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初二語文他傳怎麼寫

初二語文他傳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8-18 00:59:24

Ⅰ 他傳應該怎麼寫

傳記,文體名。亦單稱傳。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下面是查查通作文網為大家整理的他傳600字
他傳600字
看人與看物的道路一樣,有時需要變換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處,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這樣的心態只能使自己越來越自卑。換個角度看自己是我們需要掌握一種認識自己的好方法。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在課堂上做手工,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做一隻鴨子。全班學生紛紛把做出來的鴨子交給老師並得到老師的誇獎。唯有愛因斯坦遲遲才交他的手工活,老師看過之後高高舉起,用嘲笑的口氣對全班同學說:誰見過世界上比這更丑的鴨子嗎?全班同學鬨堂大笑。愛因斯坦站起來大聲說:「有,同學們。「他從抽屜里拿出一隻更丑的小鴨子高高舉起,「那就是我第一次做的鴨子「。若愛因斯坦因老師和同學的嘲笑而自卑,永遠抬不起頭,他能成為一代科學家嗎?

一個人總能在某一處勝過別人,而在這一處上又總會有更強的人勝過他。學會欣賞每個人會讓你受益無窮。智者尊重每一個人,因為他知道人各有其長,也明白成事不易。傻瓜都鄙視他人,一半出於無知,一半因為他所中意的總是最差的。

人們說:「上帝在為你關閉一扇窗戶的同時,(新年見聞)也必定為你開啟了另一扇窗戶;在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必然會在另一方面得到升華。」每一種才能都有與之相應的缺點,如果你屈服於它,它將像暴君一樣統治你。推翻它的辦法是一開頭就要看準究竟是什麼樣的缺點。要像那些因你的缺點而責備你的人那樣注意它。你要成為自己的主人,就必須學會自省。一旦這主要的缺點投降了,所有其它不足都會隨之而降。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也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明星

Ⅱ 他傳怎麼寫300字

她傳
她很好看。琥珀色的瞳孔在陽光的照耀下特別清亮,像定格在了一個畫面似的,久久不能忘記,這是我第一眼見她。

的確,字如其人,後來再次注意她,是因為那一手好字和一腦子奇妙又美麗的世界。只要你離她近一點,會看到她的世界很美很美。

一直到現在,我們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無話不說。之前的一個學期,我的歷史分不高,所以總分也上不去,那時的我很苦惱,後來有節歷史課我們坐在一起,她在筆記本上寫的那句話我現在還記得:萬丈高樓平地起,成功只能靠自己!是啊,那句話點醒了我。

後來的金秋藝術節,我們坐在一起聊了好多。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會有一些說不出來的難受,或是某件事,或是某句話,或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你看她表面酷酷的,但內心也會有脆弱的時候。她總是很會安慰人,還會經常說一些勵志的話。

她很美,人美心也美。

Ⅲ 他傳怎麼寫(要提綱)

他,出生了。他玩迷你世界了。他被他爸媽弄死了(腳動滑稽)

Ⅳ 想知道他傳怎麼寫

他傳主要分四部書寫:

第一步,簡述人物概況。寫人物傳記時,開篇要簡述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貫、家庭情況、學業成果、事業建樹等等,讓讀者能快速地對所寫人物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初步的印象。

第二步,詳細介紹人物的重要紀事。這里主要是介紹人物的主要成就。這些成就可以是工作事業上的成就,也可以是學業科研上的成果,還可以是人物高遠的志向、夢想以及為之做出的努力過程。

第三步,現今的狀況。這一步需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人物還健在,則可以簡述其近況,在什麼地方做著什麼事情,最近的計劃是什麼,下一步的安排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目的等等。

第四步,人物的評價。這一般寫在結尾,可以是作者從個人角度出發,發表自己對這個人物的看法。也可以是其他人,比如他的親朋好友對其的評價。

人物傳記的內容必須要具備這三個特徵:

