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排序邏輯性思維怎麼改善

語文排序邏輯性思維怎麼改善

發布時間:2022-08-07 22:29:46

『壹』 改善邏輯思維的方法

提高個人邏輯思維最好的方法是——看和寫。

首先咱得明白一點——人的智力是有區別的,這是老天製造的不公平。

有些人就是怎麼學都沒用,智力有限嘛。如果排除這個問題,那剩下的就是「看和寫」。

一般來說,單純閱讀也能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思維方式這種東西可以直接從別人的作品裡獲取。同一個內容,讀多幾個人的意見和看法,你就會發現不同的思維和角度。

太陽底下無新事——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能想到的東西,前人早就想過了,所以我們只需要通過閱讀就能獲得各種思想,最終思想的高度能到哪去,取決於你讀了多少書。

在這基礎上,嘗試著去分析、總結和創作,那效果就會更好——不僅對我們看到的東西進行更有效的邏輯梳理,還能創造出新的東西,讓我們的思想達到更高的境界。

問題是,這過程比較漫長,一時半會看不出效果,也很難量化,所以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

像我,每天寫幾千字,如果沒有網友們的評論和贊賞,我也堅持不住,太無聊了,還不如去打球、玩游戲、泡妞呢!

除非你的毅力很大,或者說對「看和寫」有濃烈的興趣,「看和寫」能給你帶來快感,不然,除了「看和寫」,你還得找個讓自己堅持下去的東西。

我的建議是「從朋友圈開始」,做一個「十天計劃」,不用太久,十天十天來,太久了容易放棄。就十天,每天定量閱讀,一篇文章還是十篇文章,給自己定個量,然後總結一下,梳理自己看到的這些東西,最後寫個讀後感發朋友圈,每天至少更新一條,限定多少字。

朋友圈的點贊和評論能給你帶來一定程度的動力,也能指正一些你的錯誤,如果沒有人評論,你可以直接邀請朋友給意見,告訴他們你正在做這方面的訓練,

『貳』 邏輯思維能力差,思路不清晰,表達能力差,說話沒條理,有時沒順序。怎麼辦呢

1、做到條理化

在表達時,最基本就是要做到讓對方知道表達的重點。想做到這一點,需要做到條理化,其關鍵就是將信息整理出層次感。首先,區分出主幹內容和補充內容,之後,再將表達狀態和行為動作的內容區分開。

2、做到劇情化

條理清晰只是將框架梳理清楚了。但是如果內容與對方無關,或者表達方式枯燥,對方也沒耐心聽。所以還要學會設置誘餌來吸引他們的注意。設置誘餌一般有兩種方式:在內容結構上做調整和多使用專業詞彙。在內容結構上下功夫,只關注對方關心的重點即可。

3、做到信息化

平時說話時就知道,想說服別人,就一定不能說廢話,清晰表達訴求,並使用事實來作強有力的支撐。這時候可以加入否定前提,能讓我們的立場更清晰:「我原來做事很慢,所以工作時不是延長時間,而要提高工作效率。」使通過表達自己不想做什麼來表達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樣能明確立場,內容也更具感染力。

(2)語文排序邏輯性思維怎麼改善擴展閱讀: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

1、人的邏輯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即由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會幫助你更多和更豐富地採集、收集和儲存以及交換信息,會幫助你更主動地形成邏輯思維的延伸。

2、邏輯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考察一個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標志。而其他智力因素都是它加工的信息原料,是為了給它提供活動的動力資源。沒有思維這一加工機器的運轉,則信息原料和動力資源都只能是一堆廢物。另外,其他諸多因素都必須受思維力支配,即必須有思維力參與,才能有效地進行。

3、培養邏輯思維能夠幫助人在未來社會生存信息環境中能夠更加主動地編織「目的性邏輯思維」;能主動積極地為「目的性邏輯思維」目的的實現而進行信息的交換。

『叄』 如何培養語文邏輯思維能力

語文是一門具備較強人文性的課程,高中語文教材的編選是經由眾多專家學者謹慎思考之後進行的,故教材內容、難易程度等均與高中生的認知水平、特性發展等契合。在此期間,針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予以培養,不但能夠在學生深入認知課文時提供幫助,也能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表述能力予以鍛煉。

一、通過單元教學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藉助各教學主題單元設置對應的教學模式並構建單元教學情境,從而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加以培養,讓學生可以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對自身思維層次予以提升。還能改善學習方式,進行單元教學,幫助學生構建單元學習環境,高屋建瓴,體現知識系統的創新。

二、通過作文教學進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

素質教育模式下的作文訓練,能夠較好地體現學生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必須對作文教學的既定教學目標和意義給予足夠關注,將傳統過時的作文教學方式變革更新,推動學生更好地寫作,並在寫作中將學生的思維層次提升,且與文章內容有效結合。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揮,在寫作教學中結合邏輯思維的培養,方可促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條理清晰,邏輯分明。

