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編寫課本劇
什麼是課本劇
在語文學習中,經常可以看到改編課本劇的練習題,但語文教材中卻沒有明確指出什麼是課本劇,怎麼改寫課本劇,讓大家無從下手。
其實,課本劇就是把課文中敘事性的文章改編為戲劇形式,以戲劇語言來表達文章主題。改寫的時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課本劇怎樣去寫呢?首要的是明確戲劇的特點。戲劇劇本最明顯的特點有三個方面,及「三一性」原則:
第一、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場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圍內。小小的舞台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後…… 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台上展現。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幕」指情節發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
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初學改編短小的課本劇,最好是寫成精短的獨幕劇。
第二、反映現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
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
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台演出的矛盾沖突中。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編寫劇本和舞台演出的「重頭戲」,是最「要勁」、最需要下工夫之處。
第三、劇本的語言要表現人物性格,劇本的語言包括台詞和舞台說明兩個方面。
劇本的語言主要是台詞。台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
❷ 幼兒的語文教材該如何編寫
應以講故事為主,建議找寓言故事。
❸ 學校選用自編教材是怎樣的
為了使各地工農速成中學明確自己的教學方向,在1952年,教育部頒發工農速成中學分類教學計劃。
該計劃是:
第一類,預備升入高等學校文史、財經及政法等科,以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為重點;
第二類,預備升入高等學校理科、工科有關專業,以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為重點;
第三類,預備升入高等學校醫科、農科及生物學科,以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為重點。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教學計劃,北京實驗速成中學歸屬人民大學後,因總的方面需要與人民大學設科相銜接。所以,經領導批准,自1952年新生入學,學校實施第一類教學計劃。
在速成中學建校初期,學校選用正式出版的普通中學教材,作一些適當增減。後來,針對工農學生的特點,多採用自編的教材。
如語文教材,特別選用了高玉寶的《半夜雞叫》和郝建秀的《進京日記》作課文。古文編選了《石壕吏》等反映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詩文。
課外閱讀材料,選用《新兒女英雄傳》、《暴風驟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作品片斷。
對於其他教材,如算術、代數、幾何、三角、物理、化學、中外歷史、地理等,各科教師也都作了大量的編選和取捨。
圍繞教學中心工作,學校組織教師到校外參觀學習,校內公開教學,教研室集體備課。採取各種措施了解學生的困難和需要,提高教學的質量。
針對學生程度不齊的情況,按學生程度編班,按班級教學,對那些文化程度較低的學生則採取先補習,後正式進班的辦法。
工農學生那種自覺的勤學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教員們。
在北京實驗速成中學,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課上,學生們常常苦思焦慮到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從星期六拖到星期一,但總要把作文寫好。
他們作文的內容,的確要比普通中學的生動而具體,作文題目也總以說自己切身的事為宜。已經做過的作文題目有:《記開學典禮》、《自傳》、《母親》、《最難忘的一件事》、《記五一勞動節》。
在這些題目中,學生們寫出了不少動人的故事。教員們鼓勵他們「有啥說啥」,要他們不要拋棄自己生動的語言,而去學些空洞的形容詞,或者陳腐的文言。
並且規定,學生作文必須當堂交上來,以免在課外耗費太多的時間,而影響其他課程。
張萍是在1954年,上中國人民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的一年級一班。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後,張萍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李大娘把余糧賣給國家》。
作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村民會散會後,李大娘在回家的路上低頭默默地想著。不知不覺,踏進了自己的小院,她熟悉地推開房門,回頭又把房門虛掩上。拿起桌上的旱煙袋,裝上滿滿的一斗煙葉,坐在床沿上,一面慢慢地抽著,一面回憶著剛才會議上使她局促不安的情景:
