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卷語文選擇題怎麼做,每次都錯一半
不要因為是選擇題就不肯在上面多花時間,做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細致,仔細比較每一個選項。
『貳』 怎樣解答全國卷高考語文卷第一大題
中考語文答題技巧:一、進入考場,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冷靜下來。具體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後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不要著急,按時交卷就行了」。二、開考鈴聲響前有5分鍾時間讓你瀏覽試卷。此時不可用筆答題,否則違反考紀。你可以一邊深呼吸,一邊看試卷,但切記不可看作文題,以免影響答題情緒。三、開考鈴聲響後允許答題。答題過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幾種心態:1、偏急心態,為了搶時間,沒有審清題目條件,慌忙答題,解決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題,做了也白做」。2、固執心態,久攻不下的試題,又不願意放棄,徒然浪費時間,解決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別人也攻不下,暫時先擱著,做了其它題目後或許會有靈感」。四、時間安排策略分配時間要服從於考試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證在能夠得分的地方不丟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爭取盡可能多得分。在具體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飯」,按「分數時間比」實用原則,分值大的題目多花些時間,分值小的題目少花一些時間;一看就會做的題目先花時間,需要考慮一下才能解答的題目放在第二梯隊完成;難度最大的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題目,放在最後攻關。時間安排大致可以是這樣的:Ⅰ卷50分鍾左右,最多不要超過一個小時;15—24題35分鍾左右,作文原則上不得少於一個小時。五、答題策略第Ⅰ卷(選擇題共42分)(一)基礎知識(1—6題,18分)1、字音辨析題:答題技巧:(1)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大,標「常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小。(2)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標「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小。常見字標音正確的可能性小。(3)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2.字形辨析題答題技巧:把字的音、形、義結合在一起來考慮。如無把握,可放放再說,但必須用記號來提示自己。
『叄』 高考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
1語文選擇題各題型有哪些技巧
1.【字音辨析題】答題技巧:
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審清題干,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題】答題技巧:
「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生僻字一般不會錯。平時多積累。
3.【詞語運用題】憑語感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
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先拿你最會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點擊查看:高中語文閱讀選擇題技巧
4.【熟語(含成語)辨析題】答題技巧:
第一,逐字解釋熟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
第二,體會熟語的褒義貶義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
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第五,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熟語往往是對的。
5.【病句辨析題】病句類型: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歧義)、不合邏輯。
答題技巧: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憶以前做的常見病句的標志
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憑借語感。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標點符號題】答題技巧:
注意試卷中常考標點(頓號、引號、破折號、括弧、分號、問號)的使用,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題(語言連貫題)的考查】答題技巧:
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語段銜接,前瞻後顧,注意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主語)是否一致→→話題是否一致→→前後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節是否
2高中語文選擇題怎麼做
語文選擇題的做題原則
高考語文做題總原則:一分鍾拿一分,150分。選擇題稍快點,提前5分鍾左右。語文考試,實際上就是調動已有的積累來回答命題者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善於回憶,更需要懂得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組織答案。在組織答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句子的簡明連貫得體、注意保留命題者的原意、注意滿足題旨、注意少用絕對化的句子。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後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盡可能在試卷上將自己思考的痕跡寫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絕對不輕易留下空白;切記整潔、美觀、有效的原則;然後拿起筆,進入到第一卷客觀題的選擇階段:選擇題共42分
選擇題當直接選擇答案不確定時可以用排除法進行選擇,排除掉最不可能的項就會知道答案了。而假如排除法也不能達到目的,可以暫時選擇一個你覺得最可能的答案,然後對該題目進行標記,繼續做下面的題目,最後試卷做完再反過頭來看這個題目。千萬不可以一直停留在這個題目上面。因為後面可能有許多你會的題目,不能因為一道題耽誤了後面的題目。
不僅對於選擇題,對於明顯不會的題目都可以做標記然後跳過,這樣可以盡最大可能的將自己會的題目做出來。
『肆』 全國卷語文選擇題不會做怎麼辦
多做題,買個筆記本抄一些自己認為不錯的題,重點是多做題,多思考,結合選項與內容,
『伍』 我高三語文那個詩歌選擇題考了五次,錯了五次,在線求助高中語文學霸有什麼技巧嗎
您好,對於你的遇到的問題,我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我之前也遇到過喲,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展開全部
高考語文選擇題錯了5個,及格的希望還是很大的。以全國卷為例,選擇題大概在12個左右,分值每題3分,後面的作文與回答類型的題目做的好一些,及格問題還是不大的。
語文一般滿分為150分,通常選擇題做得好能夠容易得高分。因為選擇題是有標准答案的,其它類型的題目,大多都是一些主觀題,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5)如何做全國卷語文選擇題擴展閱讀:
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
1、論述性文本閱讀(3個選擇題,9分)。先把閱讀材料大致看一遍,重要的句子畫上橫線。題目一般是問你正確和錯誤的選項,所以要看清題干,並且將選項中的語句與原文相互比對。
2、文字類文本閱讀(1個選擇題,3分,且容易選對)。請用較短時間把小說讀懂,即可作答。
3、古代詩文閱讀(3個選擇題,9分)。就是一篇用古文寫的人物傳奇,本題對文言知識要求較高,難度較大,易丟分。將閱讀看懂,知道大致寫了什麼就行。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陸』 高考語文的答題技巧
高中語文答題技巧
一、修辭格與體會文章表達。
1、讀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地描寫了……,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
②擬人:……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與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誇張:……採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聯想奇特,富於形象感。
④反問:……採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語氣更強烈,表達的思想也更強烈。
⑤排比:……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的情景,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節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⑥對偶:……採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抒發了作者對……的感情,節奏明快,富於音樂美。
二、插敘的作用。
1、讀出插敘的語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聯系。
2、公式: ……採用了插敘的寫法,既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補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題(或豐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歸納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寫人為主:記敘了……贊揚了……表達了……
②記事為主:記敘了……(批評了)歌頌了……表現了……
③寫景狀物:採用了……手法,藉助……描寫,贊揚了……抒發了……
④游記: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⑤議論文:文章論述了……闡明了……
四、記敘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時間:以……的時間為序(或線索)來寫,使記敘的過程更清楚。
