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中國教育為什麼重語文輕數學

中國教育為什麼重語文輕數學

發布時間:2022-08-15 16:32:15

⑴ 誰來談談中國教育

目前教育這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裡呢?就中小學來說,教育體制的改革主要在教育內部,即必須對教育內部的人事制度、分配製度、管理機制、教育思想、思維方式等方面徹底地改革。不更新觀念,不轉變辦學思想,墨守陳規,其它硬體改革再好也培養不出大批合格人才,更培養不出跨世紀的拔尖人才。這里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對教育重新認識,對自我重新認識,對教育應該培養怎樣的人重新認識。

教育體制的改革首先是對教育內部的改革,對教育自身存在的陳規陋習的改革,對傳統的不科學的思維方式、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時還必須對時間觀念重新認識。在此我們就目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談談看法及其對策。

一、教育內部人事制度要改革

目前多數學校的教職員工,特別是農村中學里的教師,大都屬於人才的單位所有制,人才的地域所有制。長此以往,教師孤陋寡聞,知識老化,觀念陳舊。

試想這種井底之蛙式的先生又怎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要使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談何容易。

目前這種僵化的人事制度已遠遠不能適應大社會化,高信息,決節奏的社會潮流,因此教育系統內部的人事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我們建議教育主管單位應允許並鼓勵教師,特別是那些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走出校門,多兼幾個學校的課程,對教師的內部流動應予以松綁,讓教師們經常進行自然地或有計劃地有指導性的優化組合。應該說每個教師都各有其長處與短處,通過經常性的流動與優化組合,知識會越來越充實,經驗會越來越豐富,他們在不斷地組合中,能學到新東西。另一方面,學生也可在各種風格的教師指導下學到更多的東西。對於學校領導也必須打破近親繁殖、地域繁殖的僵化局面。要改變一個領導在同一單位一干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狀況。即使新提拔的領導也不要在原地呆得太久,而應進行異地交流。古人雲:流水不腐,戶樞下蠹。只有流動,才能有生氣,有朝氣,有活力,才有比較,有鑒別,才能椎陳出新。

要使領導和教師有效流動制度化,還必須實行聘任制。否則,流動很可能是盲目而無序的。對於聘任制必須實行縱向聘任與橫向聘任相結合的方針。

所謂縱向聘任,即是在同一單位內,在主管部門的主持下,教師先對領導進行選聘,領導向教師宣布自己任期內所任單位應達到什麼標准,如達不到將受到何種懲罰。中學領導任期最長不超過4年,學校校長在任期一半時應由廣大教職員工對其進行初評,如初評結果很差(50%以上人員不滿意其工作成績),應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予以罷免或提出嚴重警告,同時如果在任期內出現重大責任事故,則應由職工代表大會建議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解聘。如果初評結果很好(60%以上人員對其實績滿意),則應讓其繼續留任,直至期滿。校長任期屆滿後不由全體教職員工對其進行最後評議。是否繼續留任,則視其評議結果而定。

教職工由校長進行聘任,任期應為2~4年。聘任可以視具體情況實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教師也可以視情況應聘或拒聘。如被聘中,則應寫出目標責任書。教職工在任期內如出現重大責任事故,校長則應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對其解聘。任期屆滿,教師可以在本校繼續應聘,亦可到其他學校應聘。

所謂橫向聘任制,就是在一個較大的區域內,跨學校、跨鄉鎮、跨市區進行聘任。甲地的領導或教師可到乙地去應聘。乙地的學校也可以到甲地去招聘校長或教師。通過這種立體的、配套的、雙方自願的人事制度改革,可以打破那種從一而終,毫無生氣的僵化局面,可以充分調動領導與教師兩個積極性。領導可以把主要精力用於學校內部的教學管理與領導組織工作上。教師也可以把全部精力用於教書育人與教學改革上,用於鑽研業務上。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進行及透明度,學校內部必須建立健全各種組織,如工會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婦女委員會、學生會、團支部等組織。建立上述組織還有幾個好處,即有些校內重大事情,可以通過上述組織廣泛徵求意見,集思廣議,力爭將失誤減到最低限度,使某些重大決策具有代表性,有堅強的群眾基礎,這完全符合我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同時可以避免因人情風、關系網的干擾而使某些決策只代表少數人。

