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30我是什麼優質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沖、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學童話,作者寫作用詞准確、生動的特點。通過對比朗讀,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閱讀其他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游戲開課,激趣入文。
(一)聊天引出謎語。說說猜謎的方法。總結:要看完整個謎面。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從下文去尋找證據,不急著說。
(二)師生一起猜兩則謎語。重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答案,隨著謎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錯誤答案,得到正確的謎底。
謎語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無花葉,朵朵都從天上來。
謎語二、我是一顆小硬球,握在手裡冷颼颼,有大有小從天降,動物莊稼都害怕。
(三)方法總結:遇到用「我」開頭介紹自己的謎語,猜謎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答案代入到謎面中念一念,以確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四)師生「雪花」這個答案代入到第一則謎語的四行字中,逐行驗證。
賞析:
這個童話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並結合謎語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呈現出的不同狀態、水會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的脾氣變化無常。
長長的文章就是長長的謎面,文章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種種變化,讓讀者去猜,讓讀者通過閱讀,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去接觸謎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②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第二課時說課稿ppt課件
學習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以及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能夠正確認讀「浮、雹」等11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在田字格中正確、規范書寫「災、害、黑、器」等8個生字。並通過觀察與書寫,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藉助多種朗讀方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圖片、動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讀課文,讀出水的神奇,並樂於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4.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課前准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1)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雲)
(2)線兒又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落在水裡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雨)
2.師:小朋友猜謎語的本領可真高,今天,老師還請.來一位小魔術師,它就藏在我們要學的課文里,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
1.師指課題問:瞧!我是什麼呢?認真聽老師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
師范讀課文。
2.同學們,你們聽得可真認真啊,你們聽出來了嗎?課文中的我到底是什麼呢?生反饋答案。
3.原來小魔術師就是「水」啊!瞧!多可愛的小水珠呀!(板書:水)請同學們把書翻到P144,自己讀一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
4.認讀生字
(1)出示帶拼音詞語讀。強調多音字「沒」。
(2)出示去拼音詞語讀。
(3)單個生字讀。
5.自主識字
(1)這些生字你是用什麼樣的好方法記住的呢?四人小組內一起交流交流吧。
四人小組交流。
(2)誰願意把你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全班交流。
(3)有了這些好辦法,相信這些生字我們記得更牢了,再一起來讀讀他們吧。
全班齊讀生字。
二、品讀課文
(一)朗讀感悟第一自然段。
1.可愛的小水珠呀,它還會變魔術呢?就讓我們看看小水珠都會變成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變成了什麼?
生反饋,師適機板書:汽 雲 雨、雹子、雪
2.小水珠能有這么多變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樣變的呢?課文中是怎麼說的呢?聽老師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找小水珠是怎樣變成汽的句子?
交流:誰能說說小水珠是怎麼變成汽的?生反饋,師出示句子: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
多神奇呀!誰能讀出它的神奇?指名讀,齊讀。
3.「汽」又是怎樣變成「雲」的呢?誰來讀讀汽變成雲的句子?(指名讀)
「雲」多像一位愛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了?
(有時候穿著白衣服,有時候穿著黑衣服,有時候又把紅袍披在身上,早晨和傍晚又把紅袍披在身上。)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愛美的姑娘吧!(課件展示)穿白衣服的雲叫什麼雲?(白雲)那穿黑衣服的呢?(烏雲)早晨把紅袍披在身上叫什麼?(朝霞)晚上把紅袍披在身上又叫什麼?(晚霞)
這樣美麗的姑娘你喜歡嗎?(喜歡)讓我們來讀一讀,讀出對她的喜愛吧!
(自由讀、指名讀 、齊讀。)
(二)品讀學習第二自然段
1.飄浮在空中的雲還會變呢?你是喜歡他變成雨、雹子還是雪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吧!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帶上動作讀一讀吧。
2.交流:指明讀,從學生動作中體會「雨、雹子、雪」落下時不同。
3.出示第二段,生齊讀,邊做動作邊朗讀。
4.三個不一樣的動作,就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三種不一樣的變化,雨落下來,雹子打下來,雪花飄下來,還會變成水的模樣,水就是這樣循環變化著,多麼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 (生說後,教師補充。)
山谷中總是彌漫著…… (霧)
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層…… (霜)
雨過天晴,天空會出現…… (彩虹)
夏天的早晨,荷葉上會有…… (露珠)
冬天很冷,河裡會…… (冰)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水有這么多的變化,你們知道它平時生活在哪裡嗎?自己讀一讀課文第三段吧。
1.指名讀,談讀的感受。
預設:師:你為什麼這樣讀?