1、真,真就是真實可靠,符合歷史事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2、信,是對人物的記述也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公是公,過是過,不虛構渲染,不隱惡揚善,不拔高溢美,也不貶責降低。

3、活,活就是生動,傳記寫作傳記不能阿諛奉承,又要獨有匠心,有內容,可欣賞,把內容寫的飽滿,情感豐富。讓人看到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有情緒的「活人」。

Ⅳ 人物傳記怎麼寫模板內容是什麼

人物傳記的具體編寫方式就是先需要去介紹這個人物的生平。

然後介紹人物的背景以及介紹這個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有做過什麼偉大的事情,有做過什麼突出的貢獻,都是可以寫到傳記裡面的。

然後這樣子的話,可以讓閱讀這篇文章或者閱讀這篇書籍的人大致的對這個人物有一定的了解。然後就是在以下的內容。

就是要去介紹這個人物所發生的一些事情的詳細內容,就是可以按照時間順序或者空間順序去進行記錄,然後就可以寫好一篇人物傳記。

並且在人物傳記裡面的模板內容就是某某人出生在某某時間,然後某某人在什麼時間點做出過什麼樣的突出貢獻,以及他受到多少多少人的愛戴等等。這就是人物傳記的一個簡單的模板。

Ⅵ 怎樣寫他傳

LZ,一、談讀後感的寫作「他傳」是個不規范的提法,是相對於「自傳」而言,所以只要不是自傳,都是他傳。
你在網上搜索任意一個名人的傳記,只要不是自傳,就都是答案。

(一)什麼是讀後感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二)讀什麼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簡·海麗說:「每天給孩子讀哪怕只是10分鍾的文學作品,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大有裨益的。」

讀什麼,問題像是不復雜,卻相當難答。因為,如果話說得過於概括,比如「開卷有益」,什麼都可以讀,意思自然也不錯,可是不能實用;如果轉到另一極端,說得過於具體,困難就會更多, 一言以蔽之,說「要讀好的」。這像是一句近於濫調的模稜話,卻不得不說,因為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如果取法乎下,所得自然只能是下下了。傳說王羲之學書法,起初以衛夫人為師,總是不能滿足,及至北上,看到漢魏名家碑版,才卓然成家。其實衛夫人也是「上」手,王羲之不滿足,是因為還有「上上」。學作文是一理,說極端一些,如果你誦讀的文章就不通,或者百孔千瘡,就算你學像了,也不過是不通或百孔千瘡。要好,必須取法乎上,最好是上上。過去的古文家,如明朝歸有光,一生用力於《史記》,這是取法乎上上,所以造詣能夠超過一般人。這里只是舉例說明,讀好文章是寫好了的必要條件,甚至是充足條件。

到此,同學一定要追問,怎麼算好呢?這又是個一言難盡的問題。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這有不很相信世人評論的意味。但是不管作者同意不同意,既然給世人看,世人總是要評論的;而評論則常常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同是陶淵明詩,寫《詩品》的鍾嶸不大看得起,到唐宋就成為高不可及; 這樣說,文章就不能分別高下了嗎?自然不是,比如古代的庄、列、史、漢、唐代的李、杜、韓、柳,宋代的歐、曾、三蘇,無論就作品說還是就作家說,幾乎都承認是大手筆。這樣評定,標準是前面曾經談到的,一方面是內容好,深刻,妥善,清新,能使人長見識,一方面是表達好,確切,簡練,生動,能使人清楚了解,並享受語言美,這里不再詳說。所謂讀好的,就是讀內容和表達兩方面都可資取法的作品。 我們作文是用現代語寫,讀當然主要是現代作品,而 這些,絕大部分還沒有寫入文學史,怎麼 辦?辦法是:

(1)當然是自己能辨別最好。

(2)求助於流行的評論。這常常見於各種形式的文字,雜志報紙上的介紹,書的引言,收入選本(包括課本),甚至出版社的廣告,等等;

