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才能做好修改病句題
修改病句是小學語文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在修改病句之前,我們應該清晰的了解有哪些病句現象,下面,教學專家為您詳細講解。
1.詞義混淆。因對詞義概念理解模糊而選用詞不當的語病。如:愛迪生發現了電燈。把「發現」和「發明」兩詞混淆。
2.詞類誤用。因分不清詞類而造成用詞不當的語病。如:今天氣候晴朗。把「氣候」與「天氣」混淆了。
3.成份殘缺。句子缺少不應該省略的主要成份。(主、謂、賓),造成句子結構不完整的語病。如;在老師的教育下,進步得很快。(缺少主謂)雄偉美麗的天安門城樓。(少謂語)老師向全班同學提出下課十分鍾不做作業。(少賓語)
4.搭配不當。因句子中相關的成份之間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如:我的家鄉是寧波人。縮句變成「家鄉是人」(主謂搭配不當)我們在同坡上種滿了果園。(動賓搭配不當)我們把教室打掃得整整齊齊。(連帶成份與中心詞之間搭配不當)
5.重復累贅。過多地動用修飾詞語反而顯得多餘,豪邁了病句。如:在班隊會上,張軍首先第一個發言。「首先」與「第一」重復了。
6.詞序顛倒。因詞語排列次序顛倒而造成病句如:老師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疊厚厚的考卷。考卷沒有厚薄之分,顯然是把一疊與厚厚的詞序顛倒了。
❷ 做語文病句有什麼技巧
病句是無數中學生永恆的心事,很多學生越來越把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當成一種運氣題,如果能蒙對了,就是有運氣。其實病句是有一些規律的,它錯得很有規律,病句類型不外乎那麼幾種,但是你是否能夠准確地抓住病句的規律,以及經常考的幾種病句呢,做病句題也是有章可循的,那麼章法在哪? 所謂病句,是指在語法或邏輯上有毛病的句子。如何判別句子的正誤呢?首先從語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幹,看成分是否殘缺,搭配是否得當。再看句子主幹的修飾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語序是否合理,意思有無重復,其次,語言表達合不合事理,最後再從語言習慣、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等方面仔細推敲,逐一分析。 那麼做個好的郎中,要給病人治病,是要經過望聞問切,然後才能對症下葯 第一步,望其色,聞其聲。 審讀病句時,可以從感覺上察覺毛病,按習慣的說法會覺得別扭。就像看到病人臉色不好,聽他說話聲氣不足一樣,別扭。這一望一聞的主要任務是初步確定病人是否有病。望其色: 例:據科學工作者研究,雛鳥的消化能力比成鳥更強烈。 根據習慣說法,我們總是說能力更強,而不說強烈。因此判斷其有誤; 聞其聲:發現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語感相沖突,而又無法立即判定有何毛病時,可以造出幾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或短語,進行類比,這樣容易發現毛病。 例:我們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狹隘的目的。 讀到「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的」感到別扭,就可以造出一些結構相同但內容為自己熟知的語段來:「為了參加足球賽為目的」從相似語段可以看出,「為了」和「為目的」不能同時使用,要麼說成「為了……」,要麼說成「以……為目的」。所以,上句犯了兩種句式混用的毛病。 第二步,問其病。 語感可以成為第一條我們判斷一個句子是否病句的最直觀的標准,卻也是一個不可信賴的標准,我們發現很多同學會說,我就是讀著順,我就是讀著不順,以此來判斷答案,其實這樣並不合理,因此這一步就是主動問病人是否感覺不適,如何不適。病句確實不會說話,但是病句還是有辦法告訴我們病在哪裡。 我們知道中考最常見的病句錯誤不外乎 1、成分殘缺或贅余 2、搭配不當 3、用詞不當 4、語序不當 5、重復羅唆 6、前後矛盾 7、表意不明(歧義) 那麼在平時做病句題時牢記這幾種錯誤,和幾種常見題目,如「兩個學校的學生來了」,以後遇到類似的題目,如「15個學校的校長、老師」就要提高警惕性了,因此問這一步,你可以問問病句是不是犯了搭配不當的毛病,還是用詞不當的毛病呢?抱著草木皆兵的態度去問,把貌似可能的病句都存疑,要記住一點,如果它是病句,它必然有一個你可以鮮明指出的問題,可能是殘缺,可能是搭配,但絕對不會只是「讀著不順」。 第三步,切其脈 望、聞、問都是比較表象的東西,真正要了解病人病源在哪裡,要給病人切脈,給病句診脈的方式我們其實都知道,就是提煉句子主幹,後看句子枝葉。 運用語法分析的方法,光將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去掉,提取出主幹,檢查主幹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幹沒毛病,再檢查附加成分,看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修飾語內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例:在會上,學生會主席匯報了新年前夕,各班同學准備文藝節目,到處借服裝和道具,利用放學後的時間積極排練,准備過一個愉快的「新年藝術節」。 抽出主幹「學生會主席匯報了……」,發現句子缺少賓語中心詞,應在句末加上「的情況」。 看完主幹看枝葉,五臟沒有毛病,是不是四肢有毛病,看看定語、狀語、補語,是不是有用詞不當,詞序不當或同中心語搭配不當的問題。 例:我們將來希望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 這句話中主幹是「我們希望成為人才」無誤,然而枝葉「將來希望」出現了問題。 我們可以簡單了解一下到底怎樣去給病句診斷病情,最基本的入手可以是語感,最科學的依據卻是切,診斷其病源,先找出句子主幹,這樣可以解決成分殘缺或者贅余問題,主謂、主賓、謂賓搭配不當的問題以及句式雜糅的問題;主幹沒有問題,去分析枝葉,枝葉可能存在多重定語、多重狀語詞序不當的問題,也可能存在定、狀位置不當,定、狀和中心語搭配不當等;最後重新審視全句,是不是有歧義的可能,或者是不是有關聯詞語的錯誤,邏輯關系的混亂等。
❸ 病句辨析題答題技巧
病句修改是貫穿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一大類型,而且也是作為大型考試必考題型之一。其實,關於修改病句,考來考去,也就那麼幾個題型。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技巧,考試不丟分是很簡單的。
小學語文病句常見類型
成分殘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達就不完整、不明確。
例如:「為了班集體,做了很多好事。」 誰做了許多好事,指代不明。
