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分辨語文倒裝句的種類

如何分辨語文倒裝句的種類

發布時間:2022-08-19 21:15:06

Ⅰ 怎麼判斷文言文中什麼是倒裝句是什麼到裝

古漢語的倒裝句有下面幾種情況:

1、主謂倒裝

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譯文:「你太不聰明了」

2、定語後置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例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掉一石小米。)

3、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

例如: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裝。

4、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副詞、形容詞、動詞片語、介賓片語等用在謂語後面(如果謂語後面有賓語,則用在賓語後面)。是單音節詞的,前面無語音停頓,書面上不用逗號隔開;是多音節詞或片語的,前面有語音停頓,書面上用逗號隔開。意義上對謂語起修飾限製作用,就是狀語後置。

(1)如何分辨語文倒裝句的種類擴展閱讀:

文言文中其他幾種特殊句式:

1、判斷句

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表示判斷的句子,叫判斷句。

現代漢語一般是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用判斷動詞「是」來表示判斷的。但在古漢語里,「是」多作代詞用,很少把它當作判斷詞用。因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藉助語氣詞來表示判斷。

2、被動句

在古漢語中,主語是謂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的句式叫被動句。

3、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詞語或某種成分的現象,是古今共有的。不過,文言里這種現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現代漢語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在古文中也經常被省略。

Ⅱ 古文中倒裝句的類型有哪些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後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後置定語。文言中的定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貧者語於富者曰」「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國。」

Ⅲ 語文倒裝句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謂語的位置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3、定語後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4、介賓結構後置(也叫狀語後置):①、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②、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

現代漢語中常見的倒裝句有:主語和謂語倒置,定語、狀語和中心語倒置。倒裝句主要是為了能夠強調某一事物。

主謂

主語在前,謂語在後,這是正常的、一般的語序。有時也會顛倒過來,謂語前置,這是最常見的變式句,這種現象常見於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謂語和主語之間一般有停頓,書面上用逗號隔開。構成:「謂——主」格。例如:

上哪兒找啊,你?(疑問句)

放心吧,爸爸媽媽!(祈使句)

終於過去了,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統治!(感嘆句)

這往往是為了強調謂語,或者是說話急促而先把重點說出,然後追加主語。主語一般讀輕聲。

定語狀語後置

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這是正常的、一般的語序。有時也會放到中心語之後。後置的定語、狀語限於一些「的」字短語、形容詞、副詞和介詞短語。構成:「中心語——定/狀語」格。如:

許多外國人,到中國游歷的,都特地趕來觀禮這次大婚的盛況。(定語後置,「的」字短語)

農民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愁眉苦臉地清理著破爛的東西。(定語後置,「的」字短語)

頭上插著許多鮮花,橫七豎八的。(定語後置,「的」字短語)

他走上了領獎台,慢慢地,羞怯地。(狀語後置,形容詞)

她站在哪兒,靜靜地。(狀語後置,形容詞)

他醉熏熏地走著,搖搖擺擺地。(狀語後置,形容詞)

同學們都來了,從祖國的四面八方。(狀語後置,介詞短語)

他退休了吧,大概。(狀語後置副詞)

定語、狀語後置往往是為了突出它,因而能使句子節奏更明快、更簡潔有力,可變長句為短句,有時還可以起到強調、補充作用。

有時要強調狀語的中心語,也會把狀語放後:「他退休了吧,大概。」

(3)如何分辨語文倒裝句的種類擴展閱讀:

主謂倒裝

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 了」。

定語後置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①、「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後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臨於泉上」是「翼然臨於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後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②、 「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③、數量詞做定語後置 例: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後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Ⅳ 語文倒裝句的類型

倒裝句常見於文言文,主要類型有賓語前置、主謂倒裝,定語後置、介賓結構後置。
1、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例如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麼」。
2、主謂倒裝
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3、定語後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第一種情況,、「中心詞+後置定語+者」,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臨於泉上」是「翼然臨於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後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第二中情況,「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Ⅳ 求問語文文言文倒裝句怎麼判斷,一點都不會,高中生,,跪求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為了強調謂語,加強語氣
(2)悲哉,世也《公之僑獻琴》
2.賓語前置
a.否定句中賓語為代詞時,其賓語可以提到謂語前面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忌不自信。
b.疑問句中賓語為代詞時,其賓語可以提到謂語前面
(1)吾誰與歸
(2)子何恃而往?
(3)何以戰?
c. 用助詞「之」「是」幫助賓語提前
(1)何陋之有
(2)宋何罪之有?
(3)唯利是圖
(4)唯你是問
3.定語後置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4.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1)投以骨
(2)戰於長勺
(3)祭以尉首
(4)咨臣以當世之事

Ⅵ 如何分辨語文倒裝句的種類 賓語前置和定語後置 狀語後置.

