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聯系法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語文聯系法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2 14:30:23

Ⅰ 語文手法分類及作用

一、表現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表現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襯托、卒章顯志、象徵、想像、聯想、照應、寓情於景、反襯、烘托、托物起興、以樂襯哀、渲染、虛實結合、欲揚先抑、設置懸念等,作用都是作者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

二、表現手法定義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

(襯托、象徵、照應、反襯、烘托、渲染、虛筆、大手筆、層遞、深化主旨、點面結合、主次、遠近、通感、白描、繪聲繪色、對比、聯想、想像、類比、修辭等)

③選材剪裁

④結構技巧

(承上啟下、懸念、首尾呼應、虛實結合、前後照應、鋪陳、鋪張、鋪墊、伏筆、起承轉合等)

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

(比喻、比擬、擬人、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的運用、社會自然環境的描寫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因此,分析語言、理解文章內容、理解作者意圖和情感,必須認識表達技巧的作用。

三、表達方式、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區別
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達方式有5種,即: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和說明。 記敘文主要以記敘和描寫為主,其中兼有說明、抒情和議論;說明文主要以說明為主,也有敘述、議論甚至描寫;議論文以議論為主,兼有記敘、說明或是抒情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對比、象徵、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擬人、對比、誇張、借代、反問、設問、對偶、反復等。

總之,表達方式是就文章的寫作內容而言,寫作方法(表現手法)是就文學作品寫作的具體技法而言,而修辭手法是就語言修辭效果而言。因為角度不同,說法也就有一定差異,對此,應注意區分。

Ⅱ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幾種教學方法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幾種教學方法 小學 語文 課程標准指出:"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詞語教學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正確的讀出和寫出學過的詞語;二、是懂得詞語的意思;三、是注意積累詞語並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正確運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對於含義比較深刻的詞語不僅要理解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而且要理解對作者寫作目的的作用。教師要採取多種形式及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此,要逐步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眾所周知,語言是很復雜的。它不僅具有抽象性,還具有多義性。閱讀時要在詞語所可能代表的各種意義中找出它在句中的特定含義,才能正確理解。要做到這一點,只有結合(或者說理解)上下文,離開了具體的語言環境,單靠查字典是不行的。
從實際教學工作中可知,好多詞語包括句子的.意思可以從上下文中找到答案,可以結合上下文體會出來。這正是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吧!
譬如:蘇教版第四冊的《狐假虎威》一文的最後一段話:"凶惡的老虎受騙了。狡猾的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通過這句話學生就很容易地理解"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含義了。
像這樣的例子在不少課文中都有,這就需要學生把課文讀熟讀透。
在我們的言談習慣中,還有這種情況,有些詞語後面的話,往往就是對這些詞語的解釋或說明。
例1:"他啞口無言,回答不出來了。"(自相矛盾)
例2:蘇教版十二冊《螳螂捕蟬》:螳螂捕蟬是一個寓意深刻的成語。課文的第五節有這樣一段話:"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高高在上,悠閑的叫著,自由自在的喝著露水。卻不知有隻螳螂在它的身後。那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只道有隻黃雀在它的身後。"
類似的情況在教材中隨處可見。這就為教會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提供了條件,成為可能。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閱讀基本功,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閱讀能力。這種能力和其它閱讀能力一樣,絕對不是老師講出來的。只能靠閱讀訓練,靠參與閱讀訓練的實踐活動。課程目標指出:"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 語文 。"呂淑湘先生說:" 語文 課重在訓練。"作為一個 語文 教師,一定要轉變學生的思想,強化訓練意識。教學思想轉變了,才能真正改變"滿堂灌"的做法,把訓練變為自覺行動。在備課時,教者就要考慮好哪些詞語可以聯繫上下文理解,凡是能結合上下文理解的詞語把他們作為例子,用來訓練培養學生聯繫上下理解詞語的能力。 《學會查無字詞典》一文中"驕陽似火"、"驚淘拍岸"等詞語就可以採用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因此,上課沒有必要講這些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書,從書中找出答案,也可以讓學生先去讀課文,再讓他們說說讀懂了哪些詞語,說給同學們聽聽,從哪找出來的。在這種訓練過程中,我有以下三點體會:
首先,作為教者要熟悉教材,哪些詞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應從哪些地方去了解,要瞭然於心。這樣走進課堂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引導學生。如果只是籠統地提出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而自己卻不知道究竟從哪些方面理解,那教師的主導作用便等於零。
其次,一些重點詞、關鍵詞,要作必要的提示和點撥。當學生看不出來,或看得不全面,教師要作正確的引導,這樣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能促進思維。教者應該讓學生反復去閱讀課文,在聯繫上下文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去理解其含義,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促進思維。
第三,要有足夠的耐心,讓學生充分讀書。多數詞語聯繫上下文是容易理解的,但有的詞語一下子看不出來,可以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在悟中理解。老師可以通過動作的指點,語音的點撥,情景的體驗,使感悟水到渠成。教師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沒有一廂情願地去灌輸,而是藉助情景去啟發,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自悟。老師是很有耐心的充滿情趣的,與學生一起盡情地讀,盡情地演,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悟。
總之,聯繫上下文在文章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是小學 語文 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們除了做到文章前面所說的幾點外,還應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正如《 語文 課程標准》所說,"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讀整本的書,在對文章整體的把握中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並在"博覽群書"中不斷的完善,提高這易一能力,使之默化為學生個體的一種內在的閱讀能力。這不僅是時代的使命,也是中華之崛起的希望所在。 ;