二、教育管理要更新觀念大膽改革

多年來,我們一直習慣於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不科學、不合理、不利於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做法習以為常。保守的、封閉的、排他的思維方式、管理模式是創造不出奇跡的。我們必須摒棄那些傳統的不合理不科學的條條框框,去創造出一整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符合國情的管理模式。

目前現行的管理模式是:教育主管部門抓學校校長,校氏抓中層領導,中層領導抓教職工,管理學生。這一管理模式嚴重地違背了教育教學規律。現在是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日新月異,能真正精通一門學科已實屬不易了。如果還用老一套方法管理90年代多學科,多門類的新型學校,那隻能是誤國誤民。因此,面對時代的變遷,面對改革大潮的強烈沖擊,我們必須打破傳統模式。學校內部要依靠各學科的學科帶頭人,要依靠那些骨幹教師,放手讓他們帶頭領導、指導本學科的業務,給予他們必要的權利,認真聽取並採納他們對學校管理、教學改革的建議。要打破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格局。高中、初中、小學同學科的人員要定期相互切磋。校內校外同學科的人員要定期相互交流經驗,觀摩學習。相關學科要相互通氣,取長補短,如語文與外語,數學與理化,歷史、地理與政治,生物與化學等,形成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大學科領尋體系。政教處主要精力用於對學生的政治思想管理,密切配合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教務處把主要精力用於課程的科學排列,組織各種考試、比賽,協調各學科之間的關系,加強學生的學籍管理,負責對外業務聯系與接待工作。校長除了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外,應把主要精力用於抓學科帶頭人,組織學科帶頭人進行教學改革,檢查評比等工作。

學校領導還應鼓勵教師進行創造性勞動,讓教師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於創造性的工作上,多研究教學法,多了解一些國內外有關學科和教育學上的新流派、新動向。領導應倡導並支持教師集體研討教師的教法及學生的學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下應機械地教條地重數量輕質量。

三、要改變打疲勞戰的思維模式

長期以來有這樣一種觀點:時間是無限的,只要我們的學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於是,節假日也不讓學生休息,安排早自習、晚自習、午自習等,整天讓學生處於高度疲勞狀態,而不管效果如何。這種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尊重學生的意願,不尊重客觀規律,一味地強迫學生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做法,表面上學生迫於學校及家長的壓力,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學習,而實際上由於嚴重違背他們的意志,違反教育規律,他們只好在那裡消極蛋工」。長此下去,學生除了掌握課本知識外,還能知道些什麼呢?

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尊重學生的人格,下大力氣培養他們廣泛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主動地,又不怕困難地去學習、去研究,讓他們有時間、有精力、自覺自願地探索未知領域,不可再閉門讀死書了。以往中國學生多次在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成績領先於美國學生,而實際的動手能力卻又遠遠遜色於人家,這種高分低能的學生根本無法去迎接21世紀的挑戰。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放任自流,對他們不管不問,而是要求我們向僵化的思維方式挑戰。這就需要我們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種有益活動。應打破班級界限,按學生的不同興趣,分別組成各種學習小組,相互接觸、磋商、探討。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動口,動腦,積極主動地探尋未知的知識領域。我們可以向學生敞開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讓他們打開眼界,開闊視野,認識到未知世界是不可窮盡的。要使他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到大自然中去,觀察那些我們平時司空見慣,而又不知其所以然的事物與現象。通過上述各種豐富多採的第二課堂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加廣泛,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會更加高漲。

四、變升學教育為素質教育

現在有相當數量的教師知識老化,對於國內外的教改動態,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多年來,在教學法上沒有創新,沒有飛躍。因此教師必須多學習、多接觸當前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一些新方法、新動態、新流派,並結合實際情況大膽地加以應用、創新、歸納、總結,使之成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法。

