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區分深化主題與升華主題
1
如何區分深化主題與升華主題
在我們的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中,常遇到「深化主題」和「升華主題」這兩個具體概念,很多學生混淆亂用。為此,有必要在教學中澄清概念。
首先,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深化」的意思是向更深的階段發展,如「矛盾深化」、「認識不斷深化」、「深化改革」等; 「升華」的意思是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煉,如「藝術是生活的升華」。那麼,「深化主題」和「升華主題」兩個概念,又應該怎樣解釋呢?
「深化主題」、「升華主題」是提煉主題的兩個層面。「深化主題」是使主題更深刻,更有社會穿透力,更能反映社會的本質。「升華主題」是使主題能更准確地表達對事物的全體的內部規律的完整的認識,完成探尋事物本質特徵的「飛躍」。 升華主題那是一個層次上的區別。升華主題,是寫作過程中豐富和深化主旨內涵,提高主旨意義的重要一環。「升華主題,突出中心」是寫作中的一個常用技法,就是將一個淺顯、普遍的問題,提升到一個精神層面,從而使得文章中心更加深刻、突出。
還是用實例來說明兩個概念的含義吧。 先看深化主題的文例: 比如,一篇題為《路上》的作文,作者看到成年的黑螞蟻往牆洞里搬運食物,同時也看到一隻年幼的黃螞蟻從牆下往牆上爬,多次滑落但仍堅持爬,作者便由螞蟻的百折不撓的精神聯想到自己平時遭受挫折時的氣餒,抒發了這樣的感慨:「這時我感到小螞蟻的身影在我眼前變得越來越高大。一隻小小的螞蟻尚能如此堅強,更何況我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呢?我沒有理由再消沉下去了,」這樣主題就得到了拓展,有了深度,啟迪了讀者,從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如魯迅的《故鄉》結尾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包含哲理的警句,小說在前面揭露了故鄉的凋弊,批判了兵荒馬亂的現實,描寫了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之後,提出的一種強烈的希望。希望人們應該滿懷信心地開辟一條新路,創造一種新的生活。這就使這段文字開拓出了新意,它不僅豐富和深化了全文的主題,而且給人以力量和感召。
2012屆九年級使用的復習資料語文新課標《中考語文新評價(第八版)》P94有一篇《背樓的父親》作品閱讀,寫的是一位父親為供孩子上大學,不顧年紀大和勞累做背樓的生意,這令「我」很感動。小說結尾寫道:「我忽然間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我上學的時候,父親,和他,一樣的拚命。」作者聯想到自己的父親,讓我們感受到天下的父親都是一樣的,都為自己的兒女默默地付出,無怨無悔地扛起沉重的家庭重擔,這是由對文中這位父親的贊美拓展開來,進而贊美了天下所有的父親。文章本來表現「個別」以及「點」的內容的,如果把「個別」
2
「點」所表達的主題擴展到「一般」「面」的范圍,那麼,主題就得到了深化,就具有了廣泛性和普遍性。所以,這一結尾的作用就是拓展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再看升華主題的文例吧。
我們學習了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文中有一處這樣寫道:「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一家人走到一處難走的地方,家中的兩個中年人分別背起了一老一小,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背人是表象,但透過「背人」這一表象,作者揭示了中年人身上應該具備「承前啟後」「尊老撫幼」的人生責任的道理。這樣,揭示了表象背後的深刻本質,文章的主題就被提升了。這就是升華了主題。
還記得餘光中《鄉愁》的最後一節吧。在這首詩中,作者選了四種意象形象地詮釋了什麼叫鄉愁。這些意象雖然都感人至深,但如果沒有這最後一節,詩歌總顯得不夠大氣。最後一節,作者將個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愁,上升到台灣人民不能與祖國大陸團圓的愁緒,這樣詩歌的主題得到了質的飛躍,詩歌也在從小我向大我轉換之間完成了主題的升華。
如《驛路梨花》一文,文章記敘了梨花姑娘等到一些人在密林深處修葺一座小茅屋的事,表現了她們助人為樂的精神。然而作者並未就此打住,而是加以升華。篇末寫道:「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此話先是實寫,點題點人,而後由實到虛,引述陸游的詩句作為畫龍點睛的一筆,梨花象徵了雷鋒精神,指出雷鋒精神處處有,神州大地人人學雷鋒。這樣就使文章的主題既含蓄、深刻、又耐人尋味,主題得到了升華。
B. 升華主題的意思是什麼
讓主題得到再一次的提高,檔次更高一些。
升華釋義: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煉,由低級轉為高級。
C. 什麼叫升華主題
升華主題
「升華」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事物從固態,直接轉化為氣態。例如,例如冰塊在風中,沒有融化,卻在逐步縮小,就是一種物理升華現象。顯然,升華主題表達的含義不是主題由固態變成氣態,因為主題不是一個固體,它也永遠不會轉化為氣體。之所以借用物理學概念來表達,是因為主題在升華的過程中,的確是由一種境界,轉化為另一種更高的境界。
升華主題的常見形式包括:一是由認知——上升為行動;二是由一個點——上升為一個面;三、由具體的存在——上升為一種影響。
D. 寫作文老師講的升華是什麼意思
升華有多種含義。在物理學中,升華指物質由於溫差太大,從固態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的相變過程;在語文的解釋中,升華又可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煉和提高,思想境界的升華等等。
★文章、作文中的升華,意思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E. 語文句子的升華是什麼意思
升華主題是說之前文章並沒有直接點明中心的語句,而在文章結尾直接點明並將此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就稱為升華;深化是之前有點明中心的句子,再次將感情上升更高,如主題是中華名族有氣節,前面點明後贊美其偉大生生不息
