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點線面的構圖
平面空間的基本元素 ——點、線、面。
任何一門藝術都含有它自身的語言,而造型藝術語言的構成,其形態元素主要是:點、線、面、體、色彩及肌理等,首先,我們先認識一下點、線、面。
點、線和面之間的關系1、點最重要的功能在於表明位置和進行聚焦,點與面是比較而形成的,同樣一個點,如果布滿整個或大面積的平面,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個平面中多次出現,就可以理解為點;
2、點與點之間連接形成線,或者點沿著一定方面規律性的延伸可以成為線,線強調方向和外形;
3、平面上三個以上點的連接可以形成面,同時,平面上線的封閉或者線的展開也可以形成面,面強調形狀和面積;
以上3點可以概括總結點、線與面之間的微妙關系。
② 如何理解點線面之間的關系
繪畫要素之線的理解
線在形態元素中是極富表現性的因素。它的長短、粗細、曲直變化和在空間中垂直、水平、傾斜的狀態都是繪畫中不可缺少的。線的自身所具有的象徵性是簡明直率的。如直線有剛的感覺,曲線有柔的感覺,垂直線有庄嚴的感覺,水平線有安靜的感覺。這些都是線的一般概念,而我們所要認知的是那些更微妙的感覺。語言文字無法表清這些感覺。因此,我們還是到大師作品中感覺一下線條在繪畫中的表現性。
(見《風神》、《不動明王》棟方誌功作)
這兩幅都是由線條構成的畫面。《風神》一畫的線的曲直、縱橫,具象與抽象的對比和線條的聚散關系為內在意蘊的形式表現。《不動明王》則以相似的曲線,通過粗細、長短、疏密的漸次變化,獲得一種秩序。兩幅畫都是線的結構,一個以直線為主,一個以曲線為主,視覺效果有區別的。
(見《水草白鰷》和《叢草小蝦》虛谷作)
《水草白鰷》是線的結構畫面。不過白鰷魚是光潤、硬朗的線;水草是毛澀、鬆柔的線。兩種不同性質的線,在視覺上的差異是很大的。《叢草小蝦》也是線的結構,但這幅畫,線的表現力的比較弱,因為松毛的水草,在線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線表現有線質之差、有形狀之差;越是松毛多變的線質,線的表現越弱,其組織結構也不鮮明;越是滑潤,外形簡潔的線質與線形,線的表現性越強,組織結構關系也越明朗。
(見《水面風波魚不知》虛谷)
十幾尾白魚,就是十幾條線的布局。每一條的形態不僅有體積大小、輕重、松緊、粗細的變化,相互之間的組合關系還有疏密、縱橫交叉的變化。如果把魚變成抽象的線條,其態勢也是很好看的。
(見《碧湖緩舟》虛谷)
船,帆、堤岸,為畫面因素。這是幾條線的精妙布局。堤岸是抽象的長短線,船是具象而且是體積的線。它們之間有縱橫的微妙關系,有主次的依從關系,有強弱的對比關系。船帆是堤岸與船縱橫關系的協調者,使分離的線有了融合的因素。從這張畫中我可以看出具象化、體積化的線,要比抽象化、平面化的線更能使人的注意。畫面主要位置,而且較少的線條的組織,要比次要位置和較多的線條組織要鮮明。
(見《柳葉穿梭》虛谷)
這是線的形態縱橫、穿插、聚散、疏密變化的典範。好的結構是無法用語言來闡述的。好的繪畫作品一搭眼,就會給你無窮的妙趣,結構晴朗,審美趨向鮮明而旨趣高逸。反之,結構模糊不清,審美旨趣低下,則不能入流。
從以上賞析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對線的表現性有了一點認識,如果能夠概述一下,大概線的一般表現性有以下幾點:
①線質的不同會帶來一定的表現性。
②線的外形不同會創造不同的感覺。
③線的具象性與抽象性對比,體積性與平面性對比是有一定表現性。
④線的勢態變化是最富表現性的。通過線的長短、曲直、粗細、輕重、疏密、縱橫、剛柔、動靜、主次、虛實等等的相對因素的對比與協調把握能夠揭示豐富的審美感受,這是線的功能。
以上的歸納只是線的一般功能認識,有些線的表現性是無法用語言來闡述,只有靠體驗獲得。下面,我們來看面也稱形的表現性。
③ 語文老師出了道題:上聯:點線面體,求下聯
上聯的意思是:點動成線線動面動成體。對下聯的話可以:時天月年
④ 語文中寫景中的點線面結合點線面是什麼意思
點指細節描寫,線指某一個細節的連貫描寫,面就是某一畫面的整體描繪.
其實並沒有太苛刻的范圍約束,有時並不是死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