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五年級上冊語文什麼的中秋節

五年級上冊語文什麼的中秋節

發布時間:2022-08-04 06:55:30

㈠ 語文日記五年級。關於中秋節的。

㈡ 初中語文課文中秋節,主要內容

難忘中秋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徵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歷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獲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說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台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著皎潔的明月,隨後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聖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唱.

㈢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十九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十九課是《桂花雨》,這篇課文通過寫桂花的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表達了作者和母親對家鄉、對家鄉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後寫了離開家鄉後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文章語言清新、舒緩,在娓娓道來中透露出作者豐富而真摯的情感,給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熏陶。

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文中彌漫著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生活美好的回憶。課文以「桂花雨」為題引起人們很多美好的遐想。

作者文筆清新、自然,感情豐富、真摯,全文充盈著桂花香,其中「搖花樂」抒發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這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

這些情感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用適當的語氣、語調表達出來,教師可作適當的示範。母親對故鄉的懷念是本文的難點,教師可通過充分地朗讀和對文本的擴充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㈣ 江蘇五年級語文書上的水調歌頭中秋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㈤ 什麼的中秋節填形容詞

合家團圓的中秋節
辭舊迎新的元宵節
登高望遠的重陽節
驅惡除魔的端午節

㈥ 五年級上冊作文 愉快的中秋節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

昨天是中秋節,晚飯以後,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台上,一邊吃月餅,一邊吃柿子,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鑽進雲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這時爸爸說:「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

不久,月亮旁邊出現了一絲陰影。爸爸又說:「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過裡面沒有水。」

啊!這皎潔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這時嫦娥一定很後悔,真應了那句古詩『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著後羿。後羿地在地球上看著給嫦娥的月餅和水果,默默地想念著嫦娥。再說吳剛,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樹,砍了又長……玉兔專心致志地搗葯……」

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裡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嘩!那裡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裡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里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中秋月夜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台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儷儷,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嘗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自行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聲,禮花像流星一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一片連一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鍾,一會兒如天女散花,一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布滿夜空,一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你撲來,一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麼圓,那麼亮……

[後記]: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怎麼也揮之不去。於是,我就寫了這篇文章。

中秋節作文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閑,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賞月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台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㈦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

這是一篇關於結合實際並發揮學生想像力的作文,

關於這個題目,由於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還比較淺顯,所以著重在想像力方面,在以下方面對學生作出引導:

1、電腦和互聯網的應用方向,具體落地到細節,如可以上網、打電話的手錶、眼鏡等;

2、網路化拉近世界的距離,比如異地通過視頻通話等模式消除地理隔閡;

通過引導可以開發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㈧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十課主要內容是什麼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它四肢靈活,行動敏捷.玲瓏 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松鼠喜歡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機靈.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干,它們就躲在數枝底下,或連蹦帶跳地逃到別的樹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樹上高興的跳著叫著,互相追逐嬉戲.它們好像怕強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窩里歇涼;只在樹枝被風颳得亂搖晃的時候,它們才到地面上來.但是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樹上,常常把窩搭在樹叉中間.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來一些小數枝,交錯著放在一起,再找一些乾苔蘚鋪在上面,然後把苔蘚壓緊,踏平.窩搭好了,還在上面加一個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這樣就不怕風吹雨打了.她們帶著兒女住在里邊,又暖和又安全.

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時候也吃鳥蛋.它們吃東西的時候,常常直著身子做在樹枝上,用前爪捧著往嘴裡送.秋天,松鼠就儲藏過冬的食物,把它塞到老樹的縫隙里,塞得滿滿的.冬天,它們有時候也用爪子扒開厚厚的積雪尋找雪底下的食物.

