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下冊的語文書內容是什麼
1、《北京的春節》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本文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老舍以充滿京味、朴實無華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老北京春節的民俗民風畫卷,
再現了老北京人過春節的熱鬧、隆重、溫馨以及美好,反映了老百姓過年時高興的心情,展示了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也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2、《臘八粥》作者沈從文,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煥。課文主要描寫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點寫了八兒等待母親熬粥的生動情景,通過八兒和母親的對話,表現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以及終於喝到粥時的滿足。字里行間展現出了作者對於普通百姓的無比關懷和熱愛,對於家庭親情的無比眷戀。3、《寒食》作者為唐代詩人韓翊,詩的前兩句寫寒食節時長安城的白天之景,後兩句則描寫了入夜時分宮廷寒食節的景象,諷刺了封建統治者濫用特權的現象。
《迢迢牽牛星》作者為宋朝詩人蘇軾。本詩描述了牛郎、織女被銀河隔斷、不能相見的民間故事,詩文充滿了濃厚的浪漫氣息,表現了思婦對遊子的思念之情,也抒發了人間別離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為唐朝詩人王建。詩的前兩句寫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後兩句寫瞭望月懷人的心情,為讀者描繪出了一幅冷清、沉靜的中秋夜,也表達了詩人中秋時望月而思親的情感。
4、《藏戲》作者是馬晨明。本文作者用生動傳神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藏戲的形成過程,及其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藏戲獨特的魅力,和帶給人們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藝術享受。表現出了藏戲強烈、鮮明的民族特點。
第二單元
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作者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本文由「梗概」和「節選」組成。「梗概」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羊種麥」等情節。
「節選」則寫的是魯濱遜來到荒島的生活情況以及面對現實的思索。這兩個部分表現了魯濱遜面對惡劣的環境,不怕困難、樂觀向上、機智堅強、充滿智慧的特點。
6、《騎鵝旅行記(節選)》作者是瑞典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本文描寫了一位名叫尼爾斯的男孩變成了狐仙,被動物們紛紛責怪,最後因不讓雄鵝飛走而被帶上了天空,表現出了童話作品的奇幻想像和美妙的構思。
7、《湯姆•索亞歷險記》作者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由這部名著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組成。梗概以「歷險」為核心,介紹了主人公湯姆的五次歷險過程:精彩片段講述了湯姆和貝琪從山洞返回家後的故事。該作品成功塑造了湯姆•索亞這個生動的「頑童」形象,讓我們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於探險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單元
8、《匆匆》文章以「匆匆」二字為核心,細膩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惋惜和無奈。提醒我們:時光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就會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虛度光陰。
9、《那個星期天》一文寫了一位小男孩在某個星期天等待母親帶他出去玩的經歷。一開始,他既興奮又期待,後來因為母親一拖再拖而焦急萬分,到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失望、委屈乃至「絕望」。本文細膩、深婉地表現了小主人公豐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與成人世界存在的鴻溝。
第四單元
10、《古詩三首》
《馬詩》為唐代詩人李賀所作,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但又熱切期盼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的志向。
《石灰吟》為明代詩人於謙所作,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了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以及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竹石》為清代詩人鄭燮所作,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岩竹的堅韌頑強,以言自己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骨氣。
11、《十六年前的回憶》本文記敘了「我」的父親李大釗在處境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堅持黨的工作,被捕時處變不驚,在法庭上鎮定自若,被害後全家人無比悲痛的經過,表現了李大釗忠於革命,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12、《為人民服務》一文是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做的演講,文章一開始就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然後結合實際,從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正確地對待批評以及搞好團結三個方面,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敵人。
13、《金色的魚鉤》一文的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展現了老班長崇高的內心世界,使我們受到忠於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的教育,也理解了「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珍貴含義。
第五單元
14、《文言文兩則》
《學弈》一文描寫了最善於下棋的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完全不同的人下棋的故事。兩個人一個學得好,一個學得不好。故事藉由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當專心致志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針對太陽什麼時候離人最近的問題,兩個小兒爭持不下,連老師孔子也無法裁決。本文表現了兩個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的精神以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
15、《表裡的生物》講述了作者兒時幼稚可笑的一段經歷。他認為「凡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當他聽到父親的懷表中發出清脆的聲音,就認為裡面一定有一個小生物。
一次,父親終於打開表蓋讓他看,還說這擺來擺去的小東西是蠍子的尾巴,他信以為真,逢人就說,父親的表裡有一個小蠍子。文章語言質朴,彷彿在與人在傾心講述自己童年的一件趣事。
16、《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本文提出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一論點,然後以科學發展史上的3個代表性事例,向我們證明了只要善於觀察、不斷探究,就一定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17、《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展開豐富聯想,將百年後的學生上學情形講得十分有趣:專門的教學樓,如今的課程早已不復存在,老師都被機器人取代了,紙質書則被電子書取代,同學間的討論都變成了獨立思考等等。這一切都讓讀者在感到有趣的同時,也對未來和現實的學習進行了思考。
⑵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是《文言文兩則》 內容分別是《學弈》、《兩小兒辯日》。
一、《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翻譯:
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二、《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翻譯: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2)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是什麼樣擴展閱讀
