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人教版就是部編版嗎
新人教版不是部編版。
(一)編寫單位不同。
部編教材是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教材,全國通用教材。人教版的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簡稱為人教版。
(二)部編版古詩文的比重增加。
在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古詩詞的內容,由從原來的69篇變成現在124篇,在部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詞也增加了一倍。
(三)部編版增加了課外閱讀書目。
在部編版的教材中增加了課外閱讀的書目,在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的書目,小學教材裡面也增加了大量課外閱讀的書目。並且課外閱讀都有指定書目。
(四)部編版更加註重基礎知識。
部編版的教材更加側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提升,以小學教材為例,無論從認字還是寫字的個數上來說,部編版都比人教版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升。
(五)部編版教材更加「現代性」。
部編版的教材在選取課文、習題設計和課後練習作業等方面都更加貼近當代中小學生的「語文生活」,更加具備「現代化」的氣息。
2. 為什麼現在中小學生的教科書大多是部編版,而不是人教版了呢
因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本地區中小學教材管理,指導監督市、縣和學校課程教材工作。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全國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整體規劃和統籌管理,制定基本制度規范,組織制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組織開展國家課程教材的編寫指導和審核,組織編寫國家統編教材,指導監督各省(區、市)教材管理工作。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本地區中小學教材管理,指導監督市、縣和學校課程教材工作。組織好國家課程教材的選用、使用工作,確保全面有效實施。負責地方課程教材規劃、開發、審核和管理。組織開展教學指導、骨幹培訓、監測反饋等工作,加強教材編寫、審核、出版、管理、研究隊伍建設,並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
(2)初中語文教材為什麼實行部編版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材的相關要求規定:
1、體現科學性和先進性,既相對穩定,又與時俱進,准確闡述本學科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內容選擇科學適當,符合課程標准規定的知識類別、覆蓋廣度、難易程度等,及時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
2、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適應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特徵,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將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有機結合,充分體現教育教學改革的先進理念。
3、注重教材的系統性,結構設計合理,不同學段內容銜接貫通,各學科內容協調配合。選文篇目內容積極向上、導向正確,選文作者歷史評價正面,有良好的社會形象。語言文字規范,插圖質量高,圖文配合得當,可讀性強。
3. 溫儒敏教授:為什麼要編一套「部編本」教材
教材局審查教材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統編教材」出現的原因:
重點對教材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等進行把關。
1.根據學科性質、任務和學生年齡特點,系統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實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加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法治意識、生態文明等教育,體現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傳承人類文明精華,體現時代精神,反映思想文化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新成果。
3.有助於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致力於培養具有文化底蘊、國際視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其次,現行教材在編寫、使用中,也出現了問題。溫儒敏教授在介紹背景時,這么說:
這是中央的決定。早在2009年,中央宣傳思想工作小組就召開過專題會議,討論教材問題。考慮到實施「一綱多本」之後,雖然調動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積極性,教材的編寫出版呈現活躍的局面,但也出現一些問題,主要是市場的介入,教材的選擇使用往往受經濟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選優。
另外,就是教材主要由幾個出版社組織編寫,受到一些條件限制,加上當時編制的時間緊,評審的機制也不健全,出版社生怕不通過,編得比較倉促,這都影響到教材質量。社會上很關注教材,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某些媒體也拿教材炒作,這也引起中央的注意。鑒於上述情況,又特別考慮到加強意識形態的需要,中央領導同志就指示,要組織編寫德育、歷史和語文這三科教材,並把這項任務交給了教育部。
4. 部編版和人教版有什麼區別
部編版和人教版區別有以下這些
1、編寫單位不同,部編教材是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教材,全國通用教材。人教版的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簡稱為人教版。
2、部編版古詩文的比重增加,在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古詩詞的內容,由從原來的69篇變成現在124篇,在部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詞也增加了一倍。
3、在部編版的教材中增加了課外閱讀的書目,在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的書目,小學教材裡面也增加了大量課外閱讀的書目。並且課外閱讀都有指定書目。
4、部編版更加註重基礎知識,部編版的教材更加側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提升,以小學教材為例,無論從認字還是寫字的個數上來說,部編版都比人教版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升。
5、部編版教材更加現代性,部編版的教材在選取課文、習題設計和課後練習作業等方面都更加貼近當代中小學生的語文生活,更加具備現代化的氣息。
5. 人教版為什麼叫部編版
人教版不叫部編版。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人教版教材涵蓋小學到高中的內容,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書意義而言的,是相對於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而言的。如長春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稱為「長春版」、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稱為「粵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稱為「滬教版」。可見所謂「人教」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所謂「版」指的是教科書版本,而非「出版社」的「版」。因此「人教版」指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版本。
部編版教材由教育部組織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負責出版。2017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公立中小學初始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
6. 初中統編版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特點
二、部編版語文課文有哪些變化
1. 課文數量減少
「部編本」語文教材課文數量和原來人教版作比較,總體來說是有所減少的。
初中原來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課文,現在每一冊減為24篇。
數量減少,不等於教學總量減少,而是幾個板塊的內容方式在調整,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課文相對減少,但其他幾個教學板塊又有所加強的用意。
2. 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古詩文132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占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這次新教材的更換回到「守正」的立場,大家會發現,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而尚未沉澱的「時文」則相對減少。
3. 體裁更加多樣
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魯迅的作品也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
4. 更加強調4個標准: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和時代性
部編版教材重新回到「守正」的立場,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和適宜教學。大家會發現,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尚未沉澱的「時文」相對少了。
與此同時,這次部編版的編寫,對某些課文同樣也是做了改動的。凡是改動過的,都在註解中說明。對某些原作做少量必要的改動,並非顯示編者「高明」,主要是為了適合教學的需要,另外,對原作某些顯然不規范的詞句(不是指文學性的表達),也會改動。
三、「部編版」語文教材預示著什麼
1. 更注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
部編版教材初中的結構是,每個單元都有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這是重頭。另外,每學期有三次綜合性學習,兩個名著導讀,還有兩個課外古詩詞誦讀。
2. 更加註重體現語文知識體系和能力點
在此之前,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是比較清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點、知識點,也都比較成體系。但在教學中出現的普遍現象,是考什麼,就學什麼、訓練什麼,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實際上已被應試教育的題海戰術和反復操練所綁架。
這套新教材的編寫一開始就注意這個問題,按照「課標」的學段目標要求來細化那些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訓練,落實到各個單元。有些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則配合課文教學,以補白形式出現。努力做到「一課一得」。
3. 更加註重激發興趣和拓展閱讀
部編版教材的「名著導讀」一改以前那種介紹作家作品的「賞析體」寫法,改為「一課一得」,以示範讀書方法為主,每次重點學習一種讀書方法。
4. 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重視
此次部編版教材最大的變化就是文言古詩文等傳統文化的比例大幅增加,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部編版教材均有收錄。
這在側面上反應了傳統知識文化的重要性,新初一、甚至新初三的考生都應該要注意到這樣的一個變化趨勢,加強文言文、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從而形成語感,觸類旁通!
7. 初中語文教材是統一的嗎
國家初中語文教材是由國家統一編制和發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