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填寫格律詩詞
詩詞曲賦是我國燦爛文化中一顆絢麗的明珠,炎黃子孫有責任將其繼承與發展,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吟詩填詞的人越來越少。偶然看到有人填寫的某某詞,只是字數與其選的詞牌要求相符,但平仄大多「不拘小節」,有的甚至連韻腳都沒有,我認為這根本就不是在填寫格律詩詞。如果想自由揮發,不受格律詩詞的限制,乾脆就寫自由體詩,那會寬舒得多。 格律詩詞也需要繼承與發展,有的人認為既然是填寫格律詩詞就應該按照以前的發音,其中還包括了入聲字。而我認為這恰恰是格律詩詞需要改革的主要方面,格律詩詞的填寫應該以現代漢語詞典的注音為標准,一二聲為平聲,三四聲為仄聲,不需要再採用入聲字。格律詩詞之所以有如此強的生命力,一是因為語言的精練,二是因為韻律的魅力,不同的律絕、詞牌有不同的格律要求,就像一首首美妙動聽的音樂。試想如果不按照規定的平仄要求去填寫,讀起來將會是什麼感覺? 一首好的詩詞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百讀不厭,不僅僅是因為詩詞本身韻律的美,離不開詩詞的妙語、意境與內涵的完美結合。下面以詞牌《如夢令》為例,做一個簡要的說明。《如夢令》為單調,七句,押五仄韻,一疊句,三十三字。 譜:〔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疊句),〔平〕仄〔仄〕平平仄(韻)。 註:〔〕中的表示可平可仄,而沒有〔〕的必須按照平仄要求去填。(韻)表示要用韻,沒有要求轉韻的,在同一首詩詞里用韻要統一。例1: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例2:本人作《如夢令》:「觸網如痴如醉,忘卻何為疲憊。光電送佳音,豈顧月初收費。伊妹,伊妹,令我等得心碎。」
2. 寫詩填詞需要注意什麼怎樣才能寫好詩詞
平仄。掌握得好就意境不錯了。
要進階,就寫宋詞。詞比詩難度大,因為不但要掌握平仄,還要注重音律。不過話雖如此了,蘇大文豪等豪放派也沒那麼去管音律如何。
我個人認為吧,你可以先聯系寫宋詞,網路一下任何一個詞牌名(比如《更漏子》),然後就對照著慢慢寫,覺得太難,可以連平仄都先不要管,先注重整首詞的意境。當你比較拿手了,再在平仄上下功夫。當你平仄都掌握得很好了,再注重音律。
3. 求填詞技巧(特別是古風的)。謝謝了
在古風歌曲填詞中,踩點是很重要的第一個環節,雖說現在的古風歌曲大多是填現成曲或是寫原創詞,有些已經有人填過詞的歌曲可以根據原詞的格式與字數來寫,但有些曲子是沒有填過詞找不到參照的,或是有的詞作並不喜歡原詞的格式想自己來找旋律填詞(例:《百鬼夜行》與《山雨》,《月江西》與《春弄》),那就需要靠詞作自己來聽曲子,根據他想要的旋律找出每一句去掉要填幾個詞幾個字,它的句式是怎樣分的,整首歌下來要分為幾段,這首詞的大致格式是怎樣,這就是踩點。
如何踩點呢?用《因緣劫》這首歌作為例子,如果這只是一首沒有歌詞的純音樂,聽著伴奏,先摸清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大體分為幾段,做好這些准備之後就可以聽著曲子,根據它的節奏去聽它的句式與字數,那《因緣劫》的句式和字數就是這樣的:
00:37
A1 4 4 7
4 4 8
7 6 13
7 7 11
B 5 5 11
5 5 9
5 5 11
5 5 9
02:31
A2 4 4 7
4 4 8
7 6 13
7 7 11
11
然後就可以根據這個來填詞就容易的多,當然,有原詞參照的曲子就可以跳過這一步。
古風歌曲填詞的靈感一般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曲風,而是詞作個人的思想。古風歌曲可以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豪放派曲子一般適合征戰、帝王等劇情詞,婉約派曲子可選填的故事題材就比較多,愛恨離愁是最常見的,但同時也能從《詩經》、唐詩宋詞等文獻中獲取題材,也可以寫歷史人物,典故等。(例《大唐紅顏賦》《採薇》《春弄》)。抒情詞的靈感往往來源於一首詩詞,一棟古建築或是一個風景,一副畫面。(例《思凡》《碧江涵秀》)
靈感是突發性的、稍縱易逝的,如何獲得靈感呢?