生:睡覺的時候很安靜,聲音大了,會吵醒他的,所以要讀的輕。
生:散步的時候很悠閑,所以要讀的慢一點。
2.出示圖片,結合圖片,帶感受讀。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感覺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樣,可是他還有一點小脾氣呢!
1.請自由讀一讀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麼說的?誰來介紹一下水的脾氣呢?(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
溫和----暴躁還是一對反義詞呢!
2. 那麼,我什麼時候我很「溫和」?什麼時候又很「暴躁」呢?
說得真好!看來水的脾氣的確時好時壞,溫和時,他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是人類的好朋友;可發起脾氣來卻也無情,給人們帶來災難。
③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 ppt課件
《我是什麼》PPT課件_圖文_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link?url=m8-
④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麼》教案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麼》教案如下:
課前透視:
作者根據水的特點採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介紹了水的三態變化。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全文共五段,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作者抓住「水會變」這一顯著特點,圍繞「變」字,用第一人稱「我」對水的變化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其中運用了如「我在天空漂浮著,有時候穿白衣服,有時候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紅紗披在身上」以此來形容水變成雲後的不同色彩。
而雲遇冷又變成了雨、雹子、雪。課文分別用「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來描述雨、雹、雪的形態;用「落」、「打」、「飄」三個動詞來描述雨、雹、雪落到地面時的情景,描寫形象、確切、得體。
水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形態和不同的動態,課文選用了「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等擬人手法,寫出了水在不同場合的不同動態,最後,寫了水與人類的關系。全文語言優美,想像豐富,把知識性、科學性融於趣味性之中。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故事錄音、反映水的變化的錄像片或課件。
2、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學生邊讀邊想像,聯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多種形式讀。
切入舉偶:
1、故事導入:同學們,今天我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了解了課文大意。
2、謎語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條謎語,看看你能猜到謎底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
⑤ 二年級語文上冊我是什麼ppt課件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利弊關系。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是科普知識性的課文,對於水的多種變化,多數二年級學生的知識面不夠寬,也很少仔細觀察水在自然界中的變化。所以在板書上,我採用簡單的簡筆畫出水變成雲、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態的圖畫,學生易於理解,可以製作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過程與方法:1、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優勢,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用「挑戰朗讀」,提高朗讀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與探究,激發學生了解氣象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難點: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變化
⑥ 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文原文
《我是什麼》是一篇寓水的知識於趣味故事中的科學童話,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文原文,歡迎閱讀!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文原文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管我叫做「雲」。
我在空中漂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什麼?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教案
設計理念:
低年級要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應把朗讀作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情感、感受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課設計,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積極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創新活動的感性經驗和簡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使外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得到升華,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目的: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了解水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指導朗讀,知道雲、雨、雪、冰雹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教學准備:動畫課件
教學流程設計: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課件激趣:
孩子們,你們看過西遊記嗎?裡面的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本領真是高強!今天我也為大家請來了一位魔術師,他也會變,瞧:(課件出示)……
2、引出並板書課題 「14我是什麼」,學生齊讀課題。
孩子們,這能難倒我們嗎!請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看看這位魔術師到底是誰?
設計理念:此環節設計從學生喜愛看的《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入手,動畫情境導入,把課文中的「水」比喻成魔術師調動了學生探究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思考:我是什麼?
2、指名匯報:我是什麼,並說說自己的理由。(我是水)
設計理念:通過泛讀,學生交流,讓孩子對課文有個初步的認識,簡單了解水的多種表現形式,同時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概括能力,更為下面的`文本感悟,朗讀指導埋下伏筆。
三、朗讀理解,感悟難點。
過渡: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美美的品讀,盡情欣賞「魔術師」精彩的表演!
