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機制是什麼意思

語文教學機制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8-18 11:55:49

1. 初中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1、職業素質:將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看待,全面地促進學生成長的角色,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的成長。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2、學科素質:尋求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語文課堂教學價值的價值體教學中,要將語文知識與能力這一顯性目標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

又要能將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隱性目標滲透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實踐活動中,成為學生自身的感悟,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於語文一體。

(1)語文教學機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語文學科培養人的目標:語文的積累、語感、句式、語法、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特別是「思想觀念」。

語文素養的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2. 語文教學案例和教學設計有什麼不同

語文教學案例是教學的片段和你的反思,而教學設計是教學的流程及這個流程的設計意圖。

3.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常規要求有哪些

初中語文教學常規的若干要求
(試行)
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按教學常規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做好備課、上課、批改、輔導、教學評價和教學總結、研究等工作,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制訂教學計劃
1、認真鑽研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和課程標准實驗教材,明確教材的編排意圖、結構、體系、特點,明確教材總體及各分冊的教學目標、任務,結合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科教學計劃。
2、學科計劃內容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要求;教材的重點、難點分析;本學期實施教材完成三維教學目標的設想和措施;教學進度安排(包括對教材內容的調整和補充),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和意見(包括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落實)。
3、開學一周內制訂好計劃並上交學校教導處(一式兩份,一份留底,一份上交)。
二、備課
1、依據課程標准、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每單元、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授課前一定要寫好教案。教案應按單元分課時撰寫,應反映一課的總體內容:①教學目標;②重點、難點分析;③課時安排;④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⑤教學容量、密度和深廣度(包括師生互動內容、時間)安排;⑥主要教法、學法設計;⑦提問和課堂訓練的設計;⑧板書、課件設計;⑨作業布置(包括拓展延伸的實踐性作業和下一節課的預習作業)。
3、要注意預設和生成的平衡,教案設計時要留有讓學生質疑和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評價方式的時間和空間,以便教師上課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補充教案。 作文教案應分指導與講評兩類型教案。①指導課教案:寫作目標、題目或寫作范圍;指導重點;具體要求。②講評課教案:分類統計;優等作文及其特點;差文章及其原因分析;改進和提高措施。
4、要准備好教具,重視發揮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應注重實效。
5、教師在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的基礎上,重視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的備課形式。集體備課要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五研究」(研究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研究雙基和能力,研究教法、學法,研究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研究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6、做好課後小結和分析,寫好教後記,課後分析或案例分析中要總結經驗,反思失誤及其原因,尋找對應策略。課後分析或案例分析每學期不少於10次。
7、教師的教案和教研組(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的記錄,應定期不定期地在教研組和校內進行檢查和交流。
8、備課應適當超前(新教師備課要超前一周)。
三、上課
1、堅持按教學計劃開課(可允許作適當調整),堅持按課程標准要求實施教學。按時上課、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課。
2、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以此途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預習內容包括:①利用詞典(字典)解決字、詞問題;②感知整體(寫什麼,為什麼這樣寫);③復習與新課內容緊密相連的舊知識;④找出疑難問題,並能用簡單符號做標記;⑤利用圖書、網路和社會調查搜集與新課有關的信息和資料。
3、課堂教學基本要求:①教學目標明確,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注意三維目標的具體落實,注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要有語文味。②教學內容要注意與現實生活與學生實際的聯系,講解無知識性錯誤,教學容量和課時安排合理,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③教師要轉變角色和教學行為,要成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師生平等對話的首席,教師要善「啟」善「導」,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恰當;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民主,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重視學法指導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⑤要引導學生感受、領悟、積累和運用語言,要注意學習語言和情感體驗的平衡與結合,閱讀課上要留有讓學生感知、朗讀和背誦課文的充足時間,使學生在課堂既能「書聲琅琅」,又能「議論紛紛」;⑥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各類學生學有所得;⑦多向交流、多向合作、及時反饋矯正,師生、生生互動性強,要合理安排小組討論等課堂活動,注重實際教學效果。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既要鼓勵、贊賞,又要作出科學評價,適時補充、糾正學生發言中的片面或不當之處。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同時,對於學生一時難於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概念及有關背景教師要作適當的講解。
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①以教師的角色轉換為前提;②以學生的自主體驗為方法;③以對話為教學設計的線索;④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⑤以活動為教學板塊;⑥以合作為平台實施教學目標;⑦以鏈接為手段,將學生由小課堂的語文學習引導到大課堂的語文學習中去。
4、用普通話教學。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求准確、明白、流暢、生動,音量、語氣、速度要適當。
5、提倡師生共同完成板書。板書內容精當,布局合理,有利於促思激疑。字形要工整、規范,能對學生的書寫起示範作用,要使最後一排學生看得清楚。
6、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機智和教學應變能力。從教學實際出發,能隨時調整教學步驟和方法。
7、作文教學要重在有效地上好指導課和講評課(按前文所述作文教案中的要求實施)。
8、要指導學生記好聽課筆記,並對聽課筆記作檢查、評價。
9、教師要互相聽課,每學期不少於10節,每聽一節課,要記好聽課筆記,並對該課作出及時、中肯的評價。
四、作業布置與批改
1、布置作業以課程標准、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為依據,作業的難度、數量要適中,注意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要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提倡書面作業與非書面作業相結合,課內與課外延伸作業相結合,基礎題與開放運用題相結合,必做與選做相結合,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選做作業。
2、嚴格訓練,要求作業規范、整齊。字要規規矩矩地寫,書要認認真真地讀;應背誦的課文一定要背好,應做的作業一定要做好。
3、課文後的練習一般通過課堂教學在課內完成(時量控制在15分鍾之內)。課外作業主要指:①教材中的選做作業和課外拓展延伸題;②《課程標准》要求的課外閱讀、背誦和課外寫作。教師對課外閱讀、背誦和練筆,要有布置、有檢查。
4、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次(要求16 次),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每次作文,訓練目標力求單一、具體。要求45學生分鍾內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5、作文要求教師評批的全體學生的大作文四至五篇,其餘作文略批或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學生自評或互評。作文訓練要針對訓練目標有改有批(眉批或尾批),批語要具體,力戒抽象、模糊,字、詞、句的錯誤可指導學生自己訂正、並作好批閱記載。
6、教師要及時、認真批改學生作業,重視作業講評,講究批改實效。作業批改改革實驗,要有利於學生質量的提高,並經學校的批准,方能實施,不允許以任何借口放鬆批改要求。每次批改有成績和日期,成績實行等第制或百分制。
設立「作業批改記載本」,學生每次作業的問題,教師要作記錄和分析,及時檢查、督促學生訂正錯誤,不斷改進教學。
五、輔導
1、充分利用多種反饋形式,掌握學情,及時輔導。
2、輔導要分層次。指導優生要深化知識內容,發揮特長。對中差生要有輔導計劃,分析原因要中肯,尋找知識遺漏、缺陷要恰到好處,措施要得力。
3、輔導中差生的形式多樣化。大多數的問題要集體輔導,個別問題要個別指導,也可採用提供資料、小組共同學習、同學幫助等辦法進行。
4、按《課程標准》要求,切實抓好語文綜合性學習和課外活動:①制訂可行的綜合性學習和課外活動計劃(包括目的、要求、內容、安排等);②規定恰如其分的閱讀量和寫作量。日課外閱讀量為2500字以上;每周課外寫作量為800字以上(寫日記、周記、讀書筆記);③推薦介紹文質兼美的課外讀物;④創造綜合性學習和課外活動的條件(號召學生訂閱報刊,上網查資料);⑤指導學生課外讀寫的方法:圈點批註、拾錦摘要、心得體會、精讀博覽、細讀跳讀、寫稿投稿等;⑥做好課外讀寫的登記、檢查、評價工作;⑦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文學社」,辦「手抄報」和不定期編選「優秀作文選」。
5、作好輔導記錄。
六、教學評價
1、要重視評價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率、鞏固率和運用率。及時檢查教學效果,重視教學反饋。
2、 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要注意使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相結合。
3、學業評價可以採取筆試、口試、開卷、閉卷等方法,要重視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評價和多種評價方式,考試只是評價的方式之一。
4、命題原則:依據《課程標准》和教材,對准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能力兼顧,難度、題量適中,覆蓋面要廣。題目要有確定性(考生明白讓他答什麼,怎麼答,答案應以什麼形式呈現,不使考生發生誤解);思想教育性(作文命題不應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簡明性(語言文字簡潔明了);開放性(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還應有不致引起爭論的確定答案,注重題型更新。命題要與新教材對口,應反映出對綜合性學習的評估。
5、命題方式:①任課教師每人提供一份試卷,由組長增刪試題。②任課教師輪流命題。③組長獨立命題。④備課組集體命題,組長把關。⑤採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或外單位試卷。
6、評卷可由任教者評卷,或備課組「流水作業法」評卷,評卷者要記載必要的數據和各題得分率,進行試卷和教學質量分析、講評,並及時查漏補缺。
七、教學總結、研究
1、每學期期末一定要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一次總結。分為專題總結和系統全面總結兩類。教師在某一教學問題上有較大收獲、體會,並對它有獨特見解,可寫專題總結。系統總結就是對全學期教學工作的成績、缺點和今後打算作全面總結和概括。
2、教師要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認真開展課改實驗,分析教學情況,研究、改革教學,結合教學實踐作好案例分析,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3、努力學習教學理論,結合教學實際,參加教學科研活動,從事課題研究,撰寫教學科研論文。