②地點:以……的轉換為序來寫,為人物提供活動環境。
③事件:以……事件來寫,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豐富鮮明。
④人物:以……的活動來寫,推進故事情節向前發展。
五、描寫手法的作用。
1、讀出描寫手法在語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確描寫類型及相關知識:
①外貌(肖像)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②語言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內心世界
③動作(細節)描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態)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復雜的心理主刻畫,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外貌:描寫了……的樣子,表現了……語言:……的語言,生動、傳神地展示了……內心,表現了……動作:用運……的詞語,生動、准確地刻畫了……心理:……等詞語寫出了……,表現了……
六、環境描寫的作用。
1、找出文段開頭或中間及末尾的環境描寫語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寫,寫出了……的景色(或環境),烘託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②……的景物描寫,結合人物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寫,反映了……情景,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
七、論證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關的論證方法。
2、明確知識: ①例證法主要是增強說服力,通過一兩個典型事例,可以使闡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證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實內容,增強說服的權威性,極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對比論證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論證更為深刻。
④比喻論證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論證更為具體生動形象。
3、公式:例證法:採用了舉例的方法,以……來說明……的觀點,列舉詳實,說服力強。
引證法:採用了引證法,以……的名言來說理,增強說服的權威性,極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對比論證法:採用了正反對比論證法,以……來論述,深刻。比喻論證法:採用了比喻論證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闡明了……
八、仿寫句子。
公式:①、數清例句的字數。
②弄清例句所採用的修辭手法(沒有修辭手法的除外)。
③讀懂例句與所要仿寫的句子在概念和現象上的聯系。
九、對對聯。
公式: ①名對名,形對形,動對動;
②山對川,日對月,天對地;
③注意上下聯語意的相關、相融。
十、讀圖題。
公式: ①分析畫面構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麼,畫面的主題詞或標題是什麼,畫面中的人物語言有什麼。
②給漫畫寫題目的公式:題目+內容+啟發。
③結合畫面含義,說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啟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見,要分要點來寫(寫成1、2、3)
④給畫面定標題,要不能離開畫面含義或寓意。
⑤說畫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聯想到B,A、B具有共性。
十一、探究題。
公式: ①分析所給的語段從中得出的結論。
②分析所給的圖表數據變化情況,得出結論。
③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結論,但最好分1、2、3來表達。
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議時,要具體寫明1、2、3點。
十二、概括題。
1、公式: ①分析所給的語言材料要找出幾則材料的共性,然後用一句話表達。
②分析所給的語言材料,找出每則材料所講現象的重點,然後用一句話綜合表達。當然也可以寫成「我的發現是1、2、3點」。
③分析所給的名著閱讀選段內容,然後從中找出關鍵情節或人物語言,動作,再用一句語言來概括人物的性格。
十三、名著閱讀。
公式:①要能寫出1一6冊名著導讀內容相關章節里的人物特徵性的語言。
②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③寫出相關章節的故事情節。
④寫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稱。
⑤如果要求用精煉的語言從作品內容、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寫作手法中選擇一個方面對文學名著進行評點,最好考慮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題。
十四、寫信。
公式: ①注意書信格式(開頭稱謂頂格寫,「此致」、「敬禮」的位置,寫信人的署名,寫清年月日)。
②用簡明的文字寫明材料的事實。
③表示祝願、希望等的內容放在書信內容最後面。
十五、編簡訊。
公式: ①用「滬」一類的字簡寫地名。
②材料事實編寫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幹內容來寫。
十六、詩文佳句賞欣。
公式: ①推敲詞語運用,注意用「生動」、「形象」、「逼真」等詞語。格式為:……用運的好,描寫了(或刻畫了)……,十分形象、生動、傳神。
②從修辭格來賞欣,見前面修辭格。
③從詩文整句的思想性來賞欣,要從詩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來寫,類似於解釋詩句。
十七、說明文學家(或文學作品)風格。
公式: ①寫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寫明作者作品的特徵。
③結合作者具體作品中的「詩文句」來說明特點。
十八、文言句子劃分停頓。
公式:①帶有「故」、「是以」等標志的句子,在這些詞語之後畫斜線。
②名詞作狀語的,在這個詞語之前劃。
③「可以」類實際是兩個詞語,在「可」後劃。
④主語和謂語之間劃。
⑤謂語與賓語之間劃。
十九、結合語境說加點詞語在文中的特殊含義。
公式: ①先解釋這個詞的本義。
②……描寫了(或刻畫了)……
③……意思是……
二十、前後照應。
公式: ①在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找出關鍵詞。
②……與……相互照應,表現了……
二十一、巧設懸念。
公式: ①在文章開頭找出作者所設的懸念(關鍵詞)。
②……,使文章情節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二、文章開頭寫景語段的作用。
公式: ①分析所寫景物的特色。
②……描寫了……,為下文寫……打下了伏筆。
二十三、記敘線索。
公式: 1、分析線索種類:①以「物」為線索;②以「事」;③以「人」;④以「時間」;⑤以「感情」。
2、以……為線索,串連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現了主題。
二十四、稱謂變化。
公式:①找出人物稱謂的變化詞語。
②採用第一人稱,親切、真實。
③稱謂變化也反映了情感的變化。
常用術語
(一)、某句話在文中作用
1文首 開篇點題 渲染氣氛(散文) 埋下伏筆(記敘類散文) 設置懸念(小說) 為下文做鋪墊總領下文
2文中 承上啟下 總領下文 總結上文
3文末 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照應開頭(議論,記敘,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 擬人 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寫出了 + 對象+特徵
(2)排比 有氣勢 加強語氣 一氣呵成 強調了+對象+特徵
(3)設問 引起讀者思考 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1)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2)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3)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佔有重要位置,
1、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
2、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
3、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准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朴、自然等。
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總之,鑒賞古代詩詞:
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
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
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准確、簡明、規范。
(八)易混術語區分
(1)「方式、手法」的區分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
(2)「情」、「景」關系區別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
1、「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3)描寫的角度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
「形」、「色」是視覺角度;
「聲」是聽覺角度;
「態」分為動態和靜態;
「味」是觸覺角度。
(九)常見的詩歌意象
月亮——思鄉、懷念故友
浮雲——遊子
鴻雁——思鄉、信使
杜鵑——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婉、至誠
鷓鴣——思鄉、凄清
東籬——出塵脫俗之境
菊花——高潔品質
楊柳——離別懷思之情
梅花——不怕挫折打擊、敢為天下先以及純潔的高尚品質
松樹——傲霜鬥雪的品質
梧桐——凄涼、凄苦、悲傷之情
燕子——惜春、思念親人、昔盛今衰、亡國破家之感、羈旅情仇、飄泊之苦
寒蟬——悲涼
浮萍、孤舟——漂泊之感
一、花草樹木類:
1、菊花:隱逸、高潔、脫俗。梅花:堅強、不屈不撓。
2、竹:氣節、正直,謙恭、虛心。楊柳:送別、傷感。
3、梧桐:凄涼、凄苦。芭蕉:孤獨憂愁,離情別緒。
4、草:卑微、荒涼或希望、頑強生命力。
二、飛禽走獸類:
1、子規(杜鵑):凄惻、思鄉。
2、猿猴:哀傷、凄厲。
3、鴻鵠:理想、追求。
4、孤雁:思鄉、孤獨寂寞、飄零。
5、沙鷗:漂零傷感。
6、蟬:高潔,悲秋。
7、斑馬:惜別。
8、鷓鵠:離愁別緒。
9、哀鴻:哀傷痛苦,流離失所。
三、風霜雨雪類:
1、江水:流逝、傷時、愁苦、懷古。
2、秋水:盼望.
