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

如何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

發布時間:2022-08-08 12:23:25

1. 小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有哪些重要的點

一、

定位於「片段習作」。所謂片段習作,就是在低年級能夠寫好一兩句話的基礎上,到中年級拓展到五六句、七八句,甚至更多的句子。這些句子連在一起,就是一個習作片段。中年級小學生尚處習作起步階段,習作時可先不考慮開頭、結尾、布局謀篇等,只要語言流暢有序,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即可。立足片段訓練,學生才能毫無顧慮地寫出個性化的語言,盡情表達真心真情,思維也會隨著他的語言表達而得到拓展。

二、引導學生在生活與閱讀中積累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米」,如何創造性地開發習作素材呢?在這里,老師多種渠道的引導就成為習作指導的一項重要任務。

加強閱讀積累素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我會給學生提供盡量多的機會讓他們展示才華,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與積累的激情。在黑板上開辟一塊新聞欄。讓學生把在報刊、雜志、電視、網上等看到的新聞記在新聞欄上,有助於學生汲取知識營養,儲備素材。

2. 孩子馬上進入初中階段,應該怎麼打好初中的語文基礎

孩子馬上進入初中階段,應該怎麼打好初中的語文基礎?

孩子馬上進入初中階段,打好初中的語文基礎的其他辦法推薦

讀文言文。雖然中文語文都在課堂上,但相對來說,語文閱讀不是期中考試的難點。但是,對於初一的孩子們來說,小學接觸相對較少,所以到了初一首先要養成語言習慣。這與英語學習一樣,只有掌握常見的實詞、固定搭配等語言習慣,才能解決理解和問題。因此,建議學生多讀,不僅是一定要背的篇目,在時間充裕的初一,最好把教科書上的文言文全部背誦出來。這對中學學習很有幫助,其好處還可以延續到高中語文學習。文言文高中會繼續考察,考試都是輔導,所以中學培養較多的語感,高中會輕松很多。寫作。與小學作文相比,中學作文在評分標准及規定字數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僅憑字數,中學語文的要求比小學增加了200個字,期中考試作文的字數通常會再上升800個字。這所小學對總是寫600字以下作文的第一個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進中學就要重點訓練。

3. 小學生怎樣學好語文有什麼好方法

怎樣才能指導學生有效學習語文?這一直是小學語文老師探究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學好小學語文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

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



重點是培養兩個習慣:一個是課後復習的習慣。教師應該針對各學習環節的不同特點給學生適量布置聽、說、讀、寫、背方面的作業,形式上要盡量做到游戲式、趣味化,努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自己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不懂就問,在復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另一個是階段復習的習慣。從時間安排上,可以當天鞏固新知識,每周進行小結,每月進行階段性總結,期中期末進行全面系統的學期復習;從內容上看,每課知識及時回顧,每單元進行知識梳理,每章節進行知識歸納總結,必須把相關知識串聯在一起,描繪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路,達到對知識和方法的整體把握。

4. 小學語文怎樣學才能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所說「聽、問、說」是指的 當老師上課時要認真傾聽,老師講完以後不明白的人們就需要去問,老師問我們的時候大家便說。因此每一個孩子一定要讓培養認真聽課的習慣性,上課以後不明白的就需要向別人請教,大家還需要學會表達,我認為我們不但要在別人問都情況下說,還需要說我們的觀查得,感受所得的,了解所得的。語文學科的學習培訓其實就是字、詞、句、段、篇的學習培訓,而能力的培養,無非就是聽、說、讀、寫的練習,

要重視引導孩子喜愛學漢字,有積極認字的心願。培養一些好的學習習慣性,如干凈整潔撰寫、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等。誦讀對培養孩子的閱讀時間、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都特別有協助。在這個階段,鼓勵孩子一個工作能力便是誦讀,學慣用普通話水平恰當、流暢、有情感地高聲課文朗讀。閱讀淺近的童話故事、寓意故事、小故事,憧憬美好的情景,關注當然和性命,對感興趣的角色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念頭,並善於與人交流。讓寶寶基本體會到讀書產生的快樂。