4. 淺談怎樣上好語文課

學好語文,最基本的要學會聽課,掌握老師要求的知識點。同時,學習要有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如果基礎知識差就每天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2、學好語文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我自己學生時代練習過,現在也在受益。

3、學好語文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閱讀在素材積累上就可以提現出很大作用。有了積累,可以多看看那些優秀作文,找找寫作的思路,要多動筆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語文成績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5. 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哪些如何培養這些素養

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往簡單里說,也就是教給孩子三件事:練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寫一篇漂亮文章.往復雜處說,一個孩子碰到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是一生的福氣,甚至是幾世修來的福氣.我很認同竇老師的說法,那麼,讓我們也努力成為一個帶給孩子福氣的老師吧.雖然我們不一定都會成為像竇老師一樣的特級教師,至少我們都想成為一個帶給孩子福氣的老師.那我們如何帶給孩子們福氣呢,我想第一要素就是提高自身的素養. 教師的素養,是指教師的素質修養,它一般包括教師的政治、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意志、知識、能力、審美以及身心素質等方面的內容.教師的素養既包括教師本身所獨有的內在的特質,同時也包括這些內在特質外化的表現.那麼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素質呢?我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其基本素養從小而化之的層面來看,他不僅應該成為一名教者,更應該成為「一個行者,一個樂者,一個學者,一個智者,一個讀者.」下面我將和大家從語文教師的痴性、詩性、知性、靈性、理性這幾個角度探討語文教師的素養. 一、行者無疆,擁有遠大的職業境界——談語文教師的痴性國家級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王崧舟有一個特別的筆記本,上面摘錄的全是短小精煉、極富人生智慧的故事,這是他從1994年起在病床上開始陸續摘錄的.上面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頭驢子掉進了一口枯井.驢子的主人想不出好辦法去救它,就決定將枯井和驢子一起埋掉.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土落到井裡時,驢子明白了主人的意圖,發出悲哀的號叫.但是,第二鏟土下去時,驢子反而安靜下來.人們發現,此後每一鏟土落下時,驢子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掉在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得更高一點.人們不斷往井裡鏟土,驢子不斷抖落身上的泥土,使自己不斷往上升.終於,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驢子瀟灑地走出了枯井. 王崧舟說,自己很像這頭驢子. 從王崧舟摘抄的這則故事以及他個人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得到啟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努力成為一名行者,要做一名苦行僧,進而在小學教研領域達到如痴如醉的境界,要達到這一境界,我想應該具備以下兩點:第一,要有鍥而不舍的職業追求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危機成了迫使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在許多地方,教師除了面對下崗的壓力外,還要面對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存壓力.目前各地方要求每一位中小學教師都要接受繼續教育,每年要修滿多少學分.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很多教師不得不佔用休息時間參加培訓,這給本來就已經超負荷工作的教師,又加上了一個負擔.對於一些不太發達地區的老師來說還有學歷壓力.為了提高教育水平,國家對教師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學歷能達標,很多老師就得再擠出一些時間和精力來,使廣大教師非常勞累.新課程的實施是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是每個中小學教師都必須面對的考驗.多充電,才不被學生否定.「教師職業危機」的存在不僅僅是「教師崗位的危機」,還體現在教師的「業務素質」危機上.現在,單靠過去的教學參考書和教學輔導雜志來備課已捉襟見肘,如果不抽出時間多方位提升自己,就很難適應新課改對開展綜合課程教學的要求,很容易被學生否認,被時代淘汰. 第二,要有客觀務實的職業規劃在成名教師當中,有些教師不滿足於在學科教學方面已有的建樹,始終「咬定青山不放鬆」,繼續走教科研之路,並把研究的觸角伸到教書育人的各個方面.在理論上,對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實踐上,在做好「經師」的同時,更注重做好「人師」,形成自成一體的教學流派.同時,在對教育有深厚的積淀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學研究和實踐上不斷創新,能高屋建領地審視教育教學問題,最終成為教育「名家」.可以說在三尺講台上「大放異彩」.從那些優秀教師的成長經歷中,我們看到他們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適應階段、強化教學基本功階段、形成經驗和技能階段、成長的「徘徊階段」,最後有少數優秀教師 「成名、成家」.盡管我們每個老師並不是都會成長為教學專家,但作為一名教師,專業化發展會讓我們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快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我們的獨特性使我們成為重要的人,我們的獨特性使得我們被社會需要.所以我們不需要光看那麼多成功的書模仿別人,而是應該找出自己的特性,並勇於接受自己的特性(接受自己的性別特徵、外表、性格、氣質以及作為教師所承擔的責任,甚至包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從而有針對性、按步驟地提高自己. 二、樂者無憂,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談語文教師的詩性人生態度就是對待人生的心態和態度,即把人生看作什麼,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人生和價值觀.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價值觀是被我們的人生態度直接影響的,因此我們只有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才能帶來正確、積極的價值觀.《語文課程標准》中對價值觀的要求是「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體表述有:「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等.從這里可以看出,《語文課程標准》強調正確、積極、向上、美好的價值取向,通過語文學習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使學生成為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具有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由此看來,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對其終身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要有高尚的品格語文教師由於學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點,使我們在塑造學生完善人格的過程中承擔著更重要的職責.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盡量使自己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幟,誘發、引導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每個學生都能認識自身人格發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發揮理智的最大潛能」. 第二,要有高雅的品味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尤其是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對美要有獨特的鑒賞力,對情要有獨有的感受力,對事要有獨到的判斷力.在某種程度上說,小學語文教師最好是個詩人.因為語文是一座百花盛開的園地,這里處處有美,萬紫千紅,美不勝收.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高雅的品位,就會以敏銳的審美感知力,在美的花園中領略到美,並帶領學生進入美的聖地,去感知千姿百態的美,使師生都體驗到審美的愉悅.小學語文教材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充滿美的因素,薈萃了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羅丹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我們語文教師的審美鑒賞力與語文教學質量、教學效果關系密切.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和修煉,提高自身審美鑒賞力,只有這樣,才能從語文入手,以豐富的想像力和較強的審美感知力,開掘並引導學生領略課文藝術形式的美或生活內容的美;才能具有豐富的情感,准確的評判力,從而弘揚真善美,針砭假丑惡,將學生帶到無限豐富、絢麗的審美境界之中;才能按美的規律搞好創造性的教學設計,突出教學的高激勵功能、高效率功能和美育功能.