㈨ 什麼的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中秋的來歷,唐朝歐陽詹是這樣解釋:秋天在夏冬兩季之間,八月居秋季之中,十五又是八月的月半,故而得名。民間俗稱八月節。早在漢代,我國就有了「秋節」了。不過不是在八月十五,而在立秋之日。到了宋代,關於中秋節的記載就多起來了,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中華民國元年,曾行文把中秋法定為「秋節」:「陰歷四節,藉度民時,以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至今,中秋節仍是民間四大傳統佳節之一。在中秋節,中國人民還有吃月餅的習俗。關於月餅的來源,有這樣一個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到杭州正值中秋,有人獻上甜餅,乾隆一邊賞月,一邊品嘗,連聲稱贊:「好月,好餅,中秋良宵也。」從此,甜餅成了月餅。這種傳說把月餅的得名歸於皇帝一人恐怕是沒有多少道理的。每逢中秋,江蘇一帶人民就用月餅招待歸家的親人,此習由來已久,後來這種風俗流傳到全國。月餅也稱為「團圓餅」。中秋節親人團圓是相沿已久的習俗,故俗稱「團圓節」。這一天晚上,全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品嘗月餅。如親人在異地,就同時望著月亮表達思念之情。宋代大詞人蘇軾為懷念弟弟曾於中秋寫下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句。
中秋的傳統習俗很多,自古有賞月、拜月和吃月餅等舊俗,但流傳至今最廣的就是賞月了。
古代賞月的習俗是,設瓜果、月餅等於庭院,觀賞明月和桂花、秋海棠等,這一習俗源於西周。當時,宮廷在鎬京(今陝西西妥)城西設月壇,方四丈,每逢中秋之夕,帝王穿白衣,騎白駒前往祭祀。《龍城錄》記載,唐代開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夢游廣寒宮,見十餘名仙娥皆穿衣,乘坐白鸞,歌舞於桂樹之下,樂音清麗。玄宗素解音律,遂記其聲,編律成音,這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曲譜的由來。
相傳自從唐明皇遨遊月宮後,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氣更盛。當時,文人學士崇尚朱熹儒家理學,時興身穿素服,在中秋賞月時觀看仙鶴翩翩起舞。南宋周密在《癸辛雜識》中說,中秋之夕,帝王在京都臨安德壽宮內橋上賞月。宮中池塘盛開白色蓮花,池上之橋以瑩澈如玉的磚石砌之,並以金釘鉸。至於帝王在橋上賞月歡宴時所用的御幾、御榻以及瓶、爐、酒器等,皆以水晶製成,與月色相映成輝。池之兩岸宮女和教坊樂工用白玉笙等樂器奏樂,其中吹笛者就多達200人。
南宋臨安中秋賞月的另一奇觀就是錢塘江潮,每逢八月十五至十八,海潮為最盛。《乾淳歲日進記》等記載,淳熙十年(1183年),宋孝宗觀潮,只見在月光下,海潮「初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猶如千軍萬騎簇擁而來,不可卒遏;又有善泅的舟人、漁民數百人,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出沒於鯨波萬仞之中,迎潮而上,謂之弄潮,騰身百變,而旗不沾濕,以此誇能。
元代,《元氏掖庭記》記載,至大二年(1309年)中秋之夕,元武宗與諸妃嬪泛舟於禁苑太液池,「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綠荷含香,芳藻吐秀,游魚浮鳥,競戲群集」。又有彩帛裝飾華麗之小舟,在池上採摘菱、蓮蓬,輕快便捷,往來如飛。
明、清兩代,民間在中秋祭月時除供瓜藕、月餅外,還置月宮符像,上畫月神和月宮,金碧繽紛;又供彩塑「兔兒爺」,狀如將軍,頭戴冠帽,身披甲胄,或騎於虎背上,或身後插旗幡,儼然大將風度,粗拙可愛。在江蘇揚州、蘇州等地,遊人於中秋之夕泛舟於江河之上,或聚集在橋上賞月。廣東南雄則以大柚子剔刻成柚燈,內燃以燭,與月色爭輝。