用詞不當
由於對詞義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詞義范圍大小、褒貶等方面用得不當,特別是將近義詞、關聯詞用錯,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靜、武斷。」「武斷」是貶義詞,用得不當,應改為「果斷」。
詞語搭配不當
在句子中,某些詞語在意義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來不合事理,違反了語言的習慣,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關聯詞語的使用不當。
例如:「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聽到」與「優美的舞蹈」顯然不能搭配,應改為「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看到優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們生活富裕了,就不應該浪費。」 這里關聯詞使用錯誤,應改為「即使我們生活富裕了,也不應該浪費。」
前後矛盾
在同一個句子中,前後表達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語意不明。
例如:「我估計他這道題目肯定做錯了。」前半句「估計」是不夠肯定的意思,而後半句又「肯定」他錯了,便出現了矛盾,這里到底情況如何使人不清楚。可以改為「我估計他這道題做錯了。」或「我斷定他這道題做錯了。」
詞序顛倒
在一般情況下,一句話裡面的詞序是固定的,詞序變了,顛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會發生變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語文對我很感興趣。」「語文」和「我」的位置顛倒了,應改為「我對語文很感興趣。」
重復累贅
在句子中,所用詞語的意思重復了,就會顯得啰嗦累贅。
例如:「他興沖沖地跑進教室,興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遊的好消息。」句中「興沖沖」和「興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興的樣子,可刪去其中一個。
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詞語的概念不清,屬性不當,范圍大小歸屬混亂。
例如:「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遊客嚮往的古跡。」 這里的「南京長江大橋」不屬於「古跡」,歸屬概念不清,應改為「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是中外遊客嚮往的古跡。」
不合邏輯 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詞語概念不清,使用錯誤,或表達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綠,一派豐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時是一片金黃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綠,不合事理。
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現多個人或物時,指代不明確,含混不清。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我們……】、指示代詞【這、那】和疑問代詞【誰、哪裡】三種,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詞使用錯誤。
這種病句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一個代詞同時代替幾個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亂。
二類是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誤用。
例如:「劉明和陳慶是好朋友,他經常約他去打球。」應將「他經常約他去打球」改為「劉明經常約陳慶去打球」。
修改病句的符號及作用
1.刪除號:用來刪除字、詞、標點、短語、長句或段落。
2.恢復號:又稱保留號,用於恢復被刪除的文字或符號。如果恢復多個文字,最好在每個要恢復的字下面標上恢復號。
3.對調號:將相臨的字、詞或短句調換位置。
4.改正號:把錯誤的文字或符號更正。
5.增添號:在文字或句、段間增添新的文字或符號。
6.重點號:專用於強調寫得好的詞、句。
7.提示號:專用於有問題的字、詞、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錯誤並改正。
8.調遣號:用於遠距離調移字、詞、標點、句、段。
9. 起段號:把一段文字分成兩段,表示另起一段。
10.並段號: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後,表示不應該分段。
11.縮位號:把一行的頂格文字縮兩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順延後移。
12.前移號:文字前移或頂格。
修改病句的技巧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尋的,一般要牢牢掌握「一讀二找三改四檢查」。
一讀,讀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變原句的本來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確修改。
二找,確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證,確定病因。一般我們可以根據學過的幾種常見病句類型,幫助查找病症。
三改,對症下葯。根據語句的病症及原因,經過認真思考,採用增、刪、調、換等方法把錯誤改正。
四檢查,改完後還得重讀一兩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得是否恰當,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修改病句是小學語文科目不可忽視的重點內容,也是小學教學比較常見和重要的一項內容。小學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後,就可以在造句、寫文章時避免或少出錯誤,同時,也能及時發現並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現的病句,這將對其今後的寫作有很大幫助。
❹ 語文病句答題技巧口訣
修改病句口訣
口訣一:沒有人稱怎麼辦,加上小明就好辦!