當然,語文教育雖是言語智慧的教育,也是情感的教育.所以語文教育同樣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技術理性甚囂塵上的今天,更需要疏浚語文情感教育的源流,用真情之水澆灌學生的心田.語文教師既要是理性的智者,也應是性情中人.感動別人,先得感動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和學生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的境界.充分地運用美的因素,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高雅的品味還體現在教師的審美品位上,更應體現於語文教學內容的呈現上、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教學程序的設計上.如優秀的詩文往往包含著豐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遠的意境、精緻優美的語言.前蘇聯文豪高爾基在談到他的創作經歷時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最難的是開始,就是第一句話.如同在音樂上一樣,全曲的聲調,都是它給予的.」其實,課堂教學的啟課導入也同樣必須有「未成曲調先有情」的韻致.著名特級教師孫建鋒就是這方面的典範,他在上《做一片美的葉子》時,有個經典的創意: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 生:喜歡! 師:那好,現在我想請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畫一片美的葉子!可以上黑板來畫,也可以在下面畫.願意到黑板上來畫的同學請自己上來! (幾個學生興致盎然地上台作畫,其餘學生在座位上畫.)師:(極富詩意地為學生作畫配上獨白)一隻只嫩生生的小手,在黑板上自由「舞蹈」,一個個「舞蹈造型」——一片片葉子布滿黑板,這僅僅是一片片葉子在展現?不,這是一扇扇心門在洞開,這是一顆顆心靈在舒展,這是一朵朵心花在怒放!每一片葉子都很美!讓我們「做一片美的葉子」吧! (板書課題「做一片美的葉子」)師:《做一片美的葉子》是篇充滿智慧的散文.讀了以後,它會讓你見以前所未見,聞以前所未聞,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會讓你豁然開朗、怦然心動.它很有營養,絕對勝過「腦白金」!想不想好好讀一讀? 泰戈爾說:「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於完美的.」小學生雖然年齡不大,但也經歷了許多事,體味了不少情,而這正是語文教學必須加以關注和利用的資源.理想課堂應是師生間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和相互啟發的過程,師生一起進入文本所營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生:「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葉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讀了這句話,我想到了人的一生也有「四季」:我,就像春天的葉子,嫩嫩的;爸爸就像夏天的葉子,壯壯的;爺爺就像秋天的葉子,黃黃的……(全場掌聲)師:說得真是太好了! 生:由「回歸大樹地下的根」這句話,我想到「落『葉』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樹』」. 師:噢,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句話?這是不是哪一句古詩改裝過來的? 生:是的,因為我曾經背誦過「落花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我覺得,不管是「護花」還是「護樹」,道理都是一樣的! 師:這就叫活學活用!孫老師送給你一片楓葉,這片楓葉是我從北京香山上摘來的!(該生雙手接過葉子,連聲稱謝)生:中國是一棵大樹,把56個民族結為一個整體,每一個民族在中國都有自己的位置.地球也是一棵大樹,把每一個國家結為一個整體,每一個國家在地球上也都有自己的位置. 師:好!你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把書本與現實結合起來了,這叫活讀書!大家掌聲鼓勵! 師:(總結)葉美,因為有樹;樹美,因為有葉.如果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那麼,這棵大樹一定美;如果每一個同學都很美,那麼,這個班級一定美;如果每一個人都很棒,那麼,這個民族一定有希望! 孫老師的課堂教學,其「設計」並不細膩和華麗,但課堂流程卻如此富有詩意!細究之下不難發現,正是由於孫老師精準地掌控了「生成」、「對話」、「情感」等優課「樞紐」,才引領學生一起進入到了曼妙絕倫的境界.這樣的課堂對學生而言,絕不僅僅只是充盈詩意的解讀,更稱得上是飛揚激情的脈動!他說,把課上到孩子們的心裡,在他看來,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情感撞擊;其二,心靈對話;其三,學會分享. 三、學者無限,擁有宏闊的課程視野——談語文教師的知性課程目標是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完成規定的教育任務和學科內容,使學生達到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是根據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制定的.新課標中的語文教師不再僅僅是語文學科方面的專家,更是一個具有廣博學識和開闊眼界的學者.《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這就要求我們要從「三個維度」來具體把握語文課程目標,包括總目標與階段目標.同時,也能作為我們認識、理解語文課程目標的分析框架,成為我們理解語文課程目標的憑借.既要凸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還要關注「過程和方法」,更要「落實知識能力」.「三個維度」的設計強有力地引導語文教師關注「過程和方法」這一維度,尤其體現在閱讀、寫作和綜合性學習等方面. 新課程改變了教科書一統天下的局面,我們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新課程標准特別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強調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關鍵就在於語文教師自身的學養、自身的文化積淀.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掌握這些學科知識,一方面可以作為語文教學有益的補充和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語文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變得豐滿有型,同時也是語文教師自身全面發展和個性塑造的必要條件. 第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一名教師首先具備的基本功是普通話和三筆字,同時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還應具有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自學語文、及時反思、深入教研的專業基本功. 有人說,語文教師既是播音員,也是演員;還有人說,語文教師既是主持人,也是詩人.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語言表達對於一名語文教師是多麼重要.作為一名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我就普通話水平提升的角度來和大家分享普通話學習的體會. 學習普通話首先要熟練掌握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漢語拼音,因為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主要工具,只要能掌握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就會加快學習普通話的速度,提高發音的准確性.其次要准確掌握本地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差別.普通話與地方方言的區別主要表現在語音上.對於不同的地域,這種區別也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對應規律.我們只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掌握了這種規律,糾正方言,正確練習,學習普通話就不是很難的事了.像我們湖北省內的大多數地方在語音方面的主要問題是平翹舌不分,邊鼻音不分,前後鼻韻不分,四個音調之分拿捏不準,容易串調、串聲等. 要學好普通話,還要不怕嘲笑,持之以恆.只要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掌握以上這幾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平時多與用普通話交流的人接近和溝通,注意時常糾正和校對錯誤發音,加強與提高聽、讀能力(最好是大聲地朗讀象報刊、雜志等,效果較佳),那麼學起普通話來就會事半功倍的.總之,把學習普通話的方法做個最簡單的小結,就是多聽、多練、多記、多讀. 在這里,附上幾則繞口令,既能針對我們所處的方言區訓練普通話,也算作一個放鬆訓練: 1、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不要把十四說成是「實事」,也不要把四十說成是「細席」. 2、粉紅牆上畫鳳凰,鳳凰花在粉紅牆.黃鳳凰,紅鳳凰,粉紅鳳凰花鳳凰. 3、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4、 坡上立著一隻鵝, 坡下就是一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 鵝要過河, 河要渡鵝. 