3、煙霧:情感朦朧、慘淡。
4、西風:落寞、惆悵、衰敗。
5、浮雲:遊子、飄泊。
6、露、霜:人生易老、環境凄苦。
7、冰雪:心志忠貞,品格高尚。
四、其他類:
1、月:人生圓缺悲歡、思鄉念親。
2、夕陽:失落、消沉、人生短暫。
3、夜半:愁思懷舊。
4、古跡:懷舊、感慨昔盛今衰、明志。
5、鄉村、山水間:厭俗思歸、純朴隱逸。
6、仙境:飄逸自由、高潔厭俗。
7、天地山川:生命短暫、個人渺小,情感孤獨,心胸開闊。
8、雙鯉、尺素:書信。
9、西樓:閨怨。
10、南浦:水邊送別。
11、長亭:路上送別。
12、精衛:不畏艱難。
13、抱柱:堅守信約。
14、三尺:法律。
15、南冠:囚犯。
16、白雲蒼狗:世事變幻無常。
(十)詩歌意境
詩歌的意境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表述,這兩個詞語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點和情調。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
常見的思想感情(基調)類型:
(1)依戀、憂愁、惆悵、傷感、凄苦與寂寞、孤獨、煩悶,
(2)恬淡、閑適、豁達與歡樂、愉悅、樂觀,
(3)憎惡、激憤、憤懣與仰慕、熱愛,
(4)激昂雄壯與悲壯
(5)堅守節操與憂國憂民等。
(十一)常見的表現手法有:
1、 直抒胸臆
例子:人生自古誰無死/生當作人傑
2、 借景抒情 由景生情 情因景現所以 借 景在詩中出現,情也在詩中出現
例子: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3、寓情於景 不直接寫情,通過景讓讀者感受到情,全詩皆是景物描寫,但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寓情於景。(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例子: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西封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
3、 以情馭景:情感在前,景物都染上了情感色彩。
例子:05全國卷唐李華《春行即興》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燕南飛曉來誰染楓林醉,總是離人淚
4、確定不了是以上哪一種就叫情景交融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就是藉助於物的象徵意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物通常是具有特定象徵意義的意象。蓮菊松竹梅等,例子:石灰吟於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題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6、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詩 觀書有感 題西林壁
7、襯托
①正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千古風流人物 多少豪傑 周瑜 突出周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②反襯 以動寫靜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8、樂靜寫哀情 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9、渲染
渲染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技法。在文學創作中指用較為濃重的筆墨,連續用幾個、十幾個乃至幾十個情調一致而又富於變化的意象對同一種環境氣氛、人物行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藝術形象、加強藝術效果的表現手法。
10、點面結合 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1、虛實結合 實寫:眼前景、現實事。 虛寫:聯想和想像。
例子: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聯想和想像區別易水送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聯想)[唐] 李白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想像))
12、抑揚 王昌齡《閨怨》賞析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3、白描 相對於工筆白描:勾勒輪廓。工筆:細節描寫。特點是對景物粗線條勾勒 不加鋪陳和修飾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
14、用典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寫劉裕的氣概諷刺南宋王朝 表達自己抗敵志向
15、如果以上這些手法都不合適的話,那麼記住表現手法還包括修辭方法如常見的:
(1)比興 孔雀東南飛
(2)誇張、借代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擬人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
(4)設問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5)反問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
(6)雙關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十二)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一般可表述為:
清新飄逸、流暢自然、朴實無華、明白曉暢、淺白如話、華美絢麗、清麗明媚、明朗疏淡、委婉含蓄、沉鬱頓挫、雄健豪放、蒼涼悲壯、細膩感人、語近情深、情真意切。
如果鑒賞時我們覺得以上這些熟悉的概括不夠恰切的話,需要自己選詞概括,但要注意用語規范,語言最好凝煉優美。
(十三)煉字:
在詩中煉哪個字?
1、找動詞: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2、找形容詞: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3、找數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4、找副詞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柒』 求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做題總原則:一分鍾拿一分,150分。選擇題稍快點,提前5分鍾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後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盡可能在試卷上將自己思考的痕跡寫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絕對不輕易留下空白;切記「整潔、美觀、有效」的原則;然後拿起筆,進入到第一卷客觀題的選擇階段:
第Ⅰ卷(選擇題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字音辨析題】答題技巧: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審清題干,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題】答題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生僻字一般不會錯。平時多積累。
3.【詞語運用題】憑語感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
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先拿你最會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4.【熟語(含成語)辨析題】答題技巧:
第一,逐字解釋熟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
第二,體會熟語的褒義貶義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
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第五,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熟語往往是對的。
5.【病句辨析題】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歧義)、不合邏輯。
答題技巧: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憶以前做的常見病句的標志
做題思路通常是:
「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憑借語感。」
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標點符號題】答題技巧:注意試卷中常考標點(頓號、引號、破折號、括弧、分號、問號)的使用,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題(語言連貫題)的考查】答題技巧: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語段銜接,前瞻後顧,注意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主語)是否一致→→話題是否一致→→前後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節是否和諧等。
(二)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6-8題)
如何讀懂科學類文章
注重整體閱讀,說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對基本概念解釋的文字;議論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觀點以及對觀點闡述的文字。認真讀懂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並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標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結構的句子,並用筆劃出稱代詞、關聯詞、標志詞。閱讀題目,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區域。文章內容與題目相互驗證。
【科學文】總體解題技巧
將題干中否定陳述轉換為肯定陳述。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的題干,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將稱代內容替代稱代詞,使稱代詞與稱代內容保持一致。找出選項所關涉的內容區域,將選項與文章內容逐字逐詞逐句進行比較、對照。推導的選項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據,要有前因後果。注意未然與已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後、誇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別。
正常錯誤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顛倒因果,強加因果,胡亂劃分。
7、【概念詞語】理解題
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劃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聯系詞語的本義,抓住語境義。
8、【句子】理解題
答題技巧:理清復雜句子的結構關系,適當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對修飾成分認真思考,這是選項比較的重點。找出文中相對應的闡釋,與選項逐字逐句對照、比較。分析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分辨先後順序。檢查該選項的解釋與全文或全段的傾向性是否一致。
9、【信息】篩選題
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干要能構成因果關系。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徵。
要點概括題
答題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抓住文中議論抒情的句子。轉述內容要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系不能顛倒。注意選枝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
10、【推斷想像】題
答題技巧:找出推斷的根據。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誇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
總之:所有的判斷都必須來自原文,切切不可以主觀臆斷,建議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再做其餘三道選擇題。找到題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後顧,整體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絕對的選項)。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三)文言文閱讀(12分,每小題3分)
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准備,就會發現,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律。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部分和《資治通鑒》中的名段;以《孟子》《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淺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筆記文;以《夢溪筆談》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說。從以往的選文看,高考雖說迴避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但倡導並弘揚真善美是永恆的時代主題,結合當前反腐倡廉和社會輿論看,對忠臣廉吏的價值判斷依然會影響高考文言文的選文。
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
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帶著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先認真閱讀最後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11.【文言實詞題】答題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
實詞理解: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
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
【古今異義題】答題技巧: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
12.【文言虛詞題】答題技巧: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藉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虛詞比較:每組中利用給出的高中學過的另一句子來推斷文中句子的虛詞用法。
13.【信息篩選題】答題技巧: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性格表現題】答題技巧:先找不能表現題干中要求的任務性格的選項,用排除法選擇。特別注意誰的什麼性格。
14.【內容歸納題】答題技巧: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題】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准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注意聯系全文。
總之:所選文章往往是古代賢人良臣的小故事及個人履歷表,所以不難讀懂意思,只是落實到個別字詞,倒是頗讓人費神,不過如能膽大,心細,也不可怕。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響做題目就不要鑽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沒什麼!