口訣二:詞語重復有語病,去掉一個才高興。(常考的重復有:即將和終於、忍不住和不禁、幾乎和全部、很和十分、經常和有時、斷定和大概)
口訣三:水平提高是搭檔,價格提高和降低。財產要保護,內容要豐富,質量只能提高或降低。習慣要養成,樹木要發芽,耐心對教導、發揚對傳統,端正對態度。
口訣四:和的後面要加詞,並得前後要調換。
口訣五:看到「使」字要去掉。
口訣六:居然變身便果然,勾結改過變團結。誇耀不對是誇獎,猛烈不對是激烈、集中改過變聚集。
口訣七:兩個他(她)不認識,告訴一個他名字。
口訣八:老師獲得了稱號,我把稱號來摘掉。
口訣九:回憶不能對往事。
口訣十:先地點再季節。
例如,成分殘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達不完整、不明確。
例1:上課的時候,做小動作,被老師批評。
解析:這道題我們不知道是誰被老師批評,是誰上課,讀起來特別怪,這類題要用到我們的口訣1了。根據口訣1,在「被」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上課」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做小動作」前加「小明」,只要語句通順都可以。
❺ 高考語文病句學習的關鍵是什麼需要怎麼樣掌握病句判斷的技巧呢
一、病句類型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二、 答題技巧
認真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並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對於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對於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有多重否定或還有反問的句子,要將否定換成肯定來理解。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後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對邏輯概念方面的不協調,可以憑事理推斷。
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 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錯誤 →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
3.出現了數量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語序不 當、用詞不當
三個學校的學生會幹部在教導處開會,研究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問題。
正確的句子是:學校的三個學生會幹部在教導處開會,研究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問題。
4.出現了介詞,可能是搭配不當、結構混亂、主客體顛倒、主語殘缺
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於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
正確的句子是: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對於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
5.出現了關聯詞(連詞),可能是搭配不當、殘缺、語序不當
盡管你的禮品多麼微薄,但在農民心上,卻象千斤重的砝碼。
正確的句子是:雖然你的禮品多麼微薄,但在農民心上,卻象千斤重的砝碼。
6.出現了代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
這個精緻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
正確的句子是:這個精緻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
「作為……嘉賓的禮品」即可理解為送給嘉賓的禮品,也可理解為嘉賓送人的禮品;「他」即可理解為「嘉賓」,也可理解為「嘉賓」以外的人。
7.出現了長賓語,可能是賓語中心語殘缺、搭配不當
A.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
正確的句子是: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的技術,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
B.認識沙塵暴、了解沙塵暴,是為了從科學的角度達到對沙塵暴進行預防,減少沙塵暴造成的損失。
正確的句子是:認識沙塵暴、了解沙塵暴是為了從科學的角度達到對沙塵暴進行預防的目的,以減少沙塵暴造成的損失。
8.出現了多個謂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偷換主語
A.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後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
正確的句子是: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後進青年,挽救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
B.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
正確的句子是: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其產品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
9.出現了疑問旬、否定詞,可能是肯否不當
A.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正確的句子是: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B.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正確的句子是:近幾年來,王芳幾乎每時每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❻ 語文找病句的方法
