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作業怎麼布置有效

小學語文作業怎麼布置有效

發布時間:2022-08-08 18:18:26

⑴ 如何有效布置小學語文低年級作業

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在兒童階段說話和思考的重要學科,小學生在低年級時學到的語文知識是其今後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基礎,布置作業是每個學科實施的一項重要學習手段,作業布置結構及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本門學科的掌握程度。因此,有效布置作業,充分發揮作業在學科學習中的積極作用極為重要。

⑵ 怎樣給學生布置語文作業

作業布置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減負增效,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創新精神,正確認識學生的作業布置,樹立科學的練習觀,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為此,我結合本人三十多年的心得體會,就如何布置語文的有效作業,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認清現狀,提高認識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效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言語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高雅的言談舉止六個方面。可是,近幾年,在新課程改革穩步推進的過程中,各種思潮蜂擁而至,多種理念急劇交匯,使得很多教師無所適從,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如對練習的認識,就曾一度迷失,要麼談「練」色變,認為練習就是應試教育,練習就是「題海戰術」,練習就是不人文等等。所以,在教師內心對練習的重視不夠,為創新而反傳統,徹底與傳統決裂,致使傳統中合理的、優秀的成分也得不到繼承與發揚。語文教學走向了「消解語文」的誤區。要麼多多益善,練習機械、重復、刻板教條,語文不像語文,學生不願意學語文。
二、培養習慣,注意積累
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尤其突出了對學生習字習慣和預習習慣的培養。在習字方面,要求學生字跡工整,對於錯誤之處學會運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不得使用塗改液、改正紙等,評價時注意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相結合,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長此以往,學生的寫字態度逐步端正,部分同學的書寫有了顯著提高。在預習方面,要求學生做到寫好、讀好、畫好、想好,即認真掌握課後「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寫法,理解詞義;最少讀讀課文三遍以上,畫出文中欣賞語句(段)和不理解或有困難的語句(段);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四導」學案後,指導學生用好,把預習落到實處。
積累是語文教學的基本點,為此我做了一下嘗試:
1、用筆記本做課內積累,篩選容易讀錯、寫錯的字抄寫;對教材中的佳句、好段,要求學生在每篇文章學完之後至少要摘抄兩句(段)做點評並背誦。
2、對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教師應盡量採取合適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以減少其課後作業的負擔。
3、課外積累是課內積累的有效補充,每周要求學生寫兩千字以上的讀書筆記,內容可以是名人名句、成語典故、寫景狀物、詩詞曲賦乃至謎語、笑話、廣告語等等。每周要求學生寫一千字以上的「成長記錄」。每學期評兩次「積累之星」獎勵做得好的同學。
三、准確理解,科學定位
有效的作業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附庸。
傳統的練習僅是對教學的補充,對知識的機械的強化訓練,方式陳舊、呆板以及大量無味的重復練習的因素,更多要求的是規范、統一,結果是學生缺少一種靈性、活潑、有趣的學習,倍感語文學習的枯燥,學習變成了一種負擔。而與新課程標准一致的課堂學習,不是為難學生,不是為了考學生的薄弱環節,而應重在面向全體學生,追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生成性、發展性訓練。形式上,應從傳統的「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轉向多樣化,如「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層次上,因人而異,體現差異,分層要求,盡量知識性、趣味性並重,力求人人都有信心「動」起來;內容上應從側重「溫故」轉向「探究創新」,「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鞏固知識,活用知識,培養能力,體現和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人生觀。
四、重視運用、提倡個性
語文作為一門交際工具,正確運用顯得很重要,我採取了以下做法:
1、充實基礎重詞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每篇課文之後都有「讀一讀,寫一寫」,這當中的 詞語都是課文要求掌握的詞語。對這項作業,預習時不再要求學生抄寫,不管用何種方法,只要能記住字形,理解詞義即可。每次上新課之前,教師都會進行預習檢查,或聽寫或用一個詞寫一句話。課後要求他們將這些詞語連成一段或幾段內容相關的話,只要詞義運用准確、內容健康即可(課後詞語多的再做篩選)。這下學生的興致高了,不用死抄硬記,自己可靈活掌握,展示自己的才華,結果同學寫出來的片斷異彩紛呈,有的是對課文的縮寫,有的是改寫,有的完全是另闢蹊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寫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文章。這就是一種能力,一種遣詞造句、想像聯想的能力。
2、仿寫改寫學寫作。這道題同樣是源於課後的「研討與練習」。其實語文的學習,最令人頭痛的還是寫作,有些學生是談「文」色變。其實課後的這道題是個很好的「引子」,剛學完一篇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老師的分析記憶猶新,這時做這樣的片斷練習是不難的,比較容易上手,也易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做的過程中,潛移默化般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3、課外實踐練綜合。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它必須運用於生活。我們曾開展過許多課外實踐活動,如家庭采訪、看新聞、寫廣告、詩配畫、查資料等。這樣把作業設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4、作業內容多樣化。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採取畫一畫(在文中畫出好詞、好句、好段)、評一評(評析好的詞、句、段)、寫一寫(仿寫、改寫、續寫)、背一背、說一說(課堂發言)、做一做(做主持人、做手工)等形式,加強綜合性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機會表現自己。
5、作業選擇自主化。主要是設計一些彈性作業,讓學生主動去選擇,如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去做,或小組成員互相命題,自選答題。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的肯定性評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個性品質得到發展。
重視學生的作業練習,需要教師們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練習觀,這樣就可以克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增強學生對教學知識的鞏固性與有效性,提高課堂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有效地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