Ⅲ 語文中一共有幾種描寫方法分別是什麼意思

語文中一共有九中描寫方法。

1、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2、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3)語文聯系法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1、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的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5、神態描寫

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小學語文教材設置的三位一體理念是什麼,他們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小學語文教材設置的「三位一體」理念,指「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理念的聯系和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區分不同課型。教讀課,主要是老師教,一般講的較細,精教,給例子、方法,舉一反三,激發讀書興趣。自讀課,主要是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略讀課中,自己去試驗、體會,略讀課就是自主性的泛讀。兩種課課型不同,功能不同配合進行,才能更好的完成閱讀教學。
2、要重視閱讀方法。根據不同的課型,常用的方法有: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讀整本的書等。
3、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閱讀鏈接都是很好的展示,採用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文章。比如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識字教學「中國人,方塊字」,老師通過「我認識人了」「 人在天地間」「我會讀兒歌、寫漢字」這樣的教學任務,很好地整合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在「三位一體」理念的閱讀行為中落實語文要素,對提高學生自主閱讀思維訓練興趣,全面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有重要意義。

Ⅳ 語文拼音,音形聯系法是什麼

音形聯系法是根據字的音來聯系的

Ⅵ 語文教學方法是什麼

語文教學方法:

1、講授法:

教師通過系統連貫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敘述、描繪、解釋、推論等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評、講演等。

2、討論法: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特定問題而進行探討,以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辨明是非真偽、獲取知識的方法。

3、串講法:

指教師講解重點詞語的含義和句式的特點,串通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聯系,為分析全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創造必要的條件,多用於文言文教學。

4、評點法:

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評點作為重要手段,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作者對話、學生與教師對話,以引導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使用該方法要注意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自主評點。

5、誦讀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書面上寫的無聲的靜態語言轉化為口頭上說的有聲的動態語言過程的教學方法。有助於引導學生關注語意及情感表達,幫助學生領會課文內容、感受詩文技巧、體會作品情感,分為朗讀、背誦、吟誦。

Ⅶ 語文中的歸納法是什麼

歸納法一般指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關於個別事物的觀點過渡到范圍較大的觀點,由特殊具體的事例推導出一般原理、原則的解釋方法。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一般,都存在於個別、特殊之中,並通過個別而存在。一般都存在於具體的對象和現象之中,因此,只有通過認識個別,才能認識一般。

(7)語文聯系法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得到的經驗材料,需要經過加工整理,才能形成科學的結論。整理經驗材料的方法有比較,歸類,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

在進行比較時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要在同一關系下進行比較。也就是說,對象之間是可比的。如果拿不能相比的東西來勉強相比,就會犯「比附「的錯誤。比如,木之長是空間的長度,夜之長是時間的長度,二者不能比長短。

2、選擇與制定精確的,穩定的比較標准。比如,在生物學中廣泛使用生物標本,地質學中廣泛使用礦石標本,用它們來證認不同品種的生物和礦石。這些標本就是比較的標准。現在研究隕石或登月採集的月岩物質,也是將它們同地球上的礦石標本比較。

3、要在對象的實質方面進行比較。例如比較兩位大學生誰更優秀,必須就他們的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實踐能力等實質方面進行比較,而不是就性別,籍貫,家庭貧富等方面進行比較。

Ⅷ 語文自由結構法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思想和意願去寫。
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是謀篇布局的手段,是運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文章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素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靈魂」,要明確無誤,材料是「血肉」,要豐富,並能集中地反映中心。

閱讀全文

與語文聯系法是什麼意思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6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35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8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9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1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4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3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9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7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3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4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9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2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6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1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