★解釋不通的字詞往往可以考慮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好了,客觀題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填完後,拿出草稿紙,准備進入第二卷主觀題的作答階段。深呼吸之後,就開始吧!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第I卷答卷用時約40分鍾)
第II卷(共114分)
(四)(18分)
15.【文句翻譯題】答題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幹,注意句間關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後通順。
★一定要直譯,一般不允許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於原文。
①先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信「)
②翻譯個別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漢語中常用的單音節詞換成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詞。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
③再將這些字連成句,要求符合現代人說話習慣。(「達」)
④連字成句時注意盡量多就少改,該補的一定要補出來,該調整順序的也要落實。使一句話完整通順。
⑤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6.【詩歌鑒賞題】怎樣讀懂一首詩
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分析詩題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說詩句,理解詩的大意。詩最後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詩題、描述、議論、抒情一致。
【古詩鑒賞表述】這首詩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語言特點有】含蓄、幽默、風趣、直露、平實、典雅、粗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朴等。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
【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特別注意】看註解,看題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①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
②賞析詩句時注意用詞的巧妙、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見8種修辭)。
③仔細閱讀全詩,注意詩中出現的意象(即描寫的對象),調動常識儲備,揣摩形象的象徵意味。
④評價要恰當,嚴禁人為拔高。圍繞人之常情考慮詩歌的感情基調。
⑤儲備一些詩歌鑒賞中常用的名詞術語,要敢於大膽使用,不懂也要裝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對全詩的作用及其在全詩中的分量;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復明等);注意前後期風格變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後主李煜,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17.【名句名篇題】
答題技巧:按規定默寫,要求寫幾句就寫幾句。上下句的默寫,可以根據上句或下句推導提醒。內容提示的默寫,可先在頭腦中默背有關內容,選取與提示相對應的內容默寫。如果默寫的內容印象不深,可先記得幾個字默寫幾個字,暫時放過,後面記起來了再默寫。
注意:這道題目的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要象小學生一樣寫字,切勿賣弄。嚴禁空白!
(五)【現代文閱讀】
怎樣讀懂文學類文章:
邊讀邊劃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詞、句,劃出文中表明文章結構的詞、句。議論性文章特別要注意論點和結論,敘事性文章看劃出的詞句就能理清這篇文章的情節結構。第二遍閱讀時可以只看這些劃了的詞句,尋找答題的區位,根據題干要求確定答案位置,根據分值和字數限制來組織答案。第三遍主要是核對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題旨。
對於高考中的現代文閱讀,因其分值高,這一部分基本決定了我們的語文成績的走向,因此,同學們不能丟太多的分。對於這一類題,該如何去做呢,下面結合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進行思路講解:
18.名詞術語及概念性試題思路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點,要根據該詞語出現的具體語境來剖析它的具體含義,這必須與句子聯系起來考慮,如果是概念間的區別,則要依據語境來判斷幾個概念間的相互關系,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與句群和段落聯系起來。一般來說,一個詞語(概念)的出現,就在它的前面或後面作者都要做具體的闡釋,換一種說法揭示他的內涵。命題者既然出了這個題,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題時要找准原文中相關的句子,一般在詞語出現的附近或者前後找答案即可。
關鍵性語句理解思路
對於此類題,做題時要參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在文意文旨的大語境中來探求核心文句的內涵,解題時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顧後的根據其語段的"形",深入領悟其語句段的"意"。
19.信息篩選性試題思路
解決本類題一定要善於追本溯源尋依據,抓因求果找理由,因為此類題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樣蘊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樣蘊藏在蚌殼里。在做這一類題時,一定要抓牢題目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要非常謹慎地從原文中一點一點的尋找辨識有效信息,並將有效信息進行再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0.歸納主旨性試題思路
解題思路: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思的題型解題思路
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文章各段說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就在你眼前了。
審美鑒賞性試題思路
這一類題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語句段的表現技法,領悟其表達技巧,審視他的藝術效果,把握他的獨特風格。例如:問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格(大綱規定的8種),有何表達效果,藝術手法上,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詞語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構思上某一點幾點妙筆好在何處,
文章的整體風格
(豪放、婉約、明朗、含蓄、雄壯、纖巧等),
文章所表現的情況(喜悅、哀婉、明快、灰暗、悲壯等)
是如何展示的?其實,審美鑒賞題還是在於理解文意。
對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不同側面的景物的不同特點。
對修辭的理解:抓住修辭本身的特點,再結合語境來解釋用這種修辭的妙處。
21.綜合探究題要結合文章本身作答。
總體建議:
★①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如果有選擇題,先做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盡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聰明,勉強用自己的話概括。目前推斷至少有一道題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題,一分不能丟。
④實在要概括的題目也請注意分析題干及分值設置,推斷得分點。找到原文中出處,前後兼顧,整體把握。
⑤字跡工整,寫滿為止。
(六)【文字表達】
★首選把近段時間各地模擬題中的第六大題翻一遍,熟悉題型是答題的關鍵,其次,看到新題型不要慌,慢慢看題目要求,總能有收獲。
①審題要仔細:仿句要細到標點符號;概括要注意信息點的把握。
②條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話新聞的概括,注意"報喜不報憂"的特點。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辭及字數的規定;概括要注意字數。
④內容要創新:不要照搬照抄,開拓思維,注重積累。
⑤上下要協調:尤其是結合語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協調。
★如果有對話,要注意謙敬詞的使用。
【語段壓縮題】答題技巧:明確題干要求,抓住陳述對象、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畫出文中的信息點,或歸納或概述特點,連綴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語病。
解題思路:首先抓住三詞、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釋的或重復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論據、過程等,其次換,其次數,其次對,最後是理。
【語句擴展題】
答題技巧:情景式擴展:抓住主題詞,突出重點,有景有情,生動形象。事理式擴展:圍繞中心,分析論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論證此類題關鍵是要注意題目中「以……重點」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以「……」為重點,有兩種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復雜的定語,其二,在其後寫一串話(最好運用相關的修辭手法豐富文采)具體解釋「……」的內涵。一般情況下以第二種為好。例如,2000年高考25題,解題思路是,首先考查語境要求:「畢業典禮上」同學們心情愉快,都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考試前夕」有兩種情況,一是心情緊張,一是對考試充滿信心,但是只有後一種才會有「歌聲」,同時還要在語句中出現「畢業典禮上」、「同學們」、「歌聲」等幾個詞語。
【句式仿寫題】
答題技巧:看清列出題干幾點要求,分析仿寫句,琢磨句式特點及表現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內容,搜索仿寫材料,展開聯想和想像,按要求仿寫,仿寫句子與例句一一對應,盡可能使句子寫得新穎,有深意。注意要求,抄錄句式,尋找對象,遣詞造句,連貫得體。注意仿寫對象要同類,修辭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句式變換題】
答題技巧:看清題干要求,變短要先提出主幹,修飾語按順序變為分句;變長要確定陳述對象,將短句按順序變為修飾語。先寫出幾個句子,後選出符合要求不出語病的句子作答。
【綜合改錯題】
這一類題其實就是修改病句,關鍵是要讀清題意,注意潛在提示,然後按要求完成。主要參考前面的語病部分的答題技巧。
(七)【作文】
可能還是考"給材料的話題作文",強調開放與限制並存。
①作文應該是關注「人生、社會、發展」。可能考的話題有如下一些:「面對挑戰」「競爭與合作」「溝通」。可持續發展—「現代化與環境」「精神家園的保護」「文化的破壞」。呼喚人才--人才的「要求、定位、能力、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人才要會交際—「溝通」。
②看清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不要自擬標題)還是話題作文