(3)向知者求教。知者很多,語文老師,以及老一輩的讀書人,都是知者,自己不知,可以問他們。

選讀物,能夠分辨好壞之後,還有確定類別的問題,就是要讀或多讀哪類作品,少讀甚至不讀哪類作品。當然要先讀語文課本上的作品以及規定的課外讀物。這不夠,為學作文而想多讀,選讀物的時候要考慮以下一些情況。

(1)文體要是常用的,或說容易移用於作文的。舉例說,廣義的散文(包括以記事為主和以說理為主的)比詩歌、小說好。詩歌的語言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有時可以故意晦澀,兩句之間常常斷而不貫,這如果學了來,對作文就弊多利少。小說對話多,描寫多,有些年輕人讀小說多而讀其他文體少,作文拿起筆就想描畫人物、景色,至於記眼前瑣事,說理,即使很淺易的也不知如何下筆,這就是未得其助而反受其擾。我的經驗,在這方面,有時候也難免要捏捏頭皮。比如讀魯迅作品,不少年輕人會感到,小說比雜文有趣味,容易讀,可是就學習作文說,我還是勸你把更多的力量用在雜文方面。

(2)多讀本國作品好;讀翻譯作品,最好選文字格調接近漢語的。理由很簡單,我們作文,語句要是中國味,不是外國味。

(3)不要只圖好玩、省力。這方面,我想舉個極端的例。大家都知道,有不少青少年,還有些中年人,熱心讀書,甚至在車上也手不釋卷,而看的卻總是小人書。看小人書當然不是壞事,不過,如果你看的總是這類讀物而不及其他,想作文有進益就很難,因為小人書的文字是解說圖畫,斷斷續續,而看的人又常常是一目十行,略會其意而等於沒有讀。想學作文就不得不舍易就難,下苦功,多念些講道理的作品。這類作品,初學會感到難讀,沒興趣,但它可以使讀者增長知識,鍛煉思路,學習說理手法,這正是好的作文時時要用到的。還有,常讀這類作品,有所得,會產生更深厚的興趣,這是學而有成的最有力的保證。

(4)剛才說到講道理作品的難讀,這里還要泛泛說說「難」。選定讀物,有時候宜於故意找一兩種超過自己能力的,用陶淵明「不求甚解」的辦法讀。記得小時候看《聊齋志異》,許多詞句搞不清楚,總的情節卻又像是知其大略,就這樣,過些時候再看,疑問就少多了。這是不求甚解的提高,情況是,難幾次,難的會化為易,易的自然就更易了。有不少青年人不了解這種道理,比如也相信魯迅作品很好,應該努力學習,可是不敢讀雜文,說是不懂。這種避難就易的態度是錯的,應該反過來,因為難,偏偏要讀。敢碰難,使難化為易,學業(包括作文)才能夠大幅度提高。

(5)要靈活處理雜與專的問題。所謂雜是內容、表達、作家都要求多方面,這樣交錯著讀,可以兼收並蓄。但雜之中也容許專,比如讀某一家的某類作品,感到所得多,興趣濃,就可以多讀一些。

以上是談類別問題。還有范圍問題,就是讀多少合適。原則上說,多讀比少讀好,因為所讀越多,融會貫通越容易,越高超。如宋朝王荊公和蘇東坡,是連佛書、道書也很熟悉的。現代人自然還可以超過他們,因為他們不會外文。這是說,如果有條件,無妨古今中外。如果真能古今中外,博覽之後能吸收,筆下就有可能融合荀子和亞里士多德而出現謹嚴,融合孟子和西塞羅而出現暢達,

最後,還要知道選讀物的門路,以便擴大選擇面。這主要是目錄學的常識,附近圖書館或文化館的情況,書刊出版情況等。這用不著多大力量,常留心就可以了。

(三)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1、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 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3、 要寫得有真情實感 不要矯揉造作地拼湊感受,要避免公式化。上半篇介紹文章內容,下半篇對照自己聯系實際來個自我批評,最後再來寫上幾句空洞的保證。我們要開放思路,在真正理解原文閃耀的思想火花和藝術力量中真切的感受會驟然產生。