㈩ 語文關於中秋節的作文

中秋佳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想除了初夕以外只有中秋節那天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吧,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這是一美事。對小孩自來所說,最有趣味的莫過於晚上的「賞月」會。

在溶溶的月色下,在花園的葡萄架下放一些桌椅,擺滿各種應節食品、月餅芋頭、栗子、田螺、水果等等,豐富極了。輕霜初降,月光如銀,涼風習習。爸爸和叔叔在閑談,或者下一盤棋,……;小孩子呢,在花園里飛,留學生下一條條光艷的彩流,那是他們手裡提著的燈籠。有傳統的紙扎,上面著各種圖案和人物,還有姿勢各異的卡通燈籠,五花八門的。經過桌子時往往抓一個田螺或栗子,隨即飄開,留下純摯的歡笑聲。還有水塘里的蛙聲,匯成一片、、、、、、

月亮越爬越高,快到半空中的時候,媽媽的祭月工程也完成了。一陳噼噼啪啪之後,大家都圍了過來開端品嘗食品。邊吃邊談,談工作,談學,還有鄉間事。

談著,談著。忽然間,不知是誰喊道:看多圓多亮的月亮!月光如水銀瀉地般,潔白無瑕。就像披著婚紗的新娘在半空中散步,露出甜蜜的微笑!映照在村前的池塘上,微波的青煙,忽明忽暗地閃動的燭火,增加了幾分神秘。

月色、輕霜、歡笑聲……

清新怡人,安靜和諧,充滿歡樂、祥和的晚上!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了多少美好的詞句,詩文來形容她,藉以表達美好的願望和衷心的祝賀!

富饒,是窮怕了的中國人最的願望。改革開放,國民走上了富饒的道路。卻碾了我的中秋明月夢。

公路伸到了樹過,工廠越建越多,樹木越來越少,水塘被填平了,蛙兒,昆蟲等都無奈地搬走了,機器的轟鳴替代了蛙蟲的鳴唱,漫天塵土「驅散」了清新的霜露。強勁的秋風送來的不是花草香蘊,而是各種難聞的惡臭鋼鐵廠、輪胎廠、化工廠、水泥廠、陶瓷廠……晝夜不停。兒時的景物茫然無存。

我再也看不到那美景,再也聽不到那精美的天籟琴音。看到的只是高大廠房猙獰的暗影似張開的血盆大口,聽到的卻是單調、乏味,甚至令人討厭的機器聲,聞到的是陣陣令人作嘔的惡臭。煙窗里吐出的煙霧,汽車駛濺起的塵土,漫天蓋地,灑在我們的身上,鑽入我們的鼻子,眼睛、耳孔,渾身高低,里里外外都是塵土。在戶外多站一會兒都難受,莫說要露天賞月了,只能從窗口裡窺測月亮姑娘真容。

不知何時,月亮姑娘也變成了阿拉伯姑娘,披上厚厚的面紗,再也看不到她皎潔的面容。或許是因為受不了難聞的氣味,掩面而行。

滿桌的東西,一家的親人,滿屋的熱烈,卻沒月可賞!我是多麼悼念童年的中秋,兒時的美景。多渴能再聽到親切的蛙聲。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太大的處所,不需要華麗的擺設……

我只要一片藍天,一個月朗風清的夜晚。

我想,有著類似經歷的人都會渴望,渴望「可續發展」的春風,吹散罩在我們頭上的煙塵,吹走那難聞的惡臭,使工廠,家園掩成畫,讓蛙蟲共鳴和唱。

讓我們共享一輪明月,共建幸福生活。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個中秋我的愛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污濁的煙雲遮住了我的眼睛,我找不到月圓的時間和位置。

o(∩_∩)o 希望能幫助到你,
o(∩_∩)o ★★★★★請及時給予好評或採納,萬分感謝! (*^__^*)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上冊語文什麼的中秋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2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7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7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2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7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2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3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5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7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1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4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69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45