三、通過分層教學進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

高中生在學習、思維能力等層面會具有一定的差別,教師要通過教學工作對所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予以訓練提升。通過落實分層訓練與分層發展,從而促使學生在分層訓練期間察覺到自己邏輯思維中存在的不足,推動全體同學通過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發展來提升。

『肆』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邏輯思維

<正>邏輯思維方法(簡稱邏輯方法)主要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這些方法是最一般的科學研究方法。它適用於一切科學,在語文的教與學中也被廣泛地應用著。正因如此,高考語文試題也滲透著對學生邏輯思維方法的測試。它提醒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絕不能忽視培養學生掌握這些邏輯思維方法的能力。 (一)抽象和概括 1985年高考語文試題第三題主要是給十二首詩歌進行分類。進行分類除了要具有分析邏輯知識外,還要掌握抽象概括方法。
邏輯思維方法(簡稱邏輯方法)主要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這些方法是最一般的科學研究方法。它適用於一切科學,在語文的教與學中也被廣泛地應用著。正因如此,高考語文試題也滲透著對學生邏輯思維方法的測試。它提醒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絕不能忽視培養學生 ......

『伍』 怎樣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學習時,表面看天天在和概念和原理打交道,實際上我們是在學習有關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知識。

要想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僅靠感覺、知覺、表象是不行的,需要在感覺和知覺的基礎上,藉助於思維才能完成。

人正是因為有能夠進行思維活動的大腦,所以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間接地、概括地、更加深刻地認識世界。

1869年人們已經掌握了63種元素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當時的化學家們都在考慮,元素的性質究竟和什麼有關系?元素之間又有什麼內在聯系?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這方面的工作是傑出的。他用厚紙片做了63個方形卡片。卡片上記錄著元素的名稱、性質和原子量,又通過反復的思考最後發現: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量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這就是門捷列夫發現的元素周期律。根據這個規律,他把自己已經知道的63種元素排列在一張表裡,這張表就叫元素周期表。他還在表中留下空位,預言了某些未知元素的性質,還指出已測定過的元素原子量的錯誤,隨著科學的發展,以後的科學事實證實了門捷列夫的預言。

由於受到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門捷列夫沒有發現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核電荷數(原子序數)的遞增,或者說是核外電子排列的周期性變化。但門捷列夫這個偉大的發現,還是為人類進一步揭示元素性質和物質結構之間的關系開辟了道路。

門捷列夫的這種認識,是由於沒有停留在對個別元素的認識上,而是以某一類事物的整體(63種元素)為研究對象,所以抓住了某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徵,發現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這種認識,只有通過大腦思維活動才能最終實現,不然是很難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

門捷列夫在回答彼得堡小報記者的提問時說:「這個問題我大約考慮了20年,而您卻認為坐著不動,5個戈比(俄國貨幣單位)一行,5個戈比一行地寫著,突然就成了。事情並不是這樣!」「考慮了20年」,說明了長期而艱苦的思維活動在探索事物規律中的重大作用。

丹麥科學家第谷·布拉赫花了30年時間積累了行星運動的大量觀察材料,但沒有發現什麼重要的規律。而他的學生,德國的刻卜勒在第谷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終於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定理,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這種認識的上升、飛躍靠什麼呢?靠的是艱苦的思維活動。牛頓從刻卜勒的三定律的引力概念中,通過思維活動又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一般人總認為牛頓是看到蘋果落地,才偶然發現這個定律的,因此,把這棵樹視為珍寶,樹倒了以後還把樹砍為若干段,妥為保管。事實上,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牛頓在多年觀察和學習的過程中,經過艱苦思考的成果。他說:「我並沒有什麼方法,只是對一些問題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罷了。」「我一直在思考、思考、思考……」這里,牛頓說出了他發明創造的兩條秘訣:一要繼承前人的科學成果,二要在研究中勤於思考。

可見,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如果離開了思維活動,就無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創造和發明也就成了空話。同樣,在學習活動中也不能離開思維活動,否則就無法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概念和原理也就無法建立起來。例如,在化學課上,經過一系列實驗與觀察,掌握了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很多理化性質,然後,從不同的角度,通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去掉個別的非本質的特徵,找出它們的本質特徵,也就是決定該事物之所以成為該事物,並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有屬性:電離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的電解質。把這種電解質稱為「鹼」,從而確立了「鹼」的概念。

在生物課上,通過顯微鏡看到了口腔上皮細胞、洋蔥表皮細胞、蕃茄果肉細胞、草履蟲等,獲得了大量的感性認識。通過思維活動,就會進一步發現:細胞形狀雖然各式各樣,但它們基本上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以後進一步學習又知道,細胞通過分裂可以增殖,細胞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單位,也是生物體進行新陳代謝的基本功能單位。抓住了這些共同的、本質的特徵,細胞的概念就初步建立起來了。

可以說,數學中的正數、負數、虛數、實數、微分、積分……,物理學中的質量、重量、速度、加速度、沸點、熔點、矢量……,化學中的化合、分解、氧化、還原、化合價、原子量、摩爾……,生物學中的同化、異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遺傳、變異、生長等等,這些概念的確立,要經歷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個性到共性,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過程,這個過程的實現,必須通過思維活動才能實現。

總之,思維活動使我們在學習活動中能繼承人類的知識,並能運用知識來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離開了思維活動,感性認識就無法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也無法指導實踐活動。

正因為思維可以對現實的對象和現象做出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的導言中,把思維著的心譽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怎樣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思維能力呢?

