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語文怎麼做筆記
主科必需有專門的筆記本,與課本一樣重要,甚至比課本都重要,老師講的一些重點就是考試的內容,只要復習的時候把課本與筆記一起看或只看筆記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的。至於副科,可以直接寫的書的邊,或在書上直接用筆劃線,復習的時候只看劃過的和自己寫的字就可以,這樣很簡單,便效果很不錯的。祝你考出好成績,方法很重要。
⑵ 語文的讀書筆記的格式是怎樣的
先起倆個頭 然後就寫 讀書筆記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形式有:
1)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於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2)活頁本
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於分類,節約紙張也便於日後查閱。
3)卡片
便於分類,可按目排列,便於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4)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註明出處,以便使用。
5)全文復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復印編目分類留用。
6)記憶
如果能用大腦記下來的話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筆記中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⑶ 初中生的語文筆記 應該怎麼記 怎麼寫
一、記錄老師講課時黑板上寫的文字提綱;
二、記錄老師講課時在黑板上畫的圖形、表格及其文字說明;
三、記錄老師講課時提出的有說服力的數據和主要事例;
四、記錄自己在聽課時迸射出來的對解決某個問題有啟發的思想火花;
五、著重記錄老師每節課所講的新知識、新見解;
六、著重記錄老師介紹的知識規律;
七、著重記錄老師講的、自己正缺乏的知識;
八、著重記錄老師講的實用價值很大的知識。
我國已故著名詞學家夏承燾,畢生勤奮讀書,而且每讀必動筆。在談到如何做讀書筆記時,他依據自己幾十年的治學經驗,總結了下面三個字:
一是「小」。即用小本子記。夏老的讀書筆記用小本子,一事記一張,便於分類、整理。他把自己的筆記命名為《掬漚錄》(掬:兩手捧;漚:水泡)。因為清代學者章學誠在《章氏遺書》中,曾講到過做讀書筆記的重要,說讀書如不做筆記,猶如雨落大海沒有蹤跡。《掬漚錄》三字即取其意。
二是「少」。「少」是指記得精,每一條都用最少的文字記下來,。但要記得勤,條數要記得多。每個問題可記下許多條。孤立的一小條看不出學問、許多條匯攏來,就會加深對一個方面知識的理解。如此,每有所讀,必有所得,累絲成匹,積沙成丘,就能逐漸使自己的知識淵博起來。
三是「了」。「了」是說對所說內容要透徹了解。記下一條,都要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仔細咀嚼,然後才落筆。筆和腦並用,使學到的東西在自己的頭腦里成為「會發酵」的知識。
⑷ 初一學生的讀書筆記怎麼寫
一般是:
內容概括(100字左右)
優美句段(100字左右)
個人感受(250字左右)
我們以前就是這樣寫得。
不過我們以前一寫就是幾十篇,
老師都不怎麼看的。
呵呵、所以主要是照著書上的簡介抄啊。
⑸ 語文筆記怎麼寫
1、及時理清重點、難點,以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點,課後及時解決。
2、書上批註與筆記整理相結合。預習、聽課時在書上批註,課後將重點整理在筆記本上。
3、整理語言要簡潔,突出重點,不要啰嗦。
4、每頁可以留出約1/3的空白,方便以後復習整理。
5、每一個板塊內容要清晰,有統一的序號標識。字跡工整。
6、多色筆區分。使用多種不同顏色筆,區分不同知識點。
有些同學會覺得整理筆記很麻煩,不願意寫字,或者手忙腳亂,區分不了重點。從而覺得沒有信心。
但,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專注而持久,尤其是語文學習。不要指望語文學習有捷徑,沒有一蹴而就的好方法,更需要細水長流,水滴石穿的功夫。
相信,只有持之以恆,辛勤付出,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⑹ 初中生課堂如何寫語文筆記
俗話說,「心記不如帶墨」,「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老師在課堂上把課講得再清楚,如果學生不記下來,過些時候也會忘的。記筆記是記憶的擴大和延伸,便於以後復習、查找。越是高等的學習,越是以記為主。學生在課堂上邊聽課邊記筆記,能處於動腦、動手、動耳的最佳學習狀態,可抑制「思想溜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記筆記還能提高書寫速度,節省時間。老師從小學高年級起就應該教學生寫語文筆記。學生從小就學會記語文筆記,能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和其它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當時受益,而且能終生受用。 怎樣記語文筆記呢?應該把學生的預習筆記、課堂筆記和部分語文作業合起來都寫在一個本上,統稱「語文筆記」。這樣可以化繁為簡,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減輕老師的批改負擔;既有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又有課堂教學的反饋;還有基礎知識的驗收。老師批改語文筆記,可收到「一舉三得」的效果。 語文筆記本最好用十六開的「格備課筆記本」,在每頁的兩邊豎著畫二道直線,分成三份。左邊一份約有兩個字寬,記項目用,起目錄索引的作用;右邊的一份約有一寸寬,做備注用,這部分供學生靈活運用,記些疑難問題、自己的評價、感想、學習方法等,這部分記的內容不要求一致;中間的一份最寬,最重要,學習的內容都記在這一部分。 准備工作做完以後,接下來就是如何記了。記語文筆記可以分做三個階段來進行: 1.課前預習記 學習新課以前學生要預習,把預習中學會的內容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記在語文筆記的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解決的字、詞等內容都在這時完成,這是語文筆記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2.課堂聽課記 這是語文筆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語文課上,學生要邊聽課邊記筆記,把新學的內容記在中間欄,把預習中理解不準確的現在得以更正的內容記在右邊備注欄。