1、"我會變"
(1)同桌齊讀,想想:我都變成了什麼?
(2)反饋交流,指導朗讀。
(預設如下:)
A、理解"飄浮""冰雹",用"有時候……有時候……"說話
B、抓動作"落""打""飄"體會用詞精當。
C、課件展示:("水變成汽又變成雲、雨、冰雹、雪的過程"的動畫)
D、結合課件指導朗讀。
你最喜歡它變成什麼呢?讀給大家聽(個人讀、評價、練讀、個人讀。)
E、生活想像:我還會變成什麼?
2、"我的家""我的活動"(師范讀第三自然段,生閉眼想像。)
(1)你看到了什麼?
(2)激趣,(課件出示圖:A、平靜的池水;B、緩緩流淌的小溪;C、奔騰的江河;D、波濤洶涌的大海;廣闊無垠的大海。)指導朗讀、指名讀。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讀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時的不同語氣
3、"我的脾氣"(預設內容,順序不固定。)
(1)聯系"水"做過的好事和壞事,理解"溫和"和"暴躁"兩個詞語。
(2)課件出示灌溉田地的圖片,理解"灌溉"。
(3)(課件)此時發起了大水,把莊稼淹沒了,理解"淹沒";大水又來到了一座座房屋前,沖毀了它們,理解"沖毀"。
(4)指導朗讀。(注意讀出水的"溫和"和"暴躁"。)
設計意圖:低年級語文教學應重點放在朗讀上。因此該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根據低段課標「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這一要求,我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析,多種形式的朗讀,把學生的朗讀訓練落到實處,並輔以多媒體的配合,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體會和比較中,慢慢感受到朗讀的技巧,學會朗讀,以此提高朗讀能力,。
四、拓展延伸,進一步了解水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
1、談話: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呢?
2、小組討論:水給人們帶來災害與人類破壞環境有關系嗎?舉例說說人們破壞環境的行為,想想有什麼辦法能讓它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嗎?
(比如:,建水電站,建水庫、大堤,防止水災和旱災,多植樹、保護水土,防止泥石流等,這都是我們人類想的辦法。)
3、現身說法,自我介紹
同學們,孫悟空看你們那麼聰明,他也來湊熱鬧了,他拔出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氣,把你們全變成了水,要你們再向聽課的教師和同學介紹自己,看誰最了解自己?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主要聯系生活實際來引領孩子們感悟水的作用,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增強環保意識。通過現身說法,讓孩子把優美的文字背誦積累下來,日積月累,以此提高語文素養。
五、談話小結,布置作業 。
今天,我們結識了"水"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們天天離不開水,它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如果你們還想更多地了解它,課後可以繼續找一些關於水的資料,找一找你在生活中看到水在變的例子,並寫下來。
板書設計:(略)
⑦ 二年級上冊語文30我是什麼課件
學習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以及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能夠正確認讀「浮、雹」等11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在田字格中正確、規范書寫「災、害、黑、器」等8個生字。並通過觀察與書寫,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藉助多種朗讀方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圖片、動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讀課文,讀出水的神奇,並樂於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4.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課前准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1)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雲)
(2)線兒又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落在水裡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雨)
2.師:小朋友猜謎語的本領可真高,今天,老師還請.來一位小魔術師,它就藏在我們要學的課文里,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
1.師指課題問:瞧!我是什麼呢?認真聽老師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
師范讀課文。
2.同學們,你們聽得可真認真啊,你們聽出來了嗎?課文中的我到底是什麼呢?生反饋答案。
3.原來小魔術師就是「水」啊!瞧!多可愛的小水珠呀!(板書:水)請同學們把書翻到P144,自己讀一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
4.認讀生字
(1)出示帶拼音詞語讀。強調多音字「沒」。
(2)出示去拼音詞語讀。
(3)單個生字讀。
5.自主識字
(1)這些生字你是用什麼樣的好方法記住的呢?四人小組內一起交流交流吧。
四人小組交流。
(2)誰願意把你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全班交流。
(3)有了這些好辦法,相信這些生字我們記得更牢了,再一起來讀讀他們吧。
全班齊讀生字。
二、品讀課文
(一)朗讀感悟第一自然段。
1.可愛的小水珠呀,它還會變魔術呢?就讓我們看看小水珠都會變成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變成了什麼?
