學生而言,一般是以練習寫記敘文為主。我們在審題的時候,還應該將其分類,看清楚是屬於「寫人、寫景、記事、狀物」,還是屬於「日記、書信」之類的。如《我的老師》就是寫人的;《看日出》是寫景的;《難忘的一件事》是記事的;《荷花》是狀物》的。日記和書信的區別就比較明顯了。
2、時間。如《課間十分鍾》,選材的范圍就是下課後和上課前所發生的趣事和進行的活動;《家鄉的傍晚》時間范圍指定得很具體,是「傍晚」;《國慶節見聞》時間就是國慶節。
3、地點。如《公園一角》的地點就是「公園」,而且是公園里的一部分「一角」。《校園新風》所寫的人和事應該是校園內發生的而不是校園外發生的;《瞻仰烈士陵園》地點就是「烈士陵園」。
4、數量。如《難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寫的事情可以是兩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難忘的一個人》記敘的主要人物是一個,而不是兩個或三個。
5、敘述的對象及其關系。如《我的同學》和《我和我的同學》,這兩個題目都是寫人與人之間的同學關系,但是前一個題目敘述的對象是「同學」,而後一個題目敘述的對象卻是「我」和「同學」。《我愛語文課本》敘述的對象是「我」和「語文課本」,關系是人和物。
當然,命題作文限制的體裁、時間、地點、數量、敘述的對象及其關系,並非每個作文題目都有,或有其一,或有其二,或有其三。
二、審題時,分析題目的關鍵詞語,扣住「題眼」,確定中心。
題目的關鍵詞語,就是作文題目的「題眼」。「題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題目的意義。扣住了「題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寫作重點。
1、作文題目是一個詞語,題目即為「題眼」。
如《媽媽》、《春遊》、《荷花》等,寫作文的時候就要抓住「題眼」,弄清楚是寫人、寫事、還是寫景,然後展開聯想,確定中心,完成作文。
2、題目中,一般起修飾作用的詞語是「題眼」。
如《課間十分鍾》、《可愛的玩具》、《難忘的一件事》、《驕傲的爸爸》等,題眼就是「課間」、「可愛」、「難忘」、「驕傲」。
3、作文題目中的動詞一般是「題眼」。
如《這件事教育了我》、《我愛我的小鬧鍾》、《瞻仰烈士陵園》、《清明節億王大伯》等,題眼就是「教育」、「愛」、「瞻仰」、「憶」。
我們寫作文之前,如果能夠扣住「題眼」,寫作文時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不致於出現偏題、跑題,甚至「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了。
三析找出題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開拓思維,廣泛選材。
命題作文有了上述諸多限制,是不是就不利於學生思維的拓展,選材范圍太狹窄了呢?不是的。命題作文除了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要求之外,往往非限制的范圍很大,也就是說選材范圍非常廣,這有利於學生拓展思路,展開聯想,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
例如:《暑假趣事一件》,分析:①體裁:寫事的記敘文;②題眼「趣」,只要有趣,什麼樣的事情,題目沒有限制。那麼,我們就可以打開思路,放開思維,拓展視野去選材。寫什麼呢?游泳?看電影?做家務?義務勞動?等等。③時間限制了是暑假;④數量限制了是一件,但是暑假生活有一個多月,發生的趣事幾乎每天都有,可供選材的「趣事」少說也有幾十件,由此可見,限制之外的范圍很大,選材范圍非常廣。再如《記我身邊的一個人》,分析:敘述的對象是「人」,關系是「我身邊的」,這是題目限制了的,但是我身邊可以寫的人很多: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鄰居等等,這些都沒有限制。
因此,我們在寫命題作文時,不要受限制,既要注意作文題目的限制和要求,又要分析找出題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開拓思維,廣泛選材。
以上是個人在作文教學中的實踐和認識。通過作文教學實踐,覺得「小學命題作文審題三不法」比較適合於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而且,在教學中我還發現,小學作文訓練如果能夠輔以淺顯易懂的理論指導,授人以「魚」,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有一盞指路的明燈,將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2. 語文作文怎麼審題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兩點做法 審題就是分析審察一則材料所表現出來的主旨、意圖和角度。由於材料本身的意思是由閱讀者本人領會出來的、所以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題旨、命題者的意圖是允許存在的。但問題在於有許多學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視出來的意思。那麼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如何引導學生審題立意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引導。 第一,引導學生把握題旨。 題旨包括主題(當然也有意圖)。材料本身是鬆散的、不緊湊的,我仍要指導學生提煉主題。提煉主題離不開原材料,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這些有用的、精華的東西就是主題。所以說,主題是內在的,不是游離於材料之外的東西,不是隨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為地「貼」上去的東西,也不是單純地「主觀意念」的產物。主題是對全部材料的思想意義的高度概括,是對材料的內涵及本質的正確開掘。材料對主題的確立有著客觀的、不容更移的「制約性」。如下列一則材料: 三位年輕的海軍新聞工作者在北京進行了一次特別采訪,題目是:中國人,你還記得「甲午」嗎? 一位來自佳木斯的三十多歲的東北漢子愣愣地問:「『甲午』是個啥?」給他解釋後,他說:「現在都興公歷了,連俺屯子里的莊稼人都不看皇歷了,誰還弄得清什麼『甲午』!」。 