5. 如何打好語文基礎

我一直呼籲教師和家長都要反思一二年級打好語文基礎我經常遇到,或者聽到說孩子的語文基礎太差了,這些人大都是四、五年級的家長。我也經常聽到老師們議論,學生的基礎太差了,教起來真難,這些老師大都是五、六年級的教師,現在三、四年級的也有老師在議論了。

我當然不是找茬,挑刺,我只是想,如果你不希望在孩子讀到三、四年級或者五、六年級的時候,來說本文章前面那些家長和老師的話語、心情,你就真的需要好好來討論一下如何打好語文基礎的這個問題,希望這個話題能對所有的教師和家長帶來有價值的啟發和思考。總之,我們決不能因為一年級的知識太簡單,就輕視了有效的科學地打基礎。

6. 打好高中語文基礎的方法

一、語文基礎知識的類型及其重要性

「知識是智能的基礎,記憶是思維(智力之核心)的基礎」,可見掌握「雙基「的重要。

「語文基礎知識」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凡語音、字詞、句法、修辭、標點符號、文化文學常識、寫作常識、詩文背誦等,都包括在內。

為學習方便,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類:記憶型、應用型。從高考考綱考點考題上看,記憶型的知識,起碼有字詞的音形義(歷年第1第2等試題),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和填空(如1996年第9題、30題),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實詞的比較(1996年12、13、14題)等。應用型的基礎知識,如標點符號、近義詞和成語的選擇、病句的診斷、古今詩文的理解和賞析,幾乎覆蓋所有考題。

二、學習掌握「雙基」的有效方法

1、強化記憶的「秘訣」

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實質就是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這里根據心理科學,總結強化記憶的五條訣竅。

①首記:「一飛沖青天,曠世不再鳴」。這是說對首次記憶的新內容,一定要「不惜千金買寶刀」。心理學表明:10分鍾能記住的東西,要再有5分鍾,變換著方式(默想、默寫、誦念等)去記憶,效果最佳。許多同學,記憶新知識時,只是達到了一種臨界狀態,就自以為記住了。這樣的記憶量,十分鍾後就消失40%,更增加了間隔記憶復習的困難,實在得不償失。

②復記:「懸蟲低復上,斗雀墮還飛」。反復記憶才能相對克服遺忘。對較復雜、深奧信息的記憶,不可能一勞永逸。心理實驗證明:凡自己默誦的東西,三小時後遺忘10%,三天後遺忘25-30%,時隔越長,遺忘率越高。我們重點中學的學生,必須結合實際,科學安排復記。首記可在講課當天晚自習;二輪記憶在臨新課前一天自習,或其它時間;三輪則在課前幾分鍾,用過電影的方式再現。事實證明,各輪復記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絕對可行。

③化簡:「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對復雜的知識系統,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化簡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記得牢、多、快。這里介紹三種化簡法。第一,抓共性化簡。如很多形聲字、會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構字部件是「人」和「手」的變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變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變形。抽出變形「人」和「手」,能幫我們區分很多漢字的形和義。如「陷」左上為人凡īan 韻者皆從「xiàn」(「陷」之古字),「舀」上為手,凡ao韻者皆從「舀」。「舁」下為手,當「舉」講,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張開的兩只腳)。「牧」以「牛」、「人」會意。「秉」乃以「手(彐)」撮禾,所以有「秉燭夜讀」之用,「兼」乃以手撮雙禾,所以解為同時取得、同時、再加上、還有等。第二,舉「例句」化簡,如通過「狼吞虎咽」掌握「使動」;通過「歌喉甜潤」掌握「形容式」通感;通過「我有個姐姐在北京讀書」和「我有理由反駁你」,掌握「有」字帶起的「兼語式」和「連動式」等等。第三,編「歌訣」化簡。如學習了逗號的多種用法,可自編自己能領悟的歌訣:句子當中常停頓,要用逗號來分清:復句中,分句間;單句中,很關鍵--主謂長,或倒裝,動詞後,賓語長;狀語在句前,句中又較長;稱呼應對序次後,插入成分在兩旁;復雜並有停頓,用逗用頓細思量。