生反饋,師適機板書:汽 雲 雨、雹子、雪
2.小水珠能有這么多變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樣變的呢?課文中是怎麼說的呢?聽老師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找小水珠是怎樣變成汽的句子?
交流:誰能說說小水珠是怎麼變成汽的?生反饋,師出示句子: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
多神奇呀!誰能讀出它的神奇?指名讀,齊讀。
3.「汽」又是怎樣變成「雲」的呢?誰來讀讀汽變成雲的句子?(指名讀)
「雲」多像一位愛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了?
(有時候穿著白衣服,有時候穿著黑衣服,有時候又把紅袍披在身上,早晨和傍晚又把紅袍披在身上。)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愛美的姑娘吧!(課件展示)穿白衣服的雲叫什麼雲?(白雲)那穿黑衣服的呢?(烏雲)早晨把紅袍披在身上叫什麼?(朝霞)晚上把紅袍披在身上又叫什麼?(晚霞)
這樣美麗的姑娘你喜歡嗎?(喜歡)讓我們來讀一讀,讀出對她的喜愛吧!
(自由讀、指名讀 、齊讀。)
(二)品讀學習第二自然段
1.飄浮在空中的雲還會變呢?你是喜歡他變成雨、雹子還是雪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吧!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帶上動作讀一讀吧。
2.交流:指明讀,從學生動作中體會「雨、雹子、雪」落下時不同。
3.出示第二段,生齊讀,邊做動作邊朗讀。
4.三個不一樣的動作,就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三種不一樣的變化,雨落下來,雹子打下來,雪花飄下來,還會變成水的模樣,水就是這樣循環變化著,多麼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 (生說後,教師補充。)
山谷中總是彌漫著…… (霧)
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層…… (霜)
雨過天晴,天空會出現…… (彩虹)
夏天的早晨,荷葉上會有…… (露珠)
冬天很冷,河裡會…… (冰)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水有這么多的變化,你們知道它平時生活在哪裡嗎?自己讀一讀課文第三段吧。
1.指名讀,談讀的感受。
預設:師:你為什麼這樣讀?
生:睡覺的時候很安靜,聲音大了,會吵醒他的,所以要讀的輕。
生:散步的時候很悠閑,所以要讀的慢一點。
2.出示圖片,結合圖片,帶感受讀。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感覺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樣,可是他還有一點小脾氣呢!
1.請自由讀一讀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麼說的?誰來介紹一下水的脾氣呢?(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
溫和----暴躁還是一對反義詞呢!
2. 那麼,我什麼時候我很「溫和」?什麼時候又很「暴躁」呢?
說得真好!看來水的脾氣的確時好時壞,溫和時,他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是人類的好朋友;可發起脾氣來卻也無情,給人們帶來災難。
3.課件出示資料
印尼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死亡的人數達16萬6千人,全世界在此次海嘯中死亡的人數竟高達22萬5千人。(圖片展示)同學們,了解了水的脾氣,你想對她說點什麼呢?
4.那我們來讀一讀最後一句話,看看人們是怎樣管理它的。
交流:人們都想出了什麼辦法來管理它的?
(課件展示)修建水壩,排洪、蓄水,發電;修建水渠,合理利用水資源。
5.談話小結
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面對世界上水資源的不斷減少,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你想說什麼呢? (節約用水)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節約每一滴水,爭做「節水小衛士」吧!
