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本為什麼應該與時俱進

語文課本為什麼應該與時俱進

發布時間:2022-08-20 00:31:49

『壹』 語文教材應該與時俱進還是傳頌經典

既要與時俱進也要保留傳統文化

『貳』 語文教材更應該傳頌經典,還是更應該與時俱進

語文教材應該傳頌經典,畢竟文化在變而歷史不變。

語文作為重要的教科書材料應該是傳頌國家經典以及文化,隨著社會發現知識文化確實一直在改變,但我覺得應該傳頌經典比較好。語文應該更加註重經典進行學習,畢竟與時俱全的文化在家庭裡面可以學習而經典則不能;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懂得國家經典,因此傳頌經典才是最適合的。

『叄』 求幫助總結幾個辯論賽的問題,我是正方 辯題是語文教材更應該傳頌經典

  1. 第一,語文教材傳頌經典更有利於達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的目的。

  2. 第二,語文教材是傳承經典文化的重要載體。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離開繼承談發展,就如空中樓閣,沒有根基。

  3. 我方並不反對與時俱進,但在與時俱進的同時,我們絕不能忽不重視對經典文化的繼承。

『肆』 在線等質詢問題啊啊急急急!

= =我有個想法 雖然不算是質問 也算是個問題 與時俱進是有必要 語文顧名思義就是咱國家的文學 與時俱進的文學哪裡都有 隨著時代的發展更是數量不可估量 但是經典就不一樣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么悠長的歷史文學經典可是能夠數地出來的 但是與時俱進的文學那是數不出來的; 再說語文本來也有要提高學生們的素質與情操 與時俱進的文學教材更偏向近時代卻忽視了一個國家內涵的修養與歷史 與時俱進的教材只能反映近現代的狀況 文學造詣上卻沒有經典的經典 更偏重與隨意 缺乏中國文學歷史內涵(= =額 這有點誇張 但是現代看小說啥的都能滿足 何必要放進教材啊 語文教材當然要放經典啊 要看與時俱進的就去看雜志小說啊 要是這些都放進去語文教材裡面那語文課本多多都讀不完好嗎......→_→吐槽毛病又犯了) 更偏向一種文學演變的一個里程碑而已 而中國古代文學經典不但講述了那個時代(對於文章在哪個時代反映那個時代的特徵)的精神和文學風格等(哎 大概這樣吧),第三個就是沒有人能保證每個人都會去閱讀經典 但是小說大概所有人都會看 因為通俗易懂 現代小說也是與時俱進的文學產物啊 但是歷史流傳的經典深澀難懂 更是有很多古代文學家的智慧結晶 人總是會更偏向自己易懂的東西 這些根本不需要教師指導就能學習 語文教材顧名思義就是要讓語文老師用來指導學生們學習語文的教材,所以更要注重語文教學的質量,你能說經典沒有質量?那你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學大濕了!嚓!

額 有點多 都是個人觀點 希望有幫助 當然有答辯大神來說更好 我純屬來打醬油的謝謝╮( ̄▽ ̄")╭

『伍』 開學沒幾天,網路上就熱傳語文課本的新變化,課本封面究竟有何變化

開學沒幾天,網路上就熱傳語文課本的新變化,不僅是響應了現在三胎的政策,而且也是對於現在教材的一種改變。

其實現在的二,三胎政策本身就令很多年輕人甚至是父母感到非常的反感,如今甚至堂而皇之的登上教材,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其實他們是覺得有一點點過於的趕鴨子上架了,可能小孩子根本就感受不到課本上這種變化,但是對於很多網友來說,這種變化其實是令人感到有一點窒息的,而且也會讓大人覺得大可不必,直接上教材封面其實讓網友們覺得不妥當。

『陸』 語文教材也隨著時間變遷,你認為是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要說語文教材隨著時間改變,其實無可厚非,我們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運用馬克思的辯證法來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充滿活力和精彩。

所以說語文教材的改變應該是必須的,而且我們也要相信會是越來越好,因為社會是最好的監督力量,大家說是不啊?歡飲評論區留言評論。


『柒』 大學語文教材更應該與時俱進辯論賽二三辯提問的問題

二三辯是攻辯階段的提問,一般會有幾類。
一,根據對方一辯的辯詞抓幾個漏洞,這需要臨場應變能力強,上來就反問,很容易造成下馬威,給對手心理壓力。辯題對你方有利。在剖題階段你們就能猜出對方的立論點。大體是語文不同於其他學科,強調文學素養提升尤其是大學語文。你們可以針對對方一辯的立論抓幾個點。
二,己方有利問題,可以出連環提問。比如,請問對方辯友,你知道新華詞典現在有幾個版本么?連新華詞典都不停校正再版,為什麼大學語文教材不可以?
三,強調己方論點問題。比如,可以從題目提問請對方辯友解釋下什麼叫與時俱進,再告訴他與時俱進被十六大寫進黨章,最後問對方是抱著怎樣的想法不與時俱進的。
等等,可發散的東西太多了,你們自己想想吧

『捌』 急求辯論賽材料:正方:語文教材更應該傳頌經典。 反方:語文教材更應該與時俱進。我是正方

謝謝主席,大家好。
語文教育一直是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重要部分,而在近幾年中,語文教材的編寫似乎漸有去經典化的趨勢。魯迅等名家作品和文言文篇幅減少,而更多以現當代作家的作品代替。這一做法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從而有了今天我們的辯題。而我方觀點是,語文教材更應該傳頌經典。
開宗明義,概念先行。經典,即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作品或著作。語文教材,是中國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今天我方的判斷標準是,經典和與時俱進的作品,何者更適合以語文教材作為載體進行傳播。
首先,語文教材傳頌經典能夠幫助中國學生補足傳統文化內容。據2010年上海青年人文經典讀書工程辦公室公布的調查報告,77.2%的大學生接觸中國人文經典的主要途徑是中學課堂教育。青少年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大多為當代文學,深受學生歡迎的也多為網路小說,青春小說這一類文學體裁,而那些經由時間沉澱的經典,卻因為不夠輕松好讀等原因被青少年冷落。但對於當代文學作品,其中被廣為接受的文章數量相當少,而且作品數量龐大,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往往作品還沒能得到時間的洗練和檢驗,就已經被其他更加與時俱進的新作品所取代,因此難以判斷它是不是真正適合學生學習,也不利於教材的科學修訂。
對於學生們樂於接觸的,為數不多的少量經典文學,事實上也大多經過了當代解讀,例如《水煮三國》,《於丹<</FONT>論語>心得》等。這樣的解讀作品盡管將經典的閱讀門檻拉低,卻也限制了讀者的思考空間,對於青少年來說尤其不利。因此,作為一個強制性的渠道,語文教材中補充擴展的經典作品可以很好地填補學生在這一文學領域的缺失,讓學生們通過系統的學習來接觸未經改編解讀的,原汁原味的經典作品,奠定良好的文學基礎。教師上課的講解作為一種引導,也不會使經典過於艱澀難讀。
誠然,經典文學的確在文學形式和內容上和現代生活存在一定距離,例如文言文,或許於當代已經很少見到和使用,但語文教育絕不僅僅只是教會學生如何使用現代漢語,而是肩負著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責任。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經典文學作品是一個優秀的載體,並且更多地體現了由古至今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內涵。傳頌經典,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學基本素養,更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延續的保證,一個國家氣度和精神的傳承。語文教材的普及型和強制性,決定了這一載體更需要的是奠定根基的經典文學,其任務也更應該是傳頌經典。
綜上,我方已然得證。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本為什麼應該與時俱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5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3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8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8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1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4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3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4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8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6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4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2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5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