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第二,要有完備的知識素養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是每位有志教師的更高追求,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提出了更新更重要的要求,我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人文素養人文性是《標准》在語文課性質認識上的一個顯著特點,並作為一條紅線貫串於整個《標准》之中,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對於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只有學習掌握豐富的文學知識,具備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2、教育素養在學習方式上,《課程標准》強調必須「積極倡導民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在教學及學習方式上的變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教育素養.我們將在下一個版塊來探討教師的教育素養. 3、科學素養科學素養是指人們通過實踐所獲得的掌握和運用科學的能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將不斷融合,與語文學科聯系密切,也必然反映到語文教學內容中來,語文學科的基礎工具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使它的觸角伸到幾乎所有領域.如小學語文第六冊課本中《趙州橋》、《李時珍》等課涉及科學技術知識,而《海底世界》、《春蠶》等課文又涉及了自然環境知識等等.天真的小學生也許會問語文老師:「天為什麼是藍的」,「血為什麼是紅色的」,這些涉及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識,不能因為你是一個語文教師而不去回答.所以必須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科學素養,使小學語文教師對自然科學的某些知識掌握到相當的深度和廣度,才能做到文理滲透、中外滲透、史學滲透. 4、創新素養《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同時《標准》在課程建設上強調大教育觀,即克服語文課程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種種弊端,在大教育觀的指導下,實現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的根本變革,構建開放創新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所有這些都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較強的創新素養.教育要創新,首先要擁有一批具備創新素養的教師,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具有創新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師,才能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培植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意識,鼓勵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激活想像力和創新思維. 5、信息素養《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信息素養,它包括信息意識與信息倫理道德、信息知識以及信息能力.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路操作技能,學會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軟體,開發和利用網上信息資源為教學服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把語文教學內容轉化為信息學習的資源,並提供給小學生,即可以把課程內容編製成電子文稿、多媒體課件、網路課程等,教師把這些信息適時地展現給學生,再加上自己繪聲繪色的描述,就會把學生帶入一個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加深他們對學習的理解. 6、美學素養《課程標准》前言指出:「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在總目標中又指出:「要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所有這些敘述,都給我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語文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純語言知識,還應注重學生情感培養,注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使之成為「完整」、「豐滿」的人,而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境,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較高的美學素養. 7、實踐素養《課程標准》多次從不同角度指出,語文知識的教學和訓練不能代替語文實踐和實踐中的經驗積累.語文教學實踐性的重要體現是加強語文課程內容與課外、與生活的聯系與溝通,變讀書、答問的單調形式為課堂上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這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的實踐素養主要表現在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討論、游戲、表演、欣賞、評價進入課堂,讓語文實踐活動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具備了這些實踐素養,就能將學生真正地帶入語文課程領域,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語文、學會語文、會學語文. 第三,要有完善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是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完成規定的教育任務和學科內容,使學生達到的培養目標,在課程標准中屬於主題部分.課程觀的變革必然帶來教學的根本性變革,為此,教學應成為教師與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語文教學落實新課程觀這一理念,應該積極開發語文課程資源,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生活有多豐富,語文學習資源就有多豐富.第一,應充分發掘我們教師自身的資源.教師自身的課程資源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是教師的人格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其次是教師的視野和能力影響著學生的視野.這要求教師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第二,充分發掘學生本身的課程資源.學生本身的知識與經驗不僅對他本人的成長起重要作用,對於同伴也是一種資源.通過交流與傾聽,從同伴那裡獲得信息和啟示,進而豐富個體的情感和認識,在交互中整合,在交往中探索生命意義、創造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動的目的.第三,發掘學生生活世界中的課程資源.學生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其中反映學生眼中自然世界的自然性資源,也有學生對社會生活認識的社會性資源. 從一開始,於老師挎著盛有水果和蔬菜的籃子走進教室,藉助與班主任的簡單對白,營造了一個既貼近生活又極其真實的准備招待客人的教學情境.小朋友那新鮮、好奇並略帶懷疑的目光,證明了於老師巧妙的導課已激發了他們的興趣,並鎖定了注意力.接著,於老師又從「我買點東西准備中午招待客人」入題,到課中「我該怎樣用這些東西招待客人」,至課尾「就按同學們說的去招待客人」,各環節前後呼應,首尾圓合,不僅學生的口語交際動機與口語交際活動徜徉在環環相扣的口語交際情境之中,而且這步步深入的訓練,也順應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語言發展過程.臨近課終,於老師又藉助班主任的參與,以「借籃」為跳板,出人意料地拋出個「節外生枝」的「分類裝籃」問題——用兩只籃子裝這些東西.浙江省特級教師周一貫將此喻為「神來之筆」,說它既與生活實況相符,又寓分類的邏輯訓練於其中,可謂一石二鳥,為整堂課的結局錦上添花. 四、智者無惑,擁有高超的教育技藝——談語文教師的靈性新世紀的語文教師既是一個教育者,又是一個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教育學科類知識可以幫助語文教師展開科學的教學活動和教育研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有「教育學科類」知識.它主要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對象、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構成,具體可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習論、教育管理論等等.比如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來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掌握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規律和特點,並按照這些規律和特點設計語文教學,選擇語文教學方法,有效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掌握了基本的教育學科類知識不僅可以使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避免盲目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語文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和科研水平.教學過程是學生知識構建的過程,是師生人際關系融洽的過程,是人文關懷中愛心的交互,更是教師適時適事地調控教學進程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要有激動靈活,人性化的教學機智.在現代教學條件下,教師教學機智處理得是否得當,不僅成了教學成敗,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更是尊重學生,激發個體積極性,轉變教學因素的重要手段.