③展開聯想:由課內到課外,首先打開思路,為了使文章達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內容充實,需要充分而恰當地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
由正面寫到反面,
由自己寫到別人,
由古代寫到現代,
由中國寫到外國,
由動物寫到植物,
由自然界寫到人類社會,
由學習寫到生活,
由社會活動寫到思想認識,
由文學寫到藝術,
由體育寫到軍事,
由凡人寫到偉人……
但無論何種聯想,都必須注意回到話題中去,扣住話題以免中途「跑題」。
材料運用:盡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為了做到材料新鮮,建議多使用近幾年出現的新人新事。
如十大感動人物、
社會新活材料,
社會方面的吸毒、腐敗、治安改革等問題,
科技人員方面的蓋茨、袁隆平,
自然環境方面的沙塵暴,
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術、數碼技術,
經濟界的人物,
尤其是要結合政治老師列舉的典型事例。
對一些過於「新鮮」、評卷老師可能不知道的,要適當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響、事件的時間、地點等大體情況,以免給人捏造之感。
④謀篇要出彩:
開頭末句一定要提出論點(起)
二段(承)承上啟下用幾個問句
三到5段(轉)用幾個小分論點加例子加分析
6到7段(結)。
開頭要引人
(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製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情感,引起共鳴)
⑤文體要固定:文體不限不代表沒有文體,要寫什麼象什麼。一般要求寫議論文。記敘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於敘述,議論文反之。寫記敘文,最好將主人公設定為自己,用第一人稱入文,不喊口號,情真意切。寫議論文要注意事例貼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後的引申,做到首尾呼應。
少寫,最好不寫深奧的科幻小說,寫童話、寓言不要過於含蓄,嚴禁照搬照抄別人的範文。
⑥題目要出新:名言為題,比喻為題,設問句為題,數字為題等。
⑦內容要限制:不要觸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亂說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術語,不要單純發牢騷。想想閱卷老師的喜好,說他們想聽的話。
⑧語言要優美:
多用短句少用長句;
多引用貼切名言警句;
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詞;
引用百姓口頭民謠(但取向一定要積極向上)。
嚴禁文白夾雜;
不用別人看不懂的方言;
不使用別人看不懂的詞彙;
⑨細節要生動:一定要有細節描寫。推己及人,以情動人。
⑩小處要留心:題目不要忘記寫(3分);字數要達到(10字1分)寫滿作文紙;字跡要工整(3個錯別字1分);卷面要整潔(可扣3分),不寫出格字,不寫連筆字,標點規范。
常用增加文采句式提示:
1、對稱句:兩兩相對,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數相同(如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春天-秋天……)
2、假設句:通過對假設條件下可能產生結果的推測,來證明論點正確的一種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設復句構成,所以稱為「假設句」。
3、「名言+闡釋+例證」句式
4、排比短句: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等
『捌』 高考語文選擇題怎麼提高成績
語文選擇題分為三塊,首先要看你哪類失分較多,這樣才可以對症下葯。
一類是基礎題----字詞、字音、病句、成語。對於這一類,你主要是靠平時積累。但積累也是有方法的。比如你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總結的非常好的「易錯字詞字音」「必考成語匯編」「病句的常見考點」等,自己在准備一個摘抄本,將平時自己遇到的易錯字詞等記下來。還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二類是文言文----文言文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這個「宗」就是課本。把課本上的一些常見的實詞、虛詞的意思用法弄懂,弄通。還有就是一些詞類活用問,文言句式等也要了解掌握。這些相關的總結資料網上有很多,而且很多都總結得很好,不妨下來看看。我個人覺得這個對自己幫助很大。
第三類就是科技文閱讀了。對於這一塊則要是要養成一種解題的思維,這非常重要。可以找一些較為權威的題目來做,做完後,仔細的分析看看自己錯在哪,為什麼會錯,為什麼要選擇這個答案,自己該從哪些方面來思考。這樣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很有利於自己養成正確的答題思維。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玖』 如何做高考語文卷
高考語文試卷答題技巧指導
一、進入考場,首先做三次深呼吸(每次十秒),讓自己冷靜下來。
二、開考鈴聲響前有5分鍾時間讓你瀏覽試卷此時不可用筆答題,但切記不可看作文題,以免影響答題情緒。
三、開考鈴聲響後允許答題。答題過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幾種心態:
1、偏急心態,為了搶時間,沒有審清題目條件,慌忙答題,解決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題,做了也白做」。
2、固執心態,較難的試題,先行繞過,待其他題目做完最後再做。
四、時間安排策略: 基本原則保證在能夠得分的地方不丟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爭取盡可能多得分。在具體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飯」,按「分數時間比」實用原則,分值大的題目多花些時間,分值小的題目少花一些時間;一看就會做的題目先花時間,需要考慮一下才能解答的題目放在第二梯隊完成;難度最大的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題目,放在最後攻關。時間安排大致可以是這樣的:Ⅰ卷70分鍾左右,13—17題20分鍾左右,作文原則上一個小時左右。
五、具體答題策略: 第Ⅰ卷 閱讀題
第一題 現代文閱讀 第1-3題
1、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提別注意定義概念以及對概念的闡釋,還有文中一些修飾限制詞(一般、大多數情況下、絕大多數、個別、全部等);其次,要理清句子間的邏輯關系(並列、遞進、轉折、因果、條件、假設等關系);最後,要從宏觀上對原文有一個把握,不必太過拘泥於個別字詞,做題時允許同義轉換。
2、再讀三道選擇題,看清題乾的陳述對象:理由 原因 特點 結果等。
3、再讀一遍原文,讀的時候要將選擇題中的選擇枝內容在原文中劃出來。
4、解題。正常思路是:定位——核對——判斷。解題時要將選擇枝與原文作比較進行判斷。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1)在題目中劃出要求你回答的對象;(2)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游戲,所以要特別注意 以偏概全,無中生有,故意誇大縮小,混淆先後,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顛倒因果,強加因果,胡亂劃分等。
5、注重整體閱讀,說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對基本概念解釋的文字;議論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觀點以及對觀點闡述的文字。認真讀懂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並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標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結構的句子,並用筆劃出稱代詞、關聯詞、標志詞。閱讀題目,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區域。文章內容與題目相互驗證。
6、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游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置錯部分定語或狀語(復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1)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添加定語或狀語,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
(2)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特別關注選項中處於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
第二題 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第4-6題
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准備,就會發現,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律。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部分和《資治通鑒》中的名段;以《孟子》《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淺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筆記文;以《夢溪筆談》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說。從以往的選文看,高考雖說迴避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但倡導並弘揚真善美是永恆的時代主題,結合當前反腐倡廉和社會輿論看,對忠臣廉吏的價值判斷依然會影響高考文言文的選文。
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
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帶著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先認真閱讀最後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4.【文言實詞題】答題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
實詞理解: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
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
【古今異義題】答題技巧: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
5.【信息篩選題】答題技巧: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性格表現題】答題技巧:先找不能表現題干中要求的任務性格的選項,用排除法選擇。特別注意誰的什麼性格。
6.【內容歸納題】答題技巧: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判斷時要明確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時間地點方式方法等是否准確等。⑴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⑵人物的事跡張冠李戴;⑶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⑷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⑸憑空添加,無中生有;⑹強加因果關系。
總之:所選文章往往是古代賢人良臣的小故事及個人履歷表,所以不難讀懂意思,只是落實到個別字詞,倒是頗讓人費神,不過如能膽大,心細,也不可怕。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響做題目就不要鑽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沒什麼!