④強聯:「變形易色,隨風東西」。要善於在未知與已知之間、抽象與具體之間、雜亂與條理之間,進行識記內容的聯系與轉換,這是強化記憶的有效方法 高考。如果發現不了上述聯系,寧可根據個人體驗或外部的、偶然的聯系,「強行自製」一種聯系,不怕「變形易色,隨風東西」。如《為了忘卻的紀念》豈不《南腔北調》?《論雷鋒塔的倒掉》,乃一《墳》堆;「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正是〈戰國策〉;「莫(摸)里哀」作繭自縛〈吝嗇鬼〉。又如記憶古代的人名與字,如沒有「互補」、「互反」關系,都可用以上方法。

⑤札記:「閑雲一片不成雨,黃葉滿城都是秋」。「閑雲」飄來盪去,「一片」不能成雨。一定要准備一兩個袖珍札記本,按基礎知識的綱目分類,隨時摘記或剪貼各種基礎知識。這里參考考綱考點和考題,提供一個分類綱要:容易讀錯的字(如形、義也易出錯,不妨就地記錄,下列各項也可照此處理):容易寫錯講錯的字詞、成語;近義詞和反義詞;不易掌握的關聯詞語;語法和美名病句;常用修辭;標點符號;古今文化常識;古今文學常識;名言佳句;常用文言實詞;寫作常識;寫作素材。關於以上內容,有不少現成的匯編書刊,還用自己作札記嗎?用,因為一般匯編是針對普遍情況而錄輯的,使用起來不切合每個人的情況,浪費時間。應將其中自己模糊不清的重新摘錄出來,以免復習時作無用功。很多同學因為時間緊,沒空作札記,或者集中突擊抄錄、背誦,結果還是「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仍是一筆糊塗賬。

2、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可靠途徑

高考《語文科說明》強調:「語言知識著重於應用,不考名詞術語。」這和《大綱》中「不要用名詞術語考學生」的原則是一致的。歷屆高考命題,如第1卷全是單項選擇,要求學生在准確把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迅速四選一,又如第2卷簡答題,考核學生對語法章法的運用和應變能力,都體現了上述原則。

那麼,如何在平時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呢?

①比較:A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必須細心發現與感悟某些基礎知識的.同中之異。平時,有的同學只注意了借代與借喻;象徵與借喻、雙關;移用、移覺與移情;連動句與兼語句等修辭語法方面的比較,其實這是很不夠的,還必須善於發現在標點、詞語(包括成語)章法諸方面的相異處。如省略號與破折號都可以表示語言中斷,但究竟有什麼細微差別,表注釋說明的破折號、冒號、括弧有什麼不同的適用范圍,清早、清晨、黎明、拂曉(軍事用語)有什麼不同,「密密匝匝」與「密密麻麻」有什麼差別,「先國之急而後私仇」與「每行事輒先人後己」中的「先」「後」是使動還是意動(似乎都可譯為「把什麼放在……」,但前一句是給門客作思想工作時說明自己主觀認識的,在語境中宜為意動;後者使動)。又如,一段文章首有概括,尾有總結,應該以哪句為中心句?這就需要比較其明晰度和全面性。

B「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必須善於發現和感悟異中之同。這是同學們較少涉及的一種比較。事實上,很多知識都有交叉重合之處,如果沒有求同的習慣,勢必造成認識的混亂和做題的猶豫。學習好的學生,總是帶著「舊知」去感悟「新知」,既能區分某些知識的相異點,又能抓出相同點。如比喻與此比擬常常兼格,泰山岩石「有的像蓮花瓣(形似;以擬物),有的像大象(同上),有的像老人(只是形似,而人格化不足,此語不能說比喻比擬人兼格),有的像卧虎(同前),有的錯落成橋(同前),有的兀立如柱(同前),有的側身探海(擬人為好),有的怒目相向(擬猛虎)。經一一比較,總的說來運用了比喻和比似是不錯的。又如「阿」與「陟」中有相同的「左耳」(左耳為「阜」,土山),因此「阿」有山陵義,「陟」為登高。其他如徘徊、躑躅、踟躇(躕)、彷徨、徜徉、逡巡,有共同的意素;連動句、兼語句的第一個動詞謂語,都可用存現動詞(有、沒有)帶出;說明順序的由主到次、由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由簡到繁,都體現了「邏輯關系」……經常異中求同,則可「千顆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頭」。