6. 初中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教學能力

首先,要擁有廣博的知識。
語文這個科目與其他課程相比,知識十分博雜,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成果都要涉及。所以,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擁有廣博的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博古通今的老師,本身就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活的知識庫。這對學生來說,當然也是再好不過的一大幸事了。教師融會貫通,旁徵博引的講解,來自於自身厚重的語文積淀,從而也能大大激發起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第二,應具備較高的教學藝術。
再高深的知識,總是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傳授給學生的。所以,課堂操作能力是必須具備和不斷提高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形象地概括了課堂教學藝術的特點。故此,教學要注重方法,靈活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突出生動性和趣味性,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而不是經常板著一副臉作深沉樣,卻無法將知識傳授並內化為學生的能力,這樣做的效果,往往是茶壺里煮餃子,滿肚子的話說不出來—— 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眾所周知,陳景潤作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曾經因為摘得「歌德巴赫猜想」這顆數學王冠上的明珠而享譽世界。然而,由於他不善於表達,也不善於總結並熟練運用教學技巧,在當中學數學老師的時候並不是一位受廣大學生歡迎的老師。可見,課堂操作能力和教學技巧,對於一名中學老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巧妙的設疑,精巧的教學設計以及靈活機動的教學機智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加以總結、豐富。
第三,學習能力。
學習不僅是學生的事,也是老師的事。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新,我們的頭腦也需要不斷更新,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知識激增,作為語文老師,如不在知識領域不斷豐富自己,就會有落伍的危險。以前曾經有這樣一句話:「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身須有一桶水。」而如今,這句話成了: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長流水。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才能勝任不斷變化著的教育新形勢。所以,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是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面對的一項任務。 老師的學習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自考,函授等,這是純知識層次的進修。除此以外,還應該包括課堂教學的相互學習、交流、合作與提高。對於教師來說,教學藝術的互相學習與交流,有著與知識進修同等重要的意義。當然,新的教學技術的學習也不容忽視。英特網,電腦課件製作以及遠程教育資源的學習運用,也在不斷豐富著我們的課堂教學。 第四,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7. 如何做好一個機智的語文教師

摘要: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珂說過:「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徵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那麼作為教師如何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隨機調控?可從保護孩子自尊心,借題發揮;創造性調整教學方案,因勢利導;巧用得體小幽默,親近學生;利用自己的錯誤,巧妙施教等四個方面來加以分析,以做到教學機智的正確運用。
關鍵詞:教育機智 因勢利導 親近學生 巧妙施教
在一次小學語文新課程備課會上,我聽了一堂課,雖然做課者在古詩文教學中體現出了新理念,但也暴露出了語文課堂上缺少教學機智這塊硬傷。 課例:課堂上五年級的孩子正在學習《楊氏之子》一文,因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孩子們在朗讀上免不了不知如何斷句。年輕的語文老師范讀時,讀的是字正腔圓,抑揚頓挫。師范讀後問學生:」你覺得老師讀的和剛才這位同學讀的有什麼不一樣?」一生站起來脫口而出:「剛才同學的朗讀和老師一比,簡直是天差地別啊!」這一說完全出乎教師的意料,被評的學生滿臉羞慚地坐在那兒,老師則呆立那兒,在黑板前「掛」了好幾秒鍾,很不自然的進入了下一個環節的教學。 這課例不禁引發了我對於語文課堂教學機智的一些思考。 那麼何為課堂教學機智呢?它在課堂教學中又處於什麼重要地位呢?我特意翻查了《教育大辭典》,它是這樣定義的:教師在課堂孝學中面對復雜的教學情景,迅速 、准確、靈活地做出判斷、處理並保持課堂平衡的一種心理能力。它是教師靈活性與機敏性的統一,是一種應激的智力活動過程,它要求教師運用教學機智,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偶然事件的干擾,立即改變教學傳遞系統的傳輸程序(如教學計劃教案、資源),重新擬定教學步驟的一個過程。 那麼作為教師如何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隨機調控,以做到教學機智的正確運用呢? 下面我就這個問題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加以分析: (一)保護孩子自尊心,借題發揮 范梅南指出:「教育機智不僅僅在於以巧妙的主式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術,更應該關注兒童成長的環境和過程,保護孩子的脆弱性。」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不恰當的語言、行為都會傷害孩子們脆弱的心靈。教師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情感,借著出現的問題,伺機發揮。課例:一次,一位教師在講授詩歌《我想》,介紹作者高洪波的時候,有位學生開玩笑地問:「老師,高洪波和鄭洪波有什麼關系嗎?」這時另外一個學生在下面起鬨,「有什麼關系啊,高洪波爺爺可是作家,可是鄭洪波是個差生!」同學們聽了都哈哈大笑。面對這個突然的局面,那位教師冷靜地思索了下,然後說說:「誰說沒有關系呢,高洪波爺爺和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有關系,他寫的文章我們都很喜歡,而且我相信鄭洪波同學也喜歡,或許還讀過他的不少作品呢!對嗎,鄭洪波同學?說不定啊,以後他還會成為一名大作家,我們大家還要找他簽名呢!」這時同學們又笑了,但笑的感覺已經變了,鄭洪波同學也面帶會心地微笑重新抬起了頭。多麼高明的教學機智,教師一番巧妙的言語,不僅保護了孩子的心靈,或許還讓那孩子揚起了希望的風帆。 (二)創造性調整教學方案,因勢利導 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對此,作為教師首先是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借班上課,常常因不了解該班的學生而出狀況。一個有教育機智的教師則能因勢利導,隨機應變,創造性的調整教學方案。例如一次一位教師去某班執教《楊氏之子》。上課伊始,她問學生:「你們讀得懂這篇文章嗎?」誰知全班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全讀懂了。」這完全出乎老師的預設了。他只好臨時改變了教學方案,問道:「那你們猜猜老師在預習這篇文章時有那此地方不懂?」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一下了被調動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猜起老師讀不懂的地方,這樣一來文章的重難點就迎刃而解了,學生也真正讀懂文章。真正好的語文課是教師教學機智的結果,是創造性的發揮想像,勇於創新、大膽取捨的結果。 (三)巧用得體小幽默,親近學生 開公開課,面對濟濟一堂的聽眾,教師和學生都免不了緊張。因此,如果在這緊張的課堂氛圍中,教師能適當加些得體的幽默,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不僅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幽默精神。在一次學區公開課上,我上課的班級四(1)班,據說這是一個極其活躍的班級。可是那次原本在門外還嘰嘰喳喳的學生,一進若大的教室,看見後排眾多的聽課老師竟全都鴉雀無聲了。對此現象我卻忽視了,急急忙准備上課,課堂氣氛可想而知。與此相反的是第二堂課,這是一個平日就非常沉悶的班級,課前授課老師一進門就明顯感到了壓抑的氣氛,卻見他不慌不忙,一下讓學生觀察自已和他們原語文老師的不同,一下讓學生猜老師喜歡怎樣的學生,學生慢慢的卸下緊張的面具,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8. 小學語文新課改應該怎麼教

經常觀摩語文公開課的影像資料,往往會遭遇這樣的尷尬:語文課不像「語文」了。比如說,教《〈物種起源〉導言》,老師卻花了近一個教時來展示通過網路搜集到的許多跟「物種起源」相關的素材,如「達爾文學說與新達爾文涵義」、「達爾文的考察經歷」等。給人的感覺,這是一堂用現代媒體介紹生物進化知識的生物課,並不是語文課,由於教學內容的移位,使「概括觀點」、「篩選信息」、「理解難句」、「體會作者科學精神」等這些真正的語文目標反而旁落了。其實,這種現象,在許多文體的教學中普遍存在,如《神奇的極光》變成了「極光圖片」的展示,《時間和空間的旅行》變成了異想天開的幻想……

