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文老師讓我們批註課文是什麼意思
批註課文是邊看邊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問、評論、啟迪、甚至聯想,簡明扼要地寫在空白處。
具體批註內容如下:
1、有所感悟處。就是大家在讀書過程中得到啟迪、受到教育、有所收獲的課文內容或語言文字。
2、理解膚淺處。就是那些我們有所理解,但不透徹的地方。
3、思維困惑處。我們在讀書時,會遇到許多閱讀障礙,並由此產生疑點或困惑,寫下這些疑點或困惑,便於在課堂教學中探討、研究和解決。
4、求異創新處。要敢於對課題或課文中的一些內容、寫法提出質疑,嘗試修正。
5、解疑釋難。增進理解或拓展視野,對文中內容或作語言補充、或作註明與之相關的課外材料來源,或標上閱讀的方法、步驟等。
『貳』 什麼叫批註
批註,指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文章進行批評和註解,作用是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
批註的含義有三個方面:
1.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
2.在閱讀過程中,圈圈點點,心有所感,筆墨追錄,三言兩語,生動傳神。
3.是精讀文章常用的一種方法,即從內容、寫法、結構、語言等方面給文章加上評語。
批註符號的作用:
「~~~」波浪線(也叫曲線)劃在文章精闢和重要的語句下面。
「○○○○」圈,標在文章的難詞下面。
「——」直線,標在文章中需要著重領會加深記憶、理解的語句下面。
「?」疑問號,用在有疑問的語句末尾。
「‖」「/」分開號,用來劃分段落與層次。
『叄』 什麼叫批註
批註就是對把文章的批評和註解,批註處一般是文章引發個人情感共鳴處,能凸顯文章的精神內核,養成作批註的習慣能大大提高閱讀的效果和質量。批註也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的讀書方法,批註的質量體現著一個人深厚的文學功底。
批註的內容大體歸為三類:1.注釋: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出處,寫在空白處。2.提要:邊看邊思考,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脈絡,提示語言特點。3.批語:讀書時,會有各種思想、見解、疑問產生,這些內容可隨手寫在空白處。例如:作者 蘇軾 內容: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只有仔細研讀,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蘊。
『肆』 批註是什麼要怎麼寫
批註,指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文章進行批評和註解,作用是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批註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的讀書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迴,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一、批註符號的作用
"~~~"波浪線(也叫曲線)劃在文章精闢和重要的語句下面。
"○○○○"圈,標在文章的難詞下面。
"--"直線,標在文章中需要著重領會加深記憶、理解的語句下面。
"?"疑問號,用在有疑問的語句末尾。
"‖""/"分開號,用來劃分段落與層次。
二、寫感想式批註
如果一個人動了心去讀文章,就一定會有或深或淺的感想。為了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我們要求學生在讀了文章之後,隨時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 如學生在讀了 《送東陽馬生序》的第一段後寫下這樣的批註:"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為他能經受得惡劣的環境的考驗。
現在正值冬天,這幾天所處的環境有點和書中的環境相似,但我有時候卻想打退堂鼓,看來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為人上人啊!"
