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語文教案教學內容怎麼寫
1.教學目的。所謂教學目的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教學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應選定1~3個教學目的。
2.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3.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4.教學內容的引入。教學內容的引入就是課堂導語。課堂導語是門藝術,它是教與學的紐帶,是讓學生走進教材、掌握教材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巧妙地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5.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為備課的其他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寫教案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分步驟分層次地寫清楚,必要時還應在每一部分內容後註明所需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所講授的內容按預計時間穩步進行,不至於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局面。
6.訓練內容。練習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紐帶,是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更是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因此無論所講授的知識內容是何性質,都應在課堂上安排練習時間,而不應滿堂灌。
7.小結和作業。一個好的教案應有始有終。小結既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又是強化教學重點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作業則是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所布置的課後習題,以便於學生復習、理解、消化授課內容,為學好下一節課的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㈡ 語文教學設計怎麼寫
首先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一篇初中語文例子 一【教學思路】 本文是歷史劇《屈原》的一個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長篇獨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詩。要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正確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點,從而在誦讀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內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鬥志。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戲劇文學的特點──劇本主要靠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徵手法,體會表達效果。 能力目標 培養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1.指導學生誦讀,體味文章氣勢,感受情感律動。 2.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屈原熱愛祖國,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已經通過預習課文,掌握了基本知識。並且通過網路收集了解了本文的作者資料以及寫作背景。具有較好的基礎。但由於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不同以及自身約束能力不同,在對文章語句賞析與情感把握上面仍然較為生疏,且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四【教學重、難點】 ①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五【教學策略】 主要採取多媒體創設情境,合作探究以及獨立思索等方法。既能調動學生各種器官的感受,理解課文,走進人物。又能讓學生提高閱讀欣賞能力,學會合作,在共處中求知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 學習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學媒體:①屈原專題網站 ②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七【課前准備】 學生 ①預習課文,會寫生字、准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②課前藉助網路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的圖片資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
㈢ 語文教案的教學方法怎麼寫
一、教案編寫應明確的幾個概念
1、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培養計劃,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提綱挈領地敘述有關教學內容的綱領性文件.
2、授課計劃
授課計劃是集體研究的結果,由所有任課教師,有關人員集體研討確定,主要通過對學生基本情況的簡要分析,本學年或本學期總的教學任務和要求,教學指導思想、教學改革措施,確定課序、教學目的、教學周次和教學時數、課內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安排,以及教學參考資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選用,形成的教學進度表.
3、教案
教案是為實現教學大綱的具體細化而精心設計的授課框架,也是教師為實施課堂教學而做出以課時為單位的具體行動計劃或教學方案.其作用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的導向、規劃和組織,是課堂教學規劃的藍本.此外,還有三個附帶性作用:一是備忘錄作用.由文字載體保存的信息可供隨時提取或查閱;二是資料庫作用.從長遠角度看,教案中保存著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得的珍貴材料,以及自身的經驗與心得,積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資料寶庫;三是教改課題源作用.教案的豐富案例、精心思索過的問題、教學後的得失體會等往往成為教師選擇教改研究課題的源泉.
4、講稿
講稿是豐富和細化教案中的具體要求並實現教學設想的實質內容和書面台詞,是根據教學內容對教案的具體化.講稿與教案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講稿所承載的是知識信息,教案所承載的是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信息.二是講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知識邏輯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管理邏輯支配.三是在內容上,講稿涉及的是知識性項目,教案涉及的是組織性項目.四是在表現形式上,講稿篇幅較長,教案則是幾百字或千餘字即可.
㈣ 語文測試課教案怎麼寫
語文測試題教案案例
2018-05-08 17:57:34
1、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唱和 (hè hé) 樹冠 (ɡuān ɡuàn) 旋轉 (zhuàn zhuǎn)
蘊含 (yùn wēn) 湛藍(zhàn shèn) 梔子(zhī zī)
2、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1)隱蔽、僻靜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 )
(3)很感興趣地談論。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
3、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療養院里休養。 江岸後面是起伏的山
巒和綿延不斷的樹林。
①這兒的景色真是美極了!
②那兒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靜靜地矗立在錢塘江邊,
④六和塔在錢塘江邊靜靜地矗立著,
⑤帆影點點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點點,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4、讀句子,體會句子的表達方法和感情
(1)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這個句子用了 的修辭手法,把「老橋」比作「 」,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 。
(2)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這個句子用 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 、 這兩位朋友間的 。
(3)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 。從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 。
含英咀華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 )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你好,( )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你好,( )的白雲!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 )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1、按原文在括弧中填入恰當的形容詞。
2、選文採用 、 的修辭手法,依次寫了 、 、、 、 、 等景物,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3、文中劃線的句子是( )句,請將它變為陳述句。
4、文段中的人稱有什麼變化,這樣的變化有什麼好處?
