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趙州橋的特點是什麼
趙州橋的特點是其低拱腳、淺基礎、短橋台,充分利用了基底的承載力,避免顯著的沉陷,趙州橋以矢跨較小的圓弧石拱代替習慣使用的半圓形拱,矢高為7.23米,凈跨為37.35米,矢跨比例只有約五分之一,這使得橋高降低,道路平坦,便於通行。
㈡ 趙州橋有什麼顯著的特點
趙州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龍在一起,作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引澗」。
㈢ 趙州橋的特點有哪三個
我查到了四個,你看看
這座橋的特點是:
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龍在一起,作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
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引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67
相關問題全部
㈣ 趙州橋的兩大特點是什麼
㈤ 趙州橋主要特點是什麼
趙州橋主要特點是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樣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從小學語文課里,就了解到了趙州橋,趙州橋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趙州橋坐落於河北省趙縣縣城南部的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因此得名趙州橋。又稱安濟百橋,俗稱大石橋,是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境內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橋,由隋朝匠師李春建造。
趙州橋迄今已有1400年,仍屹立在洨河上。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所以趙州橋不僅堅固還美觀。
㈥ 趙州橋有什麼特點
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龍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
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引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㈦ 趙州橋具有哪三個特點
趙州橋三個特點為選址特點、結構特點以及工藝特點。
一、選址特點,
趙州橋的合理選址是它成為千年古橋的一個重要原因。李春將趙州橋的基址選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為以粗砂為根基可提升橋梁的承重力度,以確保橋梁的穩定性。
現代勘測表明,趙州橋的橋址區域地層分布穩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實的粉質粘土為主,中間有粉土和砂土夾層,是修建這種特大跨度單孔橋梁的比較理想的場所。
二、結構特點,
1、敞肩拱:兩個拱肩部分各建兩個對稱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結構力學原理,增加排水面積16.5%,節省石料。
2、跨度大,弧形平:採取單孔長跨形式,河心不立橋墩;圓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低。優於多孔橋單跨跨度小、橋墩多不利於泄洪的特點。
3、兩端寬中間窄。
4、縱向並列砌築法。
三、工藝特點,
1、趙州橋建造中選用了附近州縣生產的質地堅硬的青灰色砂石作為石料[9],採用圓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降低。主孔凈跨度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為1:5左右,這樣就實現了低橋面和大跨度的雙重目的。
2、趙州橋施工時採用縱向並列砌置法,就是整個大橋由28道各自獨立的拱券沿寬度方向並列組合在一起,每道券獨立砌置,可靈活地針對每一道拱券進行施工。
每砌置完一道拱券時,只需移動鷹架再繼續砌置另一道相鄰拱。這種砌置方法利於修繕,如果一道拱券的石塊損壞,只需要替換成新石,而不必對整個橋進行調整。
(7)三年級下冊語文趙州橋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趙州橋的優勢:
1、趙州橋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石拱橋。橋長64.4米寬9.5米,中間行車馬,兩旁走行人。整個橋身全部用石頭砌成,橋下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橋身兩側各有兩個小橋洞,不但起到泄洪作用,使橋不易被水沖垮還減輕了橋身的重量。
2、當洨河漲水時,一部分水可以從小洞通過,使水流暢通,減少洪水對橋體的沖擊力,趙州橋的券是小於半圓的一段弧,這種拱橋,橋身跨度大而弧形平,很像天上的彩虹。
3、它雖然建在古代,則採用的是現代橋梁學上的所謂「坦拱」, 既減低了橋的高度便於車馬通過,也兼顧了航運。同時科學運用了縱向並列砌築的施工方法,使每道拱券自成一體,如果其中一道拱券損壞不會影響全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州橋
㈧ 趙州橋有哪些主要特點
趙州橋的最基本特點是其低拱腳、淺基礎、短橋台,充分利用了基底的承載力,避免顯著的沉陷,趙州橋以矢跨較小的圓弧石拱代替習慣使用的半圓形拱,矢高為7.23米,凈跨為37.35米,矢跨比例只有約五分之一,這使得橋高降低,道路平坦,便於通行。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
建於隋朝開皇十一年至開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8)三年級下冊語文趙州橋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趙州橋建設成果
趙州橋選址洨河兩岸較平坦處,選用質地堅硬的青灰色砂石作為建橋石料,採用單孔長跨形式,河心不立橋墩。趙州橋所在地層表面為水流沖擊形成的粗砂層,以下是細石、粗石、細砂和粘土層,每平方厘米面積的區域能承受4.5至6.6公斤壓力,滿足趙州橋的建設要求。
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全橋均採用順橋方向砌置方法,由多道相對獨立的拱券沿寬度方向並列組合而成;拱厚尺寸統一,每券各自獨立、單獨操作;每券砌完全合攏後就成一道獨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動承擔重量的「鷹架」,再砌另一道相鄰拱。
這種砌法既可節省製作「鷹架」所用的木材、便於移動,又利於橋的維修;當一道拱券石塊損壞後,只要嵌入新石進行局部修整即可。
㈨ 趙州橋介紹了趙州橋的兩個特點:什麼和什麼,贊美了什麼
《趙州橋》介紹了趙州橋的兩個特點:全部用石頭砌成和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
贊美:贊美了中國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趙州橋》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作者茅以升。節選自《中國石拱橋》,主要對河北省趙縣洨(xiáo)河上的趙州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9)三年級下冊語文趙州橋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趙州橋》這篇課文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創造與修建的智慧並從建築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課文簡潔明了,用不同數據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同時也是語文拓展性活動的一個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