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介詞是什麼(語文)
介詞,三大類虛詞之一,前文曾對介詞做了如下定義:名詞之前,表明其後的名詞與別的詞之間的某種關系,例如位置關系、時間關系、邏輯關系等。
理論上,介詞後面都應該接名詞。但隨著語言的發展,很多介詞具有了不接名詞的副詞性用法。
例1:
(1)No ship came in
that bay. (介詞)
(2)No ship came in
that day. (副詞介詞)
例2:
(1)A car drove past
the door. (介詞)
(2)A car drove past. (副詞介詞)
兩例中1句與2句結構完全相同, 僅一個名詞之差, 但傳統語法的句法分析卻截然不同:in和pass在1句是介詞, 在2句卻是副詞。傳統句法分析缺乏從功能角度考慮, 造成介詞和副詞的分類不清。
實際上,介詞的功能和動詞非常類似,介詞接名詞可以認為是其「及物」用法,不接名詞則是「不及物用法」,兩種用法語義同源。
2.介詞用法概述
介詞雖小,卻在英文起著重要的連接和輔助作用。能否掌握使用介詞是被認為能否掌握現代英語的一根標尺,可以說是修煉英語的「上層武功」。
英文介詞有如下特點:
使用頻率高
(1)以《英語900句》為例,10個單詞以下的句子,使用介詞的比例佔一半以上;
(2)10個單詞以上的句子,使用介詞的比例幾乎為100%。
使用范圍廣
(1)可表時間、表方位、表邏輯關系;
(2)與動詞搭配構成動詞短語。以「out」為例,能與之搭配的片語就有600多組。
用法靈活
(1)使表達簡潔、有力、形象,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2)無成套的、固定的觀念與體系,掌握難度大。
盡管介詞如此之重要,絕大部分語法書對介詞部分的講解可謂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緣由大概如旋元佑先生在《語法俱樂部》中所描述的:「在英語語法中,介詞可以說是最簡單,也可以說是最難的東西。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沒有什麼觀念可言,不像時態、語氣、句型等,要求系統地理解,所以在介詞的部分,不會有『不懂的問題』。然而介詞之難,也就在於它缺乏觀念性,不能以一套觀念來涵蓋所有介詞的用法。英語中的介詞雖然沒有多少個,可在短語中的用法卻變化多端。就算有多年英語寫作經驗
⑵ 在語文中什麼是介詞怎麼用
在語文中介詞又稱作前置詞,表示名詞、代詞等與句中其他詞的關系,在句中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
用法: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介詞後面一般有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表示與其他成分的關系。
(2)語文介詞短語接什麼擴展閱讀:
前置詞的分類
(1)表示時間,處所:從自自從於打到往在當朝向順著 沿著隨著
(2)表示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本著經過通過根據以憑
(3)表示目的:為為了為著
(4)表示原因:因由於因為只有
(5)表示對象,內容:對對於把向跟與同給關於
(6)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7)表示被動:被叫讓給使才
(8)表示比較:比 和 與 如同 同
(9)表示身份:作為
上述介詞中的「著,了,過」是語素,不是動態助詞。
⑶ 介詞和介詞短語後面接什麼詞
動名詞和名詞,其中動名詞即動詞+ing形式
⑷ 現代漢語中介詞短語可以做哪些句法成分
現代漢語中介詞短語通常可以作狀語、補語和定語。
介詞不能單獨作謂語或謂語中心,即使組成介詞短語後也不能作謂語,通常作狀語、補語和定語。在一個句子中,作謂語的是動詞。
1、介詞作狀語
狀語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
例如:
從這個月初起,學校開始實行了新的作息時間。
句中介詞「從」與方位詞「起」搭配成介詞固定結構,表示時間的起點,與時間名詞「這個月初」組成介詞短語,在句首作時間狀語。
2、介詞作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補充說明述語的結果、程度、趨向、可能、狀態、數量等。補語可以由介詞短語充當。
例如:
我出生在北京。
介詞短語「在北京」作補語。
3、介詞作定語
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與特徵的。常用「⋯⋯的」表示。
例如:
請在外面的人趕快進來。
其中,「在外面的」修飾「人」作定語。
(4)語文介詞短語接什麼擴展閱讀:
介詞本身不能獨立運用,只能附著於其他詞語前構成介詞短語,充當定語或狀語、補語。
介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質的短語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組成介賓結構,以表示所處、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的詞,可以作定語或狀語、補語。
1、介賓結構主要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從車上下來」「比他高」。
2、介賓結構可以作定語,但要加「的」,如「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在桌子上的盒子」。
3、少數介賓結構可以充當補語,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
但介賓結構不能做謂語。
⑸ 語文介賓短語舉例10條
語文介賓短語舉例10條如下:
1、(今)【對母親】說。(古)白【於母】。
2、(今)【在野外】撿到的。(古)拾之【於野】。
3、(今)【用手掌】蓋著。(古)覆之【以掌】。
4、(今)【在長勺這個地方】作戰。(古)戰【於長勺】。
5、(今)【向我】學習。(古)學【於余】。
6、(今)【在斗宿與牛宿】之間徘徊。(古)徘徊【於鬥牛之間】。
7、(今)【將事情的詳細經過】報告。(古)具告【以事】。
8、(今)【比藍色】青。(古)青【於藍】。
9、(今)【用道理】說服他。(古)曉之【以理】。
10、(今)這幅畫【在北京】買的。(古)此畫購之【於京】。
⑹ 在語文中介詞的用法
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⑺ 現代漢語介詞後面跟什麼成分
介詞後面跟著的是它的賓語。介詞和它的賓語組合起來叫「介賓結構」或「介賓短語」,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質的短語充當。介賓結構短語通常做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處所、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
例如:
「我【在網路上】答題」,「在網路上」是介詞「在」+賓語「網路上」,是答題的方式。
「他【在黑板上】寫字」,表示處所;
「他【於去年】考上大學」,表示時間;
「你【比我】成績好」,表示比較對象;……
⑻ 介詞和介詞短語後面接什麼詞
動名詞和名詞,其中動名詞即動詞+ing形式
⑼ 語文語法 介賓短語和介詞短語有區別嗎什麼區別
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
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
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
在語文中,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
②介賓短語在主謂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可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在英語中也是可以作定語、狀語、補語的。
介詞短語也稱作介賓短語,是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都常見的一種短語。但是,古
漢語中的介詞短語與現代漢語中的介詞短語有些不同之處。現簡述如下,就教於方家。一、古漢語中的介詞短語與現代漢語中的介詞短語在句子中所處的位置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