這樣的課聽得多了、看得多了,不由地總在思考一個問題:語文課,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我們究竟應該建構什麼樣的語文教學內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縱深發展,越來越多的一線語文教師在逐漸理解、消化新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也普遍地存在著「對著新標准,苦想教什麼;捧著新教材,不知教什麼;舉著新理念,還教老一套;搬著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麼」的現象。於是,有人感慨語文教學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師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麼」的內容,有人驚呼語文課教給學生的大多是「偽知識」,也有人感嘆語文越教越不會教,越教越不知道該教些什麼。

是的,我們矚目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新理念,而我們也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心新課改的實踐。面對著在教學實踐中遭遇的諸多困惑與尷尬,誠如寧波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榮生博士所言:「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現在應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上來。建設達成新目標的新內容,是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當前最為重要也最為迫切的任務。」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那麼「語文教學內容」應該是什麼呢?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尚文、李海林等人認為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言語形式,「言語形式是更本質、更關鍵、更主要的東西」。而王榮生認為:「語文教學內容,是教學層面的概念,從教的方面來說,主要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實踐中呈現的種種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創新。」顯而易見,後者是從教學實踐的層面上來衡量語文教學內容的。

作為我國大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語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近年來,王榮生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他指出,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建設,大致包括「語文知識」的重構和「語文教學內容」的反思兩個方面。而建立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教學分析和研究框架,對具體的教案與教例加以分析和研究,無疑更有利於促使教師自覺反思自己的教學,並在反思中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進而推動實踐中的語文課程改革。從這個角度而言,新近由廣西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語文系列叢書》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該叢書的「語文系列」正是由王榮生博士主編,共有8個分冊,包括《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這部理論著作和中小學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綜合性學習等領域的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

《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一書詳細論述了在新課標指引下的語文教學內容建設,旨在建立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語文教學分析和研究框架,可謂是整套叢書的「理論統帥」。在扼要介紹了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時代轉型的背景後,著者對語文課程目標、語文課程內容、語文教材內容、語文教學內容等基本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礎上,從對語文課程內容的認識、語文課程內容的教材呈現、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生成等角度展開論述。他指出學校語文知識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如在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小說,除了被擰幹了的「人物」、「情節」、「環境」三個概念,事實上已沒有多少知識可教了;詩歌,在感知、背誦之外,只有體裁(如絕句四句、律詩八句、幾種詞牌名稱)、押韻等屈指可數而且極為表面的知識;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似知識又似套話的幾句說法,以不變應萬變;戲劇,除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套路簡介,再不見有像樣的知識等等。

而討論語文教學內容問題,又必須與語文教材聯系在一起。王榮生博士認為,由於我國的語文教材是「文選型」,教師習慣於「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造成了「選文」頂替著課程的現實狀況。這樣一來,「教什麼」的得當與否幾乎完全依賴於語文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對學生需要什麼的診斷能力,其致命的軟肋就是對語文教師個體的完全依賴。如果教師的語文能力和教學能力達不到可依賴的水準,那麼也就不可能產生適當的教學內容;而教師不同,教學內容也就不同,演變成「隨便有什麼內容」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既然「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它應該蘊涵著教師參與課程研製、用教材教和教學為學生服務等理念。當然,在深入剖析問題根源的同時,著者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如他將語文教材里的選文,大致鑒別出「定篇」、「例文」、「樣本」、「用件」四種功能,指出按選文的四種功能有區別地組織教學可能是改善語文教學的一種可靠選擇。

在《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一書搭建了理論平台的基礎上,《小學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小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初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高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中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等七個分冊緊緊圍繞教師投入新課程教學的切身需求,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在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語文綜合性學習等領域具體呈現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語文教學分析的研究框架。豐富的教案、教例的呈現,以及獨特角度的分析無疑會為廣大一線教師有效地學習和借鑒優秀教師的經驗提供切實的門徑。如由褚樹榮編著的《高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主要解決高中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內容(即「教什麼」)問題,兼顧教學形式(即「怎麼教」)問題,是一本關於閱讀教學行為研究的著作。在對當前的高中閱讀教學現狀的描述中,著者指出閱讀教學中存在著求新奇傾向、多媒體傾向、課題化傾向、無目標傾向、非語文傾向等一系列新問題。在本書的「實踐示範」部分,著者精心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古代散文、詩歌、戲劇、小說教例和現代散文、戲劇、小說、詩歌、實用文教例,而且還以同題多人教的形式對比鑒賞、點評這些優秀教例的精彩處。又如朱水根編著的《小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在上編「展示與借鑒」中,援引著名教師張萬化、賈志敏、竇桂梅、葉存玲、支玉恆等人的成功教例,詳細論述了「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來教」的問題。

作為我國第一套從教學內容建設的角度來研究教案、教例的系列著作,《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語文系列》的出版無疑會引發更多關心語文課程改革的人們積極思考、解決「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這一重要問題。隨著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深入,在反思與實踐中,我們對於「語文教學內容」的認識必然會越來越明晰。

【相關鏈接】廣西教育出版社與這套《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語文系列》同時推出的,還有王榮生、徐斌艷主編的《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數學系列》。該系列包括《新課標與「數學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初中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高中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4種。與「語文教學內容」長期以來遭遇的「不確定」的尷尬不同,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已經或者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在「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等新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們越來越關心具體課程內容的變革以及為何發生這些變革、在實踐中如何實施這些內容等問題。而這套「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數學系列」恰恰是以「數學教學內容」為抓手,緊緊圍繞教師投入新課程的切身需求,以對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具體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變化的理論依據,並且以實例分析如何設計新內容的教學活動。在清晰的理論架構下,呈現豐富的教案、教例,以此搭建起分享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困惑、自評與互評教學實踐、專家型與新手型教師互動的平台。 2005年6月9日第8版

9. 黃厚江:什麼是真語文

為什麼要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

•黃厚江

1978年,一場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在中國大地掀起,這場大討論帶來了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也帶來了思想大解放的寶貴經驗:用討論的辦法推進解放思想,人們暢所欲言,探討問題,弄清是非,實現思想的解放。受此啟發,本報於去年底今年初進行的真語文大討論是為了在全國教育界、尤其是語文教育界探討「什麼是真語文」「語文課該怎麼上」「語文課堂的主體是誰」等問題,試圖通過對當下語文教學種種亂象排沙簡金,以推進我國語文教育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之下的健康發展。

「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從字面上看似乎是詞語反復,實則不然;因為在當今的語文課堂上,有些語文課上的並非是語文的內容,所以我們才要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黃厚江在《為什麼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中認為,語文課不能充斥聲色電光、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萬象,這樣的語文課不是語文課。要讓語文課以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為目的,讓語文課回歸語言的本質。由此,我們認為: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是真語文的核心。

本文是繼2013年2月27日福建師范大學孫紹振教授《真語文拒絕豪華包裝》一文後的又一深入推進,是真語文大討論的階段性成果。希望全國語文教育同人進一步參與討論,共同努力,廓清相關語文教育理念,找回語文課堂本真,探索語文教學真諦。

錢理群先生說:「改變語文教學方式,是當務之急。所謂改變教學方式就是要『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我不知道先生的言論是否和我多年的說法有關,但針對語文教學嚴重的異化現象,我們始終旗幟鮮明地倡導和實踐本色語文教學。在研究和實踐中,我們形成了系統的語文教學主張和有效的實踐操作機制。「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一直是本色語文最最核心的主張。《語言文字報》發起的「真語文」大討論,是一場撥亂反正、探求語文教學本真規律的學術活動。在我們看來,「真語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