語文找病句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熟讀一遍,然後憑語感找出來第語文找病句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熟讀一遍,然後憑語感找出來,第二個是把詞語的詞性劃分出來,再根據詞性的搭配來找病句,第三種,還有一種就是斷句法,找病句
❼ 如何修改語文中的病句
如何修改語文中的病句
判斷病句的方法
(一)緊縮法。常用的語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和補語)都去掉,緊縮出主幹,檢查主於是否存在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的語病;如果主幹沒問題,再檢查局部,看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搭配有無問題,修飾語的內部是否存在語序問題。例如:
天的青年擔負著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這個句子的主幹是「青年擔負著建設成為強國」。從這個主幹可以看出這個句子的結構不完整。
緊縮法也適於檢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當。例如:
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壯歌。
緊縮以後,全句成為「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一曲壯歌。」這樣我們可清楚地看到「講述」與「一曲壯歌」搭配不當。
緊縮法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緊縮時,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詞而出現與原意相反的情況,應把否定詞保留在主幹里。
②緊縮時,必須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結構不變。如果砍掉了修飾成分以外的詞語,就會破壞原句的結構。
(二)類比法。對句子的毛病拿不準時,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淺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較,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到語病所在。例如:
這個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視。
原句結構較復雜,先壓縮化簡為「這值得他們的重視」,再比照它的結構造句:「這值得他們的學習」「這值得我們的參觀」,這三個句子和日常說法相比多了一個「的」字,原句要將「教師的重視」中的「的」刪去。
(三)語感審讀法。調動語感,在審讀的過程中從感性上察覺語句的毛病,即按習慣的說法看是否別扭。如別扭則再作分析比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國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這個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極端不利」顯然不合習慣,正確的說法是「不管……多麼不利」「盡管……非常不利」。
(四)邏輯分析法。有的語病從語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從事理上進行分析,這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邏輯意義分析法要從概念、判斷、推理方面考慮是否得當,從語句的前後順序、句間關系方面考慮是否合適。例如:
①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
②凡是有傑出成就的人,都是艱苦環境中磨煉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偽劣產品」是不合事理的,應改為「製造偽劣產品」或「仿造名牌產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這個全稱肯定判斷,言過其實了,應將「凡是」改為「大多」,後邊刪去「都」字。
2.修改病句的原則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動得要巧,盡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務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錯改錯。
(一)對症下葯,有針對性。簡單地說,就是什麼地方有毛病,就改什麼地方;是什麼樣的毛病,就用相應方法來改。所以對各種病句的類型一定要心中有數,針對造成語病的原因進行修改。
(二)盡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個病句,一般都包含雙重意義,一是沒有正確表達出來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經表達出來的歪曲了原意的錯誤意思。改正病句時,應盡量分析並把握它所要表達的原意;在盡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將錯誤的地方加以造當的修改、調整。切忌違背原意,另起爐灶,按自己個人的意志另選一個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葉來雕飾句子。這樣做,往往會背離原意而達不到正確改正語病的目的。
(三)要善於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修改。每一個病句,幾乎都可以從語法、修辭、邏榻的角度來分析其造成語病的原因。這樣,同一個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種不同的修改方法。至於用哪一種方法來修改更加合適,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語病類型,看錶達的需要,看具體的語境。
還要注意,能夠用調整語序的方法來修改就盡量不要增刪詞語;改一處可以解決問題就決不改兩處;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簡潔,盡量保持句式或陳述者對象一致。總之,要記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訣。
增(成分殘缺的)刪(多餘的)
換(用詞不妥當)簡(修改應簡要)
調(不搭配、不照應的)
3.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詞不當。
他把節儉下來的錢捐給了災區。
「節儉」是形容詞,不能帶趨向動詞「下來」。應改為動詞「節省」。