三、寫字指導
1.觀察字的結構,重點指導災、害、黑、器
2.師范寫,生書空寫。
3.生描紅、練習,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我是什麼
水 → 汽 → 雲 → 雨、雹子、雪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自然現象的科普文章,但它的描寫形式很有童趣。是一篇既有知識的掌握,又有美的感受的一篇好文章。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理解又要抓住朗讀訓練,讓學生了解神奇的自然現象,同時又能有感受到自然的美。
這節課的設計源於聆聽了崔巒教授的課標解讀講座以及幾節「以讀代講」展示課,老師精心的教學設計給我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收獲頗多,感觸也很深。回來後,總想把其中精彩的部分用到自己的課堂上,再結合生本,於是就設計了這樣一節課。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本課我試圖通過指導觀看圖畫、動作演示朗讀等,使學生的情緒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把有趣的東西學得更有趣。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抓住重點句子和段落。注重用言語描述、圖片欣賞、生活體驗讓學生有感受地朗讀。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體會地去感悟朗讀的技巧,比如在指導朗讀「有時候我穿白衣服,有時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這一句時,我先帶著學生欣賞美麗的雲圖,讓學生自己說說看到的三幅雲圖:白雲、烏雲、彩雲,學生自己感受到雲的變化,雲的美。我又把雲兒說成是愛漂亮的小姑娘,讓他們把雲兒想像成愛漂亮的小姑娘,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那種美,那種快樂,讓他們感受到讀這一句時應有的感情。
在加強朗讀訓練時,我還注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體現個性化閱讀。例如在教學水變成雨、雹子和雪一段時,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理解動作詞「落、打、飄」,通過讀、說、演、等各種形式,充分地理解句意、層意。通過學生的自由讀,教師指導,再由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大家聽,使整堂課聲情並茂,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彷彿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在空中飄浮,連片成雲;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覺 、散步、奔跑、跳舞。
但是課堂上也暴露出很多不足。例如感知課文環節中,還是感覺到老師牽引的地方有點多,沒有放手,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學生的感悟有時候是老師通過問題的設計拉出來的,而不是學生自然而然的體會。還有就是缺乏語言的鍾煉。同樣的意思,表達方法不一樣,孩子們理解得深度就不一樣。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或者提問時語言應該既要精煉又得適合語文閱讀課的本質。課堂上,有些地方我在語言組織上不夠注意。
⑧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30課 《我是什麼》
主題: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寫字能力的研究
30、我是什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識字認識11個字,會寫4個字.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認識11個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藉助語言環境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策略:
1、識字:運用卡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識字:隨文識字、引導學生猜謎、串燒拓展識字,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和運用詞語。
2、寫字:指導學生掌握寫好左右結構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件出示?
1、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位神秘的老朋友,它是誰呢?(點擊課件?)見到他我們就會出現滿腦子的問題,你也能用問號提個問題嗎?(4人)
2、有個小朋友問了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點擊課件課題)。怎麼沒有問號了,原來他是在心裡問的,你來替他問一問吧。
3、讓我們讀讀課文,找找我是什麼(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同學們自由讀文,邊讀邊圈畫生字詞,不熟的字多讀幾遍。並想一想:我是什麼。
2、同桌用卡片打撲克讀准字音,先讀完的同桌間互相擊掌祝賀,然後坐正。
三、檢查字詞進行學法指導
(一)、匯報
1、你知道「我」是什麼嗎?
過渡:同學們說得真好!看,生字朋友迫不及待的來了。
2、出示課件帶拼音的詞語,帶拼音有點簡單,你行嗎?指名讀
飄浮雹子暴躁灌溉機器淹沒莊稼沖毀災害
3、去拼音讀,你還行嗎?開火車讀
4、放大詞語:
第一遍:齊讀
第二遍:女生讀(與男生比賽讀)
第三遍:男生讀
(二)把詞語放在句子里你還會讀嗎?
1、課件出示句子,理解「飄浮」
(1)指名讀「升到空中…….漂浮」
(2)、課件出示句子2:指導停頓讀
(3)、還有一個詞語朋友也叫漂浮,你們看,這兩個詞有什麼不同呢?
(4)、還有什麼會在天空飄浮?什麼會在水上漂浮?
2、在空中飄浮時,我是一朵朵美麗的白雲,來到地面我的脾氣就不一樣了。他坦白地告訴我們說(出示課件)
(1)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齊讀)
(2)你能從這句話中找到一組反義詞嗎?(溫和——暴躁)
(3)你們家裡誰脾氣溫和,誰脾氣暴躁?
(4)你知道文中的「我」溫和是什麼樣嗎?看看圖片你就知道了。(出示課件)
(5)(出示圖片)啊!它暴躁起來掀起巨浪,簡直是太可怕了!