(一)把自己置身於問題之中

要使自己的思維積極活動起來,最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置身於問題之中。當有了問題和需要解決問題時,思維才能活動起來,思維能力才可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起來。

問題可以分為科研問題和學習問題兩類。

科研問題是為了解決社會需要的未知而提出的課題。例如,怎樣檢查癌症?癌症的原因是什麼?怎樣預防癌症?這些問題正是人類沒有解決或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也是人類急需解決的問題。

學習問題是為了解決個人未知而提出的課題。例如在地上滾動的小球,為什麼越滾越慢?為什麼水壺里會有水垢?為什麼飯後不要從事激烈的活動?

可以這么說,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就意味著問題的解決。科研問題的解決意味著發明創造的到來;學習問題的解決意味著知識由社會向個人的轉移,即知識的繼承。可見,真理的發現和繼承,是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正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導致了科研的進展和學習的深入。

正因為問題在學習和科研中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的學者都十分重視它。

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是問號,我們的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逢事問個為什麼。」愛因斯坦由於對人們經常談論而從未推敲過的時間和空間提出了疑問,經過不懈地努力,建立了相對論,用愛因斯坦的話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華羅庚教授在青年時期,不迷信權威,經過獨立思考,對蘇家駒教授的論文提出了疑問,寫了《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震動了數學界。

可見,要想推動思維的發展,就要自覺地使自己進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去。如果認識到這個問題是社會或個人所急需解決的,即認識到問題的意義以後,會大大提高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怎樣才能把自己置身於問題之中呢?

(1)要善於自己發現問題

善於自己發現問題很重要。從1978年發表的一份科研成果報告中可以看出,美國論文的數量佔了第一,佔世界論文總數的 41.91%。形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條是美國學校鼓勵學生獨立地提出問題,這對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據吳健雄教授講,在中國,家長往往這樣問孩子:「你今天得了幾個A(即5分)?」在美國,家長往往是問孩子:「你今天向老師提了幾個有意義的問題?」有一個中國留學生到了美國,參加了數學競賽,獲得了好成績,信心大增。在美國的課堂氣氛下,他講話大膽,喜歡指出老師講課中的問題,他一再指出老師的問題,老師不但不生氣,反而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表示感謝,還帶領全班同學一起鼓掌,因為老師認為培養出一個能創新的學生是他的光榮。

作為一個中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都要通過思維給自己提出問題。就是在預習、上課、復習、作業、總結、課外活動時,甚至對考題的合理性,都要通過思考給自己提出問題,進行鑽研,這樣,學業才能大大長進。明代陳獻章說得好:「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

在學習過程中,只要肯動腦,有些問題會自然產生。例如,因為舊知識沒有掌握好而出現問題;因為突然出現一些新概念或現成的結論,使人容易產生問題;因為出現了相近的概念,混淆不清而出現問題;當舊知識不夠用時,會出現問題;當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理解同一事物時,會出現問題;當老師講的或書上寫的與自已掌握的知識發生矛盾時,也會出現問題等等。

經過思維自己發現問題,經過思維自己解決問題,這才是高級的、具有創造性的學習活動。會不會給自己提出問題,是學習有沒有進入高級階段的重要標志,正像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所說:「最重要的是自己會不會提出正確的問題。」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愛因斯坦也有精闢的見解:「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可以這么說,學習上提不出問題,意味著學習的停止;科學上提不出問題,意味著科學的止步。

(2)上課要積極考慮老師提出的問題

一個善於啟發學生思考的老師,在課上總是引出頗有趣味的問題開展教學活動。有時從舊知識中引出新問題;有時從實驗現象中引出問題;有時從生活實踐中引出問題等等。面對老師創設的問題情景,不要身在教室,心在課外,也不要採取等待的態度,消極地去聽同學的解答或老師的說明,而要主動參與討論並力求想得迅速,想得正確。由於是上課,自己想得對或錯都可以及時得到老師的肯定或糾正,這對於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不少學生學習水平低,突出表現在課堂學習效率低,課外的負擔重。原因之一是上課時自己退出了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成為思維活動的旁觀者。

當然,有的學生也想回答問題,但缺乏信心,害怕答得不對讓同學笑話,其實大可不必,作為一個中學生,在學習中答錯問題本是正常現象。答得不對,引起爭論也有利於對問題的深入探討,再說在全班同學面前回答問題,正是培養自己口頭表達能力的難得機會,不應輕易放過。