另外,目前多數學校的教育宗旨在於提高升學率,一切圍繞著升學率,而忽視了素質教育,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品德、體育、行為規范及文明禮貌的教育。這不利於為國家培養合格的跨世紀的棟梁之材。例如許多學校為了升學率,只重視語文及數學等主科,而忽視音樂、美術、自然常識等副科。因為學校或更大范圍的統一考核只考語文與數學,而對一個教師的評價也主要看這兩科的教學成績,結果其它學科的課時被擠占,其他教師對於自己所教的副科也就自然不重視了。

由此可見,學生普遍存在的知識面窄,實踐能力差等問題,皆與上述指導思想有關,因此必須擺脫師生為了升學而教與學的不正常局面,集中精力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世界,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認識,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大膽進行改革,為振興教育貢獻我們的力量。
參考資料:http://www.e.cn/ji_jiao_275/20060323/t20060323_19790.shtml

⑵ 為什麼現在的學校,學生對語文沒英語和數學那麼重視了你們學校是嗎

基本全國都是,大概是以為總學沒什麼用吧,而且考四六級要英語好啊,其實呢,中國話都沒學明白,還英語呢...

⑶ 為什麼數學在中國教育中有這么重要的地位

數學學習是學習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小學算術加減乘等是基本,一生都要用的,小學應用題是學習解決實際應用的方法。這部分全世界都一樣,例如任務問題,路程速度等都是現實生活問題。中學的幾何代數也是生活常用的,並且幾何也鍛煉圖形分析方法。高中的數學是進一步為大學打基礎,如果不上大學可以不學高中數字,但現今大學已經是很普遍的。同時數學還配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各學科的基礎,所以各國都很重視數學,東歐國家的數學比我國還要重視。

⑷ 為什麼我們國家的教育主科是語文、英語、數學

我覺得這么安排很有道理哦,語文並不單單是一門學習語言的學科,它有人文性,語文語文——語言文學,它不僅教導人們怎麼寫字,怎麼用字,在其背後還有我們國家悠久的文化,例如學習文言文,它是歷史的一部分,不對當時的歷史有所了解,如何才能理解?尤其是《史記》等歷史性的古文,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別想弄明白。
以上這段話即是說,語文里已經包含了歷史,所以如果把歷史再做為主科目就不是必須的了。

再說說英語,國家是處在世界中,要和其他國家打交道就必須對他們國家的文化有所了解,了解他國文化的第一步最好的莫過於學習他們的語言,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被地球上大多數人所掌握,因此,好的英語能力是和外界交流的鑰匙。我們國家的歷史已經深刻教育我們:不能閉關鎖國,要同世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否則再先進的文化也會變得落後。因此,學習英語不僅是必要而且是迫切的。也因此,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是雙語制的,一門外語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了。

數學應該不用說了吧,沒學數學的話,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行,例如買東西,錢都數不清楚的人,怎麼參與現在的社會競爭啊。

⑸ 教育改革為什麼重語文輕數學

教育改革:「語文」將是未來教育趨勢!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語文節目??所有現象都在告訴我們: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後所有科目都將考驗語文水平,確切地說是閱讀水平」。

⑹ 為什麼中國的教育這么重視分數,而不重視能力和興趣的培養

自古的傳統與同化教育深入人心,中國喜歡吧所有人都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全才。而不是注重個人興趣傾向分類培養。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發揚者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外國人。外國人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且力爭做最好的自己,即使技不如人,也要有自己獨到的風格與見解。全面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全面的不發展。

⑺ 為什麼語文在教育中這么重要

因為中文是我們的母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學好語文可以極大的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濃縮了無數古人的智慧,而這些智慧又通過書籍流傳下來,學好語文太重要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教育為什麼重語文輕數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5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2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7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7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2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3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8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5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6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8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1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6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