也有虛詞使用不當的現象。例如:
伊朗廚師可能是不熟悉我們的炊具的用法,也許是由於心情緊張,反正是把烤羊肉沒有做好。
「把」字短語不能放在否定詞前面。應改為:反正是沒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當。
①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②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③定語、狀語、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④主語和賓語意義上不能搭配;⑤關聯詞語搭配不當。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麗的季節。
「北京」是「季節」,主賓不搭配。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規模」,這是動賓搭配不當。
(三)成分殘缺。
①主語殘缺。有兩種情況:a.由於濫用介詞和「介詞……方位詞」格式,造成主語殘缺;b.暗中更換主語,造成主語殘缺。
②謂語殘缺。有兩種情況:a.一句話說了主語,還沒有說完謂語,卻又另外起了個頭,因此造成謂語中有殘缺;b.由於缺少謂語中心語造成謂語殘缺。
③賓語殘缺。往往由於賓語前的定語太長,使得中心語殘缺。
④定語、狀語缺少或者不完整。⑤缺少關聯詞語。例如:
這個集團目前已成為擁有11個專業公司、2個研究所、3個生產廠,現有固定資產8500萬元。(這個句子的謂語「擁有」什麼,殘缺。應補上賓語「的大型企業」。)
(四)成分贅余
①主語有多餘成分;②謂語有多餘成分;③賓語有多餘成分;
④定語多餘;⑤狀語多餘;⑥補語多餘。例如:
①《人民日報》社論見諸於各大報刊。
「諸」是「之於」的意思。刪去「諸」或「於」即可。又如:
②歡迎領導到我校光臨指導。
「到我校」即「光臨」,造成贅余,修改的辦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復。
(五)結構混亂
①詞序不當。幾種情況:a.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b.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c.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d.多層定語語序不當;e.多層狀語語序不當。例如:
太監是我國封建皇宮中特有的產兒,是被閹割過的封建帝王的奴僕。
對太監的介紹應先將其特點說明「是……的奴僕」,再言其「是……的產兒」。否則「特有的產兒」的概述設著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雜糅。有兩種情況:a.兩種說法混雜;b.前後牽連。例如:
客房內均設有閉路電視、國際國內直披電話音響、房間酒吧等應有盡有。
該句把兩種句式拼在一起造成雜糅。一種是「客房內均設有……酒吧等」,另一種是:「客房內閉路電視……應有盡有」。兩種句式應刪其一種,從而保持句子表達的明確。
③復句中暗換分句主語,造成混亂。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話深深觸動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也該句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老工人的一席話」;第二個分句的隱含主語是「小邱的心」。由於句子是隱含轉換主語,因此造成句式混亂。
④層次不清。例如:
新華社發出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勝利完成的消息後,廣大讀者非常重視,科學界人士也非常重視,引起了強烈的反應。
新華社發出的這條消息,就重視程度而言,科學界人士重於廣大讀者,因此,應先說「科學界人士」的反應,再說廣大讀者的動態;另外最後一句「引起強烈的反應」屬於抽象性語言,應先說,然後再說具體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例如:
王新和李紅賽跑,經過一段激烈的競爭,終於他取得了勝利。
「他」是指王新還是李紅不明確。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場一看,這里有很多同學在打球。
「這里」指代不明,應改為「那裡」
②意思混雜,不知所雲。例如:
這些年,寫文章的人特別喜歡「該」和「其」這兩個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該」和「其」當然可以用,因為今天我們用的是現代漢語,很多時候,用「這」「那」「他」之類,文章更流暢。這就提出一個問題:「該」和「其」要用得恰到好處。
前面說「該」和「其」當然可用,中間又講現代漢語中的「這」「那」「他」使文章更流暢,最後又說「該」和「其」要用得恰到好處,使讀者無法明白「該」和「其」與「這」「那」「他」用哪個更好。
③歧義句。例如:
請你代我買兩張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飛機票。
此句有兩種理解:其一,往、返共兩張。其二,往,兩張;返,兩張。又如:
這個廠超額完成了全年計劃的百30%,受到上級表揚。
此句兩種理解:一種,比全年計劃多出30%;另一種,只超出全年計劃的30%.
(七)不合邏輯。
①強拉因果。例如:
由於今天是公園里游園活動的最後一天,因此遊人寥寥無幾。
此句強拉因果,「遊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為游園的最後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
既然倖免,就沒有死,可又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犯了前後矛盾的錯誤。
③概念誤用。例如:
圖書館增添了許多文學作品,如《語文知識指南》《教師語文大全》《辭海》等。
文學作品與語文教學用書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圖書館增添了許多教學用書」。
④主客倒置。例如:
那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
該句應改為:「我與報紙接觸」,「我」為主動,「報紙」為被動。
⑤否定不當。例如:
全校師生沒有一個人不否認,素質教育使整個校園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該句去掉「否認」前的「不」字。
⑥前後失衡,缺乏照應。例如:
有沒有人毀樹,是樹能成活的重要條件。
該句前面是兩種條件「有沒有」。後面只說了「能成活」的一個條件,兩面失衡,應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