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

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

發布時間:2022-08-09 06:29:59

㈠ 少年強則中國強為什麼強

少年聰明則國家有前途 ,少年有能力則國家強大。總的來說就說少年是國家的未來。

出自《少年中國說》梁啟超所作散文。

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

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勵性。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託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1)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擴展閱讀:

少年中國說》也很有代表性,長短交替的句式、韻散結合的文風,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詞彙、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創造,無疑是對中國古代散文使用的詞法、句法系統進行了顛覆。

就文體而言,《少年中國說》融辭賦、四六、律句、古文於一爐,各體之間自由穿梭而又流利暢達,彰顯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體的藝術功力。在中國文學語言、文體演進史上,梁啟超的散文無疑是從文言文轉變為白話文的過渡形態,並直接導出了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方向。

㈡ 如何正確理解「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強,則國強。這樣的一句話真真切切的流露出,祖國的未來要靠我們勤勞的雙手和你那聰明的大腦才能富強,祖國未來的重擔在我們肩上,如果不努力只有磕磕碰碰,最終摔在地上,而後面那些肩負著同樣重擔的人,他們會怎樣?他們將會毫不猶豫地狠狠把你踩在腳下!革命先輩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全中國人的榜樣!他們,國家領導人為了祖國而努力學習,他們從小就把少年強,則國強終身奉行!為了祖國未來發展奮斗終生!他們,做出的豐功偉績為後人造福。再看看今天的少年們,有的喝酒,有的泡網吧,有的則終日不學習……這不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再轉眼看看其他少年,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這樣,才當之無愧為祖國接班人!

㈢ 少年強則國強什麼意思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只要青少年能聰明,有才學,國家就有希望強大富足 。我們「少年中國」的少年有理想,有知識,有能力我們將把「少年中國」建設得更富有,更強盛。


少年強是一個典故,出自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3)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擴展閱讀




從思想上來說,《少年中國說》具有強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極具批判的力度,對中國這個「老大帝國」逐層進行解剖,並對那些手握國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狀態作了無情的批判。另一方面,作者反復描述的「少年中國」則又寄託了作者渴望祖國繁榮昌盛的愛國思想和積極樂觀的民族自信心,同樣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質。


從文體語言上來說,《少年中國說》也很有代表性,長短交替的句式、韻散結合的文風,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詞彙、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創造,無疑是對中國古代散文使用的詞法、句法系統進行了顛覆。就文體而言,《少年中國說》融辭賦、四六、律句、古文於一爐,各體之間自由穿梭而又流利暢達,彰顯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體的藝術功力。在中國文學語言、文體演進史上,梁啟超的散文無疑是從文言文轉變為白話文的過渡形態,並直接導出了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方向。


《少年中國說》謳歌了祖國未來的英姿及其光輝燦爛的前程,對肩負著建設少年中國重任的中國少年寄予無限希望,鼓勵他們奮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國的戰斗中去。文字語言特點是高度凝練、概括,氣勢宏大,感情飽滿。文章多為四字一句,而且押韻,處運用反復、對偶、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讀起來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㈣ 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意思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只要青少年能聰明,有才學,國家就有希望強大富足 。我們「少年中國」的少年有理想,有知識,有能力我們將把「少年中國」建設得更富有,更強盛。

少年強是一個典故,出自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4)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擴展閱讀:

梁啟超對少年強則國強的論述:

梁啟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恆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於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

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㈤ 少年強則國強 怎麼解釋

「少年強則國強」意思是:少年要奮發有為,那麼少年中國就將豪邁崛起。

1:這句話出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

2:「少年」——不單指年輕人,是指富有創新精神和愛國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

3:當時西方列強和日本帝國對「我中國」的侮辱性的稱呼「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而梁啟超認為:「在我心中有一個少年中國存在。」

4:中國老朽與中國少年對於民族和時代的迥乎不同的責任心。在鮮明的對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張。

5:梁啟超以激昂飽滿的詩人情懷,描繪了一幅中國少年奮發有為,而少年中國豪邁崛起的振奮民志、激動人心的畫面:「美哉我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5)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擴展閱讀:

《少年中國說》是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是當時發表在《清議報》上。此文影響頗大,在文中將封建古老的中國與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了鮮明的對比,極力贊揚少年勇於改革的精神,鼓勵人們肩負起建設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要求祖國繁榮富強的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風行,將「少年」一詞在清末社會里變成一種時尚的革命名詞,追求進步的年輕知識分子競相以「少年中國之少年」或「新中國之少年」自稱。1902年南洋公學學生組織「少年中國之革命軍」,而汪精衛密謀行刺醇親王載灃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句,少年也已經從概念、理想化身為血肉之軀、革命的先鋒、未來歷史的塑造者。