⑶ 小學語文作業怎麼設置才算合理

淺談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如何合理、有效地設置

家庭做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鞏固當天所學知識,預習作業還可以幫助孩子預先熟悉第二天所學內容,幫助孩子理清重難點,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聽更好地理解第二天所學知識。可以說,家庭作業在孩子們的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根據多年的教育經驗,本人覺得,家庭作業有效沒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是否所有的家庭作業孩子們都能認真對待,答案肯定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企圖把家庭作業作為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的唯一途徑,是不現實的。現在,很多教師因為想取得驕人的教學成績,往往大量布置家庭作業,且作業內容多為重復的抄寫等,本人覺得既耗費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時光,又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那麼,家庭作業到底怎樣設置才是合理的、有效的。本人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寧少勿多。家庭作業畢竟只是是孩子們課外的作業,經過一天的緊張學習,孩子們最需要的是放鬆身心,家庭作業充其量只能作為一種補充,而不能佔用孩子們所有的課余時間。《小學語文新課標》對於家庭作業的設置時間有么明確的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超過15分鍾,中年級不超過30分鍾,高年級不超過1小時。
自己多年的家庭作業的原則是,當天學習的新課,晚上的家庭作業就是本課的生字詞,一般都是加拼音寫三遍,組兩個詞。而寫過的生字堅決不再布置寫第二遍。本人認為,一個生字,一般認真寫三遍就基本能掌握,再組兩個詞,鞏固一下,加深認識,還可以幫助理解生字的意思,可以說,寫過以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全部掌握。如果還有的孩子不能掌握,我也喜歡利用課堂的時間去指導孩子們掌握。漢字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文字,她蘊含著很多知識,這需要教師平時多學習,多研究。教給孩子認識漢字的方法,會很好地幫助孩子們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形聲字、會意字和象形字,藉助這些方法,孩子們掌握漢字就容易得多。從教十幾年來,自己幾乎很少號課文里的詞語,讓學生抄寫。也許這樣的方法對孩子們考試成績有幫助,但是,以犧牲孩子的休息和玩耍時間為代價的抄寫,不值。而且,如果老師能夠讓孩子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當堂學習的東西能認真去對待,當堂掌握,也就根本沒有必要去號課文里的詞語。即便有時候,孩子們因為丟下的東西太多,真的需要號詞語,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是本著寫生字不寫詞語,寫詞語不寫生字的原則。試想,我們不可能每天都講新課,所以也就不可能每天都有生字可寫。所以,每天不重樣布置作業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作業布置的少,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孩子們作業少,老師在要求孩子們字體工整的時候,底氣十足,孩子們也很容易實現慢工出細活的目標。天長日久,孩子們的書法功底也逐日增長。否則,一方面要求孩子們字體工整,另一方面又大量布置作業,孩子們寫好字的話,作業就需要很長時間,佔用孩子們的本該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所以孩子們不得不匆匆忙忙緊趕慢趕寫作業。字體雖然潦草,但至少可以完成作業,不用頂著完不成作業的惡名和補作業甚至是罰作業的後果。二、可以為孩子們節約很多時間,讓孩子們充分地玩耍,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沒有充足玩耍時間的孩子患近視眼、抑鬱症等的幾率遠遠超出有充足玩耍時間的孩子。而且,孩子們在玩耍中,小孩子的天性得以釋放,旺盛的精力得以宣洩,問題孩子和不該出現的問題就會少得多。
二,|能讀不寫。這里說的寫指的是抄抄寫寫。小學語文的家庭作業字詞一直是重點,於是乎,每天的庭作業幾乎都是抄寫、默寫生字詞。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我發現,讀的家庭作業孩子們比較容易接受,簡單易操作,而且更能即時發現孩子們的錯誤所在,對家長來說也比較容易檢查和指導。而且,現階段,在日益緊張的學習和生活節奏的催促下,小學語文課堂已經很少能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了,但是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有很大一部分離不開「讀」來培養,所以布置孩子們回家讀書應該是一項非常不錯的作業。
另外,布置孩子們閱讀和寫作不失為家庭作業的一項有效措施。從教多年來,自己一直堅持作業少而精,但每天的閱讀半小時和一篇博文不能少。閱讀和寫作是孩子的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也是讓不少老師頭疼的難題之一,而每天不間斷地閱讀和練筆,正是提高孩子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最好的途徑。而且,孩子們在閱讀中,和大量的字詞打交道,也會鞏固認識所學的生字,時間久了,對漢字的感覺就出來了,生字的學習就會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的道路上來。
所以,真的覺得,語文作業不必要布置那麼多重復抄寫的作業,針對孩子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布置作業才是最好的。