(3)敢提問,會提問

自己發現問題以後,經過獨立思考,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時怎麼辦?只有請教別人,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向一切在這個問題上比自己強的人請教。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明明有問題,卻不敢問人,原因是虛榮心在作怪。他們怕老師和同學看不起自己,這種現象在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中比較多。在他們看來,似乎在學習中從來不提問的人,才是好學生;就是下了決心問同學和老師時,也是別人一講就懂,其實並沒真懂,只是怕別人說自己腦筋反應太慢。當然他們也就不會深入地追問,更不敢與人辯論了。

其實,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會有一定的深度,在請教別人時,別人不僅不會看不起自己,反而會另眼相待。從老師角度來講,學生有問題不敢問,就不知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什麼問題,因此,也很難給以針對性的幫助。

可以這么說:敢於提出問題,敢於暴露自己的問題,並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什麼叫會問呢?

首先,要在獨立鑽研的基礎上發問。敢問不等於依賴。有一位優秀生給自己規定了「五不問」:已學過的基礎知識未經復習不問,教科書或主要的參考書沒有看過不問,老師留的問題未經深入思考不問,找不到自己問題的關鍵不問,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問。

有時,有的學生去找老師請教問題,剛一問,就被老師「頂」了回來。原因很簡單,老師從他提出的問題就可以迅速地做出判斷:他一沒有認真看書,二沒有認真思考。因此老師先不回答,而是讓他自己先看書,自己去思考。可以說,沒有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是沒有資格提問的。

其次,在提問過程中,也要堅持獨立思考,自己提問只是要求別人稍加啟發,或點撥一下。盧嘉錫說:「學習中總難免有些問題自己搞不懂,就要請教別人,有什麼疑難大家一起討論,各抒己見,互相啟發,也是一件樂事。不過還要提倡獨立思考。請教時不要把問題問透,請人在關鍵的地方點一下,然後自己思考,這樣費力些但收獲會大得多。」懂得了上述的道理,當再請教老師,老師沒有直接告訴你答案,卻讓你回去看書的某一部分內容時,你就不會反感或自卑了。直接告訴現成答案的老師,不見得是高明的老師,而能給你指出門路,讓你經過自己的思考求得答案的老師才是高明的。

第三,要認真分析自己發生問題的原因,分析自己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的原因,還要分析別人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高明之處。這樣做,可以使自己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提高,使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加強,從而使得以後提出的問題越來越有深度,有價值。

(二)要堅持獨立思考

有人談到學習的獨立性時說,小學階段是老師扶著走,中學階段是老師牽著走,大學階段是老師領著走。

這個看法說明了一點,在校學習期間,學習的獨立性是逐步加強的。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學習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自己走了」,也就是要靠自己獨立地去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獨立地去解決問題了。因此,在校學習期間,特別要注意克服依賴性,堅持獨立思考,要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獨立思考,經過自己付出的腦力勞動,獲得真知;也只有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能力才能迅速地發展起來。在學校學習期間,有老師的指導,同學的幫助,更應當大膽地進行獨立思考,因為想得不對的話,也比較容易得到及時糾正,如果長期依賴別人,只能使自己的思維能力一天天退化。

堅持獨立思考,才可以使思維能力發展到創造的水平。所謂創造或創造性的活動,指的是提供新的、首創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產物。科學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創造而發展起來的,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就是前人的創造。

創造或創造性活動主要依靠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的特點是新穎性和獨創性。創造性思維只有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才能形成。而接受人家思考的成果只能叫學習或模仿。思維達不到創造的水平,那就只能永遠跟在人家後頭跑。

中學生將來要肩負起把祖國建設成為世界強國的重擔,因此必須從小堅持獨立思考,將來才有可能從事創造或創造性的勞動。

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表現應當是:善於獨立地發現問題,獨立地分析問題,獨立地解決問題,還能獨立地檢查判斷學習結果的正誤。

如果能獨立地解決人家已經解決了的問題,雖然對社會沒有什麼創造性的意義,但這本身卻孕育著創造思維的才能,這種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有可能促使真正的發明創造的實現。

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另一種表現應當是不盲從、不輕信、不依賴,凡事都問個為什麼,都經過自己頭腦思考明白以後再接受。在自己沒有獨立想通之前,決不輕易死記死套現成的結果。愛因斯坦的老師海因里希·韋貝爾對愛因斯坦說:「你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小夥子,可是你有一個毛病,就是你什麼都不願讓任何人告訴。」在這裏海因里希·韋貝爾老師說的「毛病」,正是愛因斯坦可貴的優點——獨立思考,正是這個優點,才使得愛因斯坦取得了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不少學生上課時懶於思考,只等著老師講解,自己抄抄現成的結論;看書時,不善於發現問題,有時即使發現了問題,也不願意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去解決,而喜歡依賴別人的幫助;做作業時,遇困難就問同學,甚至抄同學的作業成果。這種缺乏獨立思考的學習態度,使他們陷入了學習落後的境地。