文言文閱讀 口訣:務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文言實詞釋義題:本題往往考查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等知識點。
【答題技巧】:記住: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於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
賦分點:
1.譯准詞義:實詞(含詞類活用、通假、偏義詞,修辭語句)及虛詞和固定結構。
2.譯准句式(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
3.譯准句子語氣(陳述疑問感嘆祈使語氣)和句間關系(並列轉折因果等復句關系)
(二)詩歌鑒賞:7、8題
考綱陳述:(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第一步】准確解讀文本:在了解「詩家語」多省略、多倒裝特點的基礎上,抓關鍵點:
(1)上看:看詩歌題目,圈出題眼(某一詞語),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再看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
(2)下看:看註解提示,了解詩歌的背景,尋找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線索。
(3)中看:看全詩主體,每句圈出一兩個詞作為句眼,特別注意詩歌中的表現情感的形容詞和副詞(如:孤獨自寂)。後部分一般運用議論、抒情手法,是詩的主旨。
(即我們平時講的五讀: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讀命題。)
【第二步】明了答案構成要點(即給分點)。小口徑問題什麼答什麼,大口徑問題一般要包括三個要點:
●(1)採用的寫作手法:常見寫作手法(技巧)見後面所附四大類13小類。
●(2)手法揭示的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麼特點,或抒發(突出了)什麼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種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內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後照應,虛實結合,先總後分,一問一答)
(注意:不同類型題目的三個要點的側重點不一樣,問什麼則什麼是回答的重點;且三個要點的順序要根據具體題目的類型有機組合。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寫明白:此詩寫了什麼內容,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什麼感情。)
【第三步】】詩歌鑒賞簡答題:根據題目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答題方法。
◆第一種類型:分析意象類(意象即詩中描寫的人、景、物)
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哪些意象?
變式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或: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
注意詩歌中有固定含義的意象:
■第二種類型:分析意境類(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
變式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
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第三種類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義)
■第四種類型:表達技巧類(著眼於全篇整體或局部)
常式問:這首詩歌採用了何種寫作手法?
變式問: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或: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
寫作手法(技巧)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類:
第一種:描寫景物的方法:
⒈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像聯想)與實寫;
⒉運用修辭手法:比喻對比誇張比擬)(高考常考)借代雙關反問設問、反問、互文;
3.運用表現手法來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徵、鋪陳,白描。
4.從景物的動靜角度來寫:動景靜景結合,或以動寫靜,以靜寫動;(高考常考)
5.從觀察的層次來寫:遠看與近觀結合,仰視平視與俯視結合;空間的上下結合,高低結合。
⒍從調動感覺的角度來寫:視覺(形和色),聽覺(聲),嗅覺(氣味),味覺,觸覺;或通感。
第二種:描寫人物的方法
⒈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像聯想)與實寫;
2.運用具體描寫手段: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⒊運用修辭手法來寫人:比喻對比誇張比擬借代雙關反問設問、反問、反語;
⒋運用表現手法來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象徵、鋪陳,白描。
第三種: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運用抒情與議論的表達方式來抒發情感
2、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諷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高考常考)
第四種:結構(構篇)方式
對比,前後照應,問與答,卒章顯志,總分,虛實結合,(高考常考)過渡,詳略,人稱,設置懸念,欲揚先抑、
■第五種類型:語言煉字類
常式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變式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煉實詞:動詞,表顏色的詞,擬聲詞,疊詞,形容詞和副詞等修飾語(自,孤,獨,冷等)。化動為靜或化靜為動。煉虛詞:數詞,連詞,副詞等。煉押韻(平仄):調換詞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詩在第三字,七言詩在第五字煉字
特別注意下面的另一種不同題型:
常式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著眼於全篇語言風格)
變式問: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正確解答:一般從這些詞語中選擇答案(語言特點類術語):含蓄、幽默、風趣、直露、平實、典雅、粗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朴。
■第六種類型:分析詩眼類(或在全篇思想內容方面,或在全篇結構形式方面)
常式問:詩中哪一個詞語(句子)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變式問:詩中的哪一個詞語(句子)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詩中的哪一個詞語(句子)在全詩中具有統攝(總結)作用?為什麼?
(三)【名句名篇題】
答題技巧:按規定默寫,要求寫幾句就寫幾句。上下句的默寫,可以根據上句或下句推導提醒。內容提示的默寫,可先在頭腦中默背有關內容,選取與提示相對應的內容默寫。如果默寫的內容印象不深,可先記得幾個字默寫幾個字,暫時放過,後面記起來了再默寫。
注意:這道題目的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要象小學生一樣寫字,切勿賣弄。嚴禁空白!
