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舉例分析語文教材的四大基本系統
分析教材應從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教材的內容和結構,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挖掘教材的科學方法、能力培養、思想教育因素,知道工具性、人文性在語文教材中的體現,分析教材中的學習心理問題,設計適當的教學方案或提出合理的教學建議。
所謂精讀,是在細讀的基礎上,對語文教材中的某一節進行深人鑽研,分析每一段,研究每一句,斟酌每一詞與每一字,細致、具體地分析教材。做到以下幾點:
1.
透徹理解該節教材中的全部知識,深入了解該節教材所述內容的背景材料,要站在高屋建瓴、居高臨下的高度理解教材知識,要能解答該節教材中的疑難問題;
2.
弄清本節教材在整篇教材或整個語文教材中的地位,課程標准對與其相關內容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3.
找出本節教材中所蘊涵的學習心理特點,學生學習時易犯的錯誤及其原因、難點的成因及突破方法;
4.
分析本節教材的教學特點和知識的關鍵,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方法,設計教學過程,考慮如何通過知識教學培養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等。
B. 語文教材的四大功能是什麼
一、憑借功能
二、示範功能
三、教育功能
四、發展功能
C. 中學語文教課書內容要素形成的四大系統是什麼
一、範文系統:學習的內容,交流的平台。
二、導讀系統(助讀系統,提示系統):注釋,插圖等。
三、知識系統:語言,文體等知識。
四、作業系統 :理解性、記憶性、應用性、研究性。
D. 現在是人教版還是部編版
2017年9月,全國新入學的中小學生將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部編本。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接下來給大家分享部編版和人教版的區別。
部編版和人教版的區別是什麼
部編版和人教版的區別
1.從目錄上來看,原來的很多經典篇目還是存在的。只是在順序上做了很大地調整。
2.新的部編教材和原來的人教版相比,更加註重基礎的掌握與積累。其中對小學生而言最重要的認字和寫字要求,新編的部編版教材就對孩子就提出了更高與更細致的要求。
3.全新的部編教材不光從基礎要求上有所增加,還將以前課文原文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細致入微的修改。讓文章表述語言應用更加得體規范。
4.在部編版的教材中增加了課外閱讀的書目,在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的書目,小學教材裡面也增加了大量課外閱讀的書目。並且課外閱讀都有指定書目。
5.部編版的教材在選取課文、習題設計和課後練習作業等方面都更加貼近當代中小學生的「語文生活」,更加具備「現代化」的氣息。
6.在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古詩詞的內容,由從原來的69篇變成現在124篇,在部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詞也增加了一倍。
什麼叫做部編版
部編本教材由教育部組織編寫,2016年,在幾個省試用。
2017年9月,全國新入學的中小學生將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部編本。在2017年9月全國中小學(小學和初中)開始全新啟用部編版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科課本。
2018年,全國七年級新生統一使用部編本教材(《語文》、《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道德與法治》);全國一年級新生統一使用部編本教材(《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
2019年,小學、初中全年級統一使用部編本教材
E. 語文教材的定義是什麼
語文教材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學生使用的語文教科書。小學語文教材,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時間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在中國大陸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師版、語文版等多套教材。
發展歷程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編寫或修訂的中小學教材出版,在全國正式使用。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套全國通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套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較為簡單,內容中很多是關於毛澤東的,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第二套小學課本出版,但這套教材只使用了兩年——1958年「大躍進」之後,在「教育大革命」的影響下,有關部門停止了這套教材的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開始向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此後,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進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備工作。1963年秋,新編各科課本的第一冊在全國正式供應。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76年到1978年間,國內的中小學教材使用較為混亂。
1977年,教育部決定以十年制為中小學的基本學制。1978年秋,中小學各科課本的第一冊同時在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粉碎「四人幫」之後,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此後的教材使用也相對的穩定。其中有些小學語文教材的使用年限超過10年。
F. 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包括
中學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
1、課文系統
2、助讀系統
3、作業系統
4、知識系統
G. 語文教材後面的生字詞屬於什麼系統
XP系統,或者WIN10系統。
H. 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包括
中學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
1、課文系統
2、助讀系統
3、作業系統
4、知識系統
語文課本是語文學科教學用書。一般包括文質兼美的課文,即思想內容和語言文字皆好又適合教學的文章;語文知識,有漢語知識、讀寫知識和文學常識;注釋、提示和思考練習。
小學語文教材簡介:
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時間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在中國大陸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師版、語文版等多套教材。
2017年9月起,小學語文教材改為部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