還有學生在讀到《五柳先生傳》之後,在末段作了如此批註:"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是多麼曠達的胸懷,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隨波逐流才有可能寫出那麼多閑適清新的田園詩。正如《飲酒》中所"說心遠地自偏"。如果一個人心中有市俗的塵埃,就一定不會有"悠然見南山"的愜意。"
這些感想式的批註,不僅能幫助他們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還有利於培養他們一根敏感的神經,這對於寫作也是相當重要的,真可謂是一石二鳥啊!如果堅持這樣的讀下去,我們想信學生一定會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三、質疑式批註
"學者先要會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他們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
這種批註式閱讀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懷疑與探究精神。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一種探索。這種閱讀方法學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廣,適合於各類學生各類文體。
如學生在《星星變奏曲》中作出這樣的批註:"晚上柔軟得像一片湖這是什麼意思?",還有學生在《敬業與樂業》中作出了如下批註 "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為勞動而生活"
還有的學生在這一句話旁邊("我信得過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作出了這樣的批註:"我覺得作者說的不對。
照他這么說全世界的人價值都一樣,我們就沒有必要說實現自己的價值了,反正無論做什麼價值都一樣。"
瞧,他對作者的這句話產生了懷疑!正是因為有了他的這個批註,才讓我們的課堂辯論有了源頭,從而爭論得熱火朝天。
現在我班的學生基本上都會用這種閱讀方法,隨時隨地提出疑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他們的問題越來越深,價值也越來越高。這種批註為我的語文課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瀾,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四、聯想式批註
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讓他們能夠由此及彼,能夠自覺的由文本遷移到文外。這種閱讀方法有注於學生知識的遷移、信息的歸類整合。如學生在《雨說》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註"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做得多麼准確,其實第一段就是這句唐詩的詮釋和改寫。
還有的同學在《敬業與樂中》中"坐這山,望那山"旁邊作了一個批註"得隴望蜀",多麼細致!也有人在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旁邊作出這些批註"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塞下秋來風景異……長煙落日孤城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怎一個愁字了得?"……
他們由此句詩引發出這么多的聯想,一下子想到了這么多悲秋的詩句,他們能把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做到觸類旁通,真正的把知識學活了,內化成了自己的一種能力。這種課內牽一發課外動一身的做法又何嘗而不為呢?
五、評價式批註
要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就應該允許並提倡他們對閱讀作出或褒或貶的評價。這樣的閱讀方法在詩歌里經常用到。他們往往在品味了詩詞以後,會對部分詩詞作出評價式的批註。如學生在讀了《沁園春·雪》之後,對"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旁邊作出了精彩的賞析式評價。
但也有人對文本作出否定的評價的,如我的學生在《敬業與樂業》中的這句話作 "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 出如此批註:"不如把這兩個破折號改成括弧,這樣更讓人明白,也讀起來更順暢。
"他的這一細致而又合理的評價可謂是一石激起三層浪,當時學生反復比較了破折號和括弧的讀法,倒還真認同了這位學生的批註。有的學生在"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旁邊作了這樣的批註:"好一個"大約"!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看似漫不經心,竟然把世態的炎涼,孔乙己所受的冷遇暴露無遺,作者真可謂是匠心獨運啊,不愧為文學巨匠!"這種評價式閱讀極大的調動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因為他們成了課堂的主人,成了讀書的主人,他們有權利來評價書本和作者了,這不能不說是對他們人格的一種尊重!
六、補充式批註
這種閱讀方法就是讓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寫法,接著為作者補充。也可以稱得上仿寫、續寫,它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寫作能力。