(6)你看「躁」的多難看呀,手拿一個木棒子,大口一張一張又一張的,還直跺腳,我們快給他換換偏旁和他告別吧。(生自由說)
(7)、老師把你們找到的字編成順口溜,讀讀吧!
伸手會做操,有水能洗澡,火烤很乾燥,嘴多噪音吵,著急暴躁就跺腳。
3、水的脾氣時好時壞,好的時候是什麼樣呢?
(1)出示句子: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指名讀句子)你知道什麼是灌溉?
(2)出示「灌溉」課件,莊稼缺水了,要澆水。
(3)把詞語放回句子中,你一定能讀得順,讀得准!課件出示「器」我的長相多有趣,你有什麼辦法記住「器」?
預設:(1)、(加一加):「哭」下加兩個口
(2)、(編一編):一隻大狗看著四口缸。
(3)、(順口溜):上面兩個口,中間一隻犬,下面還有兩個口,喜歡電來愛喝油。
(4)巧計口訣:一條犬四張「口」,各行各業顯身手。
過渡:可他發起脾氣來是什麼樣?
4、出示句子----(女生讀)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
你見過雹子嗎?(課件中出現雹子),你看雨字頭的字還有它們呢。(課件出示)
過渡:他暴躁起來還是什麼樣?
5、出示句子-----(男生讀)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
強調多音字「沒」,「沒」還有什麼讀音?「沒有、淹沒」做個動作來表示。理解「淹沒」。
6(課件)此時發起了大水,莊稼被------(引讀)淹沒了。(理解:「淹沒」)
7、(課件)哎呀,大水又來到了一座座房屋前,房屋被----(引讀)沖毀了,理解「沖毀」。
8、(課件)唉!無情的洪水給人們生活帶來是------災害。
9、這個詞中有一個字老師說一個謎語你猜猜!
課件出示:房子著火了。(災)
再說一個字謎猜一猜:(出示)雨天下包子(雹)
三、律動:讀寫字歌配樂《天地之間》
四、寫字
1、出示課件:讀一讀(指名領讀)將生字按結構歸類(課件演示),
2、觀察
(1)出示課件:四個左右結構的字,看到左右結構的字,你會想到什麼?(一品二比三定位,四看穿插筆)
(2)品頭論足比較兩邊筆畫定位筆畫串門
3、示範指導:(齊背寫字占格口訣)
(上留天下留地,左右能夠神雙臂。)
(1)、指導寫:池
觀察三點水的寫法:h
⑨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件,小學語文課件,人教版
我是什麼公開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浮、雹等11個生字,會寫「浮」和「曬」兩個生字。
2. 會通過觀察偏旁理解「汽」、「飄浮」的用法。
3. 初步了解作者用詞的准確性。
4. 在朗讀為主,課件觀賞為輔的情況下,了解雲、雨、雪、雹子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基本了解水循環的概念。
教學難點:
1 了解作者用詞的准確性。
2 了解雲、雨、雪、雹子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基本了解水循環的概念。
教學流程:
一、 猜謎導入
1、猜謎語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謎語,想請你們猜一猜,老師有兩個要求,請仔細聽:第一、請認真聽清謎面;第二、知道答案以後要舉手,可不要說出來,否則你的答案就被其他孩子偷走嘍!那位孩子聽清楚了?能來重復一下老師的要求?
那麼我們就來仔細聽第一個謎面: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生答,板書:雲)
再聽第二個謎面:千條線 萬條線 落到水裡看不見(生答,板書:雨)
接著聽下一個: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自天上來。(生答,板書:雪)
還有最後一個,耳朵豎起來聽仔細哦:大小冰球光又亮,噼里啪啦從天降。小孩拾起捧在手,慢慢變成水一汪。(生答,板書:雹子)(教學 「雹子」)
真聰明,一下子就把四個謎語都猜對了。小朋友們睜大眼睛看黑板,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四個答案,你發現了什麼?(都是水構成的,都跟水有關,是自然現象)
2、 讀課題,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跟他們有關的課文。(30我是什麼)
(1) 一生讀課題(注意其「什麼」的發音,如有不準的,再請其他學生)
(2) 全班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重點朗讀第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讀准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請你把它圈出來,註上拼音。人坐正,捧起書本,等會兒我請讀得最認真的孩子來讀,開始吧。
2檢查並正音
第 1小節:一生讀
第2小節:一生讀
第3小節:一生讀
第4小節:課件出示第四小節,將生詞放大並變色。
(1) 請學生自己讀讀放大的詞語,再連起來讀讀第四小節。課件出示溫馨提示:1、先讀讀紅色的詞語,不會讀的多讀幾遍
2、再連起來讀讀第四小節
(2) 師出示詞卡,我們先來開一列小火車,如果他讀對了,請你跟著他來讀一讀吧。眼睛看好,耳朵聽牢了!
