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南商丘一小學語文老師在試卷上寫暖心鼓勵語,你如何看待老師這一行為
人們常常說嚴師出高徒,所以有些老師為了讓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課堂紀律更好,會嚴格要求學生們,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也會適當的批評。不過,在河南商丘,有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卻經常在試卷上寫一些暖心的鼓勵話,那麼,對於這位老師的行為,應該如何看待呢?
三、老師的這種教學方式是值得其他老師學習的。
雖然這位老師的做法跟大多數老師不太一樣,但是我覺得她的做法還是非常有道理的,無論是成績優異的孩子,還是特別調皮的孩子,有了老師的激勵,都會在學習方面更加努力,這位老師的教學方式會取得相應的成效,其他老師也可以借鑒,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喜愛。
㈡ 怎樣評價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效果
學生帶著求知的慾望走進課堂,當他們滿懷信心地回答完問題時,非常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評價,就像是完成一次搶答後,等待評委的評判一樣,充滿期待,此時,如果教師視而不見、不予以評價,孩子就會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否正確,更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學習字詞時,我指名讓學生讀詞語,有的學生讀對了,我會高興地告訴他:「你讀得非常正確。」相反有的學生讀錯了,我也會明確地告訴他:「你xx詞讀得不準確,請你再來讀一讀。」此時,讀對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心裡充滿自信,讀錯的學生雖然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但也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得到了改正的機會,並沒有挫敗他的自信心。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當他們得到表揚時,精神會變得更加興奮,行為會變得更加積極,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表揚學生,讓他們自覺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並將這種良好的學習狀態貫穿於整個課堂。
表揚性的評價語就像是課堂教學中的催化劑一樣,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聽講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要大大方方地表揚孩子,要發自肺腑地表揚孩子。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㈢ 怎樣看待某公立小學語文教師上課不講課本內容的行為
很多老師講課的時候都根據書本當中的內容,因為我們在考試的時候都是考書本內容的,如果說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根據書本內容去走的話,很有可能讓孩子學習不到真正的知識。對於有的公立小學語文教師,他們上課的時候是不講課本當中的內容,這件事來說我們也是應該要理性看待。
對於公立小學語文老師上課不講課本內容來說,我覺得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因為在語文老師教學的過程當中,她們都會分享自己的經歷。所以這也就是所謂的不講課本內容,脫離了課本的知識,是因為語文,它是滲透進生活當中的。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也沒有必要一直按照課本的內容去走。以前我們老師也是不跟我們講課本當中的內容,但是我們也一樣,學得非常好,因為他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把這些課本內容融入到它的教學模式當中。
㈣ 如何理解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對語文的認識也許還很模糊。語文是母語教育,是每個人生開始的「基石」,根植於上下五千年人類宏博的文化結晶,生長在文化的土壤。語文老師憑借語文解釋、反映著人文內涵、陶冶健康的情操、引導學生領略文化的豐厚博大、發展著文化,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㈤ 如何評價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的表現
語言規范、准確、豐富、簡潔、生動、清晰、流暢,有個性化語言風格;教態親切、自然,能以充沛的精力,飽滿的熱情,健康的心理感染學生。
知識面廣、視野遼闊,信息處理綜合能力強;課堂中能應用新知識、新方法、新理論、新手段、新技術。
能夠指導學生寫字體美觀、文字精美、立意新奇、結構精巧的文章。
駕馭教學過程的能力強,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善於點撥、引導,善於應變。能恰到好處地評價學生的態度、表現、能力、個性和知識、技能。
能突出課文特色和課型特點;根據教材特點和課型特點設計教學過程,符合語文各部分教學內容的相應要求。
㈥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關於學科教學,你怎樣看待
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聽力、記憶力、寫作和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養孩子的朗誦興趣,提高孩子們的朗誦能力非常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希望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滿腹詩書,才華橫溢,人人都能成為一名小小朗誦者。接一個新班,我就給孩子們定了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就是讓孩子們學語文可以學有所獲,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達到這一目標的一個途徑就是朗誦,而朗誦的前提是正確流利的朗讀,朗讀達標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讀准確、讀流利、讀出感情」是小學生讀課文的基本標准,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講這三個標准操作性不是很好把握,仍然感到不是很清楚。因此,確立學期學年朗讀標准就顯得尤為重要,達到標準的即為達標。對此,確立的如下朗讀達標標准:讀准確,聲音響亮,讀出自信;讀流利,不磕絆,讀出流暢;有感情,抑揚頓挫,讀出自己。評分標准:滿分為10分,出現一次磕絆或錯字減一分。達標分為8分以上。操作模式如下:公布朗讀達標的標准,讓孩子們根據標准加強練習;確立達標時間,第一次達標活動為小組同學互查。公布結果,讓孩子們根據結果,查缺補漏,並提供二次達標機會。讓孩子們明確了朗讀怎麼樣才算好,勤加練習,就能達標。隨著年級的提高,達標標准會逐步提高,達標內容也會逐步變化。最後爭取達到朗誦的目標。
朗讀,我們在行動。每日一誦,讓孩子們樹立朗誦意識。每天讀一首古詩,張嘴就要注意語氣、咬字、停頓、節奏等,怎麼朗誦才能感人,才能感動自己,讓自己的朗誦更加富有感染力。藉助「為你誦讀」APP模仿讀,每天一首,從「走近李白」「走近杜甫」到經典詩詞,孩子們每天浸潤在經典的世界裡,模仿之而心嚮往之,將自己的作品傳到qq群里,每天的qq群就成了一場班級經典詩詞朗誦會,跟著名家讀經典,讓自己更加優秀。
朗誦,我們在行動。「百篇小古文,百日背誦」雙百讀經典活動,開啟經典積累新節奏。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齡段能接受祖國源頭文化的熏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朗誦,我們在行動。朗誦展示讓孩子們找到朗誦自信。只學了方法,自己會朗誦了還不夠,還要敢於在大眾面前展示。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詩詞朗誦會,讓孩子們不斷得到鍛煉。班裡的小小朗誦家逐漸增多,朗誦愛好者層出不窮。
朗誦作為一門語言表現藝術形式,涵蓋了口語表達、經典積累、肢體表達等方面。這些都需要一個長時間不斷練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堅持,需要不斷激勵自己,需要不斷變換形式。讓朗誦成為自己的一種愛好,愛上朗誦。經過一學年的努力,班級里愛好朗誦的孩子越來越多,必將更好地推動孩子們愛好讀書,愛好寫作,愛上語文這一門學科
㈦ 對小學語文老師的課怎麼評價
1、不知道你說的是哪裡的小學!
2、不知道你是說的是那部分課程!
3、不知道的這個評價的作用(給誰看的)?
首先、沒給地區的教學大綱是不同的!教科書也是有區別的!
其次、現在的老師都是跟著教育局的規定在教學!是否真正盡職盡責,符合教學大綱要求
再次、知識點講解是否明晰,授課課堂狀況是否活躍,學生接受能力
總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何評價在於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