如《蟈蟈與蛐蛐》中,有能力強的學生就在寫了蟈蟈與蛐蛐的聲音之後 ,又仿照作者寫詩的格式,寫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樂聲,寫的很有詩意。這種批註方法不適合所有學生,它畢竟有一些難度,但對能力較強的學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批註式閱讀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了他們的閱讀個性,讓讀書不再是處於一種被動,不再成為一種負擔,相反讀書已經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精神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批註式閱讀中找到了讀書的樂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獨立的思想,擁有了自主的精神,因為有了批註式閱讀,才讓他們的個性得以神采飛揚。
(4)高中語文中什麼叫批註擴展閱讀
"批註" 時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不能太繁瑣,用自己的話准確概括,做到言簡意賅。
在原書地方寫你的真實的感受並劃下原句,寫不下可用其他紙張。有什麼寫什麼。不拘一格。如果該書你准備閱讀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顏色的筆寫。
『伍』 什麼是批註怎麼寫批註
批註:
批註:
用讀書閱讀候讀書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書空白幫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註:閱讀程圈圈點點所筆墨追錄三言兩語傳神
批註:精讀文章用種即內容、寫、結構、語言等面給文章加評語
批註位置:
眉批、首批(批書)旁批、側批(字、詞、句旁邊書頁右側)尾批(批段或全文)
批註內容非廣泛體歸納4類:
1.注釋:讀書遇認識或難懂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處寫空白處
2.提要:邊看邊思考用簡練語言概括思想握文章脈絡提示語言特點
3.批語:讀書各種思想、見解、疑問產些內容隨手寫空白處
4、警語:讀書發現優美語句、典範引文、重要段落、新穎說及特別值注意提醒自批註注意、重要、用記住抄寫筆記等字使自注意力集並今重點閱讀提供條件(注意:能圖書館或處借書做批註)
做批註:
1.賞析語言特色(修辭、詞准確、修飾語精、哲理深刻------)
2.評點物
3.發聯想
4.剖析寫
5.批判文本
6.質疑問難
做批註注意點:
批註
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能太繁瑣用自准確概括做言簡意賅
原書寫真實受並劃原句寫用其紙張寫拘格該書准備閱讀注意每用同顏色筆寫
『陸』 批註是什麼意思
批註,指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文章進行批評和註解,作用為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
批註的位置:可以是「眉批」、「首批」(批在書頭上),也可以是「旁批」、「側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還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後)。
「批註」 時應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不能太繁瑣,用自己的話准確概括,做到言簡意賅。
(6)高中語文中什麼叫批註擴展閱讀
類型
1、基礎性批註:即對於文章中基礎性知識的圈點勾畫,比如劃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詞;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點語句以及讀後的內容概括。達到預習和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目的。
2、感受式批註:即記下讀文章時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關資料得來的收獲。這種感受式的批註能幫助閱讀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3、點評式批註:即對文章內容或語言等各個角度寫出自己或褒或貶的評價。這是個性化閱讀的獨特之處。
4、聯想式批註:即寫下由文章而聯想到的文外知識。一首詩、一個人或者一件事。讓閱讀者能夠由此及彼的將知識遷移、拓展到文外。這種閱讀方法有助於知識的遷移、信息的歸類整合。
5、方法式批註:這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批註方法,在對知識的規范性解答方面有很好的訓練效果。指學生可以很敏感的發現文本中存在的語文方法,准確判斷後賞析這一方法運用的效果。
6、賞析式批註:選取自己喜歡的文段、句子或詞語寫出賞析類文字。主要用於批註文學作品。
7、疑問式批註:即寫下自己在閱讀時的疑問。
8、補充式批註:對於文章中有遺漏的地方進行補充。
9、仿寫式批註:在一些好句旁邊仿寫一句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柒』 什麼叫做批註批註怎麼寫啊如何為文章作批註
N3閱讀指導——如何給文章批註讀書其實就是讀自己,讀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給文章做批註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如何給文章批註呢?我結合一些文章具體說說。每次讀一篇文章,我就習慣於讓學生這樣做:第一:快速瀏覽文章,劃出不懂的地方,圈出難理解的詞語;第二:查字典,弄明白字詞的准確讀音和含義;翻閱相關的資料,讀懂難句子的含義。閱讀如果就停留在這個層面,那意義不大。我們必須學會品讀文章,透過文字與作者進行情感和心靈的交流。那麼就是第三: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並在文本上寫上自己喜歡的理由。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這很容易,但要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就感到有難度。剛一開始,他們都不知道從何下手。怎樣評價文章好的地方,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給文章做批註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一、找到關鍵詞語。