村長和支部書記講完要把糧食賣國家的道理後,大家都紛紛表示願意把糧食賣給國家。接著就有不少人當場報了他家可以賣的數字。但是她卻因為心裡還沒定弦,不願意說什麼。……
這篇作文寫得非常的生動,引人入勝。
但是,要知道,像張萍這樣的同學,在入學時一般都只有小學的文化水平。可是經過短時期的學習,他們就有了顯著的進步。
單單從這篇作文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的一部分成就。這些成就充分說明了,工農青年們是能夠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能夠使自己成為國家建設事業中的骨幹力量。
同時,從學生們的習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里,勞動人民才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才可以過上盼望已久的幸福和快樂的生活。
哈爾濱工農速成中學,是在1950年初創辦的。在同年的5月15日,開始正式上課。
學校建在哈爾濱市風景優美的兆麟公園的南門外。在校的學生們,對學習都非常地熱心和認真。不論哪一科老師指定的作業,同學們都能按時或提前完成,並且做得很好。
教師們的教學,多採用自編的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做相應的調整。
在各科預復習中,學生遇到稍有不明白的地方,都進行追究和請問老師。如語文課中的地名、人名的用字,同學們都單獨提出,要老師講解它的意義和用法。
在講課當中,你會看到一個個同學側著耳,伸長著脖頸,一動不動地凝神注意著老師和黑板上每一個字。
在班務日誌上,你會經常看到「同學們學習情緒高漲」這樣的令人興奮的記事。
學生的文化程度相當於高小初中之間,有四分之三的學生只上過二、三年學校,有的同學過去根本就沒進過學校。能有現在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是在工作中學習的。
因此,他們初踏進這所新型的正規的學校,在生活上不習慣。在第一、二周的上課中,各科怎樣學習,怎樣支配力量,分配時間,同學們都覺得沒有辦法。
筆記橫寫一頁,豎寫一頁,滿紙亂塗。老師提問也不起立,不舉手,坐著講。但是這些缺點一經老師點明,馬上就改掉了。
在一個月的學習中,各科都獲得了顯著的成績。在第一次作文中,周廷貴同學共寫錯別字21個,但在第三次作文中,只有3個錯別字。
學生的算術程度在入學時是相當低的,一般連式子都列不出。孫兆廣同學不但算式列不出來,連10個阿拉伯數字都把握不清。但是,他在小考中,卻獲得了70分的成績。
同學們在一個月的艱苦地學習過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難。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顯著的進步。
程希文同學在作文里這樣寫道:我們剛來校時,學習抓不住重點,也不知道從哪下手,聽到老師講解後,我才明白了。
師生互敬互愛,關系和諧,課堂內外,充滿奮發向上的激情。
各地速成中學都按照教學計劃,緊張地進行著教學。在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工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濃更強了。
原清華附設工農速成中學的黨委書記郭德魁,以及清華第一屆黨委書記何東昌,曾高度贊揚工農速成中學這種教育形式,稱其為「人民教育的創舉」,體現了黨的關懷和當時人們的學習積極性。
正是這種「為工農兵服務」,「工農群眾知識化」的思想,對鞏固社會主義政權和社會主義工業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❹ 教材應該怎樣編
近期,教育部組織了一場為期兩天的教材修編培訓會。會上,教育部領導明確告訴與會的教材編寫機構,課本修訂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程滲透,並將其寫入《品德與社會》等學科的新課標。新課標是教材編寫的依據。之所以強化,據說是因為學生的國家認同感不高,發達地區學生認同感不明確的比例最高,且城市學生比例高於農村學生。但是,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教材編寫中,讓出版社頗費心思。 一位語文教材出版社老師預計,新編教科書中將會有更多革命小故事、革命詩歌等,由於頁數限制,這將會擠壓外國文學、童話故事的內容。負責地理課本編寫的張老師,初步考慮每個單元都有相應內容的滲透。他說,在自然地理中站在國家認識觀念的角度考慮;講世界地理時,可以強調對非洲的援助,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 出版社的謹慎小心,並沒有讓使用教材的一線老師、學生滿意。一位一線語文老師認為這有點禍害人,因為很多孩子對革命題材的文章興趣不大,主要是看比較精彩的打鬥情節。學習王二小、劉胡蘭這類英勇犧牲的故事,引導不好,會讓孩子產生盲目犧牲的沖動。 河北灤平六中教師徐井華在教學中也發現,現實生活中貧富差距、貪官腐敗等問題與教科書中的不相符,很多孩子對現實中的情況就很困惑。一位在北京寄讀的外地小學生家長也抱怨,孩子對有關歌曲、教材都很反感。
❺ 大語文怎麼學
我們以前學的語文,只包括語言和文學。現在正在流行的大語文是包含了語言、文學、文化、歷史等內容。
語言:漢語的字、詞、句、段、篇。
文學: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即漢語的寫作。
文化: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歷史:歷史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了,包括中國史和世界史。
現在所說的大語文涵蓋的內容要比以前多很多,所以我們才叫它大語文。
二、大語文課程應該幾歲開始學?