數學家趙訪熊教授說,有些學生學習效率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思考。古語說得好:「學而不思則罔。」我們看書時要養成邊看書邊思考的習慣,有時用來思考的時間往往比看的時間還要長些。譬如說,書上常常是先有定理,然後再從頭推演出來。我們看的時候,就應當倒過來想一想:為了得出定理,先需要解決哪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又需要解決哪個問題?依此類推,步步追根,最後引出證明這個定理的方法,這樣就能更好地理解定理的關鍵所在。

堅持獨立思考,一旦學習上獲得了成功,就會進一步增強獨立思考的信心,使思維能力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三)要學點思維科學

人類在長期的實踐中,通過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思維形式、規律和方法已經有了一些科學的總結,由於思維的復雜性,這種總結盡管還只是初步的,但它是人類社會極其寶貴的財富。繼承下這份財富,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早日納入科學的軌道,這會使中學生的學習發生質的飛躍,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應當學習哪些內容呢?

(1)思維的基本形式

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講,應當了解什麼是概念,概念是怎麼形成的,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指的是什麼,怎樣區分相近的概念,怎樣給概念下定義,概念和語言、符號的關系是什麼等等;還應當了解什麼叫判斷,判斷的分類是什麼,如何應用等等;還應當了解什麼叫推理,什麼叫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不同類別的推理之間有什麼異同,怎樣使推理科學嚴密等等。

(2)思維的規律

所謂思維規律指的是思維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此外還有辯證邏輯及辯證邏輯的思維規律,如對立統一思維規律、量變質變思維規律、否定之否定思維規律等。思維規律實質上是客觀規律在人腦中的反映,應當自覺地掌握它。

(3)思維的方法

主要指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分類、系統化、具體化、歸納、演繹等基本思維方法。

應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對於知識的掌握和知識的運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思維方法指導著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思維方法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

思維形式、思維規律、思維方法,都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一個人只要在思維著,就離不開一定的思維形式、規律和方法,只是自己沒有自覺地意識到而已。因此,學點思維科學是很有必要的。

(四)要研究具體的思維過程

思維的形式、規律和方法總是在具體的思維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因此,也只有在具體的思維活動中才能把握它,使它成為有血有肉的具體的東西,而不是幾條抽象的規律或定義。

研究思維過程的途徑有三條:

(1)通過學習科學史來研究前人的思維過程,從中汲取營養,掌握思維的科學

在我們的課本中,前人尋找真理的曲折的思維過程被略去了,看到的只是通向成功的簡捷的思維過程,這對學習思維科學和發展思維能力有不利的一面,因為這不符合科學發展歷史的本來面貌。

通過科學史的學習來了解形成科學成果的思維過程,有三點好處:可以學習如何科學地思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學習科學家百折不撓地探索和創造的精神。例如,學習孟德爾發現遺傳規律的過程,可以充分看到科學的思維方法在研究中的重大作用,也可以學到孟德爾堅持 8年搞豌豆雜交實驗的頑強精神。當然,由於時間有限,不可能研究課本上涉及的每一項科學成果的歷史,但要力求了解科學史上某些重大發現的探索過程,這對學習會有所幫助。

(2)通過上課研究思維的過程

上課時,要有意識地研究老師或同學的思維過程,具體分析他們的思維方法。

聽完課以後,可以回味一下老師是怎麼提出問題的,怎麼分析問題的,又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復習課時,老師的比較表是怎樣設計的,又是怎麼把知識整理成有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的。總之,認真學習老師在課堂上成功的啟發、引導和講解,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至於上課時同學回答問題,有的論證得頭頭是道,有的回答得非常簡捷,有的解題方法非常高明,有的反駁非常有力……面對這些科學思維的精彩之作,千萬不要輕易放過,要認真地回味一下,想想同學在思維過程中的高明之處在什麼地方,從中學習思維科學。

(3)回憶自己的思維過程,從中尋找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每個學生每天都在思維著。例如上課思考問題、討論發言、課後復習、解題、作文、考試答卷、考前復習、做實驗等等。但一般學生只滿足於完成學習任務,至於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思維形式、規律和方法,往往很少顧及。

有的學生答題簡要、清楚、無懈可擊,老師表揚一下,給個好成績也就完了。如果自己不滿足這一點,再從思維的方法上分析一下自己的思維過程,也許會意識到這次答題成功的原因在於採用了嚴密的歸納推理或演繹推理,或是運用了比較的思維方法,經過這樣認真地分析,使自己能夠更加自覺地運用邏輯知識。

(五)不斷豐富知識,提高所掌握知識的質量

知識和能力是互相促進的關系,豐富而深刻的知識,無疑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人們常說,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如果不掌握概念,不掌握原理,那麼頭腦中就會因為缺少思維所必須的「原材料」而使思維無法進行下去。例如學習物理時,如果不掌握原理、公式、解題的思維活動,就無法進行。試想一個不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知識的人,面對有關三角形全等的證明題,怎麼能開展思維活動呢?不少學生思維能力低的原因就是基礎知識太差。澳大利亞有一位科學家說得好:「科學上成年人思維程度的發展只能達到青年時期所打基礎能夠支持的高度。」這里說的基礎,當然包括基礎知識在內。