這時有兩點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師講,學生聽,課後記或老師把要記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學生抄;二是學生不能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落地都記下來,要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邊聽邊思維,總結出要點,概括成重點句子或重點詞語,然後再寫到語文筆記上,只要意思對怎麼寫都可以。剛著手訓練時,教師要把需要記的內容說慢點,長句子和重要之處重復一二遍。要記的關鍵詞、生辟詞、同音詞和易混、易錯的字,教師要板書,防止學生寫錯。 3.課後鞏固記 語文課上過以後,學生要整理筆記,課文中已經解決了的疑問要追記,落下部分要補上,心得體會最好是概括地記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憑興趣摘抄。通過課後的整理和修改,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加深了,認識得到升華了。課後要記的內容還包括該課書後面的部分練習題,如要抄寫的詞語,要解釋的字、詞,要理解的重點句子的含義,填括弧,造句等。這樣做,每課的內容都集中在語文筆記上,便於知識歸類,便於復習查找;學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寫作業,可把語文筆記當做作業交;老師在批改語文筆記時,不但驗收了該課的基礎知識,還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聽課情況。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徵求學生的意見,不斷改進做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強求一致,這樣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求異思維能力。 附:聽記填充式筆記法 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包括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整理知識的能力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其中整理知識的能力尤為關鍵,是培養其它能力的前提。而做好課堂筆記是貯存、整理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 整理知識的能力是指對所獲取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經過篩選歸類,納入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系統並作必要的記憶。沒有知識的整理、貯存就不可能真正獲取並運用知識。 中學生怎樣做筆記才是正確的方法呢? 林密老師總結了一種較優越的筆記法——「聽記填充」法。 「聽記」,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一邊聽著教師傳「道」解「惑」,一邊將這些「道」、「惑」和「解惑的方法」在筆記本上解「惑」。 中學教師主要是以聲音作為主要的手段來傳「道」解「惑」的。呂叔湘指出:用聲音傳授知識有四大好處——不受光線限制,不受障礙物的阻礙,有效距離較圖畫大,說話的同時可以打手勢。 「聲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於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如果學會聽記,學生就能把教師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的「變化無窮的意義」整理、貯存下來,使之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 但是,學生不能機械地「聽記」,不要把教師的講解,不分巨細什麼都記下來。 教師要訓練學生「比較」、「歸納」,將獲取的知識的內在本質特徵揭示出來,「合並同類」,得出對學習未知信息有啟迪作用的規則,並立刻將它們有條有理地筆記下來。學生勢必專心致志,順應教師的思維指向,時而聽講,時而邊聽邊記,時而邊練邊記,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這一過程。因而這種筆記方法的實施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獲取知識的能力,還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興奮狀態。 「聽記填充」式的筆記還能高效率地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鍾。 學生邊聽邊記,基本上省去了教師「板書」的環節,將節省下來的原板書所用的時間「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增大了每堂課知識的容積率。讓學生在獲取了更多的知識的同時,整理這些知識,練就他們日後上大學或工作中所需的筆記能力。 「聽記填充」中的「填充」,其本質特徵是邊練邊記。 教師應教會學生「點金術」,而不是只交給他們「金子」。讓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運用「所以然」的規劃、原理展開聯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運作過程中將解題步驟、方法記在筆記本中。 「聽記填充」式的運作是這樣進行的: 聽教師傳「道」——歸納、比較——聽記規律、原理——聽教師解「惑」——聽記「解惑」的方法、程序——練習「解惑」。 譬如:講解一詞多義的「之」。歸納、比較出「之」用法的規律:(1)代詞(代替的內容一般在「之」的前面,也有少數是在「之」的後面)。(2)助詞:a、在偏正式的名詞短語中位於「偏」與「正」之間的「之」相當「的」;b、在主謂短語中,位於「主」與「謂」之間的「之」起作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c、提賓標志的「之」位於……;d、定語後置標志的「之」位於……;e、湊足音節的「之」位於……。(3)動詞「之」的位置是……。(4)……,等等。然後聽記解題的最佳程序:(1)按照文句的本來面目,分辨「之」在句中的位置。(2)確認「之」的功能。(3)解釋「之」的含義。接著訓練學生「解惑」——將具體文段中的「之」找出來按以上的原理、規則、程序解答問題。 「聽記填充」法具體實施中的格式是多樣化的:回答式、填空式、表格式……。亦不完全杜絕「板書」,如:課題、問題次第的數碼、筆記的格式……可利用「黑板+粉筆」來演示。只不過筆記的內容是以「聽記填充」來完成的。 總之,中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的能力,這種能力會使學生受益終身。延伸閱讀:初中生課堂語文筆記本文轉載地址:|更多
⑺ 初一語文筆記怎麼寫
現代文:作者的介紹,比如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什麼的:文章的中心
文言文:通假字,古今異義,實詞虛詞(之、乎、者、也、其...)