從上海來京旅遊的林小姐說:「甲午戰爭我是曉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學過的吧。林則徐這個海軍司令沒當好,讓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條船,不過他禁煙還是有功的。」一位在頤和園北窗門外賣各種紀念章的中年人說:「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沒用。打仗是當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賺點少賠點。」 人們幾乎對此問題都感到意外。 在引導學生分析這則材料題旨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三個人各談了什麼內容。第一個人把甲午只看作是紀年的一個標志。第二個人把甲午戰爭與鴉片戰爭混為一談。第三個人對甲午印象模糊,認為它不關自己的事。這三點內容是材料本身提供的,一般來講學生能夠說出。但僅僅做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還應該歸納三個人談話的共同點,即這三個人或不知道甲午戰爭,或印象模糊,反應冷淡。由此結論再引導學生作一系列的思考:作為一個中國人該不該忘記甲午戰爭?該不該忘記鄧世昌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民族氣節?該不該進行中國近代革命史的教育……通過這些思考,學生就會產生共識。那麼再進一步從反面發問,對甲午戰爭一無所知的青年人,能有歷史的責任感、使命感嗎?老師通過這一層層深入的引導分析,學生對材料的題旨就明了了,認識也深刻了,寫起作文來也就不會偏題甚至離題。 一般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比較容易分辨的,而寓義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卻不那麼容易分辨,因為它的題旨和意圖是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寓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如1995年高考作文《鳥的評說》(原材料略)。這則材料就屬於寓義性材料。從材料本身來看,是說麻雀鄙視燕子,燕子鄙視黃鸝,又鄙視黃鸝……鳥們唇槍舌戰,互相攻擊、詆毀,都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對方所謂的「缺點」。在引導學生分析的時候,僅僅看到這點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進一步分析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即鳥們不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更不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古訓。然後引導學生把現實生活中的人與之比較,這樣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依據和基礎。」 《鳥的評說》的寓義還比較容易把握,而下面這則《狂泉》卻不是那麼容易把握的。 從前有個國家,境內有一眼泉水,名曰「狂泉」。國內的人吃狂泉的水,沒有一個不發狂的。只有國王不吃狂泉的水,沒發狂,言行舉止都很正常。 可是,發狂的人認為國王沒有發狂是得了發狂病。於是,大家商量,一定要為國王治發狂病。他們沖進王宮,把國王捉住,摁倒在地,用艾火燒,用銀針刺。 國王受不了痛苦的折磨,只好到狂泉舀了一瓢水喝下去。國王剛喝下狂泉里的水,便發狂了。 於是,這個國家君臣上下沒有一個不發狂的。大家手舞足蹈,十分高興。 對這則材料、該先引導學生讀懂它的意思.再用簡潔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它的意思是:國人因飲「狂泉」而發狂。又迫使國王發狂。然後再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分析,國人發狂是不正常因行為,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正常,反而把國王的正常認為是反常。由此概括它表現出來的一般意義,即不正常的東西如果成為一股潮流就會改變一切。再深一步分析,就會發現要使行為正常、不畸形,只要意志堅定,遠離畸形,那麼被同化的危險性就小些。那精神畸形呢?它如果形成一股強大的習慣勢力,就具有驚人的同化作用。它會從思想上、精神上改變人、改變社會,使社會步入不正常的軌道。可見,指導思想上的失誤,往往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躍進」「文革」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因此,我們應對這種畸形思想進行持久的、不折不扣的斗爭。 第二,引導學生明確角度。 角度即材料表現出來的看問題的出發點。在不同的材料中,角度有時表現為材料所涉及的不同對象,有時表現為聯系實際的立足點……有的材料只有一個角度,有的卻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度。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選取那些最能表現題旨的角度。如下列一則材料: 武漢市東湖之濱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於是,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 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遊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對象表現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總之,審題立意的方式彩多種多樣的,我們應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斷地總結它、發展它、完善它,使它更好地為學生的寫作服務,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走上一個新的台階