但是也有這種情況,有的人知道的也不少,記憶力也不差,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卻很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頭腦中貯存的知識質量太差。所謂太差,一是不理解,二是不系統。因此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就無法「取用」,這必然會影響到思維能力的提高。

(六)要提高語言能力

當認識到一類事物的本質特性而形成概念時,用什麼來確定和表示呢?用詞語來表示。而用詞語所表達的概念則是「思維的細胞」。詞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並表示一定的意思,就成了句子,句子再進一步組成句群、段落和文章。人們就是依靠語言文字將獲取的各類知識保存下來。而學生又是依靠語言文字把這些保存下來的知識繼承下來的,從而使社會知識轉化為個人知識。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經驗也要依靠語言和文字,並且經常藉助它進行記憶、思維和想像,從而使智力活動成為可能。

語言直接影響到知識的貯存、流傳和繼承,關繫到思想的交流和思維的進行。語言和思維密切相關。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語言的。」上海復旦大學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在上海舉行的語文教學研究會上講話時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的話,我的意見是第一堂先考語文,考後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這位著名數學家講的話很有道理。

當前值得重視的問題是不少中學生輕視語文,忽視語言能力的提高,聽說讀寫水平很低,這阻礙了中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審題時看錯題目,閱讀和聽講效率低,解答問題時表達不清,實驗報告表達不準,不能確切表達自己的思想等等。因此,努力提高語言能力不可忽視。

總之,要想積極發展思維能力,從思想上要認識到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從行動上要注意做到:把自己置身於問題之中,堅持獨立思考,要學點思維科學,注意研究具體的思維過程,不斷豐富知識,提高所掌握知識的質量,以及提高語言能力等等。思想上有了認識就能提高行動的自覺性,行動跟上了,提高思維能力的願望才有可能變成現實。

『陸』 學習語文,邏輯能力不強怎麼克服、解決

其實不只在語文,各一門學科都有用到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語文中要求的邏輯思維並不高,只要你多讀書了解作者寫作手法就行。一般排序你可以看著是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例如從遠到近,從高到低的順序或者是按句子推斷下一句會是形容什麼,這種題目一時急不來,按我的方法做看看行不行?我是很有效的

『柒』 邏輯思維能力不足要怎麼改善

首先要熱愛邏輯學,學習邏輯學,多看看邏輯學方面的書。深入的和邏輯學交朋友打交道。記得培根有說過這樣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變。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可見,學習邏輯修辭學對自身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多觀看哲學方面的書籍,學習哲學。生活其實就是哲學,學習哲學,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生活,以及世界上的事物,有利於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讓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清晰,讓我們的邏輯思維更嚴密,形成真正的哲學智慧——辯證智慧。

『捌』 怎麼提高語文做選擇排序題能力

常見的考查方式是多種排列的選擇題、一道橫線的排序題等。如上一道題就是典型的多種排列的選擇題。因為它能通過語段結構關系的客觀規定性來考查考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組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考查了考生思維判斷能力。而有部分考生常常容易失分,因此有必要來簡單地談談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題。

句序就是眾多句子的排列次序,這種次序必須符合內容表達的需要;排列句序指的是將次序混亂的句子重新調整,使之排列有序,語意貫通。語段內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據語段意義需要進行的正確組合,這種組合具有不可隨意更改的邏輯性。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做准做對這類題目呢?

結合平時研究分析,解題要領可概括為九個字:抓標志,理規律,探邏輯。

抓標志:主要是指抓語言上的標志。有時間轉換標志,如「以前」、「現在」、「將來」等;有空間轉換標志,如「上」、「下」、「左」、「右」、「東」、「南」、「西」、「北」等;有邏輯轉換標志,如「首先」、「其次」、「最後」等。語言標志可謂多種多樣,不可羅列盡舉,這就需要在平時閱讀中多加留心和積累。

理規律:就是要使語序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如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就可以按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主到次,由現象到本質,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物質到意識再由意識到物質等為序進行排列。規律是隱含在文字表述中的,因此只有認真仔細地讀懂語段所表達的意思,才能理出其內在的規律,才能排出正確的句序。

探邏輯:就是探明語序內在的邏輯性。邏輯就是指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思維的規律性。如揭示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往往表現在其萌發、產生、發展、興盛、衰微、消亡的過程;如揭示思維的規律性,往往表現在混沌、啟蒙、發展、鼎盛、終極的過程。邏輯往往不象規律那樣易清理,它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感悟出其內在的邏輯規律,從而排出合理的句序。

1、將①——④句填在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最動人的是秋林映著落日。 ,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① 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② 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懾住③ 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艷麗的凄楚之美④ 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仔細揣摩這道題,選段是一幅日落秋景圖,不難發現其中隱藏的規律和邏輯:秋林映落日,作者抒情懷。夕陽如血,酡紅如醉;情因景生,薄暮生凄楚,傷感淚滿懷;人醉動人景,情願把情凝。依照這樣規律,藉助內在的邏輯關系即情感變化的過程,不難推出准確答案:B ④③①② .另外關聯詞「卻」、「而」、連詞「又」和指示代詞「那」同時有助於前後推敲,上下聯系。

2、依次填入橫線的語句順序恰當的是( )

山是靜的,海是動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潑的。 從天邊微波瘋潮地直卷到岸邊,觸著崖石,更欣然地濺躍了起來,開了燦然萬朵的銀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它沒有一刻靜止!