第三題 文學類文本閱讀 第11題
1、第一遍速讀全文,標出段落序號,並劃出畫龍點晴的句子、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過渡連接作用的詞句。(劃錯無關緊要,主要目的在於對文章有整體認識)
2、再讀1—4題目,帶著問題重讀文章,並劃出相應的詞語、句子。
3、根據劃出的詞語、句子進行解題。解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回答問題,不能用比喻、擬人等形象化的修辭語言;語言力求簡潔概括。(2)綜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點,要有適當而具體的分析;(3)對應題旨與分數,分多個要點闡述,標出小序號①②③④⑤⑥。一般情況,4分題答案至少應有兩點,6分題答案至少應有三點。這一點很重要,一定要學會踩點得分。(4)一般來說,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應抓住這些重要的詞句,進行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這樣組織起來的答案,一般都和標准答案較切近。如果棄文中的重要詞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話去回答,絕對是不可取的,那樣的回答距標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離,有時甚至相距甚遠。(5)千萬不要一字不差地摘錄原文,應該摘錄運用關鍵詞而非整句。(6)要善於借鑒多項選擇題中的關鍵詞或句子回答主觀題,採用總分結構或總分總結構答題。(7)字跡工整,寫滿為止。
掌握術語 :掌握一些寫作賞析短文的專業術語,提高賞析的准確性
第四題 實用類文本閱讀第12題
考綱回顧: (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4)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5)評價文本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6)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7)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的深層意蘊;(8)探討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9)探究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傳記類文章的閱讀:
1.明確概念:傳記和新聞一樣都屬於紀實類作品。它是遵循真實性的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以及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從立傳人物來看,可分為自傳和他傳。
2.文體特徵:傳記屬於應用文體,同時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特點:真實是傳記的最大特徵,不允許虛構;傳記又不同於一般的歷史記錄,除了真實記錄外,還必須具有感人的力量。語言朴實,人物刻畫多用用白描。
3.閱讀要領:閱讀傳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傳記的有關知識,體會傳記與小說和散文等文體的區別;
2.抓住文中敘事和描寫中展示出的人物個性,把握主人公復雜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質;人物較多時,列出人物關系圖表,理清關系。
3..對時間性較強的傳記,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業績成就貢獻多的也可以列表或標序號區分。
4.評傳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傾向和直接評價。還要區分辨別清楚三種觀點,一是作者本人觀點,二是傳主觀點,三是引用他人觀點。
解題方法:1、第一遍速讀全文,標出段落序號①②③④⑤⑥,並劃出畫龍點晴的句子、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過渡連接作用的詞句。(劃錯無關緊要,主要目的在於對文章有整體認識)2、再讀1—4題題目,帶問題重讀文章,劃出相應的詞語、句子。
3、根據劃出的詞語、句子進行認真比對來解題。
4、第一題選擇題:注意是選恰當正確的 還是不恰當錯誤的,回到原文比對理解。常見陷阱:以偏概全,無中生有,故意誇大縮小,混淆先後,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顛倒因果,強加因果,胡亂劃分等。
5、第二題 一般是傳主的主要事跡和優秀品質。細讀原文,每一段,每一行都不放過,還有人物的談話 文獻資料引用等也要關注。
6、第三題 一般是傳主的主要研究關鍵問題,原文著墨較多,可再細讀,理清頭緒即可。或是文中一個次要人物、一個情節的作用等,回答要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入手。或是探討實用文本的文本特點,如問:文本的真實性體現在哪裡?一是大量引用傳主生平事跡等,二是傳主的親朋好友的見證、文獻通訊、或是談話等,三是細節的真實。注意分點①②③④⑤⑥踩點答題。
7 探究題 一般評價傳主的成就貢獻或是探討傳主的思想主張、品德修養 在今天的現實意義等。或是探討傳主身上的中華民族傳統的東西在今天的現實意義。或是甲乙不同人物的評論,你支持那一種觀點。可以贊成(反對)甲的觀點,也可以贊成(反對)乙的觀點,也可以甲乙都贊成反對。解答此類題:一定注意既要結合原文分析,還要聯系現實分析。即做到內引外聯。二,觀點力求理性辯證(兩點論、發展論、客觀論、比較論、聯系論),不可偏頗,不可感情用事。三、對人物評價力求全面、客觀公正、辯證:優點缺點均有,既不是什麼都好,也不是一無是處。四、分點分條論述,主客觀結合,中外結合、古今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一般和特殊相結合。
第二卷 語言表達題 第五題 13 成語辨析題
【答題經驗】(1)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後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成語中的字義從古義不從今義,如不刊之論、毫發不爽、文不加點、七月流火、白頭如新。(3)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答題知識】搞清成語意思(本義引申義比喻義)是前提,考察語境是基本切入點。
14、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是否搭配→→推敲詞語有否重復→→關聯詞位置是否正確→→並列短語或句子語序是否合理→→個別短語有否歧義→→句子是否符合邏輯。
15題 語言連貫題
【答題技巧】:(1)看清題干要求,明白答題方向;(2)尋找題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題關鍵處)。(3)實在找不到頭緒,採用排除法。
【知識歸類】:
1陳述對象是否一致 ;2句式3;語序是否是合理 ; 4照應是否周全 ; 5色調是否相融 6音節是否和諧;7過渡是否承啟 ;8暗示是否回應。
解答排序題的要領是:⑴找准起始句和總結句,先分層次,再排列層次內部順序,最後連在一起排列。⑵發揮句中以下暗示性詞語的作用:代詞,關聯詞,重復出現的詞和體現語段層次的其它詞。⑶尤其注意句子之間的時間,空間和邏輯順序。(4)注意句子中的標點符號的提示作用,明確分為幾個層次。
16題 語段壓縮與擴展題
(1)語段壓縮題 解題思路:⑴看清題干要求,確定壓縮方向;
⑵辨明語段類型,確定主要信息:
記敘性語段陳述對象、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意義或價值)是主要信息;
說明性語段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徵,說明的目的或事物價值為主要信息,
議論性語段議論的話題,及作者的看法和看法的價值為主要信息
特別提示:消息新聞的壓縮抓住對象、時間,地點,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意義或價值)等記敘性要素,用一個主謂(賓)句式的句子表述。
(2)語句擴展題
情景式擴展:抓住主題詞,突出重點,有景有情,生動形象。
事理式擴展:圍繞中心,分析論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論證此類題關鍵是要注意題目中的「以……重點」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以「……」為重點,有兩種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復雜的定語,其二,在其後寫一串話(最好運用相關的修辭手法豐富文采)具體解釋「……」的內涵。一般情況下以第二種為好
答題技巧:⑴看清題干要求,明確擴展要求⑵注意被擴展語句的照應和暗示性詞語⑶原詞句不能少
句式變換題 答題技巧:⒈看清題干要求,明確答題方向。⒉不改變句意,可增刪個別詞語。