3. 小學三年級學生如何對作文進行審題

小學三年級統考作文評分標准一類文(27—30): 1、字跡工整。2、寫作文題目。3、語句通順流暢,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出自己的意思。4、內容具體,能緊緊圍繞寫作要求把意思表達清楚,能進行生動而細致的描述。5、能合理地分段寫作。6、300字以上。二類文(24—26): 1、字跡比較工整。2、寫作文題目。3、語句較通順流暢,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出自己的意思。4、內容比較具體,能圍繞寫作要求把意思表達得較清楚,描述較生動。5、能合理地分段寫作。6、250字以上。三類文(18—23): 1、字跡欠工整。2、寫作文題目。3、語句基本通順流暢,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出自己的意思。4、內容欠具體,中心基本明確,缺乏生動的描寫;5、層次不夠清楚;6、200字以上。四類文(14—17): 1、書寫不夠認真。2、語句的完整性和通順程度不夠,句子的表達不完整,錯別字較多。3、內容比較簡單,中心不明確,文章的意思表達不清楚。4、層次不夠清楚。5、150字以上。五類文(13分以下): 1、字跡潦草辨識困難;2、語句不通順、不完整,病句多,錯別字多;3、內容很簡單,沒有中心,記流水帳,重復啰嗦,不知所雲;4、跑題;字數少。5、如只寫作文題目,得兩分。三年級作文寫作技巧: 1、審題(1)找准關鍵詞即題眼,是寫作的重點(2)掌握寫作范圍(3)確定寫作體裁 2、確定中心——即文章的主題(1)要正確(2)要集中(3)要鮮明 3、選材(1)要圍繞中心去選(2)要真實(3)要新穎、典型,不落俗套 4、結構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可按順敘、倒敘、插敘的方法來寫 (2)按時間順序來寫 (3)按空間順序來寫 (4)按實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說明文,多採用此方法 5、列提綱(1)題目(2)中心思想(3)內容要點及寫作順序(段落、條理)(4)祥寫、略寫的提示.列提綱可以使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6、開頭——要引人入勝(1)開門見山,直入正題;(2)提出問題,引人注意;(3)說明情況,交代背景;(4)描寫環境,渲染氣氛;(5)巧講故事,引人入勝;(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7、結尾——要耐人尋味. (1)自然式結尾(2)總結式結尾(3)含蓄式結尾(4)點題式結尾 8、過渡——力求自然,承上啟下 9、照應——即結尾照應開頭,後文照應前文,文章與題目照應. 10、作文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提高寫作大有好處. (1)內容修改(A)語句是否通順,流暢.(B)內容是否符合題意.(C)材料是否恰當地表現中心. (E)中心是否明確、集中.(F)觀點是否正確、鮮明. (2)格式修改(A)層次是否清楚.(B)詳略是否得當.(C)漢字占格、標點占格使用是否正確. (D)應用文格式是否完整、正確. (3)修改方法,可採用增、刪、調、換等方法,考場作文還要使用相應的修改符號,以保證卷面的干凈、整齊.