古詩:知道作者的朝代,被稱為什麼(詩仙、詩聖...);古詩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⑻ 怎樣寫語文筆記
俗話說,"心記不如帶墨","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老師在課堂上把課講得再清楚,如果學生不記下來,過些時候也會忘的。記筆記是記憶的擴大和延伸,便於以後夏習、查找。越是高等的學習,越是以記為主。學生在課堂上邊聽課邊記筆記,能處於動腦、動手、動耳的最佳學習狀態,可抑制"思想溜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記筆記還能提高書寫速度,節省時間。學生從小學高年級起就應該教學生寫語文筆記。學生從小就學會記語文筆記,能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和其它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當時受益,而且能終生受用。
怎樣記語文筆記呢?應該把學生的預習筆記、課堂筆記和部分語文作業合起來都寫在一個本上,統稱"語文筆記"。這樣可以化繁為簡,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減輕老師的批改負擔,既有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又有課堂教學的反饋,還有基礎知識的驗收。老師批改語文筆記,可收到"一舉三得"的效果。
語文筆記本最好用十六開的"格備課筆記本",在每頁的兩邊豎著畫二道直線,分成三份。左邊一份約有兩個字寬,記項目用,起目錄索引的作用;右邊的一份約有一寸寬,做備注用,這部分供學生靈活運用,記些疑難問題、自己的評價、感想、學習方法等,這部分記的內容不要求一致;中間的一份最寬,最重要,學習的內容都記在這一部分。
准備工作做完以後,接下來就是如何記了。記語文筆記可以分做三個階段來進行:
1.課前預習記
學習新課以前學生要預習,把預習中學會的內容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記在語文筆記的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解決的字、詞等內容都在這時完成,這是語文筆記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2.課堂聽課記
這是語文筆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語文課上,學生要邊聽課邊記筆記,把新學的內容記在中間欄,把預習中理解不準確的現在得以更正的內容記在右邊備注欄。這時有兩點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師講,學生聽,課後記或老師把要記的內容寫黑板上學生抄;二是學生不能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落地都記下來,要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邊聽邊思維,總結出要點,概括成重點句子或重點詞語,然後再寫到語文筆記上,只要意思對怎麼寫都可以。剛著手訓練時,教師要把需要記的內容說慢點,長句子和重要之處重復一、二遍。要記的關鍵詞、生辟詞、同音詞和易混、易錯的字,教師要板書,防止學生寫錯。
3.課後鞏固記
語文課上過以後,學生要整理筆記,課文中已經解決了的疑問要追記,落下部分要補上,心得體會最好是概括地記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憑興趣摘抄。通過課後的整理和修改,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加深了,認識得到升華了。課後要記的內容還包括該課書後面的部分練習題,如要抄寫的詞語,要解釋的字、詞,要理解的重點句子的含義,填括弧,造句等。這樣做,每課的內容都集中在語文筆記上,便於知識歸類,便於復習查找;學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寫作業,可把語文筆記當做作業交;老師在批改語文筆記時,不但驗收了該課的基礎知識,還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聽課情況。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徵求學生的意見,不斷改進做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強求一致,這樣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求異思維能力。
智聯教育 2008版權所有 京ICP證070231號
通訊地址:北京大學資源西樓2424室,100800
⑼ 初一語文500字讀書筆記。急急急急急急急!!!!!!!!!!!!!!!!!!!!!!!!!!!!!!!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筆記。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於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做讀書筆記,方法是多樣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
讀書的時候做的筆記
讀課外書,怎樣才能不忘呢?學到的東西怎麼才能不丟呢?正如你說的,寫讀書筆記是個好辦法。下面給你介紹幾種常見的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等。例如: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編輯本段]讀書筆記的種類
讀書筆記種類很多,一般分為四大類:
(1)摘要式。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警辟語句,有用數據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准備。可按原書或原文系統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字。
(2)評注式。 評注式筆記不單摘錄,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和評價。常用方法有書頭批註。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號或在空白處加批註、折頁作記號;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扼要記敘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內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3)心得式。 即讀後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後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常用方法有:札記,也叫札記,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產物;心得,也叫讀後感。將讀書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並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4)記載式。 1)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於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2)活頁本。 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於分類,節約紙張和日後查閱。 3)卡片。 好處便於分類,可按目排列,便於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4)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註明出處,以便使用。 5)全文復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復印編目分類留用。
===================================================