3.注意使用潤滑劑(代詞或關聯詞)使改後句子連貫。
■主動句(「把」字句)與被動句可以相互變換;各類語氣句(陳述句,雙重否定句,反問句等)可以相互轉換。
■句子重組:偏正復句的偏句部分與正句部分的位置可以相互調換,調換時要往往要添加恰當的介詞,轉換關鍵的名詞或動詞的詞性,並考慮主被動句的轉換。
■長句變短句要先提取出主幹句,再將修飾成分變為一個個句子;最後進行整理(注意各句子的語序,注意使用代詞和關聯詞讓句子連貫)
■短句變長要先確定某句為主幹句,再將其它短句修飾語嵌入主幹句。嵌入的位置可在句首(作句首狀語),可在主幹句的主語和賓語前(作定語),也可以在謂語前(作狀語)。注意嵌入的句子的排序。
★單句只有一套主謂中心。復句是指含有兩套或兩套以上互不包容的主謂中心。
17題 句式仿寫題 解題思路:仿修辭,仿句式,仿內容。特別要題中照應和暗示性詞語
答題技巧:注意題干要求;回應題中照應和暗示性詞語;修辭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當性以及它與後面派生句子的搭配。
綜合改錯題和語言簡明題(注意看清題干提示的答題方向)
此類題其實就是修改病句,關鍵是要讀清題意,注意潛在提示,然後按要求完成。主要參考前面語病部分的答題技巧。其中尤其要注意語言簡明的問題(即語義不重復,不晦澀,能少則少的詞語)和得體的問題
第六題18小題:作文(60分):
1、審題(至少花5分鍾),列提綱(主旨立意 開頭 中間段落引用實例 修辭 名句 結尾 )用5分鍾,正式寫作用時50分鍾左右。
(1)理解原材料與話題,根據原材料提煉觀點,注意觀點中一定要出現話題。
(2)分析話題中詞語之間的關系。一般有修飾關系、並列關系、無限制關系。
(3)根據話題中詞語關系重新確定觀點。若是修飾關系則要突出修飾語,若是並列關系則要突出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若是無限制關系則要縮小范圍。
(4)多則材料,一定要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個性,可以分別立意,最好是綜合立意。
2、確定選材范圍 根據自己的特點確定選材范圍。如教育、親情、友情、環保、時勢、戰爭、腐敗、做人、人文等。
3、確定文體 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哲理散文、雜文、議論文、記敘文、寓意小說等,不要刻意採用創新文體,否則東施效顰。盡量避免選擇科幻小說、編故事、童話、寓言等弱智文體。
4、確定分論點 (指議論文) 在草稿紙上列出三個以上分論點,以體現思維有深度。
5、擬寫標題 切忌無標題或以話題為標題,字數一般控制在10個字以內。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擬題:運用修辭擬題,引用俗語擬題,化用古語擬題,借用成語擬題,套用流行語擬題等。
6、寫好開頭結尾。 切忌抄原材料,可摘抄或是概括主旨。入題要快。最好有題記,可以引用跟作文主旨接近的名人名言或是自己改寫的名句即可。要展示自己的文采,讓改卷老師先入為主。結尾首先呼應開頭和題目,要展示自己的文采,有韻味。
7、主體段落有層次 應試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組成的「豬樣式」結構。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顯得你成熟老練,最主要的還是能使評卷老師一目瞭然。一般要求分成5—8段就可以了。
8、要寫段首句 每一段的首句猶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寫好,「眉清目秀」,整個段落都顯著精神。
9、話題出現頻率。話題在正文中要經常出現,至少開頭、中間和結尾都出現。以免有套題、偏題、脫題的嫌疑。
10、要展示文采。多使用成語,多使用比喻、排比、對偶、擬人等修辭手法,多引用古詩詞名句,多引用名言警句,多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詞,多用短句避免長句。遣詞造句要用情感。
11、內容要有時代感 切忌使用老掉牙的材料。
特別強調的是:不要觸及敏感的政治事件,不談宗教話題,不要單純發牢騷,不寫早戀等敏感話題。
記敘文最好要有細節描寫,以情動人。議論文切忌大話、套話、廢話,要避免空發議論,濫提口號,亂發號召,空表決心等等。
12、字數。 字數 一定要寫夠數量或稍微超過50—100字才好。千萬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高考改卷每少50個字扣1分。
書寫 卷面 一般不要求寫得好看,但要求書寫整齊易辨認,雖好看,不易辨認也並不好。要寫楷體字,新考試說明禁止使用繁體字和甲骨文等字體。一筆一畫清清楚楚,不要寫草字,以免妨礙辨認。高考作文每個錯別字扣一分,重復錯別字不計數。 現在的高考語文採用網上閱卷,所有題目都答在卡上,再經掃描進入電腦。若卷面不潔將極大地影響得分。
七、檢查策略在做完題後,一定要注意檢查答卷,減少不合理失分。首先檢查是否答完全卷,像前面所說的可能有暫時擱置的考題。實在不能解答的題目最後應猜答,猜答也是解答。其次應檢查答案是否符合題意。不能臨交卷時憑一時感覺,輕易更改答案或圈去部分解題等。考完一科後,不要和別人對答案,以免影響情緒。
八、考場上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1、及時填塗答題卡。做完選擇題要立即塗卡。免得最後一道題做不出來,苦思冥想而忘記了時間,到考試結束時就來不及了。第三和第四大題的大題號填塗,尤其需要注意。
2、看清題號,一定要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答題,位置不能搞錯,否則兩題都不得分。
3、不要誤做「標記」。高考不許在試卷上做標記,否則取消該科考試成績。要注意鋼筆水不要吸得太多、太飽,否則墨水容易滴到試卷上會被誤認為是「標記」。
4、因為語文網上改卷,所以主觀題先在草稿紙上寫好,計劃好答題的字數和行數,再抄到答題卡上。
5,最後考切記掌握好時間。
『拾』 高考全國卷語文現代文閱讀怎麼做
語文考試中的現代文閱讀,常常給同學們難以把握的感覺。其實這部分題目也有相當的技巧和方法。而談到原則的話,最大的原則就是遵循原文。下面將對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幾個原則、方法和技巧分別闡述。1. 最大原則:遵循原文。現代文閱讀中的題目中,除了很明顯的讓考生發揮的題外。絕大部分題目都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尤其是選擇題、解釋詞語的特定含義等題型。同學們答題時切勿天馬行空。先在原文找到對應處,增刪修改即可得到對應答案。而對科技文閱讀來說,這一個原則更是至高無上的。所有的選項都應該在文中找到支撐。所有問題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2. 選擇題的原則:部分省市的現代文閱讀中會有一道多選題。這道題可能放在前面,也可能放在後面。給同學們的建議是閱讀完文章後,先做這道選擇題。這樣可以利用客觀題的文字描述去回答其它的主觀題。此為答題技巧。答選擇題時同學們要記住三點1。答案都在文中,一定可找到對應處。2。答案為積極、正面的,和作者觀點一致的。(但不一定為褒義的)。如06北京卷中的選擇題,即使對原文沒有太深的把握,也容易判斷出選項B和D均為負面意義的,即為錯誤判斷。3.一定要看清題目,是要選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要拿筆把題目要求劃出,切記)。每年都有同學在此因失誤而選了相反的選項,懊惱不已。3.積極向上原則這在語文和英語閱讀中是通用的,由於高考具有社會導向型,因此積極向上不難理解。無論是選擇題還是主觀題,同學們都應注意,積極向上的基調不能變。這個原則可用來在選擇題中排除選項和為答案把關。4.閱讀中常常會碰到要歸納段落主旨大意的題。此時一定要注意,開頭結尾是重點。該段開頭的前兩句和結尾的倒數兩句都是歸納的重點。同學們常常可利用其的描述歸納出段落大意。5.理解文中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效果(作用)的題,注意答題的套路 。基本套路是3.分析語句或段落在內容或結構上的作用。6.答題建議:1. 同學們拿到題後,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2. 先做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的題。3. 盡量在原文中找到答案。4. 如遇發揮題和概括題請注意分析題干及分值設置,推斷得分點。找到原文中出處,前後兼顧,整體把握。5. 字跡工整,寫滿為止。7. 復習建議:現在同學們在練習現代文閱讀的過程中,要精選精煉。做一個閱讀題,就做透一個。如果只是做一篇文章,對答案後棄之不顧,絕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請同學們精選幾篇歷年的高考閱讀真題。獨立並且完整地作出。做時一定不要養成看答案的習慣。一切模擬考試進行。答到無能為力為止。獨立體驗從看到文字到得到正確答案的全過程,不能只講答案,不講思考過程,自己糊弄自己。做完後對答案時要思考,這道題正確答案是怎麼描述的?如果我錯了,是錯在哪裡?是定位錯了嗎?答案為什麼要這樣概括?原文給提示了嗎?練習時要著重體會答案在原文中這一原則。 相信如能養成這一習慣,考場上再答現代文閱讀題時同學們必會波瀾不驚,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