4. 作文如何審題

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我們的作文一定是大家非常頭疼的一點吧!作文占據來語文試卷很大的分值,所以說,我們的語文作文如何,恰恰證明來我們的語文成績如何,但是的很多的朋友不知道初中的作文要如何去寫,本期的內容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學習初中語文作文寫作的寫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寫作的思維

在我們學習初中語文的寫作中,我們的語言要通順,不要刻意的要求語言的美,也不要出現太多的名人名煙,這樣反而達不到好的效果,如果作文整體都是一種文藝腔,那麼很容易就會獲得低分,希望本期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

5. 如何指導小學生作文審題

大多數學生寫作文是一件難事。這不是學生的錯,如何幫學生克服寫作文的難關了,是老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多看書。老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選擇看什麼書。這很重要。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必須讀名著(中國的\國外的)。增強學生對文學的愛好。有些作品,另外盡量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經歷、寫作的過程、寫作的特點、寫作的背景。
二、多讀書。讓學生多讀好文章。而且讀的時候應該感情豐富,提起學生的興趣,包括語調和語氣。加大學生文學知識面。重點句子要背誦、牢記。
三、多寫作。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不強求學生寫得多好,但要堅持。
四、多講解。在講解課文時要把文章的結構、中心思想、寫作方法等講給學生聽。模仿寫作很重要。特別是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講。
五、多指導。學生往往在寫作上不會寫開頭。要告訴學生,文章的開頭是千變萬化的,沒有規定模式。只要符合提要就行。開頭要簡明,不要俗套。文章結構要理清。結尾要出彩。
六、多觀察。沒有生活就沒有文章。要求學生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觀察事物。讓學生從中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這樣才能寫出好的作文。雖然不能事事觀察,但要學會讓學生多觀察事物。產生聯想。
七、多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交流,學會利用網路工具。看看別人是怎樣寫作文的,有什麼值得學習的經驗和方法。這樣可以相互幫助,相互提高,不要閉關自守,堵塞思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八、多學習。到了二年級的學生就應該學習語法和修辭。學習經典句子。學習詩詞寫作。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特別是詩詞模仿寫作。語法的學習不太受重視,這是學生寫作出問題的重要方面。
九、多鼓勵。學生需要老師的鼓勵。在寫作上,老師應該多鼓勵學生,不要經常責怪學生寫得不好。要看到學生的進步,特別是對學生在作文中的好句子,應當及時表揚,給學生以信心

6. 怎樣做好小學語文作文審題

小學語文作文審題方法分享

一、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要審清題目中的「題眼」和「題限」。「題眼」就是題目中的關鍵詞。「題限」,即題目限制的記敘范圍。

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風雨人生路,朋友可以為你擋風寒,為你分憂愁,朋友時時會伸出友誼之手,是你登高時的一把扶梯。請用一兩件事來介紹你最好的朋友,寫出他的特點。寫一篇450字以上的記敘文。

審題解讀:題目中的核心詞是「好朋友」,因此這是一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文章要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用一兩件事」寫出好朋友的「特點」。