《學弈》是選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個故事,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其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同時也贊揚了孔子實事求是、敢於承認自己學識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於探求客觀真理,並能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全文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人物語言極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則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⑶ 六年級下冊語文必讀課外書有哪些
六年級下冊語文必讀課外書有如下:
1、《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流傳世界各國的一本兒童名著,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於1886年,書的原名是《Hou re》,翻譯是「心」。
它的英譯本是《Heart》,譯意也是「心」。《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
2、《昆蟲記》
《昆蟲記》作者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融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譯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
3、《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4、《駱駝祥子》
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滿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的筆變得沉重起來。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後一朵火花,成為這個衰朽社會的殉葬品。
5、《魯濱孫漂流記》
《魯濱孫漂流記》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小說描述了英國人魯濱孫在海難中倖存,漂流荒島27年,憑著自己的智慧、勇氣、頑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生存了下來,後來他與野人「星期五」為伴,幫助一名遇水手叛亂的船長,奪回船隻,重返故土的故事。
⑷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的內容是什麼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是《文言文兩則》,內容分別是:
(1)《學弈》的內容是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白話譯文:
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2)《兩小兒辯日》的內容是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21為汝多知乎?」
白話譯文: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4)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是什麼樣擴展閱讀:
《兩小兒辯日》的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編著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兩小兒辯日》即節選自《列子·湯問》第七章,文題是後人所加。此文記錄的是春秋時期,兩小孩與當時的大學問家孔子的故事。
⑸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
1 文言文兩則
學弈 《孟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2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3 桃花心木
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才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種樹人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麼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⑹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部編版怎麼辨別是不是盜版
我覺得這種情況下,你到那個固定的義務教育書網址上找他們就不是盜版。
⑺ 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哪些
一單元 樂趣
《養花》 古詩二首《四時田園雜興》《山中雜記》《爸爸帶我去爬樹》《美猴王》
二單元 遺跡
《長城贊》 《索橋的故事》 《我站在鐵索橋上》 《白鶴梁的沉浮》 《秦始皇陵兵馬俑》
三單元 珍惜
《可愛的中國》《古詩二首》(《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城市的標識》
《吾腰千錢》 《爺爺的氈靴》
四單元 生命
《野草》 《琥珀》 《人生禮贊》 《生命奏鳴曲》 《孟子語錄》
五單元沖突
《寓言二則》(《矛與盾》《鷸蚌相爭》) 《小抄寫員》 《大自然的秘密》
《我看見了大海》 《甘羅十二為使臣》
六單元 英雄
《你,浪花的一滴水》 《金色的魚鉤》 《白衣天使》 《蘇武牧羊》 《南沙衛士》
七單元 科學的精神
《當代神農氏》 《一個這樣的老師》 《詹天佑》 《床頭上的標簽》 《炸葯工業之父——諾貝爾》
八單元 告別童年
《我們上路了》 《學步》 《在學校的最後一天》 《萬歲,母校》 《童年的朋友》
⑻ 求《語文六年級下冊》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語文六年級下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V6_tIfKUvDTirzYBZmRhfg
⑼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電子書12月是什麼
是書出來的日期
《語文六年級下冊》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人教版小學語文共12冊,本冊為最後一冊。本書共六單元。
⑽ 六年級下冊語文目錄
人教版目錄
1.文言文兩則..............2
學弈
兩小兒辯日
2.匆匆....................4
3.桃花心木................7
4*.頂碗少年..............11
5*.手指..................14
口語交際·習作一.........18
回顧·拓展一.............20
------------------------------------
6.北京的春節.............24
7*.藏戲..................30
8*.各具特色的民居........33
9*.和田的維吾爾..........37
口語交際·習作二.........41
回顧·拓展二............42
------------------------------------
10.十六年前的回憶........46
11*.燈光.................52
12.為人民服務............55
13*.一夜的工作...........59
口語交際·習作三.........63
回顧·拓展三.............64
-----------------------------------
14.賣火柴的小女孩........67
15.凡卡..................73
16*.《魯賓遜漂流記》
梗概.....................79
精彩片段.................81
17*.《湯姆·索亞歷險記》
梗概.....................86
精彩片段.................89
口語交際·習作四.........95
回顧·拓展四.............96
-------------------------------------
18.跨越百年的美麗........100
19*.千年圓夢在今朝.......105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110
21*.我最好的老師.........114
口語交際·習作五.........118
回顧·拓展五.............120
-------------------------------------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122
成長足跡...................123
依依惜別...................135
-------------------------------------
1.七步詩.................144
2.鳥鳴澗.................145
3.芙蓉樓送辛漸...........146
4.江畔獨步尋花...........147
5.石灰吟.................148
6.竹石...................149
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150
8.已亥雜詩...............151
9.浣溪沙.................152
10.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153
--------------------------------------
1.養花...................154
2.生活事多麼廣闊.........156
3.中華第一龍.............157
4.獄中聯歡...............159
5.名碑薈萃...............164
6.琥珀...................165
7.智慧之花...............168
8.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171
9.給外地親友寫信.........172
------------------------------------
生字表...................173
標*的是略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