⑷ 如何有效布置小學語文作業

寫生字,寫標致不錯誤,能默寫;
讀拼音,要讀對;
讀課文,要流利,不加減字,不換字;
作文嘛,其實應該給些能仿寫的, 要不很坑爹媽。

語文作業最沒用的就是用遍數為標準的布置法了,完全沒什麼意思呢是。
以最終要的結果為標准來布置,不管過程幾遍,對孩子千好萬好;如果只求數個遍數完事的,對很多孩子那簡直就是從小就在培養各種敷衍了事,不負責任的「好習慣」了。

⑸ 小學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地設計語文作業

1、「口語表達型」作業

學生在家,可謂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為此可有目的地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如在學《范進中舉》後,可以讓學生回去給家長講講范進中舉的故事,向別人講述故事的過程,是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過程,也是對文本進行在創作的過程。如在學習議論文單元的同時,要求學生回去規勸父母改正陋習並講清為什麼要他們改正,或是通過交流與父母探討他們自己種種要求的原因和目的,或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願望,並極力想辦法讓願望實現。學生在家人面前「顯示本領」,往往態度十分認真,而家長直接聽孩子「演講」,又隨時對孩子加以點撥,這種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雙向互動,填補了教師不在時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觀察積累型」作業

觀察是積累的前提,學生往往會對生活的所見所聞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可結合語文教學布置一些觀察類的作業。如教完《看雲識天氣》一課後可布置學生自己觀察雲彩的變化,判別天氣變化的情況;布置學生觀察家長忙農活幹家務的情景,要求學生寫《致父親(母親、爺爺、奶奶)》之類的文章。當然這類作業教師需要進行觀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導,要求學生觀察要有順序、有重點、抓特點、多聯想,同時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觀察日記。

3、「動手操作型」作業

現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語文作業不能受學科的限制,教師要打破學科的限制,加強學科間的聯系,讓語文與歷史、政治、物理等學科結合起來。因此作業時可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小實驗,作一些小研究,進行一些小探索。並寫出自己真切感受,這樣既能拓展學生知識面,又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4、「搜集整理型」作業

這類作業的布置可因人而異,一方面可根據學生愛好的不同,引導他們搜集郵票、圖片等。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貼在專門的作業本上,並根據畫面的內容寫一些作品簡介,還可以讓學生對搜集的內容進行分類,如「迷人的風光」、「古老的建築」、「別致的民居」、「偉人的風采」、「輝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可進行「語言知識」的搜集。可讓學生從書報雜志、廣播電視以及網路中去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識;還可到群眾中搜集諺語俗語,至理名言等。