4、寫獨特新鮮的感受 檢查式的讀後感不可取,要盡力寫出有新意的見解來感染讀者。例如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該文一反常人論調,說孟嘗君只是好做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所以真正有治國之才的士一個也沒得到。全文不到一百字,卻被譽為駁論文的「千秋絕調」。

(四)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五)初中生讀後感易犯毛病:

1、用復述原文內容代替感想,常常開頭說幾句文章如何感人,然後就大段復述內容,結尾表決心或提希望。

2、脫離原文,說上一通自己的想法。

3、內容雜亂,東拉西扯,漫無中心

二、談觀後感及影視短論的寫作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藝術,以其生動的直觀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實感而易有廣泛頎賞性。一部優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許多同學在觀看影片後常會有感而發,嘗試寫作影評,這對於提高我們的影視鑒賞能力,端正我們的審美觀念有相當大的幫助。那麼,如何寫好影評?

寫好影視評論的前提是細心觀賞。影視評論不同於書評,書可以反復地看,而影片卻一閃即逝,因此,在看電影時不能漫不經心,而要全神貫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畫面、音樂、對白、音響、表演等方面都要體察精微,並及時捕捉閃光的東西。這樣在寫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一) 「評什麼」

在影片中可評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評主題、評人物、評細節、評場面、評藝術特點、評電影語言的運用等;就多部影片來說,可綜合評論一系列影片,闡明某一時期電影藝術創作的傾向和特點;可綜合某一類影片(如驚險片、探索片等)進行評論;可綜合同一類問題(如古裝片的雷同化等)進行評論;另外,還可以進行電影專評,如平添編劇、評導演、評演員、評攝影、評美工、評音樂等。

面對這些可評的內容,初學寫影評的中學生具體應如何處理呢?最好的辦法是「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抓住影片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最為深刻、最能激發自己寫作慾望的問題來寫,這樣便於對問題作深入細致的評論,忌面面俱到。

影評寫作可以有長有短,可著眼於一部影片的一個鏡頭,也可以著眼於一種電影現象。對於我們初中生來說,要對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評價比較困難,練習寫影評,可從評論一個人物形象、一個情節、一個場面入手,可對演員演技。拍攝技巧、導演意圖、影片風格、色彩、語言、音樂等進行單一的評析。隨著寫影評水平的提高,就可對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學生、教師、軍人等銀幕形象發表看法,也可以從縱向談某一階段電影的回顧或某一體裁電影的回顧,分析其得失;或從橫向談某一風格的電影,如西部電影、賀歲片、娛樂片等,或橫縱向結合,談一個導演的風格,如謝晉模式、張藝謀現象等到。初涉影評寫作不宜貪大求全,而應從一點一滴寫起,思考挖掘,連綴成篇。

(二)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

1、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觀看了《泰坦尼克號》,不能只簡單地敘述這場愛情故事,而要從主人公生與死的考驗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細節,詮釋其深刻涵義。 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如《大轉折》中先後三次出現蔣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國民黨軍隊下一次的失敗,通過三次背影的刻劃,將蔣介石政權日薄西山的局面富於象徵性地體現出來。

3、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4、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 倘若論文,最好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情深深雨蒙蒙》時,有一位同學冷靜地指出編導將熒屏中的軍閥(如萍、依萍的父親)形象拔高了——他遇見美麗的女子就搶來作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們像自己的初戀情人。

5、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穿全文的主線;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幕上的共產黨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農村改革的多棱鏡--電視劇〈一村之長觀感〉》。

我們在寫影評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影視短評、讀後感精選

評電視劇《長征》:細微之處見精彩

眼下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長征》,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該劇呈給觀眾的既不是「爬雪山、過草地」那種「枯燥」的長征,也不是「敵軍飛機大炮、我軍沖鋒吹號」那種「簡單」的長征。而是於戰爭背景下,把領袖們各自的人格魅力都凸現了出來。