城媽建議最小5歲,上不封頂。
事實上,這個大語文課程是給小學生使用的,但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應該也能夠聽得懂,所以稍微提前一點去了解這些知識也還是可以的。至於最大到多大年紀,其實如果是有時間的話,中學生甚至是我們大人也都是可以學習的,因為其中講解了大量的傳統文化以及各種文學作品和寫作手法,城媽最近跟著城城一起學習,都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之前有網友問城媽,說他的孩子現在上中班是否可以學習。這個城媽是不建議的。
中班的小朋友,現在正是打基礎的時候,他們應該去完整地學一部啟蒙讀物,例如《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等。只有完整地學習過一部啟蒙讀物的孩子,才能在後續的各項學習中取得優勢,因為他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❻ 怎樣編寫一年級語文上冊校本教材
先選定一個主題,比如《好習慣伴我健康成長》《安全知識我知道》等,然後搜集素材,組合文字就行了。
❼ 怎樣用好小學語文統編教材
統編教材最大的變化之一便是「雙線結構」,「語文要素」是本單元語文學習的重點。一篇自然的文本,可能有多個教學點,但當一篇自然的文本到了單元中時,它就有了編者的意圖。備課時,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要素,要緊扣語文要素和課後練習題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准確解讀語文要素,把握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課文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教學時,只需要引導學生藉助具體事物體會作者的情感,發現事物特徵與抒發情感之間的聯系即可,不要讓學生刻意區分某篇文章是「借物抒情」還是「托物言志」。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學生能對明顯的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有所體會和感受就可以,不需要對所有的描寫都進行動態或靜態辨析。
(三)略讀課教學定位要准確
1. 略讀課依據學習提示確定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
2. 學習過程要體現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學習。
對於略讀課,學生能大體知道文章內容就行,不用深究課文里的遣詞造句;教學環節切莫復雜化,放手給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以鍛煉學生的略讀能力。
3. 識字教學不能忽略。
略讀識字教學有不同的處理,如是生字較多,就需要讓學生初讀課文時候先認識生字,自主交流識字方法,教師再檢查學生學習情況,作適當的引導。如果是課文生字較少,可以在學習完課文內容後再集中交流。
二、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建議
(一)明確一個概念:提高閱讀速度≠速讀
「提高閱讀速度」重在關注和指導學生的閱讀過程,強化學生閱讀時的「速度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提升閱讀速度的一般方法,在學生原有閱讀基礎上提高閱讀速度,而不是學習「速讀法」。
(二)藉助閱讀提示,落實訓練重點和方法
四篇課文的學習提示明確提出了每課所承擔的訓練重點和方法。教學時,要根據每課的情況具體安排,例如,第一課要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告訴學生記錄時間的方法;第二課訓練在先,否則無法進行;第三課要關注文體特點,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句;第四課要學會梳理和篩選問題。
(三)學習在課內,練習在課外
提高閱讀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醒學生課外閱讀時有意識地運用相關策略和方法,以落實「學習在課內,運用在課外」,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習作教學建議
(一)普通單元習作要注意的內容
1. 關於「寫清楚」和「寫具體」
對於寫人寫事的文章來說,寫清楚就能圍繞一個事情,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讓人大體清楚明白就可。寫具體是在寫清楚起因、經過、結果的基礎上,基於表達和立意的需要,再對經過的某些重點過程詳細地描述。
2. 高年級寫人習作的要求
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習作,要在中年級寫人的基礎上,結合一二件具體事例寫出特點。習作前,可引導學生回憶《將相和》一課中藺相如和廉頗的性格特點,然後引導學生思考,他們兩個的特點是從三個具體事例中歸納出來的。從而讓學生明白,原來,寫人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具體事例來表達。
3. 縮寫故事
第三單元的習作內容是「縮寫故事」,引導學生將較長的故事縮寫成簡短的故事。教學時,可讓學生藉助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學習縮寫的方法。例如:縮寫故事時,主人公的基本情況等重要信息不可遺漏,可以通過摘錄重點詞的方法直接提取;關鍵情節適當概括,過程不必詳細展開等。