⑹ 如何布置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業

小學五年級語文如何設計作業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作業要能夠展現學生的創造思維

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說的是興趣的重要性,即興趣是創造的動力。以童話、寓言、故事為主的課文,像《漁夫的故事》、《西門豹》、《小英雄雨來》等這些課文就可以讓學生來表演課本劇,讓學生更直接的將自己的情感與教材內容聯系起來,在創作藝術形象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如學完《太陽》一文後,我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所學到和課外學到的有關太陽的知識,扮演太陽公公,向大夥作自我介紹。

這樣的具有情境性的課外活動類作業,很容易調動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同時為了扮演太陽公公,學生還會主動地閱讀課外讀物,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也更好地挖掘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有利於發展兒童個性,讓他們嘗到創造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

漢字中有許多容易混淆的形近、音近及同音字,學生常常分辨不清,如果還是讓學生抄抄寫寫,只會給學生帶來厭倦感,不如讓學生編寫辨字兒歌,教師可以先舉例講講編辨字兒歌的方法,然後請學生仿例試編兒歌。

如:為了辨析「密」和「蜜」,可以這樣編兒歌:「密蜜同聲不同形/山蟲有別要分清/烏雲密布遮山頭/蜜蜂采蜜正辛勤」。這樣,學生產生了興趣,很快會將這些字記得牢,用得准,也能夠很快進入創編兒歌的創新活動訓練狀態中,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動腦,提高了辨別、分析、判斷的能力。

二、作業要能夠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則概括著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世界上很多發明和創新,都是從「想」開始的。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徹底摒棄機械重復的「題海式」訓練,精心設計一些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想像性」作業內容。

有些課文意味深長,很富有啟發性和教育意義。在學完課文後,可以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續寫。這樣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如學習了《狐假虎威》後,可讓學生寫一寫第二次老虎又遇到了狐狸,它們之間又會發生些什麼故事呢?學了《會走路的樹》後,可讓學生寫一寫小鳥來到小馴鹿家,見到了去年的鹿,它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孩子們興趣盎然,必然會寫出許多好的文章。

語文教材中童話故事占很大比例,有的故事讀後回味無窮。如《狼和小羊》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創編不同形式的故事結尾。

(1)獵人來了,救了小羊。

(2)狼撞到了石頭上,死了。

(3)小羊一閃,躲到一邊,狼撲了個空,掉進河裡……先請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然後互相交流、討論,最後再結合自己所思所說續寫一則小故事。這樣的作業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作業要能夠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如果課文內容是風景詩或寫景狀物類記敘文,課外作業可以這樣設計:認真閱讀課文,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為課文畫一幅或一組插圖。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留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再如,學完古詩《游山西村》,讓學生邊讀邊想像,把想像中的畫面畫出來,農家、雞豚、山水、柳樹,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這樣的作業,學生會感到新鮮有趣,不但興致高昂,而且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要把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需要想像,需要創造,形象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除了畫插圖,還可以布置「畫」日記的課外作業。所謂「畫」日記,就是在日記中既有簡短的文字,又有和日記內容相配的圖畫,圖文並茂,一改令學生頭疼的作文呆板面孔。這樣,激發了學生細致觀察生活、走近大自然的濃厚情趣。