二、半命題作文

半命題作文是指作文題目只出現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補充的一種作文題型。寫好半命題作文首先要分析題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達的意思。然後細讀提示中對空白處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據提示展開聯想,搜尋最適合寫的材料。補寫文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半命題作文選材自由的特點,在提示要求的范圍內,選擇自己認為最想寫、最有把握寫好的內容填在橫線上。

例:____給予____

提示:人們常說,「給予」是快樂的,我們曾經感受過他人給予的關懷,社會給予的磨煉,生活給予的啟迪;也曾將信任給予他人,愛心給予社會,熱情給予生活……請圍繞「給予」選擇合適的材料,寫一篇400字以上的紀實作文。

審題解讀:這個題目的關鍵詞是「給予」,「給予」就是「給」的意思,它包括物質上的給予和精神上的給予。「給予」是雙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給我,也可以是我給他人。「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們常說,『給予』是快樂的」一句,它點出了「給予」帶給人的感受,同時也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調,那就是「快樂」。

三、給范圍自擬題作文

此類作文命題思路是先明確一個「靶心」,再要求考生自擬題寫記敘文。命題者在命題時為考生提供了一個簡明的引領性提示。這些提示在材料選擇和習作思路上給了考生一個重要的導引,使考生對主題的感悟有了個性發揮的餘地。

審讀提示語,首先抓住其中關鍵詞,其次,提示語中常常包含著命題者對選材范圍的規定,審讀時一定要注意分析「提示語」中各分句的意思。學會抓提示中的「選材點」,與自己的素材積累建立聯系。

7. 語文作文如何審題全面

首先認真審題,然後認真分析作文題目,不要盲目去寫作文,還有呀,告訴你幾個考試秘訣當然是作文,首先寫真實故事,千萬別胡編亂造,要會變通,別寫別人的事,祝你成功,要認真,別忘了!

8. 關於小學生作文如何審題

如何審題
寫作文是小學生最為頭疼的事,但同時也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教學活動之一。一提到寫作文,學生就感覺無從下筆,不知道如何寫、寫什麼。因此,教師首先就要教會學生審題,不會審題,就談不上會寫作文,即使下筆千言,也會離題萬里,立意、選材和安排文章的結構就更無從談起。下面就談談我在指導小學生進行作文審題方面的一點感受。
一、教學生審清文章體裁,明確寫作對象。
審題,要教學生首先要從題目中看出作文所屬的文體類型,即審清是記敘文,是說明文,是應用文?像《記一次比賽》有「記」字,屬記敘文,說明文的提示詞有時就是「說明」、「介紹」等詞語,像《電腦簡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學路上》等文題,雖然不像上面的文題對體裁有明顯的提示,但也有間接提示,這就要求我們藉助文題中所給的條件慎重審題。
二、教學生確定文章的寫作范圍,緊抓題眼。
確定文章的寫作范圍與審清體裁、明確寫作對象一樣重要。教師可以教學生抓住題目中表明範圍的詞,仔細分析,確定其寫作范圍。如《難忘的早晨》、《難忘的時刻》、《難忘的一天》等的文題,都是限定了所寫的時間,可抓住這些詞來確定寫作范圍。再如《我的媽媽》只寫「媽媽」;《我愛媽媽》:既要寫「愛」,還要寫「為什麼愛」,「怎樣愛」;《我和媽媽》,既要寫「媽媽」,也要寫「我」,要求寫出「我」和「媽媽」之間發生的事。另外,還可以教學生抓住文題的題眼來確定寫作范圍的重點。題眼,即題目中的關鍵詞,抓住了題眼,就意味著抓住了題目的「重心」和作文內容的重點,否則作文就會偏題。例如《玩也要動腦筋》其中「動腦筋」就是題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點。《我愛秋天的校園》此文的題眼是「愛」,文章要抓住和突出這個重點,在寫校園秋色的同時,還必須要體現為什麼愛和怎樣愛。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語文作文二選一如何審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6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3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8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9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5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3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9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7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3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5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2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6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1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