<實例>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實例>二 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案):用「雋秀」形容「筆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來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態柔軟而美好,「如斧削」一樣筆直的山峰怎麼能給人以柔軟的感覺呢?可以把「婀娜」改為「挺拔」。 ——《語文短評·顧此失彼》
<實例>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餘,說出幾點希望 首先當然是希望大家(不限於知識分子,而是一切黨員、團員,一切覺悟的青年和覺悟的勞動者)都應該向他們學習,特別是那些至今對知識分子還有某種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們,以及那些一味爭名奪利,甚至對社會主義祖國至今還三心二意,羨慕資本主義「天堂」的人們,多讀讀他們的事跡。…… 其次,我想說,希望一切先進分子所在機構中的黨組織、每個黨員以至每個正直的公民能夠更多地更好地關心這些先進的人們。……
<實例>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題目。聽了以後,不免會產生很多遐想。這是一位盲人嗎?她叫什麼名字?給她三天光明,她會去做什麼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會浮於腦海。我無法回答你們,因為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 但是,在書中我看過的每一篇文章,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小時候的海倫(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周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而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干什麼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濕的心。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樣活著,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而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子,竟然畢業與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成就啊。但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倫可以創造這些常人無法想像的奇跡,全靠她有著一顆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新。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自己那顆熾熱的心,用自己那偉大的愛,去擁抱美好、充滿生機的世界,以驚人的毅力與困難作戰,終於,她戰勝了生命的挑戰,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有了信心與希望,走出了寂靜與黑暗。最後,她又把那雙慈愛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海倫從又瞎又聾的女孩成了舉世文明的作家,經歷多少坎坷啊,可她從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地面對困難,去戰勝它,跨過它。一個又瞎又聾的人能做到,更何況我們是一個沒有缺陷的人,沒有理由做不到啊!一些同學很自卑,說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天才,也沒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決心學習,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嶇,就看你有沒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腳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們每一個人時刻都在描繪著自己的人生畫卷,只有奮斗,只有自強不息,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鮮亮光耀的色彩,我們的生活畫卷才會閃光。
<實例>五 讀《童年》有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編輯本段]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怎麼寫呢?寫讀書筆記通常會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作業。下面就說一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准。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范疇。
====歸納小結: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網路中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
1204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這
水滸:《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發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娘。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但是後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宋江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水滸傳》讀書筆記
《水滸傳》是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巨著。書中著重描寫了我國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一支起義軍從形成、壯大至失敗的全過程。
小說以太尉高俅為中心,刻畫出了各個地區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和惡霸。比如:鎮關西、蔣門神、西門慶等等……。他們一個個面目猙獰,使整個社會暗無天日,民不聊生。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實,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小說中還以大量的筆墨塑造了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如果他不去謀什麼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起反抗昏帝,那麼我相信,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有一位詩人不僅發出了感嘆:「宋江重賞陞官日,方臘當刑受剮時。善惡到頭總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但我卻覺得宋江的「善」並不是真「善」,與此相反,方臘的「惡」也不是真「惡」,而是為了打擊昏庸無能的皇帝,為天下的老百姓造福!不知大家可有同感?
⑽ 初一的語文讀書筆記怎麼寫
你可以這么寫。第1段:先把最近看的書名寫出來,簡單介紹下這本書的主要講述內容
第2段,說這本書哪些地方打動了你。可以從作者、文字、思想或是別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給你的啟發。
第3段,直接說看了這本書後,你以後下決心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