⑺ 如何有效布置小學語文課外作業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而作業就是語文實踐的直接平台,是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方式。但目前,因受"應試"影響,很多教師從"備考"出發,作業布置既多又濫,缺乏創造性、新穎性、趣味性,影響了兒童自主生動活潑發展,甚至使學生產生消極抵觸情緒;因此,我們應創新布置,特別是在課外作業上下功夫,實現傳統語文大抄大背變革,真正把學生從煩瑣的、機械的、重復的作業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成為作業主人,而不是被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1.明確課外作業的目的
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是為鞏固學生的知識,還是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師應有清楚的認識。如為達到鞏固字詞的目的,一般一篇課文第一課時上完,可布置讓學生抄寫生字、課後的詞語。如為了使學生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習慣,老師可在新課之前布置學生在課外利用多種形式:上網、翻閱圖書、調查訪問等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把自己積累的資料以記錄、剪貼、照片、繪畫等多種形式體現在專門的資料積累本上。如為了達到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的目的,教師可出一些相關的練習題。
作業不應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它是這樣的一種憑借,由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並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
2.作業布置強調興趣培養
傳統作業布置,內容簡單,形式單一,不是讓學生寫詞語,就是讓學生背課文。實踐證明,這種方法,除了對"應試"有點作用外,就是扼殺學生學習興趣,把學生訓練成作業機器。在大力實踐新課標的今天,我們不能再走這種老路,要豐富作業內容和方式,讓學生做作業主人,能在作業實踐中感受到作業快樂。俄國最偉大作家托爾斯泰說得好:"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習興趣。"作業作為語文課堂的延伸和拓展,我們也必須把激趣放在首位,變機械重復為快樂實踐,讓學生感受到作業過程的快樂和作業成功帶來的愉悅。為此,我們要盡量減少單一的機械性的抄、背作業,變枯燥化、重復化作業模式為多元化的作業布置,讓學生在知識得到升華的同時,還要得到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鍛煉,在更多平台上發展語文素養。例如,當學了《讓我們盪起雙槳》後,讓學生唱歌跳舞;學了《奴隸英雄》、《草船借箭》等故事性強的課文,讓學生們排演課本劇,寫劇本;當學了《烏鴉喝水》之後,做實驗;學了《窮人》之後,讓學生後來發生的故事……這些作業,應該說,比起常規的抄寫練習,難度還較大,可是完成的情況卻比想像的好許多,學生不但沒把它們看成是負擔,反而興高采烈地按時完成,而且還與眾不同,獨具匠心,頗有質量。
3.作業布置體現多元化
作業不應當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它是一種憑借,由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並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課堂教學中,教師已經注意到多方面地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但是,同樣作為學習的重要環節的作業練習,教師卻往往忽視了指導學生充分運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認識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勵學生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其學習、思考的結果,最終導致作業只是師生之間淺薄的文本符號的往來。學生不僅個性沒有得到發揮,而且思維潛力也得不到挖掘,難以由此獲得可持續性發展的學習能力。
4.作業布置注重實踐性
一提起"探究"、"研究"之類的字眼,很容易使人想起科學家、專業工作者,彷彿那是很神聖又很神秘的工作,並不是一般人所能及,更不是我們小學生所能做的,而現在"研究性課程","研究性學習"已經走進了基礎教育的課堂,走進了小學生的生活。適當布置一些有探究價值的課外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學生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理。去年寒假,我試著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讓學生利用假期圍繞"春節"這一主題,從"飲食文化、文學藝術、民間美術、年俗家趣"四個方面開展調查、研究,並寫出一份調查研究報告。寒假過後,我收獲了一份意外的驚喜:全班52位學生,人人都完成了這份報告,大部分同學的報告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有傳說、有故事、有舉例、有議論、有抒情,有的地方還插上了和內容相關的圖畫。每個同學都精心布置了封面。看得出,這份作業學生是花了功夫的,但問他們感受時,都說:"找資料,問別人,撰寫研究報告,花了好多時間,但學到了好多知識,很有意思。"前蘇聯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有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發現、研究、探索者。"孩子們最喜歡過年,有關春節的文化、習俗能吸引他們的興趣,而寫調查研究報告,對於第一次接受這種課外作業形式的他們來說,是一次挑戰,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了他們內心的這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當然會得到學生的認可了。
總之,小學語文課外作業亟待改革,這一改革應以師生樹立正確觀念為前提,以學生自主為原則,以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為基礎,兼顧課內與課外,特別重視閱讀,這樣語文課外作業就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成為學生發展的過程。相信只要堅持不懈,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⑻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心理特點布置作業與批改