(1)生活體驗與積累
在古風詞中,不管是劇情詞還是抒情詞都能加入詞作對生活的感悟,生活的體驗和積累是靈感的搖籃,就像辛棄疾的名句:「眾里尋他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靈感的產生往往都是在創作者沒有特能喝准備下忽然迸發出來的,靈感的獲得是一種被動的思維接受過程,而非主動所能獲得的。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是創作者在無意識的心裡狀態下獲得的靈感,比如像走路、上廁所、洗澡聊天、睡覺這些鬆弛的精神環境,是比較容易獲得靈感的。當我們缺少靈感的時候,可以看一些古詩詞的書籍,古詩詞里的詩句和意境往往都能給我們一些創作靈感,當這些靈感在我么大腦中一閃而過的時候我們就要緊緊地抓住,並且把思想高度地集中在靈感的焦點,充分發揮自己的主管想像力,進一步地使靈感得到擴大。
思考是獲得靈感的必經之路,我們在獲得一定的靈感之後,哪怕只是幾個詞語或者句子,我們都要在此基礎上思考它的發展和延伸,通過自己的想法來使自己獲得的靈感得到發展和延伸,使這首詞不脫離主線卻也能豐富起來。其實,靈感是人皆有之的,只要認真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靈感隨處可見。
古風詞很注重意境,意境不是虛幻的,意境是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情」與「景」通過藝術加工,融入自己的情感,然後交融,使意境達到完美的體現。
意境即是主觀思想與可觀事物的結合,同時它也是歌詞的「靈魂」賴以生存的環境。一個好的作品,必須通過意境的營造,使作品的主題和中心思想得到最完整的體現。
意境是賦予詩、詞作品形態美的重要因素,而「意」與「境」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的,「意」(情)因「境」(景)而獲得形象,使其具象而有所觸感;「境」(景)因「意」(情)而變得鮮活、生動,有血有肉。因此,詞作的情感與情趣,是「造境」成敗的根源所在,意高境遠、意境渾融乃是詩詞創作的最高境界。
在意境上,歌詞寫作既有似於是個創作,又不完全等同於是個創作。但古風詞與詩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寫作古風詞的時候只要能掌握住詩詞的精髓那意境是很容易營造出的。
節奏還具有對稱性。對稱是很多藝術形式的基本標准,它具有一種平衡的美感。保持了節奏的對稱性,也就是保持了歌詞的平衡性。歌詞節奏的對稱性可以安排再句與句之間,也可以安排再段與段之間。
滿意請採納O(∩_∩)O謝謝
4. 怎麼填詞,是根據詞牌嗎
填詞是根據詞牌來,每一首詞牌,都有特定的格律,然後按照格律作詞
5. 如何從零開始作詩填詞
1、找好你想要填寫的詩詞格律:
絕句和律詩在本貼中羅列好了,可以直接選用;
詞譜可到欽定詞譜中選擇本次想要填寫的格律格式,每個詞牌名可能會有多種略有區別的詞律格式,挑選其中你要填寫的那一種、復制到你的帖子中,以備查驗;
2、平仄首先是不能錯的:
平仄是基本,韻律是靈魂。中華新韻,以現代漢語拼音為基礎,陰平鍋和陽平國為平,上聲果和去聲過為仄。
填好後,可以到欽定詞譜或者古典詩詞中進行平仄或格律校驗,詩詞總匯只能校驗絕句和律詩的平仄和三種韻是否正確;
3、關於用韻:反其道行之或許會更容易一些。
常用的韻是中華新韻和平水韻。中華新韻以現代漢語拼音為基礎,韻律劃分也最簡單;平水韻也有規律可循,只是太復雜。
額一般是一定會用某個字的話,那麼其他需要押韻的字就在和這個字同韻的字中挑選即可;和這個字同韻的字可以從詩詞總匯中根據三種不同的韻、查詢到相應的同韻的字,作詩填詞的時候註明用的是哪一種韻即可。
4、感覺、心情、意境:
以上四個鏈接網址中,有很多很多基礎知識、深層知識、名家點評、名師名詞名句等等,有空的時候去感覺感覺,這樣就會有寫作的感覺和沖動或者說激情了。
中華新韻韻部表
(以現代漢語拼音為基礎,陰平鍋和陽平國為平,上聲果和去聲過為仄)
一、 麻 a ㄚ, ia ㄧㄚ, ua ㄨㄚ
二、 波 o ㄛ, e ㄜ, uo ㄨㄛ
三、 皆 ie ㄧㄝ, üe ㄩㄝ
四、 開 ai ㄞ, uai ㄨㄞ
五、 微 ei ㄟ, ui(uei) ㄨㄟ
六、 豪 ao ㄠ, iao ㄧㄠ
七、 尤 ou ㄡ, iu(iou) ㄧㄡ
八、 寒 an ㄢ, ian ㄧㄢ, uan ㄨㄢ, üan ㄩㄢ
九、 文 en ㄣ, in(ien) ㄧㄣ, un(uen) ㄨㄣ, ün(üen)ㄩㄣ