長征開始前,毛澤東在軍事上一直處於「次要地位」。當他大膽向中革軍委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時,卻遭到了軍事顧問李德的指責,毛澤東一氣之下,當著其他委員的面,甩手 而去;但他在蘇區雲山寺「賦閑」,讀著馬列著作時,兒子毛毛卻要過來「騎大馬」。毛澤東只好「學習生活兩不誤」,一邊背著毛毛轉圈,一邊捧著書本「走讀」;還有胡班長嫌主席的腳「有味兒」;毛澤東沖著賀子珍發牢騷……「無情未必真豪傑」,編導這樣處理,更加襯託了毛主席後來在領導崗位上的指揮若定時的英雄氣概。而毛澤東的扮演者唐國強也較好地把握了表演上的一個「度」,基本上做到了收放自如,「瀟灑來去」。

尤值一提的是周恩來的扮演者劉勁,他時常憂郁的目光和紅軍當時的處境極其吻合,當李德和博古專權行事時,他忍辱負重;當張國燾扣押廖承志,向中央要權時,他「恨鐵不成鋼」……還有王伍福扮演的朱德,不但形似,而且從外到里都讓你感覺到「這就是朱德」。並且,紅軍將領都叫毛澤東「老毛」,這也是以前影視劇中從沒有過的最平民化的稱呼。

