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級語文書的內容是什麼
四年級語文書的內容有如下:
1、古詩詞三首。
2、鄉下人家。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5、琥珀。
6、飛向藍天的恐龍。
7、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8、千年夢圓在今朝。
注意事項:
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主動閱讀,而不是強制性地要求學生閱讀。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愛閱讀、會閱讀,平時能主動地閱讀書籍。
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對內容有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接受文字的熏陶,更好地積累知識,提升自身素養。使他們的閱讀興趣日益增長,從而使其閱讀自信心不斷增強,由「被動讀」向「主動讀」過渡,提高閱讀能力。
2. 小學語文都學什麼
小學一二年級是小學的第一學段
一、識字與寫字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要求會寫800~1000個漢字。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6、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3. 小學語文四年級學生學習要求
正所謂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小學一二年級主要面臨的語文學習部分主要是拼音、識字和朗讀。從三年級開始,語文課文內容開始有了一定深度的延伸,語文整體的學習內容由單一字詞句向篇章過渡,字詞逐漸成為幫助讀通課文的工具。
這個階段的重點也轉變為了閱讀和寫作,所以提高這兩項能力就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中之重!干貨來了,准備好!
一、首先,我們要明確:概括是語文能力的基礎。
對於小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現:
聽的關鍵「聽得明白」:是能夠准確抓住別人講話的中心,理解所聽內容的核心內容
說的關鍵是"說得清楚":即逐步地掌握准確、鮮明、生動的口語表達特點,做到邏輯層次清晰,表達自然流暢
讀的要素較多,朗讀、默讀等作用各不相同,主要作用是能夠把握作者從作品深層次中傳達出來的情感
『以上三個方面都是以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基礎』
寫作能力發展也是一個概括化的過程。小學生從「說」到「寫」,從「讀」到「寫」兩個過渡,都要通過書面語言條理化地、生動地表達出事物的內在聯系。這里就有一個綜合提煉的過程,即概括過程。
美國心理學學家克拉森的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於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於機械的寫作訓練。所以,要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從中去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
二、閱讀訓練方式:
1、閱讀訓練:思;做;議;聯等多維度結合
廣義地說,讀、述、唱、畫、演、思、比、問都是閱讀的形式。把他們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讀述結合(閱讀完課文之後復述課文)、讀畫結合(把閱讀的內容以繪畫的形式 直觀展現)、讀演結合(把閱讀和表演相結合,表演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更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作者的意境)、讀問結合(帶著疑問去閱讀,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理解)、讀思結合(閱讀中學會思考,聯想生活中的事物,可以相互交流觀點)、讀寫結合(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閱讀中逐步提升寫作能力)等等。讓學生自己與文章對話,從自我出發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創造性地閱讀。
2、朗讀:讀好人物對話,讀出不同語氣,主要體會作者的韻律、節奏和語感,感受文化之美
3、素材本積累:
當然,在孩子的閱讀過程當中,最好建立一個素材本,孩子平時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好段落都可以摘錄進去,慢慢的提高寫作能力。
理解為基礎,著重從運用的角度去揣摩、體會、歸納作者創作思路,以讀促寫,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三、掌握好的記憶方法:
在孩子背誦課文的時候,還要教會他們掌握科學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例如將課文按照一定的順序分層來背,有些可以調動多感官的刺激,比如感覺、知覺和表象再現的方法,讓腦海中產生連貫的圖像來輔助記憶。
例如:三年級語文課文《荷花》,全文共五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主要寫去公園看荷花;
第二、三自然段描寫的是荷花自然生長下各種優美的姿態;
第四、五自然段分別寫自己觀賞荷花時的想像和感受。
課文敘述的順序是,聞到的(一陣清香)——看到的(荷葉、荷花)——想到的(穿著雪白的衣裳翩翩起舞)。
所以在指導學生背誦這篇課文時,就要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把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印在腦子里,分段去背誦,甚至可以讓孩子把關鍵詞提取出來,在一張白紙上畫出對應的示意圖畫,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流利背誦。
四、教學設計:
傳統的這種以灌注知識為主的教學方法,造就的就是擅長考試而不擅長思考的學生。閱讀是語文的半邊天,因為閱讀和寫作更關注的學生自身對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而他們已經習慣於老師的灌注, 自己很少去主動的思考或者解決問題,
所以說,教學的設計必然是從以往線條狀的「劇本式」設計,走向更加靈動的「板塊式」設計。「教」與「學」,並不是「授」與「受」的單一介紹,而是雙邊互動的辯證關系
1、運用多媒體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閱讀興趣。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增強氣氛,鋪設場景,學校可以成立閱讀小組,定期開展閱讀競賽活動,使學生在樂中學、在做中學。帶領孩子們及時復習,溫故而知新,讓孩子們喜新而不厭舊,經常性的帶學生們復習以前學過的課文。
2、互相點評
當小學生寫完作文後,都渴望被更多的人看到並認可。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們能夠相互點評作文,每個人都親身體會一下「當老師」的癮,他們會覺得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孩子的世界就是這么簡單、純粹。可以讓他們挖掘其他同學作文當中的閃光點,讓孩子能夠進行自我評比,既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也能讓他們能夠相互學習、不斷進步。