㈥ 少年強則國強,如何理解

少年人是在祖國未來的棟梁,沒有年輕的接力,國家談何富強

㈦ 如何理解青年新澤國線年強則國強這一科學論斷

尤以當代國人,只要每每讀到「少年強則國強」這句,無不內心激動神采奕奕,大有為了國家前赴後繼在所不辭。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為每個中國人,誰沒有這樣的志向呢,尤其是那些雄心壯志的少年,哪個心中沒有這樣遠大的抱負?但是畢竟現實太過於殘酷,許多人經歷過許多事後,漸漸心志泯滅,再也沒有了鬥志,就更不要談什麼豪言壯志了。
現如今,每天打開網站都可以看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新聞,其中五化八門怪事無奇不有。這里暫且不談別的,只說近來幹部選拔的問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家幹部似乎越來越年輕了,這本是件好事,你想年輕人有干勁,辦事有魄力,面對如今社會也的確需要這樣的人才。初始看了這樣的新聞也不覺得什麼,但後來這樣的新聞越來越多,似乎如雨過春筍到處都是,這就不讓人有些疑慮了:這個國家難道真的到了十分缺少人才,而且已到了非重用某人的地步不可?
我想這個答案肯定是不能讓人信服的,而且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信服的。如果拿某些人的話來說,那人的確是精明能幹,非他不能選之,那麼這無疑是陷入了一個誤區中。梁啟超在作這篇文章時,其天下大勢動亂不堪,才有感而發逐成名言。那時天下的形勢緊張,的確是急需要這樣或者那樣的人才,尤其寄託於國家少年之輩,望其能不吭不悲,致力於國家的壯大之中,出現一些年輕人才,如:戊戌六君子等,那也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再看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也是「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那也是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如此。還有梁山好漢等,哪一個不是被逼出來的。而眼下天下太平,國家各方面人才都已十分穩定,要維持或者發展國家已不在話下,只要循循漸進,國家終可發揚光大的一天。

㈧ "少年強則中國強"這句話怎麼解釋

意思是:少年聰明則國家有前途 ,少年有能力則國家強大 。總的來說就說少年是國家的未來。

出自《少年中國說》梁啟超所作散文。

寫於戊戌變法失敗後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勵性。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託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8)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擴展閱讀

《少年中國說》賞析

1、從思想上來說,《少年中國說》具有強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極具批判的力度,對中國這個「老大帝國」逐層進行解剖,並對那些手握國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狀態作了無情的批判。

另一方面,作者反復描述的「少年中國」則又寄託了作者渴望祖國繁榮昌盛的愛國思想和積極樂觀的民族自信心,同樣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質。因此,梁啟超的「新文體」政論文往往以抒情之筆出政論之說。《少年中國說》通篇不是用冷靜的分析、嚴密的邏輯逐層論證,而似乎是順看情感的奔流,縱橫「詩」筆而成」文」。

2、從藝術上來說,《少年中國說》的價值首先在於其顛覆性地豐富了傳統散文的意象體系。文章不僅用「夕照」、「瘠牛」、「秋柳」、「隕石」等民族的、傳統的、為人熟知的形象對「老」作多側面的展示,從而對清帝國的衰敗萎頓進行了系統批判;

而且大量地運用了「死海」、「金字塔」、「西伯利亞大鐵路」等新時代、新生活、新知識、新事物提供的豐富形象,從而巧妙地把讀者的目光引向中華帝國之外的更為廣闊、豐富、鮮活、躍動的新世界。

3、從文體語言上來說,《少年中國說》也很有代表性,長短交替的句式、韻散結合的文風,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詞彙、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創造,無疑是對中國古代散文使用的詞法、句法系統進行了顛覆。

就文體而言,《少年中國說》融辭賦、四六、律句、古文於一爐,各體之間自由穿梭而又流利暢達,彰顯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體的藝術功力。在中國文學語言、文體演進史上,梁啟超的散文無疑是從文言文轉變為白話文的過渡形態,並直接導出了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方向。[6]

4、《少年中國說》謳歌了祖國未來的英姿及其光輝燦爛的前程,對肩負著建設少年中國重任的中國少年寄予無限希望,鼓勵他們奮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國的戰斗中去。

文字語言特點是高度凝練、概括,氣勢宏大,感情飽滿。文章多為四字一句,而且押韻,處運用反復、對偶、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讀起來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㈨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什麼意思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節選於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決定著國家的未來,只有青少年聰明有才,學國家就有希望,強大富足少年,有理想,有知識才能有能力讓國家更加昌盛發展。
這篇散文是梁啟超先生在1908年寫的,到今年已經100多年了,時代在變,但是它所表達的精神不會變,中國人的強國之夢不會變。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不是單單寫給某代人,而是寫給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少年,更是對下一代下下一代少年的一種激勵,少年強則國強,國家強大了,再也不會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國家了。

閱讀全文

與語文題目如何理解青年強則國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4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25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7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7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2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7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7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1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4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69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