倒裝句式(主謂倒裝 賓語前置 定語後置 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王—謂—賓」「定(狀)—中心詞」,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了前後顛倒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
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後說)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實際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亞父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定語後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並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及:「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等.應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語後置只限於表示修飾關系的句子,表領屬關系的定語則不後置.
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於」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兩個「於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第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如:「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即「以事具告.」這種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動詞賓語,實際就是「以事具告(之).」還有一種民政部要注意,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譯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狀語,又可譯為「生在我的前面」,作補語,一般來說仍作補語,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則一定要作狀語.

Ⅶ 怎樣判斷古文中的倒裝句

古漢語的倒裝句有下面幾種情況:①主謂倒裝(謂語前置);②定語後置(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③賓語前置(賓語置於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④狀語後置,也叫介賓短語後置(狀語處在動詞謂語之後)。

判斷古漢語中的倒裝句的基本方法有三:

首先要按句法,將句子中的語法成分一一劃分清楚。即:按主語、謂語、賓語,以及狀語和補語等語法成份,劃分句子。

其次判斷句子中的語法成份,是否按語法的正常順序排序。即:句子是否按照主語、狀語、謂語、賓語、補語的順序排列。除此外,還要按定中短語、狀語中短語、述賓短語、述補短語的正常語序來判斷倒裝句。如果句子中的謂語在主語之前,就是主謂倒裝句;如果句子中定中短語的定語在中心詞之後,就是定語後置;如果句子中動詞的賓語在動詞之前,或者介詞的賓語在介詞之前,就是賓語前置;如果句子中介賓短語做狀語的短語,放在動詞之後,就是狀語後置。

最後在古漢語的倒裝句中,無論是主謂倒裝,還是賓語前置,乃至狀語後置等,都有著自身的一些規律。比如:動詞賓語前置,其必要條件就是:動詞的賓語是代詞,而且當句子是否定句或疑問句時,動詞的代詞賓語前置。

上述只是判斷方法而已,在實踐中,還得多做相關練習和閱讀相關的古漢語文章,最好是讀先秦典籍。

Ⅷ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如何判斷倒裝句

文言文倒裝句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幾種,判斷的方法就是首先熟悉幾種倒裝句的類型,然後按原文語序翻譯,若不符合現代文的語序,那就是倒裝,再按倒裝句的類型翻譯。

Ⅸ 倒裝句的種類

倒裝句就是將正常的陳述語序加以變化,主要作用是強調被提前的部分。倒裝句可分為全部倒裝和部分倒裝兩種:
一、全部倒裝
將主語和謂語完全顛倒過來,謂語動詞提前至主語之前,叫做完全倒裝(Complete Inversion)。
如:In came a man with a white beard.
Out came his guest.
On the hill stood a little cottage that contained heaps of hay.
There lived an elderly lady whose husband died long ago.
二、部分倒裝
只將助動詞(包括情態動詞)移至主語之前,謂語動詞位置不變,叫做部分倒裝(Partial Inversion)。
如:Only once was John late to class.
Neither could he see through your plan.
So little did I know about him that I was easily taken in by his words.
Doesn't her invitation appeal to you?

Ⅹ 語文倒裝句式怎麼區別

語文倒裝句

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3)定語後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4)介賓結構後置

(1)主謂倒裝 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 了」

(2)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a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麼」 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 b謂賓倒裝 例:何有於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可譯為「有哪一樣」。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二、 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於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四、 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 其他,表示強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3)定語後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一、「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後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臨於泉上」是「翼然臨於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後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 「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三、數量詞做定語後置 例: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後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4)介賓結構後置

一、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 例:何有於我哉? 全句為「於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於我」後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告之於帝」是「於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帝」後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全句為「於南陽躬耕,於亂世苟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南陽、於亂世」後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後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構「以尉首」後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構「以文」後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後置。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分辨語文倒裝句的種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5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3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8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8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1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4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3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4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8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6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4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8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2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5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