(3) 請一位學生讀一讀,並隨時正音。
(4) 同桌對讀第四小節 。把這一小節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同桌可要仔細聽哦,你可以做一個手勢,如果他有一個地方讀錯了,就請你用一表示,等他讀完了,請你教教他,讓他把讀錯的詞語多讀幾遍吧!
齊讀第五小節。問:你知道我是什麼了嗎?(水)
3、揭曉謎底並過渡
板貼:原來是可愛的水娃娃啊!今天老師就把其中一滴小水珠請到了課堂上,你們知道嗎?他還是一位善於變化的魔術師呢!
⑩ 語文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教學演示課件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朗讀課文。
2. 了解水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3.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課時安排] 二課時
[雙色AB案]
A案
[設計思路]:
本教學設計將根據兒童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點,以孩子普遍喜愛的謎語導入。在教學生認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課標》隨文識字的要求在讀書中識字。在識記過程中方法多樣,方式靈活,注重培養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講多讀,引導學生明白不同語句用不同語氣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自已感知課文。並利用童趣化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
[課前准備]:
1.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2. 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條謎語,你能猜出謎底嗎?
師說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學生猜,隨機板書課題。
二、通讀課文,隨文識字。
1. 學生帶著問題「我是什麼」試讀課文,並圈出文中生字,多讀幾遍。
2.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仔細聽老師是怎樣把每一個字讀准確的,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3. 學生自由大聲讀課文,藉助拼音讀准生字。
4. 開火車認讀帶拼音生詞卡片,師相機指導正音。
重點指導讀准以下字、詞:
zao zai
躁災
暴躁灌溉沖毀災害睡覺散步飄浮
5. 小組分別交流識字方法。
6. 分小組齊讀課文,要求讀准確,讀流利。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我會寫」中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些字有什麼特點。
2. 匯報觀察結果,相機引導學生觀察重點字的特點,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師范寫字、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沒有鉤;四點底的四點不同的排列方向。
4. 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檢測鞏固識字
1. 點名讀課後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2. 分小組比賽讀,加強記憶。
五、作業
1. 多向交流記字方法(小組交叉交流)
2. 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給朋友聽。
第二課時
一、言語激趣,引入課文學習.
小朋友,聰明的你知道「我」是什麼了嗎?請你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抓重點段進行朗讀感悟.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從什麼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 自己練讀,評議指導:
你的朗讀很流利,你想聽聽「水」自己是怎麼說的嗎?
2.(課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
(課件設計江河裡水流的情景,重點凸現一大滴水珠,並用對話的形式出示它的語言。)
3.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讀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時的不同語氣。
4.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 生自由放聲朗讀
(2). 出示課件:(出示水滴的話)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變的,你能把我的各種變化找出來嗎?
(課件設計與上同,語言內容變化。)
(3). 生自由找、畫,師隨機板書:(汽、雲、雨、雹子、雪)
(4). 出示課件:你最喜歡我的哪種樣子啊,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課件設計出現江河、小溪、大海三處不同的水珠,形態各異。)
學生分別找出不同自然段進行賽讀、點評。
5. 學習第四自然段
水聽到小朋友們讀得這么棒,都想與你們交朋友了。可是他說作為朋友,還想把他的脾氣告訴你們,你們想知道嗎?