十、 唐 ang ㄤ, iang ㄧㄤ, uang ㄨㄤ
十一、庚 eng ㄥ, ing(ieng)ㄧㄥ,ong(ueng)ㄨㄥ,iong(eng)ㄩㄥ
十二、齊 i ㄧ, ü ㄩ, er ㄦ
十三、支 -i(零韻母)
十四、姑 u ㄨ
同 韻 字 表
說明:本表收常用字5060個,按韻轍排列 。同音字按聲旁適當集中,黑體字是古入聲字。本表有如下用途:
1、學習和查檢普通話字音,糾正方音;
2、了解聲、韻、調配合關系;
3、了解古入聲字的現在讀音;
4、寫作詩歌、曲藝時尋查同韻字;
5、可作調查方言的例字,利用它整理出方言和普通話的聲母、韻母、聲調的對應規律。
(一)發花:1.ɑ 2.iɑ 3.uɑ
(二)坡梭:4.o 5.uo 6.e
(三)乜斜:7.ie 8. üe
(四)姑蘇:9.u
(五)一七:10.-i 11.-i 12.er 13. ü 14.i
(六)懷來:15.ɑi 16.uɑi
(七)灰堆:17.ei 18.uei
(八)遙條:19.ɑo 20.iɑo
(九)油求:21.ou 22.iou
(十)言前:23ɑn. 24.iɑn 25.uɑn 26.üɑn
(十一)人辰:27.en 28.in 29.uen 30.ün
(十二)江陽:31.ɑnɡ 32.iɑnɡ 33.uɑnɡ
(十三)中東:34.enɡ 35.inɡ 36.uenɡ 37.onɡ 38.ionɡ
詩 韻 舉 要
6. 古詩填詞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__滾滾來. ( 長江 )
(2)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__近酒家. ( 秦淮 )
(3)山桃紅花滿上頭,__春水拍山流. ( 蜀江 )
(4)秋風生__,落葉滿長安. ( 渭水 )
(5)__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血,正壯士悲歌未徹. ( 易水 )
(6)巴山__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 楚水 )
(7)__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 昆侖 )
(8)__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 天姥 )
7. 宋詞填詞的十種方法
以前填詞,總怕被人說「不詞律」,一味一字一字地按照詞譜填詞。近日看了《詞學概說》(吳丈蜀著,中華書局出版),才知道宋人填詞過程中,早就用過很多「超越」詩律詞律的靈活手段。現在將這些手法,簡單地總結介紹如下:
一。在找不到合適的平聲字的情況下,可用普通話「第三聲」的字代替平聲字,而不算破律,不用再行救拗。
這是因為早在宋詞中,就用過這種靈活處理方式。宋詞中,平聲字可以用入聲字和上聲字代替。古音的入聲已經分散化入四音中,而上聲字,就相當於現在的「第三聲」。
二。採用增字句,即「襯字」手法。
有時為了詞意更加完美和完整,准許在定字之外增加一兩個字。增加的字就稱為「襯字」,在算詞律時,增加的「襯字」可以忽略不計。這種「襯字」手法往往是增加在不影響詞曲演唱的地方,比如句首。宋詞中就有不少用了「襯字」手法的好詞,比如李之儀的《卜運算元》最後兩句「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中的「定』字,就是一個多出來的「襯字」;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最後兩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中的「載」字,也是個「襯字」。這兩個例子中的「襯字」,相當於我們所的前綴,不影響詞曲的演唱和吟誦,還增加了詞的藝術效果。可見填詞中適當的「襯字」手法,可為詞作者填詞增加了一定的靈活性。
三。靈活斷句。
有時為了詞意的完整完美,在保持字數不變的情況下,准許把上句的字移幾個到下句,反之亦然;也可以把一句分為兩句,把兩句分為三句,把三句合為兩句。。。靈活斷句。
這種靈活斷句手法的依據是:因字數不變,並不影響到樂曲的演唱,宋詞中也不少。不過,在詞與音樂分離而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之後,這種靈活斷句的手法就很少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