②總結:「暗中摸索總非真,眼觸心生法自神」。光靠平時聽課,從老師那裡學一些答題的方法(如下定義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是不夠的,還應當「眼觸心生」各種方法,把自己學習和運用的一些粗淺的或精要的體會,總結出幾條,作為學習和實踐的遵循。如概括段意有三法:或牽頭羊(取中心句);或摘熟瓜(聯綴關鍵的並列詞語);或自煉金鍾(自出文句,超級概括)。又如,在分析復句或分層時,必須把長句縮短、內容化簡,才便於把握上下文章及其關系。而長句縮短有老師講的「緊縮法」(找主幹),可有時用緊縮法不但沒用,而且有害,因為緊縮後只剩皮骨而沒有血肉。如:「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傳統,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對此,我們可以這樣化簡:歷史悠久,文明燦爛,傳統獨具,貢獻卓越。這樣一來就把中華民族歷史的基本特徵涵蓋了。這種方法是把賓語轉為主語,把定語轉成謂語,可以叫做轉換法。又如很多同字寫議論文的結尾非常簡陋,不是機械重復論點,就是口號化、公式化,那麼,通過學習課內外文章也要自評總結一下。如歸納升華法(〈拿來主義〉);優勝條件激勵法(〈崇高的理想〉);目的意旨伸說法(〈當說必說〉)等等。

③練習:「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除重視老師布置的練習之外,要有自己獨到的練習。首先,要注意選擇綜合性強、又緊扣考點考題的練習。當前有些同學多側重有關構字法、詞語合成方式、句子語法圖解、修辭格辯識的練習。這類練習拘泥於單項知識的初步運用,又有違離考試說明的原則之嫌,沒有什麼價值。應著重綜合性強、內容看似平易卻奇崛的練習。如高考題中考查的字詞,很多是常見字詞(迫不即[及]待、仗義直[執]言、酗[xiōng?xù]、觥[guāng ?gōng] ),所謂奇形崛,應是一指「常字見險」,二指文字意味濃(如考題有「繁翳」、「羞赧」、「綺麗」),三指維護語言的純潔的必要工程,如「覆」、「像」、「疊」幾字曾一度合法簡化為「復」、「象」、「迭」,而後來又糾正了,比如1997年「二簡字」在1986年廢止了。而其中有的影響深廣或不被重視,高考對此也有涉及(迭與疊)。又如,近義詞和近義成語的運用,綜合性很強,這些更應多作練習。當然,也要注意關於標點符號等靈活性強、難度大的單項練習。如1993年有這樣的題:下列各句加點的部分與「學校對我們的意見很重視」中加點的部分結構相同的一句是: A老師對學生的表揚非常及時。 B大家對他的關心使他很受感動。 他對我的意見很不少。 我對你的長處了解得很清。

其次,要注意練習節奏:初練不怕慢,練後有反饋。比如上題,同樣的介詞結構,卻作了不同的成分,應當從語意與語法的相互制約的關繫上細心感悟一番,說出自己的心得。當然,練習還有屬於應試能力的事,不是我們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范疇,在此從略。

④當小先生:「諄諄而後喻,訁堯 訁堯(náo,據理反駁)而後服。」根據實驗,積極參加老師組織的輪流「講習」活動,或向老師請示,自行組織輪流講習,是深入理解知識並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為當你站出獨立講習的時候,最能促使你作充分准備,把問題說深講透、記牢用熟。其時間安排:每課前三分鍾;晚自習下課前三分鍾;課余時間互相之間;集中時間多人分組講。內容:名言佳句、成語、課文探寶、課外難題。如此,久而久之、大有裨益。

閱讀全文

與如何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4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2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7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7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2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7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7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1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4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69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