(1)小組合作讀第四自然段,老師巡視輔導。
(2)引導學生在反復練讀中體會水「溫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詞語,相機理解「溫和、暴躁、灌溉、淹沒、沖毀、災害」等詞語的意思。
(4)根據自己的體會,讀出水不同的狀態和溫和、暴躁的雙面性,齊讀課文。
(5)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反饋
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麼知識,懂得了什麼道理?適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培養。
四、拓展思維
1. 水是我們親密的朋友,除了課文中介紹的,你還知道水能幫助人們做什麼好事嗎?
2. 說話練習
用「假如我是水」結合課文中介紹的知識說一段話。
五、作業
1. 把今天新認識的字讀給父母或朋友聽聽。
2. 找找水的資料,看看我國水資源情況怎樣。
B案
[設計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點是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合作識字,自主探究、自主質疑,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力。教學中,先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解決課文中會認字,會寫字的基礎知識問題。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自悟課文內容。小組探究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同時,通過直觀課件的幫助和教師情感語言的渲染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在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個性化朗讀和表演。
[課前准備]:
1.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2. 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師生一起做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老師描述班上一個學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讓其他學生猜一猜看是誰。)後,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還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認識他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由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 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
重點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的字音
如:躁、災、「莊稼」中的「稼」是輕聲。
3. 讀書、質疑
再次讀課文,標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詞語、句子)
三、識字
1. 出示課文中會認字11個,引導學生小組互認。
2. 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卡片、生字詞。
4. 出示課後「我會讀」中的詞語進行檢測。
5.分組開始比賽讀、隨機正音,表揚。
6.分男女生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四、寫字
1. 出示「我會寫」中的字,學生自由觀察。
2. 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3.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害」中間的一豎上下都要出頭。
4.師示範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師重點指導「兩點水」和「四點底」的寫法。
6. 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五、自主學習
1. 用學會的詞語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 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邊表演邊讀,和好朋友一起讀。
(充分尊重學生意願,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和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有效地學習。)
六、匯報
各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1. 說說你給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給生字組一些什麼詞)
2. 請你把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
3. 試著表演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啟發思考
(一)出示問題
1. 水是怎樣變化的?可以變成什麼呢?
2. 你除了知道水會變化以外,還知道有關水的什麼知識嗎?
(二)小組討論用什麼辦法能弄懂以上的問題。
(三)交流學習方法
1. 小組讀書,邊讀邊找。
2. 用表格的形式表現水的變化。
3. 用圖示表現水的變化過程。
4. 用畫畫的形式體現水的變化。
5. 用查資料反饋的形式理解水的特點。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方法,給各小組適當指點,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合作探究
1. 學生分小組採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
2. 教師深入各小組,參加各小組的自主學習,因生而易,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確保自主學習的效果。
四、展示自學成果
1. 分小組匯報自學情況。
(1)讀出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2)用圖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狀態。
(3)分小組讀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
(4)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適當改用自己的語言,能簡單復述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就行。)
2. 教師隨機用課件結合學生的匯報,幫助全體學生鞏固認識,加深理解。
3. 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特別表揚會合作,方法新穎的小組。
五、拓展
1. 你還知道水對人類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了解到了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麼你了解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嗎?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樹立環保意識)
六、指導感情朗讀
1. 用課件(課件設計江河裡水流的情景,重點凸現一大滴水珠,並用對話的形式出示它的語言。)「水滴」教我讀書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訴學生為了體現水在不同狀況下的不同表現,我們讀書的語氣、語速也不一樣。
2. 學生進行閱讀挑戰賽。
七、演一演、背一背
1. 請出代表「水、汽、雲、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學上台表演讀,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2. 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八、作業:
1. 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資料。
2. 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水的變化,分別畫出水不同的樣子,並分別配上詞語或一句話。
教後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在這兩套教案的上課伊始,分別採用「猜謎語」和「游戲」兩種兒童喜愛的感興趣的,而且易於接受的形式,導入教學。為學習後面的學習激起了強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樣的閱讀過程中,注入「課評展示」和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邊讀邊理解邊體驗。這一點正是依照《語文課程標准》中「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要求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總結、體驗、感悟。
從學生課堂反映和課後作業情況來看,我的「興趣導入」「注重體驗」的設計效果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