③晝長人靜的時候,天氣又熱,④凝望著青山,一片黑鬱郁的連綿不動,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仔細揣摩這道題,選段是一幅海山遠觀圖。閱讀提供的四個句子,不難發現其中隱藏的規律和邏輯:作者落墨在海,卻以山來襯托海。山海相映,動靜互襯。從橫線後緊接的句子來看,描述主體是波濤洶涌的大海,故②句應在橫線的最後,這樣語意才緊密相連。再看另外三句,後寫大海,前必寫山,這樣才能前後照應,一一對應。①句中喻體病牛,本體只能是青山,而不可能是大海,因而④必定在①前。同時也體現了由遠山到近海的規律。因此,答案不難推出:C ③④①②再看2005年北京市語文中考試題(5),按照這九個字來解答,就比較好做了,略加推敲,答案就出來了:D ①③②④。

當然,題型多變,方法不拘,大致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來進行解答:首先找出首尾句,其次根據語言外部信息,諸如上下句首尾銜接語、指示代詞、關聯詞語、邏輯聯系等進行分群歸類,最後綜合審視,確定排列順序。

3、從選項中挑選出恰當的句子填入所缺的空中,使句意連貫、合理: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於積累,( );平凡的努力,並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

B.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C.不顯眼的小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答:( )

分析:由題干中「平凡的努力,並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我們了解到,它是一個轉折復句。選項A、C均為轉折復句,只是前半句有點區別,而答案又不能有兩個。我們把A、C這兩句的前半句與題干中的前半句作比較,發現只有A的前半句「細小的石子並不顯眼」與「平凡的努力並不驚人」句式完全一樣,所以可以確定A即為答案。

答案:A

4、.選擇恰當的語句填空連句: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大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 ( )。

A.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

C.牢記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一貫宗旨

D.不能忘記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答:( )

分析:題干中提示句的句式是「XX的XX不能XX,」選項中A、B、D均為「牢記(不能忘)XX的宗旨」的句式,只有B「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與所提示的句式相吻合,所以答案應選B。

答案:B

5、.從所給的選項中選出適當的語句填空:

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 )。

A.沒有一個不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動

B.沒有一個不被他的精神所感動

C.每個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動

D.人人都為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動

答:( )

分析:從題干提示語中,我們看出「沒有一個不佩服」是一個雙重否定句式。選項中C、D均為肯定句,所以不選。可選的只有A和B。那麼,A和B到底應選哪一個呢?再作深入分析。A和B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白求恩的精神」,一個是「他的精神」。聯系題干,題干中前邊也提到白求恩,後邊就不能重復其名,只有用第三人稱代詞「他」來代替,所以答案應選B。

答案:B

6、.從上下文連貫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橫線上應填入的一項是()

我徜徉在鎮中的集貿市場,貨物目不暇接,有鮮嫩翠綠的蔬菜、水果,______,更有那水鄉特有的「魚龍陣」。

A.有散發出陣陣清香的山餚野蔌

B.有山餚野蔌散發出的陣陣清香

C.有散發出山餚野蔌的陣陣清香

D.有山餚野蔌在散發出陣陣清香

分析:題干中的前後句均為「有XX的XX(具體實物)」的句式,四個選項均為此種句式,但B、C、D中的「清香」不為具體實物,只有A中的「山餚野蔌」為具體實物,與前句中的「蔬菜、水果」及後句中的「魚龍陣」相呼應、相協調,所以答案應為A。

7、.第一天到達一個小村的小旅店過夜。______。「雞聲茅店月」—這詩的意境在我的心上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 ①月色窺窗 ②天將破曉時 ③周圍死般沉靜 ④ 醒來聽到雞鳴 ⑤ 似乎在致黎明的問候

指點迷津:這個題首先也要考慮符合生活的邏輯,一個從睡眠中醒來的人對外界最初的感知,應是聲音,然後才是視覺的反映。當然,這一切發生的時間都是「天將破曉時」。所以它的正確的次序應為:②④③①⑤。

8. 將①——④句填在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最動人的是秋林映著落日。 ,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① 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② 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懾住③ 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艷麗的凄楚之美④ 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

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指點迷津:選段是一幅日落秋景圖,不難發現其中隱藏的規律和邏輯:秋林映落日,作者抒情懷。夕陽如血,酡紅如醉;情因景生,薄暮生凄楚,傷感淚滿懷;人醉動人景,情願把情凝。依照這樣規律,藉助內在的邏輯關系即情感變化的過程,不難推出准確答案:B ④③①② .另外關聯詞「卻」、「而」、連詞「又」和指示代詞「那」同時有助於前後推敲,上下聯系。

9. 山是靜的,海是動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潑的。 從天邊微波瘋潮地直卷到岸邊,觸著崖石,更欣然地濺躍了起來,開了燦然萬朵的銀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它沒有一刻靜止!