那麼,什麼是「語文課」呢?或者說什麼是「真語文」呢?我認為,它的基本要求是: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

以語言為核心

語文學科有其區別於其他學科的價值和個性特徵。葉聖陶先生明確論述:「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語言運用本領的。」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也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的基本任務是學習語言運用,母語課程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對母語的熱愛,學習母語運用的能力,這應該沒有爭議。

問題並不這么簡單。在一些語文課上,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語文;在很多語文課上,什麼也沒有,只有授課老師所看見的那個「語文」。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由於語文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和廣泛性,很多人對語文課程的核心元素的認識是有偏差的;由於「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有人以為語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語文;由於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有人認為語文就是人文,人文就是語文;由於語文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人以為語文就是文化,文化就是語文;由於語文必須關注人的成長,有人以為語文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語文;由於語文要訓練學生的思維,語言和思維總是緊密關聯,有人以為語文就是思維,思維就是語文;由於語文對人的感情有著很大的影響,有人以為語文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語文;由於文學是語文很重要的內容,有人以為語文就是文學,文學就是語文……

如果我們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語文課其實就是一對矛盾,即言和意的關系。讀和聽,是由言得意;寫和說,是以言表意。當然,言和意之間也是一組共生關系,所以本色語文的教學機智主要就是共生教學法。若從課程的立場角度看,言應該是更為核心的因素。

什麼是以語言為核心呢?即一切教學活動要充分體現語言元素,要緊緊圍繞語言展開。具體表現為語言解讀、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共生。即使有其他的教學安排,也必須是為這些語言活動服務的。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從語言學的角度看,這里的「語言」或許應該是「言語」,或者是其他一個不同的表達。我們這里只是採用了大家比較習慣的表達,而沒有對這個概念進行深入推敲。

以語文活動為主體

課堂教學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它是由一個個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組成的。事實上,現在很多的語文課堂不是由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組成的,而是內容的堆積、問答的羅列、形式的呈現、概念的演繹和結論的傳遞,甚至就是一個個題目和一個個答案組成的一堂課。從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由語文活動組成。

什麼是語文活動呢?首先應該是語文的活動,而不是其他的活動。語文的活動,就應該是以語言為核心的活動,聽說讀寫應該是基本形式,但很多語文課卻把大量時間花在其他活動上。比如教學《晉祠》就通過視頻參觀晉祠這處名勝,教學《木蘭詩》就欣賞美國電影《花木蘭》,教學《北京胡同》就成了北京風情展,就成了北京胡同、上海弄堂、蘇州小巷的大薈萃,教學《五人墓碑記》,還要讓學生表演毛一鷺抓人的現場情景……對上述現象,批評者不少,這里不再多說。很顯然,這些做法都不是語文的活動,或者主要不是語文的活動。

其次,語文的活動一定要「動」。有些課,看起來都是圍繞語言展開的,但卻是靜止的,是僵死不「動」的。既沒有教的動,也沒有學的動。可以說,告訴式、問答式、陳列式、概念式、練習式和結論式仍然是語文課堂比較普遍的現象。

所謂動,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即對學生的語言學習和運用要有具體明確的要求。我們常常看到有些課堂上,教師的確也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讓學生概括文章的內容,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可是怎麼說怎麼概括,全不清楚。結果學生愛怎麼說就怎麼說,愛怎麼概括就怎麼概括。這有什麼教學價值呢?這就不算是語文的活動。

所謂動,還要體現學習的過程,尤其要體現學生自己閱讀、自己體驗、自己思考、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完善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有些課堂一問就答,一答就對,一呼百應,這就是沒有過程。過程要有層次性和階段性,過程要經歷曲折和失敗,過程要體現學生思考。在和老師們談什麼是學生主體時,我們說學生主體很簡單,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教學,就是學生的事讓學生自己做,就是讓學生做該做的事,讓學生做能做的事,包括做失敗的事,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活動。我們看到有些老師的教學,就是讓學生找答案。找到答案,萬事大吉。不注重過程,不需要過程,更不關注過程,這就不是學習活動。

所謂動,還指教師的動。盡管我們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經歷,但並不否定教師的主體作用。所以,對於教學主體問題,我們一直主張語文教學(甚至包括所有學科)是雙主體。我們經常說,教師上課,不是領導布置工作任務,而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周密的考慮,而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能夠發揮教師的角色作用。所以,從教師的角度看,學習活動就是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始終發揮自己的作用。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出具體合理的要求,還要對學習過程做出及時中肯的評價和具體有效的指導,提供及時的幫助,帶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

所以,語文學習活動既不是給學生一個知識的結論,也絕不是搞一個看起來轟轟烈烈的學習形式,而是學生和教師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都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行為和教學行為。

最後,語文的學習活動一定要活。所謂活,首先是活動形式有一定的原創性。這里的原創,就是強調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組織活動,而不是機械的公式化的程式化流程,更不是照搬別人的活動。我們有些老師喜歡照搬所謂名師的做法,喜歡模仿公開課、獲獎課的做法,結果常常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有些老師總希望語文教學能有一個或者幾個模式。這是對語文教學的特點缺少認識。任何教學活動只有針對特定的教學情境才會呈現出它的效果。生硬模仿、生搬硬套、死套模式都不是真正的學習活動。

所謂活,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活動慾望。這就要求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針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展示語文學科的特點和魅力,還要求語文學習活動具有必需的活動空間。比如,問題探究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但有些只是簡單的「有沒有」或者「是不是」,就使問題失去了活力,甚至有些問題的提問就暗示了答案,更失去了討論的價值。錢夢龍先生多年之前批評過的「白求恩同志是哪個國家的人?不遠多少里來到中國?他來中國為了干什麼?」之類的問題,還是常常看到。有些分組討論的探究問題,只要看看課文,答案就顯而易見而且沒有多元解讀的可能,甚至就是到課文里找幾個句子。那樣的分組討論,只能是裝模作樣。近年來,閱讀教學中的語言活動受到了大家的重視。但很多語言活動,只是對課文內容進行簡單轉述或敘述,缺少活動空間,更沒有語言活動的張力。狹小的思維空間,僵化呆板的活動形式,並不能真正給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帶來活力。

理想的語文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應該具有共生性,即具有現場的再生性,學習資源和活動形式都在活動中不斷豐富。一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共生。理想的學習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激活的過程,在互相激活中使學習不斷深入。更為普遍的應該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激活。完成學習活動的過程,應該是學生互相激發興趣、互相激活思想、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過程,學習的內容也因此而豐富,學習的過程也因此而豐厚。二是言與意的共生。無論是讀還是寫,成功的學習活動,可以通過語言的活動而豐富深化對意的理解,通過對意的理解而加深對語言的品味,豐富對語言的感受,豐厚對語言的積累。

以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

我們倡導的本色語文,主張「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但絕不是狹隘的語文觀,並不是簡單地立足語文教語文,而是以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提高為根本追求。