針對學生的作業心理,如何調整作業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位置,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新課題,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美國著名數學家G.波利亞提出三個教學原則,即主動學習原則,最佳動機原則,階段序進原則。我想,根據這三個原則結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徵及其認識規律,布置作業須注意到以下幾點:我們先了解我們的教學對象學生的作業心理。所謂學生的作業心理主要是指學生對作業的態度、情感、興趣、動機等。它在學生的作業活動中形成,並在作業行為中表現出來。作業心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作業的質量和效果。不良作業心理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受年齡特點的限制,致使學生應付式完成。且只注重分數的高低,不求甚解。二是教師布置和批改作業不當,造成學生對作業態度的輕視,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因此,在教學中,作業的有效布置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我對於作業的有效布置問題有以下幾點思考:第一、語文作業形式應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採取豐富多採的教學方法多方面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參與學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第二,語文作業應注意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性。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應精心組織,不僅使學生的知識得到升華,而且也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三、推行語文作業分層布置制度。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必需。第四、作業也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由於我國的特殊政策,大多數兒童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裡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在社會上交際能力,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目光僅僅囿於家庭、學校中。針對這些情況,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業內容,利用作業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利用「三八婦女節」讓學生為自己的媽媽過節日,可以為媽媽獻一首歌兒,可以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可以寫一首小詩獻給媽媽。教師節,鼓勵學生自己製作小製作,或畫一副畫寫上最喜歡的話,獻給最竟敬愛的老師。此外,老師對布置的作業要自己盡可能先做一遍,充分了解難度及難點所在,預估學生完成作業所需時間,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學生睡眠時間。
二、作業批改的形式及時效性
作業必須做到,凡做必改,凡改必講,而且一定要注意時效性。一般應在下一節課前將作業本發給學生,未經批改的作業本不能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查看教師的批改或評語,並根據教師批改要求訂正或重做。凡錯題,均要求學生及時訂正,教師對訂正的作業同樣要進行批改。批改作業均用紅筆。
布置下去的作業,要做到及時批改,及時講評。讓學生能及時掌握自己的知識反饋情況。老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做批改情況統計。這一點,我一直在堅持,這也是我從老教師那裡學到的經驗。每天作業收交情況要有記錄,批改過程中,主要問題要有記錄,書寫、正確率等方面優秀和不理想的同學要進行記錄。這樣在評講過程中,針對性就會很強,效果也會得到提升。各學科要團結協助,加以平衡,反對只強調某一學科的思想和做法。
三、作業的布置和批改目的和要求要明確
1、作業布置要求:(1)書面作業:步驟完整,格式規范,字跡工整,標點正確,版面整潔,正確率高。(2)口頭作業:語音標准,口齒清楚,有條有理。(3)操作性作業:先想後做,合乎要領,有條有理,動作協調。要把書面與口頭作業結合起來。(4)教師布置作業要對格式、書寫、交作業時間等提出明確的要求。對作業中的難點和疑點可進行必要的指導,不代替學生的思考。(5)作業力求多樣化,趣味性強。除書面作業外,還可適當布置活動性、實踐性、閱讀性、自主性、創造性等多樣形式的作業,注重學生整體素質與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6)課本作業和練習冊作業的布置:課本作業和練習冊須與教學進度同步,並全部解決,不得有滯後或未做的現象。
2、作業批改要求。
(1)做好作業批改記載和講評,對獨創性的見解和代表性的錯誤應予記錄,作為講評和輔導的依據。作業講評要鼓勵先進,啟發和幫助後進,切忌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評分一律用等級,為「優秀」「良好」「及格」「待提高」。對書寫整潔、解題具有獨到之處的學生,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批註,可以用上「優秀☆」等,還可以寫上激勵性的批語,書寫字跡要工整,用楷書書寫,評價要恰當。批改作業要多肯定、鼓勵、贊揚學生作業的成功、進步,要指出作業中的錯誤缺陷,並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己改正。不允許以罰做作業的辦法懲罰作業質量有問題的學生。
(3)批改符號要統一。對的打「√」,錯的打「×」,打勾要規范,不能連勾帶拖,要打在解答的結尾,筆跡要小,不破壞學生的字跡。「訂正」兩字應在學生作業結尾的下一行頂格書寫。所有的作業還應在批改結尾處寫上批改日期。作業中的錯處,可適當劃出來。圈劃要規范,一目瞭然,便於學生發現和改正錯誤,但杜絕在同一地方反復圈畫塗改。一頁上的作業逐題批閱,嚴禁在整面作業上只打一、兩個大鉤的粗放型批改方式。
四、作業的收交和保管
1、學生作業每次必須交齊,統一放在教師辦公桌面上,以便互相學習,互相檢查,互相督促,好讓教導處不定期檢查或抽查。
2、學生作業本做完後連同批改後的試卷,教師統一收起來捆好保管好,便於開家長會時交家長查閱,期末復習時,全部發給學生復慣用。
總之,教無定法,僅供各同仁參考和交流。