如《五彩池》中的「沒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遊,在藏龍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我喜歡「沒想到和真的」這兩個詞語,它們寫出了自己看到五彩池驚喜的心情。)又如《跳水》中的「等孩子一浮上來,水手們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我喜歡關聯詞「一……就……」,它寫出了水手們救人時急切的心情和快速的動作。) 二、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如《五彩池》中的「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我喜歡這句話是因為它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水池比作綵帶,顏色特別好看;把水池比作鐮刀、盤子、蓮花和葫蘆,形狀千奇百怪。它這樣一比喻,我讀著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明明是清水,為什麼在水池裡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原來池底長著許多石筍,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險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石筍表面凝結著一層細膩的透明的石粉。陽光透過池射到池底,石筍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鏡,把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色彩。水池周圍的樹木花草長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麗。(這里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一問一答,讓我明白了五彩池這么美麗的緣由。)三、標點符號的運用。如《五彩池》中的「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省略號寫出五彩池的形狀不僅僅是作者描述的這幾個,還有很多,讓我對五彩池的美麗產生更多的遐想。)又如《少了一個馬掌釘》中的「他在空中揮舞寶劍,『馬!』他喊道,『一匹馬,我的國家傾覆就因為這一匹馬。』」(第一個馬字後面的感嘆號表達了國王的著急,第二字馬字後面的逗號表達國王的沮喪,第三個馬字的句號就意味著國家就因為一匹少了小小的馬掌釘的馬而被顛覆了,太可惜了。)四、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精彩。如《跳水》中的「猴子還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生氣。爬到了桅桿的頂端,它用後腳鉤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那根橫木的一頭,然後坐在桅桿的頂端,扭著身子,齜(zī)牙咧(liě)嘴做著怪樣。」(爬到、鉤住、掛、坐、扭和做等幾個動詞就寫出了猴子的調皮搗蛋。)在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中有這樣一段對話——「洛克機械師在哪兒?」「船長叫我嗎?」「爐子怎麼樣了?」「海水淹了。」「火呢?」「滅了。」「機器怎樣?」「停了。」 (這里沒有介紹誰說話,有的句子甚至不完成,但它卻寫出了當時情況的緊急和船長的鎮定自若。我喜歡這簡短有力的對話。)《窮人》中有這樣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頓也好!」(這一段桑娜的自言自語,反映了桑娜的矛盾的真實心情,更表現桑娜善良的品格。我很喜歡。)五、文章的空白之處作批註。《窮人》最後似乎沒有結尾。(桑娜和漁夫的領養了西蒙的孩子,以後他們生活會怎麼樣呢?我有些擔心。我喜歡這樣的結尾。)六、疑惑之處作批註。如《五彩池》中的「池裡的水好看極了,有五種顏色,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這里紅的、黃的、綠的、藍的之間為什麼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呢?是為了表達池水好看嗎?)又如《「諾曼底」號遇難記》中的「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
『捌』 什麼叫批註
在如今的常用辦公軟體OFFICE里邊,尤其是WORD文檔內經常用到「批註」的功能,此時批註有2個含義:
1、動詞:對文檔加批語和註解(就是閱讀者的體會、建議或疑問);
2. 名詞:批評和註解里邊的內容。
『玖』 小學生語文批註式閱讀是什麼意思
批註式閱讀是指學生在自主閱讀時,對文章的語言進行感知,對文章的內容、層次、思想感情、表現手法、語言特色、精彩片段、重點語句,在思考、分析、比較歸納的基礎上,用線條、符號或簡潔的文字加以標注的讀書方法。
批註式閱讀是一種讀書方法,隸屬於語文教學領域。
類型
1.基礎性批註:即對於文章中基礎性知識的圈點勾畫,比如劃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詞;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點語句以及讀後的內容概括。
2.感受式批註:即記下讀文章時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關資料得來的收獲。
3.點評式批註:即對文章內容或語言等各個角度寫出自己或褒或貶的評價。
4.聯想式批註:即寫下由文章而聯想到的文外知識。一首詩、一個人或者一件事。
5.方法式批註:這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批註方法,在對知識的規范性解答方面有很好的訓練效果。
6.賞析式批註:選取自己喜歡的文段、句子或詞語寫出賞析類文字。主要用於批註文學作品。
7.疑問式批註:即寫下自己在閱讀時的疑問。
8.補充式批註:對於文章中有遺漏的地方進行補充。
9.仿寫式批註:在一些好句旁邊仿寫一句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