從不同角度,可以將語文課分出不同的境界。我們認為,從語文教學內容的角度,可以把語文課分成三個境界:一是語文課上只有語文,緊盯著語文教語文,看看是語文,想想還是語文,除了語文就是語文,幾乎是非語文勿視,非語文勿聽。這是語文課的一般境界。語文課上什麼都有,聲色電光、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萬象,要什麼有什麼,就是找不到語文的活動。這是語文課的最差境界。我們心目中語文課的最高境界是,看看什麼都有,想想都是語文,應有盡有,一切又都為了語文,一切為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毫無疑問,抱著狹隘的語文觀是教不好語文的,也是學不好語文的。但這看似相似的最差境界和最高境界是很容易混淆的。就像文言文教學,有人把讀參考書的譯文混同於功力深厚的串講一樣。都是「看山是山」,一是未悟,一是參透。

所謂的「看看什麼都有,想想都是語文」,從相對宏觀的角度看,就是處理好語文和非語文的關系,語文和生活的關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關系,考試和素養的關系,人文與工具的關系,內容和形式的關系,讀書和做人的關系,核心內容和拓展延伸的關系等等。從課堂教學內在因素的角度看,則主要是言和意的關系,讀與寫的關系,聽與說的關系,聽說和讀寫的關系,聽說讀寫和思的關系,聽說讀寫思和語言的關系,以及教與學的關系等等。能和諧地、恰到好處地處理這些關系,語文課就是高境界,必然有利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如果刻意誇大其中一點,就會使語文課堂呈現出一種畸形的、異化的、甚至是非真實的狀態。

如果我們套用新課程的理念來認識這個問題,所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或者所謂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讓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語文課中得到學科化的體現。有知識學習,有知識積累,能給學生該學的語文知識,能給學生有用的語文知識,能夠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為語文素養的培養服務,能夠用正確的知識觀進行語文知識教學;有明確具體的語文能力訓練,有語文能力訓練的合適形式和適當方式;更主要的是,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學生自己的閱讀、有自己的寫作、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積累了語文學習的經驗,悟出了語文學習的特點,掌握了語文學習的方法;而且在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豐富了情感世界,提高了思想認識能力,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度,確立了自己正確的價值觀。我想,這也就是提高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以上是我們對本色語文,也是我們認為真語文「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這一基本主張的闡述。當然,還有許多內涵,因為在其他文章中多有涉及,這里就不再重復。

10. 語文新課程評價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摘要]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是教學評價的兩個方面,必須把兩個方面的問題都處理好,才能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在把教學評價的重心由考試成績轉到教師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上來的同時,必須注意教師的課堂教學華而不實等問題的出現。對學生的評價,要把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家長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
[關鍵詞]教學評價 教學行為 自我評價

語文教學評價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廣義的教學評價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評價,二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這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兩個方面,必須把兩個方面的問題都處理好,才能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一、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

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首先,有一個評價重心的問題。《修訂大綱》明確指出:「對教師的評估,要重視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不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依據。」目前,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絕大部分學校糾正了過去的錯誤做法,把對教師的教學評價的重心轉移到了教師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上來了,這種轉移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不過,實現了評價重心的轉移,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評價目的就可以順利實現。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能過分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技巧和少數優秀學生的「出色」表現,否則容易導致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華而不實
過去的教學評價,都把教師作為評價的主要對象,把教師的語言、板書、提問技巧、內容安排和教學機智等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而學生的課堂表現或學習效果則很少考慮。這樣,不少教師的課堂教學出現了如下現象:有的教師幽默風趣,學生哈哈大笑,但笑聲過後什麼也沒學到;有的教師組織師生交流、生生討論,課堂「熱鬧非凡」,但熱鬧過後,學生掌握的知識和形成的語文能力並不理想。應該說,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能力素質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但是,這些因素畢竟是達到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對於上述問題,也有不少教師認識到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又滑向了另一個誤區,那就是過分關注少數優秀學生的表現,使課堂教學評價偏離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原則。這種誤區的出現,往往是因為我們把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少數優秀學生身上,過分重視課堂教學內容的容量和密度,過分重視教師對教學內容挖掘的深度和廣度。小學語文教學,不是培養「精英人物」和「早慧天才」的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那種少數優秀學生「獨當一面」的教學不是我們期盼的教學,而是華而不實,有違教學良心和責任感的教學。
2.不能過分看重某一課堂的評價,否則會影響評價的科學性、准確性和實效性
目前,各級各類的優質課、觀摩課、研究課、示範課評得風風火火,其落腳點大都是「一堂課」。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因為,教學工作是一個系統工作,其中每一堂課,都只是系統當中極小的一部分。任何一堂課,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師素質,無論是學生活動,還是教學效果,相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系統來說,都只是極小的一部分。雖然,有時候能「一滴水見太陽」,但是更多的時候,通過一滴水見不到太陽。所以,過分關注一堂課,很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質量,即使得出一個結論,也沒有多少實際價值。更為嚴重的是,過分看重一堂課的評價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工作正在逐步脫離語文教學系統而「自立門戶」。其具體表現是,評價者為評價而評價,被評價者則為接受評價而專門安排「公開課」。為了求得優良的評價結果,教師一改往日面目,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形象包裝。更有甚者,為了一節課,執教教師涉及的學校和地區往往成立「智囊團」,幫助教師包裝。所有這一切,在日常教學中絕不可能做到。所以,根據這樣的課作出的評價一般不能反映平時的教學狀況。
3.教師參與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不夠,不利於教師主體作用的發揮
教學活動具有雙主體性,即學生是主體,教師也是主體,只不過教師主體作用的發揮是為了服務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以教師為主體。遺憾的是,在課堂教學的評價活動中,執教者往往處於被評、聽評、無條件地接受別人評價的被動地位。有時,即使有自評環節,往往也是表表教育思想、說說自謙之辭。這說明,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意識不強,激勵、引導教師參與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外部條件還急需改善。
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對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提出了許多的建議和要求,為使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真正產生其應有的作用,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嘗試。
1.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家長評價相結合
傳統的教學效果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學生是評價的客體,在評價中處於被動地位。新課程倡導教學評價的主體的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等等,使評價成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互動的過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願,讓家長參與評價,使他們能更直觀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情況,有利於教師和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學業水平。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也要讓讓學生參與評價,培養學生評價的意識與能力。我們要建立起「四級評價」體系:一是自我評價,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自己找准今後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了解他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三是教師評價,教師用鼓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表現,鼓勵他們進一步發展。四是家長評價,了解自己孩子的學業水平,並配合學校教學。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四級評價」體系中,教師必須從評價重圍中跳出,站在評價的制高點上,關注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這既是減輕教師負擔的可行方式,更是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
2.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評價建議中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即過程評價,他包含的內容很廣泛的,包括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興趣、習慣的評價等。為了便於操作,我們把過程評價理解為在一個較長學習過程中,分階段對每一階段內的學業水平所進行的終結評價,由這些多個階段性評價組成整個過程評價。我們所進行的每篇課文學完後的學生自我評價,相對於這篇課文的學習來說就是終結性評價。而對於單元或學期來說就是過程評價,為使過程與終結評價相結合,我們在單元學習內容結束後,讓學生再一次進行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這樣,我們既使評價方式實現了多元化,又能讓我們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機制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08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87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5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9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2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1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4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78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2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2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2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92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2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07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6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