精雕細琢
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斕的美景點染我們的眼睛,燦爛我們的心情,豐富我們的感受……你有過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經歷嗎?試學習本文的寫法寫一段話,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㈤ 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考試的教案怎麼寫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㈥ 教資考試小學語文學科教案怎麼寫
首先要列舉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如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第一學段 (1~2年級) 要求學生會讀、會認,並且能夠正確地書寫生字;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和課文大意,並能和其他學生分享交流,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學段 (3~4年級)要求學生會讀、會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 能夠獨立組詞,掌握重點片語的含義;學生能夠流暢地朗讀全文, 簡單概括文章大意。
第三學段 (5~6年級) 要求學生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並總結概括文章大意;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課文的結構、線索和修辭手法,賞析優美 (重點)句子,理解其含義及在課文中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字卡展示與教師范讀,使學生認識生字,了解生字的結構和筆畫,為掌握生字奠定基礎。通過自主閱讀,勾畫生字,並與同學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通過教師范讀課文,指導生字讀音、片語含義,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通過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游戲的形式,使學生明確課文結構,感受人物角色特點,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總結文章大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活躍課堂氛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習寫字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字形美,感受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精神,提升民族使命感和榮譽感,承擔起保護和傳播優秀傳 統文化的責任,激發學生熱愛漢字的情感,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轉述知識與能力目標。
教學難點:轉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可以是趣味導入、多媒體導入、情景導入等。
2.講授新課:課文類思路: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再讀課文,了解寫作特點,探索課文大意。品讀課文,感悟體會思想情感,賞析重點句子。
3.識字類思路:初讀課文,圈畫生字,學生分享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反饋將生字歸類,剖析生字部件組成、筆畫。再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生字及相關片語在文中的含義。教師示範書寫,突出重點生字、難點生字 (字形易混淆、結構復雜、筆畫順序)。組織學生練習寫字,並給予合理評價和指導意見。
4.練習鞏固: (書寫生字並組詞;利用重點字詞造句、仿寫; 朗讀課文)。
5.總結作業:
教師自主總結:好,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內容。
師生互動總結: 師:請一位同學來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獲。
生:我今天學會了…… 師:非常棒!這位同學總結得非常全面,請坐。
6.作業:要具有實踐性、開放性作業
㈦ 如何寫教案小學語文
1.
確立教學目標 一篇完整的教案必須要有教學目標,所謂的教學目標就是你這一課要達到什麼程度。在寫教案之前這一點一定要考慮清楚...
2.
確定重難點 教學重點就是你本節課必須完成的目標,而教學難點就是相對來說不容易達到但又要求達到的目標...
3.
設計導課 導課指的是你如何導入本節課的內容之中,導課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激趣性導入法、直接導入法、復習舊知識導入法等等...
4.
講授新知識 導入新課之後就開始講課啦!這也是上好一節課的點睛部分,我們必須根據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特點好好設計這一部分。
㈧ 怎麼寫語文教案
篇一
課題名稱
設計者(姓名、通訊地址)
一、概述
·說明學科(數學、語言藝術等)和年級(中學、小學、學前等)
·簡要描述課題來源和所需課時
·概述學習內容
·概述這節課的價值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二、教學目標分析
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該課題預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做出一個整體描述。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准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要注意結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徵分析,比如說是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或是通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說明本課題設計的基本理念、主要採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資源與工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為支持教師教的資源;二是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源和工具,包括學習的環境、多媒體教學資源、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址、認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媒體。
如果是其他專題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的課程,可能還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獲得情況。
㈨ 語文作文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啞劇學會觀察,學會想像,學會表達。
2、培養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能夠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別人交換意見,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3、讓學生在寫作及評改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
一、創設情景,引生入「劇」
1、同學們,喜歡看錶演嗎?想看老師表演嗎?
2、提出要求:認真看,大膽想,合理猜。
3、師生表演:老師(演媽媽)在廚房裡做抄菜動作,一個男學生背著書走了進來,臉帶微笑,從書包拿出一張卷(語文試卷,98分),用嘴巴碰撞一下,做出給(媽媽)看樣子。媽媽側著頭看,似乎看不清的樣子,帶上眼鏡;爸爸一看98分,做出高興樣子,伸出大拇指誇獎,順手夾了一塊肉給他吃,家長簽上了名。男學生唱著歌(嘴巴輕輕地動),搖著頭走了。
廚房門外,站著一個小女孩,臉面不好看,好像有心事似的,慢吞吞走到媽媽面前,好像說:「媽媽,我……」從書包拿出一張卷(語文試卷,只考到26分),媽媽帶上眼鏡一看,只考到26分,臉色突沉降下來,手指用力指著她的頭,把試卷丟掉了,小女孩一下子哭了,拾起試卷……
【設計意圖:一提作文,大多數學生就談「文」色變。因此,為了激活學生心中蘊藏的潛力,教師設置了輕松愉快的師生表演情景,讓興趣引領學生自覺走上「寫作文」的路途。】
二、捅破啞謎,大膽說「劇」
過渡:看到同學們看得喜笑顏開的,一定有許多話要說,老師也相信每位同學都有自己最真切的感受。那麼,哪些情節、人物給你印象最深刻呢?
1、學生自由說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並說明印象深刻的原因及感受。
2、給每個同學機會,同桌之間、小組之內互相說說,盡量說出個性。
學生發言討論的時候,老師可歸納總結:有的同學是將啞劇變成了「有聲劇本」,有的同學則從「啞劇」中挖掘出深層的內涵,發表自己的意見。並通過板書讓學生明白可從「編故事」和「觀後感」兩方面來談。
同時,引導編故事的同學要注意將故事編得具體生動,如從事件、人物、時間、地點等方面說,並重點引導學生對人物的分析。
引導談自己觀後感受的同學要有真情實感,可以從多角度來談,如:關於對考試分數的理性思考;對劇中母親和孩子們的看法;可以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出發談自己的感受等等。
【設計意圖:此教學環節的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自己所見所想來表達。教師引導層次清晰。這樣從解放學生的「口」開始,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活躍學生的思維,更能體現「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體驗。】
二、展示自我,創意寫「劇」
1、是的,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現在就請同學們拿起你手中的筆,把你想說的寫下來,注意為你所寫的內容擬一個適當又精彩的題目。
2、學生靜心寫作,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新課標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適時的激勵和恰到好處不著痕跡的提示,是教師教學的藝術充分體現,同時,也讓學生樂於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