4. 學列提綱
第四單元的習作話題是「二十年後的家鄉」,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結合範例,從題目、開頭、中間和結尾等方法構思自己的習作提綱。學生第一次列提綱,有可能會眼高手低,教師要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同學間相互提修改建議。
(二)習作單元的教學建議
1. 精讀課文的指向的不是閱讀理解,而是從閱讀中學表達。
作為普通閱讀單元中的課文,《太陽》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太陽的特點,知道作者是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但作為習作單元中的《太陽》,教學目的不僅僅在於了解太陽的特點,而要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其好處並學會運用。
2. 習作例文定位要正確,使用要適當。
習作例文,不等同於略讀課,這應該是所有老師要達成的共識。習作例文既可以在習作前指導習作時,也可以在學生習作完成後,評講學生的習作時用。
3. 准確定位各板塊意圖,靈活處理各板塊的關系。
教學時,要靈活處理各板塊之間的關系,不一定必須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進行。例如,「初試身手」即可以與精讀課文相結合,也可以與大習作相結合。
(三)習作教學的建議
1. 習作課的課堂結構要合理,要壓縮作前指導,重視過程性指導。
課堂上,要壓縮指導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出來讓給學生動筆寫,寫完以後再交流討論,進行修改。其次重視過程性指導,例如習作單元中的「初試身手」,就是先讓學生試寫一兩段,教師再進行指導,這樣的指導既有針對性,學生繼續寫單元習作又能夠落實到。
2. 落實修改和交流環節,形成自主意識。
學生先自我修改,再和同伴修改,修改時,要緊緊圍繞目標進行,避免面面俱到,而又蜻蜓點水。
❽ 如何教好語文統編教材
1
減輕使用統編教材帶來的壓力
統編教材改動比較大,老師們拿到新教材,看到許多課文是新的,體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擔心跟不上,用起來困難。這可以理解。
但也要看到,這套教材的「新」,並非以革命的姿態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顛覆,它是「守正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變化革新,是那種大家經過努力就跟得上的「創新」。所以不必焦慮,要以積極而又正常的心態來使用教材。
特別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推開使用的步子應當穩一點。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學就來個天翻地覆。使用新教材,採用新教法,這是時代要求,大家對語文教學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進教學。
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語文教學說得一無是處,那並不符合事實,別把語文老師弄得「灰頭土臉」。其實我們就是那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要尊重歷史,有所繼承,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立足於各自的學情,根據自己所在地區、學校或者班級的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去逐步調整、改進與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讓我們的教學更上層樓,關鍵是教師,老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必須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這需要時間,不可能靠幾次培訓就解決問題。
❾ 如果要你編寫小學語文教材,你如何選擇課文
傳統選法,魯郭茅,巴老曹。這都是大師級的。我60後的人,我認為還選這些。別人服氣。選新的,別人不服氣。
❿ 語文課本一般是怎樣創作的用word還是什麼
樂的氣氛中過去了,真是開心的一節課!我們不僅學習了課文,還鍛煉了我們的表達能力、朗讀能力,還加強了我們的表演能力!
在學習中也會遇到困難,但是,通過努力解決困難也是一種快樂!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個既有趣又有點難度的數學題,我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去請教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非常有興趣與我來討論。通過一番激烈的,熱火朝天的探討後,我們終於找出了正確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我覺得學習真是一種樂趣,當我解決了困難時,我很自豪,我愛上了學習!
我喜歡上科學課,學習科學也是一件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