3、監督檢查與適當鼓勵有機結合
小學生一般具有學習的熱情時冷時熱、學習自覺性時有時無的特點,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所決定的。加強對學生的監督檢查,是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的輔助手段。
將監督檢查與適當獎勵有機結合,能夠很好的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
五、課外活動:
很多孩子常常會覺得每一天的生活都平淡如水,作文沒東西可寫。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把自己心靈囿於「自我」的一個小圈子裡面,這是和他們的成長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所以說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多多帶他們去體味平淡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細節小事。因為咱們的現實生活中常常是平凡中孕育著偉大,平淡中包含著新奇,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
收起
4. 四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一、背誦
1.背誦時要理解內容,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背,其記憶量也越大。
2.要在讀熟的基礎上背誦,未讀熟之前不要急於背誦。
3.找出背誦內容與自己已有知識之間的接洽,這樣易於背誦。
4.根據自己的實際,擬定背誦的「量」,並要求在必定時間內背出。
5.邊讀邊記,比只讀不記效果好,單純地讀一般要40遍才幹背出,讀記結合10遍就足夠了。
6.背誦時,要注意間隔一段時間後的復背,這樣便不易忘卻。
7.背誦要有恆心。開始背誦時,往往前記後忘,這是難免的。這時千萬不要被暫時的困難所嚇倒。
8.兩個同窗為一組,你背我聽,我背你聽,互相提醒,互相改正,這樣加深印象,更易背出。
9.選擇最佳時間進行背誦,一般清早空氣新鮮,環境安靜,頭腦清晰;臨睡前,背好即入睡,有後來學習內容的干擾。
10.躺著背誦比坐著背誦更易於記憶,因為這時的大腦供血情況良好,但注意不要睡著。
二、閱讀
1.不動筆墨不讀書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讀書過程中,把你以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隨時用筆圈點勾勒出來。在你讀不懂的地方隨時用筆作個記號,待通篇讀完後再認真思考或向別人請教。
2.勤查字典、詞典
課外閱讀時一般沒有老師領導,在這種情況下,同窗們很可能會遇到許多 「攔路虎」。這時你可以請教你的第二任老師——字典,「他」 能幫你掃清閱讀障礙,同時也豐盛了我們的知識。
3.勤記筆記或寫閱讀心得
在讀書過程中,把書中精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充實和豐盛自己的知識。讀完書後,可以把你的感受、受到的啟發寫在筆記本上。這樣不僅提高了你的閱讀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而且還養成了勤於動筆的好習慣。
4.勤於思考,積極討論
讀完一篇文章要回過火來想一想,這篇文章重要寫的是什麼,還要想一想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闡明什麼。遇到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讓別的同窗也讀一讀那篇文章,然後共同討論。施展大家的力量,可較好地解決疑問。
三、作文
讀中學就是要讀懂文章的思想內容、文章構造、文章所要表達得情緒。寫就是要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
按事情發展次序寫事
1、圍繞一個意思去寫,要把步驟交待明確。
2、可以運用「先、然後、接下來、最後」等關聯詞語。
3、還可以抓細節、抓動作使文章更活潑。
按方位的變更寫景
1、我們看到的景物不是靜止不動的一個畫面,沒有一個單純的景物,我們要注意方位的變更要交待明確。
2、寫各處的景物要抓住特色。
3、注意詳略得當。
動靜結合寫植物
1、文中不但要有靜態描寫,還要有動態的陪襯,這樣形象才活潑。
2、運用適當的形容詞,如:ABB、ABAB、AABB式。
3、運用適當的數量詞,如:一根根、一朵朵、一條條等。
抓住特色寫動物
1、描寫動物要抓住它的特色。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其非他物。
2、描寫動物的外形要按次序。
3、可以運用比方、擬人的寫作手段。
警示語
人性化的警示語,對人們有提醒的作用,有易於讓人們接受。
讀後感
可概括為概——聯——議——結。概就是概括你讀的文章的重要內容、中心思想或特受感動的句子,這部分是「讀後感」的次要內容;聯就是接洽自己或社會舉 例談感受,舉1-2個事例即可,正反事例都行,這部分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議就是議論,將你所感的內容與原文相接洽,這部分是「讀後感」的精華所 在,1-2句話即可;結就是總結,談自己的感受,對「讀後感」的總結。
5. 四年級孩子應該學習哪些語文知識
《語文知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
6. 四年級怎樣學好語文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7. 小學語文課,主要學什麼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閱讀
1.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於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用書面或口頭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4. 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課文的基本說明方法。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
6.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美醜。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8. 小學四年級有哪些課程
9. 四年級語文學習內容有哪些
語文學習,無論是字詞、古詩詞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時的記憶背誦。(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
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記憶、歸納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強化。可以練習《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來激發右腦潛能,提高對語文等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
關於寫作能力,在掌握了速讀記憶的基礎上,素材、知識的積累就不是問題了,問題在於多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10. 小學語文都學什麼內容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