「蔣委員長」這回換成了陳道明,從外表上猛一看,他有點像穿軍裝的「方鴻漸」,可隨著劇情的展開,陳道明便和「老蔣」慢慢貼近了。他可以高罵「你們這群飯桶」!同時又能「屈駕」抬著士兵的屍體「悲傷」給大家看。這才叫「詭計多端、老謀深算的蔣介石」呢。所以,即便陳道明的眼神沒有「老蔣專業戶」孫飛虎陰險,但他一樣把蔣介石這個「反共老手」刻畫得淋漓盡致。 13468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怎麼寫他傳-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又是一個清明節,在這殘疾的老父親的墳前,父親終於如願以償的盼到了日夜思念的女兒,他終於可以含笑九泉了。 幾年前,女兒到省城上高中,女兒是這偏遠的小村子裡四個上學的孩子中唯一的一個女孩,也是成績最好的。女孩乖巧懂事,又漂亮。她的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腿有殘疾。女孩在學校里的情況可想而知,受人冷嘲熱諷,甚至還有幾個調皮的男生找她麻煩。 女兒18歲那年,在放假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個商店,無意間看見了一件衣服。女孩愛美的天性讓她好想買下來,隔著窗子,她看到標價30元。她很清楚,30元對她,到底意味著什麼…… 女兒從來都捨不得花3塊錢坐車回家,總是走上3個多小時,還總是騙父親說自己是坐車回來的。這次回家的路上,她的心情好復雜啊,她不知道該怎樣向父親開口。不知不覺,已到了門口,女兒卻不敢進門。他看著父親從豬圈慢吞吞的移到柳條旁,女兒,再也忍不住眼裡的淚水。女兒擦幹了眼中的淚, 「爹,俺回來啦。」 「回來啦,丫頭。咳咳……」 「嗯,俺去做晚飯啊。」 說完就匆匆走了,也許她是在逃避吧。 晚飯時女兒佯裝著微笑和父親嘮嗑,看似高興的背後不知隱藏著多少的痛楚。收拾好後女兒回到了自己屋。她還在左右為難…… 「丫她爹啊,在家不?」傳來了三嬸的聲音。 「在,有啥事啊?」 「丫頭在家不?我呀是給你家丫頭說媒來啦。鄰村有戶好人家,條件好,咱丫頭又俊,又 幹活,這肥水不留外人田,這部先給你說啊。你看咋樣啊?」 「丫還小,還念書哩。」 「不小啦,人家老王家的姑娘都快嫁了,和丫頭差不多大。再說了,一個姑娘家,上學有啥用啊。這可是好事啊,你好好想想啊。那我先走了啊,好好想想啊。」 「唉,那我就不送了,把門給我帶上就行啦。」 女兒在屋裡聽得一清二楚,她害怕,害怕父親真的會答應。後來,父女倆誰也沒提這事。女兒要走的那天下午,她終於鼓起了勇氣: 「爹,俺……俺……俺想……在城裡買件衣服,30塊……」 「你……」爹很生氣,「你這不爭氣的丫頭,不想念書,乾脆嫁人算了!你有本事好好念書自己掙錢買啊。我辛辛苦苦供你上,我圖啥……當初就不該把你撿回來……」 女兒哭著離開了家,他開始恨父親。女兒很委屈,原來自己是撿的。從此以後,女兒回到學校,更加刻苦了。她發誓,要遠離這傷心的地方。這年高考,女兒考得很好,報了一所北方城市的大學,她決定從此以後不再回家,不再回到這個傷心地…… 臨行前一天,三嬸來了,給了女兒兩件時尚的新衣服,是從店裡賣的。又塞給了女兒5000塊,要女兒好好上學。一天,登門道喜的不斷,晚上,又剩下了父女倆,爹說:「丫頭,出去了,能不會就別回來了,活出個樣子再回來,讓我看看。爹沒多少錢,這些錢你先拿著,等以後爹再給你匯。」 說完便掏出了一大把皺巴巴的錢,就回屋睡覺了。 第二天,女兒走,爹沒有送。女兒是含著淚走的。女兒頻頻的回頭 張望,盼著能夠在看到父親熟悉的身影,可是,沒有。女兒真的傷透了心,她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 今後的5年,女兒沒有回過家,只是家裡時不時寄錢過來,有多有少,女兒偶爾打電話回家,這就是他們聯系的唯一的方式。可是,但女兒每次每次打電話,都是三叔接的,當問道爹時,三叔卻總是找借口說爹不能接電話。女兒也沒有多想。 5年後,女兒已經有所成就了,也找到了一個心愛的男友,男友是大學認識的,畢業後接了父親的職位,經營一家公司,女兒通過應聘,就在這家公司上班。終於,女兒決定要回家,因為現在對父親只有無盡的思念,她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恨過父親。這年春節過後,女兒請了假,在男友的陪伴下,她輾轉回到了家。她走到家門口時,又看到了18歲那年回家時的一幕,一個背影從豬圈走到柳條前,只是,眼前的這個背影不是殘疾的老父親…… 「姑娘,你找誰啊!」身後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三嬸的聲音,女兒轉過身,眼裡含滿了淚花, 「是……是丫頭嗎?」三嬸不敢相信的問。 「是,三嬸,是我,我回來了,我爹呢?」 「老頭子,丫頭回來了。」三嬸喊著院里那個忙碌的背影,那是三叔。 「嬸,我爹呢?」 「呦,這小夥子,是你對象吧,真好啊?」 「嬸,你倒是告訴我啊,我爹呢?」 「你爹……你爹……你走後,沒多長時間,你爹就去了。」 天空好像響了一聲悶雷,把女兒震暈了。 「爹……」女兒撕心裂肺的喊著,靠在了男友身上18歲那年就得病了,他告訴家裡人,不要告訴你,你爹臨終前託人代寫了一封信,他說,等丫頭回來後交給她,她一定會回來的。我這就去給你拿。」 三嬸拿出信來,女兒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丫頭, 等你看到這信的時候,爹就走了。你咋不是爹親生的啊,爹怕你不好好念書,以後向爹一樣沒出息,受苦。爹把所有給你說媒的人都推了,爹想讓你好好念書,不想讓你也嫁個村裡人,向爹一樣過一輩子,爹苦了一輩子,不想讓你也遭這份罪啊!你走那天,爹也想送你,可是,就怕爹捨不得你走啊……丫頭,爹不是不給你買衣服,爹是怕你沒心念書啊。你嬸給你的衣服是爹讓別家姑娘專門買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還有那5000塊錢,有4000是爹讓你嬸轉交的,爹不敢親手給你啊。丫頭,爹不讓他們告訴你爹不行了,爹把剩下的錢給了你三叔,讓他給你分著寄,剩下的錢不多一萬塊錢,我跟你三叔說,如果寄完了,就請他先墊上,別斷了就行啊。丫頭,欠多少,記得還三叔啊。以後啊,爹不在,好你就好照顧三叔吧,就當是照顧爹,是他們照顧我的,記得替我還恩啊。 丫頭你別哭,有啥好哭的,爹一直都在,爹會在天上看著你的。以後找對象啊,要找人好的啊,嫁人了,多照顧公婆啊…… …… …… …… 丫頭,原諒爹,就記得清明時到爹墳前去看看啊。別的時候別去,村裡都說,別的時候去不好,爹平時都不在,就清明那一天啊其,去了也白去啊。等爹看到你了,就會笑了。 丫頭,好好活著,別怪爹啊,爹就可以笑了,你也別怪自己,和爹一起笑,爹不想看到你哭啊。 信終於完了,好長啊,5張。女兒已經泣不成聲了,她好恨自己。很快,她忍住自己的淚,她說:「爹說了,叫我不哭,要不然爹會心疼的,我不哭,不哭……」悲傷哪裡可以忍住,嘴裡喊著「不哭」,但已淚流滿面…… 女兒又多請了假,她要等到清明節,在這段時間,她都在家裡尋找著過去幸福的蹤跡。 清明節是,她來到父親墳前,「笑」著和父親說話……