⑼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如何設計

小學語文作業怎樣設計

一、語文作業要充分體現綜合性

語文學科簡單的解讀是「語」加「文」,是聽說讀寫的結合。語文教學改革歸根到底是圍繞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創新。語文首先是一門基礎學科,學生只有具備很好的聽說讀寫的基本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他學科。同時,語文更是一門綜合學科,學生如果能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能融會貫通地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修養,則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所以,我們在布置作業時,要有「大語文觀」,考慮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知識為語文學習服務,考慮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知覺去思維。

在常規的語文作業中,諸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等形式,基本上是語文課必須的作業形式,對於學生重溫知識、掌握語言運用規律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只是「畫地為牢」,簡單地就語文而論語文,效果往往不會好。如果我們跳出學科本位,考慮作業的綜合性,調動學生的聯想、通感等思維方式,以其他學科感知語文,那效果就會很好。比如,學習了《望廬山瀑布》這一首詩,我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外,還要求學生動筆畫一幅詩景圖,唱或編一首贊美廬山瀑布的歌曲,學生入情入境,大膽創意想像,效果不言而喻。這就是多種綜合方式的引進,這樣既有助於提高學生的作業興趣,又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語文作業要富於趣味性

從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出發,一般而言,作業就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只要達到了這個目標,學生對作業的接受程度是其次考慮的。有的教師甚至認為,作業就是學生應該完成的任務,不管學生是否喜歡做。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教師們設計的作業往往以乾巴巴的、生硬的「面孔」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也就存在了應付了事的情況,很難達到愉悅地完成作業任務。

其實,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如果能貫徹愉快教育,增強其趣味性,一定能喚起學生作業的熱情,讓他們更主動地去完成。比如,在學完了積累運用中的熟記成語,我布置學生做成語接龍,看誰接得多,評「成語大王」。又如,在學習了一些故事性較強、情節適於表演的課文時,為了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請同學們自由組合,自認角色,表演課文劇。學生們興趣盎然地完成了作業,在扮演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分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語文作業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個法則。在語文課堂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和落實「因材施教」法則,我們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尊重學生人格,滿意學生正常合理的需要,還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別性。事實上,由於學生的教育背景、生活經歷、家庭背景的不同,學生的能力、智力和性格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完成作業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從鍛煉學生語文能力和落實「因材施教」原則出發,語文作業都應該在強調進度與知識接受相對統一的基礎上,體現較強的彈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有可能通過努力來完成,這就需要有自主性作業。

自主性作業,承認並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供學生選擇,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在學完《赤壁之戰》一課後,我布置了這樣幾項作業:1.講一講,把故事講給別人聽;2.演一演,自由組合,排練課文劇;3.讀一讀,閱讀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這些由易到難、形式多樣的作業,彈性大,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做第3題,能力一般的可以做第2題,有困難的學生只做第1題。這樣把完成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四、語文作業要具有實踐性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對於語文來說,實踐更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最主要的途徑。我們教師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注意溝通課內外與校內外的聯系,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一方面,教師要主動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運用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地配合課堂教學的需要,創設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新知。如我在教授了《海濱小城》一課後,學生通過讀悟,感受了海濱小城的美,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實踐能力,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公園、街道,要求學生按照先概述後具體的敘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的特點作口頭介紹。這樣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

⑽ 小學語文作業怎樣布置才有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教育影響和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孩子對學習產生了興趣,自然會全心全意地努力學習。 布置家庭作業可以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學合作完成。如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手工,一起分角色朗讀一篇課文,一起講故事;和同學一起做手抄報等。甚至放手請學生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自己選擇作業,自主定量,把做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可以選擇靈活多樣,偏重於理解、想像、運用的提高性作業;也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能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作業,就能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作業怎麼布置有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4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2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7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7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2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7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7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1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4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69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