③晝長人靜的時候,天氣又熱,④凝望著青山,一片黑鬱郁的連綿不動,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指點迷津:選段是一幅海山遠觀圖。閱讀提供的四個句子,不難發現其中隱藏的規律和邏輯:作者落墨在海,卻以山來襯托海。山海相映,動靜互襯。從橫線後緊接的句子來看,描述主體是波濤洶涌的大海,故②句應在橫線的最後,這樣語意才緊密相連。再看另外三句,後寫大海,前必寫山,這樣才能前後照應,一一對應。①句中喻體病牛,本體只能是青山,而不可能是大海,因而④必定在①前。同時也體現了由遠山到近海的規律。因此,答案不難推出:C ③④①②

10、給下面語段的空白處依次填入一組句子,正確的一項是()。

映日荷花,接天蓮葉,亭亭蓮蓬,柔嫩玉藕,無不牽惹詩情,引人遐思。讓我們學做蓮葉的事業吧,____________;讓我們學做荷花的事業吧,____________;讓我們學做蓮子的事業吧,____________;讓我們學做藕的事業吧,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給自己 ②把芬芳獻給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來 ④以寬闊擁抱生活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指點迷津:

這里的葉、花、子、藕都有與之對應的精神品質:葉——寬闊,花——芬芳,子——孕育未來,藕——寂寞地呆在泥土裡。所以這題應選B項。

11、在下列語段空缺處填補還原語句,正確的一項是()。

愛心是______________,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___,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______________,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______________,使心靈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潤。

①一首飄盪在夜空里的歌謠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場灑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陽光

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

指點迷津:

這里與「飢寒交迫」對應的是「冬日的陽光」;與「看到生活的希望」對應的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與「孤苦無依的人」對應的是「一首飄盪在夜空里的歌謠」;與「情感的滋潤」對應的是「一場甘霖」。這樣一採用對應法就可以知道是選B項了。

當然,題型多變,方法不拘,大致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來進行解答:首先找出首尾句,其次根據語言外部信息,諸如上下句首尾銜接語、指示代詞、關聯詞語、邏輯聯系等進行分群歸類,最後綜合審視,確定排列順序。以上幾點,在實際操作中不一定對每個同學都合適,但可以幫助我們拓展思路。其實類型題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細心,我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由此就能找到解題的技巧。

12、選項中對下列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不僅動物有這種本事,許多植物也能准確報時。

②例如南非有一種大葉樹,它的樹葉每隔兩小時就要翻動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種第納鳥,每隔30分鍾就會「嘁嘁喳喳」叫上一陣,誤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許多古代的學者或哲人推斷說,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時間。

⑤人類早就發現,許多生物有著極強的「時間觀念」。

⑥非洲叢林中還有一種小蟲,每過一個小時就改變一種顏色,因此許多當地人把它們捉回去當「蟲表」。

A ⑤①②③⑥④ B ⑤③⑥①②④ C ⑤③①②⑥④ D⑤①②⑥③④

(2003年無錫市中考試題)

解題思路:這是一個說明文語段。首先應該理順思路。語段主要介紹的是生物有著極強的「時間觀念」,⑤句是總說句。接著①②③⑥句分別介紹了第納鳥、非洲叢林中的一種小蟲、南非的一種大葉樹的「時間觀念」。最後,④句推斷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時間作為語段的小結。要辨別①②③⑥句誰在前誰在後還得抓住關鍵詞。①句中的「不僅……也……」清楚地告訴我們,介紹動物的「時間觀念」③⑥句在前,介紹植物「時間觀念」的②句在後。③句的「例如」說明③句應在⑤句後面,⑥句的「還有」告訴我們③句當在⑥句前面。②句中的「例如」表示②句在①句之後。這樣,語段的句序就可以確定為⑤③⑥①②④。答案選 B。

自己好好看,祝你好運。

『玖』 怎樣才能提高語文的邏輯思維、判斷能力

1.如果是應付考試,那就在做題時放慢腳步,認真思考。之後對照答案,選擇弄明白每個選項,手頭要有字典;主觀題分析答案答題套路,你不可能和答案一模一樣,但要學會套路,踩點拿分。
2.如果是自己興趣,建議看一些古人的文章,反復品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再有做一個會思考的人,生活中多觀察,多聯想,還可以堅持寫日記,琢磨措辭、情感。
不要急進,日久見功。

閱讀全文

與語文排序邏輯性思維怎麼改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0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08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88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1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5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9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1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4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78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3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3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2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92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3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0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6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