F. 作文升華是什麼意思
作文升華的意思: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煉和提高,思想境界的提高、藝術的提高。在作文中,升華為文章的主題升華。
基本解釋
1、固態物質不經過液態階段直接變為氣體。碘、海波、萘等都容易升華。
2、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煉和提高,思想境界的提高、藝術的提高。
3、指官吏升級:十年高卧,一旦升華。
(6)什麼是升華主題語文擴展閱讀:
文章主題升華的方法:
一、由表及裡,通過揭示本質升華主題。
二、由點到面,通過揭示普遍性升華主題。
三、由此及彼,通過觸類旁通升華文章主題。
四、由具體的人事向為人處世的一般道理升華。
五、由個人聯系國家,從個人命運向國家民族命運升華。
G. 怎樣升華文章主旨
升華主題是指文章的主題由淺入深,逐步深化的過程,作者的思想境界從所描述的事物的表象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凸顯出文章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的關鍵所在。將一個淺顯、普遍的問題,提升到一個精神層面,從而使得文章中心更加深刻、突出。升華了主題,作文才具有更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會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能讓我們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學會為人處世,快步邁向成功。
通過聯想,寫出感悟
1.聯想,就是由甲想到乙,它能把眼前的事物,與不在眼前的但與它有關的事物巧妙地聯系起來,要求作者找准所寫事物與所要表達的思想的相同點,進行類比聯想,將文章的基本思想與某一深刻的哲理聯系起來,從而使文章的主題上升到新的高度。
【例如】賈平凹的散文《地平線》,寫「我」小時候一次次地騎車追尋遠方的地平線,而地平線卻像謎一樣,每一次都會在我認為追著的時候,出現在遠遠的地方。而正因為如此,所以更吸引我去追尋。作者由追尋自然界的地平線而類比聯想到追求人生的理想,把兩者巧妙地聯系起來,發掘出「永遠去追求地平線,去解這個謎,人生就充滿了新鮮、樂趣、奮斗和無窮無盡的精力」這個充滿新意的主題。
3、運用象徵手法,提高新境界
這種方法要求作者選取自然界中富有特點的事物進行充分的描寫、議論,然後通過相似的聯想,由自然界的事物引申到人類的社會生活,用自然界的事物所呈現的特點來象徵人的某種精神品質或性格特徵。
茅盾的《白楊禮贊》就是運用象徵引申法使主題升華的典範之作。
《白楊禮贊》先極力表現白楊樹的「正直」、「朴質」、「倔強挺立」、「努力向上」等特點,然後運用相似聯想,用白楊樹來象徵北方的農民、象徵廣大的抗日軍民,由對白楊樹的贊美上升到對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的贊美。升華後的主題使《白楊禮贊》更具有藝術的魅力。
4、由表及裡,升華主題
【例如】莫懷戚《散步》: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莫懷戚的《散步》中,一家人走到一處難走的地方,家中的兩個中年人分別背起了一老一小,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背人是表象,但透過「背人」這一表象,作者揭示了中年人身上應該具備「承前啟後」「尊老撫幼」的人生責任的道理。這樣,揭示了表象背後的深刻本質,文章的主題就被提升了。
5、由此及彼,升華主題
【例如】馮驥才《珍珠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事物之間總是相類似的,有些在其他事物間的規律也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如果在描寫其他事物時,能發現其中的規律並把它提煉出來,用於規范人與人之間的行為,這就是一種由此及彼的升華。
馮驥才的《珍珠鳥》,敘述了自己養鳥的經過。小鳥信賴人,這種信賴創造出了美好的境界。作者從這件「鳥事」想到人事,從而發出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悟。這句提煉出來的哲理不僅僅適用於人與鳥之間,更適用於人與人之間。這就升華了主題。
6、由點到面,升華主題
【例如】周素珊《第一次真好》: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願你珍重第一次。
生活總是由具體的一件件事、一個個人組成的,在事與事、人與人之間存在一種普遍性。我們在作文中如果能由點到面,由具體的某個人、某件事揭示出人類社會中存在的普遍性規律,文章的主題就得到了升華。
H. 什麼是升華主題
升華主題指的是擴大作品所敘事件的意義、提高主題的容量,使文章的意旨能夠進入一個更加開闊、更加高遠的境界的手段和過程。
在散文創作當中,有大量的名篇都運用了象徵寓意的手法。和楊朔的《荔枝蜜》一樣,這類作品都運用了聯想擴展的方法在篇末點明題旨,把主題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名詞解釋:
主題,漢語詞彙,拼音:zhǔ tí,是指文藝作品中或者社會活動等所要表現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內容。在描繪性藝術中,主題關涉個人或事物的再現,也涉及藝術家的經驗,這經驗是藝術創作靈感的來源。語出老舍《四世同堂》五一:「每個演員都極賣力氣的表演,而忘了整部戲劇的主題與效果。」
I. 語文現代文閱讀中,什麼情況下點明主旨、升華主題、深化主題
升華主題是說之前文章並沒有直接點明中心的語句,而在文章結尾直接點明並將此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就稱為升華;深化是之前有點明中心的句子,再次將感情上升更高,如主題是中華名族有氣節,前面點明後贊美其偉大生生不息。
升華是由一個方面延展到其它方面,深化是指加深文章的主題。
主旨就是主題。深化主旨、升華主旨是提煉主題的兩個層面。深化主旨,是使主題更深刻,更有社會穿透力,更能反映社會的本質。升華主旨是使主題能更准確地表達對事物的全體的內部規律的、完整的認識,完成探尋事物本質特徵的「飛躍」。點明主旨,就是明確文章的主題,這是主題鮮明、集中的顯現,一般用開門見山 卒章顯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