Ⅷ 他傳怎麼寫

傳記作者在記述傳主事跡過程中,可能會滲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像或者推斷,但和小說不同,傳記一般不虛構,紀實性是傳記的基本要求。

從創作方法看,有的傳記以記敘翔實的史實為主,用語比較平實,稱為「歷史性傳記」;有的傳記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活動的歷史背景等,以史實為依據,但又不排斥某些聯想性的文學描寫,稱為「傳記文學」。

傳記可分「自傳」和「他傳」: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後者是他人撰寫的。

基本特性:

「實用類文本」中的人物傳記,是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

其文體特點是真實性和文學性。其中,真實性是傳記的第一特徵,因為傳記敘寫的是歷史或現實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實姓、居住地點、活動范圍等,寫作時不允許任意虛構。

但傳記不同於一般的枯燥的歷史記錄,它又具有文學性。它是寫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內;它通過作者的選擇、剪輯、組接,傾注了愛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以達到傳神的目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傳記

Ⅸ 八上語文自傳怎麼寫

我姓李,姓氏普通,人亦普通;名新月,想來大概出生那日晚上天掛一輪新月罷,卻與詩人泰戈爾的《新月集》重名,實屬巧合,卻常痴想將來小有名氣。
吾年十三歲,身材瘦小,父母因此沒少操心,本人卻並不怎麼引以為意。就讀於瓊湖中學,已升入八年級。學業甚忙,卻也苦中感甜,科目甚多,然也皆有興趣。班中有閨蜜,放學有死黨,同桌是學霸,對手很佛系。雖壓力山大,卻也能苦中作樂,忙裡偷閑。興趣愛好甚廣,自幼學習舞蹈,古箏,畫畫,書法,然而沒有恆心,又分身乏術,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舞蹈。對於舞蹈,規劃不做為專業,只做為愛好,近十年下來,也愛上了這門藝術。上課不覺辛苦,只當放鬆自己。
在學業方面,沒有多大本領,好勝心卻極強。近日來成績皆不如意,暗地裡很是責備自己,卻也無可奈何。
至於理想,至今還未確定。上語文課時想當作家,上英語課時想當翻譯家,上物理課時想當科學家,上舞蹈課時想當舞蹈家,而有時候又只想當個平民百姓……未來很遠,夢想很多,惟砥礪前行。
凡此種種,當作小傳,不知言辭是否達意,內容是否全面,總的說來,我或許自己也沒了解自己。此卻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小傳

閱讀全文

與初二語文他傳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5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7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7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4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3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3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8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4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8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1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0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